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1885A - 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1885A
CN115131885A CN202210696783.6A CN202210696783A CN115131885A CN 115131885 A CN115131885 A CN 115131885A CN 202210696783 A CN202210696783 A CN 202210696783A CN 115131885 A CN115131885 A CN 115131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information
identity
componen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67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恒
金纯亮
徐忠民
聂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2106967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18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1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18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3/00Taxi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5/00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fares, tolls or entrance fees at one or more control points
    • G07B15/06Arrangements for road pricing or congestion charging of vehicles or vehicle users, e.g. automatic toll systems
    • G07B15/063Arrangements for road pricing or congestion charging of vehicles or vehicle users, e.g. automatic toll systems using wireles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vehicle and a fixed s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及装置,涉及移动支付领域,可应用于金融领域和其他领域,所述装置包含:计费终端模块包含第二处理芯片、计费组件和身份识别组件;身份识别组件获取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计费组件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采集移动交通工具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第二处理芯片将身份信息提供至身份服务器,并提供至支付模块;将支付模块提供的付款信息上传至身份服务器;支付模块将计费终端模块提供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显示输出;获取第二用户提供的付款信息,将付款信息提供至计费终端模块;身份服务器验证身份信息,根据验证结果生成交易账户;将付款信息和交易账户提供至支付服务器;支付服务器根据付款信息进行对应的交易处理。

Description

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支付领域,可应用于金融领域和其他领域,尤指一种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乘客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例如网约车、出租车)进行付费时,通常使用手机支付,由于乘客的支付习惯不同,出租司机需要准备多种渠道的支付二维码卡片供乘客选择,方便乘客转账给司机。由于司机需要轮岗上班,所以每次交班司机都需要手工将车上的支付码更换成自己的收款码,更换过程中容易搞错,造成乘客支付时发生错误。坐在后面的乘客进行支付时不方便,经常识别不到放在前排的二维码,如果二维码贴在后排又容易被人替换,造成司机资金损失。此外目前的车费支付方式需要乘客自己输入消费金额,一但输错只能靠司机和乘客人工去核对,容易造成司机或者乘客的资金损失。基于出租车驾驶员的安全考虑,司机驾驶位和乘客区使用金属栅栏进行隔离,也造成乘客在支付时不方便。此外,目前车辆过高速收费路段时,高速路段计费也计入最后账单,也往往需要人工计算,计费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也无法出具报销的凭证,不方便乘客报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及装置,予以,解决目前乘客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支付不方便,简化司机人工操作,防止乘客支付输入金额出现人为错误、司机二维码被人替换等问题,提高支付安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所提供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具体包含计费终端模块、支付服务器、身份服务器和一个或多个支付模块;所述支付服务器与所述身份服务器相连,所述身份服务器与所述计费终端模块相连,所述计费终端模块与多个所述支付模块连接,所述支付模块固定设置于移动交通工具的前排和/或后排预测位置;所述计费终端模块包含第二处理芯片、计费组件和身份识别组件;所述身份识别组件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将所述身份信息上传至所述身份服务器;所述计费组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采集移动交通工具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计费组件和所述身份识别组件相连,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提供至身份服务器,将所述行车数据和所述收款信息提供至所述支付模块;以及,将所述支付模块提供的付款信息上传至所述身份服务器;所述支付模块用于将所述计费终端模块提供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显示输出;以及,获取第二用户提供的付款信息,将所述付款信息提供至所述计费终端模块;所述身份服务器用于验证所述身份信息,根据验证结果生成交易账户;以及,将所述付款信息和所述交易账户提供至所述支付服务器;所述支付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付款信息进行对应的交易处理。
在上述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中,可选的,所述支付模块包含第一处理芯片、支付组件、显示组件、串/并转换组件和可编辑逻辑组件;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可编辑逻辑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计费终端模块相连,用于构建所述计费终端模块与所述可编辑逻辑组件和所述显示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显示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与所述计费终端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计费终端模块提供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显示输出;所述可编辑逻辑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和所述串/并转换组件,用于构建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与所述串/并转换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所述串/并转换组件与所述支付组件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计费终端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提供的收款信息将所述支付组件输出的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以及,将所述支付组件反馈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提供至所述计费终端模块;所述支付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收款信息触发读卡处理;以及,将读取的卡片信息反馈至所述串/并转换组件。
