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5508A - 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5508A
CN115145508A CN202110339452.2A CN202110339452A CN115145508A CN 115145508 A CN115145508 A CN 115145508A CN 202110339452 A CN202110339452 A CN 202110339452A CN 115145508 A CN115145508 A CN 115145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ware
protocol
data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94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94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55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5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55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属于终端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第二软件支持第二协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初始数据符合第一协议;通过第一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第二软件,通过第二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通过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三软件,第三软件支持第二协议。在第二终端设备仅支持一种协议时,第一终端设备依然可以获取更高权限的数据或者多种功能的数据,去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屏显示。

Description

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无线传屏技术(即,无线传屏技术)将一个终端设备上的数据信息传输给另一个终端设备进行显示。
现有技术中,可以在终端设备上运行私有协议的传屏协议或者系统协议的传屏协议。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私有协议完成传屏,或者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系统协议完成传屏。
然而现有技术中,系统协议比私有协议具有更高的权限,终端设备只能通过系统协议获取到更高权限的数据去进行传屏;私有协议的功能比系统协议的功能多,终端设备只能通过私有协议去完成更多功能的传屏过程。从而在传屏时,终端设备无法将更多的数据去进行传屏处理,或者只能完成部分功能的传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可以解决终端设备无法将更多的数据去进行传屏处理,或者只能完成部分功能的传屏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所述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所述第二软件支持第二协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所述初始数据符合第一协议;
通过所述第一软件将所述初始数据传递给所述第二软件,并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
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三软件,所述第三软件支持所述第二协议。
可选的,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可选的,在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待发送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调整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调整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字段顺序、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在所述待发送数据中添加附加信息。
可选的,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水印信息、文本信息、音频信息。
可选的,在获取所述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软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
根据所述软件信息,生成伪装信息,所述伪装信息表征所述第二软件符合所述第一协议;
根据所述伪装信息,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可选的,根据所述伪装信息,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一软件建立连接,包括:
根据所述伪装信息,显示信息列表,所述信息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软件,所述信息列表中的每一软件表征每一软件支持所述第一协议;
响应于触发指令,其中,所述触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软件,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软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
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协议为系统协议,所述第二协议为私有协议;或者,所述第一协议为私有协议,所述第二协议为系统协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屏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所述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所述第二软件支持第二协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所述初始数据符合第一协议;
传递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软件将所述初始数据传递给所述第二软件;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三软件,所述第三软件支持所述第二协议。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之前,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待发送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调整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调整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字段顺序、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在所述待发送数据中添加附加信息。
可选的,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水印信息、文本信息、音频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之前,通过所述第二软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软件信息,生成伪装信息,所述伪装信息表征所述第二软件符合所述第一协议;
第一连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伪装信息,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伪装信息,显示信息列表,所述信息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软件,所述信息列表中的每一软件表征每一软件支持所述第一协议;
连接模块,用于响应于触发指令,其中,所述触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软件,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软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
第二连接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协议为系统协议,所述第二协议为私有协议;或者,所述第一协议为私有协议,所述第二协议为系统协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交互平板,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初始数据符合第一协议;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建立了连接,进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第二软件;此时,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已经建立了连接,第三软件支持的是第二协议,可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只能传输符合第二协议的数据,但是,初始数据是符合第一协议的要求,第一终端设备为了可以将初始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符合第二协议的待发送数据;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三软件进行显示。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同时运行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和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获取到更高权限的数据,再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将数据转换为支持私有协议的数据,第一终端设备将支持私有协议的数据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进而获取到了更多的数据进行传屏处理;此时,虽然第二终端设备仅支持私有协议,但是第一终端设备依然可以获取更高权限的数据、以及外接设备上的数据,去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屏显示。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同时运行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和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获取到多种功能的数据,例如除了获取屏幕上画面和音频,还可以获取到用户操作,还可以支持远程控制;第一终端设备再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将数据转换为支持系统协议的数据,第一终端设备将支持系统协议的数据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进而获取到了更多的数据进行传屏处理;此时,虽然第二终端设备仅支持系统协议,但是第一终端设备依然可以获取多种功能的数据,去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屏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私有协议的投屏方法;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系统协议的投屏方法;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屏处理方法的交互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屏处理方法的交互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传屏处理方法的交互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交互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所涉及的传屏器设置有USB接口、存储器、处理器以及按键,处理器分别与USB接口、存储器和按键连接。