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1591A - 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1591A
CN115111591A CN202110285642.0A CN202110285642A CN115111591A CN 115111591 A CN115111591 A CN 115111591A CN 202110285642 A CN202110285642 A CN 202110285642A CN 115111591 A CN115111591 A CN 115111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arbon monoxide
air distribution
equipment
combus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56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来进和
段天平
旷军虎
姜义全
陈育坤
姚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856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15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1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06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waste gases or noxious gases, e.g. exhaust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6Recuperation of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6/00Waste heat recuperation
    • F23G2206/20Waste heat recuperation using the heat in association with another installation
    • F23G2206/203Waste heat recuperation using the heat in association with another installation with a power/heat generating instal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9/00Specific waste
    • F23G2209/14Gaseous waste or fu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215/00Preventing emissions
    • F23J2215/20Sulfur; Compounds thereof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燃烧技术领域。该燃烧控制设备包括一级燃烧设备、二级燃烧设备和排放装置;一级燃烧设备的出口与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连接,一级燃烧设备用于在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下对氨气进行第一次燃烧,以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二级燃烧设备的出口与排放装置连接,二级燃烧设备用于在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下进行第二次燃烧,以将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排放装置用于对从二级燃烧设备出口处排出的烟气进行排放。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氮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减少了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提高了氨气生成氮气的转化率,解决了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超标的问题。

Description

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因此,为了保护环境,油气开发过程中,燃烧产生的烟气需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在通过酸性水汽提装置对含硫污水进行处理过程中,能够抽出粗氨气,然后经三级冷凝脱液后的粗氨气经烧氨炉一次性焚烧后,将产生的烟气经烟囱进行排放。
但是,由于氨气在进行焚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三种分解,分别为完全燃烧分解、不完全燃烧分解和氨的热分解。由于发生不完全燃烧分解时,氨气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将会存在大量氮氧化物,从而导致烟气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将含有大量氮氧化物的烟气排放后,将会导致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高,无法到达烟气排放标准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控制设备,所述燃烧控制设备包括一级燃烧设备、二级燃烧设备和排放装置;
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出口与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连接,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用于在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下对氨气进行第一次燃烧,以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所述第一燃烧温度为保持氨气的主燃烧反应为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以及副燃烧反应为不完全燃烧反应的温度,所述第一配风量为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的配风量;
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出口与所述排放装置连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用于在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下进行第二次燃烧,以将所述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所述排放装置用于对从所述二级燃烧设备出口处排出的烟气进行排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级燃烧设备包括氨气进气控制端、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第一风量控制端、第一烧氨炉和第一锅炉;
所述氨气进气控制端、所述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和所述第一风量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烧氨炉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烧氨炉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锅炉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锅炉的出口与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级燃烧设备包括尾气进气控制端、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第二风量控制端、第二烧氨炉和第二锅炉;
所述尾气进气控制端、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和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烧氨炉的入口连接,所述尾气进气控制端还与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烧氨炉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锅炉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锅炉的出口与所述排放装置的入口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终端中,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上述一方面所述的燃烧控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所述氨气在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
其中,所述第一燃烧温度为保持氨气的主燃烧反应为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以及副燃烧反应为不完全燃烧反应的温度,所述第一配风量为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的配风量,所述氮氧化物为所述氨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所述一氧化碳为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的燃料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所述氮气为所述氨气发生所述完全燃烧反应、所述热分解反应以及所述一氧化碳与所述氮氧化物发生所述还原反应时产生,所述二氧化碳为所述一氧化碳与所述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时产生;
当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到二级燃烧设备后,在所述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所述一氧化碳过程中,将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二燃烧温度,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二配风量,以使所述一氧化碳在所述二级燃烧设备中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控制排放装置将所述氮氧化物、所述氮气和所述二氧化碳进行排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所述氨气在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之前,还包括:
获取进入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氨气的含量;
根据所述氨气的含量,从第一含量、温度与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所述第一燃烧温度和所述第一配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所述氨气在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尾气到达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时,如果检测到所述尾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获取所述尾气中所述一氧化碳的含量;
根据所述一氧化碳的含量,从第二含量、温度和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所述第二燃烧温度和所述第二配风量;
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所述尾气、燃料气和风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所述一氧化碳、所述氮氧化物、所述氮气、所述二氧化碳、燃料气和风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包括:
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尾气进气控制端开启,所述尾气通过所述尾气进气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开启,所述燃料气通过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开启,所述风通过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控制终端中,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上述一方面所述的燃烧控制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所述氨气在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
其中,所述第一燃烧温度为保持氨气的主燃烧反应为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以及副燃烧反应为不完全燃烧反应的温度,所述第一配风量为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的配风量,所述氮氧化物为所述氨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所述一氧化碳为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的燃料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所述氮气为所述氨气发生所述完全燃烧反应、所述热分解反应以及所述一氧化碳与所述氮氧化物发生所述还原反应时产生,所述二氧化碳为所述一氧化碳与所述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时产生;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到二级燃烧设备后,在所述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所述一氧化碳过程中,将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二燃烧温度,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二配风量,以使所述一氧化碳在所述二级燃烧设备中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排放装置将所述氮氧化物、所述氮气和所述二氧化碳进行排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进入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氨气的含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氨气的含量,从第一含量、温度与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所述第一燃烧温度和所述第一配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尾气到达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时,如果检测到所述尾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获取所述尾气中所述一氧化碳的含量;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一氧化碳的含量,从第二含量、温度和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所述第二燃烧温度和所述第二配风量;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所述尾气、燃料气和风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控制模块用于:
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尾气进气控制端开启,所述尾气通过所述尾气进气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开启,所述燃料气通过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开启,所述风通过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燃烧控制方法中的任一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燃烧控制设备包括两个燃烧设备,氨气在一级燃烧设备中进行第一次燃烧时,由于能够在第一配风量下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减少了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提高了氨气生成氮气反应的转化率,同时遏制了氨气燃烧生成氮氧化物的反应,有效的解决了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超标的问题。之后尾气在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时,能够将还原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继续进行反应,从而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了排放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使排放的烟气符合烟气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燃烧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燃烧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燃烧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燃烧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燃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燃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一级燃烧设备,2:二级燃烧设备,3:排放装置;
11:氨气进气控制端,12: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13:第一风量控制端,14:第一烧氨炉,15:第一锅炉;
21:尾气进气控制端,22: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23:第二风量控制端,24:第二烧氨炉,25:第二锅炉;
31:脱硫撬块,32: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控制设备及燃烧控制方法进行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目前,为了保护环境,在排放污水前,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比如,在对含硫污水进行排放前,需要对含硫污水进行处理。目前,能够通过硫磺回收联合装置对含硫污水进行处理,硫磺回收联合装置中的酸性水汽提装置能够采用单塔加压,侧线抽出的工艺原理,即汽提塔顶部得到浓度较高的硫化氢,塔中段侧线抽出粗氨气,从而将含硫污水中硫化物、氨氮加以回收去除,达到环保、回收利用的目的。酸性水汽提装置汽提塔侧线抽出粗氨气,经三级冷凝脱液后的粗氨气经烧氨炉一次性焚烧,烟气经烟囱排放。但是,由于氨气在进行焚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三种分解,分别为完全燃烧分解、不完全燃烧分解和氨的热分解。其中,当发生完全燃烧分解时,氨气能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发生热分解时,氨气能够生成氮气和氢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分解时,氨气能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氮氧化物)和水。由于发生不完全燃烧分解时,氨气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将会存在大量氮氧化物,从而导致烟气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将含有大量氮氧化物的烟气排放后,将会导致环境污染。
基于这样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氮氧化物含量,使烟气达到排放标准的燃烧控制方法。