在上述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中,可选的,所述支付组件包含卡片支付装置、二维码支付装置和NFC支付装置;所述卡片支付装置、所述二维码支付装置和所述NFC 支付装置分别与所述串/并转换组件相连;所述卡片支付装置和所述NFC支付装置用于通过刷卡和近场通信的方式识别卡片内存储的账户信息;所述二维码支付装置用于获取用户提供的付款二维码信息。
在上述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中,可选的,所述支付模块还包含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和扬声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包含指纹识别传感器、面部识别传感器、声纹识别传感器和虹膜识别传感器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扬声器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相连,用于播放预设的语音提示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所述方法包含:获取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当前移动交通工具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生成交易账户请求;根据所述交易账户请求更新身份服务器中的交易账户信息生成对应的交易账户;获取第二用户的乘车状态,根据所述乘车状态采集当前移动交通工具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将所述行车数据和所述收款信息提供至所述支付模块中显示;接收第二用户通过所述支付模块提供的付款信息,根据所述付款信息和所述交易账户执行对应的交易处理。
在上述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中,可选的,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生成交易账户请求还包含:根据预存权限信息表验证所述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生成收款链接;将所述收款链接于支付模块中显示。
在上述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中,可选的,获取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当前移动交通工具的标识信息还包含:采集第一用户的视频图像信息,根据所述视频图像信息分析获得人脸信息;根据所述人脸信息调取预设数据库中对应的标准身份信息,将所述标准身份信息与采集到的身份信息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提示信息。
在上述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中,可选的,根据所述付款信息和所述交易账户执行对应的交易处理还包含:根据所述交易处理结果获得交易报文数据,通过所述交易报文数据获得对应的电子发票数据;将所述电子发票数据提供至所述第二用户。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由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上支付装置,支付装置可以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排和后排,乘客支付时可以就近刷到二维码进行支付。司机换班时在计费终端上刷卡或使用手机签到,系统自动切换计费模式。司机账号自动与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绑定,无需自行打印二维码,乘客直接刷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上显示的二维码,不会出现二维码被人非法替换的情况。包含ETC设备,可以将高速费用自动与车费进行汇总,系统与税务系统联动,可以为乘客提供统一的报销凭证。在运营过程中,支付装置上的显示屏上均可以实时同步显示当前出租车的里程公里数、高速费用、乘车费用等信息,尤其方便坐在后排乘客查阅和掌握该信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编程逻辑芯片与串/并转换芯片连接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编程逻辑芯片与接口芯片连接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计费终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卡片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码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NFC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波式指纹识别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交通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标识信息的获取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刷卡支付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NFC手机支付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扫码支付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所述装置包含计费终端模块2、支付服务器(未图示)、身份服务器(未图示)和一个或多个支付模块1;所述支付服务器与所述身份服务器相连,所述身份服务器与所述计费终端模块2相连,所述计费终端模块2与多个所述支付模块1连接,所述支付模块1 固定设置于移动交通工具的前排和/或后排预测位置;所述计费终端模块2包含第二处理芯片、计费组件和身份识别组件;所述身份识别组件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计费组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采集移动交通工具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计费组件和所述身份识别组件相连,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提供至身份服务器,将所述行车数据和所述收款信息提供至所述支付模块;以及,将所述支付模块提供的付款信息上传至身份服务器;所述支付模块用于将所述计费终端模块提供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显示输出;以及,获取第二用户提供的付款信息,将所述付款信息提供至所述计费终端模块;所述身份服务器用于验证所述身份信息,根据验证结果生成交易账户;以及,将所述付款信息和所述交易账户提供至所述支付服务器;所述支付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付款信息进行对应的交易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所述的计费装置包括计费终端主体即计费终端模块以及分离式支付装置及支付模块,其中支付装置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与计费终端主体进行连接。所述的计费终端主体包括处理器、签到模块、OBU模块、计费模块、发票模块、显示屏、扬声器、通讯模块、电源。所述的支付装置包括卡片支付装置、NFC支付装置、二维码支付装置、显示屏、扬声器、电源、生物识别传感器、处理器等。本申请可以同时支持卡片支付、手机NFC支付、二维码支付,简化卡片消费的操作,防止二维码被替换、提高支付、特别是小额支付的安全性。乘客坐在车辆的任何座位上都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支付;此外,支付装置上的显示屏上可以实时同步显示当前出租车的里程公里数、高速费用、乘车费用等信息,尤其方便后排乘客查阅;具体结构及实施逻辑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详细说明,在此就不再一一详述。
