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5816A - 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5816A
CN115105816A CN202110292778.4A CN202110292778A CN115105816A CN 115105816 A CN115105816 A CN 115105816A CN 202110292778 A CN202110292778 A CN 202110292778A CN 115105816 A CN115105816 A CN 115105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et
ball
practice
ba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27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2927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5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5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581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38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for tenni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9B19/003Repetitive work cycles; Sequence of movements
    • G09B19/0038Sport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是从控球空间感、脚下移动、手抛球练习开始,由小场地、小幅度轻颠球至学习完整击球动作的过程,是指在画好长方格的小场地上,以丁字步或者半开放式,站立于长方格的某一角处,通过脚下位置移动寻找正确的击球点,通过手抛球练习控制击球的力量和方向,最后实现完整击球动作练习。本发明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练习者能够更快、更简单的掌握学习的重点和技术,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正规的网球技术动作,使练习者真正的爱上网球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液态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体育的热爱,乒乓球、羽毛球及网球等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网球是一项难于上手的体育运动,网球之所以难学,难上手,并不是因为他的动作难度太大,脚下的奔跑速度不够快,而是因为学习者缺乏必要的运动基础,或者说是缺乏必要的运动能力,因此,才会发生网球难以掌握的现象。
对于网球来说,所谓的运动基础或者是能力,包括了方方面面,最突出的特点为:
1.对来球飞行路线和落点的判断能力;
2.正确的脚下移动能力;
3.对自身以及击球动作、力量的控制能力;
当掌握上述几点,就会很容易的找到击球点的位置,从而形成固定的击球动作。
对于击球动作正确与否的判断:
首先,要符合人体结构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并且,遵循在击球过程中,力量逐步传递的顺序,将自己的击球控制得很好,达到自己想要的各种目的,即可视为合理动作。
打网球最讲究的是控制,不仅仅是控制网球,更重要的是,要让练习者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
因此,本发明从练习者的运动基础开始着手,其中包括控球能力、空间感训练、脚下移动训练以及击球节奏训练等各个方面进行。
在整个的练习过程中,遵循从单一的基础能力训练,到复杂的组合训练,由控球训练,到控制自己身体的训练,由寻找正确的击球点训练,到完整的击球动作训练的过程,并且在练习者练习时,不需要专门的网球场地,也不需要有专业的网球教练亲自上手进行训练,简单、方便、具有趣味性,还能够增强学习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是从控球空间感、脚下移动、手抛球练习开始,由小场地、小幅度轻颠球至学习完整击球动作的过程,在画好长方格的小场地上,以丁字步或者半开放式,站立于长方格的某一角处,通过脚下位置移动寻找正确的击球点,通过手抛球练习控制击球的力量和方向,最后实现完整击球动作练习。
