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6717A - 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46717A CN113746717A CN202111043611.0A CN202111043611A CN113746717A CN 113746717 A CN113746717 A CN 113746717A CN 202111043611 A CN202111043611 A CN 202111043611A CN 113746717 A CN113746717 A CN 1137467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device
- data packet
- end network
- opposite
-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36 packaging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通信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中的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挂载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判断数据包中携带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对端网络设备是否属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其中,第一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若是,则判断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若是,则剥离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以使对端网络设备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二挂载设备。该方法能够在两个网络设备下的单挂设备进行通信时,使数据包使用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建立的传输隧道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避免浪费网络设备的链路资源和处理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扩展局域网)网络中,跨设备链路聚合方式下的两台VTEP(VXLAN Tunnel End Point,VXLAN隧道端点)设备,例如包括VTEP1和VTEP2两台设备,VTEP1与VTEP2之间完成配置且正常工作后,会通过peer-link链路传输数据。在一些情况下,例如VTEP1下具有为单挂设备的第一挂载设备,VTEP2下具有为单挂设备的第二挂载设备,若第一挂载设备与第二挂载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第一挂载设备将数据包发送给VTEP1,VTEP1给数据包进行VXLAN封装,即在数据包里放入VLAN标识,再将数据包通过peer-link链路发送给VTEP2,VTEP2将数据包解封后发送给第二挂载设备以完成通信,通过peer-link链路传输数据的流程较为复杂,而单挂设备之间无需用peer-link链路也能进行数据传输,因此这种传输方式浪费了VTEP1和VTEP2之间的链路资源和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通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两个网络设备下的单挂设备进行通信时,采用peer-link链路进行通信而造成的网络设备的链路资源和处理能力的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中的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挂载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判断所述数据包中携带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对端网络设备是否属于所述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其中,所述第一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
若是,则判断所述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
若是,则剥离所述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以使所述对端网络设备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挂载设备。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若是,则剥离所述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
向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发送建立邻居请求;
响应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返回的接受建立邻居消息,采用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不同的网络地址,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建立边界网关协议BGP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邻居;
向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第一type3类型路由,以使所述对端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type3类型路由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type3类型路由的私密性移动用户身份PMSI属性中包括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接收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type3类型路由,并根据所述第二type3类型路由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二type3类型路由的PMSI属性中包括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若是,则判断所述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包括:
获取预存的同步报文中携带的所述对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表项;
根据所述物理地址表项中存储的所述对端网络设备的挂载设备子表项中的挂载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若是,则剥离所述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是否为peer-link链路;
若是,则剥离所述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是否为peer-link链路包括:
获取预存的同步报文中携带的所述对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表项;
根据所述物理地址表项中存储的所述对端网络设备的挂载设备子表项中的出接口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是否为peer-link链路。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中的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挂载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为所述源端网络设备上述的方法处理后发送的数据包。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挂载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源端网络设备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
接收所述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建立邻居请求;
响应于所述建立邻居请求,向所述源端网络设备发送接受建立邻居消息,使所述源端网络设备采用与对端网络设备不同的网络地址,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建立边界网关协议BGP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邻居;
接收所述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type3类型路由,并根据所述第一type3类型路由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type3类型路由的私密性移动用户身份PMSI属性中包括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向所述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第二type3类型路由,使所述源端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type3类型路由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二type3类型路由的PMSI属性中包括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其用于接收第一挂载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判断所述数据包中携带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对端网络设备是否属于所述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其中,所述第一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
第二判断单元,其用于若是,则判断所述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
