CN115182373B - 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2373B
CN115182373B CN202210791594.7A CN202210791594A CN115182373B CN 115182373 B CN115182373 B CN 115182373B CN 202210791594 A CN202210791594 A CN 202210791594A CN 115182373 B CN115182373 B CN 115182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roove
group
plat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15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2373A (zh
Inventor
张水平
马宏行
朱向东
叶兰明
陈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hua Shuntai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hua Shuntai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hua Shuntai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hua Shuntai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15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2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2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2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2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2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2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damming or interrupting the passage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8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damming or interrupting the passage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making use of sealing aprons, e.g. diaphragms made from bituminous or clay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2Selection of the hardening environment
    • C04B40/0263Hardening promoted by a rise in tempera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16Sealings or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0Bulkheads or similar walls made of prefabricated parts and concrete, including reinforced concrete,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26Metals
    • E02D2300/0029Steel; Ir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河堤防护工程技术领域。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包括墙体和设置在墙体内部的型钢组,型钢组包括第一管组和第三管组,第一管组和第三管组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管组,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均包括:主管,主管沿竖直方向贯穿墙体且顶端开设有通口,底端密封;若干中间管,若干中间管沿竖直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在主管上且均与主管连通;隔离板,隔离板通过安装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主管顶部。通过本发明,使得通过在通口内注入热水,型钢组吸热后能有效提高墙体内部的温度,从而缩短水泥凝固周期,加速水泥凝结,进而有效减少地下河渗透进未凝固的墙体内的流量,从而保证了止水帷幕成型后的质量。

Description

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河堤防护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各种类型的河段,在自然情况或受人工控制的条件下,由于水流对河岸的渗透,常造成河岸崩塌而改变河势,从而危及农田及城镇村庄的安全,破坏水利工程的正常运用,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河堤防护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抵抗地下水渗透,变水害为水利,为农业生产服务。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TRD工法来在沿河护岸建造止水帷幕,即水泥墙,来防止地下河渗透,进而防止河岸侵蚀,TRD工法相对于其他传统工法,具有稳定性高、成墙质量好、施工精度高、适应性强以及城墙品质均一的特点,其工作流程如下:1、利用挖掘机沿预设的止水帷幕中心线开挖沟槽;2、在沟槽一侧开挖预埋穴;3、用吊车将内置切割箱一部分的预埋箱吊装放入预埋穴内,利用支撑台固定;4、TRD主机移动至预埋穴位置连接切割箱;5、主机返回预定施工位置,切割箱向下掘进;6、利用吊机将下一部分切割箱吊装放入预埋箱内,主机重复步骤4和5直至切割箱满足设计深度;7、通过压浆泵注入挖掘液;8、在主机带动切割箱横向运动切割箱纵向切割的同时,向地基内部注入水泥浆以与原状地基挖掘液混合泥浆混合搅拌,形成等厚水泥土搅拌墙;9、重复步骤8直至等厚度水泥土墙全部完成;10、成墙结束后,在拟定切割箱起拔位置边起拔边注入同配比水泥浆;11、结束河道止水帷幕施工。
由于水泥浆在处于温度较低以及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注射时,水泥浆往往需要短则数天,长则数周的凝固时间,这就容易导致在水泥浆凝固期间,地下河容易渗透进未凝固的止水帷幕内,从而影响止水帷幕成型后的质量。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泥浆在处于温度较低以及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注射时凝结时间较长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包括墙体和设置在墙体内部的型钢组,所述型钢组包括第一管组和第三管组,所述第一管组和第三管组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管组,所述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均包括:
