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8750A - 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8750A
CN115118750A CN202210741681.1A CN202210741681A CN115118750A CN 115118750 A CN115118750 A CN 115118750A CN 202210741681 A CN202210741681 A CN 202210741681A CN 115118750 A CN115118750 A CN 115118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virtual
intelligent
modul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416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8750B (zh
Inventor
田晨璐
金东毅
李成栋
侯和涛
殷利建
邓晓平
刘洪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7416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8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8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8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8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8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30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包括具有工地现场信息采集功能的工地智能模块,用于部署通信管理器的服务器,通信管理器通过智能节点实现与智能模块的通信,部署有多种微服务的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平台通过消息队列实现和通信管理器的通信,还包括组态平台,组态平台通过微服务平台实现与数据库的通信,组态平台通过微服务实现相关虚拟组态模块的输入输出转换功能。本发明将微服务、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工地的组态管控方法中,充分利用微服务的网络共享性、物联网的灵活部署性,解决了当前智慧工地应用系统面临的需求多样、施工环境多变等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工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工地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施工现场状态,并将采集数据进行整合、挖掘与分析,利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达到推进工地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智慧化的目的。智慧工地的建成可以提高工地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利于为工程的各参与方提供完整的工地管理方案,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保证工程目标的达成。
为实现建筑工地的智慧管控,需部署大量的智能化应用系统,然而,建筑工地施工地点分散、施工时间不定、施工现场多变,因此存在智能化应用系统需求多样、存贮时间长短不一、施工环境多变、部署过程复杂、使用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智慧工地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资源集约型、快速实施部署的智慧工地管控方法,降低建筑工地智能化系统的部署成本,减少部署复杂度、提高部署灵活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方案提出了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包括:
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包括虚拟智能模块和工地智能模块,工地智能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PM2.5检测模块、噪声检测模块、人员检测模块,所述工地智能模块具有工地现场信息采集功能;
智能节点:所述智能节点和所述工地智能模块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所述智能节点用于接受通信管理器的控制命令,并将该控制命令下发到所述工地智能模块上,所述智能节点将工地智能模块采集到的工地现场信息传输到通信管理器上;
通信管理器:所述通信管理器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所述通信管理器用于接收智能节点传输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析,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所述通信管理器将关键数据发布到消息队列中,所述通信管理器订阅消息队列中的控制信息,并通过智能节点将控制信息发送到对应的智能模块上;
消息队列:每个智能模块在消息队列中均有上传信息和下达命令的消息队列,智能模块的控制命令均发布到对应智能节点的消息队列中;
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包括存储用户、虚拟应用系统、工地智能模块、微服务平台的关联关系,非关系型数据库包括存储历史数据、控制命令和现场检测数据的历史记录,所述数据库和微服务平台进行通信;
微服务平台:所述微服务平台包括用户管理微服务、虚拟应用系统组态微服务、环境监测微服务、人员安全管理微服务、塔吊安全预警微服务、能耗管理微服务,微服务平台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
组态平台:所述组态平台包括用户注册登陆模块、虚拟应用系统配置模块、虚拟应用系统运行模块,组态平台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所述组态平台和微服务平台进行通信。
