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3233B - 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3233B
CN115173233B CN202211024425.7A CN202211024425A CN115173233B CN 115173233 B CN115173233 B CN 115173233B CN 202211024425 A CN202211024425 A CN 202211024425A CN 115173233 B CN115173233 B CN 115173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base
lightning
fixed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44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3233A (zh
Inventor
包荣祥
田玉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Qianl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Qianl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Qianl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Qianl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44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3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3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3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3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3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6Connections with the terrestrial mass, e.g. earth plate, earth p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3/00Installations of lightning conductors; Fastening thereof to supporting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涉及电力工程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第一底座、撑杆和避雷杆,第一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机构,第一底座的四角均安装有稳固机构,第一底座的四边且位于稳固机构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倒刺钉,撑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底座的内部,撑杆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机构,避雷杆的底部安装在旋转机构的内部,避雷杆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避雷针,避雷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本发明通过缓冲机构可以有效的避免撑杆和避雷杆在大风的作用下撑杆和避雷杆超过其弯曲强度,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下装置损坏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电力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装备有避雷针、避雷塔等一些防雷接地装置,从而避免在雷雨天气时,雷电可能对电力设施造成损害,防雷装置应用于很多的场合,对于电力工程建筑中往往也需要接地的防雷装置去保证电力工程建筑在雷雨天气的安全性,防雷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高于被保护的设施,才能发挥其防雷作用。
但是现有的防雷接地装置由于高度较高,使得在大风天气时,由于风力较强防雷接地装置容易被风吹断,导致损坏,现有的防雷接地装置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将底座固定在土壤的表面,为了增加其重心,一般都是通过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加固,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混凝土凝固需要一定的时间,安装效率不高,若对装置进行拆除时,混凝土块会留在原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现有的防雷接地装置由于高度较高,使得在大风天气时,由于风力较强防雷接地装置容易被风吹断,现有的防雷接地装置在进行安装时,为了增加其重心,一般都是通过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加固,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混凝土凝固需要一定的时间,安装效率不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撑杆和避雷杆,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第一底座的四角均安装有稳固机构,所述第一底座的四边且位于稳固机构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倒刺钉,所述撑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底座的内部,所述撑杆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避雷杆的底部安装在旋转机构的内部,所述避雷杆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避雷针,所述避雷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
