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7238A - 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7238A
CN115147238A CN202210620703.9A CN202210620703A CN115147238A CN 115147238 A CN115147238 A CN 115147238A CN 202210620703 A CN202210620703 A CN 202210620703A CN 115147238 A CN115147238 A CN 115147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ssion
carbon
calculating
target enterprise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07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畅
温佳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ke Huans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ke Huans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ke Huans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ke Huans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07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7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7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7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lgebra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后计算燃料燃烧排放量;获取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以及获取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后,计算电力使用排放量和热力使用排放量;分别计算火炬燃烧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和尾气净化排放量后,得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计算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量和逃逸泄露排放量;计算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以得到抵消排放量;获取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计算种植的树木的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最终计算目标企业碳排放量,实现快速估算各类目标企业的各种碳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碳核算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进行高效、准确的碳排放量核算,才能帮助企业更好的参与“双碳”目标的实现。但从目前碳核算现状才看,不同行业涉及的碳排放类别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的核算技术或系统只能针对单一行业的碳排放量进行估算,且操作复杂,难以让企业快速进行碳核算。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方便快速地估算出多个行业的碳排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第一计算系数,并利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第一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
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电力购入数量、所述电力外销数量和第二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
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热力购入数量、所述热力外销数量和第三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
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第四计算系数和第五计算系数,计算得到工业生产排放量;
计算含碳化石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
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并根据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计算得到抵消排放量;
将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所述电力使用排放量、所述热力使用排放量、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所述逃逸泄露排放量和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相加,并减去所述抵消排放量和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以及减去获取的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得到目标企业碳排放量。
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获取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第一计算系数,并利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第一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并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相应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其中,所述第一计算系数为所述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分别对每一种燃料的所述燃料消耗量与相应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进行乘积,得到每一种燃料的子燃烧排放量后,对所有燃料的子燃料燃烧排放量进行求和得到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
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21
其中,Q为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为tCO2e;Ui为第i种燃料消耗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Nm3); Ei为第i种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tCO2/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tCO2/Nm3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22
其中,NCVi为第i种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和液体燃料,单位为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GJ/104Nm3;CCi为第i种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tC/GJ; OF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44/12为二氧化碳与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电力购入数量、所述电力外销数量和第二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所述电力购入数量和所述电力外销数量;
计算所述电力购入数量与平均电网排放因子的乘积,以及计算所述电力外销数量与平均电网排放因子的乘积后,相减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其中,所述第二计算系数为所述平均电网排放因子;
所述电力使用排放量表示为:Q=U购入电×E-U外销电×E,单位为tCO2e;
其中,U购入电为购入电的数量,单位为MWh,U外销电为外销电的数量,单位为 MWh,E为平均电网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MWh。
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热力购入数量、所述热力外销数量和第三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所述热力购入数量和所述热力外销数量;
计算所述热力购入数量与热力消费排放因子的乘积,以及计算所述热力外销数量与热力消费排放因子的乘积后,相减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其中,所述第三计算系数为所述热力消费排放因子;
所述热力使用排放量表示为:Q=U购入热×E-U外销热×E
其中,U购入热为购入热的数量,单位为GJ,U外销热为外销热的数量,单位为GJ, E为热力消费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GJ。
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中,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第四计算系数和第五计算系数,计算得到工业生产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以及选择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所述含碳物质的消耗量、所述含碳物质的纯度、所述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以及所述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得到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31
单位为tCO2e;其中,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种类,U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实际消耗量,单位为吨(t); S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纯度,单位为%;n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单位为%;aj为第j种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所述第四计算系数为生产过程中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所述第五计算系数为生产过程中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分别计算火炬燃烧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和尾气净化排放量,并根据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计算得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火炬系统的类别、火炬系统内火炬气流量、火炬气中温室气体的种类和体积浓度,并根据所述火炬系统的类别选择第八计算系数,以及根据所述火炬气中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九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32
单位为tCO2e;
其中,k为第k个火炬系统;Fk为第k号火炬系统的火炬气流量包括未发生事故情况下火炬系统的火炬气流量和若发生事故情况下第k号火炬系统事故时间内总的气流量;C为火炬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其它含碳化合物的总含碳量;O为第k号火炬系统的碳氧化率;VCO2为火炬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浓度,单位为%;k’为火炬气中第k’种温室气体的种类;Vk’为火炬气中第k’种温室气体的体积浓度,单位为%;ρk’为第k’种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立方米(tCO2/Nm3); GWPk’为第k’种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所述第八计算系数为火炬气中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所述第九计算系数为火炬气中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获取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种类和排放量后,根据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十计算系数,并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所述第十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41
单位为tCO2e;其中, Mm为废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第m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单位为t;GWPm为第m种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单位为tCO2e/t;所述第十计算系数为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获取尾气净化剂的种类、质量和纯度后,根据所述尾气净化剂的种类选择第十一计算系数,并计算所述尾气净化剂的质量、所述尾气净化剂的纯度与所述第十一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42
单位为tCO2e;其中,m’为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种类; Mm’为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质量,单位为吨(t);Pm’为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纯度,单位为%;am’为碳相对于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述第十一计算系数为碳相对于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44/12;
将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相加,计算得到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Q废气废水=Q火炬+Q废水+Q尾气
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并根据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计算得到抵消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种类、体积、密度和纯度,根据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十三计算系数,并计算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密度、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和所述第十三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43
单位为 tCO2e;其中,o'为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种类,U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单位为Nm3;ρ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立方米(tCO2/Nm3);S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单位为%; GWP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所述第十三计算系数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获取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种类、体积、密度和纯度,根据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十四计算系数,并计算出售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出售的温室气体的密度、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和所述第十四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温室气体销售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51