请参考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支付模块包含第一处理芯片10、支付组件、显示组件14、串/并转换组件19和可编辑逻辑组件即可编辑逻辑芯片18;所述第一处理芯片10分别与所述可编辑逻辑芯片18、所述显示组件14和所述计费终端模块相连,用于构建所述计费终端模块与所述可编辑逻辑芯片18和所述显示组件14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显示组件14通过所述第一处理芯片10与所述计费终端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计费终端模块提供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显示输出;所述可编辑逻辑芯片18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处理芯片10和所述串/并转换组件19,用于构建所述第一处理芯片10与所述串/并转换组件19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所述串/并转换组件19与所述支付组件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计费终端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处理芯片10 提供的收款信息将所述支付组件输出的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以及,将所述支付组件反馈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处理芯片10提供至所述计费终端模块;所述支付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收款信息触发读卡处理;以及,将读取的卡片信息反馈至所述串/并转换组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可编辑逻辑组件可为EPM3128A芯片,所述串/并转换组件可为TI16C752C芯片。所述支付组件可包含卡片支付装置11、二维码支付装置12 和NFC支付装置13;所述卡片支付装置11、所述二维码支付装置12和所述NFC支付装置13分别与所述串/并转换组件19相连;所述卡片支付装置11和所述NFC支付装置13用于通过刷卡和近场通信的方式识别卡片内存储的账户信息;所述二维码支付装置12用于获取用户提供的付款二维码信息。
在实际工作中,所述支付模块内部结构可包含第一处理芯片10、卡片支付装置11、二维码支付装置12、NFC支付装置13、显示组件14、电源17、可编程逻辑芯片(CPLD)18、串/并转换芯片19。支付模块1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与计费终端主体2进行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支付模块1可以分别通过螺丝、胶水或者其他方式分别固定在上车辆的前排和后排,以便让乘客容易观看或扫码操作,例如前排座椅背后,固定的方位可以是水平或者竖直等方向。所述的第一处理芯片10负责处理计费终端主体2传送过来的数据,并协调卡片支付装置11、二维码支付装置12、NFC支付装置13、显示组件14、扬声器15、生物识别传感器16、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18、串/并转换芯片19共同工作。
具体的,所述第一处理芯片用于接收外部计费终端主体的收款指令并通过二维码收款装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收款二维码以使用户完成付款,并能够接收NFC读卡器、银行卡非接读卡器和二维码收款装置传输的付款信息,根据所述付款信息形成付款请求信息,将所述付款请求信息发送至外部收款终端以使外部收款终端根据所述付款请求信息完成收款。
所述的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用于接收第一处理芯片发送的读卡指令和控制信号,转发至所连接的串/并转换芯片,以便串/并转换芯片将卡片支付装置或者NFC 支付装置输出的串行信号转换成并行信息号。该设备还负责接收串/并转换芯片返回的数据转发给第一处理芯片。所述的可编程逻辑设备可以是MAX3000A系列的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032A、EPM3064A、EPM3128A、EPM3256A、EPM3512A。本实施实例以EPM3128A为例。
所述串/并转换芯片,用于将卡片支付装置或者NFC支付装置输出的串行信号转换成并行信息号。本实施实例以TI16C752C的串/并转换芯片作为例子,但值得说明的时,在实际应用时并不限于此型号转换芯片,任何能够进行串并信号转换的芯片都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所述功能。
所述的显示屏负责向乘客展示消费金额或者二维码,在出租车运营时间内可以实时同步显示当前出租车的里程公里数、高速费用、乘车费用等信息,尤其方便前排或后排乘客查阅。
再请参考图3所示,所述支付模块还可包含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16和扬声器15;所述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16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10包含指纹识别传感器、面部识别传感器、声纹识别传感器和虹膜识别传感器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扬声器15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10相连,用于播放预设的语音提示信息。
具体的,在实际工作中,所述的扬声器15负责在交易时向乘客提醒相关操作提醒以及消费金额,在平时空闲状态还可以播放广告语。所述的生物识别传感器16负责乘客在大额支付时,如果发卡方需要乘客进行身份认证,该装置负责收集乘客指纹信息,上送给发卡行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作为所述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16的一种应用方式,所述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16可设置于所述支付模块内,所述第一处理芯片10用于根据交易信息得到对应的交易金额,当所述交易金额大于预设金额时,通过所述生物识别传感器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付款信息形成付款请求信息,并将所述付款请求信息发送至外部收款终端以使外部收款终端根据所述付款请求信息完成收款。当然实际工作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16也可仅作为传统的身份信息采集作用,本申请在此并不要求任何方法或流程逻辑上的改进。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16为指纹识别传感器时,可采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是在屏幕玻璃下方完成指纹识别,可以利用超声波或者光学等穿透技术,穿透各种不同的材质,从而达到识别指纹的目的。屏下指纹识别能保证屏幕的完整性,乘客在触摸屏上操作时同时完成指纹和静脉等特征的采集。此外屏下指纹识别还可以较大程度降低手指污垢、油脂以及汗水对生物特征识别的影响。屏下指纹识别可以利用OLED实现,也就是光学式指纹识别,在屏幕下方设置光学传感器,通过发出近红外光来识别乘客的指纹纹路;也可以采用超声波式指纹识别在屏幕下方设置超声波传感器,通过超声波完成指纹识别工作。超声波式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如图10所示,图10为超声波式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在屏幕下方设置指纹识别传感器,乘客在触摸屏的进行业务操作的同时,捕获操作乘客生物特征,识别乘客身份证,保证乘客使用安全。
