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2272A -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2272A
CN115162272A CN202210617890.5A CN202210617890A CN115162272A CN 115162272 A CN115162272 A CN 115162272A CN 202210617890 A CN202210617890 A CN 202210617890A CN 115162272 A CN115162272 A CN 115162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groove
limiting
flush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78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62272B (zh
Inventor
盛安
朱德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Hydro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Hydro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Hydro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Hydro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78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22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2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2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62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2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02B3/14Preformed blocks or slabs for forming essentially continuous surfac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防护砌块,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从上往下延伸并在下部分流,若干防护砌块通过插接结构拼接相连,上下相邻的防护砌块的导流槽相互连通;疏通结构,包括冲水槽和接收槽,冲水槽设于导流槽一侧,冲水槽一端与导流槽上部连通,另一端与导流槽中部通过多个冲水孔连通,接收槽对应于冲水孔设于导流槽另一侧;导流槽中部的淤泥堵塞时,导流槽上部的水进入冲水槽,并通过冲水孔射出,水流冲散淤泥后进入接收槽,再由接收槽引导排出。本发明通过若干防护砌块拼接形成防护坡,防护砌块上设置疏通结构,当防护砌块上的导流槽内有淤泥堵塞时,疏通结构可以将淤泥冲散,使得导流槽重新流通,及时排水。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由于边坡经常受到水流或雨水冲刷使其土壤容易受到侵蚀引发滑坡,尤其是倾斜程度较大的边坡,极易发生溃堤。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通过对河岸边坡直接进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针对倾斜较大的坡面常采用混凝土护坡、灰土护坡等护坡方式,这些方式造价较高,施工周期较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护坡结构不可回收,不环保。
目前,施工中常用的护坡形式是采用防护砌块,将多个防护砌块拼接在一起,形成防护坡。防护砌块上设置导流槽,用于将落至坡面上的水及时排走,但是当雨水过大时,还是会有些泥土被带走,随雨水流入导流槽内,经过一段时间后,雨水携带的泥土容易堆积在导流槽内形成淤泥,造成导流槽堵塞,导致护坡失去导流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若干防护砌块拼接形成防护坡,防护砌块上设置疏通结构,当防护砌块上的导流槽内有淤泥堵塞时,疏通结构可以将淤泥冲散,使得导流槽重新流通,及时排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包括:防护砌块,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从上往下延伸并在下部分流,若干所述防护砌块通过插接结构拼接相连,上下相邻的所述防护砌块的所述导流槽相互连通;疏通结构,包括冲水槽和接收槽,所述冲水槽设于所述导流槽一侧,所述冲水槽一端与所述导流槽上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导流槽中部通过多个冲水孔连通,所述接收槽对应于所述冲水孔设于所述导流槽另一侧;所述导流槽中部的淤泥堵塞时,所述导流槽上部的水进入所述冲水槽,并通过所述冲水孔射出,水流冲散所述淤泥后进入所述接收槽,再由所述接收槽引导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导流槽中部的淤泥堵塞时,水流无法流通,回流至导流槽上部后进入冲水槽,当水流进入冲水槽转角后流速增大,而后水流的流通区域面积突然减小,只能通过冲水孔流出,此时水流流速进一步增大,从而变成一束一束的水柱,水柱细密并具有冲击力,从冲水孔射出后冲击淤泥的各个位置,从而将淤泥冲散。