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3433A -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3433A
CN115103433A CN202210702518.4A CN202210702518A CN115103433A CN 115103433 A CN115103433 A CN 115103433A CN 202210702518 A CN202210702518 A CN 202210702518A CN 115103433 A CN115103433 A CN 115103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iming
network
frame
adv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025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凤威
陈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025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34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3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34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0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ynchronising information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继系统中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中继节点和它的上级节点之间实现网络同步,避免中继系统中节点之间由于帧结构没有形成精确的网络同步而相互干扰,降低系统吞吐量。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传输定时信息,传输定时信息包括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一节点根据传输定时信息确定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帧定时包括第一节点的下行发送帧的时刻和/或上行接收帧的时刻,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中继网络中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频谱资源日趋紧张。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未来的基站部署将会更加密集。此外,密集部署还可以避免覆盖空洞的出现。在传统蜂窝网络架构下,基站通过光纤与核心网(core network,CN)建立连接。然而在很多场景下,光纤的部署成本非常高昂。无线中继节点(relay node,RN)通过无线回传链路与核心网建立连接,可节省部分光纤部署成本。
带内中继是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共享相同频段的中继方案,由于没有使用额外的频谱资源,带内中继具有频谱效率高及部署成本低等优点。带内中继一般具有半双工的约束,具体地,中继节点在接收其上级节点发送的下行信号时不能向其下级节点发送下行信号,而中继节点在接收其下级节点发送的上行信号时不能向其上级节点发送上行信号。第五代通信系统 (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or 5th generation wirelesssystems,5G)新空口(英文全称:New Radio,英文简称:NR)的带内中继方案被称为一体化接入回传(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而中继节点被称为IAB节点(IAB node)或中继传输接收点(relay 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rTRP)。
在NR中,IAB考虑支持多级中继,即一个中继节点可以通过另一个中继节点接入到网络。由于多级中继以及NR中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相比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可能更大(如高频),从而要求的定时精度更高。中继系统中,保持中继节点间以及中继节点和宿主基站间的同步非常重要,同步精度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如何通过无线回程链路提供更精确的帧或子帧同步,使得各无线中继节点保持网络同步是IAB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中继节点在定时参考信号发生变化,或者实际的网络定时提前量和上级节点配置的网络定时提前量不同时而导致中继节点的子帧同步出现偏差而带来的网络同步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帧定时同步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第二节点是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传输定时信息,传输定时信息包括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一节点根据传输定时信息确定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帧定时包括第一节点的下行发送帧的时刻和/或上行接收帧的时刻。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节点可以通过传输定时信息获得精确的定时调整信息,从而对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进行调整,使得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保持网络同步,从而避免由于网络同步出现偏差而导致的节点间的干扰以及系统性能的下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输定时信息还包括定时偏移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接收传输定时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定时能力信息或定时配置请求,定时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能力,定时配置请求用于请求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所述传输定时信息。上述技术方案中,使得第二节点能够获得第一节点的属性,能及时为第一节点配置传输定时信息,使得第一节点可以尽快为终端提供服务。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节点检测到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与应用定时提前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N1时,第一节点根据第二阈值N2调整所述帧定时,第二阈值N2为预定义的或第二节点配置的,第二阈值N2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或最小定时调整量,应用定时提前量是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确定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解决当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和应用定时提前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N1时,第一节点可以对帧定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间的网络定时同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第二节点重新配置时,第一节点确定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可用于第二节点确定向第一节点发送信号时所采用的回传资源配置,或者用于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重新配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第二节点重新配置时,使得第二节点能够调整向第一节点发送数据时使用的符号,或者调整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提前量,避免第一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因为定时的问题而导致的丢失或性能恶化。通过增强方案,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从第二节点切换到第三节点的过程中,第一节点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将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发送给第三节点,第三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切换过程中确定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提前量,减少了网络同步的过程,加快了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数据传输,同时可避免第一节点因为上级节点切换而出现定时突变。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将所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三节点发送的定时参考信号,第一节点根据第三节点发送的定时参考信号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一节点向第三节点或通过第二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三节点定时参考信号,可以提前确定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三节点可以根据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提前量提前确定向第一节点传输信号时的回传资源配置,避免传输错误。同时可避免第一节点因为上级节点切换而出现定时突变。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或第三节点发送的网络定时重配置消息,网络定时重配置消息用于对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进行调整,网络定时重配置消息包括:
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或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和单位时间内最大定时调整量,或
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和最小的定时调整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帧定时)进行重新调整,可以提高第一节点的定时精度,或增加第一节点和上级节点间的符号利用率,提升频谱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重新配置时,第一节点确定帧定时调整量,第一节点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向第一节点所服务的下级节点发送帧定时更新信息,帧定时更新信息包括所述帧定时调整量。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重新配置时,利用广播消息和专用消息一次性调整帧定时,并解决了终端终端的上行发送的定时提前量的问题,简化了系统设计。由于实时调整,可以提升系统性能,避免过慢的调整过程带来某些符号上不能传输数据而带来的频谱效率降低的问题。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帧定时同步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第二节点是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该方法包括:第二节点确定第一节点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传输定时信息,传输定时信息包括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传输定时信息用于第一节点确定帧定时,帧定时包括第一节点的下行发送帧定的时刻和/或上行接收帧的时刻。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节点通过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使得第一节点可以获得传输定时信息,调整帧定时,避免由于节点间的不同步而带来节点间的相互干扰。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输定时信息还包括定时偏移量。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节点在发送传输定时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定时能力信息或定时配置请求,定时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能力,定时配置请求用于请求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传输定时信息。上述技术方案中,使得第二节点能够获得第一节点的属性,能及时为第一节点配置传输定时信息,使得第一节点可以尽快为终端提供服务。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配置第二阈值N2,第二阈值 N2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或最小定时调整量。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解决由于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和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某个阈值时,配置第一节点的进行帧定时调整时确保不会出现帧定时突变而造成第一节点说服务的终端上行传输错误而带来性能损失。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进行重新配置,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节点可以通过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确定向第一节点发送数据时所使用的符号,或者确定是否对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解决在网络同步出现偏差的时候,由于同步精度不够而带来的系统性能损失。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配置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和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对应,第三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可以提前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三节点可以根据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提前量提前确定向第一节点传输数据时使用的符号,加快传输过程,避免传输错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传输定时重配置消息,传输定时重配置消息用于对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进行调整,传输定时重配置消息包括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和/或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或最小定时调整量。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帧定时)进行重新调整,可以提高第一节点和上级节点间的符号利用率,提升频谱效率。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定时的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包含第一节点的帧定时更新信息,帧定时更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终端根据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调整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上述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帧定时调整量,调整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可以解决由于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发生变化,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没有变化而导致上行传输出现定时偏差而带来的传输性能损失。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节点,第一节点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帧定时同步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该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帧定时同步的方法。可选的,第一节点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处理器或存储器耦合。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节点,第二节点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帧定时同步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节点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处理和/或基带处理器所需代码,该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和/或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二节点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帧定时同步的方法的功能。可选的,第二节点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存储器或处理器耦合。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终端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确定上行发送定时提前量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处理和/ 或基带处理器所需代码,该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和/或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终端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确定上行发送定时提前量的方法的功能。可选的,终端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存储器或处理器耦合。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帧定时同步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帧定时同步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确定上行发送定时提前量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帧定时同步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帧定时同步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确定上行发送定时提前量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设备,该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以及终端;其中,第一节点为上述各方面所提供的第一节点,用于支持中继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帧定时同步的方法;和/或,第二节点为上述各方面所提供的第二节点,用于支持第二节点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帧定时同步的方法;和/或,终端为上述各方面所提供的终端,用于支持终端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确定上行发送定时提前量的方法。