请参考图4所述,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与串/ 并转换芯片TI16C752C连接,TI16C752C是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Transmitter)收发器,主要引脚功能如下:
D0~D7:双向8位数据线;A0~A2:地址线,通过这几引脚以及读写信号
Figure BDA0003702933060000081
Figure BDA0003702933060000082
可以访问及设定TI16C752C芯片内的寄存器;
Figure BDA0003702933060000083
Figure BDA0003702933060000084
两套UART的片选信号;TXA/RXA、TXB/RXB:分别表示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端口;INTA/INTB:中断信号;RESET:芯片复位信号:XTAL1/XTAL2:时钟输入/输出信号。
串/并转换芯片TI16C752C的双向8位数据线与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的输入输出端口I/O连接用来接收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发送的数据,串/并转换芯片TI16C752C的地址线A0~A2与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的输入输出端口I/O连接用来接收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发送数据的地址,串/并转换芯片TI16C752C 的读写信号
Figure BDA0003702933060000085
Figure BDA0003702933060000086
两套UART的片选信号
Figure BDA0003702933060000087
Figure BDA0003702933060000088
芯片复位信号 RESET分别与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的输入输出端口I/O连接。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通过外设存储接口(EMIF)与第一处理芯片连接。
请参考图5所示,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与接口芯片CH375连接,接口芯片CH375具有8位数据总线和读、写、片选控制线以及终端输出,而可以很方便的挂接在各种单片机、MCU等系统总线上。如图5所示接口芯片CH375的D0~D7等8位双向并行数据总线可以与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 的输入输出端口I/O连接,地址线A0、读写信号线RD#、写信号线WR#、片选信号线CS#、中断信号线INT#分别与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的I/O连接,其信号线 TXD接地,GND地线管脚接地信号、电源VCC接电源。接口芯片CH375的地址线 A0与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的I/O连接后,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根据这个信号判断是否访问接口芯片CH375;RD#与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的I/O连接后,接口芯片CH375根据这个信号判断是否进行读操作;WD#与可编程逻辑芯片 EPM3128A的I/O连接后,接口芯片CH375根据这个信号判断是否进行写操作;INT# 与可编程逻辑芯片EPM3128A的I/O连接后,第一处理芯片可以根据该信号判断是否有NFC支付设备接入该芯片电路。接口芯片CH375另一端连接其他NFC支付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或手环等。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计费终端模块还包含OBU组件和发票组件,所述OBU 组件与所述计费组件相连,用于提供ETC计费和付费窗口;以及,将计费信息和付费信息提供至所述计费组件;所述发票组件与所述第二处理芯片相连,用于将所述付款信息提供至预设服务器;以及,获取预设服务器提供的电子发票。进一步的,所述计费终端模块还包含视频采集组件,所述视频采集组件与所述二处理芯片相连,用于采集第一用户的人脸图像信息,将所述人脸图形信息提供至身份服务器。
具体的,请参考图6所示,在实际工作中,本申请所提供的所述计费终端模块内部结构包括:第二处理芯片20、签到模块21、OBU模块22、计费模块23、发票模块24、显示屏25、扬声器26、通讯模块27、电源28。计费终端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支付模块进行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的第二处理芯片20负责处理与支付模块进行数据同步和数据交互,并协调签到模块21、OBU模块22、计费模块23、发票模块24、显示屏25、扬声器26、通讯模块27等部件共同工作。
所述的签到模块21模块负责司机上班签到打卡,司机签到方式可以是使用工作卡在计费终端主题2上刷卡,也可以是在计费终端主题2显示屏上显示二维码供司机扫描签到,司机签到后,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自动将车租车收费账号切换至司机的个人账号。出租车司机无需再准备个人的二维码照片给乘客扫描。值得说明的是,该签到模块可集成于身份服务器,由身份服务器执行账号切换功能,且该账号切换流程可采用现有的账户登录切换流程,本申请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制。
所述的OBU模块22拥有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不停车收费系统)计费和付费功能,在通过高速时进行计费,并使用司机的帐户进行预付过路费,并通过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与高速公路公司服务器300进行数据交互和结算。所述的计费模块23负责计算出租车的里程数和费用,包括计算过路费等附加费用,并进行实时汇总。所述的发票模块24将实际付费的金额上传至税务局服务器600,并打印税务局服务器600下传的电子发票。所述的显示屏25负责向乘客展示消费金额或者二维码,在出租车运营时间内可以实时同步显示当前出租车的里程公里数、高速费用、乘车费用等信息,尤其方便前排或后排乘客查阅。所述的扬声器26负责在交易时向乘客提醒相关操作提醒以及消费金额,在平时空闲状态还可以播放广告语。所述的通讯模块 27负责与支付模块1进行数据同步和数据交互,该通讯模块包括SIM卡,可以通过 5G等无线的方式与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的电源28,可以是锂电池,为计费装置提供电力,可以与车载的电瓶进行电路连接,持续为锂电池充电。所述的视频采集组件29可以实时监控车内情况,并将车内视频数据实时上传出租车公司服务器。该设备还具有人脸识别功能,能识别当前驾驶司机的身份,并判断当前的支付二维码是否与当前司机相匹配,如果不匹配,则通过扬声器提醒司机刷卡或手动切换计费模式。
请参考图7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卡片支付装置11在乘客使用银行卡片支付时,负责对乘客非接触式银行卡片信息读取。卡片支付装置包括卡片控制模块即CPU控制模块111、读卡器模块112、射频天线113和SAM安全模块114;
