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0270A - 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0270A
CN115130270A CN202110320547.XA CN202110320547A CN115130270A CN 115130270 A CN115130270 A CN 115130270A CN 202110320547 A CN202110320547 A CN 202110320547A CN 115130270 A CN115130270 A CN 115130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fresh air
load
correction coefficien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05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文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205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0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0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0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新风机、至少一个室内机、第一室外机和第二室外机,一个新风机对应连接一个第一室外机,至少一个室内机均连接一个第二室外机,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的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根据总新风量需求对每个新风机进行选型,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对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室内机进行选型;根据所选定新风机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根据所选定室内机为所述第二室外机选型。本发明考虑新风机运行对室内负荷的影响,利用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对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从而由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完成的室内机选型和室外机选型更加精确。

Description

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用的空调机类型有新风机、多联室内机、多联室外机等。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新风机和多联室内机的共同之处是都安装在室内,并且都需要连接多联室外机,用于为室内提供冷量或者热量,不同之处在于新风机采用对全新风(即室外空气)进行处理送到室内,而多联室内机是直接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再送到室内,多联室外机是安装在室外,用于为室内的新风机或多联室内机提供冷源或热源。
目前,在很多应用场景下出现了新风机、多联室内机以及多联室外机共同使用的情况,目前行业内对于这种混合使用情况的选型是分开进行的,即由总新风量需求对新风机进行选型,由室内冷热负荷对多联室内机进行选型。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新风机的运行会向室内输入一定的新风,这样势必会对多联室内机所承担的室内冷热负荷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使得多联室内机和多联室外机的选型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空调系统中多联室内机和多联室外机选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建筑的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
根据所述总新风量需求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新风机进行选型,并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
根据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室内机进行选型;
根据所选定新风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新风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并根据所选定室内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室内机对应连接的第二室外机选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装置,所述混合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新风机、至少一个室内机、与每个新风机对应连接一个第一室外机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室内机均连接一个第二室外机,所述装置包括:
建筑负荷仿真模块,用于获取建筑的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
新风机选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新风量需求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新风机进行选型;
负荷修正模块,用于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
室内机选型模块,用于根据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室内机进行选型;
室外机选型模块,用于根据所选定新风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新风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并根据所选定室内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室内机对应连接的第二室外机选型。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所述的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或好处:
本发明在根据新风量需求对新风机完成选型后,考虑到新风机运行对室内负荷的影响,通过利用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对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从而由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完成的室内机选型更加精确,由于新风机和室内机的机型是经过合理逻辑准确选定的,因此由所选定新风机和所选定室内机完成的室外机选型也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建筑负荷仿真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新风机选型和扰动参数计算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室内机选型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室外机选型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新风机(包括全新风处理机、全热交换新风机等)是根据总新风量需求进行选型,对于室内机(即普通的多联室内机)是根据室内冷热负荷进行选型,而对于由新风机、室内机和室外机三者组成的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如果仍分开进行选型,会造成选型不准确的问题,导致混合空调系统的投资不合理并且运行能效低的问题。