优选的,所述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的步骤包括正手击球练习、双反手击球练习、单反击球练习、发球练习、切削练习、截击练习;所述正手击球练习包括颠球练习、空间感及抛球练习、练习前的准备与移动训练、击球点和两人对颠球练习、小幅挥拍动作练习、大幅挥拍上肩击球练习、完整动作练习;所述双反手击球练习包括双反手颠球练习、双反击球的脚下移动和空间感练习、双反小幅度挥拍动作与击球练习、完整挥拍动作击球练习;所述单反击球练习包括单反击球练习一和单反击球练习二。
优选的,所述正手击球练习的步骤为:
S1:颠球练习:首先在握住拍把的时,食指与中指要分开,让小臂与拍子形成一条直线,再以持拍的手的虎口中间位置摁住拍框最外面的框面并向下滑到拍把上部拍喉的位置,颠球练习时,将球拍平置于身体右前方腰部高度的位置,尽量站在原地,避免出现跟球跑的现象;
S2:空间感及抛球练习:两人对立而站,其中一方抛球时要保证球落地后的弹跳高于对方肩部的位置,并且应控制落球点与练习者的距离,进行练习的接球者,应伸直双臂与肩平行,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并微微下蹲,随时移动找到球的落点并将球接住;
S3:练习前的准备与移动训练:在练习之前,首先画一个长方形格子,并在长方形格子两侧分别画方格,画好方格后,双方各自以45°的侧立方式站立于长方形左下角外侧,进行击球前的准备,并且在完成击球后,应重新回到长方形左下角外侧做击球准备,且每次移动前和移动后击球时,两只脚的站立位置应相对一致,保持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站立方式;
S4:击球点和两人对颠球练习:刚开始时,方格另一方的队友需以手向上抛球,在抛球时,需要将球落到练习者前方的方格的中间位置,以便于练习者有充足的时间找到正确的击球点,待双方对击球点的判断准确时,进行双人颠球练习,需将球准确落到对方前面的方格里,待双方对击球点的判断准确后,即可以进行连续的两人对颠球练习;
S5:小幅挥拍动作练习:练习时,双方以45°侧立的方式站立于各自的练习位置上,练习时,当球拍挥至身体正前方时需用右手触碰自己左手,且挥拍时,需要保证拍子与小臂还要形成一定的角度,以保证拍面指向身体的正前方;
S6:大幅挥拍上肩击球练习: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上半部分,将球拍放置在身体侧后方,此时手臂与拍子呈一定的角度,左手臂弯曲,置于左肩前方与肩同高的位置,并张开左手,等待收拍,当球来到击球点附近时,挥拍击球,击球后拍子应随着挥拍的轨迹和惯性,继续向前挥动,到达身体正前方后,右臂肘部继续保持弯曲,手腕应保持平直,拍子与小臂成一条直线,之后继续向身体左方挥动到达左手位置,左手用虎口卡在右手上面的拍颈位置,完成收拍动作;
S7:完整动作练习:最后进行完整动作练习,在练习时以侧立的方式,站立于长方形方块的左下角外侧,出拍时首先左肘在向后收拉的同时,微微提起的左脚踝要向内侧转动,同时右腿蹬地,右脚脚踝直立抬起,使身体产生重心转移,当身体转到正对前方一半位置的时候,右臂给球拍施加一个加速挥拍的力量,使它到达击球点的时候,能够具有一个最大的挥拍速度,完成击球动作;收拍后,双肘应高高抬起,右肘应到达下颌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双反手击球练习的步骤为:
SS1:双反手颠球练习: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下半部分,左手以半西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上半部分,拍面垂直于地面,画一个长方形格子,并在长方形格子两侧分别画方格,画好方格后,双方各自以侧立方式站立于长方形右下角外侧,颠球准备时,双臂都应有一定的弯曲,球拍与右臂相对平直,拍面向上打开,拍头与手臂高度一致,通过脚下的移动,找到正确的击球点位置,并把球颠到对方前面的方格内;
SS2:双反击球的脚下移动和空间感练习:将手臂抬起与肩同高,在保持上半身不动的情况下,通过右脚移动带动左脚向前后左右移动;
SS3:双反小幅度挥拍动作与击球练习:左手握拍,球拍放置于身体左侧后方,当拍子向前挥动的时候,拍把引领着拍头向前挥动,当拍子挥到击球点位置时,拍子与右臂保持为一条直线,向上打开拍面,此时拍子的击球点高度在膝关节和髋关节之间的位置,击球后,拍子继续向前方挥动,此时,左手臂向前挥动球拍的同时,右手臂的肘部向内侧收缩靠近身体,使拍头向前甩出去,拍子挥到正前方时,左臂较为平直离开身体的距离远,右臂会紧贴着身体,肘部呈90度左右;
