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9801A - 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9801A
CN115119801A CN202210769101.XA CN202210769101A CN115119801A CN 115119801 A CN115119801 A CN 115119801A CN 202210769101 A CN202210769101 A CN 202210769101A CN 115119801 A CN115119801 A CN 115119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ing
illumination
stage
group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91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9801B (zh
Inventor
胡陈明
杨朝武
余春林
邱莫寒
张增荣
蒋小松
杜华锐
李晴云
杨礼
夏波
宋小燕
熊霞
彭涵
陈家磊
刘思洋
朱师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aheng Poultry Breeding Co ltd
Sichuan Muzhou Technology Co ltd
Wanyuan Hengka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Sichuan Animal Science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aheng Poultry Breeding Co ltd
Sichuan Animal Science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aheng Poultry Breeding Co ltd, Sichuan Animal Science Academ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aheng Poultry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91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9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9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9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9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9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第一阶段,光谱颜色:蛋鸡的产蛋期初期(22‑25周龄)采用红光和绿光进行光照;产蛋高峰前期(26‑38周龄)采用绿光进行光照;产蛋中后期(39周龄至淘汰)采用红光和绿光进行光照,间歇性补充蓝光刺激,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节律性光照方法,旨在为蛋鸡产蛋期的产蛋率和蛋品质提供良好的光谱与光照节律环境,大幅度提高养殖经济收益,并且通过三阶段的筛选与试验应用结果可以得出,专利组的光色和时长、光照强度协同节律光环境管理更适用于蛋鸡的生产工作,使用专利方案的试验组,其各项指标在全试验阶段均为最优异,经得起重复试验,也适用于大规模养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蛋鸡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
背景技术
蛋鸡的光照生产,是一个人为模拟自然光环境并予以人工剔除不利因素以达到高效生产目的的仿生过程。
可见光谱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混合组成,不同光色对应着不同的波长,现有的蛋鸡产蛋期生长光环境控制都是通过两方面入手,第一个是控制光照强度,如10-40LX之间,第二个是控制光照时间,如15-17小时(产蛋高峰期)之间,在以上这两种控制手段中,所使用的都是全光谱照明,存在不利光谱,并不能完全适应养殖生产。
蛋鸡产蛋是下丘脑、垂体、卵泡和输卵管协同作用的一个结果,禽类的视觉能够区分不同的光色波长范围,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应也极为敏感,脑内光受体对不同波长的光信息刺激反应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光色对产蛋期蛋鸡产蛋率及蛋品质影响巨大,通过对不同阶段蛋鸡受体采用不同的刺激手段,调控蛋鸡生产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蛋鸡在开产到产蛋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也是个体发育从尚未完全成熟到成熟再到老化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也需要有一定节律的光照时间来调控,而不是一贯性的不间断光照,长时间的不间断光照会引起产蛋鸡的过劳症,尤其是在产蛋后期,极易造成产蛋率下降过快,蛋品质量突然变差的情况,蛋鸡产蛋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9-11点之间,在自然环境中,蛋鸡喜欢在微光环境下产蛋,产完蛋后需适当休息后才会又投入到鸡群的争斗中去,节律性光照也符合蛋鸡的现实生活习性,为蛋鸡在产蛋结束时提供了足够的休息时间,保证了蛋鸡的产蛋环境,提高了蛋鸡的抵抗力,同时也是动物福利的进一步体现。