发明人发现,由于新风机的运行原理是将室外的全新风经过冷媒盘管降温或者加热后,经过通风管道送到需要新风的室内,因此新风机的运行会向室内输入一定的新风,这样势必会对室内机所承担的室内冷热负荷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想要对由新风机、室内机和室外机三者组成的混合空调系统进行正确的选型,应该将这三者建立在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上,以对保证室内健康环境、热舒适性起到保证作用的同时,达到投资合理和提高运行能效的目的。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图1为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由于新风机与室外机的连接方式为一拖一方式,即一个新风机只能与一个室外机连接,而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连接方式为一拖多方式,即多个室内机可以连接一个室外机,因此对于由至少一个新风机和至少一个室内机组成的混合空调系统,还需要包括用于与每个新风机连接的第一室外机和用于与至少一个室内机连接的第二室外机,第一室外机的数量与新风机的数量一致。如图1所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建筑的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
在本实施例中,在为某一建筑(例如办公楼,学校,酒店,医院,航站楼,地铁站等公共建筑)使用的混合空调系统选型时,需要进行建筑负荷仿真计算,以为系统的选型提供基础参数。
其中,建筑负荷仿真计算的输出即为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如图2所示的建筑负荷仿真流程,具体包括:接收用户设置的室内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并获取建筑的物理模型参数、当前气象信息以及建筑内可容纳的人口数量参数,进而将室内干球温度、室内湿球温度、物理模型参数、当前气象信息以及人口数量参数输入预设的建筑负荷仿真算法,以由该建筑负荷仿真算法利用室内干球温度、室内湿球温度、物理模型参数、当前气象信息以及人口数量参数进行建筑负荷仿真计算,并输出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输入建筑负荷仿真算法的人口数量参数可以包括人口密度(单位为人/平方米)、不同时间段的人口占有率,例如上午时段的人口占有率、中午时段的人口占有率以及下午时段的人口占有率等。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冷热负荷包括室内冷负荷和室内热负荷,室内冷负荷又具体包括显热冷负荷和室内潜热冷负荷。
步骤102:根据总新风量需求对每个新风机进行选型,并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对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总新风量需求为混合空调系统中所有新风机需提供的新风量总需求,因此在为每个新风机选型时,需要根据总新风量需求为每个新风机分配需承担的新风量需求,然后针对每个新风机,再从从预设新风机机型列表中选择所提供新风量符合该新风机需承担的新风量需求的机型。
其中,为每个新风机分配的新风量需求可以是总新风量需求的平分值,相应的,最终为每个新风机选定的机型也相同。
在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针对其中一个新风机的选型流程具体包括:首先从预设新风机机型列表中选择新风量最小的机型作为目标机型,然后判断目标机型的新风量是否大于为该新风机分配的新风量需求,如果大于,则将目标机型选定为新风机的机型,否则,从预设新风机机型列表中选择新风量最小且未被选择过的机型作为目标机型,并继续返回执行判断目标机型的新风量是否大于为该新风机分配的新风量需求的步骤,直至为该新风机选定一个机型结束。
其中,预设新风机机型列表中记录有不同机型的新风机,以及每一机型新风机的性能参数。该性能参数包括可提供的新风量、在不同变工况条件下的制冷能力、显热比以及制热能力。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新风机的运行会对对室内负荷造成一定的扰动,并且不同性能的新风机对室内负荷的扰动程度不同,因此对于室内冷热负荷的修正,可以先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确定每个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然后再利用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之和对仿真计算得到的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继续如图3所示,针对其中一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扰动参数的确定流程具体包括:首先获取用户设置的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外湿球温度,针对每个所选定新风机,从预设新风机机型列表中查询获取所选定新风机在该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外湿球温度变工况下的制冷能力、显热比和制热能力,然后根据查询到的制冷能力、显热比和制热能力确定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
其中,由于新风机是采用室外全新风进行制冷或制热,因此新风机的变工况条件是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外湿球温度。
进一步地,根据制冷能力、显热比和制热能力确定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具体包括:根据查询到的制冷能力、显热比和制热能力、所选定新风机的新风量确定所选定新风机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并利用该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计算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
其中,由于室内冷热负荷包括室内显热冷负荷、室内潜热冷负荷和室内热负荷,相对应的,扰动参数也包括室内显热冷负荷扰动量、室内潜热冷负荷扰动量和室内热负荷扰动量。
可选的,室内显热冷负荷扰动量计算公式如下:
Q1=Cp*Q_air*ρ*(T_indoor_db-T_supply_db)
其中,Cp为空气比热、ρ为空气密度、T_indoor_db为室内干球温度、Q_air为所选定新风机的新风量,T_supply_db为所选定新风机的送风温度。
室内潜热冷负荷扰动量计算公式如下:
Q2=Q_air*ρ*2501(d_indoor-d_supply)
其中,Cp为空气比热、ρ为空气密度、d_indoor为室内湿度、Q_air为所选定新风机的新风量,d_supply为所选定新风机的送风湿度。
进一步地,室内冷热负荷的修正过程具体包括:室内显热冷负荷减去各个所选定新风机的室内显热冷负荷扰动量之和得到修正后的室内显热冷负荷;室内潜热冷负荷减去各个所选定新风机的室内潜热冷负荷扰动量得到修正后的室内潜热冷负荷;室内热负荷减去各个所选定新风机的室内热负荷扰动量得到修正后的室内热负荷。
步骤103:根据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对每个室内机进行选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为混合空调系统中所有室内机需承担的总负荷需求,因此在为每个室内机选型时,需要根据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为每个室内机分配需承担的室内冷热负荷需求,然后针对每个室内机,再从预设室内机机型列表中选择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符合该室内机的室内冷负荷需求和室内热负荷需求的机型。
其中,为每个室内机分配的冷热负荷需求可以是总负荷需求的平分值,相应的,最终为每个室内机选定的机型也相同。室内机需承担的室内冷热负荷需求包括室内冷负荷需求和室内热负荷需求,室内冷负荷需求又包括室内显热冷负荷需求和室内潜热冷负荷需求。
在一可选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针对其中一个室内机的选型流程具体包括:从预设室内机机型列表中选择标况下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均最小的机型作为目标机型,并将所述目标机型在上述所述的室内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变工况下的最大制冷能力和最大制热能力分别与该室内机的室内冷负荷需求和室内热负荷需求进行比较,若最大制冷能力大于该室内机的室内冷负荷需求且最大制热能力大于该室内机的室内热负荷需求,将所述目标机型选定为该室内机的机型;若最大制冷能力小于该室内机的室内冷负荷需求或者最大制热能力小于该室内机的室内热负荷需求,则再从预设室内机机型列表中选择标况下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均最小且未被选择过的机型作为目标机型,并继续执行将所述目标机型在上述所述的室内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变工况下的最大制冷能力和最大制热能力分别与该室内机的室内冷负荷需求和室内热负荷需求进行比较的步骤,直至为该室内机选定一个机型结束。