标识处理单元,其用于若是,则剥离所述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以使所述对端网络设备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挂载设备。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其用于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挂载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为所述源端网络设备根据上述的方法处理后发送的数据包。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通过在两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时,判断要发送数据包的对端网络设备是否属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若是,再进一步判断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若是,则剥离数据包中的VLAN标识,从而数据包不会通过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的peer-link链路发送到对端网络设备,而是使用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建立的传输隧道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避免浪费网络设备(包括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的链路资源和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一种M-LAG系统的架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的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与本发明无关的部分未在附图中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每个单元、模块可仅对应一个实体结构,也可由多个实体结构组成,或者,多个单元、模块也可集成为一个实体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流程图和框图中所标注的功能、步骤可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流程图和框图中,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系统、装置、设备、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代表一个单元、模块、程序段、代码,其包含用于实现规定的功能的可执行指令。而且,框图和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或方框的组合,可用实现规定的功能的基于硬件的系统实现,也可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可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单元、模块可位于处理器中。
在相关技术中,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络)是基于IP网络、采用MAC-in-UDP(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in-User Datagram Protocol,物理地址封装在用户数据协议)封装形式的二层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技术。VXLAN可以基于已有的服务提供商或企业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网络,为分散的物理站点提供二层互联,并能够为不同的租户提供业务隔离。VXLAN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VXLAN具有诸多特点,例如支持大量的租户,使用24位的标识符,最多可支持2的24次方(16777216)个VXLAN,使支持的租户数目大规模增加,解决了传统二层网络VLAN资源不足的问题。又例如易于维护,基于IP网络组建大二层网络,使得网络部署和维护更加容易,并且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的IP网络技术,例如利用等价路由进行负载分担等;只有IP核心网络的边缘设备需要进行VXLAN处理,网络中间设备只需根据IP头转发报文,降低了网络部署的难度和费用。VXLAN技术将已有的三层物理网络作为Underlay网络(即底层网络),在其上构建出虚拟的二层网络,即Overlay网络(即叠层网络)。Overlay网络通过封装技术、利用Underlay网络提供的三层转发路径,实现租户二层报文跨越三层网络在不同站点间传递。对于租户来说,Underlay网络是透明的,同一租户的不同站点就像工作在一个局域网中。VXLAN的典型网络模型可以包括如下几部分:
VM(Virtual Machine,虚拟机):在一台服务器上可以创建多台虚拟机,不同的虚拟机可以属于不同的VXLAN。属于相同VXLAN的虚拟机处于同一个逻辑二层网络,彼此之间二层互通;属于不同VXLAN的虚拟机之间二层隔离。VXLAN通过VXLAN ID来标识,VXLAN ID又称VNI(VXLAN Network Identifier,VXLAN网络标识符),其长度为24比特。
VTEP(VXLAN Tunnel End Point,VXLAN隧道端点):VXLAN的边缘设备。VXLAN的相关处理都在VTEP上进行,例如识别以太网数据帧所属的VXLAN、基于VXLAN对数据帧进行二层转发、封装/解封装报文等。需要说明的是,VTEP可以是一台独立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虚拟机所在的服务器,在此不做限定。
VXLAN隧道:两个VTEP之间的点到点逻辑隧道。VTEP为数据帧封装VXLAN头、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协议)头和IP头后,通过VXLAN隧道将封装后的报文转发给远端VTEP,远端VTEP对其进行解封装。
核心设备:IP核心网络中的设备。核心设备不参与VXLAN处理,仅需要根据封装后报文的目的IP地址对报文进行三层转发。
VSI(Virtual Switch Instance,虚拟交换实例):VTEP上为一个VXLAN提供二层交换服务的虚拟交换实例。VSI可以看做是VTEP上的一台基于VXLAN进行二层转发的虚拟交换机,它具有传统以太网交换机的所有功能,包括源MAC地址学习、MAC地址老化、泛洪等。VSI与VXLAN一一对应。
AC(Attachment Circuit,接入电路):VTEP连接本地站点的物理电路或虚拟电路。在VTEP上,与VSI关联的三层接口或以太网服务实例(service instance)称为AC。其中,以太网服务实例在二层以太网接口上创建,它定义了一系列匹配规则,用来匹配从该二层以太网接口上接收到的数据帧。1个二层物理口下面配置了服务实例AC。
并且,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二层VPN技术,控制平面采用MP-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通告EVPN路由,数据平面采用VXLAN封装方式转发报文。其中,EVPN相比较VXLAN的优势在于简化配置,通过MP-BGP实现VTEP自动发现、VXLAN隧道自动建立、VXLAN隧道与VXLAN自动关联,无需用户手工配置,降低网络部署难度。以及分离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控制平面负责发布路由,数据平面负责转发报文,分工明确,易于管理。
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可应用在同一M-LAG(Multichassis LinkAggregation Group,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的网络设备中,一个M-LAG可以包括若干个网络设备。图1示出一种M-LAG系统的架构图,图1中以M-LAG包括两个网络设备(VTEP1和VTEP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在M-LAG之外还包括一个网络设备(VTEP3)。M-LAG可以理解为一种横向虚拟化技术,将双归接入的VTEP1和VTEP2在逻辑上虚拟成一台设备,则对于VTEP3,在接入M-LAG时,就如同和一台VTEP设备进行通信。VTEP1和VTEP2对外表现出同样的状态,VTEP1和VTEP2之间只需要通过互相发送同步报文以进行一些表项的同步即可,不需要同步VTEP设备上的所有信息,因此灵活性较高。通过M-LAG的方式进行通信,能够极大减少繁琐的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配置,极大地简化了组网及配置,以提高链路可靠性,增加带宽,且VTEP1和VTEP2可以组成双活系统,二者还可以彼此分担负载。
在M-LAG系统中,VTEP1和VTEP2之间配置了DFS Group(动态交换服务组)协议,建立双主检测链路和peer-link链路。其中,DFS Group协议主要用于部署M-LAG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配对,M-LAG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状态、表项等信息的同步需要依赖DFS Group协议进行。双主检测链路用于检查M-LAG是否出现双主情况,当M-LAG正常运作时,双主检测链路不会参与M-LAG的任何转发行为。双主检测链路可以通过外部网络承载,也可以单独配置一条三层可达的链路来作为双主检测链路。peer-link链路是一条直连链路,且必须进行链路聚合,为了增加链路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多条链路进行链路聚合,peer-link链路用于给M-LAG中的网络设备(例如VTEP1和VTEP2)之间,或M-LAG中的网络设备与M-LAG外的网络设备(例如VTEP3)之间交换协商报文及传输部分流量,在M-LAG中的VTEP1和VTEP2之间通常采用peer-link链路传输数据。当VTEP1的接口和VTEP2的接口被配置为peer-link接口后,该接口上不能再配置其它业务。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本文中皆以网络设备为VTEP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一个VTEP下可以挂载一个或多个挂载设备(包括第一挂载设备和第二挂载设备),而每个挂载设备可以同时挂载在多个VTEP下,也可以仅挂载在一个VTEP下,其中,当一个挂载设备仅挂载在一个VTEP下时,则该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挂载设备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设备,本文中皆以挂载设备为虚拟机(VM)为例进行说明。VTEP设备可以为支持VXLAN的硬件设备或集成有支持VXLAN的软件的设备,VM上可以运行操作系统OS以及各种应用。每个VTEP设备可以看作是一个虚拟子网(简称:子网)的交换机,使得每个VTEP设备对应子网内的所有VM可以通过该VTEP设备与子网外的VM相互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中,若同一M-LAG的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将要发送数据包的网络设备称为源端网络设备,将接收数据包的网络设备称为对端网络设备,对于同一M-LAG中的网络设备,其即可以作为源端网络设备,也可以作为对端网络设备。