单位为tCO2e;其中,p为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种类,Up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单位为Nm3;ρp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立方米(tCO2/Nm3);Sp为第 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单位为%;GWPp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所述第十四计算系数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获取固碳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根据固碳产品的种类选择第十五计算系数,并计算固碳产品的数量和所述第十五计算系数,得到固碳产品冲抵量;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52
单位为tCO2e;其中,q为固碳产品的种类,Uq为第q种固碳产品的产量,单位为t;Eq为第q种固碳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t,所述第十五计算系数为第q种固碳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将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相加,得到所述抵消排放量:Q=Q回收利用+Q销售+Q固碳,单位为tCO2e。
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和生长年限、以及获取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面积,并根据所述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所述林分面积和第七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树木的种类数量、所述树木的生长年限、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林分面积;
分别计算同一年内每一种树木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树木的林分面积和所述第七计算系数的乘积,并进行加和,得到同一年内所述目标企业的植树造林抵消子排放量;
分别计算所有生长年限内的植树造林抵消子排放量,并进行加和,得到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53
单位为tCO2e;其中,q’为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生长年限;q”为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Aq’q”为第q’年第q”种树木的林分面积,单位为hm2;Bq’q”为第q’年第q”种树木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单位为t/m2/年;0.044=1.63×27.27%,其中,1.63为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化学反应式,森林植被每积累1g干物质,固定1.63g 的二氧化碳,27.27%为二氧化碳中碳的含量占比;所述第七计算系数为0.044。
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燃料燃烧排放计算模块、电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热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工业生产排放计算模块、废气废水处理排放计算模块、逃逸泄露排放计算模块、原材料使用排放计算模块、抵消排放计算模块、植树造林抵消排放计算模块和目标企业碳排放计算模块;
所述燃料燃烧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第一计算系数,并利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第一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
所述电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电力购入数量、所述电力外销数量和第二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
所述热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热力购入数量、所述热力外销数量和第三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
所述工业生产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第四计算系数和第五计算系数,计算得到工业生产排放量;
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火炬燃烧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和尾气净化排放量,并根据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计算得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
所述逃逸泄露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生产过程中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和质量,并根据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六计算系数,计算得到逃逸泄露排放量;
所述原材料使用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
所述抵消排放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并根据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计算得到抵消排放量;
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和生长年限、以及获取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面积,并根据所述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所述林分面积和第七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
所述目标企业碳排放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所述电力使用排放量、所述热力使用排放量、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所述逃逸泄露排放量和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相加,并减去所述抵消排放量和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以及减去获取的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得到目标企业碳排放量。
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程序,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第一计算系数,并利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第一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电力购入数量、所述电力外销数量和第二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热力购入数量、所述热力外销数量和第三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第四计算系数和第五计算系数,计算得到工业生产排放量;分别计算火炬燃烧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和尾气净化排放量,并根据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计算得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获取生产过程中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和质量,并根据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六计算系数,计算得到逃逸泄露排放量;计算含碳化石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并根据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计算得到抵消排放量;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和生长年限、以及获取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面积,并根据所述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所述林分面积和第七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将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所述电力使用排放量、所述热力使用排放量、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所述逃逸泄露排放量和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相加,并减去所述抵消排放量和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以及减去获取的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得到目标企业碳排放量;本发明中通过输入各类碳排放中的使用数量,并直接选择相应的计算系数,从而实现快速且方便地估算出任一个所述目标企业的各类碳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燃料类型的选择输入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燃料燃烧排放量的计算输入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电力使用排放量的输入效果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钢铁生产企业的工业生产排放量的输入效果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500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800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钢铁生产企业的抵消排放量的输入效果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900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钢铁生产企业的目标企业碳排放量的总输入效果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钢铁生产企业的目标企业碳排放量和不同类型的碳排放量的计算效果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架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本发明中通过获取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获取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获取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获取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种植的树木的生长年限、种植的树木在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种植的树木在生长年限上的林分面积,以及获取生产过程中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和质量,并选择相应的计算系数,相应得到燃料燃烧排放量、电力使用排放量、热力使用排放量、工业生产排放量、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和逃逸泄露排放量,通过先分别计算火炬燃烧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和尾气净化排放量后,计算得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通过计算含碳化石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时,产生的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通过先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后,计算得到抵消排放量,以及获取的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以便最终通过加减算法便可计算出目标企业碳排放量,有效地简化了目标企业的碳排放的计算过程,同时提高了准确性。
下面通过具体示例性的实施例对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设计方案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列实施例只用于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说明,并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第一计算系数,并利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第一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
具体地,在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时,即计算所述目标企业中化石燃料与氧气进行充分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时,只需要先选择任一个待计算的所述目标企业,然后,再选择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并输入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消耗量,然后,会根据不同的燃料类型默认选择对应的第一计算系数,最后,利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第一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从而实现快捷地计算出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其中,温室气体是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态成分;本申请中温室气体是指《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第一计算系数,并利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第一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S110、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并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相应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其中,所述第一计算系数为所述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S120、分别对每一种燃料的所述燃料消耗量与相应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进行乘积,得到每一种燃料的子燃烧排放量后,对所有燃料的子燃料燃烧排放量进行求和得到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
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91
其中,Q为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i为燃料类型,Ui为第i种燃料消耗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立方米(Nm3);Ei为第i种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吨(tCO2/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立方米 (tCO2/Nm3);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092
