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3320A -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3320A
CN115113320A CN202210291620.XA CN202210291620A CN115113320A CN 115113320 A CN115113320 A CN 115113320A CN 202210291620 A CN202210291620 A CN 202210291620A CN 115113320 A CN115113320 A CN 115113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ing plate
polarizer
cut portion
laser
m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16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本刚司
片山史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13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33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14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using a fluid stream, e.g. a jet of ga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laser beam; Nozzl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8Removing material by boring or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7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3K26/702Auxiliary equip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熔融切断部、且该熔融切断部附近的黄带明显得以抑制的偏振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100)具有:起偏器(10)、和配置于起偏器(10)的至少一侧的保护层。偏振片包含熔融切断部,在距离熔融切断部20μm以内的区域内,波长530nm下的主透射率K2为15%以下。

Description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例如有机EL显示装置、无机EL显示装置)为代表的图像显示装置正在迅速普及。由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形成方式,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至少一侧配置有偏振片。近年来,随着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智能手机)的多功能化,将偏振片加工成除矩形以外(异形加工:例如切口和/或贯穿孔的形成)的情况变多,进而期望减小异形加工部的尺寸。存在异形加工部的尺寸越小、则越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对利用激光照射的异形加工进行了研究。然而,利用激光照射的异形加工存在加工部分变色(所谓的黄带,yellow band)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70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熔融切断部、且该熔融切断部附近的黄带明显得以抑制的偏振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和配置于该起偏器的至少一侧的保护层。偏振片包含熔融切断部,在距离该熔融切断部20μm以内的区域内,波长530nm下的主透射率K2为15%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熔融切断部为激光加工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片在上述熔融切断部形成有上述起偏器的厚度比其他部分大的壁厚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片在距离上述熔融切断部20μm以内的区域内,波长730nm下的上述主透射率K2为40%以下。在该情况下,上述偏振片在距离上述熔融切断部20μm以内的区域内,波长730nm下的上述主透射率K2可以为10%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偏振片的除距离上述熔融切断部20μm以内的区域以外的部分,波长730nm下的上述主透射率K2为10%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起偏器的厚度为20μm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片通过上述熔融切断部形成有异形。