根据本实施例的设置,冲水槽用于形成具有冲击力的水柱,从导流槽一侧冲散沉积的淤泥,接收槽则用于将冲散并携带淤泥的水流引导排出;通过疏通结构的设置,可以及时疏通导流槽,防止导流槽内淤泥堵塞,保证导流槽的导流能力,使得防护坡上的水能及时排走,起到保护边坡、防止滑坡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槽远离所述导流槽的一端设有沉积槽,所述沉积槽的槽深大于所述接收槽的槽深,以供沉积进入所述接收槽的水流携带的所述淤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槽与所述导流槽下部通过若干泄水孔相连,以将所述接收槽内的部分水流排向所述导流槽下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插接块和插接槽,所述插接块和所述插接槽分别设于所述防护砌块上相对的两侧;所述插接块由所述防护砌块一侧边向外延伸而成,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块匹配并开设于所述防护砌块上另一侧边;相邻两个所述防护砌块中,其中一个所述防护砌块上的所述插接块能插入另一个所述防护砌块上的插接槽,以实现所述防护砌块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槽包括侧槽口和上槽口,所述上槽口设于所述防护砌块表面,所述侧槽口设于所述防护砌块侧边,所述插接块能从所述上槽口装入所述插接槽中,并通过固定结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卡块和两个卡接孔,其中一个所述卡接孔设于所述插接块上,另一个所述卡接孔设于所述插接槽上,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接孔匹配,当所述插接块装入所述插接槽时,两个所述卡接孔相对,以供所述卡块穿过,将所述插接块固定于所述插接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块上设有限位结构,用于对所述卡块上下限位,以避免所述卡块从所述卡接孔中脱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活动设于所述卡块上,所述限位结构具有限位状态和自由状态,当所述限位结构切换至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卡块上下限位,当所述限位结构切换至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卡块能从所述卡接孔中取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铰接于所述卡块顶面,所述卡块顶面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延伸至所述卡块侧壁上,所述插接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匹配且连通;所述限位杆能转动至一部分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另一部分嵌入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防止所述卡块从所述卡接孔中脱出。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个防护砌块固定于边坡上,卡块装入插接槽的卡接孔中;S2:将第二个防护砌块置于第一个防护砌块一侧,第二个防护砌块的插接块装入第一个防护砌块的插接槽,并使卡块穿过第二个防护砌块的插接块上的卡接孔;S3:转动限位杆,将限位杆转动至一部分嵌入第一限位槽,另一部分嵌入第二限位槽,将相邻的两个防护砌块拼接在一起;S4:重复S1~S3,使若干防护砌块覆盖边坡。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护砌块、卡块和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护砌块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个防护砌块拼接时的正视图;
图5为多个防护砌块拼接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防护砌块100,导流槽110,种植孔120,支撑柱130,尖头140;
疏通结构200,冲水槽210,隔层211,冲水孔212,接收槽220,沉积槽221,泄水孔222;
插接结构300,插接块310,第二限位槽311,插接槽320,卡块330,第一限位槽331,第一铰接孔332,卡接孔340,限位杆350,铰接球351,第二铰接孔352,第一连接块360,第二连接块3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包括防护砌块100,疏通结构200。
