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9554A -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9554A
CN115149554A CN202110345166.7A CN202110345166A CN115149554A CN 115149554 A CN115149554 A CN 115149554A CN 202110345166 A CN202110345166 A CN 202110345166A CN 115149554 A CN115149554 A CN 115149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electric vehicle
response
electric automobil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51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晓峰
仇新宇
许庆强
杨烨
王明才
肖宇华
吴阚
张晓晴
孙爽
闫雪鹰
王祯
张冬梅
许畅
王峻
李培军
王洁
刘芳芳
王凌飞
吴帆
曾金羡
仲宇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03451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95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9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9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02J3/32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the battery being on-board a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 e.g. vehicle to grid arrangements [V2G], power aggregation, use of the battery fo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coordinated or cooperative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volving trading of energy or energy transmission r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电动汽车的各指标的指标值;根据所述各指标的指标值和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本发明在对电动汽车进行物理调用之前对其响应能力进行评估,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负荷的有效分级调用,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对高响应度和具备高响应能力的电动汽车负荷优先调用,进一步可以对具备不同响应能力的电动汽车负荷实施精细化、差异化营销策略。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需求响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在各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随着电动汽车居民持有量不断提高,给电力负荷预测及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带来了显著影响。但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具有可调性强、响应速度快、调节方式灵活等优势,可通过充电桩直接控制其充放电状态,经有效聚合后可为电力系统提供多元辅助服务。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评估做了大量研究,许多研究直接将电动汽车等同于储能设备,仅考虑通过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进行物理控制,在满足电动汽车用户出行约束的条件下,认为只要SOC的可控范围满足电网连续调用的时间和容量约束,自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直至离开均具有可调度性。上述方法仅仅是对电动汽车物理响应能力的评估,然而电动汽车作为优质可控资源的同时伴随着用户决策的不确定性及复杂的外部因素影响,缺乏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多维度分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电动汽车的各指标的指标值;
根据所述各指标的指标值和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指标包括:
成本型指标和效益型指标;
所述成本型指标包括: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意愿度、电动汽车的电池损耗成本、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电动汽车用户承担的服务费用增加量和电动汽车入网荷电状态;
所述效益型指标包括: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配合度、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用户的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时间分布相关性、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的高峰用电需求调整比重和低谷用电需求调整比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的调节速率、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满意度指数以及充电设施的覆盖率。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意愿度,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21
式中: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22
为电动汽车用户j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意愿度,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23
为电动汽车用户j的家庭年收入总和,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24
为组成家庭的人口数量;
所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电动汽车用户承担的服务费用增加量,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25
式中:ΔCserv为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电动汽车用户承担的服务费用增加量,Cserv为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电动汽车用户所付出的电费以外的充电费用;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26
为电动汽车用户正常情况下所付出的电费以外的服务费用。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配合度,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27
式中: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28
为电动汽车用户j的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配合度系数;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29
为历史t次时段内原定调度计划中电动汽车用户j的负荷削减容量和,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210
为历史t次响应时段中电动汽车用户j实际的负荷响应容量和;
所述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满意度指数,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31
式中:Pj为电动汽车用户j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满意度指数;c为车主充电移动时间成本;s为用户参与响应获得的收益。
进一步的,所述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的获取过程包括:
将利用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作为所述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或者,基于利用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通过组合赋权确定所述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包括:
计算各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占全部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和的比重;
根据所述各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在全部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和的比重计算全部电动汽车对第i个指标的影响总量;