其中,NCVi为第i种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和液体燃料,单位为吉焦每吨(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吉焦每万立方米(GJ/104Nm3);CCi为第i种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吉焦(tC/GJ);OF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44/12为二氧化碳与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具体地,在选择所述目标企业后,选择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所有的燃料类型,并输入每一种燃料相应的燃料消耗量,然后,根据不同的所述燃料类型会默认选择相应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接下来,分别对每一种燃料的所述燃料消耗量与相应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进行乘积,得到每一种燃料的子燃烧排放量后,对所有燃料的子燃料燃烧排放量进行求和得到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即分别计算每一种燃料的所述燃料消耗量与相应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乘积后进行加和,得到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通过选择使用的所有的燃料类型,并输入相应的燃料消耗量后,会默认选择相应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即可以快捷地计算出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
对于电解铝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电解铝企业使用煤炭、燃油、燃气等燃料在燃烧设备例如锅炉、内燃机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而对于钢铁生产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主要指的是钢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工业锅炉、焦炉等燃烧设备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以及运输消耗的燃料排放:
Q燃=U1×E1+U2×E2+U3×E3+…Ui×Ei
其中,U1为第一种燃料使用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Nm3;E1为第一种燃料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tCO2/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tCO2/Nm3
……
E1=NCV1×CC1×OF1×44/12;
其中,NCV1为第一种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和液体燃料,单位为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GJ/104Nm3;CC1为第一种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tC/GJ;
OF1为第一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
……
NCV1、CC1、OF1……等常用化石燃料相关参数的推荐值可以取自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试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2007)。
对于核算钢铁生产企业的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只需要在选择钢铁生产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后,输入燃料的燃料消耗量,便可以在最后一列输出每一种燃料各自的碳排放量和燃料燃烧总排放量(燃料燃烧排放量),燃料类型的选择输入效果图如图2 所示,例如:钢铁生产企业使用燃料有无烟煤100t,烟煤20t,一般煤油30t,石油脑 50t,燃料燃烧排放量的计算输入效果图如图3所示。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S200、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电力购入数量、所述电力外销数量和第二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
具体地,在计算完所述目标企业的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后,进一步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即计算企业消费的净购入电力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输入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电力购入数量、所述电力外销数量和第二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通过只需要输入所述目标企业的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便可一起根据默认选择的第二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有效地简便了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的计算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0、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电力购入数量、所述电力外销数量和第二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S210、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所述电力购入数量和所述电力外销数量;
S220、计算所述电力购入数量与平均电网排放因子的乘积,以及计算所述电力外销数量与平均电网排放因子的乘积后,相减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其中,所述第二计算系数为所述平均电网排放因子;
所述电力使用排放量表示为:Q=U购入电×E-U外销电×E,单位为tCO2e;
其中,U购入电为购入电的数量,单位为兆瓦时(MWh),U外销电为外销电的数量,单位为兆瓦时(MWh),E为平均电网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 (tCO2/MWh)。
具体地,在计算完所述目标企业的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后,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所述电力购入数量和所述电力外销数量,然后,计算所述电力购入数量与默认的平均电网排放因子(第二计算系数)的乘积,以及计算所述电力外销数量与平均电网排放因子的乘积后,将两者乘积结果相减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 Q=U购入电×E-U外销电×E,从而实现了快捷地计算出所述目标企业的净购入的电力排放量。
其中,E可以选用为国家近期发布的平均电网排放因子,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在核算2021 及2022年度碳排放量时,全国电网排放因子调整为最新的0.5810tCO2/MWh,但是实际上应根据企业生产地址及目前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电网划分,选用国家主管部门最近年份公布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因为不同区域电网排放因子不一样。
若假设企业购入电量1000MWh,外销电量100MWh,只需要输入相应的购入电量和外销电量,就可以直接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则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的输入效果图如图4所示。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S300、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热力购入数量、所述热力外销数量和第三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
具体地,同理在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时,即在计算企业消费的净购入热力(如蒸汽)所对应的热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时,直接根据获取的所述热力购入数量和所述热力外销数量,以及默认的所述第三计算系数计算便可以得到。通过只需要输入所述目标企业的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便可一起根据默认选择的第三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有效地简便了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的计算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S300、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热力购入数量、所述热力外销数量和第三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S310、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所述热力购入数量和所述热力外销数量;
S320、计算所述热力购入数量与热力消费排放因子的乘积,以及计算所述热力外销数量与热力消费排放因子的乘积后,相减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其中,所述第三计算系数为所述热力消费排放因子;
所述热力使用排放量表示为:Q=U购入热×E-U外销热×E,单位为tCO2e;其中, U购入热为购入热的数量,单位为GJ,U外销热为外销热的数量,单位为GJ,E为热力消费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GJ。
具体地,在计算完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后,以同理计算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所述热力购入数量和所述热力外销数量,然后,计算所述热力购入数量与默认的热力消费的排放因子(第三计算系数) 的乘积,以及计算所述热力外销数量与热力消费的排放因子的乘积后,将两者乘积结果相减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Q=U购入热×E-U外销热×E,从而实现了快捷地计算出所述目标企业的净购入的热力排放量,则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也可以用表3表示。
其中,E为热力消费的排放因子可以取推荐值0.11tCO2/GJ,待政府主管部门发布官方数据后应采用官方发布数据并保持更新。
若假设企业购入热力1000GJ,外销热力100GJ,只需要输入相应的购入热力和外销热力,就可以直接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则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的输入效果图同样如图4所示。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S400、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第四计算系数和第五计算系数,计算得到工业生产排放量;具体地,通过直接选择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并相应地输入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消耗量和纯度,可以直接输出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从而高效且准确地计算出所述目标企业的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
进一步地,所述S400、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第四计算系数和第五计算系数,计算得到工业生产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S410、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所述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以及选择所述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S420、计算所述含碳物质的消耗量、所述含碳物质的纯度、所述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以及所述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得到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21
单位为tCO2e;
其中,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种类,U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实际消耗量,单位为吨(t);S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纯度,单位为%;n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单位为%;aj为第j种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所述第四计算系数为生产过程中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所述第五计算系数为生产过程中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具体地,首先,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所述含碳物质转换为二氧化碳时,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然后,相应地输入所述含碳物质的消耗量和纯度,再根据不同含碳物质的种类默认选择相应的所述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第四计算系数) 以及选择应的所述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后,求解所述含碳物质的消耗量、所述含碳物质的纯度、所述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以及所述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计算得到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22
从而快速地输入所述目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述含碳物质转化二氧化碳时,所述含碳物质的消耗量和纯度,就可以直接计算出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简便了计算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的计算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
例如,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所述含碳物质为碳酸钙(CaCO3)、碳酸镁(MGCO3) 和焦炭(C),那么aj分别为44/100、44/84和44/12。
但是,对于一些所述目标企业的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主要是熔剂消耗产生的CO2排放、电极消耗产生的CO2排放以及外购生铁等含碳原料消耗产生的CO2排放,所以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还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31
单位为tCO2e;其中,j’为消耗溶剂的种类;Uj’为第j’种溶剂消耗量,单位为t;Dj’为第j’种溶剂的平均纯度,Ej’为第j’种溶剂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单位为 tCO2/t;U电极为电极消耗量,单位为t;E电极为电极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t电极;所述第五计算系数为电极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j”为外购含碳原料的种类,Mj”为第k种外购含碳原料的数量,单位为t;Ej”为第j”种外购含碳原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t。