在水利工程中,为了防止边坡水土流失,通常需要采取护坡措施,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护坡的形式有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直接防护是对河岸边坡直接进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常用抛石、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石笼及梢捆等修筑,间接防护适用于河床较宽或防护长度较大的河段,可修筑丁坝、顺坝和格坝等,将水流挑离河岸。
直接防护形式适用于大部分水利工程,由于护坡使用需要对位置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若采用整体式护坡,则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将护坡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且拆卸十分繁琐、不便,耗时耗力,因此,为了便于制造、转移、拆卸护坡,实际施工中一般将护坡设置为拼接结构,由若干个单体拼接而成。
现有的部分护坡单体为实体的正多边形砌块,这些砌块表面平齐,人行走在上面容易滑落,水流过大时不能减缓水流消浪,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带有导流槽110的护坡砌块,表面结构更复杂,同时还能将落至护坡上的水及时排出,避免在护坡上产生积水,防止水流侵蚀。
然而,护坡能阻挡大量水土流失,但当雨水过大时,还是会有小部分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带走,随雨水流入导流槽110内,经过一段时间后,雨水蒸发,携带的泥土就容易堆积在导流槽110内形成淤泥,造成导流槽110堵塞,导致下一次大雨时护坡将失去导流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可以疏通导流槽110的防护砌块100,防止导流槽110堵塞,以保证排水及时顺利。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砌块100为正六边形,也可以为正方形或其余的正多边形,以便将相邻的防护砌块100相互贴合减少缝隙。防护砌块100上设有导流槽110,具体地,参照图1,每个防护砌块100上设有两个导流槽110,两个导流槽110倾斜设置,以便落到防护砌块100上各位置的水珠都能滑进导流槽110中;并且,为了使上下相邻的防护砌块100的导流槽110相互连通,两个导流槽110呈X型设置,从六边形顶边两角向下延伸,在防护砌块100中部交汇后在下部分流,再延伸至六边形底边的两角,通过此种设置,当若干防护砌块100贴合时,各防护砌块100的导流槽110连通,将雨水从上方引到下方,从而能将边坡上的雨水快速、及时地排走。
若干防护砌块100通过插接结构300拼接相连,插接结构300即是通过凹凸配合将相邻的防护砌块100连接在一起,防护砌块100上既设有凹部也设有凸部,将两个防护砌块100贴合在一起时,其中一个防护砌块100上的凸部可以嵌入另一个防护砌块100上的凹部,贴合紧密,拆装方便。防护砌块100可以设置为小尺寸,不同数量的小尺寸防护砌块100可以拼接形成各种宽度、高度的大尺寸防护坡,便于制造、转移、安装、拆卸。
参照图1,由于两个导流槽110在中部交汇,因此导流槽110中部位置是最狭窄的流通区域,比其余位置更容易发生堵塞,因此,疏通结构200需要作用于导流槽110中部位置,及时进行疏通,以保证排水顺利。
在其他实施例中,疏通结构200可以采用其余外部结构(如伸缩杆或搅动棒),通过伸缩或搅动的方式将淤泥弄散,但是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更简单的疏通方式,不需要设置外部结构,利用水流的冲击力,也可以将淤泥冲散。
参照图2至图3,疏通结构200包括冲水槽210和接收槽220,冲水槽210设于导流槽110一侧,冲水槽210一端与导流槽110上部连通,另一端与导流槽110中部通过多个冲水孔212连通,接收槽220对应于冲水孔212设于导流槽110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冲水槽210设于导流槽110左侧,当导流槽110中部的淤泥堵塞时,水流无法流通,回流至导流槽110上部后进入冲水槽210,并通过冲水孔212射出,用于冲散淤泥,而从冲水孔212射出的水流若直接冲击到导流槽110中部的右侧壁上,则会产生较大的冲撞力,容易损伤导流槽110的侧壁,因此,需要在导流槽110右侧设置接收槽220,以将水流引导排出。
具体地,参照图3,冲水槽210上端与导流槽110上部连通,下端与导流槽110中部之间设有隔层211,多个冲水孔212开设于隔层211上,冲水槽210中部设有一个转角,当水流进入转角后流速增大,而后水流遭到隔层211阻拦,只能通过冲水孔212流出,此时水流的流通区域面积突然减小,导致水流流速进一步增大,从而变成一束一束的水柱,水柱细密并具有冲击力,从冲水孔212射出后冲击淤泥的各个位置,从而将淤泥冲散。在保证水柱冲击力的同时,通过适当减小冲水孔212的面积、增加冲水孔212的数量的方式,可以提高水流的疏通效率。
