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6254B - 解锁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解锁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46254B CN115146254B CN202110342990.7A CN202110342990A CN115146254B CN 115146254 B CN115146254 B CN 115146254B CN 202110342990 A CN202110342990 A CN 202110342990A CN 115146254 B CN115146254 B CN 1151462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cessor
- data
- unlocking
- wearable device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7958 sleep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6772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24 data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DWDGSKGGUZPXMQ-UHFFFAOYSA-N OPPO Chemical compound OPPO DWDGSKGGUZPXM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59 dorma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解锁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二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与第一处理器连接,第一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连接。该解锁方法包括:第二处理器获取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其中,解锁数据根据数据采集模块在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第二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并判断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当解锁数据与指定数据匹配时,第二处理器控制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本方法能够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快速解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解锁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快速进步,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功能越来越多,相对应的,可穿戴设备中存储的用户个人信息也越来越多。而为了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避免可穿戴设备未使用时的误操作,可穿戴设备大多都配置有密码锁功能。这使得用户在使用可穿戴设备的过程中,需要频繁进行密码验证,操作繁琐,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解锁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可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二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其中,所述解锁数据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并判断所述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当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时,所述第二处理器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装置,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处理器,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以及第一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其中,所述解锁数据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匹配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解锁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解锁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解锁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可穿戴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二处理器,其中,数据采集模块与第一处理器连接,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情况下,第二处理器获取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其中,解锁数据根据数据采集模块在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在获取到该解锁数据时,第二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并判断该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从而当该解锁数据与指定数据匹配时,第二处理器可以控制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由此,本申请可直接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来自动解锁可穿戴设备,无需用户记住和手动输入密码,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解锁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解锁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解锁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解锁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解锁方法的时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解锁装置的一种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解锁方法的可穿戴设备的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解锁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目前,可穿戴设备可以理解为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手套、智能服饰及鞋等,其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及配件上的一种便携式设备。而可穿戴设备作为一款用户随身佩戴的产品,可能会涉及到移动支付以及用户隐私数据等多项个人私密信息,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所以可穿戴设备大多都配置有密码锁功能。
然而,这使得用户在使用可穿戴设备的过程中,需要频繁输入密码进行解锁验证,操作繁琐,且由于可穿戴设备的屏幕一般比较小,用户每次都输入密码会很不方便,用户体验不佳。即使是用指纹来解锁,由于可穿戴设备已经占用了一只手,因此操作起来也不便捷。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可以直接通过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来自动解锁可穿戴设备,无需用户记住和手动输入密码即可解锁,操作简便。具体的解锁方法在后续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面将针对可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的应用环境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以及数据采集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可以是独立于该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单独存在的模块,此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是基于两个处理器芯片以及外设的数据采集模块的硬件架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也可以与第一处理器集成于同一芯片上。此处并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可以各自运行一个独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依靠处理器进行运算。也即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分别在不同的处理器中运行。例如,第一处理器可以用于运行第一系统,第二处理器可以用于运行第二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可以与第二处理器连接,从而第一处理器运行的第一系统可以与第二处理器运行的第二系统互相交互,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各种功能,如本申请实施例的解锁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之间可以具体是通过数据总线进行连接,例如串行外设接口SPI连接。