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3468A - 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3468A
CN115153468A CN202210808986.XA CN202210808986A CN115153468A CN 115153468 A CN115153468 A CN 115153468A CN 202210808986 A CN202210808986 A CN 202210808986A CN 115153468 A CN115153468 A CN 115153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
time
follow
standard
analysi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89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3468B (zh
Inventor
杨信
叶慧玲
晏平
余湘文
伍致乐
冯晓瑜
徐浩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8089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3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3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3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3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3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69Determining body composition
    • A61B5/4872Body fa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th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涉及医疗监控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客户端、随访终端和中控模块,移动客户端中包括,穿戴监测单元、录入单元、通讯单元、分析单元以及提示单元,中控模块中设置有储存数据库。本发明通过设置穿戴监测单元实时的身体数据,通过在分析单元内设置标准值范围,判定是否为标准,在身体数据出现异常时,通过将数据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根据历史身体数据对异常进行判定,并结合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逐个的进行类项判定,并对分析单元中设置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实现实时对被监控目标的身体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实现智能随访周期设定,提高了随访监控系统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访是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与诊治后的病人保持联系或要求病人定期来医院复查,对病人的疾病疗效、发展状况继续进行追踪观察,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通过随访可以提高医院医前及医后服务水平,同时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进行统计分析、积累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医务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584023A公开了一种慢病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其实通过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并对患者进行档案的建立,从而进行的随访监控工作,由此可见,在现有的随访监控系统中缺乏实时监测患者状态,缺乏智能调控随访时间,导致随访监测系统在医院端的响应较差,不能够进行及时准确的随访监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实时监测患者状态智能调控随访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包括,
移动客户端,其包括穿戴监测单元、录入单元、通讯单元、分析单元和提示单元,所述穿戴监测单元用以对被监控目标实时的身体数据进行监测,所述录入单元用以输入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所述通讯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客户端与所述随访监控系统的通讯连接,所述提示单元内设置有扬声器,用以发出提示音,所述分析单元中预设有标准身体数据与标准身体数据差,分析单元能够将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进行拆分,拆分为若干类项实时的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标准身体数据与标准身体数据差,对各类项实时进行判定,确定各类项是否为标准类项,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被监控目标根据分析单元设置的随访周期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通讯随访;
随访终端,其与所述移动客户端相连,所述随访终端用以通过通讯连接对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通讯随访;
中控模块,其与所述移动客户端和所述随访终端分别相连,所述中控模块内设置有储存数据库,所述储存数据库用以储存有被监控目标的历史身体数据与历史行为数据,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有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在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身体数据中存在非标准类项时,中控模块能够根据储存数据库中储存的历史身体数据获取平均历史身体数据,并确对非标准类项对应的类项历史,中控模块根据非标准类项的类项实时与类项历史计算实时差异率,并根据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判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中控模块中设置有预设标准权重,中控模块根据预设标准权重对非标准类项的类项权重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并根据非标准类项的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单元中预设有标准身体数据Ab,其中,标准身体数据Ab包括,类项标准Ab1、类项标准Ab2、类项标准Ab3…类项标准Abn,分析单元中还预设有与标准身体数据Ab对应的标准身体数据差ΔAb,其中,标准身体数据差ΔAb包括,类项标准差ΔAb1、类项标准差ΔAb2、类项标准差ΔAb3…类项标准差ΔAbn,所述穿戴监测单元监测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As,并将监测结果传递至所述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将实时身体数据As进行类项拆分,拆分为,类项实时As1、类项实时As2、类项实时As3…类项实时Asn、分析单元对任意一类项实时Asi进行数据判定,其中,i=1、2、3…n,分析单元根据类项实时Asi与Asi对应的类项标准Abi计算类项实时差ΔAsi,ΔAsi=|Abi-Asi|,分析单元将类项实时差ΔAsi与类项标准Abi对应的类项标准差ΔAbi进行对比,