冲水槽210用于形成具有冲击力的水柱,从导流槽110一侧冲散沉积的淤泥,接收槽220则用于将冲散并携带淤泥的水流引导排出;通过疏通结构200的设置,可以及时疏通导流槽110,防止导流槽110内淤泥堵塞,保证导流槽110的导流能力,使得防护坡上的水能及时排走,起到保护边坡、防止滑坡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疏通和冲散并不需要将淤泥全部冲走,只需要将淤泥紧密的结构冲散,在导流槽110内冲出空隙,导流槽110便可逐渐流通,在导流槽110上部的水流和冲水槽210内水流的配合作用下,导流槽110内的淤泥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参照图2,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接收槽220远离导流槽110的一端设有沉积槽221,沉积槽221的槽深大于接收槽220的槽深,以供沉积进入接收槽220的水流携带的淤泥。冲水孔212中射出的水柱冲散淤泥后,将携带淤泥一起进入接收槽220,而接收槽220需要将水流排出,因此接收槽220上设有排水结构,为了避免淤泥堵塞这些排水结构,本实施例中在接收槽220右端设置沉积槽221,水柱进入接收槽220后,先冲撞到沉积槽221的槽壁上,而沉积槽221的槽深大于接收槽220的槽深,淤泥本身有一定重量,因此大部分的淤泥将沉入沉积槽221,而水柱和少量的淤泥回流,从排水结构排出。
具体地,沉积槽221内的淤泥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清理,因此,沉积槽221的侧壁与槽底之间设置斜角或圆角,以避免形成死角,便于清理淤泥。此外,沉积槽221与水柱冲撞的侧壁(即右侧壁)具有坡度,可以减缓水柱的冲击力,避免水柱喷射出去。
参照图2、图4,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接收槽220与导流槽110下部通过若干泄水孔222相连,以将接收槽220内的部分水流排向导流槽110排出。上述排水结构即为泄水孔222,泄水孔222上端开设于接收槽220的下侧壁上,下端连通导流槽110下部,水柱进入沉积槽221后,部分回流至泄水孔222处,从泄水孔222流入导流槽110,部分回流至导流槽110中部,对淤泥形成二次冲击(但此时的水柱冲击力已经变小,不会将淤泥冲入冲水孔212中)。
导流槽110的疏通方法:当导流槽110中部的淤泥堵塞时,水流无法流通,回流至导流槽110上部后进入冲水槽210,并通过冲水孔212射出水,形成水柱,将淤泥冲散,在导流槽110内冲出空隙,导流槽110逐渐流通,在导流槽110上部的水流和冲水槽210内水流的配合作用下,导流槽110内的淤泥逐渐变小、甚至消失。水柱冲散淤泥后射入接收槽220,携带的淤泥沉入沉积槽221,而水柱和少量的淤泥回流至泄水孔222处,从泄水孔222流入导流槽110下部排出。
参照图2,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插接结构300包括插接块310和插接槽320,插接块310和插接槽320分别设于防护砌块100上相对的两侧;插接块310由防护砌块100一侧边向外延伸而成,插接槽320与插接块310匹配并开设于防护砌块100上另一侧边;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护坡砌块的左上侧边和右上侧边设置插接块310,左下侧边和右下侧边设置插接槽320,相邻两个防护砌块100中,其中一个防护砌块100上的插接块310能插入另一个防护砌块100上的插接槽320,以实现防护砌块100的连接。
护坡砌块安装时,需要一块一块地依次拼接,将前一块护坡砌块固定在坡面上之后(一般是插入坡面土壤中),再将相邻的护坡砌块与之连接,因此,插接槽320需要延伸至护坡砌块表面(远离坡面的一面),使得插接槽320可以从坡面上方直接装入插接槽320,若插接槽320仅开设在护坡砌块侧边而不延伸至表面,则相邻的护坡砌块难以与固定好的护坡砌块连接。
因此,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插接槽320包括侧槽口和上槽口,上槽口设于防护砌块100表面(远离坡面的一面),侧槽口设于防护砌块100侧边,插接块310能从上槽口装入插接槽320中,并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于插接槽320内。
参照图2至图3,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固定结构包括卡块330和两个卡接孔340,其中一个卡接孔340设于插接块310上,另一个卡接孔340设于插接槽320上,卡块330与卡接孔340匹配,当插接块310装入插接槽320时,两个卡接孔340相对,以供卡块330穿过,将插接块310固定于插接槽320中。
卡块330可以通过与卡接孔340的紧密配合固定在卡接孔340内,实现卡块330、插接槽320与插接块310三者的相对固定,但卡块330装入卡接孔340后,难以拆卸,因此,参照图2至图3,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卡块330与卡接孔340匹配但不需要紧密配合,而是通过限位结构对卡块330上下限位,以避免卡块330从卡接孔340中脱出,当解除限位结构对卡块330的限位后,可以轻松地拆出卡块330。
参照图2至图3,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限位结构活动设于卡块330上,限位结构具有限位状态和自由状态,当限位结构切换至限位状态时,卡块330上下限位,当限位结构切换至自由状态时,卡块330能从卡接孔340中取出。
参照图2至图3,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为限位杆350,限位杆350铰接于卡块330顶面,卡块330顶面设有第一限位槽331。具体地,限位杆350一端设有铰接球351,第一限位槽331底部为与该铰接球351匹配的球面,卡块330上设有第一铰接孔332,第一铰接孔332贯穿第一限位槽331和卡块330,铰接球351上贯穿设有第二铰接孔352,将铰接球351放入第一限位槽331后,第一铰接孔332与第二铰接孔352对齐,再将铰接轴依次穿过,即可将限位杆350铰接于卡块330顶面。