进一步地,所述稳固机构包括固定柱、驱动组件和倒钩锁紧组件,所述第一底座的四角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柱用于插接在通孔的内部,所述固定柱侧面的顶部位置开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柱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和第一底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顶盖的内部,所述倒钩锁紧组件安装在固定柱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蜗杆和螺纹套,所述螺纹杆滑动连接在固定柱内部的轴心位置,所述螺纹套的底部与固定柱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顶部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在螺纹杆的表面,所述螺纹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顶盖的内部,所述蜗杆和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开设有内六角沉头孔。
进一步地,所述倒钩锁紧组件包括连接块和拉杆,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在固定柱的内部,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在滑块的内部,所述拉杆位于固定柱的内部,所述拉杆的一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倒钩锁紧组件还包括倒钩板,所述固定柱两侧的底部对称开设有折叠槽,所述倒钩板位于折叠槽的内部,所述倒钩板的顶部开设有斜面,所述折叠槽内壁的顶部也开设有斜面,所述倒钩板的底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在连接块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底板和压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撑杆的底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座,所述压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压板通过通孔套接在撑杆的表面,所述压板通孔的直径大于撑杆的直径,所述压板下表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座。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套接在第一限位座的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限位座的表面,所述第二限位座和第二底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防护套、限位环、圆柱滚子轴承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撑杆的顶部,所述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安装座的内部,所述避雷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安装在圆柱滚子轴承的内部,所述限位环位于避雷杆的表面且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套位于避雷杆的表面,且位于限位环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缓冲机构可以有效地避免撑杆和避雷杆在大风的作用下撑杆和避雷杆超过其弯曲强度,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下装置损坏的情况发生。
(2)本发明通过导向板使避雷杆保持与风向同向,从而减小受风面积,可以有效增加避雷杆的抗风能力,防止装置发生折断。
(3)本发明通过倒钩板和折叠槽之间斜面的相互挤压,使倒钩板的顶部向远离固定柱的方向扩张,插入土壤内部,倒钩板会对固定柱施加反作用力,使固定柱向下运动,带动螺母对第一弹簧直接进行压缩,从而将第一底座固定在地面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条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稳固机构安装在土壤中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柱内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驱动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倒钩锁紧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缓冲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缓冲机构装配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旋转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固定柱;4、撑杆;5、避雷杆;6、导向板;7、连接杆;8、避雷针;9、折叠槽;10、倒刺钉;11、倒钩板;12、第一弹簧;13、螺母;14、压板;15、螺纹杆;16、蜗杆;17、内六角沉头孔;18、螺纹套;19、蜗轮;20、拉杆;21、连接块;22、第二弹簧;23、底板;24、第一限位座;25、第二限位座;26、连接柱;27、防护套;28、限位环;29、圆柱滚子轴承;30、安装座;31、顶盖;32、滑块;3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10,本发明用于公开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
具体的,请参阅图1-3:
包括第一底座1、撑杆4和避雷杆5,第一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2,第二底座2用于使内部结构与外界隔离,第二底座2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用于在风力的作用下防止撑杆4和避雷杆5折断,第一底座1的四角均安装有稳固机构,稳固机构用于将第一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第一底座1的四边且位于稳固机构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倒刺钉10,倒刺钉10侧面的下方开设有倒钩,倒刺钉10用于稳固第一底座1下方的土壤,防止第一底座1下方的土壤流失,防止第一底座1发生倾斜,还用于对第一底座1和地面之间进行进一步的固定,撑杆4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底座2的内部,撑杆4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机构,避雷杆5的底部安装在旋转机构的内部,旋转机构用于在对避雷杆5提供有效支撑的情况下使避雷杆5旋转,避雷杆5为横截面呈长方形的钢管,避雷杆5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避雷针8,多个避雷针8用于更大范围地吸收雷电,避雷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6,在使用中,当风的来向与导向板6成某一交角时,风对导向板6正反面产生压力,从而对导向板6产生驱动力,由导向板6带动连接杆7和避雷杆5绕旋转机构进行转动,直至避雷杆5和导向板6的侧面正对风的来向,此时导向板6的正反面受力平衡,导向板6和避雷杆5就会稳定在某一方位,通过导向板6使避雷杆5保持与风向同向,从而减小受风面积,可以有效增加避雷杆5的抗风能力,防止装置发生折断。