当ΔAsi≤ΔAbi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类项实时差未超出该类项标准差,分析单元判定类项实时Asi为标准类项,分析单元将对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其他类项实时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根据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ΔAsi>ΔAbi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类项实时差超出该类项标准差,判定该类项实时Asi为非标准类项,分析单元将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As传递至所述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对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As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有第一预设差异率Q1与第二预设差异率Q2,其中,Q1<Q2,在所述分析单元判定类项实时差ΔAsi超出类项标准差ΔAbi时,中控模块在所述储存数据库中获取被监控目标的平均历史身体数据Ah,并对平均历史身体数据Ah进行拆分,确定与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历史Ahi,中控模块根据类项实时Asi与类项历史Ahi计算实时差异率Qs,Qs=|Ahi-Asi|/Ahi,中控模块将实时差异率Qs与第一预设差异率Q1和第二预设差异率Q2进行对比,
当Qs≤Q1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未超出第一预设差异率,中控模块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Q1<Qs≤Q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在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之间,中控模块将根据该类项实时的类项权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Qs>Q2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超出第二预设差异率,中控模块将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并控制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随访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由随访终端对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随访。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有预设标准权重Wb,所述中控模块内设置有与实时身体数据As中各类项实时对应的身体数据类项权重矩阵W(W1、W2、W3…Wn),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在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之间时,中控模块确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Wi,其中,i=1、2、3…n,中控模块将类项权重Wi与预设标准权重Wb进行对比,
当Wi≤W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未超出预设标准权重,中控模块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Wi>W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超出预设标准权重,中控模块将根据类项权重与实时差异率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Tu,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Wi超出预设标准权重Wb时,中控模块先将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为Tu’,Tu’=Tu-Tu[(Qs-Q1)/Qs],再将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为Tu”,Tu”=Tu’-Tu’[(Wi-Wb)/Wi],中控模块并将调整后的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Tu”传输至所述分析单元中。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类项实时Asi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完成调整时,所述分析单元将根据标准身体数据Ab与标准身体数据差ΔAb对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除类项实时Asi外的类项实时进行判定,
当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各类项均标准类项时,所述分析单元将对所述录入单元输入的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各类项中存在非标准类项时,所述中控模块将重复上述对非标准类项的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的判定,并重复上述根据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的操作,直至对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全部类项判定完成,所述分析单元对所述录入单元输入的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行为数据录入时长Lc,所述录入单元记录距上次行为数据录入的实时录入时长Ls,所述分析单元将实时录入时长Ls与行为数据录入时长Lc进行对比,
当Ls≤Lc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录入时长未超出行为数据录入时长,所述分析单元不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
当Ls>Lc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录入时长超出行为数据录入时长,所述分析单元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被监控目标的标准行为类项数Gb,当所述录入单元检测到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输入时,录入单元将录入行为数据Xs传递至所述分析单元中,分析单元将获取录入行为数据Xs的录入类项数Gs,所述分析单元将录入类项数Gs与标准行为类项数Gb进行对比,
当Gs≥Gb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录入类项数不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分析单元判定录入行为数据合格,分析单元将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与录入行为数据传递至所述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实时身体数据与录入行为数据储存在所述储存数据库中;