在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所述装置为一个处理器、集成电路或者芯片,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第一节点的处理单元执行的步骤,例如,根据第二节点发送的传输定时信息确定第一节点的帧定时。传输定时信息、传输定时信息的获取方式在前述其它方面或实施例中已经描述过,此处不再赘述。
在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另一种装置,所述装置为一个处理器、集成电路或者芯片,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第二节点的处理单元、发送单元执行的步骤,确定第一节点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向第一节点发送传输定时信息。确定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和发送传输定时信息在前述其它方面或实施例中已经描述过,此处不再赘述。
在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另一种装置,所述装置为一个处理器、集成电路或者芯片,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终端的接收单元、处理单元执行的步骤,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调整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调整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在前述其它方面或实施例中已经描述过,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定时方法的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确定(子)帧定时的基本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中网络定时提前量不准确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系统帧定时同步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节点确定网络定时提前量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的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变化时的处理流程;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节点重新配置定时参考信号的流程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通过第二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的流程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直接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调整帧定时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节点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节点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节点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节点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中所有信令消息的名称仅仅是本申请为描述方便而设定的名称,在实际网络中的名称可能不同,不应理解本申请限定各种信令的名称,相反,任何具有和本申请中用到的信令消息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名称都视作本申请的方法或等效替换,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下不再赘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下一代5G移动通信系统或者5G之后的通信系统,或者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系统。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给出了一体化的接入和回程IAB系统。一个IAB系统至少包括一个基站100,及基站100所服务的一个或终端101,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rTRP 110,及该rTRP 110所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111,通常基站100被称为宿主基站(donor nextgeneration node B,DgNB),rTRP 110通过无线回程链路113连接到基站100。本申请中,终端又被称为终端,宿主基站在也称为宿主节点,即,Donor节点。基站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ase,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 (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或下一代新空口基站(比如gNB)等。
一体化的接入和回程系统还可以包括多个其他中继节点,例如rTRP 120和rTRP130,rTRP 120是通过无线回程链路123连接到中继节点rTRP 110以接入到网络的,rTRP130是通过无线回程链路133连接到中继节点rTRP 110以接入到网络的,rTRP 120为一个或多个终端121 服务,rTRP 130为一个或多个终端131服务。图1中,中继节点rTRP 110和rTRP120都通过无线回程链路连接到网络。在本申请中,所述无线回程链路都是从中继节点的角度来看的,比如无线回程链路113是中继节点rTRP 110的回程链路,无线回程链路123是中继节点rTRP 120的回程链路。如图1所示,一个中继节点,如120,可以通过无线回程链路,如123,连接另一个中继节点110,从而连接到网络,而且,中继节点可以经过多级无线中继节点连接到网络。
通常,把提供无线回程链路资源的节点,如110,称为中继节点120的上级节点,而120 则称为中继节点110下级节点。通常,下级节点可以被看作是上级节点的一个终端。应理解,图1所示的一体化接入和回程系统中,一个中继节点连接一个上级节点,但是在未来的中继系统中,为了提高无线回程链路的可靠性,一个中继节点,如120,可以有多个上级节点同时为其提供服务,如图中的rTRP 130还可以通过回程链路134连接到中继节点rTRP120,即,rTRP 110和rTRP 120都为rTRP 130的上级节点。在本申请中,所述终端101,111,121,131,可以是静止或移动设备。例如移动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视频游戏控制台,多媒体播放器,甚至是移动的中继节点等。静止设备通常位于固定位置,如计算机,接入点(通过无线链路连接到网络,如静止的中继节点)等。中继节点rTRP 110,120, 130的名称并不限制其所部署的场景或网络,可以是比如relay,RN等任何其他名称。本申请使用rTRP仅是方便描述的需要。
在图1中,无线链路102,112,122,132,113,123,133,134可以是双向链路,包括上行和下行传输链路,特别地,无线回程链路113,123,133,134可以用于上级节点为下级节点提供服务,如上级节点100为下级节点110提供无线回程服务。应理解,回程链路的上行和下行可以是分离的,即,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不是通过同一个节点进行传输的。所述下行传输是指上级节点,如节点100,向下级节点,如节点110,传输信息或数据,上行传输是指下级节点,如节点110,向上级节点,如节点100,传输信息或数据。所述节点不限于是网络节点还是终端,例如,在D2D场景下,终端可以充当中继节点为其他终端服务。无线回程链路在某些场景下又可以是接入链路,如回程链路123对节点110来说也可以被视作接入链路,回程链路113也是节点100的接入链路。应理解,上述上级节点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下级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也可以是具有中继功能的终端,如D2D场景下,下级节点也可以是终端。
图1中,Donor节点是指通过该节点可以接入到核心网的节点,或者是无线接入网的一个锚点基站,通过该锚点基站可以接入到网络。锚点基站负责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数据处理,或者负责接收核心网的数据并转发给中继节点,或者接收中继节点的数据并转发给核心网。
为描述方便,以下将中继节点称为第一节点,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称为第二节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可以为基站,中继节点,具有中继功能的终端,或者任何具有中继功能的设备。
当中继节点在半双工约束下,带内中继的无线回程链路与接入链路的频谱资源重合,即,带内中继的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具有相同频段。如,rTRP在基站的下行无线回程链路进行接收时,就不能向下属终端或设备进行传输;而rTRP在回程链路上向上级节点进行上行传输时,不能接收下属终端或设备在上行接入链路或下级节点的回程链路上的传输。应理解,带内中继的半双工约束指的是同时同频收发的半双工约束,与系统本身采用的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或频分双工方式(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FDD)无关。
