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9772A - 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9772A
CN115129772A CN202211050754.9A CN202211050754A CN115129772A CN 115129772 A CN115129772 A CN 115129772A CN 202211050754 A CN202211050754 A CN 202211050754A CN 115129772 A CN115129772 A CN 115129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xpansion forc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attery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07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蒙
胥飞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07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29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9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9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5Improving data quality; Data cleansing, e.g. de-duplication, removing invalid entries or correcting typographical err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和装置,能够保证与电池性能相关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对电池性能的准确分析。该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电池的膨胀力数据与所述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和所述容量数据中已知的第一容量值,确定所述第一容量值对应的第一膨胀力;和/或,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和所述膨胀力数据中已知的第二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二膨胀力对应的第二容量值。

Description

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动汽车由于其高环保性、低噪音、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且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电动汽车及其相关领域而言,电池技术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各种性能都在不断提高,对电池的性能进行测试验证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一旦测试数据中的部分数据缺失,就有可能无法及时检测到异常数据,导致对电池状态判断不准确。因此,如何准确分析电池的性能,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测试数据中的部分数据缺失的情况下,以较高的可靠性获取原本缺失的数据,从而保证与电池性能相关的数据的完整性,有利于对电池性能的准确分析。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电池的膨胀力数据与所述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和所述容量数据中已知的第一容量值,确定所述第一容量值对应的第一膨胀力;和/或,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和所述膨胀力数据中已知的第二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二膨胀力对应的第二容量值。
通过容量数据与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补充原始数据中原本缺失的数据,可以避免在数据测量的过程中测试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不完整,保证与电池性能相关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对电池性能的准确分析。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能够适当减少对电池的实际测试次数,而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测试数据,这样能够减少电池测试数据的存储空间,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的所述循环圈数对应的所述容量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对应的所述膨胀力数据;根据所述容量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膨胀力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通过获取第一电池的实际测量数据并以此确定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可以以尽可能多的实际测量数据来确定第三对应关系,使得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的第三对应关系更加准确,从而保证与电池相关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相互对应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根据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相互对应。
第三对应关系可以反映出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变化趋势,可以在容量数据或膨胀力数据有缺失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反映出的变化趋势确定出缺失的数据,使得与电池性能有关的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已通过实验证实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得到的数据与实际测量数据的相关性较大,因此也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膨胀力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容量值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将根据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出的数据更新至原第一对应关系和/或第二对应关系中,可以使得第一对应关系和/或第二对应关系更加完整,有利于后续通过更为完整的数据对电池性能进行分析,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线性关系。
这样可以在确定第三对应关系的过程中降低计算难度,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同时在根据第三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膨胀力和/或第二容量值时,仍然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对电池性能的准确分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来确定第三对应关系能够以较少的数据确定出第三对应关系,同时能够降低确定第三对应关系的计算量,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由于线性回归方程能够保证拟合数据与实际数据的相关性较大,因此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来确定第三对应关系也能够保证与电池相关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对电池性能的准确分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量数据为所述第一电池已衰减的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这样可以使得第三对应关系在坐标轴中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便于对第三对应关系进行分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膨胀力数据为所述第一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最大膨胀力,和/或,所述第一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最小膨胀力。