主管,所述主管沿竖直方向贯穿墙体且顶端开设有通口,底端密封;
若干中间管,若干所述中间管沿竖直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在主管上且均与主管连通;
隔离板,所述隔离板通过安装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主管顶部;
所述第一管组还包括若干连接管一,若干所述连接管一均沿横向分别设置在第一管组的中间管的两端,且所述连接管一一端密封,另一端贯通;
所述第二管组还包括若干两端贯通的连接管二,若干所述连接管二均沿横向分别设置在第二管组中若干中间管的两端;
所述第三管组还包括若干连接管三,若干所述连接管三均沿横向分别设置在第三管组的中间管的两端,且所述连接管三远离连接管一的一端密封,另一端贯通;
所述连接管一一端和连接管二远离连接管一的一端内部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通槽;
所述连接管三一端和连接管二远离连接管三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卡入嵌槽的卡管;
所述通槽内和卡管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相互配合以使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
所述连接管一一端和连接管二远离连接管一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连接管三一端和连接管二远离连接管三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该止水帷幕结构包括墙体和设置在墙体内部的型钢组,型钢组的设置能大大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结构强度,使得墙体不易破损,从而提高了止水帷幕的截水效果,其中,由于型钢组包括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且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之间通过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相连,使得当三者相连后能形成一个内部具有水流回路的管件,使得在墙体未凝结时,将组合后的型钢组放入墙体内部,并自主管顶部的通口内注入热水,热水的温度被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吸收后能有效提高墙体内部的温度,从而缩短水泥凝固周期,加速水泥凝结,进而有效减少地下河渗透进未凝固的墙体内的流量,从而保证了止水帷幕成型后的质量,并且主管、若干中间管和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三的管状结构能大大提高与墙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水泥的吸热效率,而隔离板的设置使得在水泥凝固期间,当遇雨水天气时,隔离板能有效隔绝墙体顶部的雨水,从而有效降低墙体周围的整体湿度,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水泥的凝结速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结构一包括转板,所述转板转动连接在通槽内部且所述转板远离中间管的一侧内壁上沿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卡齿,所述连接结构二为开设在卡管外周壁上的若干用于卡齿卡入的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结构一包括转板,转板内壁设置有卡齿,连接结构二为开设在卡管外周壁上的齿槽,使得在连接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时,只需将卡管卡入嵌槽内部,而卡管端部会抵触两个转板位于嵌槽内部的一端,从而使得转板开始旋转,从而使得转板内壁上的卡齿逐渐朝齿槽靠近,当卡管完全卡入嵌槽内部后,卡齿随之完全卡入齿槽内部,通过卡齿对卡管的限位,使得卡管无法脱离嵌槽,从而使得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能牢牢的连接在一起,且连接操作方便省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对应通槽位置上的保护套,所述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一端上还均设置有密封薄膜,所述密封件为转动连接在连接管二和连接管三一端两侧的密封板,两块所述密封板转动并拢以形成一块完整的板体从而封闭卡管,两块所述密封板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块,所述卡管外周壁两侧均开设有用于驱动块卡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密封结构包括保护套,且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一端上还均设置有密封薄膜,通过保护套对通槽的遮盖效果,密封薄膜对嵌槽的遮蔽效果,使得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一端均不易有水泥灌入,并且密封薄膜的设置使得卡管能轻松的捅破密封薄膜并卡入嵌槽内,由于密封件为转动连接在连接管二和连接管三一端两侧的密封板,两块密封板转动并拢以形成一块完整的板体从而封闭卡管,两块密封板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块,卡管外周壁两侧均开设有用于驱动块卡入的卡槽,使得在卡管卡入嵌槽的过程中,两块密封板起初为并拢在一起形成一块完整的板体,卡管保持密封状态,而在卡管接触嵌槽后,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一端会抵触驱动块,使得驱动块能发生转动并逐渐朝卡槽靠近,且驱动块同时带动密封板转动从而将卡管打开,直至密封板抵触嵌槽内底壁,驱动块随之完全卡入卡槽内部,从而有效避免了在放入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时水泥涌入,保证了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使用清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板远离中间管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平面,所述限位平面底部开设有圆角,所述卡齿远离中间管的一端开设有倾斜面,另一端沿垂直于转板的方向设置有竖直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板远离中间管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平面,限位平面底部开设有圆角,圆角的设置使得转板靠近嵌槽内部的一端能顺畅的卡入通槽内,而限位平面的设置,使得当转板完全卡入通槽内部后,限位平面与通槽侧壁相贴合,从而无法继续转动,从而有效保证了在卡管未卡入嵌槽时,转板远离中间管的一端无法越过通槽继续转动,从而有效保证了卡管能顺利卡入嵌槽内,同时由于卡齿远离中间管的一端开设有倾斜面,另一端沿垂直于转板的方向设置有竖直面