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841A - 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0841A
CN115150841A CN202110341194.1A CN202110341194A CN115150841A CN 115150841 A CN115150841 A CN 115150841A CN 202110341194 A CN202110341194 A CN 202110341194A CN 115150841 A CN115150841 A CN 115150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ss
uplink
user terminal
level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11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0841B (zh
Inventor
傅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ning Fulian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ning Fulian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ning Fulian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ning Fulian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11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0841B/zh
Priority to TW110128244A priority patent/TWI799931B/zh
Priority to US17/566,238 priority patent/US11804918B2/en
Publication of CN115150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841A/zh
Priority to US18/242,826 priority patent/US20230412293A1/en
Priority to US18/367,063 priority patent/US2024000720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0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91Modelling the propagation channel
    • H04B17/3913Predictive models, e.g.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mod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73Predicting channel quality or other radio frequency [RF]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2Traffic simulation tools or mod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用户终端检测到待传输数据时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及用户终端的位置;基站响应上行调度请求根据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其中贯穿损耗指用户终端与基站传输的信号通过建筑物的外层结构时的衰减;基站根据贯穿损耗的等级确定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并生成包含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的调度策略;基站将调度策略发送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根据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向基站发送待传输数据。本申请在增强信号的上下行覆盖的同时能够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现有5G通信方法中为解决5G信号上下行覆盖受限的问题,距离基站远的用户终端采用低频传输上行数据及采用高频传输下行数据以增强上下行覆盖,距离基站近的用户终端采用高频传输上行数据及采用高频传输下行数据。然而,当用户终端采用低频传输上行数据时,虽然上下行覆盖得到了增强,但降低了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影响了用户的上网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指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增强信号的上下行覆盖的同时能够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应用在基站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
响应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其中所述贯穿损耗为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基站传输的信号通过建筑物的外层结构时的衰减;
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确定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并生成包含所述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的调度策略;及
将所述调度策略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响应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范围;
当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超过预设距离范围时,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查询第一关系表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其中所述第一关系表定义了不同位置与不同的贯穿损耗的等级的对应关系;及
当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预设距离范围时,将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设定为预设等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确定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包括:
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查询第二关系表确定与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其中,所述第二关系表定义不同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及不同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查询第一关系表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包括:
当所述位置位于大城市市区金属壳体结构或特殊金属框架架构的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时,确定与所述位置对应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一损耗等级;
当所述位置位于大城市市区钢筋混凝土架构的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时,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二损耗等级;
当所述位置位于中等城市市区钢筋混凝土架构的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时,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三损耗等级;及
当所述位置位于空旷区域的周边环境时,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四损耗等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查询第二关系表确定与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包括:
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所述第一损耗等级时,确定与所述第一损耗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为1.8GHz;
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所述第二损耗等级时,确定与所述第二损耗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位于1.8GHz与2.3GHz之间;
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所述第三损耗等级时,确定与所述第三损耗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位于2.3GHz与3.5GHz之间;及
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所述第四损耗等级或所述预设等级时,确定与所述第四损耗等级或所述预设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为3.5GHz。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调度请求确定下行链路的接收频率,并将所述下行链路的接收频率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接收频率为3.5GHz。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应用在用户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待传输数据时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度策略,其中所述基站响应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确定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并生成包含所述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的调度策略,其中所述贯穿损耗为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基站传输的信号通过建筑物的外层结构时的衰减;及
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及
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
本申请中的基站能够根据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用户终端的周围环境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并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确定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用户终端根据基站确定的所述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如此能够增强信号的上下行的覆盖,避免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过长的距离造成的信号的上下行覆盖不均衡的问题,同时用户终端能够根据用户终端的位置选择适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发射数据,提高了数据的传输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中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应理解,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三种情况。“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七种情况。
参考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的应用环境图。所述方法应用在用户终端1及基站2中。所述用户终端1与所述基站2通信连接。例如,所述用户终端1向所述基站2发送上行数据,及/或接收所述基站2发送的下行数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1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穿戴式设备或台式电脑等装置。所述基站2为5G基站。
参考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用户终端1检测到待传输数据时向基站2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及用户终端1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调度请求包括通道状态资讯(Chanel StateInformation,CSI)及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状态资讯包括信道特性信息,如通道状态资讯包括信号散射以及信号能量随距离的衰减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1根据用户终端1中设置的GPS定位装置获取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当所述用户终端1检测到待传输数据时向基站2发送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及上行调度请求。
