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323B - 路由实现方法、vtep、第一边缘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路由实现方法、vtep、第一边缘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0323B
CN115150323B CN202210779151.6A CN202210779151A CN115150323B CN 115150323 B CN115150323 B CN 115150323B CN 202210779151 A CN202210779151 A CN 202210779151A CN 115150323 B CN115150323 B CN 1151503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device
address
route
edge
rout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91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0323A (zh
Inventor
张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91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0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0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0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28Dynamic adaptation of the update intervals, e.g. event-triggered upd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路由实现方法、VTEP、第一边缘设备、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解决链路故障导致ED组的负载分担失效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VTEP分别接收第一、第二ED发送的路由信息,其中都包括组编号,并且发送端的地址设置为发送ED的实地址;接收第一、第二ED发送的各自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根据组编号判断第一、第二ED属于同一ED组,并根据各自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地址表生成等价路由地址表项,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第二ED实地址;接收第一ED在与第二DC链路出现故障后发送的路由撤销消息;在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ED的下一跳出口。本公开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链路的稳定性和利用率。

Description

路由实现方法、VTEP、第一边缘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由实现方法,一种VTEP,一种第一边缘设备,一种路由实现系统,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DCI(Data Center Interconnect,数据中心互联)是一种实现多个DC(DataCenter,数据中心)之间互联互通的网络解决方案。在一种DCI的使用场景中,两个数据中心DC1和DC2通过两个ED(Edge Device,边缘设备)组互联,DC1的ED组1包括两个边缘设备:ED1和ED2,ED1和ED2作为一个ED组整体具有一个组地址(如2.2.2.2)。DC1和DC2之间的流量可以在ED组1的2个ED之间进行负载分担;同时,如果ED组1中任一个ED出现故障,比如ED组1中的ED1故障,则可以通过ED组1的ED2承载原本通过ED1转发的流量,提高了可靠性。ED1和ED2作为一个ED组整体对外显现的组地址可以是一个组IP地址。以ED组1举例来说,ED组1对于DC1中的VTEP(Virtual Extensible LAN Tunnel End Point,可扩展虚拟局域网隧道端点)设备,如VTEP1来说,是2台可以负载分担的设备,即VTEP1只知道ED组1,VTEP1上只会建立以ED组1的组地址为目的地址的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可扩展虚拟局域网)隧道,所以VTEP1发出的流量是向ED1组中两台设备进行hash(哈希)转发的。若ED组1中的任一ED,如ED1跟DC2互联的链路(即ED1到DC2的ED组2的VXLAN隧道)出现故障,VTEP1是无法感知的,仍然会将VTEP1向DC2的流量向ED1转发。
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感知到ED1跟DC2互联的链路发生故障时,直接将ED1和DC1内部设备连接的物理链路直接关闭,让流量全部切换到ED组1中的另外一台设备ED2上去。但这种解决方案存在如下问题:如果组网中存在2个以上的DC,DC1还和DC3互联,那么将ED1和DC1内部设备连接的物理链路关闭,会导致DC1和DC3之间的流量无法使用ED组1进行负载分担;而实质上ED组1与DC3的ED组3之间的链路仍然是正常的,理论上可以进行负载分担,只是由于DC1和DC2之间的链路出现故障,导致ED组1的负载分担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路由实现方法、VTEP、第一边缘设备、路由实现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避免当边缘设备组中的一个设备到其它DC链路出现故障导致边缘设备组的负载分担功能失效的问题,提高链路的稳定性和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路由实现方法,应用于VTEP,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在同一第一DC下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接收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
接收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接收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若是,则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存取控制)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接收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发送的路由撤销消息;
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第一边缘设备建立VXLAN隧道,并且隧道的本端IP地址为VTEP的IP地址,对端的IP地址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与第二边缘设备建立VXLAN隧道,并且隧道的本端IP地址为VTEP的IP地址,对端的IP地址为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在与第二DC的链路恢复后发送的路由恢复消息;
根据所述路由恢复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增加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路由实现方法,应用于边缘设备组中的第一边缘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在同一第一DC下的VTEP发送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并在接收到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后,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向所述VTEP发送第一边缘设备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相同后,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向所述VTEP发送路由撤销消息,以使所述VTEP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第二DC的链路恢复后发送路由恢复消息到所述VTEP,以使所述VTEP根据所述路由恢复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增加第一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第二边缘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IP地址作为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对等体地址,相互建立BGP 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邻居。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VTEP,所述VTEP包括:
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在同一第一DC下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及,
接收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并且,
接收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及,
接收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
判断模块,其设置为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等价路由生成模块,其设置为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为是,则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所述接收模块还设置为接收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发送的路由撤销消息;
删除模块,其设置为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第一边缘设备,所述第一边缘设备为边缘设备组中的设备,所述第一边缘包括:
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向在同一第一DC下的VTEP发送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并在接收到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后,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所述发送模块还设置为向所述VTEP发送第一边缘设备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相同后,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及,
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向所述VTEP发送路由撤销消息,以使所述VTEP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路由实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边缘设备组以及如上所述的VTEP,其中,所述边缘设备组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边缘设备。
第六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所述的路由实现方法。
第七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所述的路由实现方法。
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的路由实现方法、VTEP、第一边缘设备、路由实现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路由信息中增加边缘设备组组编号,并且边缘设备组组内不同的边缘设备以不同的实地址与DC内的VTEP建立隧道,由VTEP在本地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当边缘设备组中的一个边缘设备到其它DC链路出现故障时,只在MAC地址表去往该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该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能够避免当边缘设备组中的一个设备到其它DC链路出现故障导致边缘设备组的负载分担功能失效的问题,提高链路的稳定性和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路由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路由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VTEP的架构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第一边缘设备的架构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路由实现系统的架构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其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公开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以下为本公开可能提到的相应名称及术语解释:
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是基于IP网络、采用“MACin UDP”封装形式的二层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技术。VXLAN可以基于已有的服务提供商或企业IP网络,为分散的物理站点提供二层互联,并能够为不同的租户提供业务隔离。VXLAN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VXLAN具有如下特点:
a、支持大量的租户:使用24位的标识符,最多可支持2的24次方(16777216)个VXLAN,使支持的租户数目大规模增加,解决了传统二层网络VLAN资源不足的问题。
b、易于维护:基于IP网络组建大二层网络,使得网络部署和维护更加容易,并且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的IP网络技术,例如利用等价路由进行负载分担等;只有IP核心网络的边缘设备需要进行VXLAN处理,网络中间设备只需根据IP头转发报文,降低了网络部署的难度和费用。
VXLAN技术将已有的三层物理网络作为Underlay网络,在其上构建出虚拟的二层网络,即Overlay网络。Overlay网络通过封装技术、利用Underlay网络提供的三层转发路径,实现租户二层报文跨越三层网络在不同站点间传递。对于租户来说,Underlay网络是透明的,同一租户的不同站点就像工作在一个局域网中。VXLAN的典型网络模型包括如下几部分:
VM(Virtual Machine,虚拟机):在一台服务器上可以创建多台虚拟机,不同的虚拟机可以属于不同的VXLAN。属于相同VXLAN的虚拟机处于同一个逻辑二层网络,彼此之间二层互通;属于不同VXLAN的虚拟机之间二层隔离。VXLAN通过VXLAN ID来标识,VXLAN ID又称VNI(VXLAN Network Identifier,VXLAN网络标识符),其长度为24比特。
VTEP(VXLAN Tunnel End Point,VXLAN隧道端点):VXLAN的边缘设备。VXLAN的相关处理都在VTEP上进行,例如识别以太网数据帧所属的VXLAN、基于VXLAN对数据帧进行二层转发、封装/解封装报文等。VTEP可以是一台独立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虚拟机所在的服务器。
VXLAN隧道:两个VTEP之间的点到点逻辑隧道。VTEP为数据帧封装VXLAN头、UDP头和IP头后,通过VXLAN隧道将封装后的报文转发给远端VTEP,远端VTEP对其进行解封装。
核心设备:IP核心网络中的设备。核心设备不参与VXLAN处理,仅需要根据封装后报文的目的IP地址对报文进行三层转发。
VSI(Virtual Switch Instance,虚拟交换实例):VTEP上为一个VXLAN提供二层交换服务的虚拟交换实例。VSI可以看作是VTEP上的一台基于VXLAN进行二层转发的虚拟交换机,它具有传统以太网交换机的所有功能,包括源MAC地址学习、MAC地址老化、泛洪等。VSI与VXLAN一一对应。
