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4395B -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4395B
CN115134395B CN202210608255.0A CN202210608255A CN115134395B CN 115134395 B CN115134395 B CN 115134395B CN 202210608255 A CN202210608255 A CN 202210608255A CN 115134395 B CN115134395 B CN 1151343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network
cloud storage
data
storage service
network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82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4395A (zh
Inventor
肖国平
李金泽
闫卫斌
董启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82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4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4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4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4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4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云存储服务平台和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目标用户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待传输数据及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基于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建立,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基于云端的服务逐渐普及,例如,云存储服务平台,由于其可对外提供的海量、安全、低成本、高可靠的云存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调用API,在任何应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传和下载数据,也可以通过用户Web控制台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管理,该平台适合存放任意文件类型,适合各种网站、开发企业及开发者使用。因此,该平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该平台进行数据存储。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用户在使用云存储服务平台上传数据之前,需要在用户的虚拟网络内进行一些数据处理之后,再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该云存储服务平台。因此,如何实现高效的将数据从云存储服务平台所在环境转发至用户的虚拟网络环境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系统,一种计算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云存储服务平台和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目标用户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待传输数据及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基于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建立;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向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发送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请求;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建立请求,并返回通道建立参数;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利用所述通道建立参数,建立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间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目标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长连接建立请求,并向所述客户端返回连接参数;
所述客户端利用所述连接参数,及传输控制协议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建立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向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发送长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接收所述长连接建立请求,并向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返回连接参数;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利用所述连接参数,及传输控制协议与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建立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将所述客户端的地址信息作为会话控制信息,并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会话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接收所述会话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会话控制信息构建会话控制。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客户端接收目标用户的数据传输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并利用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地址信息及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的待传输数据进行封装,生成对应的封装结果,通过预先建立的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封装结果,并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封装结果进行解析,获得所述地址信息及所述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封装,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通过预先建立的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进行调整,包括:
在建立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与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间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可发送可接收状态;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向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发送封装结果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等待发送并可接收状态;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针对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反馈信息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可发送并可接收状态。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云存储服务平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目标用户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待传输数据及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基于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建立;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意一项所述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通过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目标用户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待传输数据及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基于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建立,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用户可通过客户端向云存储服务平台发送待传输数据,而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可建立TCP长连接,同样,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虚拟网络服务端之间可建立TCP长连接,使得用户可通过自定义协议传输待传输数据;另外,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使得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为全双工模式,即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读写过程相互独立,互不阻塞,有利于提高两个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另外,在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可实现虚拟网络服务端向用户的客户端写数据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架构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转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首先,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解释。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是一个简单的请求-响应协议,它通常运行在TCP之上。它指定了客户端可能发送给服务器什么样的消息以及得到什么样的响应。
TCP: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
XGW: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
Underlay网络:由各类物理设备构成,通过使用路由协议保证其设备之间的IP连通性的承载网络。
Overlay网络: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在同一张Underlay网络上构建出的一张或者多张虚拟的逻辑网络。
由于OSS所在的Underlay网络与用户的Overlay网络之间是网络隔离的,即用户可以从自己的Overlay网络向OSS所在的Underlay网络建立连接,反向从Underlay网络向用户的Overlay网络环境便无法建立连接。正是因为有该制约存在,传统的正向代理方案都无法实现该方向的数据转发。对于这类场景目前有镜像回源代理方案。镜像回源代理方案通过由Overlay网络环境主动向Underlay网络建立RPC双向流,并维护一定数量的RPC双向流。同时在Underlay网络环境中,顺着已经建立好的RPC双向流,将数据转发至用户Overlay网络环境。但是该方案仅支持HTTP协议,如果用户采用了自定义协议来传输数据时,该方案便无法支持。例如传统家用监控服务,存在着大量自定义协议来传输数据。在该类场景中,镜像回源代理方案无法支持数据转发。
基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可提供基于RPC双向流的大流量TCP反向代理,即基于镜像回源代理方案转发TCP数据,通过tcp_server(用户的Overlay网络环境)向tcp_client(Underlay网络)维护一定数量的RPC双向流。由tcp_client接收TCP数据,通过维护好的RPC双向流转发TCP数据至tcp_server,再由tcp_server将TCP数据转发给用户的Overlay网络。