蛋鸡节律性光照方法:1.时长节律;2.光照强度节律;3.时长与强度协同节律。
现目前,还没有针对蛋鸡产蛋期各阶段(产蛋初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光谱环境控制的养殖技术出现,养殖户们依旧采取较老的光环境控制管理方式进行黄羽肉鸡生产,生产效率一般,养殖成本较高,致使我国养鸡业主无法实现高质量精准化生产,制约了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节律性光照方法,旨在为蛋鸡产蛋期的产蛋率和蛋品质提供良好的光谱与光照节律环境,大幅度提高养殖经济收益。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所述光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阶段,光谱颜色:蛋鸡的产蛋期初期(22-25周龄)采用红光和绿光进行光照;产蛋高峰前期(26-38周龄)采用绿光进行光照;产蛋中后期(39周龄至淘汰)采用红光和绿光进行光照,间歇性补充蓝光刺激;
第二阶段,光照强度节律筛选与应用实例:在第一阶段筛选结果的基础上,以专利组光色调控为基础,另行开展光照强度梯度试验,在产蛋鸡18周龄时,选取1200只产蛋鸡随机均分为4个大组,每个大组300只,标号1、2、3、4,其中每个大组内分两个小组做重复对照,每个小组150只,将试验鸡在同等条件下饲喂至22周时开展对比试验,试验1组采用低强度光照,试验2组采用中强度光照,试验3组采用高强度光照,试验期间,对各组产蛋鸡的产蛋率、破损率和死淘率做详细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取各大组内小组平均值做综合对比分析;
第三阶段,光照时间节律筛选与实例:在前面两个阶段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另行开展光照时间梯度试验,在产蛋鸡18周龄时,选取2400只产蛋鸡随机均分为6个大组,每个大组400只,标号1、2、3、4、5和6,其中每个大组内分两个小组做重复对照,每个小组200只,将试验鸡在同等条件下饲喂至22周时开展对比试验,试验以22-25周龄(开产期),26-38周龄(产蛋高峰期),39-72周龄(高峰后期)三阶段为标准,试验期间,对各组产蛋鸡的产蛋率、破损率和死淘率做详细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取各大组内小组平均值做综合对比分析。
优选的,所述第一阶段中,红光的波长为600-700nm,绿光的波长为500-560nm,所述蓝光的波长为440nm。
优选的,所述第一阶段中,间歇时间为每周2天,所述光照强度均控制在15-25lx之间,高峰期光照时间控制在16-17h之间,不加夜间光照。
优选的,所述第二阶段中,低强度光照控制在10-15lx之间,中强度光照控制在20-25lx之间,高强度光照控制在30-35lx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阶段中,所有试验组,22周龄光照时长12小时,23周龄光照时长13小时,24周龄光照时长14小时,25周龄光照时长15小时,26-38周龄光照时长15.5小时,39-72周龄光照时长16小时。
优选的,所述第三阶段中,试验1组采用三阶段夜间全程低强度补光模式,2组采用全程夜间不补光模式,3组采用前后两阶段补光,中间阶段不补充模式,4组采用前后两阶段不补光,中间阶段补光模式,5组采用前阶段补光,中后阶段不补光模式,6组采用表1的专利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节律性光照方法,旨在为蛋鸡产蛋期的产蛋率和蛋品质提供良好的光谱与光照节律环境,大幅度提高养殖经济收益,并且通过三阶段的筛选与试验应用结果可以得出,专利组的光色和时长、光照强度协同节律光环境管理更适用于蛋鸡的生产工作,使用专利方案的试验组,其各项指标在全试验阶段均为最优异,经得起重复试验,也适用于大规模养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单色红光全生产周期性能图;
图2为本发明单色绿光全生产周期性能图;
图3为本发明单色蓝光全生产周期性能图;
图4为本发明红+绿光全生产周期性能图;
图5为本发明红+蓝光全生产周期性能图;
图6为本发明红+绿光全生产周期性能图;
图7为本发明专利组全生产周期性能图;
图8为本发明全光谱全生产周期性能图;
图9为本发明各实验组全周期产蛋量对比图;
图10为本发明各实验组全周期破损蛋个数对比图;
图11为本发明单只鸡试验期产蛋数附图;
图12为本发明单只鸡试验期产蛋率附图;
图13为本发明22-25周龄生产性能比较附图;
图14为本发明26-38周龄生产性能比较附图;
图15为本发明39-72周龄生产性能比较附图;
图16为本发明22-25周龄生产性能比较附图;
图17为本发明26-38周龄生产性能比较附图;
图18为本发明39-72周龄生产性能比较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专利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
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光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阶段,光谱颜色:蛋鸡的产蛋期初期(22-25周龄)采用红光和绿光进行光照;产蛋高峰前期(26-38周龄)采用绿光进行光照;产蛋中后期(39周龄至淘汰)采用红光和绿光进行光照,间歇性补充蓝光刺激;
