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45A - 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 - Google Patents

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45A
CN1151545A CN 95120097 CN95120097A CN1151545A CN 1151545 A CN1151545 A CN 1151545A CN 95120097 CN95120097 CN 95120097 CN 95120097 A CN95120097 A CN 95120097A CN 1151545 A CN1151545 A CN 1151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
chinese
code
input
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1200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晋豪
王�华
杨妙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512009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的设计是一项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发明,发明提出选用100多个字元,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使用频度、指法规则、输入效率高、读音及形象相似等因素分组在对应的26个英文字母键上,利用汉字的书写顺序,取大优先,依形编码,直接拼写成汉字,用无重码输入功能达到无重码输入。本输入法规则简单、明了、统一、码长短,不区分字型、结构,不用交叉识别码,字词兼容,重码是“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一半以下(45%,详见说明书),有无重码输入功能。每分钟可输入200个以上汉字。

Description

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
计算机的飞跃发展和神奇功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进步与文明,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语言文字的输入是使用计算机的必备条件,利用计算机原装键盘的26个字母键,输入成千上万的汉字和词汇,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信息革命中的重大难题。
现有汉字输入法已有数百种,但还没有一种公认的好输入法,音码因读音不统一,人们识字的范图有限,所以形码稍占优势,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发明时间早,对汉字输入有较大的贡献,但也明显存在不少缺点,在编码方法上规定很多,过于繁杂,人们普遍反应难学。如:
1.同是键码,输入要分键名和非键名,又和其他字的输入取码不同。
2.为了减少重码,凡是不足四个码的字都要增加一个末笔字型交叉识别码(有十五种类型),而这末笔又不一定是真正书写顺序的末笔,其中又有很多硬性规定,不仅难学难记,而且还增加了编码的长度。
3.二、三级简码记忆量太大,二级简码588个,三级简码5400多个,要记住这些简码,实在费力。
4.拆分较碎,不太规则,又有不定形的代码,如乙折包括九种笔形(乙
Figure A9512009700041
ㄋ 
Figure A9512009700043
),详见“优化五笔字型编码法及其键盘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附图1。
5.重码较多,对GB2312-80中6763个汉字就有246组504个重码,有的是4个字相同的重码。
为了使汉字输入更好学易记、输入效率高,本发明,一种“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已经克服了五笔字型输入法中的五种缺点。
1.“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规则简单、明了、统一,和写字的方法一样拼写汉字,键盘上字元个数比“五笔字型输入法”少,字元比五笔字型的大而完整,不分键名、非键名。成字字元只要先打一下该字元所在键,然后和普通汉字一样输入。
2.不用交叉识别码,每个汉字的输入可以象写字一样,按照传统笔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取大优先,逐个拼入,一个汉字输完不到四个码的打空格键以示结束,正好四个码自然结束,超过四个码,只输前三末一,经统计,对国标GB2312-80中6763个汉字平均码长为3.4,而五笔字型是3.8。
3.本输入法只要记住16个二、三级简码,112个另编码,就可和电报码一样实现无量码输入(软件上有无重码输入功能),另编码规则简单,类同简码,无重码输入功能是找到了另一种字元间的相容规律,发明了122、121、111、1222、1221、1211、1111的另编码方法,处理了极少量的重码而实现的。