当Gs<Gb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录入类项数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分析单元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
进一步地,当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录入时长超出行为数据录入时长,或录入类项数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时,其中,在分析单元判定录入类项数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时,实时录入时长取所述录入单元记录的距上次行为数据录入的实时录入时长Ls,分析单元将根据实时录入时长Ls对将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为Tu3,Tu3=Tu3-Tu3[(Ls-Lc)/Lc],直至所述录入单元检测到存在行为数据的录入,且录入的行为数据的类项数不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所述分析单元停止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的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单元能够存储随访记录,分析单元根据随访记录获取距上次随访时长,并根据距上次随访时长与内部设置的随访周期,判定是否需要进行通讯随访,其中,在所述分析单元将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至低于零时,分析单元判定需要进行随访,在所述分析单元判定需要对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随访时,所述分析单元生成随访二维码,所述随访终端能够对随访二维码进行识别,在随访终端对该随访二维码识别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在所述储存数据库中将被监控目标的历史身体数据与历史行为数据提取,并传递至所述随访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穿戴监测单元能够实时的获取被监控目标实时的身体数据,能够实现对被监控目标的心率、血压以及体脂等身体参数进行监测,通过在分析单元内设置标准值范围,能够实时的仅在移动客户端完成身体数据的监测,并判定是否为标准,在身体数据出现异常时,通过将数据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根据历史身体数据对身体数据的异常状态进行判定,并结合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逐个的进行类项判定,并对分析单元中设置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实现实时对被监控目标的身体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实现智能随访周期设定,提高了随访监控系统的准确性。
尤其,通过设置穿戴监测单元可监测多项实时身体数据,通过分析单元对实时身体数据进行拆分,获取各类项数据,通过在分析单元中设置标准身体数据与标准身体数据差,对实时身体数据中各类型进行逐项判定,确定其是否在设定的标准范围内,在判定其中任意一类项实时差未超出该类项标准差时,将该类项判定为标准类项,不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在任意一类项实时差超出该类项标准差时,判定为非标准类项,并以该非标准类项的数据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提高了监控随访系统的监测准确行。
进一步地,在中控模块中设置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当分析单元判定除非标准类项时,中控模块将根据平均历史身体数据中的该类项的数据,计算实时差异率,当实时差异率未超出第一预设差异率时,表示该项数据相较于历史数据波动较小,因此不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当实时差异率超出第二预设差异率时,表示该项数据相较于历史数据波动较大,因此通过通讯单元直接进行随访终端对移动客户端的通讯连接,直接进行随访,保障了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的安全性。
尤其,通过在中控模块中设置预设标准权重,判定是否需要根据该类项进行随访周期的调整,由于实时身体数据中,各类项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设置类项权重矩阵,在判定出非标准类项时,找到该类项的类项权重,根据该类项的类项权重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进行随访周期的调整,进一步提高了随访监控系统的智能周期调整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时,先根据该非标准项的数据的实时差异率对随访周期进行调整,以应对该非标准类型的类项实时数据的异常,再通过该非标准类项的类项权重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再次调整,减小该非标准类项的类项权重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随监控系统的随访周期调节的准确性。
尤其,通过在分析单元中设置行为数据录入时长,能够提示被监控目标进行行为数据的录入,通过被监控目标在移动客户端中进行行为数据录入,能够使随访监测单元对被监控目标的运动、饮食以及药品服用等行为进行判定,对被监控目标进行更全面的进行实时的监控。
进一步地,通过分析单元中设置被监控目标的标准行为类项数,并将录入单元检测到的录入行为数据的录入类项数与标准行为类项数对比,确定被监控目标是否出现输入的遗漏,同时也能够确定被监控目标是否完成了设定的标准行为类项数,进一步提高了随访监控系统的精准性。
进一步地,在被监控目标较长时间不进行行为数据的录入时,或在行为数据录入时存在遗漏项未解决时,分析单元将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以提高随访监控系统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分析单元判定达到随访周期的期限时,分析单元将生成随访二维码,通过随访二维码在随访终端进行数据的提取使用,不仅能够提高线上通讯随访时数据提取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线性随访时,数据调取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例所述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公布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包括,
移动客户端,其包括穿戴监测单元、录入单元、通讯单元、分析单元和提示单元,所述穿戴监测单元用以对被监控目标实时的身体数据进行监测,所述录入单元用以输入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所述通讯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客户端与所述随访监控系统的通讯连接,所述提示单元内设置有扬声器,用以发出提示音,所述分析单元中预设有标准身体数据与标准身体数据差,分析单元能够将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进行拆分,拆分为若干类项实时的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标准身体数据与标准身体数据差,对各类项实时进行判定,确定各类项是否为标准类项,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被监控目标根据分析单元设置的随访周期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通讯随访;
随访终端,其与所述移动客户端相连,所述随访终端用以通过通讯连接对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通讯随访;