SS4:完整挥拍动作击球练习: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下半部分,左手以半西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上半部分,将拍子引到身体左侧,用身体挡住球拍,拍把指向球场左边球柱的方向,身体侧对对方,右肩应微低于左肩的高度,将身体重心置于左腿,右腿则微微弯曲,在双反击球的初级阶段,左脚蹬地转身的同时,右脚的脚踝要向内侧转动,使脚尖冲向身体的前方或者是前侧方,并踩实地面,拍子向前挥出,击球后,拍把引领着拍头向前挥动,此时右臂的肘部向身体内侧收缩,到了击球点后,使拍头超越拍把,向身体前方挥出。
优选的,所述单反击球练习的步骤为:
SSS1:单反击球方法一:左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喉的位置上,双脚站立于长方形方格的右下角外侧,右脚迈到身体左前方的方格里,随着右腿的迈出,要将身体重心从左腿过渡到右腿上,用拍子以从下向上推挡的方式,将球击至到对方脚下的方格里,在击球的过程中,持拍手臂要一直保持平直的状态,不能出现弯曲;
SSS2:在挥拍击球时,拍子要以右肩为轴,向前上方挥出,划出一个半圆形的运动轨迹,当球拍挥到击球点的时候,手臂和球拍之有一定角度的,当球拍挥到与身体平行的位置时,拍面垂直于地面,拍头向上,手臂与球拍呈一条直线,最后将拍子收于右肩上方的位置,身体保持侧对对方,手腕放松,拍把指向对面的方向;
SSS3:单反击球方法二:左手反手东方式握拍法,将左手手虎口中间的位置对准拍把左面的第一个斜面上,当对方将球抛出后,迅速将左肘抬起,左肘的高度应与左肩同高,形成怀中抱球的状态,并向后拉动球拍,身体重心随着转身的动作向左脚转移,并且要将左脚脚踝向前方旋出,微微超过左脚脚尖,随着球拍向身后下方滑落的同时,将右脚向身体左前方45°的方向迈出,前脚掌触地,脚踝微微抬起,完成引拍后的右臂伸直,并将拍子置于身体的左侧,当抛过来的球离近时,右脚的脚踝向身体内侧旋转到与底线基本平行的位置,同时左腿蹬地,将身体重心向右脚转移,当身体重心到达右腿以后,弯曲的右腿立刻向下蹬地,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以最快的速度将球拍挥出,打出一个高质量的单反球。
优选的,所述发球练习的步骤为:左手拿着网球,右肘要抬到与右肩同高或高于右肩的位置上,并将右手置于背后,当球下落到手臂位置时,右腿蹬地,将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移,同时还要将在抛球时停在空中的左臂,向下压,收于小腹的位置,挥动手臂进行击球时,立在后背的拍子,在向前上方挥动的过程中,手腕要握住球拍,向身体外侧旋转,击球后,拍面要继续随着击球的惯性和运动轨迹向身体外侧旋转,形成用拍子向外拨球一样的效果,当击球的拍面完全冲向身体外侧以后,拍头要向回收,并将拍把向上,然后将拍子收于身体左侧位置,完成发球动作。
优选的,所述切削练习的步骤为:侧对墙壁站距离墙面4-6m的位置上,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喉,将拍子引到身体左侧,腰部高度的位置上,此时拍面应该是以大于45°的状态,向上打开,然后左手向击球点方向高抛球,当球落地以后,再次弹跳到空中停滞的时候,右手从后向前横向挥拍,让球落到斜着打开的拍面上,由于拍面是斜着的,并且从后向前的移动,所以必然会出现,球被切削成倒转的状态,向前飞出去,完成了一次切削的动作。
优选的,所述截击练习的步骤为:当球飞向身体左边时立刻转身,带动身前的球拍,一同转到身体的左侧,将拍子引到与左肩平行的位置,此过程中,将握拍手改成大陆式握拍,然后右脚迈向来球的方向,此时身体重心要从左脚向右脚移动,同时,通过手臂的力量将拍子向来球的方向挥出,挡在球的飞行路线上,即完成截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从控球空间感、脚下移动、手抛球练习开始,由小场地、小幅度轻颠球至学习完整击球动作的过程,通过正手击球练习、双反手击球练习、单反击球练习、发球练习、切削练习、截击练习,使练习者能够更快、更简单的掌握学习的重点和技术,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正规的网球技术动作,使练习者真正的爱上网球运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练习步骤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是从控球空间感、脚下移动