所述射频天线113用于与用户非接触式银行卡的通讯线圈进行数据连接;所述读卡器模块112用于通过所述射频天线113获取用户非接触式银行卡的银行卡信息并将所述银行卡信息传输至所述SAM安全模块114;所述SAM安全模块114用于对所述银行卡信息进行合法性认证,当合法性认证通过后,将所述银行卡信息传输至卡片控制模块,否则,反馈合法性认证失败信息至所述卡片控制模块;所述卡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SAM安全模块114传输的银行卡信息得到付款信息并传输至第一处理器或者将所述合法性认证失败信息传输至所述第一处理器。
请参考图8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二维码支付装置12支持主扫和被扫两种支付模式,被扫模式下,分离式销售终端从第三方支付服务器下载新的二维码,并通过二维码生成器123即显示屏展示给乘客。二维码支付装置12还包括针孔摄像头,摄像头部署在支付装置1的外部顶部位置,主扫模式下,可以识别乘客出示的二维码。所述二维码支付装置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22和二维码收款控制器121;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的付款二维码图像;所述二维码收款控制器121 用于对所述付款二维码图像进行解码得到付款信息。
请参考图9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NFC支付装置包括CPU控制模块131, NFC控制模块132、NFC天线133、安全模块134。
所述的CPU控制模块131,负责乘客在进行NFC手机支付时,NFC控制模块132 与乘客NFC手机的数据交互和处理。所述的NFC天线131,用于接收NFC控制模块132以射频信号方式发送的支付请求;该天线包括射频电路,用于产生高频的发射功率,射频电路可以包括石英振荡器以产生13.56MHz的震荡信号,信号直接加载输出在天线端上,并耦合在银行卡上,从而与银行卡内的线圈天线建立数据链路。所述的NFC控制模块132,与所述NFC天线131和安全模块134相连,用于接收所述以射频信号方式发送的支付请求,并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至所述安全模块134;所述的安全模块134,用于根据所述支付请求进行支付,并将生成的响应信息经所述NFC控制模块132进行信号转换后通过NFC天线131反馈给所述NFC 控制模块132。实施中,所述安全模块134可以集成于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SWP-SIM卡或SD卡(安全数码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等卡片中。其中,SIM卡也可以称为用户识别卡、智能卡等,根据卡的尺寸又可以分为普通的标准SIM卡、Micro SIM卡(或可称为小卡)等等;SWP-SIM卡是以一种采用 SWP(SingleWire Protoc01)单线协议的SIM卡,卡内含安全模块,将卡应用信息放在安全模块内,透过卡上的C6接脚与NFC控制模块连接;SD卡则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记忆设备,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装置,例如数码相机、个人数码助理(外语缩写PDA)和多媒体播放器等。实施中,在所述安全模块134集成于 SWP-SIM卡时,所述NFC控制模块132与所述SWP-SIM卡通过SW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其中,SWP协议是基于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标准的协议,该标准规定了SIM卡和NFC芯片之间的通信接口。
请参考图11所示,在实际工作中,本申请所提供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可进一步设置包含计算装置100(计费终端模块和支付模块)、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高速公路公司服务器300、第三方支付服务器400、发卡行服务器500和税务局服务器 600。其中,计费装置100与乘客的卡片或者支付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并将数据上送给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与计费装置100、高速公路公司服务器300、第三方支付服务器400、发卡行服务器500和税务局服务器600连接;
所述计费装置100读取乘客支付的卡片、二维码、NFC手机等交易信息,并将交易信息上送给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如果是大额交易,交易信息还包括乘客的指纹等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上存储有出租车的司机信息(包括生物信息)和司机帐户信息(包括司机的银行帐户信息和个人第三方帐户信息,以便进行车费结算),负责根据签到模块21模块上送的司机签到数据对出租车收款账号进行切换;负责接收计费装置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监控车内视频数据;负责对对视频中的司机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识别当前驾驶司机的身份,并判断当前的支付二维码是否与当前司机相匹配,如果不匹配,则通过计费装置上的扬声器提醒司机刷卡或手动切换计费模式;负责根据OBU模块22上送的ETC的高速扣款交易请求与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进行结算交易数据处理;负责根据计费模块23上送的付费交易数据,判断交易种类和卡片信息种类,将交易数据转发送给第三方支付服务器400或发卡行服务器500进行结算,收款入账至当值司机的个人账户;根据结算金额与税务局服务器600进行数据交互,并将税务局服务器600返回的电子发票下传至计费装置100的发票模块24进行打印。
所述第三方支付服务器400,根据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上送的交易信息,核对乘客身份,并进行账务处理。定期将商户二维码信息下传给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 100进行更新。
所述的卡行服务器500,根据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上送的交易信息,核对乘客身份,并进行账务处理。
所述的税务局服务器600,根据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上送的交易信息,计算税金,生成电子发票并下传给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
请参考图12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适用于所述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的移动交通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S1201获取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当前移动交通工具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生成交易账户请求;
S1202根据所述交易账户请求更新身份服务器中的交易账户信息生成对应的交易账户;
S1203获取第二用户的乘车状态,根据所述乘车状态采集当前移动交通工具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将所述行车数据和所述收款信息提供至所述支付模块中显示;
S1204接收第二用户通过所述支付模块提供的付款信息,根据所述付款信息和所述交易账户执行对应的交易处理。