优选的,一个智能节点包括若干个智能模块,任意一个智能模块均有一个虚拟智能模块相对应,一个虚拟智能模具有若干个输入输出转换模块,每个输入输出转换模块均有不少于一个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实现。
优选的,一个用户管理若干个工程,每个工程包括若干个虚拟施工片区,每个虚拟施工片区包括若干个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每个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包含多若干个虚拟智能模块,每个虚拟智能模块由用户设定若干个功能,每个功能由一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实现。
优选的,组态平台提供的每种虚拟智能模块具有多种输入输出子功能,每种输入输出子功能均有多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提供输入到输出转换计算,每种功能对应的多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逻辑相同,实现同一功能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
优选的,所述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构建方法包括:
S1:创建并命名虚拟工程,创建虚拟工程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用户与虚拟工程的关联关系写入到数据库中;
S2:在创建的虚拟工程下,新建并命名虚拟片区,创建虚拟片区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虚拟片区与虚拟工程的关联关系写入数据库中;
S3:在创建的虚拟片区下,新建并命名虚拟应用系统,创建虚拟应用系统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虚拟片区与虚拟应用系统的关联关系写入数据库中;
S4:进入新建的虚拟应用系统,配置虚拟应用系统背景并保存,添加若干个虚拟智能模块,完成相关虚拟智能模块的配置。
优选的,虚拟智能模块配置步骤包括:
S11:命名虚拟智能模块,选择输入参数、输出参数;
S12:配置相应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配置通过自动配置或手动配置的方式实现;
S13:保存虚拟智能模块设置,保存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配置写入到数据库;
S14:完成虚拟智能模块输入、输出、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参数配置后,虚拟应用系统的界面将出现该虚拟智能模块的图标,通过拖动图标,选择虚拟智能模块在虚拟应用系统界面的位置,点击保存后,将虚拟智能模块的位置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
优选的,微服务平台包括客户端、服务端和注册中心,客户端包括虚拟智能模块,注册中心用于微服务的注册与管理,服务端用于微服务逻辑的编写,并将编写好的微服务注册到注册中心,客户端负责微服务的内部逻辑,实现输入和输出的转换;微服务包括基础微服务、公共微服务和特色微服务。
一种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系统,包括:
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包括虚拟智能模块和工地智能模块;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服务器用于部署通信管理器,所述通信管理器通过智能节点实现与智能模块的通信;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储存有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
微服务平台:所述微服务平台部署有多种微服务,所述微服务平台通过消息队列实现和通信管理器的通信;
组态平台:所述组态平台包括用户注册登陆模块、虚拟应用系统配置模块、虚拟应用系统运行模块,所述组态平台通过微服务平台实现与数据库的通信,所述组态平台通过微服务实现其对应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将微服务、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工地的组态管控方法中,充分利用微服务的网络共享性、物联网的灵活部署性,并通过软件定义系统的方式利用组态技术灵活实现建筑工地智能化应用系统的部署;该系统可以实现工地应用系统的快速部署,同时,微服务可以长久存贮,方便维护与拓展,并可以同时服务多个工地;微服务技术的引入实现工地场景多种计算功能的网络共享,与物联网、组态方法相结合极大降低了工地现场部署智能应用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良好解决了当前智慧工地应用系统面临的需求多样、施工环境多变等问题。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中整体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智能节点部分配置模型图;
图3是本发明中智能模块部分配置模型图;
图4是本发明中组态配置数据模型图;
图5是本发明中虚拟智能模块与微服务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虚拟应用系统构建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中虚拟智能模块配置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包括:
智能模块包括工地智能模块和虚拟智能模块;工地智能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PM2.5检测模块、噪声检测模块、人员检测模块,工地智能模块具有工地现场信息采集功能;
每个工地智能模块均有唯一的ID,通过bluetooth或者433MHZ与智能节点无线通信,通过智能节点实现与通信管理器的信息双向传输。
智能节点:智能节点具备通信功能与初步的数据处理功能(如数据加密、解密,数据打包等),智能节点和工地智能模块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智能节点用于接受通信管理器的控制命令,并将该控制命令下发到工地智能模块上,智能节点将工地智能模块采集到的工地现场信息传输到通信管理器上。
工地智能模块与智能节点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均具备无线通信功能,以实现在施工现场的灵活部署,智能节点与通信管理器采用TCP/IP通信。智能节点与智能模块之间可以采用无线自组织的形式进行通信配对,也可以采用人为设定的方式实现通信配对。