对于钢铁生产企业的工业生产排放就是钢铁生产企业在烧结、炼铁、炼钢等工序中由于其他外购含碳除固碳产品原料(如电极、生铁、铁合金、直接还原铁等)和熔剂的分解和氧化产生的CO2排放;钢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排放主要包括熔剂消耗产生的CO2排放、电极消耗产生的CO2排放以及外购生铁等含碳原料消耗产生的CO2排放;
那么,钢铁生产企业的工业生产排放量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熔剂消耗产生的CO2排放主要包括石灰石和白云石消耗排放,那么,钢铁产业的熔剂消耗排放量为:Q溶剂=U1×D1×E1+U2×D2×E2;其中,U1为石灰石消耗量, D1为石灰石平均纯度,E1为石灰石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U2为白云石消耗量,D2为白云石平均纯度,E2为白云石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钢铁产业的外购含碳原料排放量为:Q电极=U电极×E电极;其中,外购含碳原料主要为生铁、直接还原铁、镍铁合金、铬铁合金、钼铁合金,那么,钢铁产业的外购含碳原料排放量为:
Q含碳原材料=M1×E3+M2×E4+M3×E5+M4×E6+M5×E7;其中,M1为生铁外购量,E3为生铁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M2为直接还原铁外购量,E4为还原铁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M3为镍铁合金外购量,E5为镍铁合金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M4为铬铁合金外购量, E6为铬铁合金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M5为钼铁合金外购量,E7为钼铁合金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所以最终的钢铁生产企业的工业生产排放量表示为:Q过程=U1×D1×E1+U2×D2×E2+U电极×E电极+M1×E3+M2×E4+M3×E5+M4×E6+M5×E7
其中,E1-E7和E电极等计算系数均可以取自《国际钢铁协会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收集指南(第六版)》。
若假设某一个钢铁生产企业一个月内消耗了纯度为90%的石灰石10t,85%纯度的白云石10t;电极消耗20t,生铁外购10t,直接还原铁外购0t,镍铁合金外购0t,铬铁合金外购10t,钼铁合金外购5t,则计算钢铁生产企业的工业生产排放量的输入效果图如图5。
而对于电解铝企业的工业生产排放量就只有电极消耗排放量,电解铝企业的电极消耗排放量为阳极效应排放量(EPFCS)与煅烧石灰石排放量(E碳酸盐)相加,减去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的部分(RCO2)。
那么,电解铝企业的工业生产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41
EPFCS=EFCF4×P×GWPCF4×10-3+EFC2F6×P×GWPC2F6×10-3
E碳酸盐=∑(U碳酸盐×EF碳酸盐)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42
Q过程=0.25228P+0.405L1+0.411L2-0.431P2
其中,Q过程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工业生产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PFCs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阳极效应全氟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全氟化合物(PFCs)是一类主要由碳原子与氟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E碳酸盐,i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碳酸盐分解所导致的工业生产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i为碳酸盐种类代号;
RCO2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GWPCF4为四氟化碳(CF4)的全球变暖潜势(全球增温潜势是某一给定物质在一定时间积分范围内与二氧化碳相比而得到的相对辐射影响值,全球变暖潜势指的是在限定的100年时间框架内,不同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相对于相同效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它以1千克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为单位,来对比不同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取值为6500;EFCF4为阳极效应的CF4排放因子,单位为公斤四氟化碳每吨铝 (kgCF4/tAl),可选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推荐值0.034kgCF4/tAl;
GWPC2F6为六氟化二碳(C2F6)全球变暖潜势,取值为9200;EFC2F6为阳极效应的 C2F6排放因子,单位为公斤六氟化二碳每吨铝(kgC2F6/tAl),可选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推荐值0.0034kgC2F6/tAl;
P为阳极效应的活动数据,即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原铝产量,单位为吨铝(tAl);
U碳酸盐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某种碳酸盐的消耗量,单位为吨(t);
EF碳酸盐为某种碳酸盐分解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吨碳酸盐(tCO2/t碳酸盐),碳酸盐分解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采用所提供的推荐值;
RCO2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然后,对于少部分的企业中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还包括:
(1)、生料中非燃料碳煅烧的排放:
对于水泥行业存在生料中非燃料碳煅烧的排放:Q非燃料碳煅烧=N×S×a;
其中,N为生料重量,单位为t;S为生料中非燃料碳含量;a为二氧化碳与碳的数量换算,这里为44/12。
(2)、产过程中一氧化二氮(N2O)的排放:
如化工生产行业存在硝酸生产过程的N2O排放与己二酸生产过程的N2O排放: QN2O=MN2O×GWPN2O;其中,MN2O为硝酸或己二酸生产过程中N2O排放量;GWPN2O为N2O相比二氧化碳吧的全球变暖潜势(GWP)值。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S500、分别计算火炬燃烧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和尾气净化排放量,并根据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计算得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
具体地,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是指出于安全等目的,所述目标企业通常将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可燃废气集中到一至数只火炬系统中进行排放前的燃烧处理;且火炬燃烧除了二氧化碳排放外,还可能产生少量的甲烷(CH4)排放,例如,煤炭生产企业则只需要计算煤层气(煤矿瓦斯)火炬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而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火炬系统则需同时核算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
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是指所述目标企业使用厌氧工艺处理废水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
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是指在道路运输中,运输车辆使用尿素等尾气净化剂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本发明中通过先分别计算出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从而轻松且准确地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所述S500、分别计算火炬燃烧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和尾气净化排放量,并根据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计算得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S510、获取火炬系统的类别、火炬系统内火炬气流量、火炬气中温室气体的种类和体积浓度,并根据所述火炬系统的类别选择第八计算系数,以及根据所述火炬气中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九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51
单位为tCO2e;其中,k为第k个火炬系统;Fk为第k号火炬系统的火炬气流量包括未发生事故情况下火炬系统的火炬气流量和若发生事故情况下第k号火炬系统事故时间内总的气流量,单位为万立方米(Nm3);C为火炬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其它含碳化合物的总含碳量,单位为吨碳每万立方米(tC/Nm3);O为第k号火炬系统的碳氧化率,单位为%;VCO2为火炬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浓度,单位为%;19.7为标准大气压下二氧化碳的密度;k’为火炬气中第k’种温室气体的种类;Vk’为火炬气中第k’种温室气体的体积浓度,单位为%;ρk’为第k’种温室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万立方米(tCO2/Nm3);GWPk’为第k’种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所述第八计算系数为火炬气中第k’种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立方米(tCO2/Nm3);所述第九计算系数为火炬气中第k’种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具体地,对于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61
其中,VCO4为火炬气中甲烷的体积浓度,单位为%;GWPCH4为甲烷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7.17为标准大气压下甲烷的密度。
S520、获取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种类和排放量后,根据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十计算系数,并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所述第十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62
单位为tCO2e;其中,Mm为废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第m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单位为t;GWPm为第m种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单位为tCO2e/t;所述第十计算系数为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第m种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具体地,对于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的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为:
Q废水=MCH4×GWPCH4;其中,MCH4为废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甲烷的排放量,单位为t。
S530、获取尾气净化剂的种类、质量和纯度后,根据所述尾气净化剂的种类选择第十一计算系数,并计算所述尾气净化剂的质量、所述尾气净化剂的纯度与所述第十一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63
单位为tCO2e;其中,m’为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种类; Mm’为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质量,单位为吨(t);Pm’为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纯度,单位为%;am’为碳相对于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述第十一计算系数为碳相对于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44/12;
具体地,对于陆上交通运输企业的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为:
Q尾气=M尿素×12/60×P尿素×44/12;其中,M尿素为核算和报告期内催化转化器使用消耗的尿素添加剂的质量,单位为吨(t);12/60为碳与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P 尿素为尿素添加剂中尿素的纯度,单位为%。
S540、将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相加,计算得到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Q废气废水=Q火炬+Q废水+Q尾气
本申请中首先通过输入火炬系统的类别、火炬系统内火炬气流量、火炬气中温室气体的种类和体积浓度,并根据所述火炬系统的类别默认选择相应的火炬气中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立方米(tCO2/Nm3)(第八计算系数),以及根据所述火炬气中温室气体的种类默认选择相应的火炬气中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第九计算系数)后,直接计算得到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64
然后,通过输入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种类和排放量,并根据温室气体的种类默认选择相应的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第十计算系数),直接计算得到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71
再者,通过输入尾气净化剂的种类、质量和质量比例,并根据尾气净化剂的种类默认选择相应的尾气净化剂相对于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第十一计算系数),直接计算得到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72
最后,求得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后,直接输出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Q废气废水=Q火炬+Q废水+Q尾气,从而有效地简化了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的过程。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S600、获取生产过程中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和质量,并根据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六计算系数,计算得到逃逸泄露排放量。
具体地,逃逸泄露排放是指目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逃逸到大气中的排放;对于煤炭生产企业的逃逸泄露排放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逃逸排放,包括井工开采、露天开采矿后活动的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S600、获取生产过程中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和质量,并根据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六计算系数,计算得到逃逸泄露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S610、获取生产过程中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和质量,并根据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逃逸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S620、计算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和逃逸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的乘积,得到所述逃逸泄露排放量;所述逃逸泄露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73