AC(Attachment Circuit,接入电路):VTEP连接本地站点的物理电路或虚拟电路。在VTEP上,与VSI关联的三层接口或以太网服务实例(service instance)称为AC。其中,以太网服务实例在二层以太网接口上创建,它定义了一系列匹配规则,用来匹配从该二层以太网接口上接收到的数据帧。1个二层物理口下面配置了服务实例AC。
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二层VPN技术,控制平面采用MP-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通告EVPN路由信息,数据平面采用VXLAN封装方式转发报文。EVPN相比较VXLAN的优势在于:
A、简化配置:通过MP-BGP实现VTEP自动发现、VXLAN隧道自动建立、VXLAN隧道与VXLAN自动关联,无需用户手工配置,降低网络部署难度。
B、分离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控制平面负责发布路由信息,数据平面负责转发报文,分工明确,易于管理。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当边缘设备组中的一个设备到其它DC链路出现故障导致边缘设备组的负载分担功能失效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路由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VTEP,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在同一第一DC下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步骤S102:接收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
步骤S103:接收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步骤S104:接收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
步骤S105: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步骤S106:若是,则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步骤S107:接收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发送的路由撤销消息;
步骤S108: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数据中心DC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企业数据中心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满足跨地域运营、用户接入、异地灾备等场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企业在不同地域部署多个DC,此时就需要将多个DC互联起来。为了保证DC连接的稳定性,DC之间的流量可以在ED组的多个ED之间进行负载分担;但在感知到其中的ED跟其他DC互联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当前方案是直接将该ED和DC内部设备连接的物理链路直接关闭,让流量全部切换到ED组中的另外一台设备上去,导致负载分担功能失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实现方法,本实施中,第一DC(简称DC1)的ED组包括两个边缘设备:第一边缘设备(简称ED1)和第二边缘设备(简称ED2),VTEP是DC1的隧道端点设备,以下称为VTEP1,ED1和ED2使用不同的地址作为BGP对等体地址,相互建立BGP EVPN邻居。
ED1向VTEP1发送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可以是第一Type3路由信息,路由信息中增加1个属性是ED组组编号,路由信息中本端VTEP IP地址设置为不同于ED组IP地址的另外一个地址,称为ED1的实地址,即能够路由到ED1的IP地址,ED1与VTEP1建立VXLAN隧道。ED1向VTEP1发送Type2路由MAC/IP路由(MAC/IP Advertisement Route),用来通告到其他DC的MAC/IP路由,其他DC包括多个DC,其中包含第二DC;而组内的其他ED,如ED2向VTEP1发送第二路由信息(可以是第二Type3路由信息),路由信息中同样增加1个属性是其对应的ED组组编号,路由信息中本端VTEP IP地址设置为不同于ED组IP地址的另外一个地址,称为ED2的实地址,即能够路由到ED2的IP地址。ED2与VTEP1建立VXLAN隧道。ED2向VTEP1发送Type2路由MAC/IP路由,用来通告到其他DC的MAC/IP路由,其他DC中包括第二DC,VTEP1接收到ED1和ED2的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后根据其中的ED组组编号判断ED1和ED2属于同一个边缘组,并且根据从ED1和ED2分别接收到的到其他DC的MAC/IP路由信息在本地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是ED1的实地址和ED2的实地址;即VTEP1去往其他DC路由的下一跳出口可以是ED1和ED2。而当ED1与其他一个DC如DC2的链路出现故障,此处的DC2并不特指某一个固定的DC,可以是其他DC中的任一DC,ED1向VTEP1发出路由撤销消息,要求VTEP1将去往DC2的路由撤销ED1的下一跳出口。VTEP1接收到ED1的路由撤销消息后,在MAC地址表中去往DC2的路由表项删除ED1的下一跳出口,去往DC2的路由只有ED2的下一跳出口。而去往其它DC的下一跳出口仍然保持是ED1和ED2。因此,在发生ED1跟DC2互联的链路发生故障时,通过撤销路由到VTEP,直接将ED1到DC2的路由撤销;而到其他DC(如DC3)的路由不更改,从而不需要将ED1和DC1内部设备连接的物理链路直接关闭,实现VTEP1既不会将向DC2的流量向ED1转发,又能够保留向其他DC的流量可以使用ED组进行负载分担。对应的,在ED2与DC2发生链路故障时,也可以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第一边缘设备建立VXLAN隧道,并且隧道的本端IP地址为VTEP的IP地址,对端的IP地址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与第二边缘设备建立VXLAN隧道,并且隧道的本端IP地址为VTEP的IP地址,对端的IP地址为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在ED1与VTEP1建立VXLAN隧道时,根据第一路由信息中设置的发送端的IP地址,将源地址确定为ED1的实地址,目的地址为VTEP1的IP地址。在ED2与VTEP1建立VXLAN隧道时,根据第二路由信息中设置的发送端的IP地址,将源地址确定为ED2的实地址,目的地址为VTEP1的IP地址。这样,VTEP1就与ED1和ED2分别建立了VXLAN隧道,既可以在进行负载分担时两个隧道同时使用,也可以在ED1或ED2到其他DC的链路故障时单独使用其中一个。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VTEP1还可以按现有方式建立以ED组1的组地址为目的地址的VXLAN隧道,在未发生故障时使用ED组1的组地址为目的地址的VXLAN隧道,在发生故障后,只使用ED1或ED2实地址的其中一个隧道。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在与第二DC的链路恢复后发送的路由恢复消息;
根据所述路由恢复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增加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在ED1(或者ED2)与DC2的链路恢复后,ED1(或者ED2)可以发送路由恢复消息到VTEP1,要求其恢复通过ED1(或者ED2)到DC2的路由,这样在ED2(或者ED1)与DC2的链路发生故障后,可以使用ED1(或者ED2)作为VTEP1到DC2路由的下一跳出口,保障链路的稳定,提高链路的利用率。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路由信息中增加边缘设备组组编号,并且边缘设备组组内不同的边缘设备以不同的实地址与DC内的VTEP建立隧道,由VTEP在本地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当边缘设备组中的一个边缘设备到其它DC链路出现故障时,只在MAC地址表去往该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该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能够避免当边缘设备组中的一个设备到其它DC链路出现故障导致边缘设备组的负载分担功能失效的问题,提高链路的稳定性和利用率。