通信管理器:通信管理器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服务器之间具备负载均衡功能,以保证对施工现场大量智能节点的通信服务的稳定性。通信管理器用于接收智能节点传输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析,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通信管理器将关键数据发布到消息队列中,通信管理器订阅消息队列中的控制信息,并通过智能节点将控制信息发送到对应的智能模块上;
消息队列:消息队列主要用于缓存下发实时控制命令、实时检测信息等的作用,提供通信服务器、微服务平台的中间交互平台。消息队列可以采用以成熟的系统,如kafka消息队列,每个智能模块在kafka消息队列中均有上传信息的消息队列,每个智能节点还具有下达命令消息队列,智能模块的控制命令,均发布到对应智能节点的消息队列中。
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包括存储用户、虚拟应用系统、工地智能模块、微服务平台的关联关系,非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存储历史数据,包括控制命令和现场检测数据的历史记录,数据库和微服务平台进行通信;关系型数据库可以采用nosql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可以采用mongodb等数据库。
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平台部署有多种微服务,微服务平台包括用户管理微服务(如:用户登陆微服务、用户注册微服务、用户信息查询微服务等)、虚拟应用系统组态微服务(如:虚拟应用系统创建微服务、虚拟智能模块创建微服务、微服务查询微服务等)、环境监测微服务(如:环境数据转换微服务、环境参数实时获取微服务、环境参数预测微服务等)、人员安全管理微服务(如人员签到微服务,安全帽检测微服务、人员健康管理微服务等)、塔吊安全预警微服务(如塔吊防碰撞微服务、塔吊防倒塌微服务等)、能耗管理微服务(能耗实时监测微服务、能耗统计微服·务、能耗预测微服务),微服务平台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
组态平台:组态平台包括用户注册登陆模块、虚拟应用系统配置模块、虚拟应用系统运行模块,结合微服务平台的微服务实现相关的功能,组态平台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组态平台和微服务平台进行通信。其中,虚拟应用系统配置模块包括工地虚拟片区创建、虚拟应用系统创建、虚拟智能模块库等多个字功能。
本申请由多个E-R模型构成,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系统本身的元配置数据模型,另一类为组态配置数据模型。
元配置模型包括智能节点-智能模块E-R模型、虚拟智能模块-输入输出转换模块-微服务E-R模型。
智能节点-智能模块E-R模型如图2所示,主要表征实际智能节点与智能模块的关系,用户在进行系统组态时无法看到实际智能节点,智能模块与智能节点的现场配置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之后相关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系统为现场布置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配置界面。
虚拟智能模块-输入输出转换模块-微服务E-R模型模型如图3所示,主要表示智能模块、虚拟智能模块、输入输出转换模块、微服务之间的关系。任意一个实际的智能模块均有一个虚拟智能模块相对应,一个虚拟智能模块不一定有一个实际的智能模块相对应,此类情况下,将不具有智能模块与虚拟智能模块的对应关系,一个虚拟智能模块有多种功能,具体体现在具有多种输入输出转换关系,每一个输入输出转换关系均有不少于一个的微服务实现。
一个智能节点包括若干个智能模块,任意一个智能模块均有一个虚拟智能模块相对应,一个虚拟智能模具有若干个输入输出转换模块,每个输入输出转换模块均有不少于一个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实现。
组态配置数据模型如图4所示,组态配置数据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用户、工程、虚拟施工片区、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虚拟智能模块、输入输出转换模块、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的关系模型,实现实际运行组态系统配置信息的存储。
一个用户管理若干个工程,每个工程包括若干个虚拟施工片区,每个虚拟施工片区包括若干个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每个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包含多若干个虚拟智能模块,每个虚拟智能模块由用户设定若干个功能(模块既有的输入输出转换功能),每个功能由一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实现。通过该E-R模型,可以进行关系数据库中组态配置相关表的设置,完成软件定义的系统配置信息的存储。
虚拟智能模块的输入固定,提供多种输出,虚拟智能模块并非一定有工地智能模块,工地智能模块一定有相应的虚拟智能模块对应。例如,可以增加实现整体能耗分析的虚拟智能模块,该智能模块在实际工地中并不存在,但是对于系统的监控具有重要的作用。
组态平台通过微服务实现相关虚拟组态模块的输入输出转换功能。组态平台提供的每种虚拟智能模块具有多种输入输出子功能,每种输入输出子功能均有多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提供输入到输出转换计算,每种功能对应的多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逻辑相同,实现同一功能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