USB接口的属性为USB device,用于与显示设备相连。传屏器通过USB接口与显示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连接。传屏器可以与USB线材结合成一根定制的特殊USB线材,也可以是一个带传屏器的USB dongle加标准USB线材的结合的方式存在。传屏器可直接通过显示设备的USB接口获得供电。存储器的用途之一为用于存放进行传屏需要用到的特定程序或特定程序的下载器。处理器的用途之一为用于加载存储器存储的特定程序或特定程序的下载器后进行传屏控制。按键用于触发处理器产生相关的控制指令,例如按键被点击操作后,处理器将接收到按键发送的操作数据,并根据该操作数据对应生成传屏指令。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无线传屏技术(即,无线传屏技术)将一个终端设备上的数据信息传输给另一个终端设备进行显示。具体来说,无线传屏技术,指的是,将一台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例如,画面信息、音频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例如WIFI)传输到另一台终端设备上并实时显示出来的技术。举例来说,将电脑或手机的画面,传到智能交互平板或传屏盒子等设备上。在传屏的过程中,需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一个软件用于捕获终端设备上的数据信息,然后终端设备通过该软件将数据信息传输给另一个终端设备另一个终端设备采用自己所运行的软件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信息显示出来。
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之间通过传屏协议完成传屏处理;传屏协议规定了传屏处理的细节及参数。传屏协议分为系统协议和私有协议;其中,系统协议例如有Airplay、Miracast。在MacOS系统和IOS操作系统内置了支持Airplay协议的软件,在安卓(Android)系统中内置了支持Miracast协议的软件。
系统在终端设备上运行私有协议的传屏协议或者系统协议的传屏协议。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私有协议完成传屏,或者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系统协议完成传屏。
一个示例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私有协议的投屏方法,如图1所示,发送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即,支持私有协议的发送端软件),接收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即,支持私有协议的接收端软件)。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1、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建立网络连接。
示例性地,发送端设备运行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并且,接收端设备运行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软件通过私有协议的软件建立网络连接。其中,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即,私有协议发送端软件和私有协议接收端软件)是基于操作系统开放的接口开发的。
步骤12、发送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采集数据。
示例性地,发送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采集发送端设备的屏幕上的数据信息,例如采集屏幕画面、采集屏幕音频、采集用户操作。
步骤13、发送端设备将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
示例性地,发送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以压缩数据的大小。例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H264编码。
步骤14、发送端设备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设备。
示例性地,发送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至接收端设备。接收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接收编码后的数据。
步骤15、接收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数据。
步骤16、接收端设备显示解码后的数据。
示例性地,接收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将解码后的数据渲染到屏幕上。举例来说,接收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将解码后的画面数据渲染在应用窗口上。
上述过程是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私有协议完成传屏处理。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获取到多种功能的数据,例如除了获取屏幕上画面和音频,还可以获取到用户操作,还可以支持远程控制;私有协议支持更为丰富的功能,并且可以会针对特定场景进行优化;以上是系统协议无法达到的。
但是,私有协议的权限比系统协议的权限低,即,私有协受到系统权限的限制,终端设备无法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获取到终端设备内部的数据,例如,无法获取到终端设备的内部应用所产生的数据(例如,声音)。并且,私有协议不支持获取外接设备的数据,终端设备无法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去获取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上的数据。
从而,终端设备无法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去获取终端设备内部的数据,也无法获取与终端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上的数据。
一个示例中,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系统协议的投屏方法,如图2所示,发送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即,支持系统协议的发送端软件),接收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即,支持系统协议的接收端软件)。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21、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建立网络连接。
示例性地,发送端设备运行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并且,接收端设备运行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软件通过系统协议的软件建立网络连接。
步骤22、发送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采集数据。
示例性地,发送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采集发送端设备的屏幕上的数据信息,例如采集屏幕画面、采集屏幕音频、采集用户操作。
步骤23、发送端设备将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
示例性地,发送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以压缩数据的大小。例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H264编码。
步骤24、发送端设备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设备。
示例性地,发送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至接收端设备。接收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接收编码后的数据。
步骤25、接收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数据。
步骤26、接收端设备显示解码后的数据。
示例性地,接收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将解码后的数据渲染到屏幕上。举例来说,接收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将解码后的画面数据渲染在应用窗口上。
上述过程是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系统协议完成传屏处理。由于系统协议是内置到终端设备中的,进而系统协议具有更高的权限;端设备可以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获取到更高权限的数据。私有协议的权限比系统协议的权限低,即,私有协受到系统权限的限制,终端设备无法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获取到终端设备内部的数据。例如,终端设备无法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获取到终端设备的内部应用所产生的数据(例如,声音),但是终端设备无法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获取到终端设备的内部应用所产生的数据(例如,声音)。
并且,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去获取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上的数据。举例来说,终端设备配置有MacOS系统,Airplay协议是一种系统协议;终端设备可以通过Airplay协议去支持创建一个虚拟的外接显示器,然后终端设备通过Airplay协议将该虚拟的外接显示器的画面传屏至接收端设备上,从而实现“扩展屏”的效果。
但是,端设备可以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获取到多种功能的数据,例如除了获取屏幕上画面和音频,还可以获取到用户操作,还可以支持远程控制。而系统协议所支持的功能少于私有协议所支持的功能。
从而,终端设备无法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去完成更多功能的传屏过程。终端设备只能通过支持系协议的软件,完成部分功能的传屏。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下面进行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篇幅所限,本申请说明书没有穷举所有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应该能够想到,只要技术特征不互相矛盾,那么技术特征的任意组合均可以构成可选的实施方式。下面对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第二软件支持第二协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初始数据符合第一协议。