、手抛球练习开始,由小场地、小幅度轻颠球至学习完整击球动作的过程,在画好长方格的小场地上,以丁字步或者半开放式,站立于长方格的某一角处,通过脚下位置移动寻找正确的击球点,通过手抛球练习控制击球的力量和方向,最后实现完整击球动作练习;如附图1所示,所述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的步骤包括正手击球练习、双反手击球练习、单反击球练习、发球练习、切削练习、截击练习;所述正手击球练习包括颠球练习、空间感及抛球练习、练习前的准备与移动训练、击球点和两人对颠球练习、小幅挥拍动作练习、大幅挥拍上肩击球练习、完整动作练习;所述双反手击球练习包括双反手颠球练习、双反击球的脚下移动和空间感练习、双反小幅度挥拍动作与击球练习、完整挥拍动作击球练习。
具体的,所述正手击球练习的步骤为:
(1)颠球练习:首先以大陆式握法握住球拍,在握住拍把的时,食指与中指要分开,让小臂与拍子形成一条直线,再以持拍的手的虎口中间位置摁住拍框最外面的框面并向下滑到拍把上部拍喉的位置,颠球练习时,将球拍平置于身体右前方腰部高度的位置,尽量站在原地,避免出现跟球跑的现象,颠球的高度在30—50cm,连续颠够20个球即为合格;
(2)空间感及抛球练习:两人对立而站,其中一方抛球时要保证球落地后的弹跳高于对方肩部的位置,并且球的落点应距离接球者面前1-2m的位置,进行练习的接球者,应伸直双臂与肩平行,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并微微下蹲,随时移动找到球的落点并将球接住;
(3)练习前的准备与移动训练:在练习之前,首先画一个长方形格子,并在长方形格子两侧分别画一个边长为1.2m的方格,画好方格后,双方各自以45°的侧立方式站立于长方形左下角外侧,既不能两只脚平行站立,也不要完全的侧对对方站立,之后将右手臂弯曲,大臂与身体保持一拳的距离,拍子与手臂成一条直线,拍面向上打开,进行击球前的准备,并且在完成击球后,应重新回到长方形左下角外侧做击球准备,且每次移动前和移动后击球时,两只脚的站立位置应相对一致,保持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站立方式;
(4)击球点和两人对颠球练习:刚开始时,方格另一方的队友需以手向上抛球,在抛球时,需要将球落到练习者前方的方格的中间位置,以便于练习者有充足的时间找到正确的击球点,待双方对击球点的判断准确时,进行双人颠球练习,练习者在颠球的时候,保持拍面向上打开,将球准确落到对方前面的方格里,待双方对击球点的判断准确后,即可以进行连续的两人对颠球练习;
(5)小幅挥拍动作练习:练习时,双方以45°侧立的方式站立于各自的练习位置上,将左肘部以90°弯曲,左手置于左肩前方,与肩同高的位置上,右肘弯曲,将小臂横置于右腿侧前方,右手掌伸直,右臂与身体保持一拳距离, 练习时,当球拍挥至身体正前方时需用右手触碰自己左手,且挥拍时,需要保证拍子与小臂还要形成一定的角度,以保证拍面指向身体的正前方;
(6)大幅挥拍上肩击球练习: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上半部分,将球拍放置在身体侧后方45°的位置,此时手臂与拍子呈一定的角度,左手臂弯曲,置于左肩前方与肩同高的位置,并张开左手,等待收拍,当球来到击球点附近时,挥拍击球,击球后拍子应随着挥拍的轨迹和惯性,继续向前挥动,到达身体正前方后,右臂肘部继续保持弯曲,手腕应保持平直,拍子与小臂成一条直线,之后继续向身体左方挥动到达左手位置,左手用虎口卡在右手上面的拍颈位置,完成收拍动作;
(7)完整动作练习:最后进行完整动作练习,在练习时以45°侧立的方式,站立于长方形方块的左下角外侧,将身体重心放在右腿上,右腿弯曲,并将左脚的脚踝微微抬起,将球拍放置在身体后侧,拍把朝向身体右侧,持拍的右臂距离身体一拳的距离,右肘和手腕弯曲,拍头低于拍尾,拍面垂直于地面,左手臂伸出,手掌向下指向身体右侧前方的击球点位置,出拍时首先左肘在向后收拉的同时,微微提起的左脚踝要向内侧转动,同时右腿蹬地,右脚脚踝直立抬起,使身体产生重心转移,当身体转到正对前方一半位置的时候,右臂给球拍施加一个加速挥拍的力量,使它到达击球点的时候,能够具有一个最大的挥拍速度,完成击球动作;收拍后,双肘应高高抬起,右肘应到达下颌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双反手击球练习的步骤为:
1、双反手颠球练习: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下半部分,左手以半西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上半部分,拍面垂直于地面,画一个长方形格子,并在长方形格子两侧分别画一个边长为1.2m的方格,画好方格后,双方各自以45°的侧立方式站立于长方形右下角外侧,颠球准备时,双臂都应有一定的弯曲,球拍与右臂相对平直,拍面向上打开,拍头与手臂高度一致,通过脚下的移动,找到正确的击球点位置,并把球颠到对方前面的方格内;