参阅图4-7,在一实施例中:
稳固机构包括固定柱3、驱动组件和倒钩锁紧组件,第一底座1的四角位置开设有通孔,固定柱3用于插接在通孔的内部,固定柱3侧面的顶部位置开设有螺纹,固定柱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13,螺母13和第一底座1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12,通过第一弹簧12的弹性作用对第一底座1和螺母13之间施加预紧力,防止第一底座1和固定柱3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其之间产生松动,可以有效地增加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固定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31,驱动组件安装在顶盖31的内部,驱动组件用于对锁紧组件进行驱动,倒钩锁紧组件安装在固定柱3的底部,锁紧组件用于将固定柱3固定在地下;
在使用时,将对应第一底座1通孔的位置进行打孔,打孔深度与直径大于固定柱3的长度和直径,将第一弹簧12套在固定柱3的表面,将螺母13统一旋转至靠近顶盖31的位置,然后将固定柱3的底部通过通孔插入打好的孔内,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倒钩锁紧组件将固定柱3与地下的土壤进行固定,通过拧动螺母13将第一弹簧12进行压缩,第一弹簧12通过弹性作用对第一底座1产生下行压力,从而将固定柱3固定在地面上。
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
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15、蜗杆16和螺纹套18,螺纹杆15滑动连接在固定柱3内部的轴心位置,螺纹套18的底部与固定柱3转动连接,螺纹套18的顶部与顶盖31转动连接,螺纹套18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在螺纹杆15的表面,螺纹套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9,蜗杆16转动连接在顶盖31的内部,蜗杆16和蜗轮19啮合连接,蜗杆16的一端开设有内六角沉头孔17;
在使用时,使用工具插入内六角沉头孔17的内部,进行转动,带动蜗杆16进行转动,通过蜗杆16带动蜗轮19进行转动,蜗轮19带动螺纹套18进行转动,当螺纹套18转动时通过与螺纹杆15之间的螺纹的相互作用,带动螺纹杆15向上运动,通过螺纹杆15带动拉杆20向上运动。
参阅图6-7,在一实施例中:
倒钩锁紧组件包括连接块21和拉杆20,连接块21滑动连接在固定柱3的内部,固定柱3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块32,连接块2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33,滑槽33滑动连接在滑块32的内部,通过滑槽33滑动连接在滑块32的内部,用于对连接块21、拉杆20和螺纹杆15进行限位,防止螺纹套18带动螺纹杆15进行旋转,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拉杆20位于固定柱3的内部,拉杆20的一端与螺纹杆15固定连接,拉杆20的另一端与连接块21固定连接,拉杆20用于带动连接块21向上运动;
倒钩锁紧组件还包括倒钩板11,固定柱3两侧的底部对称开设有折叠槽9,倒钩板11位于折叠槽9的内部,通过折叠槽9将倒钩板11折叠在其内部,使倒钩板11能够顺畅地插入到地下,倒钩板11的顶部开设有斜面,折叠槽9内壁的顶部也开设有斜面,其斜面的角度为45-50度,倒钩板11的底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在连接块21的两侧;
在使用时,连接块21向上运动带动倒钩板11向上运动,通过倒钩板11和折叠槽9之间斜面的相互挤压,使倒钩板11的顶部向远离固定柱3的方向扩张,插入土壤内部,直至倒钩板11的一侧与折叠槽9开设的斜面贴合,从而对装置进行固定,在倒钩板11插入土壤的过程中,还会对固定柱3施加反作用力,使固定柱3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螺母13能对第一弹簧12直接进行压缩,能有效地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携性以及稳定性。
参阅图8-9,在一实施例中:
缓冲机构包括底板23和压板14,底板23固定连接在撑杆4的底部,底板23和撑杆4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底板23上表面的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座24,压板1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压板14通过通孔套接在撑杆4的表面,压板14通孔的直径大于撑杆4的直径,压板14下表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座25,第一限位座24和第二限位座25用于对第二弹簧22进行固定,防止第二弹簧22在被压缩时产生位移,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缓冲机构还包括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一端套接在第一限位座24的表面,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限位座25的表面,第二限位座25和第二底座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由上述机构设计可知,在进行安装时,将底板23和撑杆4置于第二底座2的内部,使底板23的底部与第二底座2内壁的底部贴合,再将第二弹簧22插接在第一限位座24的表面,将压板14盖在第一弹簧12上,使第二限位座25插接在第二弹簧22的内部,然后使用螺钉将压板14固定在第一弹簧12上,直至压板14的下表面与第二底座2的顶部贴合,使压板14对第二弹簧22进行压缩,压缩后的第二弹簧22用于对底板23施加弹性力,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大风会造成撑杆4和避雷杆5摇摆和晃动,容易造成撑杆4和避雷杆5断裂的情况发生,当撑杆4和避雷杆5遇到大风左右摇摆时,会带动底板23的一侧翘起,对第一限位座24进行压缩,避免撑杆4和避雷杆5在大风的作用下撑杆4和避雷杆5超过其弯曲强度,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下装置损坏的情况发生。