根据所述全部电动汽车对第i个指标的影响总量,计算第i个指标对各电动汽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差异性系数;
根据第i个指标对各电动汽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差异性系数占全部指标对各电动汽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差异性系数和的比重,得到不同指标的权重。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各指标的指标值和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包括:
将电动汽车的各指标的指标值与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相乘后求和,得到电动汽车的最终得分;
基于所述电动汽车的最终得分与预先构建的响应等级,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系统,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电动汽车的各指标的指标值;
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指标的指标值和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装置,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获取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电动汽车的各指标的指标值;根据所述各指标的指标值和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本发明在对电动汽车进行物理调用之前对其响应能力进行评估,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负荷的有效分级调用,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对响应能力强的电动汽车负荷优先调用,进一步可以对具备不同响应能力的电动汽车负荷实施精细化、差异化营销策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权重计算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当前对影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相关因素缺乏多维度分析,指标体系缺失的情况,本实施例针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行为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针对性指出了反映电动汽车响应能力的成本型指标和效益型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通过使用标准化方法将其转化为指标体系,通过以上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响应能力实现科学评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
S1获取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电动汽车的各指标的指标值;
S2根据所述各指标的指标值和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
本实施例在对电动汽车进行物理调用之前对其响应能力进行评估,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负荷的有效分级调用。根据评价结果,对高响应度和具备高响应能力的电动汽车负荷优先调用,进一步可以对具备不同响应能力的电动汽车负荷实施精细化、差异化营销策略。
本实施例中所述指标包括:成本型指标和效益型指标;
其中,所述成本型指标包括: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意愿度、电动汽车的电池损耗成本、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电动汽车用户承担的服务费用增加量和电动汽车入网荷电状态;
所述效益型指标包括: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配合度、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用户的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时间分布相关性、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的高峰用电需求调整比重和低谷用电需求调整比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的调节速率、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满意度指数以及充电设施的覆盖率。
本实施例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的获取过程包括:
将利用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作为所述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或者,基于利用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通过组合赋权确定所述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
本实施例提出了两种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一种是仅通过熵值法设置权重,另一种是主观赋权方法—层析分析法和客观评价方法—熵值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方法设置指标基本权重;层次分析法偏主观,对指标权重的确定靠专家经验去打分,虽然主观,但也可以考虑经验因素,比较侧重且更符合主观认知上的重要度。而熵值法则更加客观,直接由数据本身出发,根据指标体系下数据的离散程度来定义这一指标的权重,完全是由数据决定,无主观因素,将主观赋权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的结合,不仅可以考虑经验因素又中和了完全人为主观的因素导致的误差。本实施例以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为例解释本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现有的其他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利用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包括:
计算各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占全部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和的比重;
根据所述各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在全部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和的比重计算全部电动汽车对第i个指标的影响总量;
根据所述全部电动汽车对第i个指标的影响总量,计算第i个指标对各电动汽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差异性系数;
根据第i个指标对各电动汽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差异性系数占全部指标对各电动汽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差异性系数和的比重,得到不同指标的权重。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
步骤①:构建指标体系;
步骤②:确定指标基本权重,利用主观赋权方法—层析分析法和客观评价方法—熵值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方法,计算指标基本权重;
步骤③:计算评价结果:根据指标值以及评价模型,得出相应分值,得到评价结果。
方法旨在对电动汽车进行物理调用之前对其响应能力进行评估,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负荷的有效分级调用。根据评价结果,对高响应度和具备高响应能力的电动汽车负荷优先调用,进一步可以对具备不同响应能力的电动汽车负荷实施精细化、差异化营销策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①可以通过下列过程实现:
各指标类型存在不同,指标体系主要分为成本型指标和效益型指标两大类指标,其中成本型指标的指标系数越大则用户的评估潜力越小,而效益型指标的指标系数越大则用户的响应评估潜力越大。
(1)成本型指标包括:
1)响应意愿度
调研发现,基于消费者心理学的用户需求响应行为研究表明,作为理性人,面对相同的经济补偿时,用户的经济水平同响应意愿度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可利用用户经济水平等效量化响应意愿度,并由此将效益型指标转变为成本型指标。引入家庭人均年收入概念,定义用户经济水平如下式: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71
式中,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72
为电动汽车用户j的人均年收入系数,即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意愿度,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73
为电动汽车用户j的家庭年收入总和,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74
为组成家庭的人口数量。