实施例一、
参见图2,图2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应用在源端网络设备侧,该方法包括:
S11、接收第一挂载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判断数据包中携带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对端网络设备是否属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其中,第一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
具体地,当源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一挂载设备要通过源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进行通信,则会向源端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数据包中携带要接收数据包的第二挂载设备所属的对端网络设备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源端网络设备根据预存的同步报文中携带的网络设备标识,查找是否存在与对端网络标识相同的网络设备标识,若查找到相同的网络设备标识,则获取该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同步报文中携带的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与自身存储的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进行比对,判断二者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第一挂载设备要发送数据包的第二挂载设备所属的对端网络设备与自身归属于同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可进行下一步判断,若不同,则确定第一挂载设备要发送数据包的第二挂载设备所属的对端网络设备与自身不归属于同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结束本方法的流程,采用peer-link链路发送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当同一M-LAG中的网络设备正常工作后,会互相发送同步报文以进行状态同步,同步报文中可包括网络设备的MAC地址表项(即物理地址表项)、ARP(Address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表项、网络设备对应的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等,还可以包括成员端口状态、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报文和VRRP(Virtual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报文。
S12、若数据包中携带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对端网络设备属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则判断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
具体地,源端网络设备进行进一步判断,获取数据包中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同步报文,并获取同步报文中的MAC地址表项,根据MAC地址表项中存储的对端网络设备的挂载设备子表项中的挂载信息,确定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具体可以查询挂载设备子表项中第二挂载设备的挂载信息,该挂载信息包括第二挂载设备所挂载的网络设备信息,若第二挂载设备仅挂载在对端网络设备下,则确定第二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可进行下一步操作,若第二挂载设备挂载在多个网络设备下,则确定第二挂载设备为非单挂设备,结束本方法的流程,采用peer-link链路发送数据包。
S13、若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则剥离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以使对端网络设备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二挂载设备。
具体地,若确定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则源端网络设备剥离数据包的VLAN标识。一般地,在源端网络设备加入M-LAG进行聚合后,基于M-LAG的机制,若源端网络设备下的挂载设备(例如第一挂载设备)向源端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源端网络设备会对数据包进行VXLAN封装,即在数据包中加入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标识,这样peer-link链路识别到数据包的VLAN标识后便会通过peer-link链路将数据包发送给对端网络设备,对端网络设备对数据包进行解封后,发送给第二挂载设备。而本步骤中,由于将数据包的VLAN标识剥离,因此peer-link链路识别到数据包中无VLAN标识,则不会通过peer-link链路发送该数据包。在后续步骤中,源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建立传输隧道(即VXLAN隧道)后,源端网络设备可以直接通过传输隧道将剥离VLAN标识后的数据包发送至对端网络设备。在M-LAG中,两个单挂设备(例如第一挂载设备和第二挂载设备)进行通信,两个单挂设备分别所属的网络设备(例如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之间可以直接通过传输隧道进行通信而无需使用peer-link链路进行通信,通过传输隧道进行通信的复杂度相较使用peer-link链路进行通信的复杂的较低,因此能够避免浪费网络设备(例如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的链路资源和处理能力。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3示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应用在源端网络设备侧,该方法包括:
S01、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的第一Hello报文,并接收对端网络发送的携带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的第二Hello报文,根据第一Hello报文与第二Hello报文与对端网络设备进行配对。
在一些示例中,步骤S01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
子步骤一:当跨设备链路聚合方式下的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完成配置后,源端网络设备通过peer-link链路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第一Hello报文,并接收对端网络设备向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Hello报文。
其中,第一Hello报文携带了源端网络设备所属的M-LAG的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第二Hello报文携带了对端网络设备所属的M-LAG的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子步骤二:判断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与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是否相同,若二者相同,确定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的M-LAG配对成功。
S02、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源端网络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报文,并接收对端网络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报文,根据第一设备信息报文和第二设备信息报文与对端网络设备协商网络设备主备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步骤S02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
子步骤一:源端网络设备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源端网络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报文,并接收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的对端网络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报文。
其中,第一设备信息报文携带源端网络设备的M-LAG优先级和本机MAC地址,第二设备信息报文携带对端网络设备的M-LAG优先级和本机MAC地址。
子步骤二:源端网络设备根据第二设备信息中的对端网络设备的M-LAG优先级和本机MAC地址确定自身为主设备或备设备。
具体地,若跨设备链路聚合组配对成功,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会互相发送自身的设备信息报文,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根据设备信息报文中携带的M-LAG优先级和本机MAC地址确定出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的主备状态,从而确定自身为主设备或备设备。以源端网络设备为例,当源端网络设备收到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设备信息报文时,源端网络设备会查看并记录对端网络设备信息,然后比较对端网络设备与自身的M-LAG优先级,如果对端网络设备的M-LAG优先级高于自身的M-LAG优先级,则确定对端网络设备为主设备,源端网络设备为备设备,反则反之。如果对端网络设备和源端网络设备的M-LAG优先级相同,则比较对端网络设备和源端网络设备的MAC地址,确定MAC地址小的或大的一端为主设备。
在一些示例中,步骤S02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三: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源端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报文,并接收对端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报文,根据第一信息报文和第二信息报文与对端网络设备协商成员端口主备状态。