中控模块,其与所述移动客户端和所述随访终端分别相连,所述中控模块内设置有储存数据库,所述储存数据库用以储存有被监控目标的历史身体数据与历史行为数据,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有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在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身体数据中存在非标准类项时,中控模块能够根据储存数据库中储存的历史身体数据获取平均历史身体数据,并确对非标准类项对应的类项历史,中控模块根据非标准类项的类项实时与类项历史计算实时差异率,并根据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判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中控模块中设置有预设标准权重,中控模块根据预设标准权重对非标准类项的类项权重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并根据非标准类项的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通过设置穿戴监测单元能够实时的获取被监控目标实时的身体数据,能够实现对被监控目标的心率、血压以及体脂等身体参数进行监测,通过在分析单元内设置标准值范围,能够实时的仅在移动客户端完成身体数据的监测,并判定是否为标准,在身体数据出现异常时,通过将数据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根据历史身体数据对身体数据的异常状态进行判定,并结合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逐个的进行类项判定,并对分析单元中设置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实现实时对被监控目标的身体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实现智能随访周期设定,提高了随访监控系统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单元中预设有标准身体数据Ab,其中,标准身体数据Ab包括,类项标准Ab1、类项标准Ab2、类项标准Ab3…类项标准Abn,分析单元中还预设有与标准身体数据Ab对应的标准身体数据差ΔAb,其中,标准身体数据差ΔAb包括,类项标准差ΔAb1、类项标准差ΔAb2、类项标准差ΔAb3…类项标准差ΔAbn,所述穿戴监测单元监测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As,并将监测结果传递至所述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将实时身体数据As进行类项拆分,拆分为,类项实时As1、类项实时As2、类项实时As3…类项实时Asn、分析单元对任意一类项实时Asi进行数据判定,其中,i=1、2、3…n,分析单元根据类项实时Asi与Asi对应的类项标准Abi计算类项实时差ΔAsi,ΔAsi=|Abi-Asi|,分析单元将类项实时差ΔAsi与类项标准Abi对应的类项标准差ΔAbi进行对比,
当ΔAsi≤ΔAbi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类项实时差未超出该类项标准差,分析单元判定类项实时Asi为标准类项,分析单元将对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其他类项实时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根据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ΔAsi>ΔAbi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类项实时差超出该类项标准差,判定该类项实时Asi为非标准类项,分析单元将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As传递至所述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对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As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通过设置穿戴监测单元可监测多项实时身体数据,通过分析单元对实时身体数据进行拆分,获取各类项数据,通过在分析单元中设置标准身体数据与标准身体数据差,对实时身体数据中各类型进行逐项判定,确定其是否在设定的标准范围内,在判定其中任意一类项实时差未超出该类项标准差时,将该类项判定为标准类项,不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在任意一类项实时差超出该类项标准差时,判定为非标准类项,并以该非标准类项的数据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提高了监控随访系统的监测准确行。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有第一预设差异率Q1与第二预设差异率Q2,其中,Q1<Q2,在所述分析单元判定类项实时差ΔAsi超出类项标准差ΔAbi时,中控模块在所述储存数据库中获取被监控目标的平均历史身体数据Ah,并对平均历史身体数据Ah进行拆分,确定与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历史Ahi,中控模块根据类项实时Asi与类项历史Ahi计算实时差异率Qs,Qs=|Ahi-Asi|/Ahi,中控模块将实时差异率Qs与第一预设差异率Q1和第二预设差异率Q2进行对比,
当Qs≤Q1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未超出第一预设差异率,中控模块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Q1<Qs≤Q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在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之间,中控模块将根据该类项实时的类项权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Qs>Q2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超出第二预设差异率,中控模块将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并控制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随访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由随访终端对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随访。
在中控模块中设置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当分析单元判定除非标准类项时,中控模块将根据平均历史身体数据中的该类项的数据,计算实时差异率,当实时差异率未超出第一预设差异率时,表示该项数据相较于历史数据波动较小,因此不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当实时差异率超出第二预设差异率时,表示该项数据相较于历史数据波动较大,因此通过通讯单元直接进行随访终端对移动客户端的通讯连接,直接进行随访,保障了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的安全性。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有预设标准权重Wb,所述中控模块内设置有与实时身体数据As中各类项实时对应的身体数据类项权重矩阵W(W1、W2、W3…Wn),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在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之间时,中控模块确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Wi,其中,i=1、2、3…n,中控模块将类项权重Wi与预设标准权重Wb进行对比,