2)电池损耗成本。因不同材料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电池具有不同充放电损耗代价,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主要的成本来自于深度、高倍率的放电造成的预期使用寿命下降。则电动汽车用户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成本可表示为c: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75
其中,LN是指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标准情况下的循环次数;σ是电池在温度T下循环寿命的温度修正系数;C代表电动汽车电池额定容量;Q是电动汽车电池总价;εV2G、εd指电动汽车参与响应时电池放电深度修正系数、仅用作一般行驶时的电池放电深度修正系数;τV2G、τd记为电动汽车参与响应时电池放电倍率修正系数、仅用作一般行驶时的电放电倍率修正系数。
3)服务费用增加量,该项费用表明电动汽车充电需要付出的额外的费用。电动汽车由于参与电网互动改变了充电行为,从而导致由于提前充电或延迟充电时间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如充电服务费、停车服务费等。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81
其中,ΔCserv表示参与响应前后的服务费用增加量,Cserv为电动汽车参与响应后电动汽车用户所付出的电费以外的充电费用;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82
表示电动汽车用户正常情况下所付出的电费以外的服务费用。
4)电动汽车入网荷电状态。单日内电动汽车日行驶里程越大,耗电量越大,入网SOC越低,充电需求量越高,并且对应并网后调节可行域越大,调节潜力越大。
(2)效益型指标包括:
1)响应配合度
响应配合度考虑用户执行合同任务的总完成率,该指标不仅能够表征用户按负荷聚集商制定计划执行负荷调控任务的配合度和违约风险,还反映了用户对相应负荷用电时间和用电习惯的稳定性。定义用户的响应配合度如下式: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83
式中,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84
为电动汽车用户j的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配合度系数;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85
为历史t次时段内原定调度计划中电动汽车用户j的负荷削减容量和,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86
为历史t次响应时段中电动汽车用户j实际的负荷响应容量和,其中历史时段可以选择过去足够长的一段时间以提供较多的样本量,并且这一指标应随时间的变化滚动更新,始终保持时效方面的准确性。
2)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时间分布相关性
电动汽车参与响应可在保留其用能习惯或较少改变用能习惯的同时,改变用电负荷需求。采用皮尔逊积差系数构造互动响应下用能需求和用电需求间的相关性评价指标,RP,E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87
式中:RP,E为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时间分布相关性;PEV(t)为用户响应后逐时用电需求;PEV(t)为响应后用电需求;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88
为响应后用电需求均值;EEV(t)为响应后用能需求;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91
为响应后用能需求均值。无互动响应的电动汽车负荷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的时间分布较一致,两者相关性指标水平较高。
3)高峰、低谷用电需求调整比重。电动汽车响应一方面可以减少高峰用电需求,一方面也会提升低谷用电需求,存储能量,以满足用户用能需求。
①高峰用电需求调整比重Rpeak,cut。根据电动汽车负荷调整后高峰时段削减的电量占高峰时段充电负荷比重来评估用户高峰时段的负荷可调节空间。Rpeak,cut系数越高,证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经引导后对高峰时段的负荷削减贡献空间越大。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92
式中,PEV(t)只是电动汽车参与响应后t时刻的充电功率;P(t)为电动汽车基准状态下充电功率;Tpeak代表负荷高峰时段。
②低谷用电需求调整比重Rvalley,add。根据电动汽车负荷调整后低谷时段削减的电量占低谷时段充电负荷比重来评估用户低谷时段的负荷可调节空间。该比例越高,证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经引导后对低谷时段的负荷削减贡献空间越大。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93
式中,PEV(t)只是电动汽车参与响应后t时刻的充电功率;P(t)为电动汽车基准状态下充电功率;Tvalley代表负荷低谷时段。
4)调节速率。电动汽车负荷调节时间越短,调节量越大,说明响应速率越快。
分别用高峰调节速率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94
和低谷调节速率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95
来描述响应过程的速率。
①高峰调节速率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096
高峰调节速率用高峰时段用电需求下降量与高峰持续时间之比来表示: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01
式中,PEV(t)只是电动汽车参与响应后t时刻的充电功率;P(t)为电动汽车基准状态下充电功率;Tpeak代表负荷高峰时段持续时间。
②低峰调节速率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02
高峰调节速率用高峰时段用电需求下降量与高峰持续时间之比来表示: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03
式中,PEV(t)只是电动汽车参与响应后t时刻的充电功率;P(t)为电动汽车基准状态下充电功率;Tvalley代表负荷低谷时段。
5)满意度指数
满意度指数,用于评估电动汽车参与调控时电动汽车用户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车主未来对参与响应的积极程度。满意度指数与电动汽车用户充电移动时间成本反比,通过参与响应获得的收益成正比。当值为0时,说明电动汽车用户的满意度较差;当值为1时,电动汽车用户说我满意度达到最高。该指数可作为观测值,作为评估电动汽车用户响应潜力的之一。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04
其中,Pj为电动汽车用户j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满意度指数;c为用户充电移动时间成本;s为用户参与响应获得的收益。
6)覆盖率
本实施例设定覆盖率为响应消息发出时用户附近区域的充电设施覆盖率。充电设施覆盖率越大表明用户预计面临更小的排队时间。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05
式中,R为充电设施的覆盖率;SSERVE表示充电设施的总服务面积;STS为该区域所有经营主体建设的充电站总的服务面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②可以通过下列步骤实现:
确定指标基本权重:利用主观赋权方法—层析分析法和客观评价方法—熵值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方法评价前,需要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操作。
由于不同指标的量纲不同、数量级也存在明显差距。因此,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方法将指标去量纲化本文采用百分制的评分方法将归一化的指标折算。主要采用max-min标准化函数。其中,xij是第j个(j=1,2,…,m)电动汽车用户的第i(i=1,2,…,n)个指标的初始化数值。正向指标采用式(12)标准化,逆向指标采用(13)标准化,适度指标采用(14)标准化。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11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12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13
其中,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14
是针对各指标指定的适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以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包括;
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计算,这里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方法,防止由于决策者的主观经验对权重造成的主观性较强的缺点,熵权法可以根据指标的变化程度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权重计算模型如附图2所示。
1)AHP层次分析法
AHP是一种将指标内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之后,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得复杂问题层次化数学化的决策方法。专家将同一指标下的所有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确定该层级中的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指标的重要程度(即权重),然后逐层合成指标权重,得到最底层指标相对于最高层指标的综合权重。