其中,第一信息报文中携带了源端网络设备的成员端口的配置信息,第二信息报文中携带了对端网络设备的成员端口的配置信息。
具体地,当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确定自身的网络设备主备状态之后,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可以通过peer-link链路互相发送信息报文以同步成员端口信息,信息报文中携带各自的成员端口的配置信息,在成员端口信息同步完成后,确定成员端口的主备状态。
S03、按照预设周期,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双主检测报文,并接收对端网络设备按照预设周期发送的第二双主检测报文,根据第一双主检测报文和第二双主检测报文进行双主检测。
具体地,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之间会通过双主检测链路按照预设周期发送双主检测报文,其中,预设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预设周期可以为15s。并且,一旦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感知到peer-link故障,会按照故障预设周期互相发送三个双主检测链路报文,以加速检测,其中,故障预设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故障预设周期可以为100ms。当源端网络设备能够正常接收第二双主检测报文,且对端网络设备均能够正常接收第一双主检测报文时,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组成的双活系统即开始正常工作。
其中,步骤S203为一个可选的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步骤S203。
S04、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源端网络设备的第一同步报文,并接收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同步报文。
具体地,在双活系统正常工作后,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之间会通过peer-link链路发送同步报文以实时同步对端的状态信息。其中,第一同步报文中可包括源网络设备的MAC地址表项、ARP表项、源端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等,还可以包括成员端口状态、STP报文和VRRP报文。第二同步报文中可包括对网络设备的MAC地址表项、ARP表项、对端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等,还可以包括成员端口状态、STP报文和VRRP报文。
S05、接收第一挂载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判断数据包中携带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对端网络设备是否属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其中,第一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
具体地,当源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一挂载设备要通过源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进行通信,则会向源端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数据包中携带要接收数据包的第二挂载设备所属的对端网络设备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源端网络设备根据预存的同步报文中携带的网络设备标识,查找是否存在与对端网络标识相同的网络设备标识,若查找到相同的网络设备标识,则获取该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同步报文中携带的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与自身存储的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进行比对,判断二者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第一挂载设备要发送数据包的第二挂载设备所属的对端网络设备与自身归属于同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可进行下一步判断,若不同,则确定第一挂载设备要发送数据包的第二挂载设备所属的对端网络设备与自身不归属于同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结束本方法的流程,采用peer-link链路发送数据包。
S06、获取预存的同步报文中携带的对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表项。
具体地,源端网络设备在与对端网络设备形成M-LAG正常工作后将实时发送同步报文进行同步。则源端网络设备中存储有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即上述第二同步报文),该同步报文中包括对端网络设备的MAC地址表项,源端网络设备获取该MAC地址表项以进行进一步判断。
S07、根据物理地址表项中存储的对端网络设备的挂载设备子表项中的挂载信息,确定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
具体地,对端网络设备的同步报文中的MAC地址表项中可以包括多个子表项,例如对端网络设备的挂载设备子表项,挂载设备子表项记录有每个挂载设备的挂载信息和出接口信息等。从挂载设备子表项中查找第二挂载设备对应的挂载信息,挂载信息包括第二挂载设备所挂载的网络设备信息,若第二挂载设备仅挂载在对端网络设备下,则确定第二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可进行下一步操作,若第二挂载设备挂载在多个网络设备下,则确定第二挂载设备为非单挂设备,结束本方法的流程,采用peer-link链路发送数据包。
其中,步骤S06和步骤S07为步骤S12的一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步骤,步骤S12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在此不做限定。
S08、判断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是否为peer-link链路。
在一些示例中,S08包括多个子步骤:
子步骤一:获取预存的同步报文中携带的对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表项。
具体地,源端网络设备在与对端网络设备形成M-LAG正常工作后将实时发送同步报文进行同步。则源端网络设备中存储有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即上述第二同步报文),该同步报文中包括对端网络设备的MAC地址表项,源端网络设备获取该MAC地址表项以进行进一步判断。
子步骤二:根据物理地址表项中存储的对端网络设备的挂载设备子表项中的出接口信息,确定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是否为peer-link链路。
具体地,对端网络设备的同步报文中的MAC地址表项中可以包括多个子表项,例如对端网络设备的挂载设备子表项,挂载设备子表项记录有每个挂载设备的挂载信息和出接口信息等。从挂载设备子表项中查找第二挂载设备对应的出接口信息,若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为peer-link链路,可进行下一步操作,若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为peer-link链路之外的传输链路,则结束本方法的流程,不进行操作。
S09、若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为peer-link链路,则剥离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
具体地,若确定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且确定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为peer-link链路,则源端网络设备剥离数据包的VLAN标识。一般地,在源端网络设备加入M-LAG进行聚合后,基于M-LAG的机制,若源端网络设备下的挂载设备(例如第一挂载设备)向源端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源端网络设备会对数据包进行VXLAN封装,即在数据包中加入VLAN标识,这样peer-link链路识别到数据包的VLAN标识后便会通过peer-link链路将数据包发送给对端网络设备,对端网络设备对数据包进行解封后,发送给第二挂载设备。而本步骤中,由于将数据包的VLAN标识剥离,因此peer-link链路识别到数据包中无VLAN标识,则不会通过peer-link链路发送该数据包。
其中,步骤S08和步骤S09为步骤S13的一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步骤,步骤S13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在此不做限定。
S010、与对端网络设备建立传输隧道。
具体地,源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建立传输隧道(即VXLAN隧道)后,上述剥离了VLAN标识的数据包即可通过传输隧道发送至对端网络设备,对端网络设备可以直接将数据包转发给第二挂载设备。
其中,S010包括多个子步骤:
子步骤一: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建立邻居请求。
具体地,为了交换路由信息以建立传输隧道,源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需要相互建立BGP EVPN邻居,则源端网络设备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建立邻居请求以请求建立BGP EVPN邻居。
子步骤二:响应于对端网络设备返回的接受建立邻居消息,采用与对端网络设备不同的网络地址,与对端网络设备建立边界网关协议BGP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邻居。
具体地,对端网络设备接收到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建立邻居请求后,向源端网络设备返回接受建立邻居消息,源端网络设备采用与对端网络设备不同的自身实际IP地址作为BGP对等体地址,与对端网络设备建立BGP EVPN邻居。并且,对端网络设备也采用与源端网络设备不同的自身实际IP地址作为BGP对等体地址,与源端网络设备建立BGP EVPN邻居。