一个示例中,第一协议为系统协议,第二协议为私有协议。或者,第一协议为私有协议,第二协议为系统协议。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中安装有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软件、以及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二软件。
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已经建立了网络连接。第二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二协议的第三软件。
其中,第一协议为系统协议,第二协议为私有协议;此时,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一软件,并运行有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二软件;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三软件。或者,第一协议为私有协议,第二协议为系统协议;此时,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一软件,并运行有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二软件;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三软件。
第一终端设备运行第一软件,去采集初始数据;由于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从而通过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是符合第一协议的协议要求的。
S102、通过第一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第二软件,并通过第二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
示例性地,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已经建立了连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第二软件。
此时,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已经建立了连接,第三软件支持的是第二协议,可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只能传输符合第二协议的数据。但是,初始数据是符合第一协议的要求,第一终端设备为了可以将初始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将对初始数据进行处理,使得初始数据符合第二协议的要求;从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此时,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的要求。
S103、通过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其中,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三软件,第三软件支持第二软件。
示例性地,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已经建立了连接,第三软件支持的是第二协议,可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只能传输符合第二协议的数据。此时,通过步骤S102已经得到了符合第二协议的待发送数据,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三软件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然后,第二终端设备显示待发送数据,进而完成传屏处理。
举例来说,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一软件,采集第一终端设备内部的数据(例如,系统内部的声音和数据),得到初始数据;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一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二软件;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二软件,将初始协议进行处理,得到符合私有协议的待发送数据;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中的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三软件;然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三软件,显示待发送数据。
再举例来说,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一软件,采集第一终端设备屏幕上的数据信息(例如,采集屏幕画面、采集屏幕音频、采集用户操作),得到初始数据;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一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二软件;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二软件,将初始协议进行处理,得到符合系统协议的待发送数据;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中的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三软件;然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三软件,显示待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初始数据符合第一协议;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建立了连接,进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第二软件;此时,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已经建立了连接,第三软件支持的是第二协议,可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只能传输符合第二协议的数据,但是,初始数据是符合第一协议的要求,第一终端设备为了可以将初始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符合第二协议的待发送数据;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三软件进行显示。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同时运行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和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获取到更高权限的数据,再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将数据转换为支持私有协议的数据,第一终端设备将支持私有协议的数据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进而获取到了更多的数据进行传屏处理;此时,虽然第二终端设备仅支持私有协议,但是第一终端设备依然可以获取更高权限的数据、以及外接设备上的数据,去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屏显示。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同时运行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和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支持私有协议的软件获取到多种功能的数据,例如除了获取屏幕上画面和音频,还可以获取到用户操作,还可以支持远程控制;第一终端设备再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将数据转换为支持系统协议的数据,第一终端设备将支持系统协议的数据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进而获取到了更多的数据进行传屏处理;此时,虽然第二终端设备仅支持系统协议,但是第一终端设备依然可以获取多种功能的数据,去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屏显示。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屏处理方法的交互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第二软件支持第二协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初始数据符合第一协议。
S32、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第二软件,并通过第二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
S33、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其中,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三软件,第三软件支持第二协议。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可以参见图3所提供的各步骤,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屏处理方法的交互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第二软件支持第二协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软件获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控制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建立连接。
一个示例中,第一协议为系统协议,第二协议为私有协议。或者,第一协议为私有协议,第二协议为系统协议。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中安装有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软件、以及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二软件。
首先,需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先建立起网络连接。为了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建立连接,第一终端设备首先要通过第二软件获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然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根据该软件信息,控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协议建立网络连接。