单位为tCO2e;其中,Mm”为生产过程中第m”种逃逸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单位为t;GWPm”为第m”种逃逸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单位为tCO2e/t;所述第六计算系数为逃逸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S700、计算含碳化石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
具体地,计算工业生产中,含碳化石能源作为原材料被消耗时,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
进一步地,所述S700、计算含碳化石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S710、获取含碳化石能源作为还原剂使用时,还原得到的阳极氧化产物的产量,并根据第十二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
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74
单位为tCO2e;其中,o为碳素体的种类,Mo为第o种第o种阳极氧化产物的生成量,单位为t;Eo为第o种碳素体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t;所述第十二计算系数为第o种碳素体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具体地,计算工业生产中,能源作为原材料被消耗,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例如铜冶炼、铅锌冶炼等子行业的企业使用焦炭、蓝炭、无烟煤、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作为还原剂,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冶炼企业在熔炼过程中会使用含碳化石能源作为还原剂,导致二氧化碳排放,此部分化石能源不应作为燃烧排放核算,但如果企业使用木材等生物质作为还原剂,则不需要核算其产生的排放。
首先,输入含碳化石能源作为还原剂使用时,还原得到的阳极氧化产物的产量,并根据默认选择所述第十二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81
通过输入含碳化石能源作为还原剂使用时,还原得到的阳极氧化产物的产量,便可根据默认选择的所述第十二计算系数一起计算得到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简化了计算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的步骤。
对于电解铝企业的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计算过程如下:
含碳化石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炭阳极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82
其中,Q原材料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炭阳极消耗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EF炭阳极为炭阳极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吨铝(tCO2/tAl);P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原铝产量,单位为吨(t);NC炭阳极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吨铝炭阳极净耗量,单位为吨碳每吨铝(tC/tAl),可以采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推荐值0.42tC/tAl;S炭阳极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炭阳极平均含硫量,可以采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推荐值2%;A炭阳极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炭阳极平均灰分含量,可以采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推荐值0.4%。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S800、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并根据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计算得到抵消排放量。
具体地,分别计算所述目标企业中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产生的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化在粗钢、甲醇等外销产品中的碳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计算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抵消排放量。通过先分别计算所述目标企业中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产生的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化在粗钢、甲醇等外销产品中的碳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可以快速地计算出所述目标企业的抵消排放量,有效地精简计算流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所述S800、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并根据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计算得到抵消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S810、获取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种类、体积、密度和纯度,根据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十三计算系数,并计算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密度、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和所述第十三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91
单位为tCO2e;其中,o’为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种类,U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单位为Nm3;ρ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立方米(tCO2/Nm3);S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单位为%;GWP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所述第十三计算系数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S820、获取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种类、体积、密度和纯度,根据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十四计算系数,并计算出售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出售的温室气体的密度、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和所述第十四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温室气体销售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92
单位为tCO2e;其中,p为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种类,Up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单位为Nm3;ρp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立方米(tCO2/Nm3);Sp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单位为%;GWPp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所述第十四计算系数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S830、获取固碳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根据固碳产品的种类选择第十五计算系数,并计算固碳产品的数量和所述第十五计算系数,得到固碳产品冲抵量;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93
单位为tCO2e;其中,q为固碳产品的种类,Uq为第q种固碳产品的产量,单位为t;Eq为第q种固碳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t,所述第十五计算系数为第q种固碳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S840、将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相加,得到所述抵消排放量;所述抵消排放量表示为:Q=Q回收利用+Q销售+Q固碳,单位为tCO2e。
具体地,首先,选择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并相应地输入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密度和纯度,再根据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默认选择相应的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第十三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94
然后,同样地选择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并相应地输入出售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密度和纯度,再根据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默认选择相应的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第十四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温室气体销售量: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95
其次,选择固碳产品的种类,并相应地输入固碳产品的数量,再根据固碳产品的种类默认选择相应的第q种固碳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第十五计算系数),计算得到固碳产品冲抵量: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196
最后,将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相加,得到所述抵消排放量:Q=Q回收利用+Q销售+Q固碳
对于钢铁生产企业的所述抵消排放量就只有固碳产品冲抵量,钢铁生产企业的主要固碳产品为生铁、粗钢和甲醇,即钢铁生产企业的所述抵消排放量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201
其中,P1为生铁产量,单位为t;E1为生铁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吨(tCO2/t),可以取自《国际钢铁协会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收集指南(第六版)》; P2为粗钢产量,单位为t;E2为粗钢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吨 (tCO2/t),可以取自《国际钢铁协会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收集指南(第六版)》;P3为甲醇产量,单位为t;E3为甲醇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吨甲醇(tCO2/t 甲醇),采用理论摩尔质量比计算得出,甲醇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可以为1.375tCO2/t 甲醇。
若假设钢铁生产企业生铁产量10t;粗钢产量10t;甲醇产量5t,则计算钢铁生产企业的抵消排放量的输入效果图如图8。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S900、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和生长年限、以及获取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面积,并根据所述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所述林分面积和第七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
具体地,对于所述目标企业来说,购买或者开发森林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而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是指所述目标企业进行植树造林时所抵消的碳排放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所述S900、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和生长年限、以及获取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面积,并根据所述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所述林分面积和第七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S910、获取所述树木的种类数量、所述树木的生长年限、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林分面积;
S920、分别计算同一年内每一种树木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树木的林分面积和所述第七计算系数的乘积,并进行加和,得到同一年内所述目标企业的植树造林抵消子排放量;
S930、分别计算所有生长年限内的植树造林抵消子排放量,并进行加和,得到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202
单位为tCO2e;
其中,q’为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生长年限;q”为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Aq’q”为第q’年第q”种树木的林分面积,单位为公顷(hm2);Bq’q”为第q’年第q”种树木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单位为克每平方米每年(t/m2/年); 0.044=1.63×27.27%,其中,1.63为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化学反应式,森林植被每积累1g干物质,固定1.63g的二氧化碳,27.27%为二氧化碳中碳的含量占比;所述第七计算系数为0.044。
具体地,首先,输入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生长年限、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所述树木的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林分面积;然后,分别计算同一年内每一种树木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树木的林分面积和所述第七计算系数之间的乘积,并进行加和,得到同一年内所述目标企业的植树造林抵消子排放量,即得到同一年内所有种类树木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树木的林分面积和所述第七计算系数之间的乘积之和;再者,计算所有年限之内的同一年内所述目标企业的植树造林抵消子排放量,再进行加和,最终得到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从而高效地计算出所述目标企业进行植树造林时碳抵消的排放量,即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
