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754A - 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0754A
CN115150754A CN202210174291.0A CN202210174291A CN115150754A CN 115150754 A CN115150754 A CN 115150754A CN 202210174291 A CN202210174291 A CN 202210174291A CN 115150754 A CN115150754 A CN 115150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ma
layer
user equipment
multicast broadcast
broadcast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42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宣博
王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to TW111110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9772B/zh
Priority to US17/710,876 priority patent/US2022031215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150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7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04L1/0008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by supplementing frame payload, e.g. with padding b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从无线网络中的网络实体接收MBS的DL数据封包,其中所述DL数据封包通过多个独立编码的NOMA层进行编码并叠加到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元素上;获得所述DL数据封包的NOMA配置参数;基于所述NOMA配置参数对从所述用户设备物理层接收到的已编码DL数据封包的多个PDU进行解码和重新连接;以及将已解码PDU传送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上层。通过利用本发明,可更好地进行MBS传输。

Description

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通信,以及更具体地,关于通过下行链路(downlink,DL)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实现可靠的多播广播服务(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MBS)同时传输。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对MBS的需求不断涌现,例如流行媒体内容、直播流、视频分发、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PS)通信等。在这些情况下,gNB可向消费相同数据的大量UE发送多播或广播服务,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信令开销。然而,传统的蜂窝MBS仅关注正交频率资源以传输多个MBS或/和单播,例如通过时域复用(time domain multiplexing,TDM)或频域复用(frequency domain multiplexing,FDM)。当有多个MBS时,需要依次顺序DL传输。
考虑到MBS的多样性和有限的频谱资源,多个服务或具有不同服务质量的一个服务的顺序传输是低效的。在传统的蜂窝系统中,UE会向gNB上报信道信息状态(channelinformation state,CSI),由上层(upper layer)确定物理层可以承载的合理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大小。随后,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将相应的服务分段(segmentation)部分传输到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如果RLC服务内容不足以组装MAC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则添加填充(padding)。对于新兴的MBS,将有更多的比特需要在上层传输,尤其是高质量的业务。如果使用上述传统方法将数据包从RLC层传递到MAC层,将会导致服务拥塞并增加服务延迟。
有鉴于此,需要改进和增强来提高MBS的效率,而这受到无线网络顺序传输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包括:用户设备从无线网络中的网络实体接收MBS的DL数据封包,其中所述DL数据封包通过多个独立编码的NOMA层进行编码并叠加到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元素上;获得所述DL数据封包的NOMA配置参数;基于所述NOMA配置参数对从所述用户设备物理层接收到的已编码DL数据封包的多个PDU进行解码和重新连接;以及将已解码PDU传送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上层。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包括:基站在无线网络中将多个MBS会话的数据封包划分到多个NOMA层,其中MBS会话为用户设备提供具有服务质量的MBS;利用对应的NOMA编码器对每个NOMA层的数据封包进行编码,其中每个NOMA编码器配置有用于物理层的独立NOMA配置参数;对来自多个NOMA编码器的已编码数据封包执行符号对齐;将多个MBS会话的已对齐数据封包叠加到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元素中;以及同时向一个或多个UE发送多个MBS会话。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收发机,用来在无线网络中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MBS模块,用来从所述无线网络中的网络实体接收MBS的DL数据封包,其中所述DL数据封包通过多个独立编码的NOMA层进行编码并叠加到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元素上;NOMA配置模块,用来获得所述DL数据封包的NOMA配置参数;NOMA解码器,用来基于所述NOMA配置参数对从所述用户设备物理层接收到的已编码DL数据封包的多个PDU进行解码和重新连接;以及递送模块,用来将已解码PDU传送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上层。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储存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执行时使得用户设备执行本发明提出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的步骤。