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路由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一边缘设备组中的第一边缘设备,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向在同一第一DC下的VTEP发送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并在接收到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后,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步骤S202:向所述VTEP发送第一边缘设备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相同后,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步骤S203: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向所述VTEP发送路由撤销消息,以使所述VTEP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第二边缘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IP地址作为BGP对等体地址,相互建立BGP EVPN邻居。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与VTEP建立VXLAN隧道,并且隧道的对端IP地址为VTEP的IP地址,本端的IP地址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第二DC的链路恢复后发送路由恢复消息到所述VTEP,以使所述VTEP根据所述路由恢复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增加第一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在本公开中,边缘设备组的第二ED与第一ED的执行方法一样,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ED可按同样的方式执行路由实现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对应,具体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VTEP的架构图,如图3所示,所述VTEP包括:
接收模块11,其设置为接收在同一第一DC下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及,
接收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并且,
接收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及,
接收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
判断模块12,其设置为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等价路由生成模块13,其设置为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为是,则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所述接收模块11还设置为接收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发送的路由撤销消息;
删除模块14,其设置为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进一步的,所述VTEP还包括第一隧道建立模块15;
所述第一隧道建立模块15设置为与第一边缘设备建立可VXLAN隧道,并且隧道的本端IP地址为VTEP的IP地址,对端的IP地址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及,
与第二边缘设备建立VXLAN隧道,并且隧道的本端IP地址为VTEP的IP地址,对端的IP地址为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VTEP还包括路由恢复模块16;
所述接收模块11还设置为接收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在与第二DC的链路恢复后发送的路由恢复消息;
所述路由恢复模块16设置为根据所述路由恢复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增加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第一边缘设备的架构图,所述第一边缘设备为第一边缘设备组中的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边缘包括:
发送模块21,其设置为向在同一第一DC下的VTEP发送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并在接收到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后,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所述发送模块21还设置为向所述VTEP发送第一边缘设备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相同后,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及,
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向所述VTEP发送路由撤销消息,以使所述VTEP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包括第二隧道建立模块22
所述第二隧道建立模块22设置为与VTEP建立VXLAN隧道,并且隧道的对端IP地址为VTEP的IP地址,本端的IP地址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包括邻居建立模块23:
所述邻居建立模块23设置与第二边缘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IP地址作为BGP对等体地址,相互建立BGP EVPN邻居。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模块21还设置为:
在与第二DC的链路恢复后发送路由恢复消息到所述VTEP,以使所述VTEP根据所述路由恢复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增加第一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路由实现系统的架构图,如图所示,所述系统包括边缘设备组1以及如上所述的VTEP2,其中,所述边缘设备组1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边缘设备3。
所述边缘设备组1还包括第二边缘设备4。
本公开实施例的VTEP、第一边缘设备和路由实现系统用于实施方法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路由实现方法,所以描述的较为简单,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三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10和处理器20,所述存储器10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20运行所述存储器1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20执行上述各种可能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0与处理器20连接,存储器10可采用闪存或只读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处理器20可采用中央处理器或单片机。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上述各种可能的方法。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可移除或不可移除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路由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扩展虚拟局域网隧道端点VTEP,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在同一第一数据中心DC下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所述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为不同于所述边缘设备组IP地址的另外一个地址,并且是能够路由到所述第一边缘设备的IP地址;