Figure BDA0003676572180000211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S1000、将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所述电力使用排放量、所述热力使用排放量、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所述逃逸泄露排放量和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相加,并减去所述抵消排放量和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以及减去获取的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得到目标企业碳排放量。
具体地,通过将分步骤计算得到的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所述电力使用排放量、所述热力使用排放量、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所述逃逸泄露排放量和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进行相加,并减去计算得到的所述抵消排放量,以及减去获取得到的所述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就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得出单个所述目标企业的目标企业碳排放量:Q=Q碳排放=Q+Q+Q+Q过程+Q废气废水+Q逃逸泄露+Q原材料使用-Q-Q造林抵消-Q外购碳抵消,在进一步地求得某个行业中的多个相同企业的目标企业碳排放量后,可以通过求得平均值,再估算出整个行业的碳排放量,有效地简化了计算目标企业和目标行业的碳排放的过程。
其中,所述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用Q外购碳抵消表示,所述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为所述目标企业外购的碳信用额(碳抵消额),所述碳信用额包括碳汇(绿碳、蓝碳、白碳)碳减排额,碳捕获额等;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绿炭是一种新型生物燃料,由植物的枝叶、家庭中废弃的蔬菜水果和黏土等物质混合,再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
但是,在计算目标企业的总碳排放量时,首先需要明确温室气体排放种类和排放类型,因为不同行业排放的温室气体类型不同,环节也不同,所以具体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
对于电解铝企业,排放的温室气体种类包括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碳;排放类型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排放、生产过程排放和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所以,电解铝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等于燃料燃烧排放量、企业消耗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生产过程排放量、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的加和,即电解铝企业的温室气体核算公式为:Q=Q+Q+Q+Q过程+Q原材料使用
而对于钢铁生产企业,根据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钢铁生产企业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燃料燃烧排放、电力消费排放、热力消费排放、生产过程排放和钢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外销的固碳产品可以抵消部分碳排放量,故钢铁生产企业的温室气体核算公式为:Q=Q+Q+Q+Q过程-Q,若假设钢铁生产企业使用燃料有无烟煤100t,烟煤20t,一般煤油30t,石油脑50t;购入电量1000MWh,外销电量 100MWh,购入热力1000GJ,外销热力100GJ;消耗了纯度为90%的石灰石10t,85%纯度的白云石10t,电极消耗20t,生铁外购10t,直接还原铁外购0t,镍铁合金外购 0t,铬铁合金外购10t,钼铁合金外购5t;生铁产量:10t;粗钢产量10t;甲醇产量5t,那么,计算钢铁生产企业的目标企业碳排放量的总输入效果图如图10所示,最终,自动核算得到钢铁生产企业的目标企业碳排放量和不同类型的碳排放量的计算效果图如图11所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燃料燃烧排放计算模块10、电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20、热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30、工业生产排放计算模块40、废气废水处理排放计算模块50、逃逸泄露排放计算模块60、原材料使用排放计算模块70、抵消排放计算模块80、植树造林抵消排放计算模块90和目标企业碳排放计算模块100;
所述燃料燃烧排放计算模块10用于获取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第一计算系数,并利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第一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
所述电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20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电力购入数量、所述电力外销数量和第二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
所述热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30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热力购入数量、所述热力外销数量和第三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
所述工业生产排放计算模块40用于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第四计算系数和第五计算系数,计算得到工业生产排放量;
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计算模块50用于分别计算火炬燃烧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和尾气净化排放量,并根据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计算得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
所述逃逸泄露排放计算模块60用于获取生产过程中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和质量,并根据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六计算系数,计算得到逃逸泄露排放量;
所述原材料使用排放计算模块70用于计算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
所述抵消排放计算模块80用于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并根据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计算得到抵消排放量;
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计算模块90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和生长年限、以及获取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面积,并根据所述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所述林分面积和第七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
所述目标企业碳排放计算模块100用于将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所述电力使用排放量、所述热力使用排放量、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所述逃逸泄露排放量和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相加,并减去所述抵消排放量和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以及减去获取的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得到目标企业碳排放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可以参照上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构建了一个便捷科学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覆盖25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25个行业包括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氟化工企业、工业其他企业、公共建筑运营单位、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矿山企业、陆上交通运输企业、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电解铝生产企业、电网企业、独立焦化企业、发电企业、钢铁生产企业、化工生产企业、煤炭生产企业、镁冶炼企业、民航企业、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石油化工企业、水泥生产企业、陶瓷生产企业和纺织服装企业。
企业只需要根据系统要求,简单的输入企业生产数据,便可以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得到相应的碳排放数据,可以利用系统内嵌的公式和参数计算得到企业不同环节的碳排放量,并自动输出对比图谱,帮助企业快速了解碳排放重点环节,从而能够快速进行碳排放的管理和优化。
以电解铝企业碳为例建立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方法为:
1.确定碳排放核算边界:
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核算边界为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并应核算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碳排放核算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即企业生产系统排放。企业生产系统包括主要生产系统和辅助或服务系统;主要生产系统即企业主要生产运作的系统,辅助系统包括供电、供水、动力、运输等,服务系统指的是提供生产服务的部门,包括食堂、宿舍、浴室等。
2.明确温室气体排放种类和排放类型:
不同行业排放的温室气体类型不同,环节不同,具体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多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为了帮助企业能够快捷进行碳核算,使得企业快速识别碳排放重点环节,将25个行业的计算体系汇总归类并嵌入计算系统当中。
以电解铝企业为例:排放的温室气体种类包括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碳;排放类型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排放,生产过程排放,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
3.收集企业数据并进行碳排放量核算(核算方法:排放因子法):
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时,温室气体排放量为活动数据与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乘积:
EGHG=AD×EF×GWP;
其中,EGHG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AD为温室气体活动数据,单位根据具体排放源确定;EF为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单位与活动数据的单位相匹配;GWP为全球变暖潜势,数值可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提供的数据。注:在计算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时,排放因子也可为含碳量、碳氧化率及二氧化碳折算系数(44/12)的乘积。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程序,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由于上述对该所述目标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程序,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由于上述对该所述目标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第一计算系数,并利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第一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
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电力购入数量、所述电力外销数量和第二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
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热力购入数量、所述热力外销数量和第三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
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第四计算系数和第五计算系数,计算得到工业生产排放量;
分别计算火炬燃烧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和尾气净化排放量,并根据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计算得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
获取生产过程中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和质量,并根据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六计算系数,计算得到逃逸泄露排放量;
计算含碳化石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
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并根据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计算得到抵消排放量;
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和生长年限、以及获取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面积,并根据所述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所述林分面积和第七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
将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所述电力使用排放量、所述热力使用排放量、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所述逃逸泄露排放量和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相加,并减去所述抵消排放量和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以及减去获取的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得到目标企业碳排放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第一计算系数,并利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第一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并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相应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其中,所述第一计算系数为所述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分别对每一种燃料的所述燃料消耗量与相应的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进行乘积,得到每一种燃料的子燃烧排放量后,对所有燃料的子燃料燃烧排放量进行求和得到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
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3676572170000021