参阅图10,在一实施例中:
旋转机构包括防护套27、限位环28、圆柱滚子轴承29和安装座30,安装座30固定连接在撑杆4的顶部,圆柱滚子轴承29安装在安装座30的内部,圆柱滚子轴承29和安装座30之间通过过渡配合连接,避雷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6,连接柱26安装在圆柱滚子轴承29的内部,限位环28位于避雷杆5的表面且与安装座30固定连接,限位环28用于对圆柱滚子轴承29和连接柱26进行限位,防止圆柱滚子轴承29和连接柱26从安装座30的内部滑脱,防护套27位于避雷杆5的表面,限位环28用于防水防尘,避免圆柱滚子轴承29进水损坏,且位于限位环28的上方;
技术原理: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对第一底座1通孔的位置使用钻孔工具进行打孔,将第一弹簧12套在固定柱3的表面,将螺母13统一旋转至靠近顶盖31的位置,然后将固定柱3的底部通过通孔插入打好的孔内,使用工具插入内六角沉头孔17的内部,进行转动,带动蜗杆16进行转动,通过蜗杆16带动蜗轮19进行转动,蜗轮19带动螺纹套18进行转动,当螺纹套18转动时通过与螺纹杆15之间的螺纹的相互作用,带动螺纹杆15向上运动,通过螺纹杆15带动拉杆20向上运动,拉杆20带动连接块21向上运动,连接块21向上运动时带动倒钩板11向上运动,通过倒钩板11和折叠槽9之间斜面的相互挤压,使倒钩板11的顶部向远离固定柱3的方向扩张,插入土壤内部,倒钩板11会对固定柱3施加反作用力,使固定柱3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螺母13能对第一弹簧12直接进行压缩;
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大风会造成撑杆4和避雷杆5摇摆和晃动,容易造成撑杆4和避雷杆5断裂的情况发生,当撑杆4和避雷杆5遇到大风左右摇摆时,会带动底板23的一侧翘起,对第一限位座24进行压缩,避免撑杆4和避雷杆5在大风的作用下撑杆4和避雷杆5超过其弯曲强度,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下装置损坏的情况发生;
当风的来向与导向板6成某一交角时,风对导向板6正反面产生压力,从而对导向板6产生驱动力,由导向板6带动连接杆7和避雷杆5绕旋转机构进行转动,直至避雷杆5和导向板6的侧面正对风的来向,此时导向板6的正反面受力平衡,导向板6和避雷杆5就会稳定在某一方位,通过导向板6使避雷杆5保持与风向同向,从而减小受风面积,可以有效增加避雷杆5的抗风能力,防止装置发生折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条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先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先实施条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做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1)、撑杆(4)和避雷杆(5),所述第一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2),所述第二底座(2)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第一底座(1)的四角均安装有稳固机构,所述第一底座(1)的四边且位于稳固机构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倒刺钉(10),所述撑杆(4)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底座(2)的内部,所述撑杆(4)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避雷杆(5)的底部安装在旋转机构的内部,所述避雷杆(5)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避雷针(8),所述避雷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6);
所述稳固机构包括固定柱(3)、驱动组件和倒钩锁紧组件,所述第一底座(1)的四角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柱(3)用于插接在通孔的内部,所述固定柱(3)侧面的顶部位置开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柱(3)的表面通过螺纹转动转动连接有螺母(13),所述螺母(13)和第一底座(1)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12),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31),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顶盖(31)的内部,所述倒钩锁紧组件安装在固定柱(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15)、蜗杆(16)和螺纹套(18),所述螺纹杆(15)滑动连接在固定柱(3)内部的轴心位置,所述螺纹套(18)的底部与固定柱(3)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18)的顶部与顶盖(31)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18)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在螺纹杆(15)的表面,所述螺纹套(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9),所述蜗杆(16)转动连接在顶盖(31)的内部,所述蜗杆(16)和蜗轮(19)啮合连接,所述蜗杆(16)的一端开设有内六角沉头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锁紧组件包括连接块(21)和拉杆(20),所述连接块(21)滑动连接在固定柱(3)的内部,所述固定柱(3)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块(32),所述连接块(2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33),所述滑槽(33)滑动连接在滑块(32)的内部,所述拉杆(20)位于固定柱(3)的内部,所述拉杆(20)的一端与螺纹杆(15)固定连接,所述拉杆(20)的另一端与连接块(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锁紧组件还包括倒钩板(11),所述固定柱(3)两侧的底部对称开设有折叠槽(9),所述倒钩板(11)位于折叠槽(9)的内部,所述倒钩板(11)的顶部开设有斜面,所述折叠槽(9)内壁的顶部也开设有斜面,所述倒钩板(11)的底