S42、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软件获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软件和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二软件,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三软件。可知,虽然通过步骤S41,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建立了连接,但是只能是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之间进行通信,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将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此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之间所交互的数据,只符合第二协议,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只能将符合第二协议的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从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软件所获取的数据,是无法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的;并且,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软件所获取的数据,也无法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进行显示。
所以,第一终端设备的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二软件,需要伪装成支持第一协议的软件。则第一终端设备首先通过第二软件,获取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其中,软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名称、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信息。
S43、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软件信息,生成伪装信息,伪装信息表征第二软件符合第一协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软件,依据获取到的软件信息,生成伪装信息,该伪装信息表征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第二软件符合第一协议。
举例来说,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依据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生成伪装信息,该伪装信息表征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支持第一协议,并且,该伪装信息中包括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即,第二软件伪装成了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三软件。
S44、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伪装信息,控制第二软件与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一个示例中,步骤S44包括:根据伪装信息,显示信息列表,信息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软件,信息列表中的每一软件表征每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响应于触发指令,其中,触发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软件,控制第二软件与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示例性地,由于伪装信息表征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第二软件支持第一协议,而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第一软件是支持第一协议的,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软件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可以建立起连接。
一个示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根据生成的伪装信息,发布一个信息列表,该信息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软件,信息列表中的每一个软件显示出自己是支持第一协议的;并且,信息列表中包括经过伪装的第二软件(即,第二软件伪装成了支持第一协议的软件)。可知,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将自己伪装成了支持第一协议的软件,而实际上,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并不真正的支持第一协议,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是无法通过第一协议去获取数据的。
此时,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了一个信息列表给用户,由于信息列表中显示出了至少一个软件的软件信息,用户可以自己在信息类别中选择需要连接的软件。用户通过触控介质向第一终端设备输入触发指令,触发指令指示出了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即,用户选择了信息列表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然后,第二终端设备根据触发指令,控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软件进行连接。
S45、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初始数据符合第一协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运行第一软件,去采集初始数据;由于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从而通过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是符合第一协议的协议要求的。
S46、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第二软件。
示例性地,在步骤S44中,第二软件伪装成了支持第一协议的软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软件建立了连接,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软件认为是可以与第一终端的第二软件进行通信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
S47、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建立连接,即,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协议建立了网络连接,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之间只能通过第二协议进行数据交互。但是,初始数据是符合第一协议的要求的,从而,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将初始数据转换为符合第二协议的待发送数据;此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
S48、第一终端设备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待发送数据。
一个示例中,数据调整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调整待发送数据的字段顺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在待发送数据中添加附加信息。
一个示例中,附加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水印信息、文本信息、音频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在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之前,还可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待发送数据。
一个示例中,待发送数据中包括多个字段,为了避免待发送数据被其他非法设备篡改,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可以对待发送数据的字段顺序进行调整;然后,在步骤S49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将调整了字段顺序的待发送数据、以及字段的调整方式,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进而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可以根据字段的调整方式,对调整了字段顺序的待发送数据进行还原,得到原始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显示。
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预先约定了字段的调整方式;为了避免待发送数据被其他非法设备篡改,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可以对待发送数据的字段顺序进行调整;然后,在步骤S49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将调整了字段顺序的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进而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可以根据字段的调整方式,对调整了字段顺序的待发送数据进行还原,得到原始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显示。
另一个示例中,待发送数据是图像或者视频,为了使得待发送数据更加清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可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例如,图像增强);在步骤S49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将图像处理后的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进行显示。
再一个示例中,由于待发送数据是第一终端设备提供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待发送数据上增加附加信息,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在在待发送数据中添加水印信息、文本信息、音频信息等等;在步骤S49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将具有附加信息的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进行显示。
上示例可以进行任意结合。
S49、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其中,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三软件,第三软件支持第二协议。
示例性地,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已经建立了连接,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之间只能传输符合第二协议的数据,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的要求,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