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持将用户大流量自定义数据从Underlay网络将数据转发至用户的Overlay网络的代理方案。与已有的镜像回源代理方案相比,支持了TCP协议的数据转发,使得将转发用户自定义协议数据成为可能。同时相较于使用XGW网关设备转发数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打破了XGW转发数据的网络带宽瓶颈,实现了百万连接同时的数据转发,支撑百Gbps网络带宽的能力。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本说明书同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系统,一种计算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架构图,具体包括:
云存储服务平台102,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接收目标用户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待传输数据及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其中,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基于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建立;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具体的,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用户的客户端(用户client)与云存储服务平台(tcp_client)之间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建立长连接,同样的,虚拟网络管理平台(tcp_server)与虚拟网络服务端(用户server)之间用过TCP建立长连接;而云存储服务平台与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之间即通过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协议)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
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数据转发路径是:目标用户的客户端将待传输数据通过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发送至tcp_client,再由tcp_client通过RPC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待传输数据转发至tcp_server。最后由tcp_server将待传输数据通过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转发至Overlay网络中的虚拟网络服务端。
其中,tcp_client与tcp_server之间双向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是tcp_server预先向tcp_client建立连接而来(符合Overlay网络向Underlay网络的单向网络隔离)。
可选地,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向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发送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请求;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接收所述建立请求,并返回通道建立参数;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利用所述通道建立参数,建立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间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
可选地,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接收所述目标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长连接建立请求,并向所述客户端返回连接参数;
所述客户端利用所述连接参数,及传输控制协议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建立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可选地,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向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发送长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接收所述长连接建立请求,并向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返回连接参数;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利用所述连接参数,及传输控制协议与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建立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可选地,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将所述客户端的地址信息作为会话控制信息,并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会话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
可选地,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接收所述会话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会话控制信息构建会话控制。
可选地,客户端接收目标用户的数据传输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并利用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地址信息及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的待传输数据进行封装,生成对应的封装结果,通过预先建立的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
可选地,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接收所述封装结果,并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
可选地,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封装结果进行解析,获得所述地址信息及所述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封装,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通过预先建立的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
对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的数据读写状态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的数据读写状态进行调整,包括:
在建立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与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间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可发送可接收状态;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向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发送封装结果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等待发送并可接收状态;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接收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104针对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反馈信息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102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可发送并可接收状态。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用户可通过客户端向云存储服务平台发送待传输数据,而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可建立TCP长连接,同样,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虚拟网络服务端之间可建立TCP长连接,使得用户可通过自定义协议传输待传输数据;另外,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使得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为全双工模式,即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读写过程相互独立,互不阻塞,有利于提高两个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另外,在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可实现虚拟网络服务端向用户的客户端写数据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性能。
图2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云存储服务平台和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目标用户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待传输数据及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基于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建立。
步骤204,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具体的,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云存储服务平台和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云存储服务平台与虚拟网络管理平台间通过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因此,云存储服务平台在接收到目标用户的数据传输请求后,可通过该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再由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
其中,目标用户可通过客户端向云存储服务平台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而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可建立TCP长连接,同样,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虚拟网络服务端之间可建立TCP长连接,使得用户可通过自定义协议传输待传输数据。
基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数据转发路径是:目标用户的客户端(用户client)通过VIP,即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用户server)的公网IP,将待传输数据通过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发送至云存储服务平台(tcp_client),再由tcp_client通过RPC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待传输数据转发至虚拟网络管理平台(tcp_server)。最后由tcp_server将待传输数据通过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转发至Overlay网络中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用户的Overlay网络,即用户server)中。