当Wi≤W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未超出预设标准权重,中控模块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Wi>W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超出预设标准权重,中控模块将根据类项权重与实时差异率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通过在中控模块中设置预设标准权重,判定是否需要根据该类项进行随访周期的调整,由于实时身体数据中,各类项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设置类项权重矩阵,在判定出非标准类项时,找到该类项的类项权重,根据该类项的类项权重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进行随访周期的调整,进一步提高了随访监控系统的智能周期调整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Tu,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Wi超出预设标准权重Wb时,中控模块先将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为Tu’,Tu’=Tu-Tu[(Qs-Q1)/Qs],再将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为Tu”,Tu”=Tu’-Tu’[(Wi-Wb)/Wi],中控模块并将调整后的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Tu”传输至所述分析单元中。
在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时,先根据该非标准项的数据的实时差异率对随访周期进行调整,以应对该非标准类型的类项实时数据的异常,再通过该非标准类项的类项权重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再次调整,减小该非标准类项的类项权重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随监控系统的随访周期调节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当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类项实时Asi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完成调整时,所述分析单元将根据标准身体数据Ab与标准身体数据差ΔAb对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除类项实时Asi外的类项实时进行判定,
当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各类项均标准类项时,所述分析单元将对所述录入单元输入的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各类项中存在非标准类项时,所述中控模块将重复上述对非标准类项的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的判定,并重复上述根据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的操作,直至对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全部类项判定完成,所述分析单元对所述录入单元输入的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行为数据录入时长Lc,所述录入单元记录距上次行为数据录入的实时录入时长Ls,所述分析单元将实时录入时长Ls与行为数据录入时长Lc进行对比,
当Ls≤Lc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录入时长未超出行为数据录入时长,所述分析单元不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
当Ls>Lc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录入时长超出行为数据录入时长,所述分析单元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
通过在分析单元中设置行为数据录入时长,能够提示被监控目标进行行为数据的录入,通过被监控目标在移动客户端中进行行为数据录入,能够使随访监测单元对被监控目标的运动、饮食以及药品服用等行为进行判定,对被监控目标进行更全面的进行实时的监控。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被监控目标的标准行为类项数Gb,当所述录入单元检测到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输入时,录入单元将录入行为数据Xs传递至所述分析单元中,分析单元将获取录入行为数据Xs的录入类项数Gs,所述分析单元将录入类项数Gs与标准行为类项数Gb进行对比,
当Gs≥Gb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录入类项数不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分析单元判定录入行为数据合格,分析单元将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与录入行为数据传递至所述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实时身体数据与录入行为数据储存在所述储存数据库中;
当Gs<Gb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录入类项数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分析单元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
通过分析单元中设置被监控目标的标准行为类项数,并将录入单元检测到的录入行为数据的录入类项数与标准行为类项数对比,确定被监控目标是否出现输入的遗漏,同时也能够确定被监控目标是否完成了设定的标准行为类项数,进一步提高了随访监控系统的精准性。
具体而言,当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录入时长超出行为数据录入时长,或录入类项数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时,其中,在分析单元判定录入类项数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时,实时录入时长取所述录入单元记录的距上次行为数据录入的实时录入时长Ls,分析单元将根据实时录入时长Ls对将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为Tu3,Tu3=Tu3-Tu3[(Ls-Lc)/Lc],直至所述录入单元检测到存在行为数据的录入,且录入的行为数据的类项数不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所述分析单元停止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的调整。