实际工作中,司机通过刷卡或使用手机签到的方式将其身份信息和当前移动交通工具的标识信提交至公司内的身份服务器生成对应的交易账户请求,根据该交易账户请求中的标识信息更新身份服务器中的交易账户信息生成对应的交易账户;具体的,可在所述身份服务器中建立每个标识信息关联的信息表,各信息表中存放当前司机的身份信息,当收到相关标识信息后,即可利用同时收到的身份信息更新对应的所述信息表中的信息以实现司机的账号切换;基于切换后的身份信息再生成对应的交易账户,以此实现司机工作收益的正常录入。其后,在步骤S103中的行车数据可包含当前车辆的行车路线、行车公里数、行驶速度等信息,收款信息可包含综合车费、基本行车费、等待或超时超长的附加费、过路过桥费等信息,以此乘客可直观了解到当前的实时情况,且更加便于支付费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生成交易账户请求还包含:根据预存权限信息表验证所述身份信息;当验证通过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生成收款链接;将所述收款链接于支付模块中显示。具体的,在实际工作中当验证确认该身份信息为预存的司机人员时,可基于该身份信息和在身份服务器预存的账户信息生成收款链接,如二维码收款信息;由此,可有效防止二维码被不法人员替换等问题。
请参考图13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当前移动交通工具的标识信息还包含:
S1301采集第一用户的视频图像信息,根据所述视频图像信息分析获得人脸信息;
S1302根据所述人脸信息调取预设数据库中对应的标准身份信息,将所述标准身份信息与采集到的身份信息比较;
S1303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提示信息。
由此,可实时监测司机信息,防止司机忘记签到导致上述支付二维码与实际账户不匹配的情况方式,该提示信息可采用扬声器提醒或远端发送提示信息至当前司机手机等方式传递,以便于司机及时发现并进行刷卡或手动切换计费账户。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付款信息和所述交易账户执行对应的交易处理还包含:根据所述交易处理结果获得交易报文数据,通过所述交易报文数据获得对应的电子发票数据;将所述电子发票数据提供至所述第二用户。具体可基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结构,采用现有的电子发票申请流程完成该实施例,在此就不再一一详述。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接收第二用户通过所述支付模块提供的付款信息存在三种支付方式,即手机扫码支付、刷卡支付和手机NFC支付,具体的,请参考以下实施例所示:
请参考图14所示,在实际工作中,当乘客需要使用刷卡支付,且行车费用包含高速路费时,其流程如下:
S1401计费装置100上的OBU模块22将ETC的高速扣款交易数据通过通讯模块27上送给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与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 进行结算交易数据处理,使用出租车司机的帐户进行预结算。
S1402计费模块23计算出租车的里程数和费用,包括计算过路费等附加费用,并进行汇总。第二处理器20将费用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同步显示在支付模块 1的显示屏上。
S1403乘客将非接触银行卡在支付模块1上刷卡,卡片支付装置11读取乘客卡片信息,如果是小额支付无需输密。其中,卡片支付装置11通过扬声器提示乘客输入指纹,显示屏上显示指纹图案引导乘客输入指纹,指纹识别传感器收集乘客指纹数据。
S1404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100将交易信息通过通讯模块27上送给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根据计费装置100上送的交易信息,判断交易种类和卡片信息种类,将交易信息转发给发卡行服务器400;
S1405发卡行服务器400根据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上送的交易信息,核对乘客身份,并进行账务处理,在乘客帐户上扣减乘车费用并转入司机帐户,并将扣账处理结果返回至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
S1406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将交易付费数据传送给税务局服务器600,税务局服务器600根据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上送的交易信息,计算税金,生成电子发票并返回给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
S1407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将交易结果和电子发票数据下传给计费装置100,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100通过显示屏和扬声器通知司机和乘客支付结果,发票模块 24根据返回结果打印纸质的发票凭证。发票凭证包括车费和高速费用,交易结束。其中,还可支持电子发票凭证,发票模块24将电子发票的二维码同时显示在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100所有的屏幕上,乘客可以通过扫码领取电子发票。
当乘客采用NFC手机进行支付时,可参考图15所示,在无高速费用时,其流程如下:
S1501计费装置100上的计费模块23计算出租车的里程数和费用,第二处理器 20将费用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同步显示在支付模块1的显示屏上。
S1502支付模块1通过屏幕和扬声器提醒乘客支付,并在屏幕上显示消费金额,乘客将NFC手机在支付模块1上进行近距离NFC感应,NFC支付装置13读取乘客 NFC手机信息,如果是小额支付无需输密。其中,扬声器提示乘客输入指纹,显示屏显示指纹图案引导乘客输入指纹,乘客可以在自己手机上或者生物识别传感器上输入自己的指纹。
S1503计费装置100将交易信息上送给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根据计费装置100上送的交易信息,判断交易种类和NFC发卡方信息,将交易信息转发给NFC发卡方服务器(第三方支付服务器300或者发卡行服务器400);
S1504第三方支付服务器300或者发卡行服务器400根据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 上送的交易信息,核对乘客身份,并进行账务处理,并将扣账处理结果返回至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
S1505计费装置100通过显示屏和扬声器通知柜员和乘客支付结果,并打印凭条,交易结束。
请参考图16所示,当乘客采用手机扫码支付,且有高速路费时,其流程如下:
S1601计费装置100上的OBU模块22将ETC的高速扣款交易数据通过通讯模块27上送给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与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 进行结算交易数据处理,使用出租车司机的帐户进行预结算。
S1602计费模块23计算出租车的里程数和费用,包括计算过路费等附加费用,并进行汇总。第二处理器20将乘车金额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同步显示在支付模块1的显示屏上,二维码支付装置12形成和显示支付二维码。
S1603乘客使用手机扫描该二维码,直接显示需要支付的金额,不需要自己手工输入金额,有效避免金额输入的人为错误,乘客确认金额后输入支付密码。其中,通过扬声器提示乘客输入指纹,显示屏上显示指纹图案引导乘客输入指纹,指纹识别传感器收集乘客指纹数据。
S1604计费装置100将交易信息通过通讯模块27上送给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根据计费装置100上送的交易信息,判断交易种类和二维码种类,将交易信息转发给二维码对应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器300;
S1605第三方支付服务器300根据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上送的交易信息,核对乘客身份,并进行账务处理,在乘客帐户上扣减乘车费用并转入司机帐户,并将扣账处理结果返回至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