具体实施时,在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目标用户的数据传输请求之前,可先与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具体可由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向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发送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请求;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建立请求,并返回通道建立参数;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利用所述通道建立参数,建立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间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
具体的,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可基于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即RPC协议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该通道建立过程中,由tcp_server预先向tcp_client发送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请求,符合Overlay网络向Underlay网络的单向网络隔离,其中,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到该建立请求后,向虚拟网络平管理平台返回通道建立参数,该通道建立参数用于建立云存储服务平台与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并且该通道建立参数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会话控制标识(sid)、云存储服务平台的IP地址和端口号等。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使得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为全双工模式,即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读写过程相互独立,互不阻塞,有利于提高两个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
具体实施时,除在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外,还需在目标用户的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以及,在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虚拟网络服务端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其中,在目标用户的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的过程包括: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目标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长连接建立请求,并向所述客户端返回连接参数;
所述客户端利用所述连接参数,及传输控制协议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建立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另外,在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虚拟网络服务端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的过程包括: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向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发送长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接收所述长连接建立请求,并向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返回连接参数;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利用所述连接参数,及传输控制协议与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建立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具体的,在目标用户的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的过程需要经过三次握手,即首先由客户端将数据传输的通道建立请求封装为包含同步标志(SYN标志)的第一控制报文(TCP报文),报文会指明云存储服务平台的通讯地址,根据所述通讯地址即可确定所述客户端需与哪个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到第一控制报文后,向客户端返回一个包含同步+应答(SYN+ACK)标志的第二控制报文,表示云存储服务平台的请求被接受,ACK即确认(Acknowledgment);
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报文后,向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返回确认报文ACK,到此,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间的一个长连接建立完成,即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建立完成。
另外,在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虚拟网络服务端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的过程,与在目标用户的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实施例在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虚拟网络服务端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以及在目标用户的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使得用户可通过自定义协议传输待传输数据。
具体实施时,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后,云存储服务平台可向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发送会话控制建立请求,具体可由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将所述客户端的地址信息作为会话控制信息,并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会话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接收所述会话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会话控制信息构建会话控制。
具体的,在目标用户的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后,云存储服务平台可请求虚拟网络管理平台进行会话控制的构建。
其中,会话控制(Session)的构建过程仅能由tcp_client发起,tcp_client向tcp_server发送Type为TPYE_OPEN_SESSION并且带有id或元数据信息的数据包,成功发送即视为该Session建立成功。tcp_server收到Type为TPYE_OPEN_SESSION的数据包,即可构建对应的Session。至此tcp_client和tcp_server建立Session完毕。
具体实施时,如前所述,由于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间通过TCP协议建立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因此,客户端接收目标用户的数据传输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并利用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地址信息及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的待传输数据进行封装,生成对应的封装结果,通过预先建立的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封装结果,并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封装结果进行解析,获得所述地址信息及所述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封装,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通过预先建立的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具体的,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建立TCP长连接,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虚拟网络服务端之间建立TCP长连接,云存储服务平台与虚拟网络管理平台间通过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用户的客户端(用户client)通过VIP,即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用户server)的公网IP,将待传输数据通过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发送至云存储服务平台(tcp_client),再由tcp_client通过RPC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待传输数据转发至虚拟网络管理平台(tcp_server)。最后由tcp_server将待传输数据通过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转发至Overlay网络中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用户的Overlay网络,即用户server)中。
另外,为了保证在长链路数据转发的过程中,在任意一端不会出现数据阻塞,本说明书实施例可提供状态机转换模型,来平衡客户端与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之间的数据承载能力,具体可对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对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进行调整,包括:
在建立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与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间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可发送可接收状态;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向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发送封装结果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等待发送并可接收状态;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针对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反馈信息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可发送并可接收状态。
具体的,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转换过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于数据的读写过程,tcp_client与tcp_server的状态管理方式相同,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以tcp_client为例对数据传输过程中涉及到的状态转换过程进行说明。
在tcp_client与tcp_server之间成功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后,tcp_client即处于可发送可接收的状态,即可发送数据,也可接收数据。而为了保证tcp_client与tcp_server之间的数据传输不会对两端处理能力产生压力,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模式为pull模式,即tcp_client只有在接收到tcp_server返回的Req_Data包(反馈数据包,tcp_server接收到tcp_client发送的数据后,向tcp_client返回Req_Data包)之后才会再向tcp_server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因此,tcp_client的读写状态转换的时机是由读写操作和接收Req_Data包来触发的。在写入数据之后,即在接收到待传输数据后,其写状态由Ready_Send(可发送)变为Wait_Send(等待发送)。当收到由tcp_server发送的Req_Data包时从Wait_Send转换至Ready_Send。读状态主要根据是否接收Req_Data来进行改变。当读到数据时,即接收到Req_Data时,其读状态便会从Ready_Recv(可接收)变为Wait_Recv(等待接收)。当成功发送数据时,其读状态从Wait_Recv变成Ready_Recv。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中客户端(用户client)、云存储服务平台(tcp_client)、虚拟网络管理平台(tcp_server)以及虚拟网络服务端(用户server)之间的交互过程具体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用户client向tcp_client发送第一次握手;