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燃烧控制设备包括一级燃烧设备1、二级燃烧设备2和排放装置3;一级燃烧设备1的出口与二级燃烧设备2的入口连接,一级燃烧设备1用于在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下对氨气进行第一次燃烧,以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第一燃烧温度为保持氨气燃烧反应为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的温度,第一配风量为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的配风量;二级燃烧设备2的出口与排放装置3连接,二级燃烧设备2用于在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下进行第二次燃烧,以将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排放装置3用于对从二级燃烧设备出口处排出的烟气进行排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燃烧控制设备包括两个燃烧设备,氨气在一级燃烧设备中进行第一次燃烧时,由于能够在第一配风量下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减少了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提高了氨气生成氮气反应的转化率,同时遏制了氨气燃烧生成氮氧化物的反应,有效的解决了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超标的问题。之后尾气在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时,能够将还原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继续进行反应,从而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了排放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使排放的烟气符合烟气排放标准。
需要说明的,该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能够根据进入一级燃烧设备1的氨气的含量确定,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能够根据进入二级燃烧设备2的一氧化碳的含量确定。或者,第一燃烧温度、第一配风量、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还能够根据需求事先进行设置,比如,第一燃烧温度能够在1380-1400摄氏度之间,第二燃烧温度能够在800-900摄氏度之间,第一配风量的含氧量能够为0.5%-1%之间,第二配风量的含氧量能够在1%—3%之间。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燃烧温度是指一级燃烧设备1的炉膛温度,第二燃烧温度为二级燃烧设备2的炉膛温度。
作为一种示例,氨气进入一级燃烧设备1中后,一级燃烧设备1能够在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下对氨气进行第一次燃烧;在燃烧过程中,氨气能够在第一燃烧温度下主要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从而产生氮气和水,次要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从而生成一氧化氮(氮氧化物)和水;由于氨气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时,第一配风量能够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也即是,在第一配风量下,一级燃烧设备1中将会欠氧燃烧,燃烧气因不完全燃烧将会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从而一氧化碳能够与氮氧化物在一级燃烧设备中发生还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氮气。
作为一种示例,由于一级燃烧设备1与二级燃烧设备2连接,因此,一级燃烧设备1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将会进入到二级燃烧设备,在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到二级燃烧设备后,在二级燃烧设备2能够按照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燃烧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二级燃烧设备2中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由于在一级燃烧设备1进行第一次燃烧后,产生的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较高时,同样会使排放的烟气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需要降低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因此,二级燃烧设备2主要用于降低一氧化碳的含量。
由于该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能够根据进入一级燃烧设备1的氨气的含量确定,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能够根据进入二级燃烧设备2的一氧化碳的含量确定,因此,控制终端能够获取进入一级燃烧设备1的氨气的含量,并根据氨气的含量,从第一含量、温度与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在一级燃烧设备1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之后,控制终端能够在检测到一级燃烧设备1的尾气到达二级燃烧设备2的入口处,且尾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获取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并根据一氧化碳的含量,从第二含量、温度和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燃烧控制设备。
作为一种示例,一级燃烧设备1排放的尾气中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也可能因一氧化碳的还原反应,导致不包括氮氧化物;一级燃烧设备1的尾气进入到二级燃烧设备2中后,经过二级燃烧设备2对一氧化碳的燃烧,二级燃烧设备2中排放的尾气包括二氧化碳和氮气,或者,包括二氧化碳、氮气和少量一氧化碳,或者,包括二氧化碳、氮气、少量一氧化碳和少量氮氧化物。
作为一种示例,排放装置3能够将从二级燃烧设备2中排出的尾气进行排放。当二级燃烧设备2的排放尾气包括二氧化碳和氮气时,排放装置3排放二氧化碳和氮气;当二级燃烧设备2的排放尾气包括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时,排放装置3将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进行排放;当二级燃烧设备3的排放尾气包括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碳和少量氮氧化物时,排放装置3将二氧化碳、氮气、少量一氧化碳和少量氮氧化物进行排放。
需要说明的是,一级燃烧设备1与二级燃烧设备2中的燃烧气能够为瓦斯、天然气等等。
参见图2,一级燃烧设备1包括氨气进气控制端11、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12、第一风量控制端13、第一烧氨炉14和第一锅炉15;氨气进气控制端11、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12和第一风量控制端13与第一烧氨炉14的入口连接,第一烧氨炉14的出口与第一锅炉15的入口连接,第一锅炉15的出口与二级燃烧设备2的入口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氨气进气控制端11用于控制氨气是否进入第一烧氨炉14,在氨气进气控制端11开启时,氨气能够有进入到第一烧氨炉14中,在氨气进气控制端11关闭时,氨气无法进入第一烧氨炉14中。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12用于控制燃料气是否能够进入第一烧氨炉14中,在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12开启时,燃料气进入第一烧氨炉14中,在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12关闭时,燃料气无法进入第一烧氨炉14中。第一风量控制端13用于控制风是否能够进入第一烧氨炉14中,在第一风量控制端13开启时,风进入第一烧氨炉14中,在第一风量控制端13关闭时,风无法进入第一烧氨炉1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氮氧化物的含量,此时需要增加一氧化碳的含量,如果一氧化碳一直处于第一烧氨炉14中,那么一氧化碳很有可能会在第一烧氨炉14中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可能会减少还原反应,导致未能大量降低氮氧化物的含量。因此,一级燃烧设备1中能够包括第一锅炉15,氨气在第一烧氨炉14中燃烧后,尾气能够进入第一锅炉15中,由于在第一锅炉15中不存在燃烧,从而降低了一氧化碳在第一燃烧解阶段进行燃烧的可能,提高了一氧化碳与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的可能,降低了氮氧化物的含量。
参见图3,二级燃烧设备2包括尾气进气控制端21、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22、第二风量控制端23、第二烧氨炉24和第二锅炉25;尾气进气控制端21、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22和第二风量控制端23与第二烧氨炉24的入口连接,尾气进气控制端21还与一级燃烧设备1的出口连接,第二烧氨炉24的出口与第二锅炉25的入口连接,第二锅炉25的出口与排放装置3的入口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尾气进气控制端21用于控制一级燃烧设备1中的尾气是否进入第二烧氨炉24,在尾气进气控制端21开启时,尾气能够有进入到第二烧氨炉24中,在尾气进气控制端21关闭时,尾气无法进入第二烧氨炉24中。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22用于控制燃料气是否能够进入第二烧氨炉24中,在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22开启时,燃料气进入第二烧氨炉24中,在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22关闭时,燃料气无法进入第二烧氨炉24中。第二风量控制端23用于控制风是否能够进入第二烧氨炉24中,在第二风量控制端23开启时,风进入第二烧氨炉24中,在第二风量控制端23关闭时,风无法进入第二烧氨炉24中。