第一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采用protobuf协议,从而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直接互相发送的消息可以通过classId和messageId来锁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可以用于采集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其可以与第一处理器连接。例如,数据采集模块可以通过经典蓝牙(ClassicBluetooth,BT)、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等连接方式与第一处理器进行通信,此处不作限定。从而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将采集到的人体健康数据发送至第一处理器,以使第一处理器对该人体健康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进而传输至第二处理器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或者第一处理器不作处理,直接传输至第二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方式,数据采集模块可以是具体通过OPPO自研的OAF(OPPO AccessoryFramework)通信管道与小核之间进行通信。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解锁方法可应用于如图6所示的解锁装置700以及配置有所述解锁装置700的可穿戴设备(图7)。下面将针对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示解锁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所述第二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其中,所述解锁数据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可穿戴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因此,可以控制其中一个处理器进入休眠状态,以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功耗。其中,可以将需要进入休眠状态的处理器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处理器,另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处理器即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处理器。可选的,为了保证最大的功耗降低效果,可以控制高功耗的处理器进入休眠状态,也即将高功耗的处理器作为第二处理器,低功耗的处理器作为第一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处理器可以为运行有可穿戴设备的主系统的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可以为运行有可穿戴设备的副系统的处理器。其中,主系统可以为智能系统,如实现丰富功能的安卓android系统,副系统可以为非智能系统,如实现简单程序的嵌入式系统。可选的,非智能系统可以用于展示表盘等简单的界面,因此与第二处理器运行的主系统相比,第一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处理器运行的副系统所造成的功耗可以更小。作为一种方式,第一处理器可以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MCU驱动的系统可以称为小核,第二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驱动的系统可以称为大核。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可以是独立于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外另外设置的独立模块,其可以与第一处理器进行蓝牙连接,可用于准确采集当前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人体健康数据,并通过蓝牙连接将人体健康数据发送至第一处理器。其中,人体健康数据可以包括人体的心电、血压、血氧等可以表征人体内部健康特征的数据。可选的,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内置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其可以包括用于采集心电数据的心电传感器,也可以包括用于采集血压数据的血压传感器,还可以包括用于采集血氧数据的血氧传感器,此处并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数据采集模块为独立存在的外设模块,与其他因集成于芯片上而导致体积受限制的传感器相比,采集范围要大得多(与人体接触的面积也大得多),这使得采集到的人体健康数据的准确率也要高的多,从而使得本申请利用人体健康数据进行用户身份验证的可靠性也要大得多,大大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安全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也可以是仅独立于第二处理器外设置的模块,其可以是与第一处理器集成于同一芯片且与第一处理器进行蓝牙连接。从而第一处理器可以获取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人体健康数据,并发送至第二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情况,数据采集模块都是独立于第二处理器设置,且第一处理器可以与之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处理器与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通信,以保证第二处理器可以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尽可能的降低系统功耗。因此,当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时,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与第一处理器之间的通信管道来将人体健康数据传输至第一处理器中,从而可以第一处理器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解锁数据,并将该解锁数据发送至第二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可以仅在需要进行当前佩戴者身份鉴权的时候被唤醒,以降低系统功耗。因此,当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由于需要验证当前佩戴者的身份是否为具备该可穿戴设备使用权限的权限用户,从而判断是否解锁可穿戴设备。因此,可以在此时唤醒第二处理器进行身份鉴权。具体地,当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数据采集模块可以采集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由于第一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并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因此该人体健康数据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与第一处理器之间的通信管道,传输至第一处理器,从而第一处理器可以根据获取到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解锁数据,并将该解锁数据发送至第二处理器,进而第二处理器可以获取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该解锁数据,以便后续被唤醒的第二处理器可以根据该解锁数据进行身份鉴权。
步骤S120:所述第二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并判断所述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处理器从第一处理器处获取到解锁数据后,第二处理器可以处于工作状态并进行鉴权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可以是在获取到解锁数据之前,第二处理器就已经进入工作状态。具体地,可穿戴设备当前正在实现其他功能时,第二处理器可能已被唤醒,从而从第一处理器处获取到解锁数据时,第二处理器当前就已经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第二处理器可以直接根据接收到解锁数据,判断该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也可以是在获取到解锁数据时,第二处理器才被唤醒进入工作状态。具体地,第二处理器当前可以是处于休眠状态,从第一处理器处获取到解锁数据后,第二处理器可以由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从而第二处理器可以根据接收到解锁数据,判断该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从而可直接通过该解锁数据与指定数据的匹配结果,确定当前佩戴者是否为权限用户,进而确定是否解锁。其中,指定数据可以为具备该可穿戴设备使用权限的权限用户的人体健康数据,该指定数据可以预先存储于第二处理器中。
可选的,休眠状态可以是指关闭鉴权功能的状态,工作状态可以是指开启鉴权功能的状态。可选的,休眠状态也可以是指以极低功耗运行的状态,工作状态可以是正常运行的状态。可选的,休眠状态还可以是指关闭所有功能的状态,工作状态可以是恢复所有功能正常运行的状态,此处并不作限定。