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上述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对该偏振片的端部进行激光加工;以及在40℃~70℃及85%RH~99%RH的环境下对经过该激光加工的偏振片处理20分钟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尽管具有熔融切断部、该熔融切断部附近的黄带也明显得以抑制的偏振片。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振片进行说明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中的异形或异形加工部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中的异形或异形加工部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中的异形或异形加工部的另一个变形例进行说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中的异形或异形加工部的另一个变形例进行说明的俯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起偏器
12 壁厚部
21 保护层
22 保护层
100 偏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A.偏振片
A-1.偏振片的整体构成
图1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振片进行说明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示例的偏振片100具有:起偏器10、配置于起偏器10的一侧(在图示例中为与图像显示面板相反侧)的保护层21、以及配置于起偏器10的另一侧(在图示例中为图像显示面板侧)的保护层22。根据目的等,也可以省略保护层21或22中的至少一者。偏振片包含熔融切断部30。熔融切断部30代表性地为激光加工部。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激光照射被切断。只要是这样的构成,就能够提高切断部分的品质。更详细而言,激光加工(利用激光照射的切断)与利用冲裁刀的切断、利用立铣刀的加工相比,存在切断部分的裂纹及起毛(切削残留物)少的优点。另一方面,利用激光照射的切断有时会在切断部分及其附近产生被称作黄带的变色。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将进行了激光加工后的偏振片供于后述的加热/加湿处理,能够使由于激光加工而劣化的偏振片的光学特性恢复,抑制黄带。具体而言,能够使通过激光加工而暂时产生的黄带减轻或消失。此外,熔融切断部30可以形成于偏振片的端部(偏振片的外缘附近,例如距离偏振片的外缘20mm以内的区域),也可以形成于除端部以外的部分(例如形成于规定的位置的贯穿孔)。然而,贯穿孔优选可以形成于端部附近。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效果显著。另外,偏振片整体可以通过熔融切断而形成(即,偏振片的外缘整体可以为熔融切断部)。
在偏振片中,代表性地通过熔融切断部形成有异形。在本说明书中,“通过熔融切断部形成有异形”是指,偏振片的俯视形状具有通过激光加工形成的除矩形以外的形状。容易在这样的异形产生裂纹,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以激光加工形成异形来抑制裂纹。此外,能够通过后述的加热/加湿处理来解决激光加工中的黄带的问题。作为异形(异形加工部),例如如图2及图3所示,可列举在贯穿孔、俯视的情况下成为凹部的形状。作为凹部的代表例,可列举:近似于船形的形状、近似于浴缸的形状、V字切口、U字切口。作为异形(异形加工部)的其他例子,如图4及图5所示,可举出与汽车的仪表面板对应的形状。该形状包含外缘形成为沿着仪表针的旋转方向的圆弧状、并且外缘成为向面方向内侧凸的V字形状(包括弧形)的部位。在凹部包含R形状的情况下,该R形状的曲率半径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mm~10mm。贯穿孔的直径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1mm~5mm。近年来,对于搭载有相机的图像显示装置而言,强烈期望外框(边框,bezel)的狭小化,与此相伴,强烈期望与相机部对应的凹部和/或贯穿孔的小型化。小型化后的凹部及贯穿孔特别容易产生裂纹,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使是这样的凹部及贯穿孔,也能够显著地抑制裂纹。此外,凹部代表性地形成于偏振片的外缘,因此,熔融切断部包含于偏振片的外缘中。贯穿孔代表性地形成于与偏振片的外缘间隔开规定的距离的位置,因此,熔融切断部可以包含于偏振片的端部。除端部以外的贯穿孔(例如图4及图5的与汽车的仪表面板对应的形状中的中心部的贯穿孔)可以通过激光加工形成,也可以通过冲裁或立铣刀加工形成。当然,异形(异形加工部)的形状不限定于图示例。例如,贯穿孔的形状除图示例的大致圆形以外,还可以根据目的采用任意适当的形状(例如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另外,贯穿孔根据目的设置于任意适当的位置。此外,可以将图示例的形状根据目的适当组合。此外,贯穿孔可以形成有两个以上(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或四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偏振片的距离熔融切断部20μm以内的区域(以下有时称作熔融切断部附近),波长530nm下的主透射率K2为15%以下、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以下、特别优选为5%以下。波长530nm下的主透射率K2越小越好,其下限例如可以为1%。这样一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使是熔融切断部(实质上为激光加工部)附近,也能够实现优异的光学特性。这一点能够通过利用后述的加热/加湿处理使由于激光加工而劣化的光学特性恢复来实现。具体而言,激光加工后且加热/加湿处理前的偏振片在熔融切断部附近的波长530nm下的主透射率K2超过50%(偏振功能的很大一部分消失),然而通过加热/加湿处理,能够使光学特性(实质上为偏振度)恢复至上述范围。此外,主透射率K2是使用直线偏振光作为测定光、使偏振方向与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一致并使直线偏振光通过了一片偏振片时的透射率。