通过利用本发明,可更好地进行MBS传输。
附图说明
将参照下列图式详细描述作为示例提出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涉及同样的元件,并且在其中:
图1是支持独立配置的NOMA层用于MBS的无线网络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NR无线电接口栈的集中化上层的示范性NR无线系统示意图。
图2B是用于多个MBS会话的多个独立NOMA层编码器的示范性顶层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独立数据流从上层传送并划分到多个NOMA层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多层数据流独立传送左视图和右视图的封包流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一层的比特大于相应传输块大小,并且划分的分段进行顺序传输时解决符号对齐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一层的比特大于相应传输块大小,并且划分的分段进行并行传输时解决符号对齐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两层的比特大于相应传输块大小,并且划分的分段进行顺序传输时解决符号对齐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两层的比特大于相应传输块大小,并且划分的分段进行并行传输时解决符号对齐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E通过DL NOMA处理多个MBS会话的同时传输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通过DL NOMA同时发送多个MBS会话的示范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给出关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作为参考,其示例在附图中描述。
现在将参考各种装置和方法来呈现电信系统的几个方面。这些装置和方法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并在附图中通过各种模块、组件、电路、进程、算法等(统称为“元素”)进行说明。这些元素可通过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来实现。这些元素是作为硬件还是软件实现取决于特定应用和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图1是支持独立配置的NOMA层用于MBS的无线网络的示范性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用于新无线电(new radio,NR)接入技术或5G技术或其他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方法、装置、处理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NR可支持各种无线通信服务。这些服务可能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例如延迟要求、连接密度和可靠性要求等。无线通信网络100包括形成分布在地理区域上的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基本设施单元。基本设施单元也可以被称为接入点、接入终端、基站、节点B、演进节点B(eNode-B)、下一代节点B(gNB)或本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基站可为服务区域(如一个小区或一个小区的扇区)内的多个移动站提供服务,例如,一个小区或一个小区扇区内。在一些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基站耦接控制器,形成耦接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的接入网络,该接入网络耦合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gNB 106、gNB 107和gNB 108是无线网络中的基站,其服务区域可以彼此重叠也可以不重叠。在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移动站101位于gNB 106和gNB 107覆盖的服务区域中。作为示例,UE或移动站101仅位于gNB 106的服务区域中并与gNB 106连接。UE或移动台102仅位于gNB 107的服务区域中并与gNB 107连接。gNB 106通过Xn接口121与gNB 107连接。gNB 106通过Xn接口122与gNB 108连接。5G网络实体109分别通过NG连接131、132和133与gNB 106、107和108连接。在一实施例中,gNB 106和gNB 107提供相同的MBS。当UE 101从gNB 106移动到gNB 107时,切换期间的服务连续性得到保证,反之亦然。被具有相同MBS的gNB 106和107覆盖的区域是用于MBS的多播服务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可利用多个独立NOMA层,用于编码和叠加多个MBS会话到相同的时频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或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道上,其中每层具有独立的NOMA配置参数。由于MBS种类繁多、频谱资源有限,需要同时传输多种服务或具有不同服务质量的一种服务,以提高系统效率。在同一时域/频域中叠加多个并发数据封包的分层DL NOMA技术被认为是提高频谱利用效率的一种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从理论上讲,与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相比,它还增加了系统容量。多MBS或具有不同质量封包流的相同服务(例如高清和超高清视频)可以交付到不同的NOMA层,并叠加在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中。对UE来说,考虑到不同服务或包括不同质量流的服务采用分层结构同时传输,不同层的协调和组合对于实现出色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具有不同质量要求的相同服务来说更是如此。例如,不同层需要同步传输来自MAC层的不同QoS数据流。由于不同层的服务需求差异,每一层可以使用独立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扩频序列(spreading sequence)和功率比(power ratio)。有鉴于此,需提供针对一组UE具有独立MCS和扩频序列指示的不同NOMA 层之间的协调,包括服务同步和符号对齐。