步骤S102,所述基站2响应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根据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
本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1与基站2之间通信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存在着建筑物的贯穿损耗。建筑物的贯穿损耗为用户终端1与基站2传输的信号通过建筑物的外层结构时所受到的衰减。所述贯穿损耗影响用户终端1与基站2之间的上下行覆盖。本实施方式中,建筑物的贯穿损耗等于建筑物外的场强中值与建筑物内的场强中值的差值。建筑物的贯穿损耗与建筑物的结构、门窗的种类和大小、楼层有关联。本实施方式中,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的信号的频率越高,贯穿损耗越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2响应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根据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包括:所述基站2根据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1与所述基站2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范围;当所述用户终端1与所述基站2之间的距离超过预设距离范围时,所述基站2根据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查询第一关系表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其中所述第一关系表定义了不同位置与不同的贯穿损耗的等级的对应关系;当所述用户终端1与所述基站2之间的距离位于预设距离范围时,将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设定为预设等级。
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位于大城市市区金属壳体结构或特殊金属框架架构的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时,所述基站2确定与所述位置对应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一损耗等级;当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位于大城市市区钢筋混凝土架构的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时,所述基站2确定与所述位置对应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二损耗等级;当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位于中等城市市区钢筋混凝土架构的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时,所述基站2确定与所述位置对应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三损耗等级;当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位于空旷区域的周边环境时,所述基站2确定与所述位置对应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四损耗等级。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2存储有记录建筑物的位置的点阵图或电子地图。当所述用户终端1与所述基站2之间的距离超过预设距离范围时,所述基站2根据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查询所述点阵图或电子地图确定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的周围环境,根据所述用户终端1的位置的周边环境查找第一关系表确定与所述位置对应的贯穿损耗的等级。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损耗等级的贯穿损耗大于第二损耗等级的贯穿损耗,第二损耗等级的贯穿损耗大于第三损耗等级的贯穿损耗,第三损耗等级的贯穿损耗大于第四损耗等级的贯穿损耗。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等级为所述第四损耗等级相同。
步骤S103,所述基站2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确定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并生成包含所述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的调度策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2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确定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包括:所述基站2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查询第二关系表确定与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其中,所述第二关系表定义不同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及不同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对应关系。
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一损耗等级时,所述基站2确定与所述第一损耗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为1.8GHz;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二损耗等级时,所述基站2确定与所述第二损耗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位于1.8GHz与2.3GHz之间;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三损耗等级时,所述基站2确定与所述第三损耗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位于2.3GHz与3.5GHz之间;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四损耗等级或预设等级时,所述基站2确定与所述第四损耗等级或预设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为3.5GHz。
步骤S104,所述基站2将所述调度策略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1。
步骤S105,所述用户终端1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向所述基站2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2根据所述上行调度请求确定下行链路的接收频率,并将所述下行链路的接收频率发送给用户终端1;所述用户终端1根据所述下行链路的接收频率接收所述基站2传输的数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频率为3.5GHz。
本申请中的基站2能够根据用户终端1的位置确定用户终端1的周围环境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并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确定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用户终端1根据基站2确定的所述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向所述基站2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如此能够增强信号的上下行的覆盖,避免用户终端1与基站之间过长的距离造成的信号的上下行覆盖不均衡的问题,同时用户终端1能够根据用户终端1的位置选择适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发射数据,提高了数据的传输率。
参考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包括,但不限于:通信单元13、处理器14以及存储器15。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16连接。所述通信单元13为5G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15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7。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7被配置为被该处理器14执行。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7包括多个指令,所述多个指令被所述处理器14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1上执行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以实现电子设备1的上下行覆盖增强的功能。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10包括用户终端1及/或基站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该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应用在基站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
响应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其中所述贯穿损耗为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基站传输的信号通过建筑物的外层结构时的衰减;
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确定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并生成包含所述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的调度策略;及
将所述调度策略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范围;
当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超过预设距离范围时,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查询第一关系表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其中所述第一关系表定义了不同位置与不同的贯穿损耗的等级的对应关系;及
当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预设距离范围时,将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设定为预设等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确定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包括:
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查询第二关系表确定与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其中,所述第二关系表定义不同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及不同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查询第一关系表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包括:
当所述位置位于大城市市区金属壳体结构或特殊金属框架架构的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时,确定与所述位置对应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一损耗等级;
当所述位置位于大城市市区钢筋混凝土架构的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时,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二损耗等级;
当所述位置位于中等城市市区钢筋混凝土架构的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时,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三损耗等级;及
当所述位置位于空旷区域的周边环境时,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为第四损耗等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查询第二关系表确定与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包括:
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所述第一损耗等级时,确定与所述第一损耗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为1.8GHz;
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所述第二损耗等级时,确定与所述第二损耗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位于1.8GHz与2.3GHz之间;
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所述第三损耗等级时,确定与所述第三损耗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位于2.3GHz与3.5GHz之间;及