,竖直面的设置使得当卡齿完全卡入齿槽内后,通过竖直面与齿槽贴合对卡管的限位,实现了卡管无法脱离嵌槽的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板远离驱动块的一端开设有抵压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密封板远离驱动块的一端开设有抵压斜面,通过抵压斜面与倾斜面相配合,使得在密封板接触卡齿的过程中,通过抵压斜面和倾斜面接触后的导向作用,使得两块转板远离中间板的一端能相互远离,从而便于密封板卡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部转动有两个吊环,位于所述第一管组内的限位板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限位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卡入主管内部的插管,所述插管外周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主管内周壁上沿轴向开设有用于凸块卡入的凹槽,所述主管内周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环形槽,所述主管外周壁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隔离板上开设有用于主管卡入的通孔,所述通孔底部内周壁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支撑块卡入的支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安装件包括限位板,限位板底部设置有插管,且插管外周壁上设置有凸块,使得在通过安装件将隔离板和主管相连时,只需先将主管卡入隔离板上的通孔,使得主管两侧的支撑块随之卡入通孔两侧的支撑槽内,通过支撑块对隔离板的限位,使得隔离板无法在重力的作用下滑下,随后自主管顶端的通口内卡入插管,使得凸块随之沿着凹槽卡入至环形槽与凹槽的连通处,随后只需转动限位板,使得插管随之转动,从而使得凸块随之卡入环形槽内部,通过环形槽对凸块的限位,使得安装件无法沿轴向脱离主管,从而使得当吊机提起限位板顶端的吊环后,插管能随之抬起主管,主管能随之抬起隔离板,从而实现安装件对隔离板和主管之间相互连接的作用,且连接操作方便。
河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用于施工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挖掘机沿预设的止水帷幕中心线开挖沟槽;
步骤二、在沟槽一侧开挖预埋穴;
步骤三、用吊车将内置切割箱一部分的预埋箱吊装放入预埋穴内并固定;
步骤四、将TRD主机移动至预埋穴位置连接切割箱;
步骤五、将TRD主机返回预定施工位置,切割箱向下掘进;
步骤六、利用吊机将下一部分切割箱吊装放入预埋箱内,TRD主机重复步骤四和五直至切割箱满足设计深度;
步骤七、在预定施工位置通过压浆泵注入挖掘液;
步骤八、在TRD主机带动切割箱横向运动且切割箱纵向切割的同时,向地基内部注入水泥浆以与原状地基挖掘液混合泥浆混合搅拌,形成等厚未凝结水泥土搅拌墙;
步骤九、重复步骤八直至等厚度未凝结水泥土搅拌墙墙全部完成;
步骤十、成墙结束后,在拟定切割箱起拔位置边起拔边注入同配比水泥浆;
步骤十一、使用吊机并通过导向紧固组件将第一管组放入未凝结的水泥土搅拌墙内直至紧贴沟槽内侧壁,随后使用吊机并通过导向紧固组件依次将若干第二管组放入未凝结的水泥土搅拌墙内使第一个第二管组与第一管组相连,其余的第二管组依次相连,最后使用吊机并通过导向紧固组件将第三管组与第二管组相连,使隔离板均覆盖在未凝结水泥土墙顶部且只有位于第一管组内的限位板上有进水口露出;
步骤十二、将水管插入进水口直至到达主管底部,随后利用水泵抽取60℃的热水并灌入进水口,直至整个型钢组内均填充满热水,随后静置等待2小时;
步骤十三、等水泥凝结后,利用水泵和水管抽出型钢组内的水,并拆除导向紧固组件和隔离板,结束河道止水帷幕施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紧固组件包括:
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设置在沟槽两侧,用于加固沟槽;
两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通过销钉可拆卸地连接在底板上,且所述导向板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导向板顶面上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插槽,所述隔离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卡入滑槽的滑块;
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所述滑板顶部设置有螺套,所述滑板顶部位于螺套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滑套;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板在滑槽内部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向紧固组件包括底板、导向板、滑板和驱动机构,通过底板对沟槽的加固,使得沟槽地基不易坍塌,导向板通过销钉可拆卸地连接在底板上,使得销钉底板可以通过拔出销钉来解除与导向板的连接,而导向板的设置使得在安装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时,只需将隔离板两侧的滑块对准导向板上的插槽并卡入,使得滑块能运动至滑槽内部,再自滑槽一端卡入滑板,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板滑动,从而推动隔离板运动,通过滑槽对滑块的限位,使得隔离板只能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不易发生晃动,从而使得隔离板的滑动能同步带动位于未凝结水泥墙内部的主管进行运动,不易产生运动差,从而使得连接管二能更轻松的对准连接管一,连接管三能更轻松的对准连接管二,进而使得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的连接更为轻松省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沟槽外侧;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底座朝向沟槽的一侧;
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设置在底座两侧;
螺杆,所述螺杆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螺套内部;