步骤S130:当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时,所述第二处理器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在接收到解锁数据后,第二处理器可以将该解锁数据与指定数据进行匹配,并可以得到匹配结果。当获取到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的匹配结果时,可以认为当前佩戴者为权限用户,从而可以控制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当获取到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不匹配的匹配结果时,可以认为当前佩戴者为非权限用户,从而可以控制可穿戴设备不进入解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解锁数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多种类型的健康数据时,可以是该多种类型的健康数据都与对应类型的指定数据匹配时,才获得解锁数据与指定数据匹配的匹配结果;也可以是该多种类型的健康数据中预设个数类型的健康数据都与对应类型的指定数据匹配时,才获得解锁数据与指定数据匹配的匹配结果,此处不作限定。例如,预设个数可以是多种类型中一般以上的类型个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在可穿戴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二处理器,其中,数据采集模块与第一处理器连接,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情况下,第二处理器通过获取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其中,解锁数据根据数据采集模块在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以在获取到该解锁数据时,第二处理器由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并判断该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从而当该解锁数据与指定数据匹配时,第二处理器可以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由此,本申请可直接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来自动解锁可穿戴设备,无需用户记住和手动输入密码,操作简便,且由于数据采集模块独立于第二处理器设置且仅由第一处理器与之连接,第二处理器可以长期保持休眠状态,能够仅在需要利用人体健康数据进行解锁校验时才被唤醒,大大降低了第二处理器的运行功耗,延长了可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示解锁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所述第二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其中,所述解锁数据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解锁方法可以仅在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执行。因此,可以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处理器将解锁数据发送至第二处理器,从而第二处理器可以获取到该解锁数据,并被唤醒判断该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作为一种方式,当可穿戴设备重启或开机时,可以直接进入锁定状态。具体地,当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关机状态进入开机状态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锁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处于被佩戴状态且进入锁定状态时,第一处理器才根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解锁数据,并传输至第二处理器,从而第二处理器可以获取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如此,可以确保是利用当前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人体健康数据来进行解锁判断,提高了设备安全性。可选的,可以是通过温度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来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佩戴状态,此处不作限定。
步骤S220:所述第二处理器由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并判断所述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从第一处理器处获取到解锁数据之前,第二处理器可以是处于休眠状态,直至从第一处理器处获取到解锁数据后,第二处理器才由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从而第二处理器可以根据接收到解锁数据,判断该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可以是一直保持休眠状态,直至需要进行鉴权才被唤醒,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功耗。
可选的,也可以是当可穿戴设备的剩余电量低于指定阈值时,才控制第二处理器一直保持休眠状态,也即当可穿戴设备的剩余电量低于指定阈值时,第二处理器是处于休眠状态的,若此时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则第二处理器获取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时,第二处理器需要由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也即需要唤醒第二处理器,以便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处理器可以判断该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可以运行有可信执行环境TEE。由于该可信执行环境可以运行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中且与操作系统并行运行,其可以确保可信执行环境中加载的代码和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都得到保护,比通用的运行环境即富执行环境更加安全。因此,可以将可穿戴设备的权限用户的指定数据存储第二处理器的可信执行环境中,以保证私密数据的安全,并方便下次用户验证时使用。可选的,该指定数据可以是权限用户设定可穿戴设备的密码锁时,经权限用户同意后实时采集录入的该用户的人体健康数据,也可以是经权限用户同意后从其他平台获取的该权限用户的人体健康数据,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也可以在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与该指定数据的校验操作,以确保权限用户的指定数据的安全性。具体地,第二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时,可以将该解锁数据传入可信执行环境中,以在可信执行环境中判断该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从而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解锁,优化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也可以同时运行有富执行环境REE,从而第二处理器在可信执行环境中判断出该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的匹配结果后,可以返回该匹配结果至富执行环境。从而第二处理器可以用于在富执行环境中获取从可信执行环境返回的该解锁数据与指定数据的匹配结果。具体地,第一处理器可以根据人体健康数据得到解锁数据传入第二处理器的富执行环境中,由REE将人体健康数据传入TEE。然后TEE进行数据校验后,将解锁数据与指定数据的匹配结果传回至REE。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3,可以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心电、血压、血氧等人体健康数据通过蓝牙协议传输至第一处理器,然后第一处理器可以根据该人体健康数据生成解锁数据,并传输至第二处理器的富执行环境REE中,然后REE将该解锁数据传入可信执行环境TEE中,与TEE中存储的指定数据进行匹配校验。
步骤S230:当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时,所述第二处理器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前佩戴者佩戴该可穿戴设备并通过人体健康数据验证解锁后,在佩戴期间由于当前佩戴者并未换人,因此可以不用再进行验证。也就是说,当控制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后,在该可穿戴设备处于被佩戴状态期间,可以控制可穿戴设备一直保持解锁状态。从而避免多次进行身份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可穿戴设备具备健康管理功能时,通常需要实时采集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以进行身体健康监控。因此,在利用采集到的人体健康数据进行解锁后,还可以利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人体健康数据进行用户身体健康监控。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已具备用于采集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的采集模块,来实现健康管理功能,则在原有的利用采集模块采集的人体健康数据进行用户身体健康监控的基础上,也可以利用该采集到的人体健康数据进行解锁验证,从而无需增加额外的数据采集模块,直接在原有的硬件基础上实现快速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可穿戴设备具备健康管理功能时,可穿戴设备解锁后,数据采集模块还需要采集人体健康数据进行用户身体健康监控。又由于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需要频繁采集人体健康数据尽快解锁,而可穿戴设备解锁后,被佩戴期间可穿戴设备一直保持解锁状态,所以不需要频繁采集人体健康数据尽快解锁,仅需偶尔采集人体健康数据进行用户身体健康监控。因此,可以控制数据采集模块在可穿戴设备处于解锁状态期间的数据采集频率小于在可穿戴设备的锁定状态期间的数据采集频率。可以理解的是,若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已具备用于采集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的采集模块,来实现健康管理功能,则也可以控制该原有的采集模块在可穿戴设备的解锁状态期间的数据采集频率小于在可穿戴设备的锁定状态期间的数据采集频率。