作为一种示例,氨气进气控制端11、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12、第一风量控制端、尾气进气控制端21、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22和第二风量控制端23均由控制终端进行控制,控制终端能够控制氨气进气控制端11、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12、第一风量控制端、尾气进气控制端21、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22和第二风量控制端23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终端在检测到一级燃烧设备的尾气含量不发生变化,且确定第二配风量和第二燃烧温度后,能够控制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尾气、燃料气和风进入二级燃烧设备2。也即是,控制终端能够控制二级燃烧设备2的尾气进气控制端21开启,尾气通过尾气进气控制端21进入二级燃烧设备2;控制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22开启,燃料气通过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22进入二级燃烧设备2;控制第二风量控制端23开启,风通过第二风量控制端23进入二级燃烧设备2。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放装置3中能够包括脱硫撬块31、烟囱32、其他控制终端等设备。
参见图4,尾气进气控制端21还与一级燃烧设备1中的第一锅炉15的出口连接,第二锅炉25的出口与排放装置3的入口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燃烧控制设备包括两个燃烧设备,氨气在一级燃烧设备中进行第一次燃烧时,由于能够在第一配风量下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减少了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提高了氨气生成氮气反应的转化率,同时遏制了氨气燃烧生成氮氧化物的反应,有效的解决了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超标的问题。之后尾气在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时,能够将还原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继续进行反应,从而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了排放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使排放的烟气符合烟气排放标准。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控制方法流程图,该燃烧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终端中,该控制终端用于控制上述图1-图4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控制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该氨气在该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
其中,该第一燃烧温度为保持氨气的主燃烧反应为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以及副燃烧反应为不完全燃烧反应的温度,该第一配风量为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的配风量,该氮氧化物为该氨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该一氧化碳为该一级燃烧设备中的燃料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该氮气为该氨气发生该完全燃烧反应、该热分解反应以及该一氧化碳与该氮氧化物发生该还原反应时产生,该二氧化碳为该一氧化碳与该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时产生;
步骤502:当该一级燃烧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到二级燃烧设备后,在该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该一氧化碳过程中,将该二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二燃烧温度,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二配风量,以使该一氧化碳在该二级燃烧设备中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步骤503:控制排放装置将该氮氧化物、该氮气和该二氧化碳进行排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氨气在一级燃烧设备中进行第一次燃烧时,由于能够在第一配风量下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减少了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提高了氨气生成氮气反应的转化率,同时遏制了氨气燃烧生成氮氧化物的反应,有效的解决了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超标的问题。之后尾气在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时,能够将还原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继续进行反应,从而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了排放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使排放的烟气符合烟气排放标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该氨气在该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之前,还包括:
获取进入该一级燃烧设备的氨气的含量;
根据该氨气的含量,从第一含量、温度与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该第一燃烧温度和该第一配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该氨气在该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该一级燃烧设备的尾气到达该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时,如果检测到该尾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获取该尾气中该一氧化碳的含量;
根据该一氧化碳的含量,从第二含量、温度和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该第二燃烧温度和该第二配风量;
控制该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该尾气、燃料气和风进入该二级燃烧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该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该一氧化碳、该氮氧化物、该氮气、该二氧化碳、燃料气和风进入该二级燃烧设备,包括:
控制该二级燃烧设备的尾气进气控制端开启,该尾气通过该尾气进气控制端进入该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该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开启,该燃料气通过该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进入该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该第二风量控制端开启,该风通过该第二风量控制端进入该二级燃烧设备。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控制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燃烧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终端中进行举例说明,该控制终端用于控制上述图1-图4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控制设备,该燃烧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601: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氨气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燃烧温度为保持氨气的主燃烧反应为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以及副燃烧反应为不完全燃烧反应的温度,该第一配风量为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的配风量,该氮氧化物为该氨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该一氧化碳为该一级燃烧设备中的燃料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该氮气为该氨气发生该完全燃烧反应、该热分解反应以及该一氧化碳与该氮氧化物发生该还原反应时产生,该二氧化碳为该一氧化碳与该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时产生。