步骤2:tcp_client向用户client发送第二次握手;
步骤3:用户client向tcp_client发送第三次握手,用户client与tcp_client之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步骤4:tcp_client向tcp_server发送新建Session的请求;
步骤5:tcp_server向用户server发送第一次握手;
步骤6:用户server向tcp_server发送第二次握手;
步骤7:tcp_server向用户server发送第三次握手,tcp_server与用户server之间建立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步骤8:用户client通过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向tcp_client发送待传输数据;
步骤9:tcp_client通过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待传输数据转发至tcp_server;
步骤10:tcp_server通过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用户server;
步骤11:在tcp_client与tcp_server之间的数据传输完成后,用户client可向tcp_client发送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的断开请求,tcp_client断开与用户client之间的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步骤12:tcp_client在断开与用户client之间的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后,可关闭与tcp_server之间的Session;
步骤13:tcp_server关闭与用户server之间的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其中,tcp_client与tcp_server之间建立Session时,由tcp_server预先向tcp_client发送单向的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请求,符合Overlay网络向Underlay网络的单向网络隔离;而在关闭Session时,则可以是双向的,即可以由tcp_server向tcp_client发送Session的关闭请求,也可以由tcp_client向tcp_server发送Session的关闭请求。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通过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目标用户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待传输数据及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基于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建立,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用户可通过客户端向云存储服务平台发送待传输数据,而客户端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可建立TCP长连接,同样,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虚拟网络服务端之间可建立TCP长连接,使得用户可通过自定义协议传输待传输数据;另外,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使得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为全双工模式,即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读写过程相互独立,互不阻塞,有利于提高两个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另外,在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建立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可实现虚拟网络服务端向用户的客户端写数据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性能。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数据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与该数据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数据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该数据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图5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5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5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510和处理器520。处理器520与存储器510通过总线530相连接,数据库550用于保存数据。
计算设备500还包括接入设备540,接入设备540使得计算设备5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5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5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5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5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5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5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5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其中,处理器520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中应用于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程序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机程序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机程序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说明书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说明书。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云存储服务平台和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目标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长连接建立请求,并向所述客户端返回连接参数,所述客户端利用所述连接参数,及传输控制协议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建立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使得所述目标用户通过自定义协议传输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为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目标用户按照所述传输控制协议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待传输数据及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基于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建立,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建立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使得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为全双工模式,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读写过程相互独立,其中,所述传输控制协议为所述自定义协议;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向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发送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请求;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建立请求,并返回通道建立参数;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利用所述通道建立参数,建立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间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向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发送长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接收所述长连接建立请求,并向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返回连接参数;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利用所述连接参数,及传输控制协议与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建立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将所述客户端的地址信息作为会话控制信息,并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会话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接收所述会话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会话控制信息构建会话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客户端接收目标用户的数据传输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并利用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地址信息及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的待传输数据进行封装,生成对应的封装结果,通过预先建立的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封装结果,并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封装结果进行解析,获得所述地址信息及所述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传输控制协议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封装,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通过预先建立的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封装结果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对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进行调整,包括:
在建立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与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间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和/或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可发送可接收状态;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向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发送封装结果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等待发送并可接收状态;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针对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反馈信息后,将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数据读写状态调整为可发送并可接收状态。