这样可以保证由测试得到的原始数据与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得到的数据是在同一条件下得到的数据,从而能够保证与电池相关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对电池性能的准确分析。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装置,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电池的膨胀力数据与所述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和所述容量数据中已知的第一容量值,确定所述第一容量值对应的第一膨胀力;和/或,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和所述膨胀力数据中已知的第二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二膨胀力对应的第二容量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的所述循环圈数对应的所述容量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对应的所述膨胀力数据;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容量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膨胀力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相互对应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相互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膨胀力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或,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容量值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线性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量数据为所述第一电池已衰减的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膨胀力数据为所述第一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最大膨胀力,和/或,所述第一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最小膨胀力。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已衰减的容量值与膨胀力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线性回归方程确定第三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电池单体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池单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
为了满足不同的电力需求,电池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其中,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串联和并联的混合。可选地,多个电池单体可以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也就是说,多个电池单体可以直接组成电池,也可以先组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再组成电池。电池再进一步设置于用电设备中,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电池的性能进行测试验证,例如,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其中,循环寿命测试得到的电池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测试得到的膨胀力数据能够直接反映电池的状态,也就是说,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存在异常能直接说明电池出现了异常,因此,电池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测试设备可能会遇到断电的情况,或者测试设备中的某个监控模块失效,导致测试数据不完整。缺失的测试数据中有可能包括了能够反映电池异常状态的重要数据,有可能无法反映电池的真实状态,因此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可靠性非常重要。
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通过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膨胀力数据与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容量数据与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则能够根据已知的容量数据得到缺失的膨胀力数据,或者根据已知的膨胀力数据得到缺失的容量数据,从而保证测试数据的完整性。另外,经过实验验证,通过容量数据与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的相关性R2>0.95,可见,本申请提出的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也能够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各种电池,电池可以在用电设备上使用。用电设备可以是车辆、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用电设备不做特殊限制。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用电设备为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车辆1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的内部可以设置马达40,控制器30以及电池10,控制器30用来控制电池10为马达40的供电。例如,在车辆1的底部或车头或车尾可以设置电池10。电池10可以用于车辆1的供电,例如,电池10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用于车辆1的电路系统,例如,用于车辆1的启动、导航和运行时的工作用电需求。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电池10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源,替代或部分地替代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电力需求,电池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其中,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串联和并联的混合。电池也可以称为电池包。可选地,多个电池单体可以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也就是说,多个电池单体可以直接组成电池,也可以先组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再组成电池。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方法200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S210: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膨胀力数据与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S220: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和容量数据中已知的第一容量值,确定第一容量值对应的第一膨胀力。
和/或,S230: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和膨胀力数据中已知的第二膨胀力,确定第二膨胀力对应的第二容量值。
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如图3所示,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对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通常会以一定的循环圈数为周期,测量不同循环圈数下第一电池的实际容量,每个循环圈数都对应于一个容量数据,在以循环圈数为横坐标,容量数据为纵坐标的坐标轴中可以得到一个数据点,将相邻的数据点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条曲线,该曲线反映的就是第一对应关系。
第二对应关系可以如图4所示,为第一电池的膨胀力数据与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类似地,也可以以一定的循环圈数为周期,测量第一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膨胀力的大小。考虑到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膨胀力是不断变化的,可以将充电过程的膨胀力和放电过程的膨胀力分开统计。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以充电过程中的最大膨胀力作为充电膨胀力,以放电过程中的最小膨胀力作为放电膨胀力。则,每个循环圈数都对应于一个充电膨胀力和一个放电膨胀力,在以循环圈数为横坐标,容量数据为纵坐标的坐标轴中,将充电膨胀力的数据点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条曲线,将放电膨胀力的数据点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另一条曲线,这两条曲线均可以反映第二对应关系。
图3和图4中示出的是完整数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均是完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图3和图4中不存在缺失的数据。在测试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测试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容量数据和/或膨胀力数据均有可能出现缺失。以图5为例,若容量数据中的部分数据缺失,例如容量数据中的A部分数据缺失,或者,膨胀力数据中的B部分数据缺失,或者,两者均有缺失,就需要根据第三对应关系来补充缺失的数据。
