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7551A - 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7551A
CN115167551A CN202210689359.9A CN202210689359A CN115167551A CN 115167551 A CN115167551 A CN 115167551A CN 202210689359 A CN202210689359 A CN 202210689359A CN 115167551 A CN115167551 A CN 115167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temperature
heat supply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stability
equilibrium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93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6893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7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7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7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根据所述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确定每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系统热力平衡度,从而根据预设规则,考虑当前供热系统的实际供热全局状况,确定当前系统的供热量控制参数。从而,无需在每户供热空间安装在线室温采集器,可以节约成本,简化控制流程。考虑当前供热系统的实际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参考的多个供热空间的室温,进而得到供热量控制参数,该供热量控制参数更加符合当前供热系统的实际供热全局状况,根据该供热量控制参数可以对当前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进行更加准确地控制。

Description

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一个供热系统(例如:锅炉房或热力站)的供热面积一般为5万平米以上,假设每户供热单元(例如起居室)的面积为100平米,一个供热系统内就有500户供热单元。理论上讲,供热系统需要保证这500户供热空间的室温都达到设定要求(例如:20℃),但是现有的供热系统无法为系统内的每个供热空间都均匀供热,也就无法实现系统内所有的供热空间都达到设定标准,因此需要从整体上不断的调整输出的供热量。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为:在每户供热空间安装在线室温采集器对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进行实时检测,由此得到供热系统总平均室温,并根据供热系统总平均室温调整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
然而,该方案中,首先需要对每户供热空间均安装在线室温采集器,无疑需要较高的成本,并且,在线室温采集器安装的位置可能会导致检测到的室温存在误差,例如:有的在线室温采集器可能受阳光直射使得该在线室温采集器检测到的室温偏高,有的在线室温采集器可能受冷风渗透,使得该在线室温采集器检测到的室温偏低,有的在线室温采集器可能受外墙冷温影响较大,使得该室温采集器检测到的室温偏低;有的在线室温采集器受室内电器影响而使得检测到的室温偏高。从而,导致计算得到的供热系统总平均室温存在误差,相应地也无法对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进行准确地控制。
由此可见,目前亟需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以便捷且准确地对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以便捷且准确地对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供热系统内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
根据所述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确定每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系统热力平衡度;
根据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供热量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供热量控制参数和预设室温,对所述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供热量控制参数,包括: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不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且不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时,将任一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其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小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小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供热量控制参数,包括: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m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进行排序;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获取第一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不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且不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时,将室温稳定度最大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其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小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预设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供热系统内任意选取m户供热空间,在所述m户供热空间室内任意位置安装在线室温采集器;
向所述在线室温采集器发送室温采集指令,所述室温采集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在线室温采集器在每个时刻对所处供热空间的室温进行实时采集,得到n个时刻的室温。
可选地,针对每户供热空间,该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是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的: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31
针对每户供热空间,该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是按照以下方法确定的: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32
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是按照以下方法确定的: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41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42
其中,ti,j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在j时刻的室温,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43
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ki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44
表示系统热力平衡度,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45
表示供热系统总平均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室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供热系统内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确定每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系统热力平衡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供热量控制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热量控制参数和预设室温,对所述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不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且不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时,将任一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其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小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小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m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进行排序;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获取第一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不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且不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时,将室温稳定度最大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其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小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预设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室温采集模块,用于在供热系统内任意选取m户供热空间,在所述m户供热空间室内任意位置安装在线室温采集器,向所述在线室温采集器发送室温采集指令,所述室温采集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在线室温采集器在每个时刻对所处供热空间的室温进行实时采集,得到n个时刻的室温。
可选地,针对每户供热空间,该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是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的: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61
针对每户供热空间,该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是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的: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62
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是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的: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63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64
其中,ti,j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在j时刻的室温,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65
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ki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66
表示系统热力平衡度,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67
表示供热系统总平均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确定每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系统热力平衡度,从而根据预设规则,考虑当前供热系统的实际供热全局状况,确定当前系统的供热量控制参数。从而,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在每户供热空间安装在线室温采集器,可以节约成本,简化控制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当前供热系统的实际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参考的多个供热空间的室温,进而得到供热量控制参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供热量控制参数更加符合当前供热系统的实际供热全局状况,根据该供热量控制参数可以对当前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进行更加准确地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供热系统内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可以对至少一个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户供热空间指的是供热系统内的一个独立空间,例如一户起居室。
本发明实施例中,m和n均为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提前预设的值。
在实际应用中,m的具体取值可以由供热系统内包括的供热单元总数和预设比例,并向上取整确定,例如:供热单元总数为500户,预设比例为十分之一,则可以确定m的取值为50。
在步骤S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供热系统内任意选取m户供热空间,在所述m户供热空间室内任意位置安装在线室温采集器;向所述在线室温采集器发送室温采集指令,所述室温采集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在线室温采集器在每个时刻对所处供热空间的室温进行实时采集,得到n个时刻的室温。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n的取值后,则可以确定在线室温采集器的采集频率,例如:n的取值为24,则可以确定采集频率为每小时采集一次,n的取值为12,则可以确定采集频率为每两个小时采集一次。从而,可以得到包含采集频率的室温采集指令,并由服务器下发该室温采集指令到所有安装好的在线室温采集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供热系统内包括的供热单元总数确定m的取值,从而在每户供热空间均安装室温采集器,进行室温采集。