偏振片在熔融切断部附近的波长730nm下的主透射率K2例如为40%以下、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10%~30%、进一步优选为15%~25%。激光加工后且加热/加湿处理前的偏振片在熔融切断部附近的波长730nm下的主透射率K2为约70%(偏振功能的大部分消失),然而可以通过加热/加湿处理使光学特性(实质上为偏振度)恢复至上述范围。
偏振片在熔融切断部附近的波长480nm下的主透射率K2例如小于5%、优选为4%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波长480nm下的主透射率K2的下限例如可以为0.5%。激光加工后且加热/加湿处理前的偏振片在熔融切断部附近的波长480nm下的主透射率K2为约5%,但可以通过加热/加湿处理使光学特性(实质上为偏振度)恢复至上述范围。
偏振片在除熔融切断部附近以外的部分的波长730nm下的主透射率K2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以下。波长530nm下的主透射率K2的下限例如可以为2%。这样一来,在除熔融切断部附近以外的部分(与偏振片的图像显示相关的实质上全部部分),可以维持优异的光学特性(实质上为偏振度)。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除熔融切断部附近以外的部分”是指,距离熔融切断部例如超过20μm的区域、还例如超过50μm的区域、还例如超过500μm的区域、还例如超过1mm的区域。
偏振片在熔融切断部附近的主透射率K1在波长480nm、波长530nm及波长730nm中的任意波长下例如可以为90%以上。激光加工后且加热/加湿处理前的偏振片在熔融切断部附近的波长480nm下的主透射率K1为约80%,但可以通过加热/加湿处理使光学特性(实质上为偏振度)恢复至上述范围。此外,对于激光加工后且加热/加湿处理前的偏振片而言,在熔融切断部附近的波长530nm及波长730nm下的主透射率K1约为90%,原本由激光加工导致的光学特性的劣化就少。主透射率K1是使用直线偏振光作为测定光、使偏振方向与起偏器的透射轴方向一致、并使直线偏振光通过了一片偏振片时的透射率。
偏振片在熔融切断部附近形成有起偏器10的厚度比其他部分大的壁厚部12。壁厚部12代表性地通过由激光加工引起的膨胀而形成,因此,也可以称作膨胀部。壁厚部的厚度能够根据起偏器的厚度而变化。壁厚部的厚度相对于除壁厚部以外的部分的起偏器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10%以上,还例如可以为120%~250%,还例如可以为150%~200%。关于壁厚部12在面内方向上的长度,壁厚部12可以形成于距离偏振片的外缘(端面)和/或贯穿孔的外缘(端面)例如50μm为止的区域,另外也可以形成于距离偏振片的外缘(端面)和/或贯穿孔的外缘(端面)例如30μm为止的区域,另外也可以形成于距离偏振片的外缘(端面)和/或贯穿孔的外缘(端面)例如20μm为止的区域。壁厚部12的长度可以是在起偏器的吸收轴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也可以是在与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交叉(代表性地为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此外,以上说明的长度是在与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
偏振片可以作为可视侧偏振片使用,也可以作为背面侧偏振片使用。此外,偏振片可以根据目的进一步具有任意适当的光学功能层。作为光学功能层,例如可列举:相位差层、触摸面板用导电层、反射型起偏器。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在偏振片上设置粘合剂层作为图像显示面板侧的最外层,偏振片可以贴合于图像显示面板。
A-2.起偏器
起偏器代表性地由包含二色性物质(例如碘、二色性染料)的树脂膜构成。作为树脂膜,可以采用能够用作起偏器的任意适当的树脂膜。树脂膜代表性地为聚乙烯醇系树脂(以下称作“PVA系树脂”)膜。树脂膜可以为单层的树脂膜,也可以为两层以上的层叠体。
作为由单层的树脂膜构成的起偏器的具体例,可举出对PVA系树脂膜实施利用碘的染色处理及拉伸处理(代表性地为单轴拉伸)而得到的起偏器。上述利用碘的染色例如通过将PVA系膜浸渍于碘水溶液而进行。上述单轴拉伸的拉伸倍率优选为3~7倍。拉伸可以在染色处理后进行,也可以一边进行染色一边进行。另外,也可以在进行了拉伸后进行染色。根据需要,可以对PVA系树脂膜实施溶胀处理、交联处理、清洗处理、干燥处理等。例如,通过在染色之前将PVA系树脂膜浸渍于水进行水洗,不仅能够清洗PVA系膜表面的污垢、抗粘连剂,还能够使PVA系树脂膜溶胀而防止染色不均等。
