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4234B -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4234B
CN115174234B CN202210804534.4A CN202210804534A CN115174234B CN 115174234 B CN115174234 B CN 115174234B CN 202210804534 A CN202210804534 A CN 202210804534A CN 115174234 B CN115174234 B CN 1151742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information
things
identifier
int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45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4234A (zh
Inventor
余丹
兰雨晴
刘一凡
邢智涣
王丹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45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42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4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4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其对物联网的所有终端设备进行去中心化的控制管理,以每个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和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转换后的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利用区块链对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分配、存储、管理,从而避免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和提高物联网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管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联网都是以中心模式来控制接入的所有终端设备,每个终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均需要与物联网的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使得中心服务器根据每个终端设备进行相应的数据分配、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物联网的中心服务器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每个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优劣。此外,一旦中心服务器发生信息泄露时,会导致所有终端设备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从而影响物联网整体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其根据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属于安全终端设备,以此向安全终端设备发送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从用户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及将其转换为数字标识;再构建物理标识与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以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并将区块链划分为若干子区间;根据映射关联信息,将终端设备在物联网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上述方法对物联网的所有终端设备进行去中心化的控制管理,以每个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和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转换后的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利用区块链对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分配、存储、管理,从而避免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和提高物联网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根据所述物理标识,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属于安全终端设备;并当属于安全终端设备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
步骤S2,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从用户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再将所述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转换为数字标识;
步骤S3,构建所述物理标识与所述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将所述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中;并根据所述映射关联信息,在区块链中划分相应的子区间;
步骤S4,获取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再根据终端设备在区块链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将所述运行数据记录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获取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根据所述物理标识,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属于安全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获取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的设备MAC标识,以此作为所述物理标识;
根据所述设备MAC标识,获取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历史运行日志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运行日志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存在不安全访问物联网的行为;
若不存在,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属于安全终端设备;若存在,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不属于安全终端设备。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当终端设备不属于安全终端设备时,中断对应终端设备与物联网之间的交互通信路由链路。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中,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从用户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具体包括:
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中提取相应登录认证级别,再从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管理数据库中,筛选出与所述登录认证级别相匹配用户的用户数字签名信息。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转换为数字标识具体包括:
从所述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对应的电子签名笔迹提取得到相应的二维笔迹线条轮廓特征,再根据所述二维笔迹线条轮廓特征,形成相应的数字标识。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构建所述物理标识与所述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将所述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中具体包括:
将所述设备MAC标识和所述数字识别转换具有同一制式数据形式,再构建所述设备MAC标识与所述数字标识之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
将所述映射关联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作为信任凭证,并将所述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中。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映射关联信息,在区块链中划分相应的子区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需要存储空间大小,从而在区块链中划分相应的子区间,以及构建所述子区间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专用数据传输链路。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4中,获取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再根据终端设备在区块链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将所述运行数据记录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于预设时间段内在物联网中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根据所述运行数据记录信息所属的程序类型,将所述运行数据记录信息划分为若干运行数据子信息;
根据终端设备在区块链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将所有运行数据子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
相比于现有技术,该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根据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属于安全终端设备,以此向安全终端设备发送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从用户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及将其转换为数字标识;再构建物理标识与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以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并将区块链划分为若干子区间;根据映射关联信息,将终端设备在物联网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上述方法对物联网的所有终端设备进行去中心化的控制管理,以每个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和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转换后的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利用区块链对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分配、存储、管理,从而避免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和提高物联网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根据该物理标识,判断该终端设备是否属于安全终端设备;并当属于安全终端设备时,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
步骤S2,指示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从用户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再将该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转换为数字标识;
步骤S3,构建该物理标识与该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将该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中;并根据该映射关联信息,在区块链中划分相应的子区间;