在无线中继系统中,尤其对于TDD系统,需要保持各个中继节点之间的帧定时同步,如果中继节点之间出现了不严格同步的情况,就会导致上下级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系统性能,因此,高精度的同步方案对中继系统非常重要。在IAB系统中,由于采用无线回传,通常第一节点(中继节点)的同步依赖于第二节点(上级节点),如果第一节点有辅助定位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则可以实现精确同步,而在很多场景下,由于受限于部署、成本等因素,第一节点(中继节点)没有GPS。在这种场景下,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同步依赖于第二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中,帧定时同步是为了实现各网络节点的同步,即网络同步。在无线网络中,一个无线帧包括多个子帧,如包括10个子帧,或者是包括多个时隙,本申请中同步包含帧同步、子帧同步、或者时隙同步。同步是指网络中各节点(包括基站、中继节点)之间的帧或子帧或时隙保持对准,即,各节点的帧、或子帧、或时隙的起始位置保持一致。同步是通过帧或子帧或时隙定时来确定的,即保持各节点的帧或子帧或时隙的定时一致,因此,定时是指一个帧或子帧或时隙的起始位置的时间。帧同步、子帧同步,时隙同步或网络同步的本质也就是使得各节点的帧或子帧或时隙的定时相同。本申请中用帧定时或子帧定时或时隙定时来描述节点的定时。由于在无线系统中,不管是TDD还是FDD系统,都有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实现帧同步或子帧同步包括下行(子)帧同步和上行(子)帧同步。确定了比如下行(子)帧同步,也就确定了上行(子)帧同步。本申请中可能会对网络同步、帧同步,子帧同步不加区分地使用。网络同步可以通过定时信息,如定时参考信号,实现多个节点,如上级节点和下级节点间的无线帧保持定时对齐(timing alignment),从而避免网络节点(中继节点和基站)之间由于帧或子帧定时偏差带来的干扰降低系统吞吐量。本申请中的定时参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第二节点发送的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PBCH block),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reference signal,TRS),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其中,TRS在NR协议中也被称为CSI-RSfor tracking。
第一节点确定(子)帧定时的基本过程如图2所示。图2以TDD为例,210表示第二节点的时隙时序关系,210包括下行(downlink,DL)时隙、第一保护间隔(guard gap 1,GP1)201、上行(uplink,UL)时隙、第二保护间隔GP2,其中GP1是下行发送切换至上行接收的配置保护间隔,GP2为上级节点由上行接收转为下行发送的默认保护间隔。应理解,其中上行时隙 (或子帧)和下行时隙(或子帧)都包括多个符号,图中仅用UL或DL时隙(或子帧)加以表示,对TDD,保护间隔GP1用于基站从下行发送转换为上行传输的过程,在协议中,GP1包含在一个或多个X(flexible)符号中,X可以用于上行传输,也可以用于下行传输,图中下行时隙可能包括X,上行时隙也可能包括X。220表示第一节点的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时序关系,即,从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下行子帧的时刻,并转换为上行发送的过程;从第二节点发送子帧开始到第一节点接收到下行子帧的间隔为Tp,其中Tp表示传输时延,由于传输时延以及第二节点从上行子帧转换到下行子帧的时间,第一节点的上行发送实际提前的时间为TA和定时提前偏移量(timing advance offset,TO)之和,理想同步下,TA的长度是Tp的2倍,TO为定时提前偏移量,一般为协议定义的固定值,本申请对TO是固定值还是配置的值不加限定。230 表示第二节点实际接收到第一节点的上行发送相对第一节点的时序关系220中的上行子帧之间的定时关系,由于空口传输时延,第二节点接收到第一节点的上行发送相对第一节点的发送有一个延迟Tp,240为从第一节点的角度认为第二节点接收到它的上行传输的接收定时,在理想同步下,230和240的定时是一致的,即第二节点实际接收到第一节点的上行传输和第一节点认为第二节点接收到它的上行传输的定时是一致的。所谓理想同步是指第二节点的上行子帧后的保护间隔GP2和TO相同,即,TO为协议定义的定时提前偏移量TA_offset,在低频段(协议中的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FR)1),TO=25560Tc(约等于13微秒),而在高频段(协议中FR2),TO=13763Tc(约等于7微秒)。其中,Tc为NR中的一个基本时间单位,Tc=1/(480*103*4096)秒。在理想情况下,TA等于2倍Tp。因此,中继节点可将其(子)帧定时设置为相对于接收下行回传链路子帧的时刻提前TA/2,从而实现与上级节点的帧定时对齐。250为中继节点的下行帧定时,也就是给它所服务的终端传输下行数据时的时间点。
在上述图2所示的帧定时关系中,第一节点首先通过搜索上级节点的SS/PBCHblock,确定下行接收定时,随后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接入到上级节点,上级节点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为第一节点配置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第一节点根据TA发送上行信号。在后续过程中,第二节点可以随时对第一节点的TA进行调整。
在上述图2中,由于TO一般是固定值,由协议定义,而基站在由上行转换下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设备的不同,其转换时间可能不同,这就会导致TO和GP2的值不相同,一般情况可能是GP2小于TO,因此,TA=2*Tp-(TO-GP2),从而得到Tp=TA/2+(TO-GP2)/2,然而中继节点依然认为Tp=TA/2,从而造成下行定时偏差,如图3所示。图3和图2类似,不再赘述,以下仅说明不同之处。由于TO 341和GP2不同,导致中继节点认为上级节点的接收时间实际上要稍微早于上级节点的实际接收时间,但是从第二节点的角度,还是认为中继节点的传输还是从接收时刻开始,因此,得到的TA会比中继节点实际的TA小(TO-GP2),因此第二节点在调整第一节点的TA时会比实际的TA值偏小,如果第一节点继续采用TA/2,则会出现定时偏差,如图3中350所示。
除了上述GP2与TO不相等的情况,其他原因也可能造成TA/2与Tp不相等,例如,上级节点接收窗未和中继节点上行信号严格对齐(即上行非理想同步),上下行传播时延不相等,本申请不限定TA/2与Tp不相等的原因。
此外,在有些情况下,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会发生变化,此时,也可能需要调整第一节点的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第一节点就无法准确地确定(子)帧定时,尤其是在第一节点不具有辅助定时系统时,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在IAB系统中如何确保第一节点实现精确的网络同步。
为描述方便,以下首先定义后面将要用到的概念或名称:
基准定时参考信号:是指上级节点(第二节点)为中继节点(第一节点)配置的或者预定义的用于确定第二节点的帧定时的定时参考信号。
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是指上级节点(第二节点)为中继节点(第一节点)配置的用于第一节点确定帧定时的参数。通过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一节点可以确定帧定时,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记为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091
定时参考:是指第一节点检测到的第二节点下行帧的起始位置,更具体地,是指第一节点接收到第二节点下行帧的第一条可检测径的时刻。定时参考由第一节点通过检测定时参考信号推断得到。第一节点可以被配置多个定时参考信号,但是基准定时参考信号仅有一个。基准定时参考信号确定的定时参考被称为基准定时参考。
应用定时提前量:是指第一节点根据传输定时信息确定的应用定时提前量。应用定时提前量表示第一节点的帧定时相对基准定时参考的提前量,记为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092
传输定时信息包含第一网络定时偏移量。
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是指第一节点的帧定时相对于基准定时参考的偏差,为正数。通常由于晶振的定时漂移造成应用定时提前量和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不同,或者由于定时参考信号被重新配置而导致实际定时提前量和应用定时提前量不同。
标称帧定时:是指基准定时参考提前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093
而确定的帧定时。
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是指第一节点根据新的定时参考信号所确定的定时参考和标称帧定时之间的差值,为正数或0。新的定时参考信号是指第二节点重新为第一节点配置的基准定时参考信号。
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是指第一节点根据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所确定的定时参考和标称帧定时之间的差值,为正数或0。第三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为了实现第一节点精确的(子)帧定时,本申请提供帧定时同步的方法,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传输定时信息,传输定时信息包括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一节点根据传输定时信息确定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帧定时包括第一节点的下行发送帧定的时刻和/或上行接收帧的时刻。其中,传输定时信息还可以包括定时偏移量,第一节点根据传输定时信息确定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包括:第一节点根据传输定时信息中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确定第一节点的帧定时。