2、双反击球的脚下移动和空间感练习:将手臂抬起与肩同高,在保持上半身不动的情况下,通过右脚移动带动左脚向前后左右移动;
3、双反小幅度挥拍动作与击球练习:左手握拍,球拍放置于身体左侧后方45°的位置,当拍子向前挥动的时候,拍把引领着拍头向前挥动,当拍子挥到击球点位置时,拍子与右臂保持为一条直线,向上打开拍面,此时拍子的击球点高度在膝关节和髋关节之间的位置,击球后,拍子继续向前方挥动,此时,左手臂向前挥动球拍的同时,右手臂的肘部向内侧收缩靠近身体,使拍头向前甩出去,拍子挥到正前方时,左臂较为平直离开身体的距离远,右臂会紧贴着身体,肘部呈90度左右;
4、完整挥拍动作击球练习: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下半部分,左手以半西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上半部分,将拍子引到身体左侧,用身体挡住球拍,拍把指向球场左边球柱的方向 ,左臂弯曲到90 °的直角状态,右臂也弯曲,但相较于左臂比较平直,身体侧对对方,右肩应微低于左肩的高度,将身体重心置于左腿,右腿则微微弯曲,在左腿前方,使身体形成一个侧弓步,右脚踝微微抬起,在双反击球的初级阶段,左脚蹬地转身的同时,右脚的脚踝要向内侧转动,使脚尖冲向身体的前方或者是前侧方,并踩实地面,拍子向前挥出,击球后,拍把引领着拍头向前挥动,此时右臂的肘部向身体内侧收缩,到了击球点后,使拍头超越拍把,向身体前方挥出。
具体的,所述单反击球练习的步骤为:
1)、单反击球方法一:左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喉的位置上,双脚站立于长方形方格的右下角外侧,右脚迈到身体左前方45度方向的方格里,随着右腿的迈出,要将身体重心从左腿过渡到右腿上,用拍子以从下向上推挡的方式,将球击至到对方脚下的方格里,在击球的过程中,持拍手臂要一直保持平直的状态,不能出现弯曲;在挥拍击球时,拍子要以右肩为轴,向前上方挥出,划出一个半圆形的运动轨迹,当球拍挥到击球点的时候,手臂和球拍之有一定角度的,当球拍挥到与身体平行的位置时,拍面垂直于地面,拍头向上,手臂与球拍呈一条直线,最后将拍子收于右肩上方的位置,身体保持侧对对方,手腕放松,拍把指向对面的方向;
2)、单反击球方法二:左手反手东方式握拍法,将左手手虎口中间的位置对准拍把左面的第一个斜面上,当对方将球抛出后,迅速将左肘抬起,左肘的高度应与左肩同高,形成怀中抱球的状态,并向后拉动球拍,身体重心随着转身的动作向左脚转移,并且要将左脚脚踝向前方旋出,微微超过左脚脚尖,随着球拍向身后下方滑落的同时,将右脚向身体左前方45°的方向迈出,前脚掌触地,脚踝微微抬起,完成引拍后的右臂伸直,并将拍子置于身体的左侧,当抛过来的球离近时,右脚的脚踝向身体内侧旋转到与底线基本平行的位置,同时左腿蹬地,将身体重心向右脚转移,当身体重心到达右腿以后,弯曲的右腿立刻向下蹬地,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以最快的速度将球拍挥出,打出一个高质量的单反球。
具体的,所述发球练习的步骤为:左手拿着网球,右肘要抬到与右肩同高或高于右肩的位置上,并将右手置于背后,当球下落到手臂位置时,右腿蹬地,将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移,同时还要将在抛球时停在空中的左臂,向下压,收于小腹的位置,挥动手臂进行击球时,立在后背的拍子,在向前上方挥动的过程中,手腕要握住球拍,向身体外侧旋转,击球后,拍面要继续随着击球的惯性和运动轨迹向身体外侧旋转,形成用拍子向外拨球一样的效果,当击球的拍面完全冲向身体外侧以后,拍头要向回收,并将拍把向上,然后将拍子收于身体左侧位置,完成发球动作。
具体的,所述切削练习的步骤为:侧对墙壁站距离墙面4-6m的位置上,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喉,将拍子引到身体左侧,腰部高度的位置上,此时拍面应该是以大于45°的状态,向上打开,然后左手向击球点方向高抛球,当球落地以后,再次弹跳到空中停滞的时候,右手从后向前横向挥拍,让球落到斜着打开的拍面上,由于拍面是斜着的,并且从后向前的移动,所以必然会出现,球被切削成倒转的状态,向前飞出去,完成了一次切削的动作。
具体的,所述截击练习的步骤为:当球飞向身体左边时立刻转身,带动身前的球拍,一同转到身体的左侧,将拍子引到与左肩平行的位置,此过程中,将握拍手改成大陆式握拍,然后右脚迈向来球的方向,此时身体重心要从左脚向右脚移动,同时,通过手臂的力量将拍子向来球的方向挥出,挡在球的飞行路线上,即完成截击。