4.所有的拼形字元都标明在相应键位上,没有“不定形代码字元”和“联想字元”,因字元个数比五笔字型少,字元比五笔字型的大而完整,所以输入也比五笔字型直观、方便,不易发生误输,码长短,输入速度快。
5.重码情况:
本发明的输入法键盘一、键盘二对GB2312-80中6763个汉字重码均是107组/235个,是五笔字型输入法的45%,五笔字型输入法的重码是本发明的2.2倍。
本发明的输入法键盘三,对GB2312-80中6763个汉字,重码是131组/280个,是五笔字型输入法的54%,五笔字型输入法的重码是本发明输入法键盘三的1.8倍。
从以上的对比材料分析,一种“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各方面已经比“五笔字型输入法”更好。
本发明是通过多学科的研究,对大量汉字、字元进行分析,运用电脑的神奇功能和人脑的创造才能,历经数亿万次的拆分、排列、组合、统计、比较而创造出来的纯形体拼字方法,运用这种汉字输入键盘,使懂汉字的人能输,不懂汉字的人也能学着输。详见附图(附图1-1、附图2-1、附图3-1是键位表,附图1-2、附图2-2、附图3-2是一级简码表,附图1-3、附图2-3是频度表,附图3-3是常用标点符号表)。
本发明适用面广,能用于一切大、中、小、微型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系统。并将在电脑学习机、汉字终端、中文电传、电脑打字和计算机汉字排版印刷等方面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是应用精选出的一百多个字元,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使用频度、键盘的指法规则、输入效率高、易学易记、读音及形象相似等因素分组在对应的26个英文字母键上,考虑到不易发生误输而选用较大字元,并将难分辨的字元放在同一键上。有的字元原可放在读音键或相似键上,因产生有四个字的重码组而改编了,所以,三个键盘中没有一组重码字数超过三个,这有利于无重码输入。
输入法系列中的字元组合,可任意挂在不同键位上,本发明是考虑到综合效应而设计了三个键盘,为了更强调输入字元频度高和打字指法上的方便、快捷,使之达到最快速的输入效果,更有利于参加输入速度比赛,所以一号、二号键盘的设计都是将P键上的字元全部和J键上的字元对换。
本输入法是结合人们多年形成的书写顺序,形象地拼写成汉字,拼写汉字的字元,有许多是在汉语的读音键和英文字母的形象键位上,许多字元相互间便于联想记忆和合并记忆,规则简单、明了、统一,对所有的汉字都不区分字型、结构,有人机对话询问键,有容错码,直观易学,操作简便,字词兼容(可扩充,不用切换),功能齐全,码长短,均能无重码,输入速度特高,一般人员1-3天可学会,熟练人员每分钟可输200个以上汉字。
本输入法的使用:
一.单个汉字的输入:
根据笔顺,取大优先,用26个键位上的字元拼写成汉字,一个汉字不足四个码的打一下空格键以示结束,正好四个码的输完结束,超过四个码的只输前三末一。
1.一级简码:挑选26个高频字分布在26个英文字母键上,每键一个作为一级简码,输入方法是先打该键后打空格键结束。
2.成字字元:先打该字元所在键,再按普通汉字的方法输入。
3.另编码:指对重码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按照字元间的另一种相容规律发明了122、121、111、1222、1221、1211、1111的另编码方法。
例如:(一、二号键码表)
      (1)的  :  J空格          (一级简码)
      (2)立  :  立六一    ===LWH空格(成字字元)
      (3)鼠  :  臼
Figure A9512009700061
    ===PK空格
      (4)靴  :  革化      ===WA空格
      (5)霸  :  雨革月    ===QWU空格
      (6)蔽  :  艹 攵   ===VJR空格
(7)照     :  日刀口灬===EGKJ
(8)键     :  钅彐 廴===PAHZ
(9)赣     :  立日十贝===LESB
(10)赢    :  吂月贝、===YUBQ
(11)JE    :  白,旧==>JE  白,JEJ  旧(121)
(12)VNK   :  茄,茹==>VNX茄,VNN茹(122)
(13)XXUJ  :怖,希==>XXUJ怖,XXX希(122)
二.词汇的输入:
本发明有上万条通用词汇,还可按不同需要编入专业词汇,词汇与单字的编码共容,不用换档,每一词汇输入取四个码。若词汇与单字重码,词汇改为另编码,规则与单字相同。
1.二字词编码:取二字的前二个码。
2.三字词编码:取一、二字的首码和第三字的前二个码。
3.四字词编码:顺取每个字的首码。
4.四字以上词编码:取一、二、三字的首码和末字的首码。
例如:(一、二号键码表)
(1)就业          :
Figure A9512009700072
Figure A9512009700073
一===FCMH
(2)操作员        :  扌亻口贝===FRKB
(3)汉字编码      :  氵宀纟石===SILD
(4)推广普通话    :  扌广讠===FGEY
(5)中华人民共和国:  口化人口===KARQ
三.常用标点符号:
见附图3-3(三个键盘共用),每种符号用符号所在键连打四下输入。

Claims (11)

