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6711A - 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6711A
CN115126711A CN202110328258.4A CN202110328258A CN115126711A CN 115126711 A CN115126711 A CN 115126711A CN 202110328258 A CN202110328258 A CN 202110328258A CN 115126711 A CN115126711 A CN 115126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eal
time
trend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82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颖海
周招娣
刘敏
黄威
张紫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3282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267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6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6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30Control parameters, e.g. input parameters
    • F05D2270/303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实时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与所述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对所述算力单元散热。本申请根据算力单元的散热情况对风扇进行及时的温度调控,提高收敛速度。

Description

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中,电子设备内部的温度会逐渐上升,因此,很多电子设备内都设置有风扇,通过风扇对电子设备的内部温度进行散热降温,避免电子设备因高温发生设备损坏。
现有技术中在利用风扇进行散热降温时,通常采用PID调控策略,根据环境温度来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降温的目的。但对于一些算力较高的电子设备而言,其在工作过程中内部温度的升温速度快,利用环境温度来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整时存在调整不够及时的问题,进而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根据算力单元的散热情况对风扇进行及时的温度调控,提高收敛速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
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实时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与所述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
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对所述算力单元散热。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
趋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实时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与所述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
转速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对所述算力单元散热。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算力单元、风扇和风扇转速的调控装置;所述算力单元的入风侧和出风侧设有用于采集温度的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所述风扇转速的调控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以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对所述算力单元进行散热。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确定入风侧与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然后根据温差变化趋势和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的转速,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控,以对算力单元进行散热。在基于实时入风温度来调整风扇转速的同时,将温差变化趋势也作为调整风扇转速的条件,能够根据算力单元的散热情况对风扇进行及时的温度调控,实现风扇转速的快速变化,缩短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从开始散热到温度达到平衡点的时间,提高收敛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算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的子步骤示意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风扇转速的调控可用于对风扇的转速进行快速的调控,实现对算力单元的散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电子设备100包括机箱,机箱内设置有算力单元、风扇和控制板,其中,风扇和控制板信号连接,控制板用于控制风扇的转动。机箱上设置有用于入风口和出风口,风扇在机箱内转动时空气通过入风口和出风口进行流动,对算力单元进行散热。
其中,算力单元中包括至少一块算力板,算力板例如可以包括芯片,如GPU等等。算力单元内算力板的排布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将多块算力板呈规则的阵列排布,如图2中所示。
算力单元的入风侧和出风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机箱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处,也可以设置在算力单元靠近机箱的入风口的入风侧和算力单元靠近机箱的出风口的出风侧,如图2中所示,其中,图2中的圆形表示温度传感器。
另外,由于可能会出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存在误差、温度传感器损坏、或者某一算力单元出现部分或全部停止工作的情况,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采集到的实时入风温度或实时出风温度存在一定的数据误差。因此,可以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以降低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的误差。
此时采集到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采集到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均有多个。此时可以对采集到的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进行筛选和处理,以减小温度数据的误差。例如,可以采用求平均数、方差或其他多种方式来减小误差。
可以理解的是,算力单元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当算力单元有一个时,可以在一个算力单元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而当算力单元有多个时,可以分别在每个算力单元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各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也可以如图2中所示,在每个算力单元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
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分别发送给电子设备的控制板,由控制板根据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控制风扇的转速,来对算力单元进行散热。
其中,若控制板确定需要对算力单元加强散热时,可以调大风扇的转速,使风扇对算力单元进行快速散热,若控制板确定需要对算力单元减弱散热时,可以调小风扇的转速,若控制板确定温度已经达到平衡点时,可以控制风扇的转速不变,不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整。
其中,控制板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存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
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电子设备的运行。
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
该网络接口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发送分配的任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应当理解的是,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如图1所示,在电子设备开机后,电子设备内的算力单元开始工作,并且设置在算力单元的入风侧和出风侧的温度传感器也开始进行温度采集。
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发热,入风侧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出风侧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并将采集到的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发送给电子设备的控制板,由控制板根据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来调整电子设备内风扇的转速,以对算力单元进行散热。