在被监控目标较长时间不进行行为数据的录入时,或在行为数据录入时存在遗漏项未解决时,分析单元将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以提高随访监控系统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单元能够存储随访记录,分析单元根据随访记录获取距上次随访时长,并根据距上次随访时长与内部设置的随访周期,判定是否需要进行通讯随访,其中,在所述分析单元将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至低于零时,分析单元判定需要进行随访,在所述分析单元判定需要对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随访时,所述分析单元生成随访二维码,所述随访终端能够对随访二维码进行识别,在随访终端对该随访二维码识别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在所述储存数据库中将被监控目标的历史身体数据与历史行为数据提取,并传递至所述随访终端。
在分析单元判定达到随访周期的期限时,分析单元将生成随访二维码,通过随访二维码在随访终端进行数据的提取使用,不仅能够提高线上通讯随访时数据提取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线性随访时,数据调取的效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客户端,其包括穿戴监测单元、录入单元、通讯单元、分析单元和提示单元,所述穿戴监测单元用以对被监控目标实时的身体数据进行监测,所述录入单元用以输入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所述通讯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客户端与所述随访监控系统的通讯连接,所述提示单元内设置有扬声器,用以发出提示音,所述分析单元中预设有标准身体数据与标准身体数据差,分析单元能够将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进行拆分,拆分为若干类项实时的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标准身体数据与标准身体数据差,对各类项实时进行判定,确定各类项是否为标准类项,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被监控目标根据分析单元设置的随访周期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通讯随访;
随访终端,其与所述移动客户端相连,所述随访终端用以通过通讯连接对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通讯随访;
中控模块,其与所述移动客户端和所述随访终端分别相连,所述中控模块内设置有储存数据库,所述储存数据库用以储存有被监控目标的历史身体数据与历史行为数据,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有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在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身体数据中存在非标准类项时,中控模块能够根据储存数据库中储存的历史身体数据获取平均历史身体数据,并确对非标准类项对应的类项历史,中控模块根据非标准类项的类项实时与类项历史计算实时差异率,并根据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判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中控模块中设置有预设标准权重,中控模块根据预设标准权重对非标准类项的类项权重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并根据非标准类项的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中预设有标准身体数据Ab,其中,标准身体数据Ab包括,类项标准Ab1、类项标准Ab2、类项标准Ab3…类项标准Abn,分析单元中还预设有与标准身体数据Ab对应的标准身体数据差ΔAb,其中,标准身体数据差ΔAb包括,类项标准差ΔAb1、类项标准差ΔAb2、类项标准差ΔAb3…类项标准差ΔAbn,所述穿戴监测单元监测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As,并将监测结果传递至所述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将实时身体数据As进行类项拆分,拆分为,类项实时As1、类项实时As2、类项实时As3…类项实时Asn、分析单元对任意一类项实时Asi进行数据判定,其中,i=1、2、3…n,分析单元根据类项实时Asi与Asi对应的类项标准Abi计算类项实时差ΔAsi,ΔAsi=|Abi-Asi|,分析单元将类项实时差ΔAsi与类项标准Abi对应的类项标准差ΔAbi进行对比,
当ΔAsi≤ΔAbi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类项实时差未超出该类项标准差,分析单元判定类项实时Asi为标准类项,分析单元将对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其他类项实时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根据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ΔAsi>ΔAbi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类项实时差超出该类项标准差,判定该类项实时Asi为非标准类项,分析单元将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As传递至所述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对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As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有第一预设差异率Q1与第二预设差异率Q2,其中,Q1<Q2,在所述分析单元判定类项实时差ΔAsi超出类项标准差ΔAbi时,中控模块在所述储存数据库中获取被监控目标的平均历史身体数据Ah,并对平均历史身体数据Ah进行拆分,确定与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历史Ahi,中控模块根据类项实时Asi与类项历史Ahi计算实时差异率Qs,Qs=|Ahi-Asi|/Ahi,中控模块将实时差异率Qs与第一预设差异率Q1和第二预设差异率Q2进行对比,
当Qs≤Q1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未超出第一预设差异率,中控模块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Q1<Qs≤Q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在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之间,中控模块将根据该类项实时的类项权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Qs>Q2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超出第二预设差异率,中控模块将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并控制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随访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由随访终端对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随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有预设标准权重Wb,所述中控模块内设置有与实时身体数据As中各类项实时对应的身体数据类项权重矩阵W(W1、W2、W3…Wn),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实时差异率在第一预设差异率与第二预设差异率之间时,中控模块确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Wi,其中,i=1、2、3…n,中控模块将类项权重Wi与预设标准权重Wb进行对比,