进一步地,在实际环境中,第一节点的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当第一节点检测到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与应用定时提前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N1时,第一节点根据第二阈值N2调整帧定时,第二阈值N2为预定义的或第二节点配置的,第二阈值N2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或最小定时调整量,应用定时提前量是根据传输定时信息确定的。
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可能会发生变化,当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第二节点重新配置时,第一节点确定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用于第二节点确定向第一节点发送信号时所采用的回传资源配置,或者用于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重新配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或者,
在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从第二节点切换到第三节点的过程中,第一节点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将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其中,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可用于第三节点确定向第一节点发送信号时所采用的回传资源配置,或者用于第三节点为第一节点重新配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本申请不限定第三节点获取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后的用途;或者,
当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重新配置时,第一节点重新确定帧定时;第一节点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向第一节点所服务的下级节点发送帧定时更新信息,帧定时更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
相应地,如果第一节点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向第一节点所服务的下级节点发送帧定时更新信息,第一节点所服务的终端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包含第一节点的帧定时更新信息,帧定时更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终端根据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调整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
图4为中继系统帧定时同步的流程图。通常,第一节点会选择一个上级节点,即第二节点作为同步源,也就是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的传输定时信息,第一节点根据传输定时信息进行帧同步。帧同步也就是实现无线帧或子帧的同步,或者是时隙同步,其本质是确定一个无线帧,或者子帧,或者时隙的边界,所谓边界是指无线帧,或者子帧,或者时隙的起始位置,即帧定时或子帧定时或时隙定时,通过帧同步即可实现网络节点间的同步,即系统同步。在无线网络中,确定了一个无线帧的起始位置,所有子帧的位置也就可以确定了,或者确定了一个子帧的起始位置,也就可以确定一个无线帧的边界,时隙同步类似。通常,第一节点不能简单通过接收第二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确定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因为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定时参考信号的时刻相对于第二节点的发送时刻由于传输时延,已经产生了一个偏移。因此需要第二节点(上级节点)对第一节点的上行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可以获得传输时延,确定(子)帧定时。为了获得传输定时信息,图4中包括以下步骤:
S401、第二节点确定第一节点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确定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需要依赖于第一节点发送的上行信号,比如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或者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进行测量。第二节点通过第一节点的上行信号,可以估计传输时延,从而得到第一节点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具体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和传输时延的关系将在后面进行说明。以通过随机接入前导为例,第一节点在初始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时采用的上行传输提前量为零,仅有一个预定义的TA_offset的提前量,当第二节点接收到第一节点发送的前导后,确定接收到的前导的起始位置,就可以确定TA。传输时延的估计方法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不再赘述。
S402、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传输定时信息。传输定时信息用于第一节点确定帧定时。由于第一节点是中继节点,需要为终端或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因此,第一节点需要实现无线帧的收发操作,对TDD系统,包括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这里只是以TDD为例,不应理解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仅用于TDD系统,本申请仅为描述方便的需要,以TDD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描述方案同样适用于FDD系统。
传输定时信息根据方案的不同,包含的信息有所不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传输定时信息包含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与前述定时提前量不同的是,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已经是经过调整了的定时提前量,也就是说,第二节点通过调整TA,使其尽可能接近2*Tp,在此处将 TA称为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因此,第一节点可以直接使用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来进行帧定时,假定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为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111
那么对应的下行帧定时相对于接收到的定时参考信号的子帧开始位置提前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112
在这一方案中,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为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113
在此实施例中,第二节点可能需要为第一节点发送一个消息,指示其可以用当前或指定时刻的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114
作为应用定时提前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传输定时信息包含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和偏移量,第一网络定时为第二节点当前维持的TA,而偏移量为第二节点配置的调整值,例如,偏移量可以是上述TO 和GP2的差值。第二节点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的控制信令(MAC control element,MAC CE)将所述偏移量发送给第一节点,具体的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当第一节点获得传输定时信息的偏移量的配置后,根据传输定时信息中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和偏移量确定帧定时。具体的确定方法为将对应的下行帧定时相对于接收到的定时参考信号的子帧开始位置提前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115
其中Tos为传输定时信息的偏移量,由上级节点配置,类似地,在这一方案中,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为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116
传输定时信息中的偏移量的配置是以Tc的整数倍为粒度进行配置,例如配置粒度可以是 64Tc、2*64Tc、4*64Tc、8*64Tc、16*64Tc等。同时,配置的粒度可以由中继节点的工作频段所决定,例如,在FR1频段,配置粒度可以为16*64Tc,而在FR2频段,配置粒度为2*64Tc等。也可参考NR中终端的上行定时调整粒度,当子载波间隔为2μ*15KHz时,其中μ表示波形参数 (numerology)的索引号,取值从0到4。终端上行TA的调制粒度为16*64*Tc/2μ。考虑到下行定时需要更多精度,其调整粒度可以在终端上行粒度的基础上除以2或4;不同的频段也可以预定义μ值,例如在FR1,令μ=1,而在FR2,令μ=3;此外,μ还可以根据中继节点或上级节点的SS block子载波间隔直接得到。应理解,这里的配置粒度仅是一个示例,本申请并不限定配置粒度的取值,比如,也可以是16Tc,32Tc等。通过以Tc的整数倍为粒度进行配置,可以减小配置值的范围,从而节省信令开销。配置粒度可以是协议定义,也可以是通过高层信令,如RRC消息进行配置,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节点可以直接将第一节点要调整的帧定时调整量发送给第一节点,即所述帧定时调整量为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一节点直接将提前于定时参考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的时刻设置为帧定时(或者说帧起始位置)。类似地,在这一方案中,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为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117