1.一种无重码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其技术特征是:应用精选的100多个字元,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使用频度、指法规则、输入效率高、易学易记、读音及形象相似等因素,分组在对应的26个英文字母键上,利用汉字书写顺序,取大优先,依形编码,直接拼写成汉字,用无重码输入功能达到无重码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键盘编码表一、二、三是为了适应各种人员的编码需要,也说明了字元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容关系,是进行汉字拼形输入的基础,一些使用频率高的字元不能移动,一个字元换键位,可能增加上百个重码,一些使用频率低的字元考虑到各种关系,放在合适的键位上。
3.如同权利要求1和2,对GB2312-80中全部6763个汉字进行依形编码,形成了一整套“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编码码本”,其中含有汉字全码、简码、另编码和通用词汇的编码,有相应输入法的学习软件。
4.如同权利要求1和2的方法,本发明的无重码输入功能是找到了另一种字元间简单、易记的相容规律,发明了122、121、111、1222、1221、1211、1111的另编码方法,处理了极少量的重码而实现的。
5.如同权利要求1和2,本发明不需要区分汉字的字形结构,字元大,编码短,取码直观,依照书写顺序,简单、明了、统一的规则,输入GB2312-80中6763个汉字,重码是107组/235个(是五笔字型输入法的45%),每组重码字不超过三个,并可进入无重码输入。
6.如同权利要求1和2,本发明的字元组合可任意挂在不同的键位上,考虑到综合效应而设计的三个键盘,供各类人员选用。为了更强调输入字元频度高和指法上的方便快捷,达到最快速的输入效果,以利于参加输入速度比赛,所以一、二号键盘的设计均是将P键上的字元全部和J键上的字元对换。
7.如同权利要求1和2的方法,对中文词组和汉字都采用依形编码的方式,其编码形式完全一致,实现词汇和汉字的编码共容,混合输入时不用换档或其它附加操作。
8.如同权利要求1和2的方法,每个汉字和词汇的编码长度不超过四个,重码可在显示屏上选或使用无重码输入。
9.如同权利要求1和2的方法,没有“不定形的代码字元”、“联想字元”,所有字元均标明在键盘上,真正做到纯形体直接拼写成汉字。
10.本发明有汉字常用标点符号编码,分布在易输易记的键位上,每种符号用所在键连打四下输入。
11.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何一条,对汉字和中文词汇进行编码的方法,可以在一切大、中、小、微型机、学习机等中文信息处理电脑系统、汉字电传机、汉字电脑打字机、汉字终端以及通讯系统中应用。
CN 95120097 1995-12-01 1995-12-01 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 Pending CN11515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120097 CN1151545A (zh) 1995-12-01 1995-12-01 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120097 CN1151545A (zh) 1995-12-01 1995-12-01 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45A true CN1151545A (zh) 1997-06-11

Family

ID=5082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20097 Pending CN1151545A (zh) 1995-12-01 1995-12-01 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9269A (zh) * 2016-04-20 2017-07-04 陈莉英 汉字编码部件键盘兼并的零重码设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9269A (zh) * 2016-04-20 2017-07-04 陈莉英 汉字编码部件键盘兼并的零重码设计方法
CN106919269B (zh) * 2016-04-20 2019-08-13 陈莉英 汉字编码部件键盘兼并的零重码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85100837A (zh) 优化五笔字型编码法及其键盘
CN1151545A (zh) 无重码汉字拼形输入法及其键盘系列
CN1116335A (zh) 一种利用笔写屏技术的汉字输入系统
CN1091895C (zh) 一种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案
CN1243277A (zh) 一种可用数字键盘输入的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
CN2476059Y (zh) 姜码输入法的键盘
CN1284066C (zh) 计算机汉字三笔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173661A (zh) 元码汉字计算机输入方法
CN1332402A (zh) 字词句万能组合汉字输入法
CN1146775C (zh) 七字根双笔画形音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070493A (zh) 音形字词组合编码
CN1243300C (zh) 计算机汉字三笔数码输入法
CN1164982C (zh) 汉字易码输入方法
CN1641547A (zh) 结构码汉字输入法
CN1160243A (zh) 字形笔顺码汉字输入系统及其键盘
CN1049418A (zh) 统一码计算机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CN1074556C (zh) 声角笔对码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
CN1558310A (zh) 汉字辅元音形码输入法
CN1176422A (zh) 一键输入两笔汉字或其它笔划组合字的计算机输入编码法
CN1140867C (zh) 中文汉字三码输入法
CN1060543A (zh) 天府活字母、天府十元码汉语成套输入技术及其实用键盘
CN1567158A (zh) 拼音笔画排序汉字输入键盘及其输入方法
CN1325046A (zh) 汉字积木规范部件码输方法及其通用键盘
CN1477487A (zh) 文字输入法的优化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866173A (zh) 一种简明易学的中、英、韩文十码键输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