接收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
接收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所述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为不同于所述边缘设备组IP地址的另外一个地址,并且是能够路由到所述第二边缘设备的IP地址;
接收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若是,则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接收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发送的路由撤销消息;
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第一边缘设备建立可扩展虚拟局域网VXLAN隧道,并且隧道的本端IP地址为VTEP的IP地址,对端的IP地址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与第二边缘设备建立VXLAN隧道,并且隧道的本端IP地址为VTEP的IP地址,对端的IP地址为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在与第二DC的链路恢复后发送的路由恢复消息;
根据所述路由恢复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增加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4.一种路由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边缘设备组中的第一边缘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在同一第一DC下的可扩展虚拟局域网隧道端点VTEP发送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所述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为不同于所述边缘设备组IP地址的另外一个地址,并且是能够路由到所述第一边缘设备的IP地址,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并在接收到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后,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所述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为不同于所述边缘设备组IP地址的另外一个地址,并且是能够路由到所述第二边缘设备的IP地址,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向所述VTEP发送第一边缘设备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相同后,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向所述VTEP发送路由撤销消息,以使所述VTEP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由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第二DC的链路恢复后发送路由恢复消息到所述VTEP,以使所述VTEP根据所述路由恢复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增加第一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6.一种可扩展虚拟局域网隧道端点VTEP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TEP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在同一第一DC下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所述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为不同于所述边缘设备组IP地址的另外一个地址,并且是能够路由到所述第一边缘设备的IP地址;以及,
接收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并且,
接收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所述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为不同于所述边缘设备组IP地址的另外一个地址,并且是能够路由到所述第二边缘设备的IP地址;以及,
接收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
判断模块,其设置为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等价路由生成模块,其设置为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为是,则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
所述接收模块还设置为接收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发送的路由撤销消息;
删除模块,其设置为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7.一种第一边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设备为边缘设备组中的设备,所述第一边缘包括:
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向在同一第一DC下的可扩展虚拟局域网隧道端点VTEP发送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一路由信息,并且所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所述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为不同于所述边缘设备组IP地址的另外一个地址,并且是能够路由到所述第一边缘设备的IP地址,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并在接收到在同一第一DC下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包括其所在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的第二路由信息后,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发送端的IP地址设置为的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所述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为不同于所述边缘设备组IP地址的另外一个地址,并且是能够路由到所述第二边缘设备的IP地址,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是否相同;
所述发送模块还设置为向所述VTEP发送第一边缘设备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VTEP在接收到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边缘设备组的组编号相同后,根据从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与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的其到其他DC的路由信息在本地MAC地址表生成对应的等价路由地址表项,等价路由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分别为第一边缘设备的实地址和第二边缘设备的实地址;以及,
在与第二DC的链路出现故障后向所述VTEP发送路由撤销消息,以使所述VTEP根据所述路由撤销消息在本地MAC地址表去往第二DC的路由表项中删除第一边缘设备的下一跳出口;
其中,所述其他DC包括第二DC,并且不包括第一DC。