步骤S240:所述第二处理器由所述工作状态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后,由于后续不需要进行鉴权操作,因此,第二处理器可以由工作状态重新进入休眠状态,然后直至下一次需要鉴权时再被唤醒,从而大大节省了系统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在获取到解锁数据与指定数据的匹配结果的预设时长后,第二处理器由工作状态重新进入休眠状态。其中,预设时长可以预先存储于第二处理器,其可以人为设定,也可以是默认设置,此处不作限定,例如,预设时长可以设为15S。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在通过第二处理器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进行验证,来解锁可穿戴设备之后,第二处理器可以进入休眠状态,从而降低了第二处理器的运行功耗,延长了可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4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示解锁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获取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其中,所述解锁数据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31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可以对人体健康数据只作透传处理,即可以直接将人体健康数据作为解锁数据发送至第二处理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处理器获取到人体健康数据时,第一处理器可以对人体健康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数据作为解锁数据发送至第二处理器。其中,预处理可以是对人体健康数据进行算法优化合成新的数据,以便于后续进一步的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方式,预处理可以是从人体健康数据中获取目标健康数据作为解锁数据。具体地,当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多种类型的人体健康数据时,若仅需要目标类型的人体健康数据进行解锁验证,此时第一处理器可以从接收到的多种类型的人体健康数据,筛选出目标类型的人体健康数据作为解锁数据。
步骤S320:所述第二处理器由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并判断所述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协议采用protobuf协议时,第一处理器可以将上述算法优化合成后的新数据作为解锁数据放入消息中并发送至第二处理器中。其中,发送的消息可通过classId和messageId来锁定。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实时采集人体健康数据,当采集到一定数量的人体健康数据后,可以将该人体健康数据发送至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对该人体健康数据进行算法优化处理后,第一处理器将处理后的人体健康数据作为解锁参数放入消息中,发送至第二处理器的富执行环境,富执行环境将该消息传入可信执行环境,与指定数据进行校验,然后返回校验结果至富执行环境。若该校验结果为通过(即与指定数据匹配),可控制可穿戴设备自动解锁。
步骤S330:当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
步骤S340: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从被佩戴状态进入非被佩戴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在可穿戴设备佩戴期间都是同一人,因此在佩戴的一开始进行人体健康数据校验解锁后,后面可不再进行校验,直至当前佩戴者放弃佩戴可穿戴设备。因此,可以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从被佩戴状态进入非被佩戴状态,以确定当前佩戴者是否放弃佩戴可穿戴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佩戴状态: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佩戴状态;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佩戴状态;通过触控感测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佩戴状态;以及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佩戴状态。
其中,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佩戴状态,可以通过实时检测设置在可穿戴设备背面上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是否接收到压力以及压力是否连续来进行判断。例如,如果压力传感器采集到持续的压力值则表明可穿戴设备处于被佩戴状态,反之,则没有。
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佩戴状态,可以通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背面上的温度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可穿戴设备的温度值、温度变化以及温度变化区域等参数。由于用户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可穿戴设备后盖与皮肤贴合的部分的温度会与其他部分的温度不同,因此,通过检测温度值以及温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可穿戴设备是否被持续佩戴。
通过触控感测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佩戴状态,可以通过实时检测可穿戴设备背面上的触控区域是否接收到触控信号来进行判断。
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佩戴状态。由于用户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可穿戴设备会随着用户的运动而运动,因此,通过检测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数据可以判断出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被持续佩戴。
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可以用于检测终端设备是否持续握持的方法,例如电容传感器检测、红外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部件的状态(如表带的闭合)等,也可以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350:当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被佩戴状态进入非被佩戴状态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锁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被佩戴状态进入非被佩戴状态时,可以认为当前佩戴者放弃佩戴可穿戴设备,即使后面再检测到可穿戴设备处于被佩戴状态,也无法保证是同一人,因此,有必要对后面检测到佩戴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进行人体健康数据校验。此时第二处理器可以控制可穿戴设备进入锁定状态。作为一种方式,在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被佩戴状态进入非被佩戴状态时,第二处理器可以控制可穿戴设备进入锁定状态。可选的,若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需要由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则可以唤醒第二处理器后也即第二处理器由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后,再控制可穿戴设备进入锁定状态。可选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也可以由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一处理器执行,如此第二处理器可以一直保持休眠状态,由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一处理器来控制可穿戴设备进入锁定状态。
具体地,当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被佩戴状态进入非被佩戴状态时,可以对可穿戴设备执行锁定操作,以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重新进入锁定状态,然后重复之前前述的人体健康数据校验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采用脱腕检测和人体健康数据验证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智能解锁和上锁。也即用户佩戴好可穿戴设备后,可以直接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来自动解锁可穿戴设备,需要用户记住密码和输入密码。且此后可穿戴设备可一直保持解锁状态,直至用户脱腕时可穿戴设备才会重新进入锁定状态,从而用户佩戴好可穿戴设备后,第二处理器验证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成功,无需再进行解锁验证处理,从而第二处理器可以一直保持休眠状态,直至用户脱腕后再次佩戴可穿戴设备时,需要进行人体健康数据验证才被唤醒,从而大大降低了第二处理器的运行功耗,延长了可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装置700的结构框图,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处理器,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以及第一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该解锁装置700包括:数据获取模块710、数据匹配模块720、以及解锁控制模块730。