当Wi≤W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未超出预设标准权重,中控模块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Wi>Wb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超出预设标准权重,中控模块将根据类项权重与实时差异率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Tu,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类项实时Asi对应的类项权重Wi超出预设标准权重Wb时,中控模块先将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为Tu’,Tu’=Tu-Tu[(Qs-Q1)/Qs],再将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为Tu”,Tu”=Tu’-Tu’[(Wi-Wb)/Wi],中控模块并将调整后的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Tu”传输至所述分析单元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类项实时Asi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完成调整时,所述分析单元将根据标准身体数据Ab与标准身体数据差ΔAb对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除类项实时Asi外的类项实时进行判定,
当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各类项均标准类项时,所述分析单元将对所述录入单元输入的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当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各类项中存在非标准类项时,所述中控模块将重复上述对非标准类项的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的判定,并重复上述根据实时差异率与类项权重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的操作,直至对实时身体数据As中的全部类项判定完成,所述分析单元对所述录入单元输入的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行为数据录入时长Lc,所述录入单元记录距上次行为数据录入的实时录入时长Ls,所述分析单元将实时录入时长Ls与行为数据录入时长Lc进行对比,
当Ls≤Lc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录入时长未超出行为数据录入时长,所述分析单元不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
当Ls>Lc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录入时长超出行为数据录入时长,所述分析单元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中设置有被监控目标的标准行为类项数Gb,当所述录入单元检测到被监控目标的行为数据输入时,录入单元将录入行为数据Xs传递至所述分析单元中,分析单元将获取录入行为数据Xs的录入类项数Gs,所述分析单元将录入类项数Gs与标准行为类项数Gb进行对比,
当Gs≥Gb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录入类项数不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分析单元判定录入行为数据合格,分析单元将被监控目标的实时身体数据与录入行为数据传递至所述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实时身体数据与录入行为数据储存在所述储存数据库中;
当Gs<Gb时,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录入类项数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分析单元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析单元判定实时录入时长超出行为数据录入时长,或录入类项数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时,其中,在分析单元判定录入类项数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时,实时录入时长取所述录入单元记录的距上次行为数据录入的实时录入时长Ls,分析单元将根据实时录入时长Ls对将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为Tu3,Tu3=Tu3-Tu3[(Ls-Lc)/Lc],直至所述录入单元检测到存在行为数据的录入,且录入的行为数据的类项数不低于标准行为类项数,所述分析单元停止对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的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能够存储随访记录,分析单元根据随访记录获取距上次随访时长,并根据距上次随访时长与内部设置的随访周期,判定是否需要进行通讯随访,其中,在所述分析单元将所述移动客户端的随访周期调整至低于零时,分析单元判定需要进行随访,在所述分析单元判定需要对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随访时,所述分析单元生成随访二维码,所述随访终端能够对随访二维码进行识别,在随访终端对该随访二维码识别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在所述储存数据库中将被监控目标的历史身体数据与历史行为数据提取,并传递至所述随访终端。
CN202210808986.XA 2022-07-11 2022-07-11 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 Active CN115153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8986.XA CN115153468B (zh) 2022-07-11 2022-07-11 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8986.XA CN115153468B (zh) 2022-07-11 2022-07-11 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3468A true CN115153468A (zh) 2022-10-11
CN115153468B CN115153468B (zh) 2023-04-07

Family

ID=83494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8986.XA Active CN115153468B (zh) 2022-07-11 2022-07-11 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346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2848A1 (en) * 2004-02-26 2005-09-01 Vocanta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post-discharge follow-up of medical patients
US20170213015A1 (en) * 2014-05-20 2017-07-27 AKIN J. Jodi Clinical trial/patient follow-up platform
CN107680682A (zh) * 2017-09-28 2018-02-09 北京大学 基于微信平台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队列研究人群随访方法