第二阶段,光照强度节律筛选与应用实例:在第一阶段筛选结果的基础上,以专利组光色调控为基础,另行开展光照强度梯度试验,在产蛋鸡18周龄时,选取1200只产蛋鸡随机均分为4个大组,每个大组300只,标号1、2、3、4,其中每个大组内分两个小组做重复对照,每个小组150只,将试验鸡在同等条件下饲喂至22周时开展对比试验,试验1组采用低强度光照,试验2组采用中强度光照,试验3组采用高强度光照,试验期间,对各组产蛋鸡的产蛋率、破损率和死淘率做详细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取各大组内小组平均值做综合对比分析;
第三阶段,光照时间节律筛选与实例:在前面两个阶段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另行开展光照时间梯度试验,在产蛋鸡18周龄时,选取2400只产蛋鸡随机均分为6个大组,每个大组400只,标号1、2、3、4、5和6,其中每个大组内分两个小组做重复对照,每个小组200只,将试验鸡在同等条件下饲喂至22周时开展对比试验,试验以22-25周龄(开产期),26-38周龄(产蛋高峰期),39-72周龄(高峰后期)三阶段为标准,试验期间,对各组产蛋鸡的产蛋率、破损率和死淘率做详细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取各大组内小组平均值做综合对比分析。
优选的,第一阶段中,红光的波长为600-700nm,绿光的波长为500-560nm,蓝光的波长为440nm。
优选的,第一阶段中,间歇时间为每周2天,光照强度均控制在15-25lx之间,高峰期光照时间控制在16-17h之间,不加夜间光照。
优选的,第二阶段中,低强度光照控制在10-15lx之间,中强度光照控制在20-25lx之间,高强度光照控制在30-35lx之间。
优选的,第二阶段中,所有试验组,22周龄光照时长12小时,23周龄光照时长13小时,24周龄光照时长14小时,25周龄光照时长15小时,26-38周龄光照时长15.5小时,39-72周龄光照时长16小时。
优选的,第三阶段中,试验1组采用三阶段夜间全程低强度补光模式,2组采用全程夜间不补光模式,3组采用前后两阶段补光,中间阶段不补充模式,4组采用前后两阶段不补光,中间阶段补光模式,5组采用前阶段补光,中后阶段不补光模式,6组采用表1的专利模式。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及说明如下:
从蛋鸡生理上来讲,在22-25周龄,蛋鸡处于年轻阶段,有一定机体抵抗力基础,但机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内分泌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易出现内分泌失调、脾胃失调的现象,表现为采食较慢等症状,但此时又是卵泡高速发育期及输卵管成期,故此时需调整光照波长,应以诱导鸡群采食与激素正常分泌为主要目的,调理脾胃、补充营养和增加机体抵抗力,保证开产工作顺利进行,降低鸡蛋破损率,红光具有诱导鸡群采食与刺激蛋鸡垂体激素分泌的作用,因此,此阶段以红光和绿光协同光照为主,蓝光因有扰乱鸡群激素分泌的负面影响,不予采用,同时此阶段为产蛋初期,光照节律应以弱节律为最优。
在26-38周,鸡群处于壮年阶段,已适应开产环境,且大部分鸡群已经开产,此时蛋鸡输卵管所受的应激最大,容易出现输卵管炎症和啄肛现象,过多的采食也会引起蛋鸡体型改变,造成蛋鸡长肉过剩,鸡群过于躁动也易引起产蛋上升不稳,鸡蛋破损率增高,蛋品质下降,因此此时鸡群应以稳定环境、调理输卵管和增加抵抗力及补充均衡营养为主,此阶段若加入红光刺激下丘脑,会导致鸡群激素分泌过剩,引起鸡群亢奋,绿光光性温和,对蛋鸡垂体刺激小,具有稳定鸡群,缓和蛋鸡激素分泌的作用,可保证鸡群的产蛋稳上高峰,此阶段为产蛋高峰前期,光照节律应以中强节律配以中强节律调节为主。
在39-72周龄,鸡群在正常情况下产蛋率已稳定在高峰,且有下降趋势,此时鸡群机体内储存开始不足,也是机体组织器官开始老化、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时期,代谢减缓,采食欲下降,抵抗力降低,所以此时如果不加强光照管理最易出现产蛋率下降相当快的现象,此阶段的光环境应以稳定鸡群生产环境,刺激鸡群采食以加强营养,刺激下丘脑和垂体相关激素正常分泌为主,保证产蛋率平稳下降,保证最大经济效益,因此以绿光+红光,辅以间歇性(每周2天)补充蓝光(440nm)刺激为光环境提供保障,因蓝光具有提抵抗力的协同作用,但也存在扰乱鸡群的弊端,在鸡群抵抗力下降的阶段,只能作为调整鸡群光环境辅助作用使用,此阶段为产蛋高峰中后期,光照节律应以强转弱,偶辅以中强节律以适度刺激。
专利方案的各阶段节律性光照见表1,该方案是后文中三阶段筛选与应用实例验证的最终结果。
表1各周光照节律参数表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081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091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101
表1的设置说明如下:
对于各阶段的产蛋鸡而言,其全天的生活周期大致是一样的,没有显著性差异,上午的9点-11点之间为每日产蛋高峰的时间,此阶段应保证光照时间的补充,但强度不宜太强,以免造成鸡群受惊,增加破损率;在鸡群当日产蛋高峰结束后,12点-13点为蛋歇,鸡群在当天产蛋结束并补充一定量的饲料以后,通常都会趴在笼内休息,而此时应调低光照强度,使鸡群得到更好地休息,同时也让产蛋敏感的鸡在较暗环境中顺利产蛋,较少应激反应;14点-15点为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点,此时如果鸡群依然在较大强度活动,会引起鸡群环境温度升高,造成鸡舍降温能耗增加,使鸡舍尾端产生大量的热蓄积,对鸡群的成活率和产蛋率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在此时调低光照的强度,配合绿光的安抚作用,使鸡群活动量下降,减少热应激反应同时,降低采食量。