即,直接应用第二节点配置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在这一方案中,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的配置粒度类似于上述Tos的配置粒度,在此不再赘述。
S403、第一节点根据传输定时信息确定帧定时。第一节点根据上述方法确定帧定时,不再赘述。如上所述,帧定时是指帧的起始位置,由于无线帧包括上行帧和下行帧。下行帧是第一节点用于向它所服务的终端发送数据的时刻,上行帧是第一节点用于接收来自它所服务的终端发送的数据的时刻。因此帧定时包括第一节点的下行发送帧的时刻和/或上行接收帧的时刻。例如,在FDD系统中,上行和下行是分开的,而在TDD系统中,则可能主要通过确定下行帧定时就可以确定上行帧定时。
应当注意的是,用于帧定时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不同于回程链路上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TA,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仅用于第一节点进行帧定时,不受回程链路上数据传输时TA的调整而发生变化。
通过上述实施例,第一节点可以通过传输定时信息获得精确的定时配置或调整信息,从而对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进行配置或调整,使得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保持网络同步,从而避免由于网络同步出现偏差而导致的节点间的干扰以及系统性能的下降。
在上述方案中,通常,第一节点通过对第二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从而获得第二节点的下行传输的定时参考,定时参考信号如前所述。这个定时参考实际上相对第二节点的下行帧的定时(或下行帧的发送时刻)有一个延迟,即Tp,Tp为传输时延。第二节点为了获得传输时延,需要对第一节点的上行信号进行测量,通常是对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进行测量。因此,应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之前,还应包括参考信号的发送及测量过程,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
S501、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定时参考信号。定时参考可以是SS/PBCHblock,也可以是CSI-RS,TRS等,本申请不做限定。具体采用的定时参考信号可以协议定义,也可以由第二节点配置给第一节点,或者采用一个默认的参考信号。如果是通过上级节点进行配置,通常会通过RRC消息进行配置,因此,在RRC消息中应该包含定时参考信号的配置,定时参考信号的配置可以指定参考信号的类型和/或定时参考信号的参数,如生成定时参考信号(或参考信号)序列的参数,索引等。应理解,定时参考信号可以是和其他参考信号共用的,比如用CSI-RS作为精同步信号,同时也作为定时参考信号,而不一定需要专门定义一个定时参考信号,当然,也可以定义一个专门的定时参考信号,本申请不做限定。
第一节点接收到定时参考信号后,获得一个定时参考(timing reference),定时参考相对第二节点的帧定时(或发送帧的起始时刻)有一个时延,为第二节点至第一节点的传输时延Tp。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一个信令,表示已完成了定时参考的估计。
S502、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配置SRS。应理解步骤S502也可以在S501之前,因为定时参考信号的发送是一个频繁的过程,通常第二节点对SRS进行配置,包括SRS使用的时频资源、周期等。通常情况下,此SRS应和之前的定时参考信号具有某种QCL(例如空间QCL)关系。这个过程同常规的SRS配置,不再赘述。
S503、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SRS,第二节点对SRS进行测量,提高时延估计精度,从而得到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将该网络定时提前量在步骤S504中发送给第一节点,即传输定时信息中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
在另一可能的实现中,当第一节点第一次接入第二节点的过程中,第一节点并没有SRS,也就是上述步骤S502不存在,此时第一节点在上行方向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第二节点通过对随机接入前导进行测量,确定第一节点的定时提前,此时,S501中的定时参考信号只能是 SS/PBCH block。但是通过SS/PBCH block和随机接入前导确定的定时相对还比较粗略,因此,在后续的过程中,通过配置定时参考信号以及SRS,以获得更精确的网络定时提前量。
步骤S504和步骤S505分别和步骤S401、S402相同,不再赘述。
通过本实施例,能够实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间的参数配置,使用确定的定时参考信号进行定时测量,并能够获得精确的传输定时信息,从而实现精确的网络同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节点接收传输定时信息之前,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定时能力信息或定时配置请求,定时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能力,定时配置请求用于请求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传输定时信息。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节点可以通过发送定时能力信息,让第二节点知道第一节点不具有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能力,应理解,全球定位系统包括GPS,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等,本申请不做限定。这一通知是通过第一节点的能力上报而完成的,因此,需要在第一节点的能力信息中包括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能力。第一节点也可以通过向第二节点发送一个显式的请求,请求第二节点为它配置传输定时信息。第二节点通过定时配置请求就知道第一节点不具有GPS能力,或者需要配置传输定时信息以实现更好的帧定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节点发送定时配置请求也表示第一节点已完成了对定时参考的测量。
网络同步是一个经常性的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节点(如第一节点)会出现定时偏差,例如,第一节点的晶振会出现漂移,当晶振出现漂移后,就会导致定时出现偏差。因此,网络同步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以确保节点间的帧同步(子帧同步),或保证第一节点的帧定时稳定。
以下实施例不限定第一节点获取到标称帧定时及应用提前量的方法,例如,第一节点的应用提前量可通过上述实施例由第二节点配置给第一节点,也可以由第二节点通过其余方法配置给第一节点,还可能由第一节点的其余上级节点配置给第一节点等。
图6为第一节点的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变化时的处理流程。当上述情况发生时,通常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没有被重新配置,即第一节点测量的定时参考是基于同一个定时参考信号。一般认为上级节点的定时是准确的,因此,可以认为第一节点通过定时参考信号测量获得的定时参考是准确的,或者说第一节点认为第二节点的定时是准确的。如果第一节点通过测量发现帧定时发生了变化,即,检测到的实际提前量和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出现了偏差,则说明出现了定时偏移,此时需要对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进行调整,即当第一节点检测到实际定时提前量与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N1时,第一节点根据第二阈值N2调整帧定时,第二阈值N2为预定义的或第二节点配置的,第二阈值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单位时间内调整的最大或最小下行发送定时的值。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如前述图4实施例所述方法进行确定,不再赘述。
通常,由于第一节点可能正在为终端进行服务,如果第一节点检测到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和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出现了偏差后立即进行快速调整,将导致其下行定时的突变,这可能会影响第一节点和它所服务的终端之间的传输性能,因此,第一节点在进行帧定时调整时不能进行快速的调整。另一方面,当第一节点检测到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和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之间的偏差比较大时,如果调整过慢,也会导致较长的调整时间,因此,可以根据给定的阈值N2进行调整。
图6步骤如下:
S601、第一节点对定时参考信号进行测量。测量的方法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悉,不再赘述。