11.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云存储服务平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目标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长连接建立请求,并向所述客户端返回连接参数,所述客户端利用所述连接参数,及传输控制协议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建立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使得所述目标用户通过自定义协议传输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为TCP长连接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接收所述目标用户按照所述传输控制协议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通过预先建立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含待传输数据及所述目标用户的虚拟网络服务端的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基于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建立,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建立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使得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为全双工模式,即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与所述云存储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读写过程相互独立,其中,所述传输控制协议为所述自定义协议;
所述虚拟网络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并按照传输控制协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虚拟网络服务端。
CN202210608255.0A 2022-05-31 2022-05-31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15134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8255.0A CN115134395B (zh) 2022-05-31 2022-05-31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8255.0A CN115134395B (zh) 2022-05-31 2022-05-31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4395A CN115134395A (zh) 2022-09-30
CN115134395B true CN115134395B (zh) 2024-05-17

Family

ID=83377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8255.0A Active CN115134395B (zh) 2022-05-31 2022-05-31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43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14805A (zh) * 2022-11-18 2023-02-24 乾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通信连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09994A2 (en) * 1994-10-03 1996-05-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processes
CN101534302A (zh) * 2009-04-16 2009-09-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tcp服务的方法、系统和相关装置
CN106506519A (zh) * 2016-11-21 2017-03-15 辽宁科技大学 WCF框架net.tcp协议跨平台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CN106790758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nat网络内部的网络对象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26014A (zh) * 2018-12-29 2019-05-07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Netty的Rpc客户端在性能测试平台中的实现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138779A (zh) * 2019-05-16 2019-08-16 全知科技(杭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多协议反向代理的Hadoop平台安全管控方法
CN112035276A (zh) * 2020-08-06 2020-12-04 上海视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java的跨平台可扩展的RPC框架设计方法
CN112714180A (zh) * 2020-12-25 2021-04-27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38983A (zh) * 2019-11-22 2021-05-25 斑马智行网络(香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代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908B (zh) * 2010-05-10 2015-10-2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终端移动性的切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09994A2 (en) * 1994-10-03 1996-05-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processes
CN101534302A (zh) * 2009-04-16 2009-09-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tcp服务的方法、系统和相关装置
CN106506519A (zh) * 2016-11-21 2017-03-15 辽宁科技大学 WCF框架net.tcp协议跨平台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CN106790758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nat网络内部的网络对象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26014A (zh) * 2018-12-29 2019-05-07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Netty的Rpc客户端在性能测试平台中的实现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138779A (zh) * 2019-05-16 2019-08-16 全知科技(杭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多协议反向代理的Hadoop平台安全管控方法
CN112838983A (zh) * 2019-11-22 2021-05-25 斑马智行网络(香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代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035276A (zh) * 2020-08-06 2020-12-04 上海视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java的跨平台可扩展的RPC框架设计方法
CN112714180A (zh) * 2020-12-25 2021-04-27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TCP/IP协议多客户连接的服务端程序实现;孙桂斌;;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4395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05907A1 (zh) 一种基于mqtt消息协议的智能设备通讯平台
EP276184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and multi-homing content retrieval applications
US6167450A (en) Data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tocol replacement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s
KR100686705B1 (ko) 세션 개시 프로토콜-가능 단말기에 다중-클라이언트 지원을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RU2560819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еренаправления данных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CN103188300B (zh) 云计算环境中实现voip通话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662638B1 (en) Transport method selection for delivery of server notifications
EP3979594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WO2019000866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物联网网关
EP2627056A1 (en) Method, gateway, proxy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mobile internet services
EP3235189B1 (en) Negotiation of message chunk size for 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 session
JP2007324788A (ja) 移動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N11263178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服务器
JP4733181B2 (ja) ページモードメッセージング
KR20120067963A (ko) 물리 네트워크들이 변경될 때 tcp 접속을 로밍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134395B (zh)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2165449B (zh) web应用实时权限的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0600563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assisted connection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WO2013152614A1 (zh) 一种基于应用层数据的网络接入系统和方法
JP2013153438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を介して移動端末間に通信接続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US10581979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641949B1 (ko) 비프록시 기반 다중 경로 전송 시스템, 그리고 이의 세션 연결을 위한 시그널링 방법
CN109120578B (zh)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EP172614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transferring data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21102641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 non-ip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