作为使用层叠体得到的起偏器的具体例,可列举树脂基材与层叠于该树脂基材的PVA系树脂层(PVA系树脂膜)的层叠体、或使用树脂基材与涂布形成于该树脂基材的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而得到的起偏器。使用树脂基材与涂布形成于该树脂基材的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而得到的起偏器例如可以如下所述地制作:将PVA系树脂溶液涂布于树脂基材并使其干燥而在树脂基材上形成PVA系树脂层,得到树脂基材与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对该层叠体进行拉伸及染色而将PVA系树脂层制成起偏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拉伸代表性地包括使层叠体浸渍于硼酸水溶液中并进行拉伸。此外,拉伸根据需要可以在硼酸水溶液中的拉伸之前进一步包括将层叠体在高温(例如95℃以上)下进行空中拉伸。所得到的树脂基材/起偏器的层叠体可以直接使用(即,可以将树脂基材作为起偏器的保护层),也可以将树脂基材从树脂基材/起偏器的层叠体剥离、并在该剥离面层叠与目的相应的任意适当的保护层而使用。这样的起偏器的制造方法的详细内容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2-73580号公报、日本专利第6470455号中。这些专利文献的记载内容作为参考援引于本说明书中。
作为起偏器(除壁厚部以外)的厚度,可以根据目的采用任意适当的厚度。起偏器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0μm以下、进一步特别优选为8μm以下、尤其优选为6μm以下、最优选为5μm以下。起偏器的厚度的下限优选为2μm、更优选为1μm。
A-3.保护层
保护层由能够用作起偏器的保护层的任意适当的膜形成。作为成为该膜的主成分的材料的具体例,可列举:三乙酸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聚乙烯醇系、聚碳酸酯系、聚酰胺系、聚酰亚胺系、聚醚砜系、聚砜系、聚苯乙烯系、环状烯烃系(例如聚降冰片烯系)、聚烯烃系、(甲基)丙烯酸系、乙酸酯系等透明树脂等。另外,还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系、(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环氧系、硅酮系等热固化型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除此以外,例如还可列举硅氧烷系聚合物等玻璃质系聚合物。另外,也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中记载的聚合物膜。作为该膜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含有在侧链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和在侧链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可列举具有由异丁烯和N-甲基马来酰亚胺形成的交替共聚物、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该聚合物膜例如可以是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挤出成型物。从通用性、光学特性、各种物理及化学特性的观点考虑,保护层优选由TAC、环状烯烃系树脂、或(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膜构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保护层由环状烯烃系树脂膜构成的情况下效果显著。即,环状烯烃系树脂膜难以通过激光照射切断,因此,需要延长提高激光的输出的切断时间(照射时间)等。其结果是,存在黄带变得显著的倾向。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使是包含黄带显著的环状烯烃系树脂膜的保护层的偏振片,也能够通过供于后述的加热/加湿处理而使劣化了的光学特性恢复,因此,最终能够得到黄带得以抑制的偏振片。
在偏振片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侧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可以对配置于与图像显示面板相反侧的保护层21实施硬涂处理、防反射处理、抗粘连处理、防眩处理等表面处理。进而/或者,根据需要,可以对保护层21赋予改善隔着偏光太阳镜进行视觉辨认的情况下的视觉辨认性的处理(代表性地为赋予(椭)圆偏振功能、赋予超高相位差)。
在将偏振片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配置于图像显示面板侧的保护层22优选在光学上为各向同性。在本说明书中,“在光学上为各向同性”是指,面内相位差Re(550)为0nm~10nm、且厚度方向上的相位差Rth(550)为-10nm~+10nm。这里,“Rth(λ)”是在23℃下以波长λ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例如,“Rth(550)”是在23℃下以波长550nm的光测定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λ)在将层(膜)的厚度设为d(nm)时通过式:Rth(λ)=(nx-nz)×d求出。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保护层21及22的厚度可以分别采用任意适当的厚度。保护层的厚度例如为10μm~90μm、优选为20μm~80μm、更优选为20μm~60μm、进一步优选为20μm~40μm。此外,在实施表面处理的情况下,保护层的厚度是包含表面处理层的厚度在内的厚度。