控制板上的处理器在接收到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后,根据实时入风温度来确定入风侧与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也即,计算同一时刻的实时入风温度与实时出风温度之间的实时温差,根据多个时刻的实时温差来确定温差变化趋势。若实时温差逐渐变大,则认为此时的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若实时温差逐渐变小,则认为此时的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若实时温差趋于不变,则认为此时的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
处理器还根据实时入风温度来确定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也即,根据多个时刻的实时入风温度来确定温度变化趋势。若实时入风温度逐渐上升,则认为此时的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若实时入风温度逐渐下降,则认为此时的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若实时入风温度趋于不变,则认为此时的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
然后控制板根据处理器得到的温差变化趋势和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的温度变化趋势来调整电子设备内风扇的占空比,以调整风扇的转速,对算力单元进行散热。
当温差变化趋势和/或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时,需要增大对风扇的转速;当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和/或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时,需要减小对风扇的转速;当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且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或持平时,需要增大对风扇的转速;当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且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或持平时,需要减小对风扇的转速;当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且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时,需要增大对风扇的转速;当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且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时,保持风扇转速不变;当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且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时,根据目标温差确定调整策略。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实时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与所述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对所述算力单元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时,用于实现:
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基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风扇转速;其中,所述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持平趋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持平趋势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基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风扇转速时,用于实现: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增大所述风扇的转速;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或持平趋势时,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时,用于实现:
当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减小所述风扇的转速;当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增大所述风扇的转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时,用于实现: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时,执行所述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的步骤;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且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时,根据当前的实时温差和预设的目标温差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根据当前的实时温差和预设的目标温差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时,用于实现:
若当前的实时温差大于预设的目标温差,增大所述风扇的转速;若当前的实时温差小于预设的目标温差,减小所述风扇的转速;若当前的实时温差等于预设的目标温差,执行所述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实现:
确定当前的实时温差等于预设的目标温差的持续时长;若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执行所述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实时出风温度均包括多个,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实现:
从多个所述实时入风温度中去除实时入风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去除后的实时入风温度;从多个所述实时出风温度中去除实时出风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去除后的实时出风温度;计算所述去除后的实时入风温度的平均值和所述去除后的实时出风温度的平均值,得到实时平均入风温度和实时平均出风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时,用于实现:
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的占空比,以对所述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通过将实时入风温度和温差变化趋势进行结合,实现对风扇转速的调控,对算力单元进行散热,提高了转速调控的及时性。
如图3所示,该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3。
S201、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
当电子设备开机,算力单元开始工作后,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发热,并且会根据工作状态的不同而造成发热量的变化。算力单元的温度过高会影响算力单元的工作状态,甚至会导致算力单元损坏,因此,需要利用风扇对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散热,保证算力单元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对风扇进行调控,以对算力单元进行散热,设置在算力单元的入风侧和出风侧的温度传感器在算力单元开始工作后,开始持续采集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实时出风温度均包括多个,该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还包括:从多个所述实时入风温度中去除实时入风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去除后的实时入风温度;从多个所述实时出风温度中去除实时出风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去除后的实时出风温度;计算所述去除后的实时入风温度的平均值和所述去除后的实时出风温度的平均值,得到实时平均入风温度和实时平均出风温度。
为了降低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的误差,可以在算力单元的入风侧和出风侧分别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对于多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多个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对其进行筛选和处理,以减小数据误差。
例如,可以从采集到的多个实时入风温度中分别去除实时入风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去除后的实时入风温度,根据去除后的实时入风温度求平均值,得到实时平均入风温度,并将该实时平均入风温度作为后续用于确定温差变化趋势的温度。
例如,若实时入风温度有五个,且五个实时入风温度分别为Tin1、Tin2、Tin3、Tin4和Tin5。五个实时入风温度中,最大值为Tin3,最小值为Tin1,那么对多个实时入风温度进行筛选得到的去除后的实时入风温度为Tin2、Tin4和Tin5,计算得到的平均入风温度
Figure BDA0002995411540000091
Figure BDA0002995411540000092
同样的,可以从采集到的多个实时出风温度中分别去除实时出风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去除后的实时出风温度,根据去除后的实时出风温度求平均值,得到实时平均出风温度,并将该实时平均出风温度作为后续用于确定温差变化趋势的温度。
例如,若实时出风温度有五个,且五个实时出风温度分别为Tout1、Tout2、Tout3、Tout4和Tout5。五个实时出风温度中,最大值为Tout3,最小值为Tout1,那么对多个实时出风温度进行筛选得到的去除后的实时出风温度为Tout2、Tout4和Tout5,计算得到的平均出风温度
Figure BDA0002995411540000093
Figure BDA0002995411540000094
S202、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实时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与所述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