子步骤三: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第一type3类型路由,以使对端网络设备根据第一type3类型路由建立传输隧道,其中,第一type3类型路由的私密性移动用户身份PMSI属性中包括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其中,第一Type3类型路由包括源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将该IP地址设置为虚拟IP地址,第一Type3类型路由即Inclusive Multicast路由(集成多播路由),其用于建立传输隧道。第一Type3类型路由可以包括RD值、VLAN ID、源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源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掩码长度、二层VNI等。对端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Type3类型路由后,根据第一Type3类型路由中的IP地址建立与源端网络设备的传输隧道(即VXLAN隧道)。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在第一Type3类型路由的PMSI(私密性移动用户身份)属性中增加了一个属性,该属性包括源端网络设备所属的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从而对端网络设备能够通过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识别源端网络设备是否与对端网络设备归属为同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
子步骤四:接收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type3类型路由,并根据第二type3类型路由建立传输隧道,其中,第二type3类型路由的PMSI属性中包括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其中,第二Type3类型路由包括对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将该IP地址设置为虚拟IP地址。第二Type3类型路由即Inclusive Multicast路由(集成多播路由),其用于建立传输隧道。第二Type3类型路由可以包括RD值、VLAN ID、对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对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掩码长度、二层VNI等。源端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Type3类型路由后,根据第二Type3类型路由中的IP地址建立与对端网络设备的传输隧道(即VXLAN隧道)。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在第二Type3类型路由的PMSI属性中增加了一个属性,该属性包括对端网络设备所属的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从而源端网络设备能够通过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识别对端网络设备是否与源端网络设备归属为同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
需要说明的是,源端网络设备建立的传输隧道和对端网络设备建立的传输隧道的在逻辑上为同一条传输隧道。
在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互相同步Type3类型路由后,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还可以互相发送自身的Type2类型路由,Type2类型路由即MAC/IP路由,用来通告网络设备(源端网络设备或对端网络设备)的MAC地址、主机ARP和主机路由信息。Type2类型路由包括:路由RD值、与对端连接的标识ESI、VLAN ID、主机MAC地址的长度、主机MAC地址、主机IP地址的掩码长度、主机IP地址、二层VNI和三层VNI等。
在建立传输隧道后,源端网络设备可以直接通过传输隧道将剥离VLAN标识后的数据包发送至对端网络设备。在M-LAG中,两个单挂设备(例如第一挂载设备和第二挂载设备)进行通信,两个单挂设备分别所属的网络设备(例如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之间可以直接通过传输隧道进行通信而无需使用peer-link链路进行通信,通过传输隧道进行通信的复杂度相较使用peer-link链路进行通信的复杂的较低,因此能够避免浪费网络设备(例如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的链路资源和处理能力。
在一些示例中,若不属于M-LAG的网络设备要与M-LAG中的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与M-LAG内的各个网络设备建立BGP EVPN邻居。
将不属于M-LAG的网络设备称为组外网络设备,假设M-LAG中包括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组外网络设备向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发送建立邻居请求,并分别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返回的返回接受建立邻居消息,组外网络设备与源端网络设备以及对端网络设备建立BGP EVPN邻居。
步骤二、与M-LAG内的各个网络设备同步路由信息。
源端网络设备将自身的Type2类型路由发送给组外网络设备,以和组外网络设备同步MAC地址、主机ARP等Type2类型路由,且根据其预先获取到的对端网络设备的第二Type3类型路由中的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得知对端网络设备与自身属于同一M-LAG,因此不用向为BGP EVPN邻居的对端网络设备发送Type2类型路由。同理,对端网络设备将自身的Type2类型路由发送给组外网络设备,以和组外网络设备同步MAC地址、主机ARP等Type2类型路由,且根据其预先获取到的源端网络设备的第一Type3类型路由中的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得知源端网络设备与自身属于同一M-LAG,因此不用向为BGP EVPN邻居的源端网络设备发送Type2类型路由。完成路由信息同步后,组外网络设备可以通过peer-link链路与M-LAG内的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归属为同一M-LAG的网络设备下的单挂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传输隧道进行通信而无需经过peer-link链路,而不属于M-LAG的组外网络设备,可以通过peer-link链路与M-LAG中的网络设备通信。
实施例三、
参见图4,图4示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应用在对端网络设备侧,该方法包括:
S21、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挂载设备。其中,数据包为源端网络设备根据上述的方法处理后发送的数据包。
具体地,在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进行跨设备链路聚合后,当源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一挂载设备要通过源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进行通信,则会向源端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数据包中携带要接收数据包的第二挂载设备所属的对端网络设备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源端网络设备根据对端网络设备标识判断对端网络设备与自身是否归属为同一M-LAG,若为同一M-LAG,则进一步判断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若第二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则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是否为peer-link链路,若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为peer-link链路,则源端网络设备将数据包的VLAN标识剥离,使数据包不通过peer-link链路发送至对端网络设备,而通过源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建立的传输隧道,将数据包发送给对端网络设备,对端网络设备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再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挂载设备,以实现为单挂设备的第一挂载设备和为单挂设备的第二挂载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5,S2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S100、与源端网络设备建立传输隧道。
具体地,源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建立传输隧道(即VXLAN隧道)后,上述剥离了VLAN标识的数据包即可通过传输隧道发送至对端网络设备,对端网络设备可以直接将数据包转发给第二挂载设备。
其中,S100包括多个子步骤:
子步骤一: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建立邻居请求。
具体地,为了交换路由信息以建立传输隧道,源端网络设备与对端网络设备需要相互建立BGP EVPN邻居,则源端网络设备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建立邻居请求以请求建立BGP EVPN邻居,对端网络设备接收建立邻居请求。
子步骤二:响应于建立邻居请求,向源端网络设备发送接受建立邻居消息,使源端网络设备采用与对端网络设备不同的网络地址,与对端网络设备建立边界网关协议BGP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邻居。
具体地,对端网络设备接收到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建立邻居请求后,向源端网络设备返回接受建立邻居消息,对端网络设备也采用与源端网络设备不同的自身实际IP地址作为BGP对等体地址,与源端网络设备建立BGP EVPN邻居。并且,源端网络设备采用与对端网络设备不同的自身实际IP地址作为BGP对等体地址,与对端网络设备建立BGP EVPN邻居。