在一实施例中,MAC层配置有到NOMA层的一对一映射。每个NOMA层采用不同的MCS、NOMA扩频序列等独立编码,然后将多个NOMA层叠加到同一时间/频率资源上,并在一个RF信道内传输。划分和填充模块在映射到NOMA层之前,将上层下发的MAC PDU划分为多个子层,以及/或者添加填充位(例如零填充),以实现不同层的符号对齐。随后,多个层的封包流通过DL NOMA在同一时间/频率资源上组合在一起,并在一个RF信道内传输。
图1进一步示出了用于MBS传输的基站和移动装置/UE的简化方块示意图。gNB 106具有天线156,其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耦接于该天线的RF收发器电路153从天线156接收RF信号,将RF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52。RF收发器153还将从处理器152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转换为RF信号,并发送到天线156。处理器152处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并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来执行gNB 106中的功能特性。存储器151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154以控制gNB 106的操作。gNB 106还包括一组控制模块155,用来执行功能任务以与移动站通信。这些控制模块可通过电路、软件、固件或上述的组合实现。
图1还包括诸如UE 101的UE的简化框图。UE具有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165。耦接于该天线的RF收发器电路163从天线165接收RF信号,将RF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62。在一实施例中,RF收发器163可包括两个RF模块(未示出),用于不同频段的发送和接收。RF收发器163还将从处理器162接收的基带信号转换为RF信号,并发送到天线165。处理器162处理接收的基带信号并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来执行UE101中的功能特性。存储器161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164以控制UE 101的操作。天线165向gNB106的天线156发送上行链路传送,并从gNB 106的天线156接收下行链路传送。
UE 101还包括一组控制模块,用于执行功能任务。这些控制模块可通过电路、软件、固件或上述的组合实现。MBS模块191从无线网络中网络实体接收MBS的DL数据封包,其中DL数据封包通过多个独立编码的NOMA层编码并叠加在一个或多个时频RE上。NOMA配置模块192获得DL数据封包的NOMA配置参数。NOMA解码器193基于NOMA配置参数对从UE物理层接收到的已编码DL数据封包的多个PDU进行解码和重连。递送模块194将已解码PDU递送到UE的上层。
图2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NR无线电接口栈的集中化上层的示范性NR无线系统示意图。中央单元(central unit,CU)/gNB节点的上层(upper layer)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gNB节点的下层(lower layer)之间可能有不同的协议划分选择。中央单元和gNB下层之间的功能划分可能取决于传输层。由于较高的协议层在带宽、延迟、同步和抖动方面对传输层的性能要求较低,中央单元和gNB下层之间的低性能传输可以使能NR无线电栈的高协议层在中央单元中得到支持。在一实施例中,SDAP和PDCP层位于中央单元,而RLC、MAC层和物理层位于分布式单元。核心单元(core unit)201与具有gNB上层252的中央单元211连接。在一实施例250中,gNB上层252包括PDCP层和可选的SDAP层。中央单元211与分布式单元221、222和223连接,其中分布式单元221、222和223分别对应于小区231、232和233。分布式单元221、222和223包括gNB下层251。在一实施例中,gNB下层251包括PHY、MAC和RLC层。在另一实施例260中,每个gNB具有包括SDAP、PDCP、RLC、MAC和PHY层的协议栈261。
图2B是用于多个MBS会话的多个独立NOMA层编码器的示范性顶层示意图。多个MBS会话270被划分为多个流,包括多个流-1 281、多个流-2 282和多个流-N 283。每个MBS会话为UE提供预定义的QoS。相同的MBS可提供不同的QoS,例如可为相同的MBS提供高清(highdefinition,HD)、超高清(ultra HD,UHD)。也可将具有相同QoS的MBS提供给不同的UE。在诸如NR系统的某些系统中,NR MBS在小区的覆盖范围或某个专用组中传输。上层将不同的QoS流,例如多个流-1 281、多个流-2 282和多个流-N 283,并行传送到MAC层。MAC层将映射到NOMA层。多个流-1 281映射到NOMA编码器284的NOMA层。多个流-2 282映射到NOMA编码器285的NOMA层。多个流-N 283映射到NOMA编码器286的NOMA层。不同的NOMA层可以使用独立的MCS、NOMA扩频序列和功率比。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不同层的协调(服务/符号同步)或组合对于实现更出色的用户体验和服务专用要求至关重要。例如,同一视频内容的左视图和右视图可独立地从上层传递到物理层,如果不同层的采样对齐,UE可将左视图和右视图组合起来获得立体3D视频分量。采用分层的NOMA结构可从RLC层到MAC层传输比传输块大小更多的比特,并将它们分成多个段,每个段对应一个NOMA层。
可对每个独立编码的数据封包执行符号对齐。可分别对NOMA编码器284、285和286的输出符号执行对齐287、288和289。从物理层的角度来看,在经过NOMA编码器(包括后述的信道编码器、比特交织、比特加扰、QAM调制和扩频)编码后,可如步骤291所示,在实际OFDM调制之前,可将来自上层的两个或多个数据流叠加在相同时间/频率资源中。在步骤290,数据封包在单个RF信道上传输,这可以实现有限频谱资源灵活用于MBS。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独立数据流从上层传送并划分到多个NOMA层的示范性示意图。共享信道(shared channel,SCH)的两个独立DL数据流包括DL-SCH-1 301和DL-SCH-2 302。基于一个或多个配置或条件,每个数据流通过分割或填充功能311(用于DL-SCH-1 301)和312(用于DL-SCH-2 302)被划分为两个或更多个分段。一个或多个配置或条件包括传输块大小的限制、专用目的,例如提高频谱效率和/或减少系统延迟。每个分段对应一个NOMA层。NOMA层350和NOMA层360用于对来自DL-SCH-1 301的两个分段数据封包进行NOMA编码。NOMA层370和NOMA层380用于对来自DL-SCH-2 302的两层数据封包进行NOMA编码。不同的NOMA层可以用于不同的需求,例如相同服务的不同Qos(HD/UHD)。每个NOMA层使用独立的信道编码器(如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极化码等)、比特交织、比特加扰、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星座图和扩频码,上述操作也可以称为NOMA编码器。NOMA层350的NOMA编码器包括信道编码器351、比特交织352、比特加扰353、调制/旋转354和扩频355。NOMA层360的NOMA编码器包括信道编码器361、比特交织362、比特加扰363、调制/旋转364和扩频365。NOMA层370的NOMA编码器包括信道编码器371、比特交织372、比特加扰373、调制/旋转374和扩频375。NOMA层380的NOMA编码器包括信道编码器381、比特交织382、比特加扰383、调制/旋转384和扩频385。在一实施例中,每个层或每个服务也可以具有层专用或服务专用的交织/加扰序列。