具体的,通过上述正手击球练习、双反手击球练习、单反击球练习、发球练习、切削练习、截击练习,使练习者能够更快、更简单的掌握学习的重点和技术,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正规的网球技术动作,使练习者真正的爱上网球运动。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是从控球空间感、脚下移动、手抛球练习开始,由小场地、小幅度轻颠球至学习完整击球动作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在画好长方格的小场地上,以丁字步或者半开放式,站立于长方格的某一角处,通过脚下位置移动寻找正确的击球点,通过手抛球练习控制击球的力量和方向,最后实现完整击球动作练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的练习步骤包括正手击球练习、双反手击球练习、单反击球练习、发球练习、切削练习、截击练习;所述正手击球练习包括颠球练习、空间感及抛球练习、练习前的准备与移动训练、击球点和两人对颠球练习、小幅挥拍动作练习、大幅挥拍上肩击球练习、完整动作练习;所述双反手击球练习包括双反手颠球练习、双反击球的脚下移动和空间感练习、双反小幅度挥拍动作与击球练习、完整挥拍动作击球练习;所述单反击球练习包括单反击球练习一和单反击球练习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手击球练习的步骤为:
S1:颠球练习:首先在握住拍把的时,食指与中指要分开,让小臂与拍子形成一条直线,再以持拍的手的虎口中间位置摁住拍框最外面的框面并向下滑到拍把上部拍喉的位置,颠球练习时,将球拍平置于身体右前方腰部高度的位置,尽量站在原地,避免出现跟球跑的现象;
S2:空间感及抛球练习:两人对立而站,其中一方抛球时要保证球落地后的弹跳高于对方肩部的位置,并且应控制落球点与练习者的距离,进行练习的接球者,应伸直双臂与肩平行,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并微微下蹲,随时移动找到球的落点并将球接住;
S3:练习前的准备与移动训练:在练习之前,首先画一个长方形格子,并在长方形格子两侧分别画方格,画好方格后,双方各自以45°的侧立方式站立于长方形左下角外侧,进行击球前的准备,并且在完成击球后,应重新回到长方形左下角外侧做击球准备,且每次移动前和移动后击球时,两只脚的站立位置应相对一致,保持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站立方式;
S4:击球点和两人对颠球练习:刚开始时,方格另一方的队友需以手向上抛球,在抛球时,需要将球落到练习者前方的方格的中间位置,以便于练习者有充足的时间找到正确的击球点,待双方对击球点的判断准确时,进行双人颠球练习,需将球准确落到对方前面的方格里,待双方对击球点的判断准确后,即可以进行连续的两人对颠球练习;
S5:小幅挥拍动作练习:练习时,双方以45°侧立的方式站立于各自的练习位置上,练习时,当球拍挥至身体正前方时需用右手触碰自己左手,且挥拍时,需要保证拍子与小臂还要形成一定的角度,以保证拍面指向身体的正前方;
S6:大幅挥拍上肩击球练习: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上半部分,将球拍放置在身体侧后方,此时手臂与拍子呈一定的角度,左手臂弯曲,置于左肩前方与肩同高的位置,并张开左手,等待收拍,当球来到击球点附近时,挥拍击球,击球后拍子应随着挥拍的轨迹和惯性,继续向前挥动,到达身体正前方后,右臂肘部继续保持弯曲,手腕应保持平直,拍子与小臂成一条直线,之后继续向身体左方挥动到达左手位置,左手用虎口卡在右手上面的拍颈位置,完成收拍动作;
S7:完整动作练习:最后进行完整动作练习,在练习时以侧立的方式,站立于长方形方块的左下角外侧,出拍时首先左肘在向后收拉的同时,微微提起的左脚踝要向内侧转动,同时右腿蹬地,右脚脚踝直立抬起,使身体产生重心转移,当身体转到正对前方一半位置的时候,右臂给球拍施加一个加速挥拍的力量,使它到达击球点的时候,能够具有一个最大的挥拍速度,完成击球动作;收拍后,双肘应高高抬起,右肘应到达下颌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反手击球练习的步骤为:
SS1:双反手颠球练习: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下半部分,左手以半西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上半部分,拍面垂直于地面,画一个长方形格子,并在长方形格子两侧分别画方格,画好方格后,双方各自以侧立方式站立于长方形右下角外侧,颠球准备时,双臂都应有一定的弯曲,球拍与右臂相对平直,拍面向上打开,拍头与手臂高度一致,通过脚下的移动,找到正确的击球点位置,并把球颠到对方前面的方格内;