其中,数据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其中,所述解锁数据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数据匹配模块720用于判断所述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解锁控制模块730用于当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解锁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工作切换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由休眠状态进入所述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解锁装置700还可以包括:休眠控制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由所述工作状态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处理器可以具体用于在可信执行环境中判断所述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解锁数据由所述第一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所述人体健康数据时,对所述人体健康数据进行预处理后生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解锁装置700还可以包括:解锁保持模块,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被佩戴状态期间,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保持解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解锁装置700还可以包括:佩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从被佩戴状态进入非被佩戴状态;脱腕锁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被佩戴状态进入非被佩戴状态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锁定状态。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形式的耦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装置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解锁方法,并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框图。该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能够运行应用程序的可穿戴设备。本申请中的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设备主体110以及数据采集模块120。其中,设备主体110可以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第一处理器111、第二处理器112、存储器113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13中并被配置为由第二处理器112执行,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第一处理器11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第一处理器111可以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可穿戴设备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3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13内的数据,执行可穿戴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第一处理器11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第一处理器111可集成微控制单元MC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第一处理器111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第二处理器11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第二处理器112可以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可穿戴设备100内的各个部分,如可以通过数据总线与第一处理器111连接。第二处理器112也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3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13内的数据,执行可穿戴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第二处理器112可以采用DSP、FPGA、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第二处理器112可集成CPU、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第二处理器112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可选的,第二处理器112可以与第一处理器11各自运行一个独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依靠处理器进行运算。第二处理器112的功耗可以高于第一处理器111。
存储器113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113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13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可穿戴设备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数据采集模块120可以内置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其可以包括用于采集心电数据的心电传感器,也可以包括用于采集血压数据的血压传感器,还可以包括用于采集血氧数据的血氧传感器,此处并不作限定。数据采集模块120可以用于采集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其可以与第一处理器111连接。可选的,数据采集模块120可以通过BT、BLE、WIFI等连接方式与第一处理器111进行通信,此处不作限定。作为一种方式,数据采集模块120也可以是具体通过OPPO自研的OAF(OPPO Accessory Framework)通信管道与第一处理器111之间进行通信。
可以理解,图7所示结构仅为示例,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比图7所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是具有与图7所示完全不同的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8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8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8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二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中同时运行有可信执行环境和富执行环境,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过所述富执行环境获取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其中,所述解锁数据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
所述第二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并在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中判断所述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
当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时,所述第二处理器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并判断所述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处理器由休眠状态进入所述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时,所述第二处理器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处理器由所述工作状态进入休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数据由所述第一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所述人体健康数据时,对所述人体健康数据进行预处理后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时,所述第二处理器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被佩戴状态期间,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保持解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时,所述第二处理器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从被佩戴状态进入非被佩戴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被佩戴状态进入非被佩戴状态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锁定状态。