从周龄上讲,蛋鸡的产蛋激素产生相关的器官从20周龄到72周龄时一个由半成熟到成熟再到老化的一个过程,伴随着蛋鸡性激素分泌的改变,第二性征及鸡体老化特征逐渐明显,在早期,青年蛋鸡激素分泌活动旺盛,无须用高强度光照刺激,只需较弱强度的光照调剂即可,因青年蛋鸡产蛋行为力较强,消耗较大,初期阶段更应以保证青年鸡的充分休息时间为主,同时利用红光刺激,增进采食,促进体况的发育,到产蛋中期,蛋鸡性器官及身体已完全发育成熟,此阶段应采用全产蛋周期最强的光照强度刺激,发挥蛋鸡各个器官的能动性,使生产效益最大化,此阶段蛋鸡精力旺盛,可适当减少蛋歇时间,利用绿光舒缓环境,停用红光,维持中量采食,调控蛋鸡体重,在产蛋后期,经过约半年的高产蛋周期,蛋鸡性器官与体况均出现了老化和下降,此阶段以保产蛋平稳下降,增进群体抵抗力,提高采食调控为主。
实施例一:
第一阶段:光谱颜色
专利方案中,蛋鸡的产蛋期初期(22-25周龄)采用红光(波长600-700nm)和绿光(波长500-560nm)进行光照;产蛋高峰前期(26-38周龄)采用绿光(波长500-560nm)进行光照;产蛋中后期(39周龄至淘汰)采用红光(波长600-700nm)和绿光(波长500-560nm)进行光照,间歇性(每周2天)补充蓝光(440nm)刺激,以上所有阶段的光照强度均控制在15-25lx之间,高峰期光照时间控制在16-17h之间,不加夜间光照。
筛选过程及应用实例:
在产蛋鸡18周龄时,选取4800只产蛋鸡随机均分为8个大组,每个大组600只,标号1、2、3、4、5、6、7和8,其中每个大组内分两个小组做重复对照,每个小组300只,将试验鸡在同等条件下饲喂至22周时开展对比试验。
1组全程采用单色红光(波长660nm),2组全程采用单色绿光(波长550nm),3组全程采用单色蓝光(440nm),4组全程采用红光+绿光,5组全程采用红光+蓝光,6组全程采用蓝光+绿光,7组采用专利提供的光照方案,8组全程采用全光谱光照,试验时间为产蛋鸡22周龄-72周龄,试验期间,对各组产蛋鸡的产蛋率、破损率,鸡蛋的哈氏单位、蛋壳强度和蛋黄颜色数据做详细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做综合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如下:
同周龄不同波长生产性能表现见表2-表8。
表2第22周龄参数对比表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131
从表2可以看出,蓝光组综合性能最差,鸡蛋破损率高达6.2%,同期的专利组综合性能最佳,产蛋率达52%,破损率仅为4.2%,蛋壳强度可达4.3kg/cm2;作为对照组的全光谱组,同期产蛋率较专利组低,为50%。
表3第23周龄参数对比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132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141
从表3可以看出,在23周龄时,专利组的产蛋率平稳上升至68%,红+绿组的产蛋率和全光谱组的产蛋率接近,分别为65%和66%,单一的红、绿、蓝光试验组的产蛋率均不太理想。
表4第24周龄参数对比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142
从表4可以看出,在24周龄时,专利组的产蛋率平稳上升至86%,红+绿组的产蛋率和全光谱组的产蛋率接近,分别为85%和84%,单一的红、绿、蓝光试验组的产蛋率间差异不大,但均低于专利组。
表5第25周龄参数对比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143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151
从表5可以看出,在24周龄时,专利组的产蛋率平稳上升至89%,红+绿组的产蛋率和全光谱组的产蛋率接近,分别为87%和88%,各组间破损率差异不显著,但专利的蛋壳强度为各组最优,蛋壳强度越大,蛋品越耐运输。
表6第26-32周龄参数对比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152
从表6可以看出,在26-32周龄产蛋高峰前期,专利组的产蛋率平稳上升至95%,全光谱组最低,各组间破损率差异不显著,但专利的蛋壳强度为各组最优。
表7第33-38周龄参数对比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161
从表7可以看出,在33-38周龄产蛋高峰后期时,专利组的产蛋率平稳下降至92%,破损率与绿光组间差异不显著,均为全试验组较低值。
表8第39-72周龄参数对比
Figure BDA0003723271750000162
从表8可以看出,在39-72周龄产蛋后期时,专利组的产蛋率与红+绿组下降幅度最小,但专利组的破损率表现更好,试验结算时,专利方案组的试验期综合死淘率最低,同波长不同周龄各生产性能见图1-图6,并且从图9到图12可以看出,专利方案组的试验期产蛋量最高,其次是红+绿组,而鸡蛋破损数上,蓝光组最高,也证明蓝光不利于蛋鸡产蛋生产,在以单只鸡测算试验群体产蛋性能时,专利组的单只鸡产蛋数和产蛋率均为最高,且均优于传统生产使用的全光谱照明方案。
实施例二:
第二阶段:光照强度节律筛选与应用实例
在第一阶段筛选结果的基础上,以专利组光色调控为基础,另行开展光照强度梯度试验。
在产蛋鸡18周龄时,选取1200只产蛋鸡随机均分为4个大组,每个大组300只,标号1、2、3、4,其中每个大组内分两个小组做重复对照,每个小组150只,将试验鸡在同等条件下饲喂至22周时开展对比试验。
