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451A - 网间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间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0451A
CN115150451A CN202110274908.1A CN202110274908A CN115150451A CN 115150451 A CN115150451 A CN 115150451A CN 202110274908 A CN202110274908 A CN 202110274908A CN 115150451 A CN115150451 A CN 115150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alling
called
call request
home 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49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铭
唐崇标
裘蓉
李嘉麟
郑清怀
唐斓
黄镇
曾映辉
彭滔
周旭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49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04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0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45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04L67/145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avoiding end of session, e.g. keep-alive, heartbeats, resumption message or wake-up for inactive or interrupted ses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网间互通方法、网间互通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该方法包括: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接收主叫侧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在被叫网络为异网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以使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本公开一方面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采用时分复用设备导致的耗能高、故障率高等问题;另一方面,减少了可能故障的风险点。此外,简化了网间互通的过程,进而减少了网间互通的延时,提高了互通效率。

Description

网间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间互通方法、网间互通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异网之间互通话务,往往需要通过长途网、关口局等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TDM)设备实现。然而,这些TDM设备本身占地面积大、故障率高;同时,为了实现网间互通话务,需要这些TDM设备长时间在网,因此也会导致耗能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间互通方法、网间互通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采用长途网、关口局等TDM设备承载话务导致的耗能高等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网间互通方法,应用于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该方法包括: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接收主叫侧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在被叫网络为异网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以使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可选的,根据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包括:对呼叫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被叫侧电话号码;根据被叫侧电话号码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可选的,根据被叫侧电话号码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包括:基于被叫侧电话号码生成第一查询请求,并向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域名系统ENUM/DNS发起第一查询请求;接收ENUM/DNS反馈的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可选的,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包括:基于被叫网络生成第二查询请求,并向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域名系统ENUM/DNS发起第二查询请求;接收ENUM/DNS反馈的互联互通节点地址,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互联互通节点地址。
可选的,在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将被叫网络的标识信息添加至呼叫请求,以使互联互通节点根据标识信息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网间互通方法,应用于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该方法包括: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接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可选的,根据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包括:对呼叫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被叫侧电话号码;根据被叫侧电话号码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可选的,根据被叫侧电话号码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包括:基于被叫侧电话号码生成第一查询请求,并向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域名系统ENUM/DNS发起第一查询请求;接收ENUM/DNS反馈的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主叫网络,包括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和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用于接收主叫侧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以及在被叫网络为异网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包括互联互通节点,互联互通节点用于接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以及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网间互通装置,应用于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控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接收主叫侧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被叫网络为异网时,控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以使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网间互通装置,应用于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该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控制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接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控制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网间互通方法,在接收到呼叫请求时,可以通过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在被叫网络为异网时,可以直接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然后通过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以实现主叫网络和被叫网络之间的网间互通。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互联互通节点实现网间互通,一方面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采用时分复用设备导致的耗能高、故障率高等问题;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不需要经过时分复用设备等节点,减少了可能故障的风险点。