SS2:双反击球的脚下移动和空间感练习:将手臂抬起与肩同高,在保持上半身不动的情况下,通过右脚移动带动左脚向前后左右移动;
SS3:双反小幅度挥拍动作与击球练习:左手握拍,球拍放置于身体左侧后方,当拍子向前挥动的时候,拍把引领着拍头向前挥动,当拍子挥到击球点位置时,拍子与右臂保持为一条直线,向上打开拍面,此时拍子的击球点高度在膝关节和髋关节之间的位置,击球后,拍子继续向前方挥动,此时,左手臂向前挥动球拍的同时,右手臂的肘部向内侧收缩靠近身体,使拍头向前甩出去,拍子挥到正前方时,左臂较为平直离开身体的距离远,右臂会紧贴着身体,肘部呈90度左右;
SS4:完整挥拍动作击球练习: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下半部分,左手以半西式握拍法握住拍把的上半部分,将拍子引到身体左侧,用身体挡住球拍,拍把指向球场左边球柱的方向,身体侧对对方,右肩应微低于左肩的高度,将身体重心置于左腿,右腿则微微弯曲,在双反击球的初级阶段,左脚蹬地转身的同时,右脚的脚踝要向内侧转动,使脚尖冲向身体的前方或者是前侧方,并踩实地面,拍子向前挥出,击球后,拍把引领着拍头向前挥动,此时右臂的肘部向身体内侧收缩,到了击球点后,使拍头超越拍把,向身体前方挥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反击球练习的步骤为:
SSS1:单反击球方法一:左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喉的位置上,双脚站立于长方形方格的右下角外侧,右脚迈到身体左前方的方格里,随着右腿的迈出,要将身体重心从左腿过渡到右腿上,用拍子以从下向上推挡的方式,将球击至到对方脚下的方格里,在击球的过程中,持拍手臂要一直保持平直的状态,不能出现弯曲;
SSS2:在挥拍击球时,拍子要以右肩为轴,向前上方挥出,划出一个半圆形的运动轨迹,当球拍挥到击球点的时候,手臂和球拍之有一定角度的,当球拍挥到与身体平行的位置时,拍面垂直于地面,拍头向上,手臂与球拍呈一条直线,最后将拍子收于右肩上方的位置,身体保持侧对对方,手腕放松,拍把指向对面的方向;
SSS3:单反击球方法二:左手反手东方式握拍法,将左手手虎口中间的位置对准拍把左面的第一个斜面上,当对方将球抛出后,迅速将左肘抬起,左肘的高度应与左肩同高,形成怀中抱球的状态,并向后拉动球拍,身体重心随着转身的动作向左脚转移,并且要将左脚脚踝向前方旋出,微微超过左脚脚尖,随着球拍向身后下方滑落的同时,将右脚向身体左前方45°的方向迈出,前脚掌触地,脚踝微微抬起,完成引拍后的右臂伸直,并将拍子置于身体的左侧,当抛过来的球离近时,右脚的脚踝向身体内侧旋转到与底线基本平行的位置,同时左腿蹬地,将身体重心向右脚转移,当身体重心到达右腿以后,弯曲的右腿立刻向下蹬地,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以最快的速度将球拍挥出,打出一个高质量的单反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球练习的步骤为:左手拿着网球,右肘要抬到与右肩同高或高于右肩的位置上,并将右手置于背后,当球下落到手臂位置时,右腿蹬地,将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移,同时还要将在抛球时停在空中的左臂,向下压,收于小腹的位置,挥动手臂进行击球时,立在后背的拍子,在向前上方挥动的过程中,手腕要握住球拍,向身体外侧旋转,击球后,拍面要继续随着击球的惯性和运动轨迹向身体外侧旋转,形成用拍子向外拨球一样的效果,当击球的拍面完全冲向身体外侧以后,拍头要向回收,并将拍把向上,然后将拍子收于身体左侧位置,完成发球动作。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练习的步骤为:侧对墙壁站距离墙面4-6m的位置上,右手以大陆式握拍法握住拍喉,将拍子引到身体左侧,腰部高度的位置上,此时拍面应该是以大于45°的状态,向上打开,然后左手向击球点方向高抛球,当球落地以后,再次弹跳到空中停滞的时候,右手从后向前横向挥拍,让球落到斜着打开的拍面上,由于拍面是斜着的,并且从后向前的移动,所以必然会出现,球被切削成倒转的状态,向前飞出去,完成了一次切削的动作。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击练习的步骤为:当球飞向身体左边时立刻转身,带动身前的球拍,一同转到身体的左侧,将拍子引到与左肩平行的位置,此过程中,将握拍手改成大陆式握拍,然后右脚迈向来球的方向,此时身体重心要从左脚向右脚移动,同时,通过手臂的力量将拍子向来球的方向挥出,挡在球的飞行路线上,即完成截。