两根滑杆,所述滑杆一端固定在固定座内部,另一端滑动在滑套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驱动机构包括底座、电机、固定座、螺杆和滑杆,使得当需要驱动滑板滑动时,只需启动电机,使得螺杆发生转动,由于滑杆一端固定在固定座内,另一端滑动在滑套内部,通过两根滑杆对滑板的限位,使得滑板无法随着螺杆一同转动,从而使得滑板只能沿着螺杆的长度方向进行轴向运动,实现了驱动机构驱动滑板滑动的效果,且使得滑板的滑动更为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块,所述滑套内部开设有用于环形块滑动的滑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块,滑套内部开设有用于环形块滑动的滑腔,通过环形块在滑腔内滑动,实现了滑杆在滑套内的滑动连接,并且通过环形块对滑杆的限位,使得滑杆无法脱离滑套,滑动过程更为稳定顺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止水帷幕结构包括墙体和设置在墙体内部的型钢组,型钢组的设置能大大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结构强度,使得墙体不易破损,从而提高了止水帷幕的截水效果,其中,由于型钢组包括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且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之间通过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相连,使得当三者相连后能形成一个内部具有水流回路的管件,使得在墙体未凝结时,将组合后的型钢组放入墙体内部,并自主管顶部的通口内注入热水,热水的温度被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吸收后能有效提高墙体内部的温度,从而缩短水泥凝固周期,加速水泥凝结,进而有效减少地下河渗透进未凝固的墙体内的流量,从而保证了止水帷幕成型后的质量,并且主管、若干中间管和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三的管状结构能大大提高与墙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水泥的吸热效率,而隔离板的设置使得在水泥凝固期间,当遇雨水天气时,隔离板能有效隔绝墙体顶部的雨水,从而有效降低墙体周围的整体湿度,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水泥的凝结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管组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墙体、沟槽和导向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滑板和驱动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型钢组;21、第一管组;22、第二管组;23、第三管组;210、主管;211、通口;212、凹槽;213、环形槽;214、支撑块;220、中间管;230、隔离板;231、通孔;232、支撑槽;233、滑块;240、安装件;241、限位板;242、吊环;243、进水口;244、插管;245、凸块;250、连接管一;251、嵌槽;252、通槽;253、转板;2531、卡齿;2532、限位平面;2533、圆角;2534、倾斜面;2535、竖直面;254、保护套;255、密封薄膜;260、连接管二;261、卡管;2611、齿槽;262、密封板;2621、抵压斜面;263、驱动块;264、卡槽;270、连接管三;3、沟槽;4、导向加固组件;410、底板;420、导向板;421、销钉;422、滑槽;423、插槽;430、滑板;431、螺套;432、滑套;4321、滑腔;440、底座;441、电机;442、固定座;443、螺杆;444、滑杆;4441、环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包括墙体1和设置在墙体1内部的型钢组2,型钢组2包括第一管组21和第三管组23,第一管组21和第三管组23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管组22,第一管组21、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均包括:
主管210,主管210沿竖直方向贯穿墙体1且顶端开设有通口211,底端密封;
若干中间管220,若干中间管220沿竖直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在主管210上且均与主管210连通;
隔离板230,隔离板230通过安装件240可拆卸地连接在主管210顶部,安装件240包括限位板241,限位板241顶部转动有两个吊环242,位于第一管组21内的限位板241顶部开设有进水口243,限位板241底部设置有用于卡入主管210内部的插管244,插管244外周壁上设置有凸块245,主管210内周壁上沿轴向开设有用于凸块245卡入的凹槽212,主管210内周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与凹槽212相连通的环形槽213,主管210外周壁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214,隔离板230上开设有用于主管210卡入的通孔231,通孔231底部内周壁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支撑块214卡入的支撑槽232。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管组21还包括若干连接管一250,若干连接管一250均沿横向分别设置在第一管组21的中间管220的两端,且连接管一250一端密封,另一端贯通;
第二管组22还包括若干两端贯通的连接管二260,若干连接管二260均沿横向分别设置在第二管组22中若干中间管220的两端;
第三管组23还包括若干连接管三270,若干连接管三270均沿横向分别设置在第三管组23的中间管220的两端,且连接管三270远离连接管一250的一端密封,另一端贯通。
如图3所示,连接管一250一端和连接管二260远离连接管一250的一端内部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嵌槽251,嵌槽251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通槽252,连接管三270一端和连接管二260远离连接管三270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卡入嵌槽251的卡管261,通槽252内和卡管26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相互配合以使第一管组21和第二管组22、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连接结构一包括转板253,转板253转动连接在通槽252内部且转板253远离中间管220的一侧内壁上沿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卡齿2531,连接结构二为开设在卡管261外周壁上的若干用于卡齿2531卡入的齿槽2611,转板253远离中间管22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平面2532,限位平面2532底部开设有圆角2533,卡齿2531远离中间管220的一端开设有倾斜面2534,另一端沿垂直于转板253的方向设置有竖直面2535。
如图3所示,连接管一250一端和连接管二260远离连接管一250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密封结构,连接管三270一端和连接管二260远离连接管三270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密封件,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管一250和连接管二260对应通槽252位置上的保护套254,连接管一250和连接管二260一端上还均设置有密封薄膜255,密封件为转动连接在连接管二260和连接管三270一端两侧的密封板262,两块密封板262转动并拢以形成一块完整的板体从而封闭卡管261,两块密封板262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块263,卡管261外周壁两侧均开设有用于驱动块263卡入的卡槽264,密封板262远离驱动块263的一端开设有抵压斜面2621。