第三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可以通过循环圈数来确定。具体来说,可以将同一循环圈数对应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对应起来,在以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中的一者为横坐标、另一者为纵坐标的坐标轴上标注为一个数据点。例如,从第一对应关系中获取到循环200圈时测量得到的容量数据a,从第二对应关系中获取到同样循环200圈时测量得到的膨胀力数据b,则a和b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用于确定第三对应关系。类似地,仍然以图5为例,若A部分数据和B部分数据同时缺失,则可以将除了A部分数据和B部分数据之外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对应起来,在新的坐标轴中标注为多个数据点。对多个数据点进行拟合,可以确定出第三对应关系,第三对应关系即为拟合结果。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对应关系可以是容量数据和充电膨胀力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容量数据和放电膨胀力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容量数据中的A部分数据缺失而膨胀力数据中的A1部分数据或A2部分数据已知,则可以根据第三对应关系以及A1部分数据或A2部分数据,即膨胀力数据中已知的第二膨胀力,得到与A1部分数据或A2部分数据对应的容量数据,即第二膨胀力对应的第二容量值。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膨胀力数据中的B部分数据缺失而容量数据中的B1部分数据已知,则可以根据第三对应关系以及B1部分数据,即容量数据中已知的第一容量值,得到与B1部分数据对应的膨胀力数据,即第一容量值对应的第一膨胀力。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容量值指的是第一电池的实际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的值。
从图3至图5中可以看出,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中有一些突变点,这些突变点是对电池性能进行分析时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的缺失容易导致对电池性能分析的偏差。而通过实验发现,电池的容量数据与膨胀力数据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且根据对应关系补充得到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满足R2>0.95,可见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得到的数据是可靠的。
通过容量数据与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补充原始数据中原本缺失的数据,可以避免在数据测量的过程中测试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不完整,保证与电池相关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对电池性能的准确分析。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能够适当减少对电池的实际测试次数,而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测试数据,这样能够减少电池测试数据的存储空间,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方法200还可以包括:获取第一电池的测量数据,测量数据包括第一电池的循环圈数对应的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对应的膨胀力数据;根据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根据膨胀力数据和循环圈数确定第二对应关系。
第一电池的相关测量数据可以通过测试设备来获取。例如,根据测量容量数据的测试设备,获得第一电池在不同循环圈数下的实际容量,从而确定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类似地,可以根据测量膨胀力数据的测试设备,获得第一电池在不同循环圈数下的膨胀力,从而确定膨胀力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在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中膨胀力是变化的,因此可以将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的膨胀力作为两种数据分别获取,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膨胀力数据可以指的是充电膨胀力或放电膨胀力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来说,可以在第一电池每循环一圈或每循环一定圈数时,测量并记录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以循环圈数为横坐标,容量数据为纵坐标,将获得的数据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图3所示的第一对应关系。类似地,可以在第一电池每循环一圈或每循环一定圈数时,测量并记录第一电池的膨胀力数据,以循环圈数为横坐标,膨胀力数据为纵坐标,将获得的数据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图4所示的第二对应关系。
通过获取第一电池的实际测量数据并以此确定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可以以尽可能多的实际测量数据来确定第三对应关系,使得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的第三对应关系更加准确,从而保证与电池相关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步骤S210可以包括: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相互对应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根据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确定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相互对应。
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膨胀力数据与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则相同循环圈数对应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可以相互对应。在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中,可以有多组相互对应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每组相互对应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即为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
第三对应关系可以为多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之间的关系,第三对应关系可以是实际数据之间的关系,例如,将每一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在坐标轴上标注为数据点,并将相邻的数据点连接起来,即为第三对应关系。第三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根据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拟合出的关系,例如,将多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拟合为一条直线或二次函数曲线等,拟合后的关系即为第三对应关系。
第三对应关系可以反映出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变化趋势,可以在容量数据或膨胀力数据有缺失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反映出的变化趋势确定出缺失的数据,使得与电池性能有关的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已通过实验证实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得到的数据与实际测量数据的相关性较大,因此也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一膨胀力和第一对应关系,更新第二对应关系;和/或,根据第二容量值和第二对应关系,更新第一对应关系。
第一膨胀力即为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和第一容量值得到的膨胀力数据。由于第一容量值为容量数据中的已知数据,因此第一容量值可以对应于第一循环圈数,则与第一容量值对应的第一膨胀力也可以对应于第一循环圈数。而第二对应关系即为第一电池的膨胀力数据与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确定出的第一膨胀力在原始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是缺失的数据,因此可以根据第一膨胀力和第一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第一膨胀力更新至原第二对应关系的数据中,即更新第二对应关系。
类似地,第二容量值为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和第二膨胀力得到的容量数据,则第二膨胀力对应的第二循环圈数即为第二容量值对应的循环圈数。因此,可以根据第二容量值和第二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第二容量值更新至原第一对应关系的数据中,即更新第一对应关系。
将根据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出的数据更新至原第一对应关系和/或第二对应关系中,可以使得第一对应关系和/或第二对应关系更加完整,有利于后续通过更为完整的数据对电池性能进行分析,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三对应关系为线性关系。
根据大量的实验表明,第一电池的实际已衰减的容量值与该容量值对应的膨胀力可以为线性关系。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已衰减的容量值与膨胀力的关系。其中,浅色曲线为实际数据在坐标轴中的数据点连接而成,实际数据即为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中实际测量得到的数据确定出的相互对应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深色曲线则为根据实际数据拟合出的直线。从图6中可以看出,深色曲线和浅色曲线高度重合,且经过相关性计算,在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中,膨胀力和容量数据这两者的相关性均可以满足R2>0.95,可见将第三对应关系拟合为线性关系同样能够得到较为可靠的数据。类似地,第一电池的实际容量值与该容量值对应的膨胀力也可以为线性关系。