CN202110292778.4A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 Withdrawn CN115105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2778.4A CN115105816A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2778.4A CN115105816A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5816A true CN115105816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23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2778.4A Withdrawn CN115105816A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58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mazonova BADMINTON: HISTORY OF ORIGIN, DEVELOPMENT STAGES, TYPES, GAME RULES
US6790166B2 (en)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 teaching method
US8852032B1 (en) Bat swing training machine
US20050124434A1 (en) Method of improving and teaching golf swing
Hudson Core concepts of kinesiology
CN115105816A (zh) 一种非传统网球教学的新方法
RU2767500C1 (ru) Теннисный тренажер,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ый для улучшения первой и второй подачи при игре в большой теннис
Rusdiana Tennis flat forehand drive stroke analysis: three dimensional kinematics movement analysis approach
JP2012509132A (ja) 狭い室内空間用ラケット
US10646763B2 (en) Training bat assembly
KR101769246B1 (ko) 연습용 탁구라켓
US6712720B2 (en) Method for practicing golf shots
Littleford et al. Tennis strokes and tactics to improve your game
US6553997B2 (en) Device for training an extremity of the human body for the practice of a specific physical activity
Alexander et al. Table tennis: a brief overview of biomechanical aspects of the game for coaches and players
Isaji The Effect of Warm-Up Sessions with Knob-Loaded, Center-Loaded, and Barrel-Loaded Baseball Bats on Bat Speed in Collegiate Baseball Players
CN210096856U (zh) 立式乒乓球台
Newbery et al. Wheelchair tennis
CN212593885U (zh) 可提升挥拍速度及纠正错误发力的网球训练器
US20170028286A1 (en) Training device for racquet sports
CN217724525U (zh) 高尔夫训练转身棒
Mason New tennis progressions
KR100841483B1 (ko) 골프스윙연습기구
CN203264215U (zh) 发球训练器
CN204798757U (zh) 曲柄双孔乒乓球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