S102,根据所述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确定每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系统热力平衡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表征该供热空间当日n个时刻的平均室温,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表征该供热空间当日n个时刻的室温的稳定程度,系统热力平衡度表征供热系统当日m户供热空间n个时刻的室温的稳定程度。均可以采用常用的统计方法计算得到。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户供热空间,该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91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户供热空间,该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92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93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94
其中,ti,j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在j时刻的室温,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95
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ki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96
表示系统热力平衡度,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097
表示供热系统总平均温度。
S103,根据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供热量控制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系统热力平衡度的大小和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选择对应的多个供热空间的室温作为供热量调节参考依据。
具体地,当系统热力平衡度较低时,表示当前系统热力平衡不稳定,需要选择室温稳定度阈值较低但数量较多的多个供热空间的室温作为供热量调节参考依据,从而在当前系统热力平衡不稳定时,考虑较多的供热空间的供热量情况,可以较为简单且准确地确定出供热量控制参数。
当系统热力平衡度适中时,表示当前系统热力平衡较为稳定,可以选择室温稳定度阈值较高但数量较少的多个供热空间的室温作为供热量调节参考依据。从而在当前系统热力平衡较为稳定时,考虑较少的供热空间的供热量情况,可以较为简单且准确地确定出供热量控制参数。
当系统热力平衡度较高时,表示当前统热力平衡非常稳定,可以选择室温稳定度阈值更高的任一供热空间的室温作为供热量调节参考依据。从而在当前系统热力平衡非常稳定时,考虑室温稳定度阈值较高的供热空间的供热量情况,可以较为简单且准确地确定出供热量控制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当前供热系统的实际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参考的多个供热空间的室温,进而得到供热量控制参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供热量控制参数更加符合当前供热系统的实际供热全局状况,根据该供热量控制参数可以对当前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进行更加准确地控制。
S104,根据所述供热量控制参数和预设室温,对所述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供热量控制参数实际表示为确定出的多个供热空间的室温的平均室温。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利用该平均室温和预设室温进行比较,在平均室温高于预设室温时,减小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在平均室温低于预设室温时,增大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供热系统内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
S202,根据所述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确定每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系统热力平衡度。
步骤S201-S202与上述步骤S101-S102类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3,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不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且不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时,将任一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其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小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小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之后,可以按照步骤S203确定出具体的供热量控制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和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均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提前预设。
示例的,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为0.9,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为0.95,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为0.95,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为0.98,在该示例中,上述步骤S203具体可以表示为:
在系统热力平衡度低于0.9的情况下,筛选出室温稳定度高于0.95的供热空间作为第一目标供热空间,将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在系统热力平衡度介于0.9和0.95的情况下,筛选出室温稳定度高于0.98的供热空间作为第二目标供热空间,将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在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0.95的情况下,将任一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需求考虑当前供热系统的实际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参考的多个供热空间的室温,进而得到供热量控制参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供热量控制参数更加符合当前供热系统的实际供热全局状况,根据该供热量控制参数可以对当前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进行更加准确地控制。
S204,根据所述供热量控制参数和预设室温,对所述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进行控制。
步骤S204与上述步骤S104类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获取供热系统内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
S302,根据所述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确定每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系统热力平衡度。
步骤S301-S302与上述步骤S101-S102类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303,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m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进行排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确定出m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之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便于后续确定供热量控制参数。
S304,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获取第一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不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且不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时,将室温稳定度最大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其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小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预设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之后,可以按照步骤S303-S304确定出具体的供热量控制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一预设数量均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提前预设。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可以根据m的值和第一预设比值和第二预设比值,并向上取整确定。
示例的,m为50,第一预设比值为30%,第二预设比值为10%,则第一预设数量为15,第二预设数量为5。又假设: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为0.9,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为0.95,则在该示例中,上述步骤S304具体可以表示为:
在系统热力平衡度低于0.9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确定出15户供热空间,将这15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在系统热力平衡度介于0.9和0.95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确定出5户供热空间,将这5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在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0.95的情况下,将室温稳定度最大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向将m个供热空间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可以直接从中获取对应数量个供热空间,并将获取到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从而可以降低服务器的计算量,使得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更加简单方便。
S305,根据所述供热量控制参数和预设室温,对所述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进行控制。
步骤S305与上述步骤S104类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装置。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热量输出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室温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供热系统内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
第一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确定每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系统热力平衡度;
第二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供热量控制参数;
控制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供热量控制参数和预设室温,对所述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2,具体用于: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不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且不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时,将任一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其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小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小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2,具体用于: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m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进行排序;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获取第一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不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且不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时,将室温稳定度最大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其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小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预设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室温采集模块,用于在供热系统内任意选取m户供热空间,在所述m户供热空间室内任意位置安装在线室温采集器,向所述在线室温采集器发送室温采集指令,所述室温采集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在线室温采集器在每个时刻对所处供热空间的室温进行实时采集,得到n个时刻的室温。
可选地,针对每户供热空间,该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是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的: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151