B.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而言,可以通过将实施了激光加工后的偏振片供于加热/加湿处理,使由于激光加工而劣化的光学特性恢复来实现。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包含这样的加热/加湿处理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对偏振片的端部进行激光加工;以及对进行了激光加工后的偏振片进行加热/加湿处理。以下,对激光加工及加热/加湿处理具体地进行说明。
B-1.激光加工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偏振片的端部进行激光加工,代表性地形成异形。作为用于激光加工的激光源,代表性地可以采用包含振荡的激光的波长为红外区域的9μm~11μm的CO2激光源的红外线激光。这样的激光源能够实现高生产率。红外线激光能够容易地得到数10W级的功率,进而能够使偏振片通过伴随着红外线吸收的分子振动高效地发热,由此能够引起伴随着物质的相变的蚀刻。
作为激光源,也可以使用振荡的激光的波长为约5μm的CO激光源。此外,作为激光源,可以使用近红外线(NIR)、可见光(Vis)及紫外线(UV)脉冲激光源。作为NIR、Vis及UV脉冲激光源,可示例出振荡的激光的波长为1064nm、532nm、355nm、349nm或266nm(以Nd:YAG、Nd:YLF、或YVO4为介质的固体激光源的高次谐波)、振荡的激光的波长为351nm、248nm、222nm、193nm或157nm的准分子激光源、振荡的激光的波长为157nm的F2激光源。
作为激光源的振荡方式,从抑制偏振片的热损伤的观点考虑,与连续波(CW)相比更优选脉冲振荡。脉冲宽度可以在10飞秒(10-14秒)~1毫秒(10-3秒)的范围内适当设定。脉冲的重复频率优选为1kHz~1000kHz、更优选为10kHz~500kHz。也可以设定两种以上脉冲宽度而进行加工。
激光的偏振状态没有限制。具体而言,直线偏振光、圆偏振光、随机偏振光中的任意偏振光均可以应用。激光的空间强度分布也没有限制。激光优选为高斯光束。这是因为其显示出良好的聚光性,能够小点化,能够期待生产率提高。对于激光而言,根据目的,可以使用衍射光学元件、非球面透镜等整形成平顶光束。
激光的照射次数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设定。只要能够切断加工成期望的形状,就可以沿着目标形状仅照射一次激光,也可以通过多次照射而实现期望的切断深度。在多次照射激光的情况下,每次的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激光的扫描方式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设定。作为具体例,可列举:XY精密台等台驱动系统、检流计扫描器、多边形扫描仪等光扫描系统、或它们的组合(多轴同步控制)。通过将它们适当选择和/或组合,能够以规定的速度变更工件(偏振片)与激光的相对位置。此外,通过利用机械快门、AOM(音响光学元件)等对激光照射进行开/关控制,能够加工成期望的形状。激光的扫描速度可以根据目的(例如偏振片的厚度、保护层的构成、期望的形状)适当设定。
激光的聚光斑直径(其结果是切断宽度)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设定。聚光斑直径例如通过利用Fθ透镜等物镜将激光聚光而被调整为期望的直径或范围。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能够抑制热损伤。聚光斑直径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3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00μm以下。聚光斑直径例如定义为在与峰强度值相比衰减至1/e2的强度的位置的激光的直径。此外,在使用检流计扫描器的情况下,出于对工件(偏振片)垂直地落射激光的目的,优选使用远心Fθ透镜。另外,为了得到期望的聚光斑直径(其结果是切断宽度),可以在从激光振荡器射出端至物镜的光路之间使用调整光束直径的光束扩展单元。
激光输出可以根据成为加工对象的偏振片的厚度、性状适当设定。例如,在使用CO2激光作为激光源的情况下,输出优选为5W~300W、更优选为20W~200W。
在激光照射中可以使用两种以上激光。在该情况下,可以同时照射两种以上激光,也可以逐次照射两种以上激光。
B-2.加热/加湿处理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对经过了激光加工的偏振片进行加热/加湿处理,能够使由于激光加工而劣化的偏振片的光学特性恢复。加热/加湿处理通常作为偏振片的耐久性试验而进行。将通常的偏振片供于加热/加湿处理的前提是偏振片的光学特性劣化(将劣化程度作为耐久性的指标)。换言之,偏振片的光学特性由于加热/加湿处理而劣化是本领域的技术常识。另一方面,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将光学特性由于激光加工而劣化的偏振片供于加热/加湿处理,能够使该劣化了的光学特性恢复,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是基于与本领域的技术常识反方向的技术构思而成的,其效果是无法预测的优异效果。加热/加湿处理中的加热温度例如可以为40℃~70℃,还例如可以为50℃~70℃,还例如可以为55℃~70℃,还例如可以为60℃~70℃,还例如可以为62℃~68℃,还例如可以为约65℃。无论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存在无法使光学特性充分地恢复的情况。加热/加湿处理中的湿度例如可以为85%RH~99%RH,还例如可以为85%RH~95%RH,还例如可以为87%RH~93%RH,还例如可以为88%RH~92%RH,还例如可以为约90%RH。无论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存在无法使光学特性充分地恢复的情况。处理时间例如可以为20分钟以上,还例如可以为25分钟以上,还例如可以为30分钟以上。处理时间的上限例如可以为5小时,还例如可以为2小时,还例如可以为1小时。如果处理时间过短,则存在无法使光学特性充分地恢复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处理时间过长,则存在恢复后的光学特性再次劣化的情况。具体而言,存在再次偏振消光的情况。