此外,由于减少了路由的中间节点,使得网间互通的过程更加简单,进而可以减少网间互通的延时,提高互通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网间互通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网间互通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又一种网间互通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路由过程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再一种网间互通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网间互通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网间互通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图1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1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计算机系统1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02中的程序或者从储存部分1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101、ROM 102以及RAM 103通过总线1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05也连接至总线1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07;包括硬盘等的储存部分1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09。通信部分1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05。可拆卸介质1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储存部分1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下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方法和装置中限定的各种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100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如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例如,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如图2至图4以及图6所示的各个步骤等。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省际的网间通信,往往需要通过长途网、光口局等TDM设备。以下分别以CS网络用户和IMS网络用户的省际网间通信为例对相关技术进行说明:
CS网络用户对省际的异网用户进行呼叫的过程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实现:主叫侧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用户发起呼叫请求后,该呼叫请求先被路由到主叫侧的PSTN端局,主叫侧的PSTN端局在接收到该呼叫请求后会将其路由到长途局,然后通过被叫侧IMS网络的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CF)将呼叫路由至被叫侧TDM/综合关口局,最后通过被叫侧关口局路由至异网,完成整个呼叫过程。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用户对省际的异网用户进行呼叫的过程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实现:主叫侧IMS用户发起呼叫请求后,该呼叫请求先被路由到主叫侧IMS网络的MGCF,主叫侧IMS网络的MGCF在接收到该呼叫请求后会将其路由至长途局,然后通过被叫侧IMS网络的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CF)将呼叫路由至被叫侧TDM/综合关口局,最后通过被叫侧关口局路由至异网,完成整个呼叫过程。
基于上述过程可知,网间互通的路由通常是通过发起端网络路由至长途网,然后由受端网络路由至归属地关口局实现的。其中,长途网和关口局主要采用TDM设备,因此导致了占地面积大、故障率高、耗能较高等问题。此外,在多媒体业务发展迅速的今天,上述网间通过电路互通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清语音、高清视频通话、高清彩铃等多媒体新业务的发展需要。
基于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本示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网间互通方法。该网间互通方法可以应用于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参考图2所示,该网间互通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10和S220:
在步骤S210中,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接收主叫侧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主叫侧发起呼叫请求后,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可以接收到该呼叫请求,然后根据该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其中,呼叫请求可以来自电路域或者来自IMS域。
具体的,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主叫网络为IMS网络时,可以通过服务呼叫控制设备S/I-CSCF进行呼叫请求的接收,然后可以通过S/I-CSCF对呼叫请求进行查询,以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根据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的归属网络时,可以先对呼叫请求进行解析,得到该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被叫侧电话号码。然后根据被叫侧电话号码查询对应的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其中,被叫侧电话号码通常情况下可以包括固定电话号码、移动电话号码等。例如,可以从呼叫请求中获得被叫侧的电话号码1390731xxxx。
需要说明的是,被叫侧电话号码通常用于确定唯一的被叫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被叫侧电话号码也可以通过能够确定唯一被叫侧的标识替换。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根据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被叫侧电话号码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侧网络时,可以先基于被叫侧电话号码生成第一查询请求,然后将该查询请求发送至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域名系统ENUM/DNS发起第一查询请求。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域名系统ENUM/DNS在接收到携带有被叫侧电话号码的第一查询请求后,可以将该被叫侧电话号码归属的被叫网络返回给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
具体的,在主叫网络为IMS网络时,可以通过IMS网络的S/I-CSCF向ENUM/DNS将携带有被叫电话号码的名称权威指针记录的第一查询请求,ENUM/DNS配置名称权威指针记录,将被叫电话号码映射为被叫URI(统一资源标识),并将结果返回。S/I-CSCF可以基于被叫URI的域名部分获取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例如,被叫侧的电话号码为1390731xxxx时,通过向ENUM/DNS发起第一查询请求,可以获得对1390731xxxx进行映射后得到的被叫侧URI,+8673112421390731XXXX@0731.139.com,其中域名部分0731.139.com是被叫1390731xxxx归属网络名,即被叫网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ENUM/DNS反馈的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异网呼叫标识,以便于主叫网络可以通过该异网呼叫标识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与主叫网络不同。具体的,可以预先在ENUM/DNS中设定归属的被叫网络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被叫网络是否为异网。例如,某主叫侧的第一运营商主叫网络的ENUM/DNS设定0731.139.com对应长沙的第二运营商网络,此时则可以确定被叫侧为异网。