S602、第一节点判断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与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N1。如果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与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阈值N1,则继续对定时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否则进入步骤S603。
这里的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是指第一节点在测量时刻的实际帧定时(或帧发送时刻)和通过定时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定时参考之间的差值,比如,可以以同一个下行帧的定时来进行计算。应理解,由于晶振的漂移可能导致帧定时被提前或延后,因此这个差值可能会比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大,也可能比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小,因此,需要判断实际定时提前量与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的差值的绝对值。
这里的N1可以是协议定义的,也可以是第二节点配置的,本申请不做限定。如果是第二节点配置的,通常是通过RRC消息配置,具体地,需要在RRC消息中增加一个定时偏差阈值字段,比如以Tc的整数倍为粒度作为配置的基本单位,例如基本单位可以是64Tc、2*64Tc、4*64Tc、8*64Tc、16*64Tc等。配置的粒度可以是协议定义的。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波形参数或不同的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来进行配置。同样的,对于不同的频段或不同的子载波间隔,N1的取值可以不同。这里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回传链路的子载波间隔,也可以是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的子载波间隔。
S603、第一节点根据第二阈值N2调整帧定时。如上所述,考虑到第一节点所服务的终端,第一节点在调整帧定时的时候,调整的粒度不能过大,因为调整的粒度过大会导致终端无法及时跟踪下行定时的变化。因此,在调整的时候,根据第二阈值N2来进行调整,第二阈值N2 可以是协议定义的,也可以是第二节点配置的。如果是第二节点配置的,则通常通过RRC消息来进行配置,具体地,在RRC消息配置信令中增加帧定时调整步长的字段,同时指示该阈值是最大调整步长还是最小帧定时调整步长。类似地,第二阈值N2可以是以Tc的整数倍为基本步长,例如基本步长可以是64Tc、2*64Tc、4*64Tc、8*64Tc、16*64Tc等。基本步长可以是协议定义的,也可以是第二节点配置的,本申请不做限定,如果是第二节点配置,同样可以通过RRC消息进行配置。上述帧定时调整的第二阈值是用于在单位时间内的调整量,比如,每个子帧或者每个无线帧可以调整的定时大小,或每10ms,100ms可以调整的定时大小。同样的,对于不同的频段或不同的子载波间隔,N2的取值可以不同。这里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回传链路的子载波间隔,也可以是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如果第二阈值是由RRC消息配置的,那么还可以分别配置一个最大调整步长和最小调整步长,即,包含两个第二阈值。在具体调整过程中,可以通过MACCE 来控制是根据最大调整步长还是最小调整步长来进行调整。最大调整步长和最小调整步长的基本单位也可以是Tc的整数倍,例如基本步长可以是64Tc、2*64Tc、4*64Tc、8*64Tc、16*64Tc等。基本步长可以是协议定义的,也可以是第二节点配置的,本申请不做限定,如果是第二节点配置,同样可以通过RRC消息进行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定时调整速度可以由第一节点自行确定,但需要满足所述阈值。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节点的对定时的自行调整速度需同时满足最大调整步长和最小调整步长约束,即位于两者之间。而最大调整步长和最小调整步长均由协议规定或第二节点配置。
或者,可以采用另一种定时调整策略,协议定义另一个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和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差值的绝对值的阈值N3,第一节点应通过定时调整,使得应用定时提前量和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差值的绝对值始终小于或等于N3,第一节点的定时调整应满足前述阈值N2。N3的获取与前述N14相似,不再赘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同时定义了阈值N1和N3。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解决由于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和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N1时,可以对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间的网络定时同步。
在IAB的中继系统中,由于第二节点可能会对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进行重新配置,或者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发生了变化,例如,从一个上级节点切换到了另外一个上级节点,此时会造成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出现突变。当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重新配置时,新配置的定时参考信号和原来的定时参考信号可能不具有准共址(qusi-colocation,QCL)的关系,这会导致定时参考发生变化。不管是定时参考信号被重新配置,还是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从一个上级节点切换到另一个上级节点,都会导致定时参考的变化。此外,其余的一些原因也可能导致定时参考出现突变,例如,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前的信道发生突变(被遮挡等原因),或第一节点估计定时参考的精度提高等,本实施例不对定时参考出现突变的原因加以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定时获取方法。标称帧定时也可由中继节点通过其余方法得到 (例如通过GPS得到),而此时中继节点可通过标称帧定时和定时参考计算出等效的应用定时提前量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151
当第一节点有多个上级节点的时候,为了便于区分,可以定义一个主(master)上级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辅(secondary)上级节点,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采用master上级节点作为网络同步的基准。而在某些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被配置一个或多个secondary上级节点,可以通过信令来激活或配置某个secondary上级节点变为master上级节点。在这种场景下,第一节点也会出现定时参考信号突变的情况。通常master上级节点和secondary上级节点会同时为第一节点提供服务。
图7为第二节点重新配置定时参考信号的流程图。当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第二节点重新配置时,第一节点确定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可能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可用于第二节点确定向第一节点发送信号时所采用的回传资源配置,或者用于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重新配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本申请不限定第二节点获取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后的用途。其过程如下:
S701、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重新配置定时参考信号。具体地,第二节点通过RRC消息对定时参考信号进行重新配置,在配置中指定新的定时参考信号,包括新配置的定时参考信号的至少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时频资源,QCL关系,发送周期,定时参考信号所属的BWP,波形参数,起始位置等,其中起始位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开始的帧号、子帧号、或者时隙号中的至少一种。
S702、第一节点确定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二节点在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定时参考信号重配消息后,触发第二节点对新配置的定时参考信号的测量过程。定时参考信号的测量过程同参考信号的测量过程,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不再赘述。应理解,这里是根据第二节点重新配置的,并且已经发送的新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获得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并不是在接收到定时参考信号重配消息后就能立即进行测量并确定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的确定方法是通过对重新配置的定时参考信号的测量,确定新的定时参考,并计算标称帧定时和新的定时参考之间的差值,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第一节点新的应用定时提前量,第一节点上报的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即为第一节点新的应用定时提前量,这样可以保证标称帧定时不变。