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在连接块(21)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底板(23)和压板(14),所述底板(23)固定连接在撑杆(4)的底部,所述底板(23)上表面的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座(24),所述压板(1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压板(14)通过通孔套接在撑杆(4)的表面,所述压板(14)通孔的直径大于撑杆(4)的直径,所述压板(14)下表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座(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第二弹簧(22),所述第二弹簧(22)的一端套接在第一限位座(24)的表面,所述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限位座(25)的表面,所述第二限位座(25)和第二底座(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防护套(27)、限位环(28)、圆柱滚子轴承(29)和安装座(30),所述安装座(30)固定连接在撑杆(4)的顶部,所述圆柱滚子轴承(29)安装在安装座(30)的内部,所述避雷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6),所述连接柱(26)安装在圆柱滚子轴承(29)的内部,所述限位环(28)位于避雷杆(5)的表面且与安装座(30)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套(27)位于避雷杆(5)的表面,且位于限位环(28)的上方。
CN202211024425.7A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 Active CN115173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4425.7A CN115173233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4425.7A CN115173233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3233A CN115173233A (zh) 2022-10-11
CN115173233B true CN115173233B (zh) 2023-07-14

Family

ID=83481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4425.7A Active CN115173233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323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516313U (zh) * 2019-02-21 2019-10-18 江苏力沛电力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防雷接地装置
CN112467520B (zh) * 2020-11-07 2021-12-17 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设备用便于维护的内置可伸缩式避雷针
CN112392319A (zh) * 2020-11-09 2021-02-23 济南双丹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抗风型智能制造移动通信塔
CN113700364A (zh) * 2021-07-19 2021-11-26 杭州湾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减小风力受阻且增强避雷效果的信号塔
CN215860624U (zh) * 2021-09-27 2022-02-18 高鹏 一种风力发电机避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3233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7667B (zh) 一种多向自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及其安装方法
DE102010002832A1 (de) Vorrichtung zum schwenkbaren Halten von Photovoltaikmodulen
CN211850367U (zh) 一种高延性易修复的混凝土柱脚节点
WO2020125059A1 (zh) 一种光伏跟踪器
CN111395861B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建筑用防护栏
KR101842153B1 (ko) 가변형 태양광 패널 기초 구조체
CN115173233B (zh) 一种电力工程建筑用防雷接地装置
US20080230108A1 (en) Solar panel apparatus and method utilizing pounded vertical supports
CN111851757B (zh) 带金属圆棒消能阻尼器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JP2007132108A (ja) 制震ブレース構造
CN113982161B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弧形幕墙结构
CN215060795U (zh) 一种用于小型建筑工程机械的减震机构
CN216446168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安装固定基座
CN210421490U (zh)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sma-木质摩擦阻尼器
CN220868496U (zh) 一种用于木结构梁柱节点的摩擦耗能装置
JP5736157B2 (ja) 固定台
CN215714780U (zh) 工程监理用施工现场警示装置
CN216382830U (zh) 一种防锈防渗透性强的管路连接构件
CN219491278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
CN218346530U (zh) 一种适用于大吊顶的简易抱箍系统
KR101636216B1 (ko) 지주 기초구조물
CN207794588U (zh) 用于土建外墙和幕墙的脚手架的连接装置
CN220686308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钢结构件
CN218438582U (zh) 一种圆筒式测风塔斜拉连接结构
CN21610972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模板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