在步骤S220中,在被叫网络为异网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以使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其中,上述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和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可以是在不同地区分别部署的,但归属于同一归属机构的主叫网络。例如,在北京和湖南分别部署的,但是归属于同一运营商的IMS网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被叫网络为异网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可以将该呼叫请求直接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以使该互联互通节点可以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实现异网互通的目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主叫网络为IMS网络时,若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IMS网络通过S/I-CSCF接收呼叫请求并查询被叫网络时,对应的,也可以直接通过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IMS网络的S/I-CSCF向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IMS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发送呼叫请求。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主叫网络为IMS网络时,上述互联互通节点可以是IMS网络的互联边界控制功能组IBCF。具体的,可以是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IMS网络向被叫侧归属地的IMS网络的互联边界控制功能组IBCF发送呼叫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有些归属地并未配置主叫网络,或者配置了主叫网络但没有配置与异网主叫网络互通的互联互通节点互联互通节点。因此在实际实施时,还需要提前确定被叫侧归属地是否配置的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以及是否配置有与异网互通的互联互通节点。具体的,可以提前配置好各地区是否部署主叫网络以及是否部署互联互通节点,通过查询的方式确定。例如,在主叫网络为IMS网络时,各地区是否部署主叫网络以及是否部署互联互通节点可以预先设定在ENUM/DNS中,当ENUM/DNS获取到被叫侧电话号码,就可以确定被叫侧归属地是否配置有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以及是否部署互联互通节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确定被叫网络为异网时,为了能够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可以直接向ENUM/DNS查询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地址,然后通过互联互通节点地址实现发送。具体的,可以基于被叫网络生成第二查询请求,然后向ENUM/DNS发起第二查询请求,ENUM/DNS在接收到该第二查询请求后,会将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地址反馈至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在接收到互联互通节点地址后,可以基于该互联互通节点地址完成发送。例如,在主叫网络为IMS网络时,第二查询请求可以包括携带被叫网络的域名查询,获取的互联互通节点地址可以是IBCF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等。
此外,为了便于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可以在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之前,将被叫网络的标识信息添加至呼叫请求以对呼叫请求进行更新,然后再将更新后的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以使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可以基于被叫网络的标识信息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例如,可以将基于被叫侧电话号码1390731xxxx映射得到的被叫侧URI:+8673112421390731XXXX@0731.139.com作为被叫网络的标识信息添加至呼叫请求中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以使互联互通节点可以根据该URI将呼叫请求续接至对应的被叫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将被叫网络的标识信息添加至呼叫请求并发送至互联互通节点的方法之外,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可以在接收到没有携带标识信息的呼叫请求之后,通过呼叫请求再次查询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网络,然后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具体的查询过程与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查询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参考图3所示,本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网间互通方法,该网间互通方法可以应用于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10和S320:
在步骤S310中,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接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接收到配置于主叫侧的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发送的呼叫请求后,可以根据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然后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中。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根据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时,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可以采用与上述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确定被叫网络相同的方法重新确定被叫网络,然后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中。具体的,可以获取呼叫请求中被叫侧电话号码,然后基于被叫侧号码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在查询时,可以先基于被叫侧电话号码生成第一查询请求,然后将该查询请求发送至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域名系统ENUM/DNS发起第一查询请求。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域名系统ENUM/DNS在接收到携带有被叫侧电话号码的第一查询请求后,可以将反馈该被叫侧电话号码归属的被叫网络。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呼叫请求中还可携带有被叫网络的标识信息。此时根据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变得更加简单,互联互通节点可以直接获取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被叫网络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被叫网络。例如,在IMS网络中,被叫网络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被叫网络的URI。即在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查询到被叫网络后,可以直接将查询到的被叫网络对应的URI作为标识信息添加至呼叫请求中,使得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可以直接根据URI确定被叫网络。
在步骤S320中,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确定被叫网络之后,可以直接通过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完成网间互通。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IMS)网络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定义的一种基于IP的网络架构。随着网络的融合演进,各电信运营商已基本具备覆盖全国的IMS网络并启动网内业务商用。为了适应主叫网络的发展趋势,满足最新的技术要求与业务需要,网间互联架构由传统IDM/软交换方式向支持VoLTE的IP中继方式演进是网络演进的必然,通过主叫网络承载长途话务也是必然选择。因此,以下以基于3GPP R5版本的第一IMS为主叫网络,以通过配置于主叫侧的第一IMS网络的S/I-CSCF接收并发送数据,通过配置于被叫侧的第一IMS的IBCF为互联互通节点为例,对本公开实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网间互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0,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S/I-CSCF接收呼叫请求,获取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被叫侧电话号码;
步骤S420,基于被叫侧电话号码,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S/I-CSCF向ENUM/DNS发起第一查询请求,获取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步骤S430,确定被叫网络为异网,且被叫侧电话号码的归属地配置有第一IMS网络,且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配置有与异网互通的IBCF;
步骤S440,基于获取的被叫网络,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S/I-CSCF向ENUM/DNS发起第二查询请求,以获取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IBCF的地址、端口信息;
步骤S450,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S/I-CSCF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IBCF;