在一实施例中,非正交扩频码(non-orthogonal spreading code,NSC)模块,例如扩频模块355、365、375和385,用于同时接收MBS。精心设计的低互相关NSC区分每一层的数据封包并减少层间的干扰。每个NOMA层都将被分配一个专用的NSC。一般来说,NSC的长度(K)会小于NOMA层数(M),比值K/M称为过载因子(NOMA系统K/M>1),与频谱效率正相关。例如,在QAM调制之后,每一层的调制符号(例如,
Figure BDA0003518447990000081
将与层专用NSC相乘,调制符号可以用K个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进行扩展。最后,M层的调制和扩频符号叠加在K个RE上。
与传统NR系统相比,多NOMA层编码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M个用户采用时域复用或频域复用的方法将占用M个正交时/频域资源,过载因子为1。根据信道状况或服务质量,每层将分配一个功率因子(power factor),例如G1 331用于NOMA层350,G2 332用于NOMA层360,G3 333用于NOMA层370,G4 334用于NOMA层380。随后,执行层叠加。编码单元大小根据所使用的NSC长度、调制阶数和编码率进行调整。在步骤303,一旦所有层的数据都经NOMA编码器编码,它们在功率分配之后被组合成单个NOMA信号。最后,在步骤304,使用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在一个RF信道内生成和发送OFDM信号。所示的多个DL数据流可以扩展到两个以上的服务或/和每个服务具有多个基于质量的子层,NOMA层数将相应增加,每个划分的数据流对应一个独立的NOMA编码器/层。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L1信令开销,包含DL组公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用于通知UE如何以及在何处接收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息,例如时间和频率资源信息等。但是,每个UE或每个层可能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或用户体验采用不同的物理参数,例如MCS。在传统的NR蜂窝系统中,DCI中只携带一个“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它只能指示一个MCS值,不适合本发明描述的多个UE具有不同MCS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修改的DCI用于NOMA配置参数。可在组公共DCI中引入多个“调制编码方案”字段来指示为接收UE配置哪个MCS,并且这些字段与UE具有预定义的关系。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网络建立包含所有UE的MCS组合的MCS表,可只在组公共DCI中配置一个“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专用单播DCI来通知将用哪个MCS值来接收MBS,此时专用单播DCI中可配置一个“调制编码方案”字段。
在一实施例中,修改的DCI还包括每个NOMA编码器/层各自的NOMA扩频信息,以在QAM调制之后执行扩频。用于通知MCS的类似方法可以重复用于指示UE特定的扩频码。例如,可在组公共DCI内添加多个“扩频码索引”字段,每个字段对应一个专用的UE。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网络建立包含所有UE扩频码关系的混合映射组合时,可只在组公共DCI中配置一个“扩频码索引”字段。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在专用单播DCI引入“扩频码索引”字段以通知将用哪个扩频码来接收MBS。
在一实施例中,可基于预定义规则为一个MBS配置多个流,例如DL-SCH-1 301和DL-SCH-2 302。在一种场景中,对于UHD和HD联播广播传送,立体3D视频分量的左视图和右视图可以分别是UHD视频和HD视频。因为从物理层的角度来看,两个视图是独立编码和解码的,所以两个视图之间没有依赖关系。也就是说,具有正常信道质量的接收器可从物理信道获取HD右视图视频数据,并为用户提供高清服务。另一个具有更高信道质量的接收器可从不同的物理信道获取UHD视频数据,并为用户提供UHD服务。此外,当接收器可同时从两个物理信道获取数据时,接收器同时获取UHD左视图和HD右视图视频,并通过组合两个视图向用户提供3D服务。通过使用基于分层的同时传输机制,HD右视图可在基础层(也可被称为核心层)中编码,而UHD左视图可通过增强层进行编码(例如使用HEVC的源编码方案)。
举例来说,对于来自上层的DL-SCH-1 301数据流,NOMA层350被配置为传送基础层,而NOMA层360被配置为传送增强层。NOMA层350(即基础层)以高功率和低阶调制(例如QPSK)编码方案进行传输,小区中心和小区边缘的UE都可以接收到。NOMA层360(即增强层)以低功率和高阶调制(例如1024QAM)编码方案传输,因为小区中心的UE具有更好的无线电信号质量,所以只能由小区中心的UE接收。在这种系统的接收器实现中,接收器从叠加的接收器数据中抵消(cancel out)基础层数据,以便获得增强层的更高性能。小区边缘用户可接收到MBS服务的HD右视图。小区中心的接收器可先获取HD右视图,并抵消HD右视图数据,获得UHD左视图服务。也可以通过两个物理信道的基础层和增强层来获取3D UHD视图,由接收器显示器结合两个视图展示3D服务。
通过多层NOMA编码器,可将一个视频流映射到独立的NOMA层,并由多个不同的编码器进行编码,以实现不同的用户体验。当独立的NOMA编码器通过同一物理信道进行叠加传输时,需要在发送端进行同步传输,以保证接收端对特定视频流的瞬时样本的画面呈现。编码流是由应用层通过特定的编解码在信息源产生的,它们在通过物理层的信道传输之前会经过高层协议栈。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多层数据流独立传送左视图和右视图的封包流的示范性示意图。从上层传递两个数据流:用于右视图的数据流-1 401,用于左视图的数据流-2 402。举例来说,假设对于MBS来说,右视图对应于HD视频,左视图对应于UHD视频。来自上层的右视图数据流-1 401被编码为MAC PDU 411。来自上层的左视图流-2 402被编码为MAC PDU 421。左视图和右视图封包被分割并在需要时执行数据填充。得到的具有填充的两层数据封包412和422在物理层中映射到不同的NOMA层。封包经过独立的NOMA编码器,即NOMA编码器418和NOMA编码器428。功率因子G1 414和G2 424分别应用于数据封包413和423。在步骤403,来自NOMA编码器418的已编码数据封包413和来自NOMA编码器428的已编码数据封包423被叠加在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404中。