S1606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将交易付费数据传送给税务局服务器600,税务局服务器600根据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上送的交易信息,计算税金,生成电子发票并返回给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
S1607出租车公司服务器200将交易结果和电子发票数据下传给计费装置100,计费装置100通过显示屏和扬声器通知司机和乘客支付结果,发票模块24根据返回结果打印纸质的发票凭证。发票凭证包括车费和高速费用,交易结束。其中,还可支持电子发票凭证,发票模块24将电子发票的二维码同时显示在计费装置100所有的屏幕上,乘客可以通过扫吗领取电子发票。
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上支付装置,支付装置可以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排和后排,乘客支付时可以就近刷到二维码进行支付。司机换班时在计费终端上刷卡或使用手机签到,系统自动切换计费模式。司机账号自动与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绑定,无需自行打印二维码,乘客直接刷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上显示的二维码,不会出现二维码被人非法替换的情况。包含ETC设备,可以将高速费用自动与车费进行汇总,系统与税务系统联动,可以为乘客提供统一的报销凭证。在运营过程中,支付装置上的显示屏上均可以实时同步显示当前出租车的里程公里数、高速费用、乘车费用等信息,尤其方便坐在后排乘客查阅和掌握该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单元,和步骤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为清楚展示硬件和软件的可替换性(interchangeability),上述的各种说明性部件(illustrative components),单元和步骤已经通用地描述了它们的功能。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或单元,或装置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 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方式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盘(disc)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电脑可读媒介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计费终端模块、支付服务器、身份服务器和一个或多个支付模块;
所述支付服务器与所述身份服务器相连,所述身份服务器与所述计费终端模块相连,所述计费终端模块与多个所述支付模块连接,所述支付模块固定设置于移动交通工具的前排和/或后排预测位置;
所述计费终端模块包含第二处理芯片、计费组件和身份识别组件;
所述身份识别组件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将所述身份信息上传至所述身份服务器;所述计费组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采集移动交通工具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计费组件和所述身份识别组件相连,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提供至身份服务器,将所述行车数据和所述收款信息提供至所述支付模块;以及,将所述支付模块提供的付款信息上传至所述身份服务器;
所述支付模块用于将所述计费终端模块提供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显示输出;以及,获取第二用户提供的付款信息,将所述付款信息提供至所述计费终端模块;
所述身份服务器用于验证所述身份信息,根据验证结果生成交易账户;以及,将所述付款信息和所述交易账户提供至所述支付服务器;
所述支付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付款信息进行对应的交易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模块包含第一处理芯片、支付组件、显示组件、串/并转换组件和可编辑逻辑组件;
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可编辑逻辑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计费终端模块相连,用于构建所述计费终端模块与所述可编辑逻辑组件和所述显示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
所述显示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与所述计费终端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计费终端模块提供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显示输出;
所述可编辑逻辑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和所述串/并转换组件,用于构建所述第一处理芯片与所述串/并转换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
所述串/并转换组件与所述支付组件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计费终端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提供的收款信息将所述支付组件输出的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以及,将所述支付组件反馈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处理芯片提供至所述计费终端模块;
所述支付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收款信息触发读卡处理;以及,将读取的卡片信息反馈至所述串/并转换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组件包含卡片支付装置、二维码支付装置和NFC支付装置;
所述卡片支付装置、所述二维码支付装置和所述NFC支付装置分别与所述串/并转换组件相连;
所述卡片支付装置和所述NFC支付装置用于通过刷卡和近场通信的方式识别卡片内存储的账户信息;
所述二维码支付装置用于获取用户提供的付款二维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模块还包含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和扬声器;
所述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包含指纹识别传感器、面部识别传感器、声纹识别传感器和虹膜识别传感器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扬声器与所述第一处理芯片相连,用于播放预设的语音提示信息。
5.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
获取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当前移动交通工具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生成交易账户请求;
根据所述交易账户请求更新身份服务器中的交易账户信息生成对应的交易账户;
获取第二用户的乘车状态,根据所述乘车状态采集当前移动交通工具的行车数据和收款信息,将所述行车数据和所述收款信息提供至所述支付模块中显示;
接收第二用户通过所述支付模块提供的付款信息,根据所述付款信息和所述交易账户执行对应的交易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生成交易账户请求还包含:
根据预存权限信息表验证所述身份信息;
当验证通过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生成收款链接;
将所述收款链接于支付模块中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当前移动交通工具的标识信息还包含:
采集第一用户的视频图像信息,根据所述视频图像信息分析获得人脸信息;
根据所述人脸信息调取预设数据库中对应的标准身份信息,将所述标准身份信息与采集到的身份信息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付款信息和所述交易账户执行对应的交易处理还包含:
根据所述交易处理结果获得交易报文数据,通过所述交易报文数据获得对应的电子发票数据;
将所述电子发票数据提供至所述第二用户。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由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696783.6A 2022-06-20 2022-06-20 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1318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6783.6A CN115131885A (zh) 2022-06-20 2022-06-20 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6783.6A CN115131885A (zh) 2022-06-20 2022-06-20 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1885A true CN115131885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6783.6A Pending CN115131885A (zh) 2022-06-20 2022-06-20 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188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419A (zh) * 2013-01-31 2014-08-06 上海飞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出租车费支付系统及车载终端
CN108492111A (zh) * 2018-03-30 2018-09-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工具的支付系统及方法
CN112785309A (zh) * 2018-12-05 2021-05-1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码生成、移动支付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44582A (zh) * 2021-05-31 2021-09-03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支付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44571A (zh) * 2021-06-23 2021-09-0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419A (zh) * 2013-01-31 2014-08-06 上海飞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出租车费支付系统及车载终端
CN108492111A (zh) * 2018-03-30 2018-09-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工具的支付系统及方法
CN112785309A (zh) * 2018-12-05 2021-05-1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码生成、移动支付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44582A (zh) * 2021-05-31 2021-09-03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支付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44571A (zh) * 2021-06-23 2021-09-0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66060B1 (ko) 광지불송수신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결제시스템
US7353990B2 (en) Portable transaction terminal having an image recognition system
US20110208645A1 (en) Virtual fare card and virtual fare device
US11288655B2 (en) Credit pay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mobile terminal embedded secure element
CN110869963A (zh) 生物认证结算系统、结算系统和收银系统
CN103886453A (zh) 一种利用人体生物特征确认的支付系统和相应方法
WO201707475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relating to or purchased from a vehicle
US20090321522A1 (en) Utilizing data from purchases made with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financial recordkeeping
WO20190294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YING TAXI
CN111784327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定期票的发售及核销方法及系统
KR20170006740A (ko) 사용자 단말,중앙 서버 및 이들에 의한 요금 결제 방법
CN109598803B (zh) 高速公路收费方法、服务器、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5131885A (zh) 移动交通工具计费方法及装置
CN217404903U (zh) 移动交通工具计费装置及系统
KR20070027076A (ko) 구매력을 가진 바코드 이미지를 휴대 단말기로 전송하는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스템
CN104584045A (zh) 运用智能手机而不使用信用卡刷卡单据的信用卡交易方法
KR101442099B1 (ko) 룸미러를 이용한 요금지불 및 정보제공 시스템
CN106875180B (zh) 带可见光与条码双向认证的在线支付方法
KR100449380B1 (ko) 스캔 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신용카드 결제방법
JP6892656B2 (ja) 精算システム、ホスト端末、精算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車両
CN211180883U (zh) 一种车牌支付的增强认证装置
CN117495388B (zh) 一种基于web3技术的公共服务系统
JP7134301B2 (ja) 精算システム、ホスト端末、精算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車両
CN116485484A (zh) 共享支付的收单方法及系统
CN105956835A (zh) 基于支付平台的定额收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