作为一种示例,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控制终端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氨气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之后,还能够获取进入一级燃烧设备的氨气的含量;根据氨气的含量,从第一含量、温度与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氨气在进入一级燃烧设备中后,控制终端能够控制一级燃烧设备在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下对氨气进行第一次燃烧;在燃烧过程中,氨气能够在第一燃烧温度下主要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从而产生氮气和水,次要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从而生成一氧化氮(氮氧化物)和水。由于氨气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时,第一配风量能够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也即是,在第一配风量下,一级燃烧设备中将会欠氧燃烧,燃烧气因不完全燃烧将会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从而一氧化碳能够与氮氧化物在一级燃烧设备中发生还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氮气。
还需要说明的,该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能够根据进入一级燃烧设备的氨气的含量确定。或者,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还能够根据需求事先进行设置,比如,第一燃烧温度能够在1380-1400摄氏度之间,第一配风量的含氧量能够为0.5%-1%之间。第一燃烧温度是指一级燃烧设备的炉膛温度。
步骤602:当一级燃烧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到二级燃烧设备后,在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一氧化碳过程中,控制终端将二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二燃烧温度,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二配风量,以使一氧化碳在二级燃烧设备中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由于控制终端在控制一级燃烧设备进行第一次燃烧后,产生的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较高,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较高时,同样会使排放的烟气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需要降低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因此,控制终端能够将二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二燃烧温度,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二配风量,以使一氧化碳在二级燃烧设备中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风量和第二燃烧温度为控制终端在检测到一级燃烧设备产生尾气之后确定得到。
作为一种示例,当控制终端检测到一级燃烧设备的尾气到达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时,如果检测到尾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获取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根据一氧化碳的含量,从第二含量、温度和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控制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尾气、燃料气和风进入二级燃烧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终端控制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二氧化碳、燃料气和风进入二级燃烧设备的操作至少包括:控制二级燃烧设备的尾气进气控制端开启,尾气通过尾气进气控制端进入二级燃烧设备;控制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开启,燃料气通过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进入二级燃烧设备;控制第二风量控制端开启,风通过第二风量控制端进入二级燃烧设备。
需要说明的,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能够根据进入二级燃烧设备的一氧化碳的含量确定。或者,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还能够根据需求事先进行设置,比如,第二燃烧温度能够在800-900摄氏度之间,第二配风量的含氧量能够在1%—3%之间。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燃烧温度为二级燃烧设备的炉膛温度。一级燃烧设备与二级燃烧设备中的燃烧气能够为瓦斯、天然气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级燃烧设备排放的尾气中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也可能因一氧化碳的还原反应,导致不包括氮氧化物;一级燃烧设备的尾气进入到二级燃烧设备中后,经过二级燃烧设备对一氧化碳的燃烧,二级燃烧设备中排放的尾气包括二氧化碳和氮气,或者,包括二氧化碳、氮气和少量一氧化碳,或者,包括二氧化碳、氮气、少量一氧化碳和少量氮氧化物。
步骤603:控制终端控制排放装置将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进行排放。
作为一种示例,控制终端能够控制排放装置将从二级燃烧设备中排出的尾气进行排放。当二级燃烧设备的排放尾气包括二氧化碳和氮气时,控制排放装置排放二氧化碳和氮气;当二级燃烧设备的排放尾气包括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时,控制排放装置将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进行排放;当二级燃烧设备的排放尾气包括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碳和少量氮氧化物时,控制排放装置将二氧化碳、氮气、少量一氧化碳和少量氮氧化物进行排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氨气在一级燃烧设备中进行第一次燃烧时,由于能够在第一配风量下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减少了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提高了氨气生成氮气反应的转化率,同时遏制了氨气燃烧生成氮氧化物的反应,有效的解决了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超标的问题。之后尾气在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时,能够将还原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继续进行反应,从而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了排放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使排放的烟气符合烟气排放标准。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燃烧控制装置可以由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该装置应用于控制终端中,控制终端用于控制上述图1-图4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控制设备,该燃烧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块701、第二控制模块702和第三控制模块703。
第一控制模块701,用于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所述氨气在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
其中,所述第一燃烧温度为保持氨气的主燃烧反应为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以及副燃烧反应为不完全燃烧反应的温度,所述第一配风量为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的配风量,所述氮氧化物为所述氨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所述一氧化碳为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的燃料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所述氮气为所述氨气发生所述完全燃烧反应、所述热分解反应以及所述一氧化碳与所述氮氧化物发生所述还原反应时产生,所述二氧化碳为所述一氧化碳与所述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时产生;
第二控制模块702,用于当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到二级燃烧设备后,在所述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所述一氧化碳过程中,将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二燃烧温度,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二配风量,以使所述一氧化碳在所述二级燃烧设备中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第三控制模块703,用于控制排放装置将所述氮氧化物、所述氮气和所述二氧化碳进行排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704,用于获取进入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氨气的含量;
第二获取模块705,用于根据所述氨气的含量,从第一含量、温度与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所述第一燃烧温度和所述第一配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706,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尾气到达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时,如果检测到所述尾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获取所述尾气中所述一氧化碳的含量;