步骤S460,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IBCF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本公开实施例的网间互通方法的路由过程如图5所示,主叫用户设备发起呼叫请求至主叫归属地的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I/S-CSCF,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向主叫二级ENUM/DNS、全国一级ENUM/DNS,以及被叫ENUM/DNS查询得到被叫侧归属地的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IBCF地址,然后将呼叫请求路由至被叫侧归属地的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IBCF,然后通过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IBCF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对应的互联互通节点,最终实现第一IMS网络与被叫网络之间的异网间互通。
参照图6所示,上述路由方法具体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实现:
步骤S601,在基于3GPP R5版本的第一IMS网络中,主叫侧用户设备发送的包含被叫侧电话号码(1390731xxxx)的呼叫请求由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P-CSCF/AGCF发送至S/I-CSCF;
步骤S603,S/I-CSCF向主叫二级ENUM/DNS发送NAPTR查询请求,且NAPTR查询请求被转发至全国一级ENUM/DNS;
步骤S605,全国一级ENUM/DNS通过二级ENUM/DNS反馈查询结果,即URI(统一资源标识):+8673112421390731XXXX@0731.139.com,并确定被叫网络是否为异网;
步骤S607,在被叫网络为异网时,S/I-CSCF向主叫二级ENUM/DNS发送SRV查询请求,且SRV查询请求经由全国一级ENUM/DNS转发至被叫归属地ENUM/DNS;
步骤S609,被叫归属地ENUM/DNS经过全国一级ENUM/DNS、主叫二级ENUM/DNS反馈SRV查询结果,即返回被叫侧归属地的域名;
步骤S611,S/I-CSCF向主叫二级ENUM/DNS发送A查询请求,且该A查询请求经由全国一级ENUM/DNS转发至被叫归属地ENUM/DNS;
步骤S613,被叫归属地ENUM/DNS经过全国一级ENUM/DNS、主叫二级ENUM/DNS反馈A查询结果,即返回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IBCF地址;
步骤S615,S/I-CSCF根据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IBCF地址将携带URI的呼叫请求路由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IBCF;
步骤S617,IBCF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侧归属地的被叫网络。
其中,SRV查询请求和A查询请求两个查询过程共同构成本申请的第二查询请求,实现获取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第一IMS网络的IBCF地址的目的。
综上,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不改变现有网间“就远出网”互通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主叫网络进行ENUM/DNS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并将呼叫请求路由至被叫侧归属地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减少了网间互通的路由迂回,实现了网络扁平化,提高了互通效率,同时减少网间互通的延时和故障风险点;此外,本公开的网间互通方法可以直接部署在现有的IMS网络设备上,部署方便快捷,无需增加其他设备,避免了额外投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主叫网络,包括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和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
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用于接收主叫侧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以及在被叫网络为异网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
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包括互联互通节点,互联互通节点用于接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以及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进一步的,参考图7所示,本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网间互通装置700,应用于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710和第一发送模块720。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710可以用于控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接收主叫侧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第一发送模块720可以用于在被叫网络为异网时,控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将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以使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网间互通装置700还包括第一查询模块,该第一查询模块用于对呼叫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被叫侧电话号码;根据被叫侧电话号码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查询模块还可以用于基于被叫侧电话号码生成第一查询请求,并向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域名系统ENUM/DNS发起第一查询请求;接收ENUM/DNS反馈的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网间互通装置700还包括第二查询模块,第二查询模块可以用于基于被叫网络生成第二查询请求,并向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域名系统ENUM/DNS发起第二查询请求;接收ENUM/DNS反馈的互联互通节点地址,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互联互通节点地址。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720还可以用于将被叫网络的标识信息添加至呼叫请求,以使互联互通节点根据标识信息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此外,参考图8所示,本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网间互通装置800,应用于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该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810和第二发送模块820。其中:
第二接收模块810可以用于控制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接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第二发送模块820可以用于控制互联互通节点将呼叫请求续接至被叫网络。
上述装置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在方法部分实施方式中已经详细说明,未披露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方式内容,因而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网间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接收主叫侧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在所述被叫网络为异网时,所述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以使所述互联互通节点将所述呼叫请求续接至所述被叫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包括:
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被叫侧电话号码;
根据所述被叫侧电话号码查询所述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被叫侧电话号码查询所述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包括:
基于所述被叫侧电话号码生成第一查询请求,并向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域名系统ENUM/DNS发起所述第一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ENUM/DNS反馈的所述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包括:
基于所述被叫网络生成第二查询请求,并向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域名系统ENUM/DNS发起所述第二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ENUM/DNS反馈的所述互联互通节点地址,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互联互通节点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被叫网络的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呼叫请求,以使所述互联互通节点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将所述呼叫请求续接至所述被叫网络。