由于该止水帷幕结构包括墙体1和设置在墙体1内部的型钢组2,型钢组2的设置能大大提高墙体1的承载力和结构强度,使得墙体1不易破损,从而提高了止水帷幕的截水效果,其中,由于型钢组2包括第一管组21、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且第一管组21、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之间通过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相连,使得当三者相连后能形成一个内部具有水流回路的管件,使得在墙体1未凝结时,将组合后的型钢组2放入墙体1内部,并自主管210顶部的通口211内注入热水,热水的温度被第一管组21、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吸收后能有效提高墙体1内部的温度,从而缩短水泥凝固周期,加速水泥凝结,进而有效减少地下河渗透进未凝固的墙体1内的流量,从而保证了止水帷幕成型后的质量,并且主管210、若干中间管220和连接管一250、连接管二260、连接管三270的管状结构能大大提高与墙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水泥的吸热效率,而隔离板230的设置使得在水泥凝固期间,当遇雨水天气时,隔离板230能有效隔绝墙体1顶部的雨水,从而有效降低墙体1周围的整体湿度,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水泥的凝结速度。
由于连接结构一包括转板253,转板253内壁设置有卡齿2531,连接结构二为开设在卡管261外周壁上的齿槽2611,使得在连接第一管组21和第二管组22、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时,只需将卡管261卡入嵌槽251内部,而卡管261端部会抵触两个转板253位于嵌槽251内部的一端,从而使得转板253开始旋转,从而使得转板253内壁上的卡齿2531逐渐朝齿槽2611靠近,当卡管261完全卡入嵌槽251内部后,卡齿2531随之完全卡入齿槽2611内部,通过卡齿2531对卡管261的限位,使得卡管261无法脱离嵌槽251,从而使得第一管组21和第二管组22、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能牢牢的连接在一起,且连接操作方便省力。
由于密封结构包括保护套254,且连接管一250和连接管二260一端上还均设置有密封薄膜255,通过保护套254对通槽252的遮盖效果,密封薄膜255对嵌槽251的遮蔽效果,使得连接管一250和连接管二260一端均不易有水泥灌入,并且密封薄膜255的设置使得卡管261能轻松的捅破密封薄膜255并卡入嵌槽251内,由于密封件为转动连接在连接管二260和连接管三270一端两侧的密封板262,两块密封板262转动并拢以形成一块完整的板体从而封闭卡管261,两块密封板262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块263,卡管261外周壁两侧均开设有用于驱动块263卡入的卡槽264,使得在卡管261卡入嵌槽251的过程中,两块密封板262起初为并拢在一起形成一块完整的板体,卡管261保持密封状态,而在卡管261接触嵌槽251后,连接管一250和连接管二260一端会抵触驱动块263,使得驱动块263能发生转动并逐渐朝卡槽264靠近,且驱动块263同时带动密封板262转动从而将卡管261打开,直至密封板262抵触嵌槽251内底壁,驱动块263随之完全卡入卡槽264内部,从而有效避免了在放入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时水泥涌入,保证了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使用清洁。
由于转板253远离中间管22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平面2532,限位平面2532底部开设有圆角2533,圆角2533的设置使得转板253靠近嵌槽251内部的一端能顺畅的卡入通槽252内,而限位平面2532的设置,使得当转板253完全卡入通槽252内部后,限位平面2532与通槽252侧壁相贴合,从而无法继续转动,从而有效保证了在卡管261未卡入嵌槽251时,转板253远离中间管220的一端无法越过通槽252继续转动,从而有效保证了卡管261能顺利卡入嵌槽251内,同时由于卡齿2531远离中间管220的一端开设有倾斜面2534,另一端沿垂直于转板253的方向设置有竖直面2535,竖直面2535的设置使得当卡齿2531完全卡入齿槽2611内后,通过竖直面2535与齿槽2611贴合对卡管261的限位,实现了卡管261无法脱离嵌槽251的操作。
由于密封板262远离驱动块263的一端开设有抵压斜面2621,通过抵压斜面2621与倾斜面2534相配合,使得在密封板262接触卡齿2531的过程中,通过抵压斜面2621和倾斜面2534接触后的导向作用,使得两块转板253远离中间板的一端能相互远离,从而便于密封板262卡入。
由于安装件240包括限位板241,限位板241底部设置有插管244,且插管244外周壁上设置有凸块245,使得在通过安装件240将隔离板230和主管210相连时,只需先将主管210卡入隔离板230上的通孔231,使得主管210两侧的支撑块214随之卡入通孔231两侧的支撑槽232内,通过支撑块214对隔离板230的限位,使得隔离板230无法在重力的作用下滑下,随后自主管210顶端的通口211内卡入插管244,使得凸块245随之沿着凹槽212卡入至环形槽213与凹槽212的连通处,随后只需转动限位板241,使得插管244随之转动,从而使得凸块245随之卡入环形槽213内部,通过环形槽213对凸块245的限位,使得安装件240无法沿轴向脱离主管210,从而使得当吊机提起限位板241顶端的吊环242后,插管244能随之抬起主管210,主管210能随之抬起隔离板230,从而实现安装件240对隔离板230和主管210之间相互连接的作用,且连接操作方便。
河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用于施工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挖掘机沿预设的止水帷幕中心线开挖沟槽3;
步骤二、在沟槽3一侧开挖预埋穴;
步骤三、用吊车将内置切割箱一部分的预埋箱吊装放入预埋穴内并固定;
步骤四、将TRD主机移动至预埋穴位置连接切割箱;
步骤五、将TRD主机返回预定施工位置,切割箱向下掘进;
步骤六、利用吊机将下一部分切割箱吊装放入预埋箱内,TRD主机重复步骤四和五直至切割箱满足设计深度;
步骤七、在预定施工位置通过压浆泵注入挖掘液;
步骤八、在TRD主机带动切割箱横向运动且切割箱纵向切割的同时,向地基内部注入水泥浆以与原状地基挖掘液混合泥浆混合搅拌,形成等厚未凝结水泥土搅拌墙;
步骤九、重复步骤八直至等厚度未凝结水泥土搅拌墙墙全部完成;
步骤十、成墙结束后,在拟定切割箱起拔位置边起拔边注入同配比水泥浆;
步骤十一、使用吊机并通过导向紧固组件将第一管组21放入未凝结的水泥土搅拌墙内直至紧贴沟槽3内侧壁,随后使用吊机并通过导向紧固组件依次将若干第二管组22放入未凝结的水泥土搅拌墙内使第一个第二管组22与第一管组21相连,其余的第二管组22依次相连,最后使用吊机并通过导向紧固组件将第三管组23与第二管组22相连,使隔离板230均覆盖在未凝结水泥土墙顶部且只有位于第一管组21内的限位板241上有进水口243露出;
步骤十二、将水管插入进水口243直至到达主管210底部,随后利用水泵抽取60℃的热水并灌入进水口243,直至整个型钢组2内均填充满热水,随后静置等待2小时;
步骤十三、等水泥凝结后,利用水泵和水管抽出型钢组2内的水,并拆除导向紧固组件和隔离板230,结束河道止水帷幕施工。