在如图3所示的卡块330中,第一限位槽331向右延伸至卡块330右侧壁上,当铰接球351与卡块330铰接相连时,限位杆350可绕铰接轴转动,而第一限位槽331向右延伸的部分位于限位杆350的转动路径上,将限位杆350向右转动,即可将限位杆350部分嵌入第一限位槽331向右延伸的部分。
参照图1,插接块310上对应于第一限位槽331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槽311,当卡块330装入卡接孔340时,第一限位槽331与第二限位槽311匹配且连通;限位杆350能转动至一部分嵌入第一限位槽331,另一部分嵌入第二限位槽311,从而可以将卡块330与插接块310连接起来,防止卡块330从卡接孔340中脱出。
上述提到的,护坡砌块的左上侧边和右上侧边设置插接块310,左下侧边和右下侧边设置插接槽320,可以将护坡砌块左右拼接起来,但上下相邻的护坡砌块之间没有连接结构,仅仅贴合在一起,为了加强上下相邻的护坡砌块的连接,也可以在护坡砌块顶边和底边设置相应的插接结构300。
在现有的防护坡中,为了使护坡砌块具有更好的通透性能和生态绿化功能,一般需要在护坡砌块上开设种植孔120,将护坡砌块固定在边坡上后,在种植孔120内种上植物,若护坡砌块尺寸较大,具有足够的空间开设种植孔120,则护坡砌块各侧边和顶边、底边都可以设置插接结构300,种植孔120开设在护坡砌块内部;但若如本实施例所示,护坡砌块在设置疏通结构200、导流槽110和插接结构300后,内部并没有足够的空间再开设种植孔120,参照图4,种植孔120只能设置在两个导流槽110之间的位置,就导致护坡砌块顶边和底边无法再设置插接结构300。
因此,参照图4至图5,本发明还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块360和与之匹配的第二连接块361,第一连接块360和第二连接块361分别设于防护砌块100上相对的两侧;相邻两个防护砌块100中,其中一个防护砌块100上的第一连接块360能与另一个防护砌块100上的第二连接块361嵌合,以实现防护砌块100的连接。
具体地,参照图5,第一连接块360设于防护砌块100顶边朝向坡面的一侧,第一连接块360的截面具体为L型,部分第一连接块360从防护砌块100上方伸出,第二连接块361设于防护砌块100底边坡面的一侧,第二连接块361的截面具体为倒L型,第一连接块360与第二连接块361互补(第一连接块360和第二连接块361的截面也可以为其余不同形状,只要二者能形成凹凸配合即可)。将下方的防护砌块100固定后,上方的防护砌块100上的第二连接块361可以与下方防护砌块100上的第一连接块360嵌合,从而可以加强两个护坡砌块的连接。
进一步地,卡块330和防护砌块100朝向坡面的一侧设有若干支撑柱130,支撑柱130另一端设有尖头140,用于插入坡面土壤中,将所述防护砌块100固定在边坡上。
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护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个防护砌块100固定于边坡上,卡块330装入插接槽320的卡接孔340中。
S2:将第二个防护砌块100置于第一个防护砌块100的左侧或右侧上方,将第二个防护砌块100的插接块310装入第一个防护砌块100的插接槽320中,并使卡块330穿过第二个防护砌块100的插接块310上的卡接孔340。
S3:转动限位杆350,将限位杆350转动至一部分嵌入第一限位槽331,另一部分嵌入第二限位槽311,从而实现左右相邻的防护砌块100的拼接。进一步地,将第三个防护砌块100置于第一个防护砌块100上方,使第三个防护砌块100上的第二连接块361与第一个防护砌块100上的第一连接块360嵌合,实现上下相邻的防护砌块100的拼接。
S4:重复S1~S3,使若干防护砌块100覆盖边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砌块(100),设有导流槽(110),所述导流槽(110)从上往下延伸并在下部分流,若干所述防护砌块(100)通过插接结构(300)拼接相连,上下相邻的所述防护砌块(100)的所述导流槽(110)相互连通;
疏通结构(200),包括冲水槽(210)和接收槽(220),所述冲水槽(210)设于所述导流槽(110)一侧,所述冲水槽(210)一端与所述导流槽(110)上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导流槽(110)中部通过多个冲水孔(212)连通,所述接收槽(220)对应于所述冲水孔(212)设于所述导流槽(110)另一侧;所述导流槽(110)中部的淤泥堵塞时,所述导流槽(110)上部的水进入所述冲水槽(210),并通过所述冲水孔(212)射出,水流冲散所述淤泥后进入所述接收槽(220),再由所述接收槽(220)引导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槽(220)远离所述导流槽(110)的一端设有沉积槽(221),所述沉积槽(221)的槽深大于所述接收槽(220)的槽深,以供沉积进入所述接收槽(220)的水流携带的所述淤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槽(220)与所述导流槽(110)下部通过若干泄水孔(222)相连,以将所述接收槽(220)内的部分水流排向所述导流槽(110)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300)包括插接块(310)和插接槽(320),所述插接块(310)和所述插接槽(320)分别设于所述防护砌块(100)上相对的两侧;所述插接块(310)由所述防护砌块(100)一侧边向外延伸而成,所述