虽然不同NOMA层的数据流是独立配置的,但是需要联合符号对齐(比特对齐),这限制了两个传输块的大小。为了实现不同层业务封包的同时传输并减少上层封包拥塞,可以使用MAC分段和填充(例如零填充)来满足物理层所需的传输块大小。举例来说,如果右视图数据流没有足够的比特来传输,则在生成MAC PDU之前执行MAC填充以产生相应的比特大小。如果左视图的比特大于传输块大小,则执行MAC分段。此外,为了获得鲁棒(robustness)性能,可选择较低的MCS和调制阶数。如果可用的RE数量固定,则需要较小的传输块大小。通常,左视图(UHD)的封包流比右视图(HD)的封包流要传输的比特更多。来自多个流的符号可能匹配得不是很好,这会引发符号对齐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预定义或预配置一组配置参数,用于叠加多个独立编码的数据比特。从叠加传输的角度来看,需要不同层之间的符号对齐。举例来说,假设两层(基础层和增强层)经NOMA编码器编码后一个叠加传输间隔的调制符号数为S,假设基础层和增强层的考虑MCS和扩频因子二者的因子分别为F1和F2,基础层和增强层的所需传输块大小分别为A1和A2。两层叠加配置将满足F1*A1=F2*A2=S的条件。类似地,当每个配置的NOMA层所需TBS大小为A1,A2,…An,并且考虑MCS和扩频因子二者的组合因子配置为F1,F2,…,Fn时,n层叠加配置将满足F1*A1=F2*A2=…=Fn*An=S。请注意,在其他实施例中,MCS和扩频因子可分别对应独立的因子。
在一实施例中,对每个独立的NOMA层执行填充和/或分割。假设要在NOMA层n上传输的MAC PDU的TBS为A,而为NOMA层n配置的期望TBS为A1,则基于A和A1为NOMA层n执行填充或分割。当A<A1时,执行填充。为MAC PDU填充(A1-A)个比特。当A>A1时,MAC PDU将分为
Figure BDA0003518447990000111
部分。分段数据的最后一部分将用
Figure BDA0003518447990000112
个比特填充。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填充比特可为0比特,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下面的图5A、5B、6A和6B说明了NOMA编码器操作的示范性场景。
图5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一层的比特大于相应传输块大小,并且划分的分段进行顺序传输时解决符号对齐的示范性示意图。从上层传递两个数据流:数据流-1 501用于右视图,数据流-2 502用于左视图。来自上层的右视图数据流-1 501被编码为MAC PDU511。来自上层的左视图数据流-2 502被编码为MAC PDU 521。左视图和右视图封包被分割并在需要时执行数据填充。在此示范例中,右视图MAC PDU 511的TBS大小A_right小于为NOMA层-1配置的TBS大小A1。为MAC PDU 511填充(A1-A_right)个比特,从而生成新的右视图PDU 512。左视图MAC PDU 521的TBS大小A_left大于为NOMA层-2配置的TBS大小A2。左视图MAC PDU 521被分割成两部分,左视图部分-1 522和左视图部分-2 523。分段左视图部分-1 522仅是信息比特而没有填充比特。分段左视图部分-2 523没有足够的比特来构成MAC集合,则添加
Figure BDA0003518447990000113
个填充比特。
在一实施例中,划分的数据封包在不同的时隙中顺序传输。右视图封包512在时域中作为右视图PDU 515和516分别在时隙-1和时隙-2中重复传输。PDU 515和516被放入NOMA编码器-1 531,并分别为时隙-2和时隙-1生成PDU 517和PDU 518。左视图部分-1和左视图部分-2按顺序放入时域,包括左视图部分-1 526和左视图部分-2 525。PDU 526和525通过NOMA编码器-2 532,并分别为时隙-2和时隙-1生成PDU 527和PDU 528。在第一个时隙(时隙-1)中,右视图518和左视图的第一个分段528将在相同的时间/频率域504中传输。右视图的重复517和左视图的第二个分段527将在第2个时隙(时隙-2)中传输。通过NOMA层-1的功率因子G1 519和NOMA层-2的功率因子G2 529,右视图和左视图在步骤503叠加到同一时隙中。
在接收器处,UE将检测来自第一时隙的组合数据并将它们存储在HARQ缓冲器中,直到接收到与第一分段数据相关联的所有内容。增强层将重新连接多个MAC层比特并传递给上层,基础层由于多次重复传输将进行软合并,这可以提高基础层服务的传输性能。
图5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一层的比特大于相应传输块大小,并且划分的分段进行并行传输时解决符号对齐的示范性示意图。从上层传递两个数据流:数据流-1 505用于右视图,数据流-2 506用于左视图。来自上层的右视图数据流-1 505被编码为MAC PDU561。来自上层的左视图数据流-2 506被编码为MAC PDU 581。左视图和右视图封包被分割并在需要时执行数据填充。在此示范例中,右视图MAC PDU 561的TBS大小A_right小于为NOMA层-1配置的TBS大小A1。为MAC PDU 561填充(A1-A_right)个比特,从而生成新的右视图PDU 562。左视图MAC PDU 581的TBS大小A_left大于为NOMA层-2配置的TBS大小A2。左视图MAC PDU 581被分割成两部分,左视图部分-1 582和左视图部分-2 583。分段左视图部分-1 582仅是信息比特而没有填充比特。分段左视图部分-2 583没有足够的比特来构成MAC集合,则添加
Figure BDA0003518447990000121
个填充比特。
在一实施例中,划分的数据封包在相同时隙中同时传输。增强层/左视图的两个分段部分以及基础层/右视图MAC PDU将由NOMA编码器独立编码。右视图PDU 582放入具有编码器的NOMA层-1 571并生成PDU 567。左视图部分-1 582和左视图部分-2 583分别通过NOMA层-2 572和NOMA层-3 573,生成已编码数据587和588。通过NOMA层-1的功率因子G1551、NOMA层-2的功率因子G2 552以及NOMA层-3的功率因子G3 553,来自所有层的数据在步骤507被叠加到相同的时频资源中,并随后在一个RF信道508进行传输。
在接收器处,UE将检测来自一时隙的所有增强层数据,并可快速重新连接MAC PDU以传递给上层,与顺序处理相比,处理延迟将会降低。