微服务与提供多种输出输出之间有固定对应关系,每个虚拟智能模块的输出均固定有多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提供输入到输出转换计算,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如下图5所示,以pm2.5为例说明虚拟智能模块与微服务的关系。该虚拟pm2.5监测智能模块有两个功能(输出),分别为实时数据获取/展示与半小时预测,每个功能可以通过多个逻辑相同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实现,实现同一功能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以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组态配置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采用多种软件开发语言与技术实现,例如可以采用html5+javascript+canvas实现组态配置网页界面的开发。组态配置的人机交互界面包括新建工程、新建虚拟工地片区、新建虚拟应用系统、虚拟智能模块配置多个功能,具体包含关系如图6所示,利用上述包含换关系进行组态配置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菜单栏的开发。
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构建方法包括:
S1:创建并命名虚拟工程,同一用户下虚拟工程的名称不能重复,创建虚拟工程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用户与虚拟工程的关联关系写入到数据库中;
S2:在创建的虚拟工程下,新建并命名虚拟片区,同一工程下虚拟片区的名称不能重复,创建虚拟片区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虚拟片区与虚拟工程的关联关系写入数据库中;
S3:在创建的虚拟片区下,新建并命名虚拟应用系统,同一片区下虚拟应用系统的名称不能重复,创建虚拟应用系统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虚拟片区与虚拟应用系统的关联关系写入数据库中;
S4:进入新建的虚拟应用系统,配置虚拟应用系统背景并保存,添加若干个虚拟智能模块,完成相关虚拟智能模块的配置。
虚拟智能模块配置步骤包括:
S11:命名虚拟智能模块,选择输入参数、输出参数;
S12:配置相应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配置通过自动配置或手动配置的方式实现,如果选择手动配置微服务,则通过手动选择合适的微服务,实现微服务的配置;
S13:保存虚拟智能模块设置,保存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配置写入到数据库;
S14:完成虚拟智能模块输入、输出、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参数配置后,虚拟应用系统的界面将出现该虚拟智能模块的图标,通过拖动图标,选择虚拟智能模块在虚拟应用系统界面的位置,点击保存后,将虚拟智能模块的位置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
虚拟智能模块的配置包括基础配置和位置配置,其中基础配置具体为S11-S13,位置配置为S14。
虚拟应用系统配置完成后,通过运行模块,实现虚拟应用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组态平台通过调用微服务查询用户名下虚拟工程、虚拟片区、虚拟系统及虚拟系统下的虚拟智能模块获得网页或APP配置信息,进一步实现平台的自动化部署与运行。其中虚拟智能模块可以通过html5中的canvas实现,一个智能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多种canvas组合实现,不同的类别的canvas的背景不同,以方便识别。
微服务平台参与方由客户端、服务端、注册中心构成。其中客户端是指虚拟智能模块,注册中心用于微服务的注册与管理,服务端进行服务逻辑的编写,并将编写好的微服务注册到微服务注册中心。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微服务接口(输入、输出)是一致的,微服务内部逻辑由服务端实现,客户端负责实用微服务的内部逻辑实现输入和输出的转换。微服务开发技术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可以通过javaSpring cloud实现,也可以通过pythonnameko实现。
微服务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微服务,基础微服务、公共微服务、特色微服务。其中基础微服务是指实现复杂功能的最低粒度微服务,如数据库的增、删、改、查微服务,消息队列发布、订阅微服务。公共微服是每个应用系统都可能需要用到的,比如日志服务、监控服务、告警服务、统计服务、权限服务、认证服务等。特色微服务是指针对某个特殊的应用系统所构建的微服务,如安全帽识别微服务、pm2.5预测微服务等。公共微服务和特色微服务是在基础微服务等基础上,进一步添加特殊逻辑构建的。
为保证微服务的稳定性,每一个详细功能的实现都由多个具有同样逻辑的微服务实现,提供微服务目录、每个微服务的使用情况、微服务性能等,方便系统查询和选择微服务。
一种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系统,包括:
智能模块:智能模块包括虚拟智能模块和工地智能模块;
服务器:服务器设置有若干个,服务器用于部署通信管理器,通信管理器通过智能节点实现与智能模块的通信;
数据库:数据库储存有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
微服务平台:微服务平台部署有多种微服务,微服务平台通过消息队列实现和通信管理器的通信;
组态平台:组态平台包括用户注册登陆模块、虚拟应用系统配置模块、虚拟应用系统运行模块,组态平台通过微服务平台实现与数据库的通信,组态平台通过微服务实现其对应的功能。
本申请将微服务、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工地的组态管控方法中,充分利用微服务的网络共享性、物联网的灵活部署性,并通过软件定义系统的方式利用组态技术灵活实现建筑工地智能化应用系统的部署。
该系统可以实现工地应用系统的快速部署,同时,微服务可以长久存贮,方便维护与拓展,并可以同时服务多个工地。
微服务技术的引入实现工地场景多种计算功能的网络共享,与物联网、组态方法相结合极大降低了工地现场部署智能应用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良好解决了当前智慧工地应用系统面临的需求多样、施工环境多变等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包括虚拟智能模块和工地智能模块,工地智能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PM2.5检测模块、噪声检测模块、人员检测模块,所述工地智能模块具有工地现场信息采集功能;
智能节点:所述智能节点和所述工地智能模块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所述智能节点用于接受通信管理器的控制命令,并将该控制命令下发到所述工地智能模块上,所述智能节点将工地智能模块采集到的工地现场信息传输到通信管理器上;