其中,Q为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为tCO2e;Ui为第i种燃料消耗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Nm3;Ei为第i种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tCO2/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tCO2/Nm3
Figure FDA0003676572170000022
其中,NCVi为第i种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和液体燃料,单位为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GJ/104Nm3;CCi为第i种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tC/GJ;OF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44/12为二氧化碳与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电力购入数量、所述电力外销数量和第二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所述电力购入数量和所述电力外销数量;
计算所述电力购入数量与平均电网排放因子的乘积,以及计算所述电力外销数量与平均电网排放因子的乘积后,相减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其中,所述第二计算系数为所述平均电网排放因子;
所述电力使用排放量表示为:Q=U购入电×E-U外销电×E,单位为tCO2e;
其中,U购入电为购入电的数量,单位为MWh,U外销电为外销电的数量,单位为MWh,E为平均电网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MW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热力购入数量、所述热力外销数量和第三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所述热力购入数量和所述热力外销数量;
计算所述热力购入数量与热力消费排放因子的乘积,以及计算所述热力外销数量与热力消费排放因子的乘积后,相减得到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其中,所述第三计算系数为所述热力消费排放因子;
所述热力使用排放量表示为:Q=U购入热×E-U外销热×E,单位为tCO2e;
其中,U购入热为购入热的数量,单位为GJ,U外销热为外销热的数量,单位为GJ,E为热力消费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GJ。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第四计算系数和第五计算系数,计算得到工业生产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以及选择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所述含碳物质的消耗量、所述含碳物质的纯度、所述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以及所述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得到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3676572170000031
单位为tCO2e;其中,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种类,U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实际消耗量,单位为t;S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纯度,单位为%;nj为第j种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单位为%;aj为第j种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所述第四计算系数为生产过程中含碳物质的利用率或碳氧化率;所述第五计算系数为生产过程中含碳化合物相对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火炬燃烧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和尾气净化排放量,并根据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计算得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火炬系统的类别、火炬系统内火炬气流量、火炬气中温室气体的种类和体积浓度,并根据所述火炬系统的类别选择第八计算系数,以及根据所述火炬气中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九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3676572170000032
单位为tCO2e;
其中,k为第k个火炬系统;Fk为第k号火炬系统的火炬气流量包括未发生事故情况下火炬系统的火炬气流量和若发生事故情况下第k号火炬系统事故时间内总的气流量,单位为Nm3;C为火炬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其它含碳化合物的总含碳量,单位为tC/Nm3;O为第k号火炬系统的碳氧化率,单位为%;VCO2为火炬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浓度,单位为%;k’为火炬气中第k’种温室气体的种类;Vk’为火炬气中第k’种温室气体的体积浓度,单位为%;ρk’为第k’种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单位为tCO2/Nm3;GWPk’为第k’种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所述第八计算系数为火炬气中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所述第九计算系数为火炬气中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获取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种类和排放量后,根据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十计算系数,并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所述第十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3676572170000033
单位为tCO2e;其中,Mm为废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第m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单位为t;GWPm为第m种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单位为tCO2e/t;所述第十计算系数为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获取尾气净化剂的种类、质量和纯度后,根据所述尾气净化剂的种类选择第十一计算系数,并计算所述尾气净化剂的质量、所述尾气净化剂的纯度与所述第十一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3676572170000041
单位为tCO2e;其中,m’为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种类;Mm’为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质量,单位为吨(t);Pm’为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纯度,单位为%;am’为碳相对于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述第十一计算系数为碳相对于第m’种尾气净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44/12;
将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相加,计算得到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Q废气废水=Q火炬+Q废水+Q尾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并根据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计算得到抵消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种类、体积、密度和纯度,根据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十三计算系数,并计算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密度、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和所述第十三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3676572170000042
单位为tCO2e;其中,o'为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种类,U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单位为Nm3;ρ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立方米(tCO2/Nm3);S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单位为%;GWPo'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所述第十三计算系数为第o'种回收利用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获取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种类、体积、密度和纯度,根据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十四计算系数,并计算出售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出售的温室气体的密度、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和所述第十四计算系数的乘积,得到温室气体销售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3676572170000043
单位为tCO2e;其中,p为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种类,Up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的体积,单位为Nm3;ρp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立方米(tCO2/Nm3);Sp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的纯度,单位为%;GWPp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所述第十四计算系数为第p种出售的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值;
获取固碳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根据固碳产品的种类选择第十五计算系数,并计算固碳产品的数量和所述第十五计算系数,得到固碳产品冲抵量;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3676572170000044
单位为tCO2e;其中,q为固碳产品的种类,Uq为第q种固碳产品的产量,单位为t;Eq为第q种固碳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t,所述第十五计算系数为第q种固碳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将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相加,得到所述抵消排放量:Q=Q回收利用+Q销售+Q固碳,单位为tCO2e。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和生长年限、以及获取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面积,并根据所述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所述林分面积和第七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树木的种类数量、所述树木的生长年限、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林分面积;
分别计算同一年内每一种树木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树木的林分面积和所述第七计算系数的乘积,并进行加和,得到同一年内所述目标企业的植树造林抵消子排放量;
分别计算所有生长年限内的植树造林抵消子排放量,并进行加和,得到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3676572170000051
单位为tCO2e;其中,q’为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生长年限;q”为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Aq’q”为第q’年第q”种树木的林分面积,单位为hm2;Bq’q”为第q’年第q”种树木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单位为t/m2/年;0.044=1.63×27.27%,其中,1.63为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化学反应式,森林植被每积累1g干物质,固定1.63g的二氧化碳,27.27%为二氧化碳中碳的含量占比;所述第七计算系数为0.044。
9.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燃料燃烧排放计算模块、电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热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工业生产排放计算模块、废气废水处理排放计算模块、逃逸泄露排放计算模块、原材料使用排放计算模块、抵消排放计算模块、植树造林抵消排放计算模块和目标企业碳排放计算模块;
所述燃料燃烧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企业使用的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根据所述燃料类型选择第一计算系数,并利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第一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
所述电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电力购入数量和电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电力购入数量、所述电力外销数量和第二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电力使用排放量;
所述热力使用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企业使用的热力购入数量和热力外销数量,并根据所述热力购入数量、所述热力外销数量和第三计算系数计算所述目标企业的热力使用排放量;
所述工业生产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生产过程中所述目标企业的含碳物质的种类、消耗量和纯度,根据含碳物质的种类选择第四计算系数和第五计算系数,计算得到工业生产排放量;
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火炬燃烧排放量、废水处理排放量和尾气净化排放量,并根据所述火炬燃烧排放量、所述废水处理排放量和所述尾气净化排放量计算得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
所述逃逸泄露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生产过程中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和质量,并根据逃逸的温室气体的种类选择第六计算系数,计算得到逃逸泄露排放量;
所述原材料使用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
所述抵消排放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温室气体销售量和固碳产品冲抵量,并根据所述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所述温室气体销售量和所述固碳产品冲抵量计算得到抵消排放量;
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种植的树木的种类数量和生长年限、以及获取所述树木在所述生长年限上的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面积,并根据所述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所述林分面积和第七计算系数计算得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