6.一种网间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接收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所述互联互通节点将所述呼叫请求续接至所述被叫网络。
7.一种主叫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和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
所述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用于接收主叫侧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以及在所述被叫网络为异网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
所述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包括互联互通节点,所述互联互通节点用于接收所述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以及将所述呼叫请求续接至所述被叫网络。
8.一种网间互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接收主叫侧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查询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被叫网络为异网时,控制所述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以使所述互联互通节点将所述呼叫请求续接至所述被叫网络。
9.一种网间互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配置于被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的互联互通节点接收所述配置于主叫侧归属地的主叫网络发送的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确定被叫侧归属的被叫网络;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互联互通节点将所述呼叫请求续接至所述被叫网络。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74908.1A 2021-03-15 2021-03-15 网间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Withdrawn CN1151504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908.1A CN115150451A (zh) 2021-03-15 2021-03-15 网间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908.1A CN115150451A (zh) 2021-03-15 2021-03-15 网间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451A true CN115150451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4908.1A Withdrawn CN115150451A (zh) 2021-03-15 2021-03-15 网间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04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2964A (zh) * 2020-10-28 2022-04-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5G消息用户/VoLTE用户之间的消息发送的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94440A1 (zh) * 2012-12-21 2014-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呼叫路由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68190A (zh) * 2014-08-27 2014-1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04202786A (zh) * 2014-08-27 2014-12-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09873795A (zh) * 2017-12-05 2019-06-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关口局呼叫接续方法、关口局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94440A1 (zh) * 2012-12-21 2014-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呼叫路由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68190A (zh) * 2014-08-27 2014-1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04202786A (zh) * 2014-08-27 2014-12-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09873795A (zh) * 2017-12-05 2019-06-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关口局呼叫接续方法、关口局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2964A (zh) * 2020-10-28 2022-04-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5G消息用户/VoLTE用户之间的消息发送的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2833B (zh) 用于控制电路交换域用户终端接入ims通信网服务的设备
US8432923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inter-carrier IP-based connections using a common telephone number mapping architecture
US7948967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nabling non-IMS queries of a common telephone number mapping system
US75582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 routing via gateway brokering
US8718048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intra-carrier IP-based connections using a common telephone number mapping architecture
US11876703B2 (en) Routing communic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having multiple service communication proxies
US8571015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nabling non-IMS queries of a common telephone number mapping system
US2008012512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o enable communica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identifiers
EP2311292A2 (en) Mobile gateway
CN1941739B (zh) 分配和使用用户标识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369159B (zh)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4168289B (zh) 一种基于ims网络的用户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0035040B (zh) 一种信令寻址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51732B (zh) 一种ims网络中的业务触发方法和系统
CN115150451A (zh) 网间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09284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07645568B (zh) Ims网络实现远端入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769242A (zh) 通信方法、系统、MMTel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0554228B1 (ko) 공통 호 처리 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미디어 게이트웨이 장치
CN114244812A (zh) 语音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1021168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judging call type
CN112448938B (zh) 呼叫路由方法、网络通信节点和系统
CN113438698B (zh) 呼叫路由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KR101659326B1 (ko) VoIP 번호이동 가입자의 ENUM 가입자 정보를 활용한 번호이동가입자 정보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139391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加入者サーバ、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