如图6至图8所示,导向紧固组件包括:
两个底板410,两个底板410设置在沟槽3两侧,用于加固沟槽3;
两个导向板420,导向板420通过销钉421可拆卸地连接在底板410上,且导向板420侧壁上开设有滑槽422,导向板420顶面上开设有与滑槽422连通的插槽423,隔离板230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卡入滑槽422的滑块233;
滑板430,滑板430滑动连接在滑槽422内部,滑板430顶部设置有螺套431,滑板430顶部位于螺套431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滑套432;
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板430在滑槽422内部滑动,其中,驱动机构包括:
底座440,底座440设置在沟槽3外侧;
电机441,电机441设置在底座440朝向沟槽3的一侧;
两个固定座442,两个固定座442分别设置在底座440两侧;
螺杆443,螺杆443一端与电机441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螺套431内部;
两根滑杆444,滑杆444一端固定在固定座442内部,另一端滑动在滑套432内部,且滑杆444远离固定座442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块4441,滑套432内部开设有用于环形块4441滑动的滑腔4321。
由于导向紧固组件包括底板410、导向板420、滑板430和驱动机构,通过底板410对沟槽3的加固,使得沟槽3地基不易坍塌,导向板420通过销钉421可拆卸地连接在底板410上,使得销钉421底板410可以通过拔出销钉421来解除与导向板420的连接,而导向板420的设置使得在安装第一管组21、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时,只需将隔离板230两侧的滑块233对准导向板420上的插槽423并卡入,使得滑块233能运动至滑槽422内部,再自滑槽422一端卡入滑板430,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板430滑动,从而推动隔离板230运动,通过滑槽422对滑块233的限位,使得隔离板230只能沿着滑槽422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不易发生晃动,从而使得隔离板230的滑动能同步带动位于未凝结水泥墙内部的主管210进行运动,不易产生运动差,从而使得连接管二260能更轻松的对准连接管一250,连接管三270能更轻松的对准连接管二260,进而使得第一管组21、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的连接更为轻松省力
由于驱动机构包括底座440、电机441、固定座442、螺杆443和滑杆444,使得当需要驱动滑板430滑动时,只需启动电机441,使得螺杆443发生转动,由于滑杆444一端固定在固定座442内,另一端滑动在滑套432内部,通过两根滑杆444对滑板430的限位,使得滑板430无法随着螺杆443一同转动,从而使得滑板430只能沿着螺杆443的长度方向进行轴向运动,实现了驱动机构驱动滑板430滑动的效果,且使得滑板430的滑动更为稳定。
由于滑杆444远离固定座442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块4441,滑套432内部开设有用于环形块4441滑动的滑腔4321,通过环形块4441在滑腔4321内滑动,实现了滑杆444在滑套432内的滑动连接,并且通过环形块4441对滑杆444的限位,使得滑杆444无法脱离滑套432,滑动过程更为稳定顺畅。
型钢组2的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先将底板410嵌在沟槽3两侧,并通过销钉421安装两个导向板420,随后隔离板230卡在主管210顶部,使得支撑块214卡入支撑槽232内,随后自主管210顶端的通口211内卡入插管244并转动限位板241,使得凸块245卡入环形槽213内部,从而依次完成第一管组21、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的预组装,随后使用吊机吊起第一管组21内的吊环242,并将隔离板230上的滑块233对准导向板420上的插槽423并卡入,使得第一管组21下方没入未凝结水泥墙内,再启动电机441,使得螺杆443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滑板430朝隔离板230运动,并推动隔离板230同步带动位于未凝结水泥墙内部的主管210进行运动,直至第一管组21抵触沟槽3侧壁,电机441反向旋转,使得滑板430回复原来位置,接着再使用吊机吊起第二管组22内的吊环242,并沿着导向板420上与第一管组21相邻的插槽423下方第二管组22,使得第二管组22内隔离板230两侧的滑块233卡入导向板420上的滑槽422中,再启动电机441,使得滑板430推动隔离板230,并使得卡管261逐渐朝连接管一250靠近并戳破密封薄膜255,随后驱动块263会抵触连接管一250端部并发生转动,同时会带动密封板262转动从而将卡管261打开,直至密封板262抵触两个转板253位于嵌槽251内部的一端,从而使得转板253开始旋转,当密封板262抵触嵌槽251内底壁后,卡齿2531完全卡入齿槽2611内部,从而完成第一管组21和第二管组22的组装,随后只需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第一管组21、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的组装过程,而在水泥凝固之后,只需拔出销钉421,沿横向拉出导向板420,再转动限位板241使凸块245运动至环形槽213与凹槽212的连通处,即可拔出安装件240和隔离板230,完成型钢组2的全部施工流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包括墙体(1)和设置在墙体(1)内部的型钢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组(2)包括第一管组(21)和第三管组(23),所述第一管组(21)和第三管组(23)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管组(22),所述第一管组(21)、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均包括:
主管(210),所述主管(210)沿竖直方向贯穿墙体(1)且顶端开设有通口(211),底端密封;
若干中间管(220),若干所述中间管(220)沿竖直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在主管(210)上且均与主管(210)连通;
隔离板(230),所述隔离板(230)通过安装件(240)可拆卸地连接在主管(210)顶部;
所述第一管组(21)还包括若干连接管一(250),若干所述连接管一(250)均沿横向分别设置在第一管组(21)的中间管(220)的两端,且所述连接管一(250)一端密封,另一端贯通;
所述第二管组(22)还包括若干两端贯通的连接管二(260),若干所述连接管二(260)均沿横向分别设置在第二管组(22)中若干中间管(220)的两端;
所述第三管组(23)还包括若干连接管三(270),若干所述连接管三(270)均沿横向分别设置在第三管组(23)的中间管(220)的两端,且所述连接管三(270)远离连接管一(250)的一端密封,另一端贯通;
所述连接管一(250)一端和连接管二(260)远离连接管一(250)的一端内部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嵌槽(251),所述嵌槽(251)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通槽(252);