所述目标企业碳排放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燃料燃烧排放量、所述电力使用排放量、所述热力使用排放量、所述工业生产排放量、所述废气废水处理排放量、所述逃逸泄露排放量和所述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相加,并减去所述抵消排放量和所述植树造林抵消排放量,以及减去获取的目标企业外购碳抵消量,得到目标企业碳排放量。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程序,所述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210620703.9A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5147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0703.9A CN115147238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0703.9A CN115147238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7238A true CN115147238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6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0703.9A Pending CN115147238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723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9069A (zh) * 2022-10-28 2023-01-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5759788A (zh) * 2023-01-05 2023-03-07 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碳数据综合智能管控系统
CN116071180A (zh) * 2022-11-23 2023-05-05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设施栽培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6703040A (zh) * 2023-08-07 2023-09-05 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碳减排核算方法
CN116822183A (zh) * 2023-06-20 2023-09-2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将环境因素纳入铝合金材料设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6823295A (zh) * 2023-08-31 2023-09-2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一种钢铁行业碳排放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6933966A (zh) * 2023-07-05 2023-10-24 九郡绿建管理技术(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乡村碳账户的计算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6183A (zh) * 2019-06-21 2020-12-22 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尿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监测控制方法
CN112149928A (zh) * 2019-06-27 2020-12-29 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
CN112147276A (zh) * 2019-06-27 2020-12-29 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和装置
CN112508333A (zh) * 2020-11-04 2021-03-1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温室效应的估算系统及方法
CN112765528A (zh) * 2019-11-05 2021-05-07 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水泥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和装置
CN114021936A (zh) * 2021-10-29 2022-02-08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评价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6183A (zh) * 2019-06-21 2020-12-22 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尿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监测控制方法
CN112149928A (zh) * 2019-06-27 2020-12-29 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
CN112147276A (zh) * 2019-06-27 2020-12-29 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和装置
CN112765528A (zh) * 2019-11-05 2021-05-07 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水泥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和装置
CN112508333A (zh) * 2020-11-04 2021-03-1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温室效应的估算系统及方法
CN114021936A (zh) * 2021-10-29 2022-02-08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评价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北京中工干教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编著: "《节能减排工作低碳环保生活》", 31 October 2011,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pages: 146 - 147 *
发改办气候[2014] 292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通知", pages 7 - 8,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1502/t20150209_963759.html> *
周云凯: "《鄱阳湖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30 September 2021,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pages: 85 - 86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9069A (zh) * 2022-10-28 2023-01-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5619069B (zh) * 2022-10-28 2023-10-2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6071180A (zh) * 2022-11-23 2023-05-05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设施栽培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6071180B (zh) * 2022-11-23 2024-05-28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设施栽培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5759788A (zh) * 2023-01-05 2023-03-07 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碳数据综合智能管控系统
CN116822183A (zh) * 2023-06-20 2023-09-2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将环境因素纳入铝合金材料设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6822183B (zh) * 2023-06-20 2024-03-0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将环境因素纳入铝合金材料设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6933966A (zh) * 2023-07-05 2023-10-24 九郡绿建管理技术(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乡村碳账户的计算方法
CN116703040A (zh) * 2023-08-07 2023-09-05 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碳减排核算方法
CN116703040B (zh) * 2023-08-07 2023-10-10 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碳减排核算方法
CN116823295A (zh) * 2023-08-31 2023-09-2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一种钢铁行业碳排放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6823295B (zh) * 2023-08-31 2024-04-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一种钢铁行业碳排放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47238A (zh) 一种企业碳排放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Davis et al. Net-zero emissions energy systems
Hren et al. Hydrogen produc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 for renewable energy and chemicals: An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assessment
Bicer et 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nuclear-based hydrogen and ammonia production options: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Bicer et al. Comparative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various ammonia production methods
Matzen et al. Methanol and dimethyl ether from renewable hydrogen and carbon dioxide: Alternative fuels production and life-cycle assessment
Sharma 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India: A perspective
Dreizler et al. The role of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low and zero impact energy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Simons et 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hydrogen production
Ballal et al.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f e-fuels for aviation in Europe under present-day conditions and future policy scenarios
Ishaq et al.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ammonia production,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Pini et 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an innovative co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aluminum combustion with water
Watanabe et al. Drop-in and hydrogen-based biofuels for maritime transport: Country-based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in Europe up to 2050
Benetto et 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fossil CO2 emissions reduction scenarios in coal-biomass based electricity production
Nurdiawati et al. Towards fossil-free steel: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biosyngas-based direct reduced iron (DRI) production process
Tian et al. Integration of spent coffee grounds valorization for co-production of biodiesel and activated carbon: An energy and techno-economic case assessment in China
Okeke et al. Low carbon hydrogen production in Canada via natural gas pyrolysis
Kovács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luminum smelting technologies
Jacobson et al. Impacts of green hydrogen for steel, ammonia, and long-distance transport on the cost of meeting electricity, heat, cold, and hydrogen demand in 145 countries running on 100% wind-water-solar
Meng et al. Incorporating biochar into fuels system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Liu et al. Comparativ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methanol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 cradle-to-gate life cycle analysis
Ishaq et al. Review of ammonia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Enabling clean energy transition and net-zero climate targets
Li et al. Oriented pyrolysis of biomass for hydrogen-rich gas and biochar production: A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based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 method
Gyanwali et al. Techno-economic assessment of green urea production utiliz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and hydropower in Nepal
Henriksen et al. Tradeoffs in life cycle water u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hydrogen production pathw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