根据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计算入风侧与出风侧的实时温差,并根据计算出的实时温差确定入风侧与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示例性的,可以计算同一时刻的实时出风温度与实时入风温度之间的差值,将计算的差值作为入风侧与出风侧的实时温差。
由于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都是实时且持续的,因此可以根据一个时间间隔内实时温差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温差变化趋势。其中,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持平趋势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若计算出的实时温差的数值逐渐变大,则认为入风侧与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若计算出的实时温差的数值逐渐变小,则认为入风侧与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若计算出的实时温差的数值趋于不变,则认为入风侧与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实时温差的数值趋于不变,可以是指实时温差的数值变化不超过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
可以理解的是,若计算了实时平均入风温度和实时平均出风温度,则可以根据实时平均入风温度和实时平均出风温度来计算实时温差,具体的计算方式可以如前述所述。
在一实施例中,在有多个算力单元时,由于每个算力单元都具有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可以从每个算力单元的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中选择最大值,来计算实时温差。也即,计算多个算力单元中的实时入风温度的最大值与多个算力单元中的实时出风温度的最大值的差值,并将差值作为实时温差。
S203、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对所述算力单元散热。
在得到入风侧和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后,根据该温差变化趋势和实时入风温度来调整风扇的转速,使风扇对算力单元进行散热。在一实施例中,调整风扇转速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的占空比,以对所述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控。
在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整时,可以通过对风扇的占空比进行调整,来改变风扇的转速。一般来说,风扇的占空比也高,风扇的转速越快,风扇功耗越高,散热效果越好,算力单元的出风侧与出风侧的温度的温差越小。
例如,风扇可以是通过PWM调控的风扇,若风扇的当前占空比为PWM1,Delta为风扇每次进行调整时的步进,则增大风扇的转速后,风扇的占空比PWM2为:PWM2=PWM1+Delta。减小风扇的转速后,风扇的占空比PWM2为:PWM2=PWM1-Delta。在风扇初次启动时,风扇的当前占空比PWM1为初始值,例如可以是40。
在一实施例中,Delta的值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固定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Delta的值可以是根据当前时刻的实时温差和目标温差计算得到的。其中,目标温差是预先设置好的,在对风扇进行调控后,使算力单元的入风侧和出风侧的温差达到目标温差,实现温度收敛。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温差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可以是一个温度范围。例如,目标温差可以是25摄氏度,也可以是
Figure BDA0002995411540000101
摄氏度。
例如,Delta的计算公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2995411540000102
其中,diff表示目标温差,current_diff表示实时温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203具体包括步骤S2031和步骤S2032。
S2031、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
由于实时入风温度是实时且持续的,因此,可以根据实时入风温度来确定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其中,所述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持平趋势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若采集到的实时入风温度的数值逐渐变大,则认为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逐渐上升,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若采集到的实时入风温度的数值逐渐变小,则认为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逐渐下降,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若采集到的实时入风温度的数值趋于不变,则认为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实时入风温度的数值趋于不变,可以是指实时入风温度的数值变化不超过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
S2032、基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风扇转速。
在得到温度变化趋势后,可以根据温度变化趋势和温差变化趋势,来共同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如下表所示,根据温度变化趋势和温差变化趋势的不同,对风扇的转速进行不同的调整。
Figure BDA0002995411540000111
其中,当温差变化趋势和/或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时,需要增大对风扇的转速;当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和/或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时,需要减小对风扇的转速;当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且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或持平时,需要增大对风扇的转速;当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且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或持平时,需要减小对风扇的转速;当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且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时,需要增大对风扇的转速;当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且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时,保持风扇转速不变;当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且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时,根据目标温差确定调整策略。
示例性的,根据目标温差调整策略可以是计算此时实时入风温度与实时出风温度之间的差值,得到实时温差,并根据实时温差与目标温差的数值大小关系来调整风扇的转速。
在一实施例中,对风扇转速进行调整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增大所述风扇的转速;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或持平趋势时,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
当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说明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逐渐上升,此时需要增大风扇的转速。例如,可以在风扇的当前占空比的基础上增加步进,增大风扇的占空比,以加快风扇转速。
当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说明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逐渐下降,此时可以根据温差变化趋势,来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整。
当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时,说明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趋于稳定,可以根据温差变化趋势,来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当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说明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的发热量逐渐增大,需要增大风扇的转速,对算力单元的发热量进行散热。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说明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的发热量逐渐减小,需要减小风扇的转速。
在一实施例中,在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或持平趋势时,根据温差变化趋势调整风扇的转速的步骤可以包括:当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减小所述风扇的转速;当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增大所述风扇的转速。
当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温差变化趋势也为下降趋势时,需要减小风扇的转速;当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且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说明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的发热量逐渐减小,此时需要减小风扇的转速。