8.一种路由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边缘设备组以及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扩展虚拟局域网隧道端点VTEP,其中,所述边缘设备组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边缘设备。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或者权利要求4-5中任一项所述的路由实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或者权利要求4-5中任一项所述的路由实现方法。
CN202210779151.6A 2022-07-04 2022-07-04 路由实现方法、vtep、第一边缘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5150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9151.6A CN115150323B (zh) 2022-07-04 2022-07-04 路由实现方法、vtep、第一边缘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9151.6A CN115150323B (zh) 2022-07-04 2022-07-04 路由实现方法、vtep、第一边缘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323A CN115150323A (zh) 2022-10-04
CN115150323B true CN115150323B (zh) 2023-06-02

Family

ID=83410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9151.6A Active CN115150323B (zh) 2022-07-04 2022-07-04 路由实现方法、vtep、第一边缘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032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5508A (zh) * 2013-02-25 2013-05-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访问方法和边缘设备
EP2597523A1 (en) * 2010-07-20 2013-05-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duc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389B (zh) * 2011-11-08 2015-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数据中心的流量托管方法和装置
CN108718278B (zh) * 2018-04-13 2021-04-2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718269B (zh) * 2018-05-18 2021-04-2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33272B (zh) * 2018-06-20 2021-04-2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995027B (zh) * 2021-02-23 2022-1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路由发布方法及vtep节点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97523A1 (en) * 2010-07-20 2013-05-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duc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ice
CN103095508A (zh) * 2013-02-25 2013-05-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访问方法和边缘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5G确定性网络的架构与关键技术探讨》;梁雪梅 等;《通信与信息技术》;全文 *
《Programmable residues defined networks for dege data centres》;Magnos Martinello 等;《IEEE》;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323A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6777B (zh) 基于OpenFlow的云计算分布式网络实现方法、系统
KR101503629B1 (ko) 주소 기반 캐리어 네트워크의 구별 전달
US7787480B1 (en) Routing frames in a trill network using service VLAN identifiers
CN107612808B (zh) 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DE602004013048T2 (de) Verfahren zum realisieren des pseudoleitungsemulations-edge-to-edge-protokolls
US7292581B2 (en) Large-scale layer 2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US7606939B1 (en) Scaling private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VLANs) across large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MANs).
CN101286922B (zh) 一种信令控制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948041B (zh) 构建vxlan集中式多活网关的方法和设备
US20110019678A1 (en) Routing frames in a shortest path computer network for a multi-homed legacy bridge node
CN108092890B (zh) 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11786882B (zh) 一种路由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41269A (zh) 提供商边缘网络设备及用于网络的方法
CN111935013B (zh) 流量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流量转发方法及芯片、交换机
CN107040441B (zh) 跨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58639A1 (zh) 伪线负载分担的方法和设备
CN112751767B (zh) 路由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数据中心互联网络
JP2002247089A (ja) パケットルーティ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929923B2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746717A (zh) 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通信装置
CN107682261B (zh) 流量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5174468A (zh) 路由同步方法、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电子设备及介质
US8588217B2 (en) Transport control system and transport control server
CN113037883B (zh) 一种mac地址表项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12671650A (zh) Sd-wan场景下的端到端sr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