试验1组采用低强度光照(10-15lx),试验2组采用中强度光照(20-25lx),试验3组采用高强度光照(30-35lx),试验4组采表1中的专利节律性光照强度,所有试验组,22周龄光照时长12小时,23周龄光照时长13小时,24周龄光照时长14小时,25周龄光照时长15小时,26-38周龄光照时长15.5小时,39-72周龄光照时长16小时,试验期间,对各组产蛋鸡的产蛋率、破损率和死淘率做详细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取各大组内小组平均值做综合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见图13-15,并且从图13可以看出,采用专利方案和低强度方案的试验组,产蛋率更高,破损数更低,中高强度组特别是高强度组的产蛋率较低,说明产蛋初期,高强度光照不应被采用,从图14可以看出,通过专利方案的光照强度节律性调整,试验组的平均产蛋率上升到了93%;高强度光照组的产蛋率排第二,达92%,但鸡蛋破损数最高,死淘率最高,这与22-25周龄持续高强度光照影响了鸡群生长状态有关,此阶段为产蛋高峰阶段,较高强度的光刺激可加快产蛋激素的分泌,同时也能增加鸡群的活动量,提高消化代谢率,增进营养,保证鸡群健康体态,39-72周龄时鸡群逐渐老化的一个过程,经过几个月的产蛋,蛋鸡已出现产蛋疲劳,性器官与体况均出现了退化和下降,此阶段以保产蛋平稳下降,增进群体抵抗力,提高采食调控为主,持续高强度的光照更易引起蛋鸡群体不适,从图15数据也可以看出,高强度组的产蛋率下降最快,专利组下降最慢且死淘率和破损数也保持良好。
实施例三:
在前面两个阶段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另行开展光照时间梯度试验。
在产蛋鸡18周龄时,选取2400只产蛋鸡随机均分为6个大组,每个大组400只,标号1、2、3、4、5和6,其中每个大组内分两个小组做重复对照,每个小组200只,将试验鸡在同等条件下饲喂至22周时开展对比试验,试验以22-25周龄(开产期),26-38周龄(产蛋高峰期),39-72周龄(高峰后期)三阶段为标准。
试验1组采用三阶段夜间全程低强度补光模式,2组采用全程夜间不补光模式,3组采用前后两阶段补光,中间阶段不补充模式,4组采用前后两阶段不补光,中间阶段补光模式,5组采用前阶段补光,中后阶段不补光模式,6组采用表1的专利模式,试验期间,对各组产蛋鸡的产蛋率、破损率和死淘率做详细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取各大组内小组平均值做综合对比分析,应用结果见图16-18,从图16可以看出,产蛋前期开展夜间补光与不补光对生产性能影响不大,从节约能源考虑,专利方案在该阶段采用不予夜间补光模式,从图17可以看出,在产蛋高峰期,采用夜间低强度补光生产模式的试验组,各方面性能均优于夜间全黑试验组,这与蛋鸡自然仿生生产模式有关,在自然界中,由于蛋鸡有先天性夜盲症,对全黑环境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蛋鸡不会在全黑暗的地方呆较长时间,即使在现有技术很成熟的产蛋箱这种类似的高度仿生产蛋环境下,微光也是不可少的,微光环境可以给蛋鸡充分的安全感,特别是在经过白天高强度光照刺激后,这也是蛋鸡为何喜欢在微光环境下产蛋的重要原因之一,夜间给予微光,配合单色绿光的舒缓作用,让蛋鸡在夜间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为第二日高强度的产蛋生产储备能量,根据试验数据结果,专利组此阶段采用夜间低强度补光模式,从图18可以看出,在产蛋后期,采用夜间微光补光模式的试验组产蛋率下降值更理想,破损和死淘率也较低,专利组在该时间选用微光补光节律策略。
通过三阶段的筛选与试验应用结果可以得出,专利组的光色和时长、光照强度协同节律光环境管理更适用于蛋鸡的生产工作,使用专利方案的试验组,其各项指标在全试验阶段均为最优异,经得起重复试验,也适用于大规模养殖生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专利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专利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阶段,光谱颜色:蛋鸡的产蛋期初期(22-25周龄)采用红光和绿光进行光照;产蛋高峰前期(26-38周龄)采用绿光进行光照;产蛋中后期(39周龄至淘汰)采用红光和绿光进行光照,间歇性补充蓝光刺激;
第二阶段,光照强度节律筛选与应用实例:在第一阶段筛选结果的基础上,以专利组光色调控为基础,另行开展光照强度梯度试验,在产蛋鸡18周龄时,选取1200只产蛋鸡随机均分为4个大组,每个大组300只,标号1、2、3、4,其中每个大组内分两个小组做重复对照,每个小组150只,将试验鸡在同等条件下饲喂至22周时开展对比试验,试验1组采用低强度光照,试验2组采用中强度光照,试验3组采用高强度光照,试验期间,对各组产蛋鸡的产蛋率、破损率和死淘率做详细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取各大组内小组平均值做综合对比分析;
第三阶段,光照时间节律筛选与实例:在前面两个阶段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另行开展光照时间梯度试验,在产蛋鸡18周龄时,选取2400只产蛋鸡随机均分为6个大组,每个大组400只,标号1、2、3、4、5和6,其中每个大组内分两个小组做重复对照,每个小组200只,将试验鸡在同等条件下饲喂至22周时开展对比试验,试验以22-25周龄(开产期),26-38周龄(产蛋高峰期),39-72周龄(高峰后期)三阶段为标准,试验期间,对各组产蛋鸡的产蛋率、破损率和死淘率做详细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取各大组内小组平均值做综合对比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中,红光的波长为600-700nm,绿光的波长为500-560nm,所述蓝光的波长为44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中,间歇时间为每周2天,所述光照强度均控制在15-25lx之间,高峰期光照时间控制在16-17h之间,不加夜间光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中,低强度光照控制在10-15lx之间,中强度光照控制在20-25lx之间,高强度光照控制在30-35lx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中,所有试验组,22周龄光照时长12小时,23周龄光照时长13小时,24周龄光照时长14小时,25周龄光照时长15小时,26-38周龄光照时长15.5小时,39-72周龄光照时长1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阶段中,试验1组采用三阶段夜间全程低强度补光模式,2组采用全程夜间不补光模式,3组采用前后两阶段补光,中间阶段不补充模式,4组采用前后两阶段不补光,中间阶段补光模式,5组采用前阶段补光,中后阶段不补光模式,6组采用表1的专利模式。