插接槽(320)与所述插接块(310)匹配并开设于所述防护砌块(100)上另一侧边;相邻两个所述防护砌块(100)中,其中一个所述防护砌块(100)上的所述插接块(310)能插入另一个所述防护砌块(100)上的插接槽(320),以实现所述防护砌块(100)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320)包括侧槽口和上槽口,所述上槽口设于所述防护砌块(100)表面,所述侧槽口设于所述防护砌块(100)侧边,所述插接块(310)能从所述上槽口装入所述插接槽(320)中,并通过固定结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卡块(330)和两个卡接孔(340),其中一个所述卡接孔(340)设于所述插接块(310)上,另一个所述卡接孔(340)设于所述插接槽(320)上,所述卡块(330)与所述卡接孔(340)匹配,当所述插接块(310)装入所述插接槽(320)时,两个所述卡接孔(340)相对,以供所述卡块(330)穿过,将所述插接块(310)固定于所述插接槽(320)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30)上设有限位结构,用于对所述卡块(330)上下限位,以避免所述卡块(330)从所述卡接孔(340)中脱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活动设于所述卡块(330)上,所述限位结构具有限位状态和自由状态,当所述限位结构切换至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卡块(330)上下限位,当所述限位结构切换至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卡块(330)能从所述卡接孔(340)中取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杆(350),所述限位杆(350)铰接于所述卡块(330)顶面,所述卡块(330)顶面设有第一限位槽(331),所述第一限位槽(331)延伸至所述卡块(330)侧壁上,所述插接块(310)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31)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槽(311),所述第一限位槽(331)与所述第二限位槽(311)匹配且连通;所述限位杆(350)能转动至一部分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331),另一部分嵌入所述第二限位槽(311),用于防止所述卡块(330)从所述卡接孔(340)中脱出。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个所述防护砌块(100)固定于边坡上,所述卡块(330)装入所述插接槽(320)的所述卡接孔(340)中;
S2:将第二个所述防护砌块(100)置于第一个所述防护砌块(100)一侧,第二个所述防护砌块(100)的所述插接块(310)装入第一个所述防护砌块(100)的所述插接槽(320),并使所述卡块(330)穿过第二个所述防护砌块(100)的所述插接块(310)上的所述卡接孔(340);
S3:转动所述限位杆(350),将所述限位杆(350)转动至一部分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331),另一部分嵌入所述第二限位槽(311),将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砌块(100)拼接在一起;
S4:重复S1~S3,使若干所述防护砌块(100)覆盖所述边坡。
CN202210617890.5A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162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7890.5A CN115162272B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7890.5A CN115162272B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2272A true CN115162272A (zh) 2022-10-11
CN115162272B CN115162272B (zh) 2024-05-07

Family

ID=83483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7890.5A Active CN115162272B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227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14401Y1 (ko) * 2000-09-08 2001-02-15 장석담 배수로가 구비된 비탈면 보호블록
JP2003261919A (ja) * 2002-03-11 2003-09-19 Nihon Kogyo Co Ltd 護床根固めブロック、護床ブロック及び根固めブロック
KR100829241B1 (ko) * 2007-10-04 2008-05-14 (주)대양콘크리트 친환경 식생블럭의 제조방법
CN210827500U (zh) * 2019-07-27 2020-06-23 北京中和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相互组合连接的生态园林护坡垫砖