如上所述,可以制作尽管具有熔融切断部(代表性地激光加工部)、该熔融切断部附近也维持优异的光学特性、且黄带明显得以抑制的偏振片。此外,偏振片可以根据规定的构成通过任意适当的方法制作,因此省略偏振片本身的制造方法的详细内容。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起偏器的制作
一边将厚度30μm的聚乙烯醇膜在速度比不同的辊间于30℃、0.3%浓度的碘溶液中染色1分钟一边拉伸至3倍。然后,一边在60℃、包含4%浓度的硼酸、10%浓度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0.5分钟一边拉伸至总拉伸倍率达到6倍。接下来,通过在30℃、包含1.5%浓度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10秒而进行了清洗,然后在50℃下进行4分钟的干燥,得到了厚度12μm的起偏器。
2.偏振片的制作
通过聚乙烯醇系粘接剂在上述得到的起偏器的一面贴合HC-TAC膜(厚度32μm)。此外,HC-TAC膜是在三乙酸纤维素(TAC)膜(厚度25μm)上形成有硬涂(HC)层(厚度7μm)的膜,以TAC膜成为起偏器侧的方式进行贴合。进而,在起偏器的另一面与上述同样地操作,贴合环状烯烃系树脂(COP)膜。这样一来,得到了具有保护层(HC-TAC膜)/起偏器/保护层(COP膜)的构成的偏振片。
3.激光加工
通过对所得到的偏振片进行激光照射而将其切断,由此得到了148mm×70mm的尺寸、且在短边的一方形成有曲率半径2mm的U字切口的偏振片。激光照射的条件如下所述。
激光的种类:CO2激光
激光的波长:9.4μm
输出:48W
扫描速度:500mm/秒
4.加热/加湿处理
将上述3.中得到的进行了激光加工后的偏振片供于加热/加湿处理。具体而言,将该偏振片投入设定为65℃·90%RH的室内30分钟,进行了加热/加湿处理。这样一来,得到了本实施例的偏振片。
5.评价
(1)主透射率K2
对于得到的偏振片,使用CRAIC Technologies公司制“308PV”对距离利用激光照射的切断部(直线部分)15μm的位置的主透射率K2进行了测定。具体而言,使用直线偏振光作为测定光,对使偏振方向与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一致并使直线偏振光通过了一片偏振片时的透射率进行了测定。以480nm、530nm及730nm的各个波长的光进行了测定。此外,对于本实施例的偏振片,对中央部的主透射率K2也一并进行了测定。将结果示于表1。
(2)裂纹
通过目视观察所得到的偏振片的异形加工部(利用激光照射的切断部)的状态并按照以下的基准进行了评价。
○(良好):未确认到50μm以上的裂纹
×(不良):确认到50μm以上的裂纹。
[比较例1]
与实施例1的1.及2.同样地操作,制作了偏振片。利用具备冲裁刀的裁切机将该偏振片冲裁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形状。将冲裁后的偏振片供于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未进行加热/加湿处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了偏振片。将所得到的偏振片供于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即,将实施例1的3.中得到的偏振片供于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将加热/加湿处理的处理时间设为12小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了偏振片。将得到的偏振片供于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3560542890000131
通过对实施例1、比较例2及比较例3、与比较例1进行比较可以明确,通过利用激光照射的切断形成异形,由此能够抑制该异形中的裂纹。此外,通过对实施例1与比较例2进行比较可以明确,通过进行加热/加湿处理,能够使由于激光加工(利用激光照射的切断)而劣化的光学特性恢复。此外,通过对实施例1与比较例3进行比较可以明确,如果加热/加湿处理的时间变得过长,暂时恢复了的光学特性会再次劣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可以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及无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特别地,可以适用于对偏振片要求异形的用途(例如搭载有相机的图像显示装置;智能手表、车载用图像显示装置等整体形状为异形的图像显示装置)。

Claims (9)

1.一种偏振片,其具有起偏器、和配置于该起偏器的至少一侧的保护层,
所述偏振片包含熔融切断部,