CN202210769101.XA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 Active CN115119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9101.XA CN115119801B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9101.XA CN115119801B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9801A true CN115119801A (zh) 2022-09-30
CN115119801B CN115119801B (zh) 2023-04-18

Family

ID=83381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9101.XA Active CN115119801B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980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8152008A (ru) * 2008-12-26 2010-07-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животноводства Россельхозакадемии (ГНУ СКНИ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пищевых куриных яиц, обогащенных комплексом микроэлементов
CN104489414A (zh) * 2015-01-13 2015-04-08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产蛋高峰期大恒肉种鸡的配合饲料
CN104705253A (zh) * 2015-02-16 2015-06-1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提高产蛋禽类产蛋率的方法
US20170273281A1 (en) * 2014-08-26 2017-09-28 Zdenko Grajcar System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reproduction in avian
CN108782424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常鑫 一种蛋鸡的高效养殖方法
CN110402888A (zh) * 2019-07-19 2019-11-0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利于蛋鸡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8152008A (ru) * 2008-12-26 2010-07-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животноводства Россельхозакадемии (ГНУ СКНИ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пищевых куриных яиц, обогащенных комплексом микроэлементов
US20170273281A1 (en) * 2014-08-26 2017-09-28 Zdenko Grajcar System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reproduction in avian
CN104489414A (zh) * 2015-01-13 2015-04-08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产蛋高峰期大恒肉种鸡的配合饲料
CN104705253A (zh) * 2015-02-16 2015-06-1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提高产蛋禽类产蛋率的方法
CN108782424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常鑫 一种蛋鸡的高效养殖方法
CN110402888A (zh) * 2019-07-19 2019-11-0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利于蛋鸡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春林: "全环控鸡舍光环境控制技术" *