这样可以在确定第三对应关系的过程中降低计算难度,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同时在根据第三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膨胀力和/或第二容量值时,仍然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对电池性能的准确分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根据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确定第三对应关系,包括: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根据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确定第三对应关系。
图7示出了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来确定第三对应关系的一种实施例。具体来说,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至少两组相互对应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并利用上述的至少两组数据确定出线性回归方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仅有两组相互对应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则利用这两组数据确定出线性回归方程;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有多于两组的相互对应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则可以根据已有的实际数据,拟合出线性回归方程,相互对应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线性回归方程与实际数据的匹配度,由此获得的第三对应关系的可靠性就越高。图7中示出了分别由充电过程中的四组数据和放电过程中的四组数据拟合出的线性回归方程,该线性回归方程即为第三对应关系。
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来确定第三对应关系能够以较少的数据确定出第三对应关系,同时能够降低确定第三对应关系的计算量,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由于线性回归方程能够保证拟合数据与实际数据的相关性较大,因此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来确定第三对应关系也能够保证与电池相关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对电池性能的准确分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容量数据为第一电池已衰减的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直接将第一电池实际测量到的容量值作为确定第三对应关系中的容量数据,也就是说,以实际的容量值作为第三对应关系中的横坐标。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对应关系在坐标轴中的横坐标从左到右由100%递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一电池已衰减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作为确定第三对应关系中的容量数据,也就是说,以已衰减的容量值作为第三对应关系中的横坐标,其中,已衰减的容量值是以1减去实际测量到的容量值得到的结果。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对应关系在坐标轴中的横坐标从左到右由0递增,与膨胀力数据呈正增长的关系。
以第一电池已衰减的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作为容量数据可以使得第三对应关系在坐标轴中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便于对第三对应关系进行分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膨胀力数据为第一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最大膨胀力,和/或,第一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最小膨胀力。
充电过程是一个膨胀力不断增加的过程,而放电过程是一个膨胀力不断减小的过程,因此将第一电池在一次充电过程中的最大膨胀力作为充电过程的膨胀力数据,在一次放电过程中的最小膨胀力作为放电过程的膨胀力数据。充电膨胀力和放电膨胀力均可以用于分析电池的性能,两者的原始数据中缺失的部分也都可以通过第三对应关系结合相应的容量值来确定。
这样可以保证由测试得到的原始数据与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得到的数据是在同一条件下得到的数据,从而能够保证与电池相关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对电池性能的准确分析。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装置,包括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膨胀力数据与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和容量数据中已知的第一容量值,确定第一容量值对应的第一膨胀力;和/或,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三对应关系和膨胀力数据中已知的第二膨胀力,确定第二膨胀力对应的第二容量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电池的测量数据,测量数据包括第一电池的循环圈数对应的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对应的膨胀力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确定第一对应关系;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膨胀力数据和循环圈数确定第二对应关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相互对应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确定第三对应关系,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相互对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膨胀力和第一对应关系,更新第二对应关系;和/或,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容量值和第二对应关系,更新第一对应关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三对应关系为线性关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处理模块用于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根据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确定第三对应关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容量数据为第一电池已衰减的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膨胀力数据为第一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最大膨胀力,和/或,第一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最小膨胀力。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装置800,如图8所示,包括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2,存储器802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801运行时,使得装置800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电池的膨胀力数据与所述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和所述容量数据中已知的第一容量值,确定所述第一容量值对应的第一膨胀力;和/或,
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和所述膨胀力数据中已知的第二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二膨胀力对应的第二容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的所述循环圈数对应的所述容量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对应的所述膨胀力数据;
根据所述容量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膨胀力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相互对应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
根据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相互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膨胀力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容量值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线性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
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数据为所述第一电池已衰减的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力数据为所述第一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最大膨胀力,和/或,所述第一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最小膨胀力。