在距离该熔融切断部20μm以内的区域内,波长530nm下的主透射率K2为1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所述熔融切断部为激光加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在所述熔融切断部形成有所述起偏器的厚度比其他部分大的壁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在距离所述熔融切断部20μm以内的区域内,波长730nm下的所述主透射率K2为4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在距离所述熔融切断部20μm以内的区域内,波长730nm下的所述主透射率K2为1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在除距离所述熔融切断部20μm以内的区域以外的部分,波长730nm下的所述主透射率K2为1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所述起偏器的厚度为20μ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通过所述熔融切断部形成有异形。
9.一种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对该偏振片的端部进行激光加工;以及
在40℃~70℃及85%RH~99%RH的环境下对该激光加工后的偏振片进行20分钟以上的处理。
CN202210291620.XA 2021-03-23 2022-03-23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1133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8330A JP2022147184A (ja) 2021-03-23 2021-03-23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048330 2021-03-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3320A true CN115113320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25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1620.XA Pending CN115113320A (zh) 2021-03-23 2022-03-23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47184A (zh)
KR (1) KR20220132424A (zh)
CN (1) CN115113320A (zh)
TW (1) TW20223818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77018A (ja) 2009-06-01 2010-12-0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耐久性に優れた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47184A (ja) 2022-10-06
TW202238186A (zh) 2022-10-01
KR20220132424A (ko)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02369B1 (ko) 국지적 탈색 영역을 포함하는 편광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편광 부재 롤의 제조 방법 및 매엽형 편광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TWI832837B (zh) 複合材之斷開方法
KR20170054538A (ko) 장척상의 편광자, 장척상의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TWI724768B (zh) 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
US11022735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polarizing plate
JP2014191051A (ja) 偏光子のレーザー加工方法
US20200124773A1 (en) Polarizing plate
WO2021181766A1 (ja) 複合材の分断方法
JP2014191050A (ja) 偏光子のレーザー加工方法
CN115113320A (zh)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5398287A (zh) 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偏光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11208595B (zh)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3848655A (zh) 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光学部件
KR102328501B1 (ko) 필름의 오려내기 방법
WO2021009960A1 (ja) 複合材の分断方法
CN114578471A (zh) 具有异形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16018325A (zh) 复合材料的截断方法及复合材料
JP2024040469A (ja) 偏光板および該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