当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说明此时算力单元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逐渐降低,但算力单元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却逐渐升高,意味着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的发热量逐渐增大,此时需要增大风扇的转速。
当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且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说明此时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的发热量逐渐增大,此时需要增大风扇的转速。
在一实施例中,在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或持平趋势时,根据温差变化趋势调整风扇的转速的步骤可以包括: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时,执行所述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的步骤;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且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时,根据当前的实时温差和预设的目标温差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
当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时,可以暂时不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整,重新获取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进行新一轮的判断。而当温度变化趋势和温差变化趋势均为持平趋势时,则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目标温差和当前的实时温差来调整风扇的转速。
其中,当前的实时温差是指当前的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而目标温差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获取温度变化趋势和温差变化趋势均为持平趋势的持续时间,可以当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且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根据实时温差和预设的目标温差调整风扇的转速。其中,第一持续时间和第二持续时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温差调整风扇转速的步骤可以包括:若当前的实时温差大于预设的目标温差,增大所述风扇的转速;若当前的实时温差小于预设的目标温差,减小所述风扇的转速;若当前的实时温差等于预设的目标温差,执行所述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的步骤。
其中,若当前的实时温差大于预设的目标温差,则说明此时算力单元工作的温度大于目标温度,需要增大风扇的转速,进行散热,以使当前的实时温差减小。若当前的实时温差小于预设的目标温差,则说明此时算力单元工作的温度小于目标温度,需要减小风扇的转速,以使当前的实时温差增大。若当前的实时温差等于目标温差,则可以不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整,重新获取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进行下一次判断。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当前的实时温差等于预设的目标温差的持续时长;若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执行所述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的步骤。
当确定出当前的实时温差等于预设的目标温差时,确定两者相等的持续时长,若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则认为此时已经达到稳态,则不对风扇进行调整,重新获取实时入风温度和实时出风温度,进行下一次判断。否则继续对风扇进行转速的调整。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通过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确定入风侧与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然后根据温差变化趋势和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的转速,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控,以对算力单元进行散热。在基于实时入风温度来调整风扇转速的同时,将温差变化趋势也作为调整风扇转速的条件,能够根据算力单元的散热情况对风扇进行及时的温度调控,实现风扇转速的快速变化,缩短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从开始散热到温度达到平衡点的时间,提高收敛速度。
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流程图。
如图5所示,首先由温度传感器采集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然后确定实时入风温度的温度变化趋势和入风侧以及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
若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说明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相对上一时刻的温度有所降低;若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说明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相对上一时刻的温度有所升高;若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说明实时入风温度与上一时刻的温度基本持平。
同样的,若入风侧以及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说明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之间的实时温差相对于上一时刻有所降低;若入风侧以及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说明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之间的实时温差相对于上一时刻有所升高;若入风侧以及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说明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之间的实时温差相对于上一时刻基本持平。
若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则认为此时算力单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开始上升,需要增大风扇的占空比,以增大风扇的转速,对算力单元加强散热。例如,若风扇的当前占空比为PWM1,Delta为风扇每次进行调整时的步进,则调整后的风扇的占空比PWM2为:PWM2=PWM1+Delta。
若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入风侧以及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则认为此时已经将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的散出,可以暂时不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控。
若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或持平趋势,且入风侧以及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则认为此时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逐渐增加,需要增大风扇的占空比,以增大风扇的转速,将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调整后的风扇的占空比PWM2为:PWM2=WM1+elta。
若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或持平趋势,且入风侧以及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则认为此时算力单元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有所下降,需要减小风扇的占空比,以减小风扇的转速。例如,调整后的风扇的占空比PWM2为:PWM2=PWM1-Delta。
若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且入风侧以及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也为持平趋势,则判断实时温差与预设的目标温差之间的大小关系。若实时温差小于目标温差,则认为此时风扇转速过快,需要减小风扇的转速,此时调整后的风扇的占空比PWM2为:PWM2=PWM1-Delta;若实时温差大于目标温差,则认为此时风扇转速过慢,无法对算力单元进行足够的散热,需要增大风扇的转速,此时调整后的风扇的占空比PWM2为:PWM2=PWM1+Delta;若实时温差与目标温差相等,则认为此时风扇转速合适,不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整。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装置的示意性框图,该风扇转速的调控装置用于执行前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其中,该风扇转速的调控装置可以配置于如图1所述的控制板中。
如图6所示,风扇转速的调控装置300包括:温度获取模块301、趋势确定模块302和转速调整模块303。
温度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
趋势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实时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与所述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
转速调整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对所述算力单元散热。
其中,转速调整模块303包括温度趋势子模块3031和趋势调整子模块3032。