CN112376503A (zh) * 2020-11-27 2021-02-19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
CN214328741U (zh) * 2021-03-08 2021-10-01 四川佑安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结构
CN114396061A (zh) * 2022-02-09 2022-04-26 哈尔滨岗宇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生态型护坡结构及其生态护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14401Y1 (ko) * 2000-09-08 2001-02-15 장석담 배수로가 구비된 비탈면 보호블록
JP2003261919A (ja) * 2002-03-11 2003-09-19 Nihon Kogyo Co Ltd 護床根固めブロック、護床ブロック及び根固めブロック
KR100829241B1 (ko) * 2007-10-04 2008-05-14 (주)대양콘크리트 친환경 식생블럭의 제조방법
CN210827500U (zh) * 2019-07-27 2020-06-23 北京中和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相互组合连接的生态园林护坡垫砖
CN112376503A (zh) * 2020-11-27 2021-02-19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
CN214328741U (zh) * 2021-03-08 2021-10-01 四川佑安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结构
CN114396061A (zh) * 2022-02-09 2022-04-26 哈尔滨岗宇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生态型护坡结构及其生态护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2272B (zh) 202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74191A1 (en) Breakwater construction blocks having improved stability against over-turning and pulling-out when struck by natural forces
CN215405889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装置
KR101707302B1 (ko) 생태 및 경관 기능을 갖는 흙댐 리모델링 공법
KR100665984B1 (ko) 건축물의 상향수압 감소를 위한 트랜치형 자연 배수로시공방법
US5499891A (en) Earth-retaining module and system
CN115162272B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CN217053250U (zh) 一种用于山区的排洪沟结构
CN114086573B (zh) 一种水利工程边坡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849240U (zh) 挡水墙与排水沟相结合的溢流构筑物
CN211735267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KR100461664B1 (ko) 식생 호안블록의 설치구조 및 시공방법.
CN209907316U (zh)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
CN218466579U (zh) 一种沟道型弃渣场拦挡设施
KR200231243Y1 (ko) 호안 식생용 블럭
CN213328905U (zh) 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
CN213347879U (zh) 一种沟道型渣场排水系统
CN216379382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CN216865045U (zh) 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开敞掺气井型泄槽及堆石坝
KR200259043Y1 (ko) 우수침수용 수로
US10364563B1 (en) Runoff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CN212200677U (zh) 一种导截排一体的排水结构
CN212715046U (zh) 一种加固防水冲刷地基
CN217758566U (zh) 一种应用于侵蚀沟治理的金属结构谷坊
CN215857796U (zh) 一种防积水的高效型水土保持用边坡护理装置
CN21840528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岸用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