其中,预设室内机机型列表中记录有不同机型的室内机,以及每一机型室内机的性能参数。该性能参数包括标况下的制冷能力、显热比和制热能力、在不同变工况条件下的制冷能力、显热比以及制热能力。由于室内机是采用室内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因此室内机的变工况条件是室内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
步骤104:根据每个所选定新风机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并根据所选定室内机为第二室外机选型。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室外机受到工况变化、配管长度、结霜、落差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室外机进行选型时,通过获得这些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并根据这些修正系数选择最为合适的室外机机型,以提高室外机选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为新风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的流程,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外湿球温度确定第一温度修正系数,并根据室外湿球温度确定化霜修正系数,然后针对每个所选定新风机,获取该所选定新风机与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之间的第一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一落差修正系数,进而根据该所选定新风机的制冷能力、第一温度修正系数、化霜修正系数、第一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一落差修正系数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
其中,由于新风机采用室外新风为室内提供热源或冷源,因此温度修正系数依据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外湿球温度决定。第一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一落差修正系数分别依据新风机与室外机之间需要的配管长度和落差高度决定。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参见图5所示,可以通过所选定新风机的制冷能力和预设超配率确定第一外机能力需求,然后利用第一温度修正系数、第一配管修正系数、化霜修正系数和第一落差修正系数修正第一外机能力需求,进而判断修正后的第一外机能力需求是否大于所选定新风机的制冷能力,如果大于,则从预设室外机机型列表中选择所提供能力符合第一外机能力需求的机型;如果否,则对预设超配率进行调整,并根据所选定新风机的制冷能力和调整后的预设超配率继续确定第一外机能力需求,并继续执行利用第一温度修正系数、第一配管修正系数、化霜修正系数和第一落差修正系数修正第一外机能力需求的步骤,直至能够从预设室外机机型列表中选择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机型。
其中,第一外机能力需求的修正计算公式如下:
Q_capacity_adjusted=Q_capacity*f1_新风机*f2*f3*f4
其中,Q_capacity为修正前的第一外机能力需求,f1_新风机为第一温度修正系数,f2为第一配管修正系数,f3为第一落差修正系数,f4为化霜修正系数。
在一具体实现方式中,超配率指的是新风机所提供的制冷能力与室外机所提供能力之间的比例,其取值范围为0.7~1.3,因此根据超配率和所选定新风机的制冷能力可以获得理论上的第一外机能力需求,并且初始设置的预设超配率稍大些,例如设置为1.3,如果修正后的第一外机能力需求无法满足所选定新风机的制冷能力时,将预设超配率调小一点,例如按照步长0.1调整,再获得调整后的超配率对应的第一外机能力需求,相当于增大第一外机能力需求,直至修正后的第一外机能力需求满足所选定新风机的制冷能力后,选择一个符合修正前的第一外机能力需求的室外机选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针对为多个室内机对应连接的第二室外机的选型流程,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确定第二温度修正系数,并根据用户设置的室外湿球温度确定化霜修正系数,再获取每个所选定室内机与第二室外机之间的第二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二落差修正系数,进而根据每个所选定室内机的制冷能力、第二温度修正系数、化霜修正系数、第二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二落差修正系数为所述第二室外机选型。
其中,由于普通多联室内机采用室内空气提供热源或冷源,因此第二温度修正系数依据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决定。第二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二落差修正系数分别依据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需要的配管长度和落差高度决定。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继续参见图5所示,可以通过所有选定室内机的制冷能力和预设超配率确定第二外机能力需求,然后利用第二温度修正系数、第二配管修正系数、化霜修正系数和第二落差修正系数修正第二外机能力需求,进而判断修正后的第二外机能力需求是否大于所有选定室内机的制冷能力,如果大于,则从预设室外机机型列表中选择所提供能力符合第二外机能力需求的机型;如果否,则对预设超配率进行调整,并根据所有选定室内机的制冷能力和调整后的预设超配率继续确定第二外机能力需求,并继续执行利用第二温度修正系数、第二配管修正系数、化霜修正系数和第二落差修正系数修正第二外机能力需求的步骤,直至能够从预设室外机机型列表中选择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机型。
对于第二室外机的具体选型原理可以参见上述第一室外机的选型原理,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可知,对于新风机的第一室外机选型和室内机的第二室外机选型,二者选型原理相同,唯一区别在于参于温度修正系数计算的参数不同,这是由新风机和室内机的运行原理决定的。
至此,完成上述图1所示的选型流程,本发明在根据新风量需求对新风机完成选型后,考虑到新风机运行对室内负荷的影响,通过利用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对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从而由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完成的室内机选型更加精确,由于新风机和室内机的机型是经过合理逻辑准确选定的,因此由所选定新风机和所选定室内机完成的室外机选型也更加精确。
与前述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装置的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装置包括:
建筑负荷仿真模块610,用于获取建筑的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
新风机选型模块620,用于根据所述总新风量需求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新风机进行选型;
负荷修正模块630,用于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
室内机选型模块640,用于根据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室内机进行选型;