图6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两层的比特大于相应传输块大小,并且划分的分段进行顺序传输时解决符号对齐的示范性示意图。从上层传递两个数据流:数据流-1601用于右视图,数据流-2 602用于左视图。来自上层的右视图数据流-1 601被编码为MAC PDU611。来自上层的左视图数据流-2 602被编码为MAC PDU 621。左视图和右视图封包被分割并在需要时执行数据填充。在此示范例中,右视图MAC PDU 611的TBS大小A_right大于为NOMA层-1配置的TBS大小A1。右视图MAC PDU 611被分割成两部分,右视图部分-1 612和右视图部分-2 613。分段右视图部分-1 612仅是信息比特而没有填充比特。分段右视图部分-2 613没有足够的比特来构成MAC集合,则添加
Figure BDA0003518447990000122
个填充比特。左视图MAC PDU 621的TBS大小A_left大于为NOMA层-2配置的TBS大小A2。左视图MAC PDU 621被分割成两部分,左视图部分-1 622和左视图部分-2 623。分段左视图部分-1 622仅是信息比特而没有填充比特。分段左视图部分-2 623没有足够的比特来构成MAC集合,则添加
Figure BDA0003518447990000131
个填充比特。
在一实施例中,划分的数据封包在不同的时隙中顺序传输。右视图部分-1 616和右视图部分-2 615按顺序放入时域。PDU 616和615通过NOMA编码器-1 631,并分别为时隙-2和时隙-1生成PDU 617和PDU 618。左视图部分-1和左视图部分-2按顺序放入时域,包括左视图部分-1 626和左视图部分-2 625。PDU 626和625通过NOMA编码器-2 632,并分别为时隙-2和时隙-1生成PDU 627和PDU 628。在第一个时隙(时隙-1)中,右视图的第一个分段618和左视图的第一个分段628将在相同的时间/频率域604中传输。右视图的第二个分段617和左视图的第二个分段627将在第2个时隙(时隙-2)中传输。通过NOMA层-1的功率因子G1 619和NOMA层-2的功率因子G2 629,右视图和左视图在步骤603叠加到同一时隙中。
在接收器处,UE将检测来自第一时隙的组合数据并将它们存储在HARQ缓冲器中,直到接收到与第一分段数据相关联的所有内容。增强层将重新连接多个MAC层比特并传递给上层,基础层由于多次重复传输将进行软合并,这可以提高基础层服务的传输性能。
图6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两层的比特大于相应传输块大小,并且划分的分段进行并行传输时解决符号对齐的示范性示意图。从上层传递两个数据流:数据流-1 605用于右视图,数据流-2 606用于左视图。来自上层的右视图数据流-1 605被编码为MAC PDU661。来自上层的左视图数据流-2 606被编码为MAC PDU 681。左视图和右视图封包被分割并在需要时执行数据填充。在此示范例中,右视图MAC PDU 681的TBS大小A_right大于为NOMA层-1配置的TBS大小A1。右视图MAC PDU 661被分割成两部分,右视图部分-1 662和右视图部分-2 663。分段右视图部分-1 662仅是信息比特而没有填充比特。分段右视图部分-2 663没有足够的比特来构成MAC集合,则添加
Figure BDA0003518447990000132
个填充比特。左视图MAC PDU 681的TBS大小A_left大于为NOMA层-2配置的TBS大小A2。左视图MAC PDU 681被分割成两部分,左视图部分-1 682和左视图部分-2 683。分段左视图部分-1 682仅是信息比特而没有填充比特。分段左视图部分-2 683没有足够的比特来构成MAC集合,则添加
Figure BDA0003518447990000133
个填充比特。
在一实施例中,划分的数据封包在相同时隙中同时传输。增强层/左视图的两个分段部分以及基础层/右视图MAC PDU将由NOMA编码器独立编码。右视图部分-1 662和右视图部分-2 683分别通过NOMA层-1 671和NOMA层-2 672,生成已编码数据667和668。左视图部分-1 682和左视图部分-2 683分别通过NOMA层-3 673和NOMA层-4 674,生成已编码数据687和688。通过NOMA层-1的功率因子G1 651、NOMA层-2的功率因子G2 652、NOMA层-3的功率因子G3 653以及NOMA层-4的功率因子G4 654,来自所有层的数据在步骤607被叠加到相同的时频资源中,并随后在一个RF信道608进行传输。
在接收器处,UE将检测来自一时隙的所有增强层数据,并可快速重新连接MAC PDU以传递给上层,与顺序处理相比,处理延迟将会降低。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E通过DL NOMA处理多个MBS会话的同时传输的示范性流程图。在步骤701,UE从无线网络中的网络实体接收MBS的DL数据封包,其中DL数据封包通过多个独立编码的NOMA层进行编码并叠加到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元素上。在步骤702,UE获得DL数据封包的NOMA配置参数。在步骤703,UE基于NOMA配置参数对从UE的物理层接收到的已编码DL数据封包的多个PDU进行解码和重新连接。在步骤704,UE将已解码PDU传送到UE的上层。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如gNB)通过DL NOMA同时发送多个MBS会话的示范性流程图。在步骤801,基站在无线网络中将多个MBS会话的数据封包划分到多个NOMA层,其中MBS会话为UE提供具有QoS的MBS。在步骤802,基站利用对应的NOMA编码器对每个NOMA层的数据封包进行编码,其中每个NOMA编码器配置有用于物理层的独立NOMA配置参数。在步骤803,基站对来自多个NOMA编码器的已编码数据封包执行符号对齐。在步骤804,基站将多个MBS会话的已对齐数据封包叠加到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元素中。在步骤805,基站同时向一个或多个UE发送多个MBS会话。
在一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储存有程序,上述程序被执行时使得UE执行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虽然出于说明目的,已结合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因此,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所描述实施例的各个特征实施各种修改、改编和组合。

Claims (21)

1.一种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从无线网络中的网络实体接收多播广播服务MBS的下行链路数据封包,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封包通过多个独立编码的非正交多址NOMA层进行编码并叠加到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元素上;
获得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封包的NOMA配置参数;
基于所述NOMA配置参数对从所述用户设备物理层接收到的已编码下行链路数据封包的多个分组数据单元进行解码和重新连接;以及