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然后,第二终端设备显示待发送数据,进而完成传屏处理。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协议建立网络连接;然后,第一终端设备的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二软件,伪装成支持第一协议的软件,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软件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可以建立起连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的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二软件可以获取到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软件所采集的数据;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已经建立了连接,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之间只能传输符合第二协议的数据,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的要求,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三软件进行显示。虽然第二终端设备仅支持私有协议,但是第一终端设备依然可以获取更高权限的数据、以及外接设备上的数据,去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屏显示;或者,虽然第二终端设备仅支持系统协议,但是第一终端设备依然可以获取多种功能的数据,去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屏显示。并且,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软件还可以根据需求,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整。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传屏处理方法的交互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一发送端软件、以及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二发送端软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发送端软件获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接收端软件的软件信息;控制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中的接收端软件建立连接。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中安装有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一发送端软件、以及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例如,系统协议为Miracast协议。
首先,需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先建立起网络连接。为了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中的接收端软件建立连接,第一终端设备首先要通过第二发送端软件获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接收端软件的软件信息;然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根据该软件信息,控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私有协议建立网络连接。
S52、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发送端软件获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接收端软件的软件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一发送端软件和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二发送端软件,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支持私有协议的接收端软件。可知,虽然通过步骤S51,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建立了连接,但是只能是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之间进行通信,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将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此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之间所交互的数据,只符合私有协议,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只能将符合私有协议的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从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一发送端软件所获取的数据,是无法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的;并且,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一发送端软件所获取的数据,也无法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进行显示。
所以,第一终端设备的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二发送端软件,需要伪装成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则第一终端设备首先通过第二发送端软件,获取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接收端软件的软件信息。其中,软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名称、IP信息。
S53、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软件信息,生成伪装信息,伪装信息表征第二发送端软件符合系统协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发送端软件,依据获取到的软件信息,生成伪装信息,该伪装信息表征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第二发送端软件符合系统协议。
举例来说,第二终端设备将第二终端设备的软件信息进行发布,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获取到软件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根据软件信息,发布WIFI p2p信息,该WIFI p2p信息表征第二发送端软件支持系统协议,WIFI p2p信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的信息;进而第二发送端软件伪装成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且第二发送端设备伪装成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此时,第二发送端软件并不真正的支持系统协议。此时,第二发送端软件的名字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的名字。
S54、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伪装信息,控制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一发送端软件建立连接。
一个示例中,步骤S54包括:根据伪装信息,显示信息列表,信息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软件,信息列表中的每一软件表征每一软件支持系统协议;响应于触发指令,其中,触发指令用于指示第二发送端软件,控制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一发送端软件建立连接。
示例性地,由于伪装信息表征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第二发送端软件支持系统协议,而第一终端设备中的第一发送端软件是支持系统协议的,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发送端软件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可以建立起连接。
一个示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根据生成的伪装信息,发布一个信息列表,该信息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软件,信息列表中的每一个软件显示出自己是支持系统协议的;并且,信息列表中包括经过伪装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即,第二发送端软件伪装成了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可知,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将自己伪装成了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而实际上,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并不真正的支持系统协议,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是无法通过系统协议去获取数据的。
此时,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了一个信息列表给用户,由于信息列表中显示出了至少一个软件的软件信息,用户可以自己在信息类别中选择需要连接的软件。用户通过触控介质向第一终端设备输入触发指令,触发指令指示出了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即,用户选择了信息列表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然后,第二终端设备根据触发指令,控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发送端软件进行连接。
举例来说,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软件搜索当前网络下的各WIFI p2p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软件将各WIFI p2p信息显示在一个信息列表中,每一WIFI p2p信息指示出了每一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该信息列表中包括伪装成支持系统协议第二发送端软件;用户通过触控介质向第一终端设备输入触发指令,触发指令指示出了第二发送端软件,然后,第二终端设备根据触发指令,控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发送端软件进行连接。
S55、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发送端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初始数据符合系统协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运行第一发送端软件,去采集初始数据;由于第一发送端软件支持系统协议,从而通过第一发送端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是符合系统协议的协议要求的。举例来说,第一终端设备运行第一发送端软件,去采集系统内部的视频和音频。
S56、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发送端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第二发送端软件。