CN111785356A (zh) * 2020-06-15 2020-10-16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一种血液肿瘤科随访管理系统
CN113643813A (zh) * 2021-08-30 2021-11-12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慢病随访监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871020A (zh) * 2021-09-26 2021-12-31 北京卓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机器学习的急危重症诊后健康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037577A (zh) * 2021-11-24 2022-02-11 北京国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化诊后的医院随访服务管理平台系统及方法
WO2022068396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健康管理系统的随访表单管理方法、健康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2848A1 (en) * 2004-02-26 2005-09-01 Vocanta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post-discharge follow-up of medical patients
US20170213015A1 (en) * 2014-05-20 2017-07-27 AKIN J. Jodi Clinical trial/patient follow-up platform
CN107680682A (zh) * 2017-09-28 2018-02-09 北京大学 基于微信平台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队列研究人群随访方法
CN111785356A (zh) * 2020-06-15 2020-10-16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一种血液肿瘤科随访管理系统
WO2022068396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健康管理系统的随访表单管理方法、健康管理系统
CN113643813A (zh) * 2021-08-30 2021-11-12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慢病随访监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871020A (zh) * 2021-09-26 2021-12-31 北京卓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机器学习的急危重症诊后健康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037577A (zh) * 2021-11-24 2022-02-11 北京国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化诊后的医院随访服务管理平台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3468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37185A1 (en) Robotically-assisted surgical procedure feedback techniques
US6480745B2 (en) Information network interrogation of an implanted device
US6564104B2 (en) Dynamic bandwidth monitor and adjuster for remote communications with a medical device
CA2784143C (en) Systems for managing drug delivery devices
KR100880741B1 (ko) 생체 이벤트 핸들링 시스템, 방법, 및 장치; 모니터링장치 및 프로그램 생성물
CN204463124U (zh) 用于预测透析中参数的装置
US8827905B2 (en) Patient initiated on-demand remote medical service with integrated knowledge base and computer assisted diagnosing characteristics
EP1384141B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nventory of blood component collection
CN104958074B (zh) 具有集成的闭环控制器的患者监测器
US10643748B2 (en) Performing an apheresis procedure on a donor with identity confirmation
US20090156991A1 (en) Communication of Original and Updated Pump Parameters for a Medical Infusion Pump
KR20190101002A (ko) 애완동물의 건강 상태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A2461612A1 (en) System for supporting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through the modeling of acquired patient medical information
US11517269B2 (en) Providing monitoring services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to caregivers, patients with implanted pressure sensors, and distributors
JP6546227B2 (ja) センサデータに基づく患者デバイスの管理
US20140107499A1 (en) Med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N115153468B (zh) 基于二维码的慢性病随访监控系统
DE10103327A1 (de) Verfahren und medizInisches System zur Überwachung eines an Epilepsie leidenden Patienten
Khovrichev et al. Intelligent approach for heterogeneous data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es analysis engine in clinical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s
CN113779533B (zh) 用于医用机器人的操作者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463484A (zh)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试剂用量监控系统
CN114974590A (zh) 一种多维度监控重症患者的预测护理方法及系统
CN113397544B (zh) 一种病患情绪监测方法及系统
KR102598894B1 (ko) 투약 오류 예방·감시 시스템
US2021037547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patient health status and relating health risk to care ser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