所述连接管三(270)一端和连接管二(260)远离连接管三(270)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卡入嵌槽(251)的卡管(261);
所述通槽(252)内和卡管(26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相互配合以使第一管组(21)和第二管组(22)、第二管组(22)和第三管组(23)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一和连接结构二;
所述连接管一(250)一端和连接管二(260)远离连接管一(250)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连接管三(270)一端和连接管二(260)远离连接管三(270)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密封件;
所述连接结构一包括转板(253),所述转板(253)转动连接在通槽(252)内部且所述转板(253)远离中间管(220)的一侧内壁上沿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卡齿(2531),所述连接结构二为开设在卡管(261)外周壁上的若干用于卡齿(2531)卡入的齿槽(2611);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管一(250)和连接管二(260)对应通槽(252)位置上的保护套(254),所述连接管一(250)和连接管二(260)一端上还均设置有密封薄膜(255),所述密封件为转动连接在连接管二(260)和连接管三(270)一端两侧的密封板(262),两块所述密封板(262)转动并拢以形成一块完整的板体从而封闭卡管(261),两块所述密封板(262)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块(263),所述卡管(261)外周壁两侧均开设有用于驱动块(263)卡入的卡槽(264);
所述安装件(240)包括限位板(241),所述限位板(241)顶部转动有两个吊环(242),位于所述第一管组(21)内的限位板(241)顶部开设有进水口(243),所述限位板(241)底部设置有用于卡入主管(210)内部的插管(244),所述插管(244)外周壁上设置有凸块(245),所述主管(210)内周壁上沿轴向开设有用于凸块(245)卡入的凹槽(212),所述主管(210)内周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与凹槽(212)相连通的环形槽(213),所述主管(210)外周壁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214),所述隔离板(230)上开设有用于主管(210)卡入的通孔(231),所述通孔(231)底部内周壁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支撑块(214)卡入的支撑槽(2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253)远离中间管(22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平面(2532),所述限位平面(2532)底部开设有圆角(2533),所述卡齿(2531)远离中间管(220)的一端开设有倾斜面(2534),另一端沿垂直于转板(253)的方向设置有竖直面(2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262)远离驱动块(263)的一端开设有抵压斜面(2621)。
4.河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用于施工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挖掘机沿预设的止水帷幕中心线开挖沟槽(3);
步骤二、在沟槽(3)一侧开挖预埋穴;
步骤三、用吊车将内置切割箱一部分的预埋箱吊装放入预埋穴内并固定;
步骤四、将TRD主机移动至预埋穴位置连接切割箱;
步骤五、将TRD主机返回预定施工位置,切割箱向下掘进;
步骤六、利用吊机将下一部分切割箱吊装放入预埋箱内,TRD主机重复步骤四和五直至切割箱满足设计深度;
步骤七、在预定施工位置通过压浆泵注入挖掘液;
步骤八、在TRD主机带动切割箱横向运动且切割箱纵向切割的同时,向地基内部注入水泥浆以与原状地基挖掘液混合泥浆混合搅拌,形成等厚未凝结水泥土搅拌墙;
步骤九、重复步骤八直至等厚度未凝结水泥土搅拌墙墙全部完成;
步骤十、成墙结束后,在拟定切割箱起拔位置边起拔边注入同配比水泥浆;
步骤十一、使用吊机并通过导向紧固组件将第一管组(21)放入未凝结的水泥土搅拌墙内直至紧贴沟槽(3)内侧壁,随后使用吊机并通过导向紧固组件依次将若干第二管组(22)放入未凝结的水泥土搅拌墙内使第一个第二管组(22)与第一管组(21)相连,其余的第二管组(22)依次相连,最后使用吊机并通过导向紧固组件将第三管组(23)与第二管组(22)相连,使隔离板(230)均覆盖在未凝结水泥土墙顶部且只有位于第一管组(21)内的限位板(241)上有进水口(243)露出;
步骤十二、将水管插入进水口(243)直至到达主管(210)底部,随后利用水泵抽取60℃的热水并灌入进水口(243),直至整个型钢组(2)内均填充满热水,随后静置等待2小时;
步骤十三、等水泥凝结后,利用水泵和水管抽出型钢组(2)内的水,并拆除导向紧固组件和隔离板(230),结束河道止水帷幕施工;
其中,所述导向紧固组件包括:
两个底板(410),两个所述底板(410)设置在沟槽(3)两侧,用于加固沟槽(3);
两个导向板(420),所述导向板(420)通过销钉(421)可拆卸地连接在底板(410)上,且所述导向板(420)侧壁上开设有滑槽(422),所述导向板(420)顶面上开设有与滑槽(422)连通的插槽(423),所述隔离板(230)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卡入滑槽(422)的滑块(233);
滑板(430),所述滑板(430)滑动连接在滑槽(422)内部,所述滑板(430)顶部设置有螺套(431),所述滑板(430)顶部位于螺套(431)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滑套(432);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板(430)在滑槽(422)内部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底座(440),所述底座(440)设置在沟槽(3)外侧;
电机(441),所述电机(441)设置在底座(440)朝向沟槽(3)的一侧;
两个固定座(442),两个所述固定座(442)分别设置在底座(440)两侧;
螺杆(443),所述螺杆(443)一端与电机(441)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螺套(431)内部;
两根滑杆(444),所述滑杆(444)一端固定在固定座(442)内部,另一端滑动在滑套(43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44)远离固定座(442)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块(4441),所述滑套(432)内部开设有用于环形块(4441)滑动的滑腔(4321)。