通信管理器:所述通信管理器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所述通信管理器用于接收智能节点传输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析,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所述通信管理器将关键数据发布到消息队列中,所述通信管理器订阅消息队列中的控制信息,并通过智能节点将控制信息发送到对应的智能模块上;
消息队列:每个智能模块在消息队列中均有上传信息和下达命令的消息队列,智能模块的控制命令均发布到对应智能节点的消息队列中;
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包括存储用户、虚拟应用系统、工地智能模块、微服务平台的关联关系,非关系型数据库包括存储历史数据、控制命令和现场检测数据的历史记录,所述数据库和微服务平台进行通信;
微服务平台:所述微服务平台包括用户管理微服务、虚拟应用系统组态微服务、环境监测微服务、人员安全管理微服务、塔吊安全预警微服务、能耗管理微服务,微服务平台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
组态平台:所述组态平台包括用户注册登陆模块、虚拟应用系统配置模块、虚拟应用系统运行模块,组态平台通过发布订阅机制与消息队列通信,所述组态平台和微服务平台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智能节点包括若干个智能模块,任意一个智能模块均有一个虚拟智能模块相对应,一个虚拟智能模具有若干个输入输出转换模块,每个输入输出转换模块均有不少于一个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用户管理若干个工程,每个工程包括若干个虚拟施工片区,每个虚拟施工片区包括若干个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每个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包含多若干个虚拟智能模块,每个虚拟智能模块由用户设定若干个功能,每个功能由一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态平台提供的每种虚拟智能模块具有多种输入输出子功能,每种输入输出子功能均有多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提供输入到输出转换计算,每种功能对应的多个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逻辑相同,实现同一功能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物联网应用系统构建方法包括:
S1:创建并命名虚拟工程,创建虚拟工程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用户与虚拟工程的关联关系写入到数据库中;
S2:在创建的虚拟工程下,新建并命名虚拟片区,创建虚拟片区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虚拟片区与虚拟工程的关联关系写入数据库中;
S3:在创建的虚拟片区下,新建并命名虚拟应用系统,创建虚拟应用系统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虚拟片区与虚拟应用系统的关联关系写入数据库中;
S4:进入新建的虚拟应用系统,配置虚拟应用系统背景并保存,添加若干个虚拟智能模块,完成相关虚拟智能模块的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虚拟智能模块配置步骤包括:
S11:命名虚拟智能模块,选择输入参数、输出参数;
S12:配置相应的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配置通过自动配置或手动配置的方式实现;
S13:保存虚拟智能模块设置,保存后,组态平台调用数据库写入微服务,将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配置写入到数据库;
S14:完成虚拟智能模块输入、输出、输入输出转换微服务参数配置后,虚拟应用系统的界面将出现该虚拟智能模块的图标,通过拖动图标,选择虚拟智能模块在虚拟应用系统界面的位置,点击保存后,将虚拟智能模块的位置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服务平台包括客户端、服务端和注册中心,客户端包括虚拟智能模块,注册中心用于微服务的注册与管理,服务端用于微服务逻辑的编写,并将编写好的微服务注册到注册中心,客户端负责微服务的内部逻辑,实现输入和输出的转换;微服务包括基础微服务、公共微服务和特色微服务。
8.一种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包括虚拟智能模块和工地智能模块;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服务器用于部署通信管理器,所述通信管理器通过智能节点实现与智能模块的通信;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储存有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
微服务平台:所述微服务平台部署有多种微服务,所述微服务平台通过消息队列实现和通信管理器的通信;
组态平台:所述组态平台包括用户注册登陆模块、虚拟应用系统配置模块、虚拟应用系统运行模块,所述组态平台通过微服务平台实现与数据库的通信,所述组态平台通过微服务实现其对应的功能。
CN202210741681.1A 2022-06-28 2022-06-28 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118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1681.1A CN115118750B (zh) 2022-06-28 2022-06-28 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1681.1A CN115118750B (zh) 2022-06-28 2022-06-28 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8750A true CN115118750A (zh) 2022-09-27
CN115118750B CN115118750B (zh) 2023-07-28

Family