a.构造判断矩阵
AHP按照指标层级分别构造判断矩阵,对于从属于上一级的每个指标,用两两比较法构造判断矩阵,直到最后一级。具体判断矩阵如下:
A={aij}n×n (15)
式中,aij表征指标i和j(i,j=1,2,…,n)的相对重要程度,由这种方法得到的判断矩阵A具有如下性质: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21
b.计算权重系数
根据上一步得到的判断矩阵A,求出指标相对于上一级指标的指标权重。在计算权重时,先假设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即aij·ajk=ajk。计算出每一个判断矩阵的权重系数ω,先按行将各指标连乘并开n次方,即求得各行指标的几何平均值w’i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22
再把w’i进行归一化处理,即求得指标xi的权重系数为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23
则(ω12,…,ωn)为各指标对于同一上级指标的相对权重。
c.进行一致性检验
由于个人偏好不同,每个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不满足完全一致,因此,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则应考虑重新构造判断矩阵。
首先计算原始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利用最大特征根计算一致性检验指标: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24
对于阶数很大的判断矩阵,上述一致性检验方法的适用性将有所降低,需要对一致性指标CI进行修正,这里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将其作为一致性检验的对标值。
引入一致性比率指标CR,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准则进行修正,CR定义式如下: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31
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2)熵值法
熵表示指标所包含信息量的大小。就一个指标样本而言,有序化程度越高,样本方差越小,它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小;反之,无序程度越高,样本方差越大,它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
在评价指标中,指标包含信息量的多少能够用指标权重的大小来表示。信息量越大,指标权重越高。熵权法的优点在于完全从数据本身的离散程度来定义其数据的价值和权重。
熵权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a.计算第i项指标下第j个电动汽车用户占该指标的比重Pij,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32
式中,m表示电动汽车用户的个数。
b.计算指标的熵值
熵值ei表示所有电动汽车对第i个指标的影响总量,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33
其中,m表示电动汽车用户的个数。
当某个指标属性下各个电动汽车的贡献度趋于一致时,ei趋于1。由于贡献度趋于一致,说明该指标属性在决策中不起作用,特别是当完全相等时,可以不考虑该目标属性,即可认为该指标的权重为0。
d.计算指标的差异性系数
差异性系数gi表示第i个指标各电动汽车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不一致程度,公式如下所示:
gi=1-ei (22)
显然,gi越大,该指标应越受重视。
e.确定权重系数
权重系数wi为经过归一化处理之后的权重系数,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41
其中,n为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个数。
3)组合赋权
组合赋权普遍采用线性加权组合法,计算公式为:
θi=αυi+(1-α)μi (24)
式中,υi表示主观权重向量,∑υi=1;μi表示客观权重向量,∑μi=1;θi表示组合权重向量,∑θi=1;α表示主观赋权方法的重要程度,0≤α≤1。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③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将单个指标分数与指标综合权重相乘加和,便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999726150000142
式中,Zj表示电动汽车j的最终得分,n表示指标的个数,θi表示第i项指标的综合权重。
计算评价结果(即得出相应分值),然后根据电动汽车的最终得分与预先构建的响应等级,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上述实施例中将各个步骤按照特定的先后顺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效果,不同的步骤之间并非必须按照这样的顺序执行,其可以同时(并行)执行或以其他顺序执行,这些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系统,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电动汽车的各指标的指标值;
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指标的指标值和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实现上述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存储装置实施例中,存储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存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的程序,该程序可以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实现上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存储装置可以是包括各种电子设备形成的存储装置设备,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是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控制装置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存储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存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的程序,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成用于执行存储装置中的程序,该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的程序。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控制装置可以是包括各种电子设备形成的控制装置设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电动汽车的各指标的指标值;
根据所述各指标的指标值和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包括:
成本型指标和效益型指标;
所述成本型指标包括: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意愿度、电动汽车的电池损耗成本、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电动汽车用户承担的服务费用增加量和电动汽车入网荷电状态;
所述效益型指标包括: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配合度、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用户的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时间分布相关性、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的高峰用电需求调整比重和低谷用电需求调整比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的调节速率、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满意度指数以及充电设施的覆盖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意愿度,按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2999726140000011
式中:
Figure FDA0002999726140000012
为电动汽车用户j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意愿度,
Figure FDA0002999726140000013
为电动汽车用户j的家庭年收入总和,
Figure FDA0002999726140000014
为组成家庭的人口数量;
所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电动汽车用户承担的服务费用增加量,按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2999726140000015
式中:ΔCserv为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电动汽车用户承担的服务费用增加量,C′serv为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后电动汽车用户所付出的电费以外的充电费用;