当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为所述第四损耗等级或所述预设等级时,确定与所述第四损耗等级或所述预设等级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为3.5GHz。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调度请求确定下行链路的接收频率,并将所述下行链路的接收频率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频率为3.5GHz。
8.一种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应用在用户终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待传输数据时向基站发送上行调度请求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调度策略,其中所述基站响应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所述位置的贯穿损耗的等级,根据所述贯穿损耗的等级确定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并生成包含所述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的调度策略,其中所述贯穿损耗为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基站传输的信号通过建筑物的外层结构时的衰减;及
根据所述上行链路的发射频率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及
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
CN202110341194.1A 2021-03-30 2021-03-30 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150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1194.1A CN115150841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TW110128244A TWI799931B (zh) 2021-03-30 2021-07-30 上下行覆蓋增強方法、電子設備及電腦儲存媒體
US17/566,238 US11804918B2 (en) 2021-03-30 2021-12-30 Method for enhancing uplink and downlink coverage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user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8/242,826 US20230412293A1 (en) 2021-03-30 2023-09-06 Method for enhancing uplink and downlink coverage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user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8/367,063 US20240007209A1 (en) 2021-03-30 2023-09-12 Method for enhancing uplink and downlink coverage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user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1194.1A CN115150841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841A true CN115150841A (zh) 2022-10-04
CN115150841B CN115150841B (zh) 2024-02-23

Family

ID=83403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1194.1A Active CN115150841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1804918B2 (zh)
CN (1) CN115150841B (zh)
TW (1) TWI79993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34551A (ko) * 2007-10-04 2009-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위치를 고려한 상향링크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230226A1 (en) * 2010-03-16 2011-09-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of indoor base station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68274B1 (en) * 2014-02-28 2017-05-3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ynamic allocation of frequency bands to user devices
CN108055700A (zh) * 2017-12-13 2018-05-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278380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022145A1 (en) * 2017-04-01 2020-01-16 Cloudminds (Shenzhen) Robotics Systems Co., Ltd. Frequency selection metho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es
US20200259896A1 (en) * 2019-02-13 2020-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dustrial Automation with 5G and Beyond
US20200322894A1 (en) * 2017-11-24 2020-10-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00336946A1 (en) * 2019-04-17 2020-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ment messaging for resource reserv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9137B2 (ja) * 2012-01-19 2015-03-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局、無線端末、ネットワーク運用管理装置、及び、通信品質確認方法
CN108289337B (zh) * 2017-01-09 2023-05-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上行调度请求的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设备
WO2020146687A1 (en) * 2019-01-10 2020-07-16 Apple Inc. Low-latency uplink scheduling request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34551A (ko) * 2007-10-04 2009-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위치를 고려한 상향링크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230226A1 (en) * 2010-03-16 2011-09-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of indoor base station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68274B1 (en) * 2014-02-28 2017-05-3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ynamic allocation of frequency bands to user devices
US20180278380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022145A1 (en) * 2017-04-01 2020-01-16 Cloudminds (Shenzhen) Robotics Systems Co., Ltd. Frequency selection metho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es
US20200322894A1 (en) * 2017-11-24 2020-10-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8055700A (zh) * 2017-12-13 2018-05-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200259896A1 (en) * 2019-02-13 2020-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dustrial Automation with 5G and Beyond
US20200336946A1 (en) * 2019-04-17 2020-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ment messaging for resource reserva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永重: "GSM基站覆盖距离的计算方法", 中国西部科技, no. 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841B (zh) 2024-02-23
TW202239243A (zh) 2022-10-01
US20230412293A1 (en) 2023-12-21
US20220321242A1 (en) 2022-10-06
TWI799931B (zh) 2023-04-21
US20240007209A1 (en) 2024-01-04
US11804918B2 (en)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0367B (zh) 一种ue位置区域更新方法、接入网实体、ue及核心网实体
CN105704834B (zh) 非授权载波上前导码的配置方法、发送方法和相关设备
US2015016308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vailable spectrums
WO2005055053A3 (en) Mobile device programm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20123264A1 (en)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 back-off
CN109699085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US1183888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based on added time window,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535333A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150841A (zh) 上下行覆盖增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259073B (zh) Pusch传输方法、pusch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278124B (zh) 资源配置方法、资源确定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CN110557842B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080025A (zh) 功率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3071479A1 (zh) 多发射机场景下确定发射机的最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和产品
CN112584497A (zh) 先听后发lbt子带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915978A (zh) 一种覆盖半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77386B (zh) 下行分配索引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818657B (zh) 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125603B (zh) 一种基站向通信终端发送指示消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302887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location tracking
US20230397227A1 (en) Method for resource identifier determination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CN112888012B (zh) 测量目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155206A (zh) 一种接入方法和基站
CN117999770A (zh)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034859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nflicting resource,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