子步骤三: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type3类型路由,并根据第一type3类型路由建立传输隧道,其中,第一type3类型路由的私密性移动用户身份PMSI属性中包括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其中,第一Type3类型路由包括源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将该IP地址设置为虚拟IP地址,第一Type3类型路由即Inclusive Multicast路由(集成多播路由),其用于建立传输隧道。第一Type3类型路由可以包括RD值、VLAN ID、源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源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掩码长度、二层VNI等。对端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Type3类型路由后,根据第一Type3类型路由中的IP地址建立与源端网络设备的传输隧道(即VXLAN隧道)。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在第一Type3类型路由的PMSI(私密性移动用户身份)属性中增加了一个属性,该属性包括源端网络设备所属的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从而对端网络设备能够通过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识别源端网络设备是否与对端网络设备归属为同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
子步骤四:向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第二type3类型路由,使源端网络设备根据第二type3类型路由建立传输隧道,其中,第二type3类型路由的PMSI属性中包括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其中,第二Type3类型路由包括对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将该IP地址设置为虚拟IP地址。第二Type3类型路由即Inclusive Multicast路由(集成多播路由),其用于建立传输隧道。第二Type3类型路由可以包括RD值、VLAN ID、对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对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掩码长度、二层VNI等。源端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Type3类型路由后,根据第二Type3类型路由中的IP地址建立与对端网络设备的传输隧道(即VXLAN隧道)。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在第二Type3类型路由的PMSI属性中增加了一个属性,该属性包括对端网络设备所属的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从而源端网络设备能够通过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识别对端网络设备是否与源端网络设备归属为同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
需要说明的是,源端网络设备建立的传输隧道和对端网络设备建立的传输隧道的在逻辑上为同一条隧道。
在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互相同步Type3类型路由后,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还可以互相发送自身的Type2类型路由,Type2类型路由即MAC/IP路由,用来通告网络设备(源端网络设备或对端网络设备)的MAC地址、主机ARP和主机路由信息。Type2类型路由包括:路由RD值、与对端连接的标识ESI、VLAN ID、主机MAC地址的长度、主机MAC地址、主机IP地址的掩码长度、主机IP地址、二层VNI和三层VNI等。
在建立传输隧道后,源端网络设备可以直接通过传输隧道将剥离VLAN标识后的数据包发送至对端网络设备。在M-LAG中,两个单挂设备(例如第一挂载设备和第二挂载设备)进行通信,两个单挂设备分别所属的网络设备(例如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之间可以直接通过传输隧道进行通信而无需使用peer-link链路进行通信,通过传输隧道进行通信的复杂度相较使用peer-link链路进行通信的复杂的较低,因此能够避免浪费网络设备(例如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的链路资源和处理能力。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通信装置,参见图6,该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101,其用于接收第一挂载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判断数据包中携带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对端网络设备是否属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其中,第一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
第二判断单元102,其用于若是,则判断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
标识处理单元103,其用于若是,则剥离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以使对端网络设备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二挂载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装置,通过在两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时,判断要发送数据包的对端网络设备是否属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若是,再进一步判断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若是,则剥离数据包中的VLAN标识,从而数据包不会通过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的peer-link链路发送到对端网络设备,而是使用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建立的传输隧道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避免浪费网络设备(包括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的链路资源和处理能力。
实施例五、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通信装置,参见图7,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201,其用于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挂载设备。其中,数据包为源端网络设备根据上述方法处理后发送的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通信装置,通过在两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时,判断要发送数据包的对端网络设备是否属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若是,再进一步判断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若是,则剥离数据包中的VLAN标识,从而数据包不会通过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的peer-link链路发送到对端网络设备,而是使用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建立的传输隧道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避免浪费网络设备(包括源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的链路资源和处理能力。
实施例六、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应用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参见图8,图8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8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8所示,设备800包括计算单元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803中,还可存储设备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设备8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输入单元8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8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8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8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809允许设备8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8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8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8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网络设备通信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8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802和/或通信单元8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8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803并由计算单元8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网络设备通信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8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网络设备通信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实施例七、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上述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中的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挂载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判断所述数据包中携带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对端网络设备是否属于所述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其中,所述第一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