示例性地,在步骤S54中,第二发送端软件伪装成了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发送端软件建立了连接,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发送端软件认为是可以与第一终端的第二发送端软件进行通信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发送端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
S57、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发送端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待发送数据符合私有协议。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建立连接,即,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私有协议建立了网络连接,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之间只能通过私有协议进行数据交互。但是,初始数据是符合系统协议的要求的,从而,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将初始数据转换为符合私有协议的待发送数据;此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
S58、第一终端设备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待发送数据。
一个示例中,数据调整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调整待发送数据的字段顺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在待发送数据中添加附加信息。
一个示例中,附加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水印信息、文本信息、音频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在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之前,还可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待发送数据。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8,不再赘述。
S59、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发送端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其中,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接收端软件,接收端软件支持私有协议。
示例性地,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已经建立了连接,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之间只能传输符合私有协议的数据,待发送数据符合私有协议的要求,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
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然后,第二终端设备显示待发送数据,进而完成传屏处理。举例来说,待发送数据为音频数据或者文字数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将待发送数据进行解码,然后显示解码后的数据;或者,待发送数据为视频数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将待发送数据进行解码,然后渲染并显示解码后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通过输入单元获取用户的输入事件,例如,第二终端设备通过鼠标、键盘或触摸屏获取到输入事件;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将输入事件的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对输入事件的数据进行模拟,得到显示信息,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私有协议建立网络连接;然后,第一终端设备的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伪装成支持系统协议的软件,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发送端软件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可以建立起连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的支持私有协议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可以获取到支持系统协议的第一发送端软件所采集的数据;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已经建立了连接,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之间只能传输符合私有协议的数据,待发送数据符合私有协议的要求,从而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发送端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端软件进行显示。虽然第二终端设备仅支持私有协议,但是第一终端设备依然可以获取更高权限的数据、以及外接设备上的数据,去传输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屏显示。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篇幅所限,本申请中并没有穷举所有的实施方式,只要是不互相矛盾的特征,均可以自由随意组合,成为本申请可选的实施方式。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第二软件支持第二协议;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智能交互平板的全部或一部分。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71、传递单元72、处理单元73和发送单元74。
第一获取单元71,用于获取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初始数据符合第一协议。
传递单元72,用于通过第一软件将初始数据传递给第二软件。
处理单元73,用于通过第二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
发送单元74,用于通过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其中,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三软件,第三软件支持第二协议。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第二软件支持第二协议;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智能交互平板的全部或一部分。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该装置中,处理单元73,具体用于:通过第二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
一个示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
调整单元81,用于在发送单元74通过第二软件,将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之前,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待发送数据。
一个示例中,数据调整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调整待发送数据的字段顺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在待发送数据中添加附加信息。
一个示例中,附加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水印信息、文本信息、音频信息。
一个示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82,用于在第一获取单元71获取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之前,通过第二软件获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
生成单元83,用于根据软件信息,生成伪装信息,伪装信息表征第二软件符合第一协议。
第一连接单元84,用于根据伪装信息,控制第二软件与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单元84包括:
显示模块841,用于根据伪装信息,显示信息列表,信息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软件,信息列表中的每一软件表征每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
连接模块842,用于响应于触发指令,其中,触发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软件,控制第二软件与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一个示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85,用于通过第二软件获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
第二连接单元86,用于控制第二软件与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建立连接。
一个示例中,第一协议为系统协议,第二协议为私有协议;或者,第一协议为私有协议,第二协议为系统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传屏处理装置在执行传屏处理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传屏处理装置与传屏处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其中,存储介质所在设备可以是智能交互平板。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交互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智能交互平板1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
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摄像头(Camera),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处理器10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0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交互平板10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5内的数据,执行智能交互平板10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10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10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10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0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0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9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智能交互平板的操作应用程序。