ID=83331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41681.1A Active CN115118750B (zh) 2022-06-28 2022-06-28 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875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1638A1 (zh) * 2014-12-23 2016-06-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云仿真平台的运营管理方法
CN109673232A (zh) * 2018-11-02 2019-04-26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滴灌云服务管理系统
CN110149412A (zh) * 2019-06-05 2019-08-20 广州云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化通信器的智能化云平台系统
CN112001704A (zh) * 2020-08-27 2020-11-27 中犹(南京)智慧城市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部省级交通建设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CN112099401A (zh) * 2020-09-03 2020-12-18 埃安美(苏州)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工地监测控制系统
CN112379653A (zh) * 2020-12-01 2021-02-19 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电厂管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1638A1 (zh) * 2014-12-23 2016-06-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云仿真平台的运营管理方法
CN109673232A (zh) * 2018-11-02 2019-04-26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滴灌云服务管理系统
CN110149412A (zh) * 2019-06-05 2019-08-20 广州云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化通信器的智能化云平台系统
CN112001704A (zh) * 2020-08-27 2020-11-27 中犹(南京)智慧城市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部省级交通建设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CN112099401A (zh) * 2020-09-03 2020-12-18 埃安美(苏州)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工地监测控制系统
CN112379653A (zh) * 2020-12-01 2021-02-19 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电厂管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8750B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2680B2 (en) Method of industrial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isolation and a system applying the method
CN104950836B (zh) 使用工业云代理的预置型数据收集和摄取
CN103238309B (zh) 用于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操作调度器
EP2661014B1 (en) Polling sub-system and polling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0995736B (zh) 一种通用的工业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
CN108681288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远程运维系统
KR20150112357A (ko) 센서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450654A (zh)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智能家居开发平台及其业务开发方法
CN105401771A (zh) 立体车库集成管理系统
CN113744390A (zh) 一种面向园区的可视化智能管控平台
Fukatsu et al. Agent System for operating web-based sensor nodes via the internet
CN105573224A (zh) 基于抽象模型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of Internet of Things middleware for intelligent industrial parks
CN102932431A (zh) 一种基于消息路由的状态监测数据接口配置方法
CN101321093B (zh) 支持无线传感器网络现场开发和调试的系统
KR20190106368A (ko) 공장 자동화를 위한 분산 데이터 수집 및 분산 제어 명령 시스템, 그리고 이를 위한 분산 데이터 수집 및 분산 제어 방법
JP6847598B2 (ja) 運用監視サーバおよび運用監視システム
CN113949725A (zh) 基于云边协同的制造资源接入平台与方法
CN114584429A (zh) 工业智能物联网网关
CN111431762B (zh) 一种无线网络状态监控与显示系统
CN115118750A (zh) 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US10908627B2 (en) Edge analytics control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2929404A (zh) 一种校园楼宇自动化物联网系统
TWI764470B (zh) 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CN114037403B (zh) 一种bim数据高效共享和管理轻量化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