7.一种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处理器,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以及第一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中同时运行有可信执行环境和富执行环境,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富执行环境获取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解锁数据,其中,所述解锁数据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采集的当前佩戴者的人体健康数据得到;
所述第二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匹配模块,用于在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中判断所述解锁数据是否与指定数据匹配;
解锁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解锁数据与所述指定数据匹配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解锁状态。
8.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中同时运行有可信执行环境和富执行环境,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2990.7A CN115146254B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解锁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2990.7A CN115146254B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解锁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46254A CN115146254A (zh) | 2022-10-04 |
CN115146254B true CN115146254B (zh) | 2024-11-12 |
Family
ID=83404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42990.7A Active CN115146254B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解锁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462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33126A (zh) * | 2023-03-29 | 2024-10-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屏幕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33779A (zh) * | 2018-06-29 | 2018-12-18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解锁认证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825207A (zh) * | 2019-10-24 | 2020-02-21 |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9301A (zh) * | 2015-07-17 | 2017-05-2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智能手表、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的锁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977561A (zh) * | 2017-11-24 | 2018-05-01 | 深圳金康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心电信号识别的智能穿戴设备 |
CN110580102B (zh) * | 2018-04-12 | 2021-09-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亮屏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8848551A (zh) * | 2018-06-21 | 2018-11-2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省电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895612B (zh) * | 2018-09-13 | 2023-08-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解锁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
CN110673725A (zh) * | 2019-09-18 | 2020-01-1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414605B (zh) * | 2020-03-17 | 2023-07-18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嵌入式安全单元的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422992A (zh) * | 2020-12-08 | 2022-04-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双系统蓝牙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3-30 CN CN202110342990.7A patent/CN1151462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33779A (zh) * | 2018-06-29 | 2018-12-18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解锁认证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825207A (zh) * | 2019-10-24 | 2020-02-21 |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46254A (zh) | 2022-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2656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access to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a body area network | |
US9942760B2 (en) | Wearable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storing credentials associated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said wearable device | |
US9396380B2 (en) | Finger print sensor and auxiliary processor integration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 |
EP3116138B1 (en)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hort-distance unlocking according to electrocardiogram, and system thereof | |
EP3089062B1 (en) | Portable key device and device control method | |
WO2015188538A1 (zh) |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 |
WO2016082229A1 (zh)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
EP3610738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nlocking electronic cigarette | |
US9922183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
CN113343187B (zh) | 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009028A (zh) | 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和穿戴式电子设备 | |
WO2018223402A1 (zh) | 功能控制方法及终端 | |
CN107391993A (zh) |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指纹解锁系统 | |
CN115146254B (zh) | 解锁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160154955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 |
CN108932486A (zh) | 指纹匹配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 |
CN107133506A (zh) | 一种身份认证模式确定方法和装置 | |
CN107665082B (zh) | 解锁方法及装置 | |
Guo et al. | Shake, shake, i know who you are: Authentication through smart wearable devices | |
CN114821868B (zh) | 一种车门解锁的控制系统及车辆 | |
CN206322182U (zh) |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 |
KR101730412B1 (ko) |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와 이를 이용하는 웨어러블 시스템 | |
CN204667406U (zh) | 用于电子设备的开机系统和电子设备集群系统 | |
CN114692127B (zh) | 解锁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724421B (zh) | 指纹模组、指纹识别系统、控制方法及智能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