CN202210791594.7A 2022-07-05 2022-07-05 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182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1594.7A CN115182373B (zh) 2022-07-05 2022-07-05 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1594.7A CN115182373B (zh) 2022-07-05 2022-07-05 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2373A CN115182373A (zh) 2022-10-14
CN115182373B true CN115182373B (zh) 2023-08-11

Family

ID=83516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1594.7A Active CN115182373B (zh) 2022-07-05 2022-07-05 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23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6847B (zh) * 2023-08-09 2023-10-13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隔断墙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1864A (zh) * 2016-08-31 2017-02-08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一种地下连续墙的槽壁加固方法
CN108149694A (zh) * 2017-12-29 2018-06-12 章胜南 一种基于地下墙体施工的墙幅纵向叠接下沉工艺
KR101872327B1 (ko) * 2017-11-15 2018-06-29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강관을 이용한 수직구 긴급 시공을 이용하여 수직구-수평구로 이루어진 지중 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구축된 수직구-수평구로 이루어진 지중구조물
CN212670485U (zh) * 2020-07-15 2021-03-09 大连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胸墙支护止水模板
CN114481957A (zh) * 2022-02-24 2022-05-13 孙克强 一种多功能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止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90045A1 (en) * 2007-02-12 2008-08-14 Janesky Lawrence M Subterranean chamber waterproof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1864A (zh) * 2016-08-31 2017-02-08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一种地下连续墙的槽壁加固方法
KR101872327B1 (ko) * 2017-11-15 2018-06-29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강관을 이용한 수직구 긴급 시공을 이용하여 수직구-수평구로 이루어진 지중 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구축된 수직구-수평구로 이루어진 지중구조물
CN108149694A (zh) * 2017-12-29 2018-06-12 章胜南 一种基于地下墙体施工的墙幅纵向叠接下沉工艺
CN212670485U (zh) * 2020-07-15 2021-03-09 大连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胸墙支护止水模板
CN114481957A (zh) * 2022-02-24 2022-05-13 孙克强 一种多功能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止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2373A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82373B (zh) 河道止水帷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59262A (zh) 地连墙连续锯割成槽同步灌注成墙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9183877A (zh) 一种用于沟渠施工的挖掘成型装置
CN110952528A (zh) 复杂地质条件水泥土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104563104B (zh) 桩工钻机用联动式护壁装置及使用其的施工方法
CN206418489U (zh) 地连墙连续锯割成槽同步灌注成墙装置
CN109083591A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桩身与桩帽一体化钻进成孔方法
CN217999477U (zh) 一种后置筋灌注桩施工基坑挖掘设备
CN204608773U (zh) 桩工钻机用联动式护壁装置
CN117071611A (zh) 一种土石坝围堰防渗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43614B (zh) 一种基于u型盾构机的叠拼式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CN212716411U (zh) 一种用于形成软土地基旋挖桩泥浆护壁的装置
CN209557782U (zh) 一种水利工程专用管道埋设装置
CN111396061B (zh) 一种盾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作业面
CN108729933B (zh) 盾构隧道抗剪式旋喷冻结封堵叠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977959U (zh) 一种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CN105507243A (zh) H桩与矩形桩梯形插扣设备
CN114541452B (zh) 基坑预埋型双液注浆堵漏结构
CN110359525A (zh) 一种静压预制装配式水池及其建造方法
CN117488898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系统及方法
CN220150291U (zh) 一种劲芯复合桩组合施工装备
JP3520484B2 (ja) 地中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CN215165609U (zh) 深基坑注浆装置
CN21826405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渠道开挖装置
CN114934512B (zh) 一种岩土工程高效注浆工艺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