若是,则判断所述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
若是,则剥离所述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以使所述对端网络设备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挂载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是,则剥离所述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
向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发送建立邻居请求;
响应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返回的接受建立邻居消息,采用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不同的网络地址,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建立边界网关协议BGP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邻居;
向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第一type3类型路由,以使所述对端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type3类型路由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type3类型路由的私密性移动用户身份PMSI属性中包括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接收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type3类型路由,并根据所述第二type3类型路由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二type3类型路由的PMSI属性中包括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是,则判断所述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包括:
获取预存的同步报文中携带的所述对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表项;
根据所述物理地址表项中存储的所述对端网络设备的挂载设备子表项中的挂载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是,则剥离所述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是否为peer-link链路;
若是,则剥离所述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是否为peer-link链路包括:
获取预存的同步报文中携带的所述对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表项;
根据所述物理地址表项中存储的所述对端网络设备的挂载设备子表项中的出接口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挂载设备的出接口是否为peer-link链路。
6.一种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中的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挂载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为所述源端网络设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处理后发送的数据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挂载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源端网络设备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
接收所述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建立邻居请求;
响应于所述建立邻居请求,向所述源端网络设备发送接受建立邻居消息,使所述源端网络设备采用与对端网络设备不同的网络地址,与所述对端网络设备建立边界网关协议BGP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邻居;
接收所述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type3类型路由,并根据所述第一type3类型路由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一type3类型路由的私密性移动用户身份PMSI属性中包括第一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向所述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第二type3类型路由,使所述源端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type3类型路由建立所述传输隧道,其中,所述第二type3类型路由的PMSI属性中包括第二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8.一种网络设备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其用于接收第一挂载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判断所述数据包中携带的对端网络设备标识对应的对端网络设备是否属于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其中,所述第一挂载设备为单挂设备;
第二判断单元,其用于若是,则判断所述对端网络设备下的第二挂载设备是否为单挂设备;
标识处理单元,其用于若是,则剥离所述数据包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以使所述对端网络设备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挂载设备。
9.一种网络设备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其用于通过传输隧道接收源端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挂载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为所述源端网络设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处理后发送的数据包。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43611.0A CN113746717B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通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43611.0A CN113746717B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通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46717A true CN113746717A (zh) | 2021-12-03 |
CN113746717B CN113746717B (zh) | 2023-04-18 |
Family
ID=78736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43611.0A Active CN113746717B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46717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00007A (zh) * | 2022-01-07 | 2022-05-13 | 成都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 M-LAG系统中的MACsec的实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CN114979061A (zh) * | 2022-03-25 | 2022-08-30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网卡应答arp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5174312A (zh) * | 2022-07-06 | 2022-10-1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广播信息发送方法、隧道端点设备、电子设备及介质 |
CN115174468A (zh) * | 2022-07-06 | 2022-10-1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路由同步方法、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电子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010001A1 (en) * | 2013-07-02 | 2015-01-08 | Arista Network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verlay routing with vxlan |
CN108259295A (zh) * | 2017-03-24 | 2018-07-06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Mac地址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108900414A (zh) * | 2018-06-08 | 2018-11-27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转发表生成方法及装置 |