第四获取模块707,用于根据所述一氧化碳的含量,从第二含量、温度和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所述第二燃烧温度和所述第二配风量;
第四控制模块708,用于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所述尾气、燃料气和风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控制模块708用于:
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尾气进气控制端开启,所述尾气通过所述尾气进气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开启,所述燃料气通过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开启,所述风通过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氨气在一级燃烧设备中进行第一次燃烧时,由于能够在第一配风量下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减少了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提高了氨气生成氮气反应的转化率,同时遏制了氨气燃烧生成氮氧化物的反应,有效的解决了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超标的问题。之后尾气在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时,能够将还原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继续进行反应,从而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了排放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使排放的烟气符合烟气排放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控制装置在进行燃烧控制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控制装置与燃烧控制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终端1000的结构框图。该控制终端1000可以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控制终端1000还可能被称为用户设备、便携式终端、膝上型终端、台式终端等其他名称。
通常,控制终端1000包括有: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
处理器10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10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可以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10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10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终端10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10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外围设备接口10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10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1004、显示屏1005、摄像头组件1006、音频电路1007、定位组件1008和电源1009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10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外围设备接口10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外围设备接口10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10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10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10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10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10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城域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10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显示屏10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10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10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10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10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10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05可以为一个,设置控制终端10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控制终端10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控制终端10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10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1005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组件10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10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10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音频电路10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10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10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控制终端10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1001或射频电路10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10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定位组件1008用于定位控制终端10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1008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俄罗斯的格雷纳斯系统或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1009用于为控制终端10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1009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1009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支持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终端1000还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010。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010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1011、陀螺仪传感器1012、压力传感器1013、指纹传感器1014、光学传感器1015以及接近传感器1016。
加速度传感器1011可以检测以控制终端1000建立的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大小。比如,加速度传感器1011可以用于检测重力加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处理器1001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1011采集的重力加速度信号,控制显示屏1005以横向视图或纵向视图进行用户界面的显示。加速度传感器1011还可以用于游戏或者用户的运动数据的采集。
陀螺仪传感器1012可以检测控制终端1000的机体方向及转动角度,陀螺仪传感器1012可以与加速度传感器1011协同采集用户对控制终端1000的3D动作。处理器1001根据陀螺仪传感器1012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动作感应(比如根据用户的倾斜操作来改变UI)、拍摄时的图像稳定、游戏控制以及惯性导航。
压力传感器1013可以设置在控制终端1000的侧边框和/或显示屏1005的下层。当压力传感器1013设置在控制终端1000的侧边框时,可以检测用户对控制终端1000的握持信号,由处理器1001根据压力传感器1013采集的握持信号进行左右手识别或快捷操作。当压力传感器1013设置在显示屏1005的下层时,由处理器1001根据用户对显示屏1005的压力操作,实现对UI界面上的可操作性控件进行控制。可操作性控件包括按钮控件、滚动条控件、图标控件、菜单控件中的至少一种。
指纹传感器1014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由处理器1001根据指纹传感器1014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或者,由指纹传感器1014根据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为可信身份时,由处理器1001授权该用户执行相关的敏感操作,该敏感操作包括解锁屏幕、查看加密信息、下载软件、支付及更改设置等。指纹传感器1014可以被设置控制终端1000的正面、背面或侧面。当控制终端1000上设置有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时,指纹传感器1014可以与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集成在一起。