针对每户供热空间,该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是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的: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152
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是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的: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153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161
其中,ti,j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在j时刻的室温,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162
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ki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163
表示系统热力平衡度,
Figure BDA0003700993780000164
表示供热系统总平均温度。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供热系统内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
根据所述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确定每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系统热力平衡度;
根据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供热量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供热量控制参数和预设室温,对所述供热系统输出的供热量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供热量控制参数,包括: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不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且不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时,将任一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其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小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小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供热量控制参数,包括: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m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进行排序;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获取第一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不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且不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室温稳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时,将室温稳定度最大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其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小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预设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供热系统内任意选取m户供热空间,在所述m户供热空间室内任意位置安装在线室温采集器;
向所述在线室温采集器发送室温采集指令,所述室温采集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在线室温采集器在每个时刻对所处供热空间的室温进行实时采集,得到n个时刻的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户供热空间,该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是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的:
Figure FDA0003700993770000021
针对每户供热空间,该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是按照以下方法确定的:
Figure FDA0003700993770000022
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是按照以下方法确定的:
Figure FDA0003700993770000031
Figure FDA0003700993770000032
其中,ti,j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在j时刻的室温,
Figure FDA0003700993770000033
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ki表示第i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
Figure FDA0003700993770000034
表示系统热力平衡度,
Figure FDA0003700993770000035
表示供热系统总平均温度。
6.一种供热量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室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供热系统内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户供热空间单日内n个时刻的室温,确定每户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系统热力平衡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和所述每户供热空间的室温稳定度,确定供热量控制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热量控制参数和预设室温,对所述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一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不小于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且不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将所述第二目标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的平均值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在所述系统热力平衡度大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时,将任一室温稳定度高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的供热空间的日平均室温作为供热量控制参数;
其中,第一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小于第二系统热力平衡度阈值,第一室温稳定度阈值小于第二室温稳定度阈值。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
CN202210689359.9A 2022-06-17 2022-06-17 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5167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9359.9A CN115167551A (zh) 2022-06-17 2022-06-17 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9359.9A CN115167551A (zh) 2022-06-17 2022-06-17 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7551A true CN115167551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85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9359.9A Pending CN115167551A (zh) 2022-06-17 2022-06-17 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755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6672A (zh) * 2017-12-27 2018-07-06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全网平衡调节方法
CN110736133A (zh) * 2019-11-01 2020-01-31 北京硕人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温平衡度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36132A (zh) * 2019-11-01 2020-01-31 北京硕人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温稳定度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78370A (zh) * 2020-05-13 2020-08-25 济南普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暖调控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6672A (zh) * 2017-12-27 2018-07-06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全网平衡调节方法
CN110736133A (zh) * 2019-11-01 2020-01-31 北京硕人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温平衡度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36132A (zh) * 2019-11-01 2020-01-31 北京硕人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温稳定度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78370A (zh) * 2020-05-13 2020-08-25 济南普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暖调控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85788A1 (en) System for energy consumption prediction
Christantoni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demand response strategies in a multi-purpose commercial building using a whole-building simulation model approach
US11585549B1 (en) Thermal modeling technology
CN110986306B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室温调节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5061271A1 (en) Low-frequency ancillary power grid services
KR101724135B1 (ko) 건물 자동제어 네트워크 및 사물인터넷을 이용한 개별 실내환경 제어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KR101633969B1 (ko) 상황인식 기반의 빌딩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를 이용한 빌딩 에너지 관리 방법
CN110686352B (zh) 一种温度检测值的补偿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US20180245809A1 (en) Determining costs associated with an hvac system
CN112781192B (zh) 用于加湿的方法、装置和智能家居系统
JPWO2019008698A1 (ja) 運転制御装置、空気調和システム、運転制御方法および運転制御プログラム
Christantoni et al. Modelling of a multi-purpose commercial building for demand response analysis
CN113847727B (zh) 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65511B (zh) 采暖设备控制方法、装置、采暖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67551A (zh) 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20065925A1 (ja) サーバ装置、データ流通システム、データ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566806B2 (en) Humidity analytics
US9898024B2 (en)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ing
Bennett Heating systems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boiler: Detailed case studies to inform current and future heating system design
KR101894541B1 (ko) 인공지능 기반의 특성인자 예측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빌딩 에너지 소모량 예측방법
CN115183315A (zh) 供热系统热力平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5218268A (zh) 供热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Seal et al. Coordination of radiant floor and baseboard heating systems: Sequential and simultaneous MPC schemes
CN112254206A (zh) 一种优化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控制逻辑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36915A (zh) 区域设备集群的需求响应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