步骤S4,获取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再根据终端设备在区块链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将该运行数据记录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根据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属于安全终端设备,以此向安全终端设备发送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从用户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及将其转换为数字标识;再构建物理标识与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以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并将区块链划分为若干子区间;根据映射关联信息,将终端设备在物联网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上述方法对物联网的所有终端设备进行去中心化的控制管理,以每个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和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转换后的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利用区块链对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分配、存储、管理,从而避免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和提高物联网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1中,获取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根据该物理标识,判断该终端设备是否属于安全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获取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的设备MAC标识,以此作为该物理标识;
根据该设备MAC标识,获取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历史运行日志信息,并根据该历史运行日志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存在不安全访问物联网的行为;
若不存在,则判断该终端设备属于安全终端设备;若存在,则判断该终端设备不属于安全终端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以终端设备的设备MAC标识为索引,获取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历史运行日志信息。由于历史运行日志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在物联网做出的所有历史访问行为记录,通过对历史运行日志信息进行分析,能够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存在不安全访问物联网的行为,便于准确地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属于安全终端设备,从而避免非安全终端设备影响整个物联网的信息安全。
优选地,在该步骤S1中,还包括:
当终端设备不属于安全终端设备时,中断对应终端设备与物联网之间的交互通信路由链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中断非安全终端设备与物联网之间的交互通信路由链路,能够避免非安全终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物联网进行数据窃取或窜改的恶意行为。
优选地,在该步骤S2中,指示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从用户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具体包括:
指示该终端设备从该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中提取相应登录认证级别,再从该终端设备的用户管理数据库中,筛选出与该登录认证级别相匹配用户的用户数字签名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终端设备会存在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每个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都需要向终端设备输入自身所属的用户数字签名,并经过终端设备的识别认证后才能够获得对终端设备的登录权限。此外,不同用户对终端设备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级别,相应地其对终端设备的登录认证级别也相应不同,通过对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进行分析,能够从用户管理数据库中筛选出与该登录认证级别相匹配用户的用户数字签名信息,提高数字签名信息获取的可靠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2中,将该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转换为数字标识具体包括:
从该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对应的电子签名笔迹提取得到相应的二维笔迹线条轮廓特征,再根据该二维笔迹线条轮廓特征,形成相应的数字标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用户数字签名信息主要包括用户的电子签名笔迹,该电子签名笔迹在二维平面上具有特定的线条分布,通过提取电子签名笔迹的二维笔迹线条轮廓特征,并将该二维笔迹线条轮廓特征转换为相应制式的数值信息,以此作为相应的数字标识,这样能够便于对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进行简化的转换。其中,该相应制式的数值信息可为但不限于是一维矩阵或二维矩阵。
优选地,在该步骤S3中,构建该物理标识与该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将该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中具体包括:
将该设备MAC标识和该数字识别转换具有同一制式数据形式,再构建该设备MAC标识与该数字标识之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
将该映射关联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作为信任凭证,并将该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公式,将该设备MAC标识和该数字识别转换具有同一制式数据形式,再构建该设备MAC标识与该数字标识之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这样能够将终端设备的硬件信息和使用用户信息进行唯一性的关联,并利用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这样区块链能够对终端设备进行可信的数据管理。
优选地,在该步骤S3中,根据该映射关联信息,在区块链中划分相应的子区间具体包括:
根据该映射关联信息,确定该终端设备所需要存储空间大小,从而在区块链中划分相应的子区间,以及构建该子区间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专用数据传输链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区块链中为终端设备划分匹配的子区间,从而便于对终端设备的数据进行专门化的保密管理,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4中,获取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再根据终端设备在区块链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将该运行数据记录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于预设时间段内在物联网中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根据该运行数据记录信息所属的程序类型,将该运行数据记录信息划分为若干运行数据子信息;
根据终端设备在区块链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将所有运行数据子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对终端设备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再根据终端设备在区块链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将细分得到所有运行数据子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这样能够便于后续及时准确地调取得到所需的运行数据子信息,从而对终端设备进行精确的控制。
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可知,该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根据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属于安全终端设备,以此向安全终端设备发送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从用户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及将其转换为数字标识;再构建物理标识与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以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并将区块链划分为若干子区间;根据映射关联信息,将终端设备在物联网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上述方法对物联网的所有终端设备进行去中心化的控制管理,以每个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和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转换后的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利用区块链对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分配、存储、管理,从而避免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和提高物联网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根据所述物理标识,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属于安全终端设备;并当属于安全终端设备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
步骤S2,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从用户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再将所述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转换为数字标识;
步骤S3,构建所述物理标识与所述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将所述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中;并根据所述映射关联信息,在区块链中划分相应的子区间;
步骤S4,获取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再根据终端设备在区块链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将所述运行数据记录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
其中,在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用户数字签名信息转换为数字标识具体包括:
从所述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对应的电子签名笔迹提取得到相应的二维笔迹线条轮廓特征,再根据所述二维笔迹线条轮廓特征,形成相应的数字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获取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的物理标识,根据所述物理标识,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属于安全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获取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的设备MAC标识,以此作为所述物理标识;根据所述设备MAC标识,获取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历史运行日志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运行日志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存在不安全访问物联网的行为;