光学传感器1015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10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控制显示屏1005的显示亮度。具体地,当环境光强度较高时,调高显示屏1005的显示亮度;当环境光强度较低时,调低显示屏1005的显示亮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还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10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动态调整摄像头组件1006的拍摄参数。
接近传感器1016,也称距离传感器,通常设置在控制终端1000的前面板。接近传感器1016用于采集用户与控制终端10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近传感器1016检测到用户与控制终端10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时,由处理器1001控制显示屏1005从亮屏状态切换为息屏状态;当接近传感器1016检测到用户与控制终端10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时,由处理器1001控制显示屏1005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控制终端10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上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燃烧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控制设备包括一级燃烧设备、二级燃烧设备和排放装置;
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出口与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连接,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用于在第一燃烧温度和第一配风量下对氨气进行第一次燃烧,以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所述第一燃烧温度为保持氨气的主燃烧反应为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以及副燃烧反应为不完全燃烧反应的温度,所述第一配风量为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的配风量;
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出口与所述排放装置连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用于在第二燃烧温度和第二配风量下进行第二次燃烧,以将所述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所述排放装置用于对从所述二级燃烧设备出口处排出的烟气进行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燃烧设备包括氨气进气控制端、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第一风量控制端、第一烧氨炉和第一锅炉;
所述氨气进气控制端、所述第一燃料进气控制端和所述第一风量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烧氨炉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烧氨炉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锅炉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锅炉的出口与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燃烧设备包括尾气进气控制端、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第二风量控制端、第二烧氨炉和第二锅炉;
所述尾气进气控制端、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和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烧氨炉的入口连接,所述尾气进气控制端还与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烧氨炉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锅炉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锅炉的出口与所述排放装置的入口连接。
4.一种燃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终端中,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燃烧控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所述氨气在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
其中,所述第一燃烧温度为保持氨气的主燃烧反应为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以及副燃烧反应为不完全燃烧反应的温度,所述第一配风量为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的配风量,所述氮氧化物为所述氨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所述一氧化碳为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的燃料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所述氮气为所述氨气发生所述完全燃烧反应、所述热分解反应以及所述一氧化碳与所述氮氧化物发生所述还原反应时产生,所述二氧化碳为所述一氧化碳与所述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时产生;
当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到二级燃烧设备后,在所述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所述一氧化碳过程中,将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二燃烧温度,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二配风量,以使所述一氧化碳在所述二级燃烧设备中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控制排放装置将所述氮氧化物、所述氮气和所述二氧化碳进行排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所述氨气在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之前,还包括:
获取进入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氨气的含量;
根据所述氨气的含量,从第一含量、温度与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所述第一燃烧温度和所述第一配风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所述氨气在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尾气到达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时,如果检测到所述尾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获取所述尾气中所述一氧化碳的含量;
根据所述一氧化碳的含量,从第二含量、温度和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所述第二燃烧温度和所述第二配风量;
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所述尾气、燃料气和风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所述一氧化碳、所述氮氧化物、所述氮气、所述二氧化碳、燃料气和风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包括:
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尾气进气控制端开启,所述尾气通过所述尾气进气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开启,所述燃料气通过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开启,所述风通过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8.一种燃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控制终端中,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燃烧控制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氨气过程中,将一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一燃烧温度,并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一配风量,以使所述氨气在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