室外机选型模块650,用于根据所选定新风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新风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并根据所选定室内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室内机对应连接的第二室外机选型。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筑负荷仿真模块610,具体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室内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获取所述建筑的物理模型参数、当前气象信息以及所述建筑内可容纳的人口数量参数;利用所述室内干球温度、所述室内湿球温度、所述物理模型参数、当前气象信息以及所述人口数量参数进行建筑负荷仿真,以得到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新风机选型模块6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总新风量需求为每个新风机分配需承担的新风量需求;针对每个新风机,从预设新风机机型列表中选择所提供新风量符合该新风机需承担的新风量需求的机型。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负荷修正模块630,具体用于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确定每个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之和对所述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负荷修正模块630,具体用于在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确定每个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过程中,获取用户设置的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外湿球温度;针对每个所选定新风机,获取该所选定新风机在所述室外干球温度和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变工况下的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并根据所述制冷能力和所述制热能力确定该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负荷修正模块630,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制冷能力和所述制热能力确定该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过程中,根据所述制冷能力、所述制热能力以及该所选定新风机的新风量确定该所选定新风机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获取用户设置的室内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利用所述送风温度、所述送风湿度、所述室内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计算该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室内机选型模块640,具体用于根据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为每个室内机分配需承担的室内冷热负荷需求;所述室内冷热负荷需求包括室内冷负荷需求和室内热负荷需求;针对每个室内机,从预设室内机机型列表中选择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符合该室内机的室内冷负荷需求和室内热负荷需求的机型。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室外机选型模块650,具体用于在根据所选定新风机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过程中,根据用户设置的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外湿球温度确定第一温度修正系数;根据所述室外湿球温度确定化霜修正系数;针对每个所选定新风机,获取该所选定新风机与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之间的第一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一落差修正系数;根据该所选定新风机的制冷能力、第一温度修正系数、化霜修正系数、第一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一落差修正系数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室外机选型模块650,具体用于在根据所选定室内机为所述第二室外机选型过程中,根据用户设置的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确定第二温度修正系数;根据用户设置的室外湿球温度确定化霜修正系数;获取每个所选定室内机与第二室外机之间的第二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二落差修正系数;根据每个所选定室内机的制冷能力、第二温度修正系数、化霜修正系数、第二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二落差修正系数为所述第二室外机选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建筑的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
根据所述总新风量需求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新风机进行选型,并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
根据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室内机进行选型;
根据所选定新风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新风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并根据所选定室内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室内机对应连接的第二室外机选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建筑的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包括:
获取用户设置的室内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
获取所述建筑的物理模型参数、当前气象信息以及所述建筑内可容纳的人口数量参数;
利用所述室内干球温度、所述室内湿球温度、所述物理模型参数、当前气象信息以及所述人口数量参数进行建筑负荷仿真,以得到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总新风量需求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新风机进行选型,包括:
根据所述总新风量需求为每个新风机分配需承担的新风量需求;
针对每个新风机,从预设新风机机型列表中选择所提供新风量符合该新风机需承担的新风量需求的机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包括:
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确定每个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
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之和对所述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确定每个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包括:
获取用户设置的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外湿球温度;
针对每个所选定新风机,获取该所选定新风机在所述室外干球温度和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变工况下的制冷能力、显热比和制热能力,并根据所述制冷能力、显热比和制热能力确定该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制冷能力、显热比和制热能力确定该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制冷能力、所述显热比、所述制热能力以及该所选定新风机的新风量确定该所选定新风机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
利用所述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计算该所选定新风机对室内冷热负荷的扰动参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室内机进行选型,包括:
根据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为每个室内机分配需承担的室内冷热负荷需求;所述室内冷热负荷需求包括室内冷负荷需求和室内热负荷需求;
针对每个室内机,从预设室内机机型列表中选择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符合该室内机的室内冷负荷需求和室内热负荷需求的机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选定新风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新风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包括:
根据用户设置的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外湿球温度确定第一温度修正系数;
根据所述室外湿球温度确定化霜修正系数;
针对每个所选定新风机,获取该所选定新风机与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之间的第一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一落差修正系数;
根据该所选定新风机的制冷能力、第一温度修正系数、化霜修正系数、第一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一落差修正系数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选定室内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室内机对应连接的第二室外机选型,包括:
根据用户设置的室外干球温度和室内湿球温度确定第二温度修正系数;
根据用户设置的室外湿球温度确定化霜修正系数;
获取每个所选定室内机与第二室外机之间的第二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二落差修正系数;
根据每个所选定室内机的制冷能力、第二温度修正系数、化霜修正系数、第二配管修正系数和第二落差修正系数为所述第二室外机选型。
10.一种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建筑负荷仿真模块,用于获取建筑的总新风量需求和室内冷热负荷;
新风机选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新风量需求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新风机进行选型;
负荷修正模块,用于利用每个所选定新风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室内冷热负荷进行修正;
室内机选型模块,用于根据修正后的室内冷热负荷对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的每个室内机进行选型;
室外机选型模块,用于根据所选定新风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新风机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机选型,并根据所选定室内机为所述混合空调系统中用于与所选定室内机对应连接的第二室外机选型。
CN202110320547.XA 2021-03-25 2021-03-25 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130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0547.XA CN115130270A (zh) 2021-03-25 2021-03-25 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0547.XA CN115130270A (zh) 2021-03-25 2021-03-25 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0270A true CN115130270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4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0547.XA Pending CN115130270A (zh) 2021-03-25 2021-03-25 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02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5223A (zh) * 2023-11-14 2024-02-20 湖北三峰透平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风机选型方法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5223A (zh) * 2023-11-14 2024-02-20 湖北三峰透平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风机选型方法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A novel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VRF) heat recovery system mode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Aktacir et al. Life-cycle cost analysis for constant-air-volume and variable-air-volume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CN108036468B (zh) 一种空调系统聚合控制方法
CN104160217B (zh) 空调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US11041649B2 (e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CN113339947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JP2012037159A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冷凍装置の制御装置
CN111637527B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精确控制方法
CN110220271A (zh) 一种空调能效自动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Zhai et al. Promoting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with a simple design and analysis tool
Yuan et al. A temperature & humidity setback demand response strategy for HVAC systems
CN115130270A (zh) 混合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装置
JP2013221676A (ja) 制御装置、及び、この制御装置を備えた冷熱機器システム
CN106642536A (zh) 一种空调器负荷智能匹配方法
CN101672510B (zh) 空调系统优化运行模拟及监控方法
US20210247089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pip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220373206A1 (en) Chiller controller for optimized efficiency
CN110910017B (zh) 一种建筑供冷/热状况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5130796A (zh) 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50670A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EP3707438B1 (en) Control system for hvac comprising an air-handling unit and a terminal uni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id control system
CN113566374A (zh) 建筑负荷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0410948A (zh) 基于云感知和用户主动干预的空调节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Raustad et al. Technical Subtopic 2.1: Modeling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Heat Pump and Heat Recovery Equipment in EnergyPlus
US1173996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air conditioner performance at part-load cond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