若不存在,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属于安全终端设备;若存在,则判断所述终端设备不属于安全终端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当终端设备不属于安全终端设备时,中断对应终端设备与物联网之间的交互通信路由链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从用户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用户数字签名信息具体包括:
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登录认证信息获取指令中提取相应登录认证级别,再从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管理数据库中,筛选出与所述登录认证级别相匹配用户的用户数字签名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构建所述物理标识与所述数字标识之间的映射关联信息,将所述映射关联信息作为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中具体包括:将所述设备MAC标识和所述数字识别转换具有同一制式数据形式,再构建所述设备MAC标识与所述数字标识之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
将所述映射关联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作为信任凭证,并将所述信任凭证存储至区块链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映射关联信息,在区块链中划分相应的子区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需要存储空间大小,从而在区块链中划分相应的子区间,以及构建所述子区间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专用数据传输链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获取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再根据终端设备在区块链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将所述运行数据记录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于预设时间段内在物联网中的运行数据记录信息,根据所述运行数据记录信息所属的程序类型,将所述运行数据记录信息划分为若干运行数据子信息;
根据终端设备在区块链对应的映射关联信息,将所有运行数据子信息保存到相应的子区间。
CN202210804534.4A 2022-07-08 2022-07-08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 Active CN1151742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4534.4A CN115174234B (zh) 2022-07-08 2022-07-08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4534.4A CN115174234B (zh) 2022-07-08 2022-07-08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4234A CN115174234A (zh) 2022-10-11
CN115174234B true CN115174234B (zh) 2023-08-29

Family

ID=83492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4534.4A Active CN115174234B (zh) 2022-07-08 2022-07-08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423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6887A (zh) * 2018-02-05 2018-07-20 徐正伟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系统
CN108737107A (zh) * 2018-05-09 2018-11-02 合肥达朴汇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括区块链节点的计算机设备
CN108880797A (zh) * 2018-06-27 2018-11-2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认证方法和物联网设备
CN109302415A (zh) * 2018-11-09 2019-02-01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认证方法、区块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WO2019033116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Verimatr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IGHTS CONTROL OF NETWORK CONNECTED DEVICES OR IOT DEVICES USING INFORMATION STORED IN A DISTRIBUTED REGISTER
CN109714174A (zh) * 2019-02-18 2019-05-0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0222086A (zh) * 2019-05-07 2019-09-1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78148A (zh) * 2021-06-09 2021-09-10 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13806812A (zh) * 2021-08-13 2021-12-17 深圳市鹰硕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笔迹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244527A (zh) * 2021-12-14 2022-03-2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64817A1 (en) * 2019-05-17 2020-11-19 UCOT Holdings Pty Lt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system or device for recording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on a distributed ledger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3116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Verimatr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IGHTS CONTROL OF NETWORK CONNECTED DEVICES OR IOT DEVICES USING INFORMATION STORED IN A DISTRIBUTED REGISTER
CN108306887A (zh) * 2018-02-05 2018-07-20 徐正伟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系统
CN108737107A (zh) * 2018-05-09 2018-11-02 合肥达朴汇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括区块链节点的计算机设备
CN108880797A (zh) * 2018-06-27 2018-11-2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认证方法和物联网设备
CN109302415A (zh) * 2018-11-09 2019-02-01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认证方法、区块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9714174A (zh) * 2019-02-18 2019-05-0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0222086A (zh) * 2019-05-07 2019-09-1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78148A (zh) * 2021-06-09 2021-09-10 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13806812A (zh) * 2021-08-13 2021-12-17 深圳市鹰硕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笔迹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244527A (zh) * 2021-12-14 2022-03-2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数字签名技术在区块链中的应用;曾晓云;;数字技术与应用(0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4234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81067A1 (en) Trust Relationships in a Computerized System
CN107733863B (zh) 一种分布式hadoop环境下的日志调试方法和装置
CN105262717A (zh) 一种网络服务安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111951B (zh)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3685244A (zh) 一种差异化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4124476B (zh) 一种Web应用的敏感信息泄露漏洞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740140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系统
CN11663361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风险评估的访问控制方法
CN112235301A (zh) 访问权限的验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527692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合同文件云同步方法
CN115174234B (zh)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标识管理方法
CN113067802A (zh) 一种用户标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06184B (zh) 一种控制进程访问文件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292054A (zh) 一种基于三维数字的电网智慧运维方法及系统
CN114036480B (zh) 一种私有应用的安全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7019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网关的设备接入验证系统
CN113949578B (zh) 基于流量的越权漏洞自动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7118750B (zh) 基于白盒密码的数据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7527265B (zh) 基于分布式数字身份的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4221824B (zh) 一种私域网络的安全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2900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信息授权方法及系统
CN114706725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10270894U (zh) 一种企业数据库安全访问装置
KR20130085333A (ko) 네트워크 상에서 발급된 정보를 바탕으로 클라이언트에서 가상으로 인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CN117972789A (zh) 一种人工智能水务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blockchain based IoT identif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829

Pledgee: Industri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Beijing Financial Street sub branch

Pledgor: Huizh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