US20200280486A1 (en) * | 2019-02-28 | 2020-09-03 | Ovh | Method of deploying a network configuration in a datacenter having a point of presence |
CN111740899A (zh) * | 2020-07-13 | 2020-10-0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arp请求报文转发方法、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及网络设备 |
CN111865780A (zh) * | 2020-07-13 | 2020-10-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111865779A (zh) * | 2020-07-13 | 2020-10-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同步方法及跨设备链路聚合组 |
CN112291160A (zh) * | 2020-09-23 | 2021-01-29 | 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bum报文抑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
CN113328937A (zh) * | 2021-04-08 | 2021-08-31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分布式聚合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
2021
- 2021-09-07 CN CN202111043611.0A patent/CN1137467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010001A1 (en) * | 2013-07-02 | 2015-01-08 | Arista Network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verlay routing with vxlan |
CN108259295A (zh) * | 2017-03-24 | 2018-07-06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Mac地址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108900414A (zh) * | 2018-06-08 | 2018-11-27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转发表生成方法及装置 |
US20200280486A1 (en) * | 2019-02-28 | 2020-09-03 | Ovh | Method of deploying a network configuration in a datacenter having a point of presence |
CN111740899A (zh) * | 2020-07-13 | 2020-10-0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arp请求报文转发方法、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及网络设备 |
CN111865780A (zh) * | 2020-07-13 | 2020-10-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111865779A (zh) * | 2020-07-13 | 2020-10-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同步方法及跨设备链路聚合组 |
CN112291160A (zh) * | 2020-09-23 | 2021-01-29 | 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bum报文抑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
CN113328937A (zh) * | 2021-04-08 | 2021-08-31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分布式聚合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G.MATRONE,A.RAMALLI,J.D"HOOGE,P.TORTOLI,G.MAGENES: "Performance of F-DMAS beamforming with adjustable maximum spatial lag in multi-line transmission ultrasound imaging", 《2018 IEEE INTERNATIONAL ULTRASONICS SYMPOSIUM (IUS)》 * |
周辰城: "基于EVPN的MLAG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00007A (zh) * | 2022-01-07 | 2022-05-13 | 成都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 M-LAG系统中的MACsec的实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CN114500007B (zh) * | 2022-01-07 | 2023-12-22 | 成都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 M-LAG系统中的MACsec的实现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
CN114979061A (zh) * | 2022-03-25 | 2022-08-30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网卡应答arp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4979061B (zh) * | 2022-03-25 | 2023-08-04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网卡应答arp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5174312A (zh) * | 2022-07-06 | 2022-10-1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广播信息发送方法、隧道端点设备、电子设备及介质 |
CN115174468A (zh) * | 2022-07-06 | 2022-10-1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路由同步方法、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电子设备及介质 |
CN115174312B (zh) * | 2022-07-06 | 2023-04-1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广播信息发送方法、隧道端点设备、电子设备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46717B (zh) | 2023-04-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0203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flexible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 |
CN113746717B (zh) | 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通信装置 | |
US1156360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point-to-point connection over a network | |
US11349687B2 (en) |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CN106936777B (zh) | 基于OpenFlow的云计算分布式网络实现方法、系统 | |
EP2853066B1 (en) | Layer-3 overlay gateways | |
EP2874359B1 (en) | Extended ethernet fabric switches | |
CN108199963B (zh) |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
CN111865779B (zh) | 一种路由同步方法及跨设备链路聚合组 | |
CN107612808B (zh) | 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 |
US11398956B2 (en) | Multi-Edge EtherChannel (MEEC)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 |
CN107948041B (zh) | 构建vxlan集中式多活网关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736958A (zh) | 虚拟机迁移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786882B (zh) | 一种路由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22017099A1 (zh) | 通信方法、cp设备及nat设备 | |
CN113938405B (zh)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 | |
CN107306215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节点 | |
CN115174468A (zh) | 路由同步方法、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3691436B (zh) | 虚拟机迁移方法及虚拟机迁移装置 | |
CN108600073B (zh) | 一种动态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 |
CN115190087A (zh) | 基于二层中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CN115086251B (zh) | 一种堆叠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174312B (zh) | 广播信息发送方法、隧道端点设备、电子设备及介质 | |
WO2023143186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
WO2024037200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