Figure FDA0002999726140000016
为电动汽车用户正常情况下所付出的电费以外的服务费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配合度,按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2999726140000021
式中:
Figure FDA0002999726140000022
为电动汽车用户j的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响应配合度系数;
Figure FDA0002999726140000023
为历史t次时段内原定调度计划中电动汽车用户j的负荷削减容量和,
Figure FDA0002999726140000024
为历史t次响应时段中电动汽车用户j实际的负荷响应容量和;
所述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满意度指数,按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2999726140000025
式中:Pj为电动汽车用户j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满意度指数;c为车主充电移动时间成本;s为用户参与响应获得的收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的获取过程包括:
将利用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作为所述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或者,基于利用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通过组合赋权确定所述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包括:
计算各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占全部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和的比重;
根据所述各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在全部电动汽车的第i个指标的指标值和的比重计算全部电动汽车对第i个指标的影响总量;
根据所述全部电动汽车对第i个指标的影响总量,计算第i个指标对各电动汽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差异性系数;
根据第i个指标对各电动汽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差异性系数占全部指标对各电动汽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差异性系数和的比重,得到不同指标的权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指标的指标值和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包括:
将电动汽车的各指标的指标值与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相乘后求和,得到电动汽车的最终得分;
基于所述电动汽车的最终得分与预先构建的响应等级,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
8.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电动汽车的各指标的指标值;
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指标的指标值和预先获取的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评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的能力。
9.一种存储装置,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代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
10.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
CN202110345166.7A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149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5166.7A CN115149554A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5166.7A CN115149554A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9554A true CN115149554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4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5166.7A Pending CN115149554A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95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1696A (zh) * 2023-09-12 2023-10-20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相应能力的评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1696A (zh) * 2023-09-12 2023-10-20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相应能力的评估方法
CN116911696B (zh) * 2023-09-12 2023-12-08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相应能力的评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0647B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储能与柔性负荷联合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359389B (zh) 基于典型负荷动态博弈的城市电动汽车充电决策方法
CN110111214B (zh)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用户用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034561B (zh) 一种基于云储能租赁服务的风电场储能容量优化方法
CN11246528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服务能力评价方法
CN113536209B (zh) 换电站定容分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95773A (zh) 一种基于广义需求侧资源的dbn电网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0852494A (zh) 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电动汽车概率负荷预测方法
CN111859279A (zh) 包含客户侧新能源设备的台区调控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Zhou et al. Eliciting private user information for residential demand response
CN115149554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4612001A (zh) 集群电动汽车参与电网削峰的调控指令分解方法和系统
CN111738776B (zh) 一种考虑不同时间尺度的电力需求响应结果认定评价方法
CN11233243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参与填谷辅助服务可转移负荷容量分析方法
CN117035158A (zh) 一种基于多种收益模式的用户侧储能优化配置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2085394A (zh) 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4372606A (zh) 考虑道路交通模型的ev聚合商短时调度和响应激励方法
CN113011779A (zh) 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能源消费价格补偿方法及装置
Yu et al. Research on dynamic pricing strategy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based on game theory under user demand service scheme
CN111814314A (zh) 基于稳定性评价的水电站补偿分摊方案评价方法
CN11630760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共享储能灵活性运行调度方法
CN111899122B (zh) 一种基于储能控制的用户分散出清方法
Bjurek et al. Vehicle-to-Everything Optimization Considering Battery Degradation
CN117559464B (zh)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调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911911B (zh) 一种公共产品投放预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