在图9所示的智能交互平板1000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交互平板的操作应用程序,并具体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传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所述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所述第二软件支持第二协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所述初始数据符合第一协议;
通过所述第一软件将所述初始数据传递给所述第二软件,并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
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三软件,所述第三软件支持所述第二协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待发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调整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调整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字段顺序、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在所述待发送数据中添加附加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水印信息、文本信息、音频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软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
根据所述软件信息,生成伪装信息,所述伪装信息表征所述第二软件符合所述第一协议;
根据所述伪装信息,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伪装信息,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一软件建立连接,包括:
根据所述伪装信息,显示信息列表,所述信息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软件,所述信息列表中的每一软件表征每一软件支持所述第一协议;
响应于触发指令,其中,所述触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软件,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软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
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建立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为系统协议,所述第二协议为私有协议;或者,所述第一协议为私有协议,所述第二协议为系统协议。
10.一种传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软件和第二软件,所述第一软件支持第一协议,所述第二软件支持第二协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所述初始数据符合第一协议;
传递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软件将所述初始数据传递给所述第二软件;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合第二协议;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三软件,所述第三软件支持所述第二协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软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显示之前,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数据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待发送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调整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调整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字段顺序、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在所述待发送数据中添加附加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水印信息、文本信息、音频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第一软件所采集的初始数据之前,通过所述第二软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软件信息,生成伪装信息,所述伪装信息表征所述第二软件符合所述第一协议;
第一连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伪装信息,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伪装信息,显示信息列表,所述信息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软件,所述信息列表中的每一软件表征每一软件支持所述第一协议;
连接模块,用于响应于触发指令,其中,所述触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软件,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一软件建立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软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的软件信息;
第二连接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软件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软件建立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为系统协议,所述第二协议为私有协议;或者,所述第一协议为私有协议,所述第二协议为系统协议。
1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智能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339452.2A 2021-03-30 2021-03-30 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51455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9452.2A CN115145508A (zh) 2021-03-30 2021-03-30 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9452.2A CN115145508A (zh) 2021-03-30 2021-03-30 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5508A true CN115145508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4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9452.2A Pending CN115145508A (zh) 2021-03-30 2021-03-30 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55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4008B (zh) 一种应用程序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1467430B1 (ko) 클라우드 컴퓨팅 기반 어플리케이션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70034149A1 (en)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s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CN105682253A (zh) 建立通信的方法、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86165B (zh) 一种显示设备、移动终端、投屏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818669A (zh)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US9578079B2 (en)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 distribution system, distribu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KR101094696B1 (ko) 클라우드 컴퓨팅 및 스마트폰 제어를 통한 티브이 서비스 제공시스템
WO2015176648A1 (zh) 将智能终端上的数据传输至电视终端的方法、装置
CN103888817A (zh) 一种将文件上传到智能电视和播放文件的方法及设备
CN105122224A (zh) 分发控制系统、分发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22818A (zh) 计算机系统、分发控制系统、分发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86177A (zh) 投屏方法、投屏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05141567A (zh) 终端应用和服务端的交互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交互方法
CN104349177A (zh) 一种在桌面云下转向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方法、虚拟机及系统
CN111782299A (zh) 一种游戏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0971685B (zh) 内容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45508A (zh) 传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CN105376316A (zh) 一种具有互联功能的车载后排头枕及实现方法
CN114286320A (zh) 一种显示设备、移动终端及蓝牙连接方法
CN111787117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显示设备
KR20150122107A (ko) 이미지 인증키를 이용한 tv와 스마트폰의 연동 시스템,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JP2010273294A (ja) シ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シ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シン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サーバ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1787115A (zh) 服务器、显示设备和文件传输方法
KR20210001868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