将已解码分组数据单元传送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上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NOMA层通过不同的NOMA配置参数独立编码,其中各NOMA配置参数包括调制编码方案和扩频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无线网络中接收修改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获得所述NOMA配置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OMA配置参数在组公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定义,其中每个调制编码字段对应一个用户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混合NOMA配置参数表,包含所有用户设备的NOMA配置参数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告知所述NOMA配置参数的单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OMA配置参数进一步包括信道编码器和功率比。
8.一种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在无线网络中将多个多播广播服务MBS会话的数据封包划分到多个非正交多址NOMA层,其中MBS会话为用户设备提供具有服务质量的MBS;
利用对应的NOMA编码器对每个NOMA层的数据封包进行编码,其中每个NOMA编码器配置有用于物理层的独立NOMA配置参数;
对来自多个NOMA编码器的已编码数据封包执行符号对齐;
将多个MBS会话的已对齐数据封包叠加到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元素中;以及
同时向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发送多个MBS会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划分包括用于各NOMA编码器的分段和填充的一个或多个进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OMA层的数据封包的大小小于为所述NOMA层配置的传输块大小时,对所述NOMA层的数据封包执行填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NOMA层执行数据分段,并且对各个数据分段执行顺序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NOMA层执行数据分段,并且对各个数据分段执行并行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通过修改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将所述NOMA配置参数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
14.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机,用来在无线网络中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
多播广播服务MBS模块,用来从所述无线网络中的网络实体接收MBS的下行链路数据封包,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封包通过多个独立编码的非正交多址NOMA层进行编码并叠加到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元素上;
NOMA配置模块,用来获得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封包的NOMA配置参数;
NOMA解码器,用来基于所述NOMA配置参数对从所述用户设备物理层接收到的已编码下行链路数据封包的多个分组数据单元进行解码和重新连接;以及
递送模块,用来将已解码分组数据单元传送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上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NOMA层通过不同的NOMA配置参数独立编码,其中各NOMA配置参数包括调制编码方案和扩频序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无线网络中接收修改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获得所述NOMA配置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OMA配置参数在组公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定义,其中每个调制编码字段对应一个用户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配置混合NOMA配置参数表,包含所有用户设备的NOMA配置参数组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告知所述NOMA配置参数的单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OMA配置参数进一步包括信道编码器和功率比。
21.一种存储介质,储存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执行时使得用户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74291.0A 2020-12-30 2022-02-24 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Pending CN1151507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0716A TWI809772B (zh) 2021-03-29 2022-03-23 多播廣播服務同時傳輸方法和使用者設備
US17/710,876 US20220312155A1 (en) 2020-12-30 2022-03-31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21/083519 2021-03-29
PCT/CN2021/083519 WO2022204857A1 (en) 2021-03-29 2021-03-29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l noma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754A true CN115150754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5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4291.0A Pending CN115150754A (zh) 2020-12-30 2022-02-24 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0754A (zh)