其中,所述第一燃烧温度为保持氨气的主燃烧反应为完全燃烧反应和热分解反应,以及副燃烧反应为不完全燃烧反应的温度,所述第一配风量为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的配风量,所述氮氧化物为所述氨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所述一氧化碳为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中的燃料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时产生,所述氮气为所述氨气发生所述完全燃烧反应、所述热分解反应以及所述一氧化碳与所述氮氧化物发生所述还原反应时产生,所述二氧化碳为所述一氧化碳与所述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时产生;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一级燃烧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到二级燃烧设备后,在所述二级燃烧设备中燃烧所述一氧化碳过程中,将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燃烧温度控制在第二燃烧温度,将配风量控制在第二配风量,以使所述一氧化碳在所述二级燃烧设备中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排放装置将所述氮氧化物、所述氮气和所述二氧化碳进行排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进入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氨气的含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氨气的含量,从第一含量、温度与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所述第一燃烧温度和所述第一配风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一级燃烧设备的尾气到达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时,如果检测到所述尾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获取所述尾气中所述一氧化碳的含量;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一氧化碳的含量,从第二含量、温度和配风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所述第二燃烧温度和所述第二配风量;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入口处的各个开关开启,以使所述尾气、燃料气和风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模块用于:
控制所述二级燃烧设备的尾气进气控制端开启,所述尾气通过所述尾气进气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开启,所述燃料气通过所述第二燃料进气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控制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开启,所述风通过所述第二风量控制端进入所述二级燃烧设备。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285642.0A 2021-03-17 2021-03-17 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115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5642.0A CN115111591A (zh) 2021-03-17 2021-03-17 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5642.0A CN115111591A (zh) 2021-03-17 2021-03-17 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591A true CN115111591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2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5642.0A Pending CN115111591A (zh) 2021-03-17 2021-03-17 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159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8087A (en) * 1975-03-04 1977-10-05 Zink Co John Process for disposal of oxides of nitrogen
US20050022553A1 (en) * 1998-08-21 2005-02-03 Abrams Stan E. Oxygen-based biomass combus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4696949A (zh) * 2015-03-09 2015-06-10 李毅强 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
CN207584787U (zh) * 2017-12-08 2018-07-06 南京博纳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超低氮烧氨联合废气废液焚烧系统
CN111271715A (zh) * 2020-02-27 2020-06-12 亚德(上海)环保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低氮低能焚烧炉以及焚烧工艺
CN112178624A (zh) * 2020-10-19 2021-01-05 河南佳诺威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锅炉低氮燃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8087A (en) * 1975-03-04 1977-10-05 Zink Co John Process for disposal of oxides of nitrogen
US20050022553A1 (en) * 1998-08-21 2005-02-03 Abrams Stan E. Oxygen-based biomass combus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4696949A (zh) * 2015-03-09 2015-06-10 李毅强 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
CN207584787U (zh) * 2017-12-08 2018-07-06 南京博纳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超低氮烧氨联合废气废液焚烧系统
CN111271715A (zh) * 2020-02-27 2020-06-12 亚德(上海)环保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低氮低能焚烧炉以及焚烧工艺
CN112178624A (zh) * 2020-10-19 2021-01-05 河南佳诺威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锅炉低氮燃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56269A1 (zh) 一种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17956B (zh) 一种控制屏幕显示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536004B (zh) 多传感器应用于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828688B (zh) 屏幕损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71976B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9491924B (zh) 代码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109608B (zh) 文本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378900A (zh) 歌单共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705614A (zh) 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81655A (zh) 语音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00301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111591A (zh) 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158575B (zh) 终端执行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061369A (zh) 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41266B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87607B (zh) 拍摄提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24815B (zh) 汽车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94751A (zh) 车辆功能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08989A (zh) 汽车数据的比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779920A (zh)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全车窗手势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71803B (zh) 一种物理硬件操作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芯片
CN109078331B (zh) 模拟按键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95770A (zh) 展示应用页面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268234A (zh) 页面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986700A (zh) 无接触式操作触发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