具体地,温度趋势子模块3031,用于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趋势调整子模块3032,用于基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风扇转速。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装置和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上运行。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
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实时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与所述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
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对所述算力单元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
基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风扇转速;
其中,所述入风侧的温度变化趋势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持平趋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持平趋势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风扇转速,包括: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增大所述风扇的转速;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或持平趋势时,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包括:
当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减小所述风扇的转速;
当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增大所述风扇的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包括: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且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时,执行所述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的步骤;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且所述温差变化趋势为持平趋势时,根据当前的实时温差和预设的目标温差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的实时温差和预设的目标温差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包括:
若当前的实时温差大于预设的目标温差,增大所述风扇的转速;
若当前的实时温差小于预设的目标温差,减小所述风扇的转速;
若当前的实时温差等于预设的目标温差,执行所述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当前的实时温差等于预设的目标温差的持续时长;
若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执行所述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实时出风温度均包括多个,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多个所述实时入风温度中去除实时入风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去除后的实时入风温度;
从多个所述实时出风温度中去除实时出风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去除后的实时出风温度;
计算所述去除后的实时入风温度的平均值和所述去除后的实时出风温度的平均值,得到实时平均入风温度和实时平均出风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包括:
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的占空比,以对所述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控。
10.一种风扇转速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算力单元的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算力单元的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
趋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实时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入风侧与所述出风侧的温差变化趋势;
转速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差变化趋势和所述实时入风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对所述算力单元散热。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算力单元、风扇、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算力单元的入风侧和出风侧设有用于采集温度的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入风侧的实时入风温度和所述出风侧的实时出风温度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以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对所述算力单元进行散热。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
CN202110328258.4A 2021-03-26 2021-03-26 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267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8258.4A CN115126711A (zh) 2021-03-26 2021-03-26 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8258.4A CN115126711A (zh) 2021-03-26 2021-03-26 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6711A true CN115126711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3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8258.4A Pending CN115126711A (zh) 2021-03-26 2021-03-26 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267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25192A (zh) * 2023-05-08 2023-06-06 之江实验室 一种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25192A (zh) * 2023-05-08 2023-06-06 之江实验室 一种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9567A (zh) 一种基于环境温度的pid风扇调控策略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JP4384182B2 (ja) ファン回転速度制御方法
US20120329377A1 (en) Fan control system,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an speed thereof
US200700763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otation speed of fan
CN113133286B (zh) 散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579673B (zh) 計算系統的混合式冷卻控制
CN104460902B (zh) 一种优化功率的风扇调控方法及装置
US20100008037A1 (en) Cooling Fan With Speed Maintained During Wait Period Despite Decreasing Temperature
CN109139524B (zh) 一种风机调速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06747B (zh) 一种基于部件功耗的服务器风扇调控方法和系统
CN106681458A (zh) 一种pid风扇调控策略保护方法
WO2024098774A1 (zh) 基于模型的服务器散热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1158447A (zh) 服务器散热参数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26711A (zh) 风扇转速的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214121A (zh) 风扇转数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647224A (zh) 一种运行状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415454A (zh) 投影设备散热控制方法、装置、投影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73069B (zh) 风扇参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550426A (zh) 一种温度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TW201445295A (zh) 風扇轉數控制系統及方法
EP3704562B1 (en) Advanced power based thermal control systems
CN116954334A (zh) 散热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92674A (zh) 电动水泵和散热风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635868A (zh) 散热风扇转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51002A (zh) 散热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