WO (1) WO2022204857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28611A1 (en) * 2017-03-30 2020-0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using orthogonal or non-orthogonal code multiple access sche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033968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Intel Corporation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table and transport block size (tbs) calculation for uplink (ul) noma transmission
CN111371482A (zh) * 2020-03-09 2020-07-03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波束聚合的下行广播链路的毫米波mimo-noma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28611A1 (en) * 2017-03-30 2020-0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using orthogonal or non-orthogonal code multiple access sche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033968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Intel Corporation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table and transport block size (tbs) calculation for uplink (ul) noma transmission
CN111371482A (zh) * 2020-03-09 2020-07-03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波束聚合的下行广播链路的毫米波mimo-noma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4857A1 (en)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559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a number of resource elements i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JP7186868B2 (ja) サービスデータの伝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コンピュータ機器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RU225831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услуги, основанной на множестве скоростей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в мобильной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CN113271180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位图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19011599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us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07003127A1 (fr) Procede de codage de canal de transmission de trafic hsdpa a porteuses multiples et appareil de codage associe
US20230120684A1 (en) Soft buff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of termi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31815B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US1074954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9038013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 scheduling in ue and base station
EP405083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4733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7733560B (zh) 数据分割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987458A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08908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4666021B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0580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28419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used in communication nod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417811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for channel coding
US20220312155A1 (en)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TWI809772B (zh) 多播廣播服務同時傳輸方法和使用者設備
CN115150754A (zh) 多播广播服务同时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3839739B (zh) 通信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TWI809753B (zh) 多播廣播服務並行傳輸方法和使用者設備
CN115118389A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