许海涛: "光照与鸡群生殖的关系"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9801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himi et al. The effect of intermittent lighting schedule on broiler performance
Blount et al. Egg–laying capacity is limited by carotenoid pigment availability in wild gulls Larus fuscus
WO2014122915A1 (ja) 家禽飼育方法
Soliman et al. Light wavelengths/colors: Future prospects for broiler behavior and production
Arowolo et al. The implication of lighting programmes in intensive broiler production system
JP2011253813A (ja) Led照明装置、産卵鶏の点灯管理装置及び点灯管理方法
CA2973431C (en) Combination of 25-hydroxyvitamin d and anti-inflammitories for sustained plasma 17-.beta. estradiol levels
CN103651253B (zh) 一种乳鸽养殖方法
Person-Le Ruyet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grow-out in Europe: practices, results, and prospects
CN103782952A (zh) 绿蓝混合式led的人眼友好型鸡舍光照方法及系统
Farghly et al. Application of intermittent feeding and flash lighting regimens in broiler chickens management
CN105766783A (zh) 一种火鸡的养殖方法
El-Sabrout et al. Lighting, density, and dietary strategies to improve poultry behavior, health, and production.
Morris Environmental control for layers
Quentin et al. Effects of the starter diet, light intensity, and essential amino acids level on growth and carcass composition of broilers
CN109042514B (zh) 一种提高断奶母猪发情率的方法
Lesher et al. Effect of photoperiod on molting of feathers
Dahouda et al. Growth performance of quails (Coturnix coturnix) fed on diets containing either animal or vegetable protein sources
CN115119801A (zh) 一种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光照方法
Wankhade et al. Effect of photoperiod on the performances of Buffaloes: A review
CN112219758B (zh) 一种控制黄斑篮子鱼性成熟的方法
CN107581125B (zh) 一种利用led灯提高青虾肉质鲜美度的方法
Ahmed et al. Effect of some light sources on broiler chickens performance under Assiut conditions, Egypt
CN113229183B (zh) 一种延长金头鲷产卵时间的诱导方法
Raziq et al. Effect of light-emitting diode (LED)-based colors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welfare of commercial lay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5

Address after: 610000 Sichuan city of Chengdu province Jinjiang District cattle Road No. 7

Patentee after: SICHUAN ANIMAL SCIENCE ACADEMY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ICHUAN DAHENG POULTRY BREED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WANYUAN HENGKA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Sichuan Muzh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7 niusha Road, Ji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65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ANIMAL SCIENCE ACADEM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DAHENG POULTRY BREED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