9.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电池的膨胀力数据与所述循环圈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第一电池的容量数据和膨胀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和所述容量数据中已知的第一容量值,确定所述第一容量值对应的第一膨胀力;和/或,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和所述膨胀力数据中已知的第二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二膨胀力对应的第二容量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的所述循环圈数对应的所述容量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对应的所述膨胀力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容量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膨胀力数据和所述循环圈数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相互对应的第三容量值和第三膨胀力;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相互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膨胀力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或,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容量值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线性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所述第三容量值和所述第三膨胀力,确定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数据为所述第一电池已衰减的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16.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力数据为所述第一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最大膨胀力,和/或,所述第一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最小膨胀力。
17.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050754.9A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5129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0754.9A CN115129772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0754.9A CN115129772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9772A true CN115129772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7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0754.9A Pending CN115129772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297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9131A (zh) * 2023-10-26 2023-11-28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膨胀力测试装置工作过程中传感器的更换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8444A (zh) * 2020-10-10 2021-01-08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极片膨胀度预测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
CN113505932A (zh) * 2021-07-19 2021-10-15 北理新源(佛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评估的动力电池容量算法
CN114002603A (zh) * 2020-07-13 2022-02-0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电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966414A (zh) * 2022-06-30 2022-08-30 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电池包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2603A (zh) * 2020-07-13 2022-02-0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电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198444A (zh) * 2020-10-10 2021-01-08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极片膨胀度预测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
CN113505932A (zh) * 2021-07-19 2021-10-15 北理新源(佛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评估的动力电池容量算法
CN114966414A (zh) * 2022-06-30 2022-08-30 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电池包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9131A (zh) * 2023-10-26 2023-11-28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膨胀力测试装置工作过程中传感器的更换方法及系统
CN117129131B (zh) * 2023-10-26 2024-03-22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膨胀力测试装置工作过程中传感器的更换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8225B2 (en) Cell diagnostic system and method
US11623526B2 (en) State of battery health estimation based on swelling characteristics
US979151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urate energy device state-of-charge (SoC) monitoring and control using real-time state-of-health (SoH) data
CN103399282B (zh) 电池单体故障诊断方法
JP5338591B2 (ja) 余寿命診断方法および余寿命診断システム
JP5413087B2 (ja)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管理方法
EP359470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service capacity and state of health of minimum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system
CN103415778A (zh) 具有并联的多个电池组的soc校正系统
US2021014898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soh
CN115129772A (zh) 一种获取电池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JP2018156768A (ja) 二次電池の再利用判定システム
KR20220036701A (ko) 배터리 시스템 진단 장치
KR20210046548A (ko) 배터리의 에너지 함량 및 전력의 지원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검출 시스템
US1079496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ttery micro-short estimation
US20240036115A1 (en) Battery diagno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163466A (zh) 一种锂电池的检测方法
KR20130126231A (ko) 배터리 수명 추정 장치 및 배터리 수명 추정 방법
Mürken et al. Analysis of automotive lead-acid batteries exchange rate on the base of field data acquisition
KR100391421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초기 전지 잔존 용량 예측방법
KR102436675B1 (ko) 배터리 건전성 예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313715A (zh) 用于在电量维持使用期间估计电池组容量的系统和方法
KR20230020028A (ko) 이차전지 건상상태 모니터링 및 분석
Zhou et al. A review of state-of-health estima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Experiments and data
CN103970983B (zh) 用于蓄电池诊断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18386A (zh) 电池组连接可靠性的评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