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依赖于定时参考和下行子帧之间的定时关系,如果定时参考在对应的下行帧定时之后,则为正数,如果定时参考在对应的下行帧定时之前,则为负数,如果定时参考和对应的下行帧定时相同,则可以为0,但一般来说为正数。
S703、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上报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一节点可以通过RRC消息,或者MAC CE向第二节点上报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一般来说,采用MAC CE可以更快速地进行上报。如果采用MAC CE进行上报,则需要重新定义一个在上行方向上发送定时提前量的MAC CE,其格式可以和下行MAC CE的格式相同。
当第二节点收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网络定时后,如果第二网络定时和第一节点的应用定时提前量的差值较大,第二节点可能需要重新确定向第一节点发送信号时所采用的回传资源配置,或者第二节点可能需要为为第一节点重新配置传输定时信息,以调整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如果第二节点重新配置传输定时信息,则第一节点采用图6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调整帧定时。所述第一节点重新确定向第一节点发送信号时所采用的回传资源配置是指,由于不同的应用定时提前量(即第一节点发送帧与其接收帧的差值),第二节点的回传链路符号与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符号可发生不同情况的收发冲突,第二节点需要协调回传资源以避免上述冲突。以下相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节点也可以上报第一节点根据新的定时参考信号获得的定时参考和原来的定时参考的差值,以减小传输信令开销。所述原来的定时参考是指第一节点被重新配置定时参考信号之前所使用的定时参考信号确定的定时参考。具体地,第一节点确定第一节点根据新的定时参考信号获得的定时参考后,计算第一节点根据新的定时参考信号获得的定时参考和原来的定时参考的差值,例如,可以以原来的定时参考为基准,如果第一节点根据新的定时参考信号获得的定时参考滞后于原来的定时参考,则差值为正数,如果第一节点根据新的定时参考信号获得的定时参考早于原来的定时参考,则差值为负数,如果第一节点根据新的定时参考信号获得的定时参考和原来的定时参考相等,则差值为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节点也可以配置一个阈值N3,当第一节点根据新的定时参考信号获得的定时参考和原来的定时参考的差值小于配置的阈值N3时,则无需上报。可选地,第二节点可以定义一个定时器,如果第二节点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第一节点报告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则认为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和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的差值很小,无需重新调整向第一节点的回传资源配置。
上报过程可以由第一节点主动上报(或主动请求上报),也可以由第二节点配置上报,还可能由事件触发上报,例如,在切换定时参考信号后上报。应理解,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的上报不一定依赖于定时参考信号重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节点可能会为第一节点配置多个定时参考信号,由于多个定时参考可能由于具有不同的QCL,因此,第一节点根据不同定时参考信号的得到的定时参考可能会有差异。第二节点可以让第一节点报告多个定时参考的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每个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包含应用定时提前量,每个应用定时提前量和一个定时参考信号对应,即标称帧定时相对于多个定时参考的提前量,其中每个定时参考由不同的定时参考信号得到。应理解,多个定时参考信号虽然由第二节点配置,但其发送节点可能来自于其余的节点。此外,在实际中,这多个参考信号可能不会被称为定时参考信号,而是第一节点需测量的波束管理参考信号或无线资源管理参考信号等(例如多个CSI-RS等)。为了区分上报的多个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所对应的参考信号,第一节点在上报多个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时可同时携带对应的参考信号标识信息(包括CSI-RS资源,SS/PBCH block的索引,参考信号所述节点等)。应理解,第一节点在上报单个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时,也可同时携带对应的参考信号标识信息。
通过第一节点上报的多个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二节点可确定向第一节点发送信号时所采用的回传资源配置,或者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重新配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本申请不限定第二节点获取多个应用定时提前量后的用途。
通过上述实施例,当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第二节点重新配置时,可调整其应用定时提前量,以保证其标称帧定时的稳定。同时,第一节点可向上级节点上报重新计算的应用定时提前量。通过增强方案,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当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从第二节点切换到第三节点的过程中,第一节点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可能将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发送给第三节点。其中,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可用于第三节点确定向第一节点发送信号时所采用的回传资源配置,或者用于第三节点为第一节点重新配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本申请不限定第三节点获取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后的用途。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定时获取方法。标称帧定时也可由中继节点通过其余方法得到 (例如通过GPS得到),而此时中继节点可通过标称帧定时和定时参考计算出等效的应用定时提前量
Figure BDA000370420511000017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是第一节点的标称帧定时相对于由第三节点定时参考信号确定的定时参考的提前量。类似于实施例7中的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
图8(a)为第一节点通过第二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的流程图。步骤如下:
S801、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间进行定时参考信号协商。第二节点请求第三节点为第一节点配置定时参考信号,定时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如前所述,不再赘述。应理解,在有些场景下,第一节点也可以自行对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例如,对第三节点的SS/PBCH block进行测量,而不需要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的协商,第一节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测量到的定时参考信号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
S802、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定时参考信号测量指示。定时参考信号测量指示中包括第三节点配置的定时参考信号。第二节点对第三节点配置的定时参考信号可能并不解析,当然,也可以解析,本申请不做限定。第一节点收到定时参考信号测量指示后,获得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并开始监测或者在配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测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如果步骤S801中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没有协商定时参考信号,则步骤S802不是必须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节点自行对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进行测量。
S803、第一节点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一节点监测到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后,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应理解,在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之前,第一节点会接收到来自第三节点发送的定时参考信号,同时,第一节点以第二节点作为主上级节点,会继续监测第二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的确定方法同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的定时参考信号不同,不再赘述。
S804、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类似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可以通过RRC消息或者MAC CE的方式发送给第二节点。由于是切换过程,因此,可以通过RRC 消息来进行发送。如果通过MAC CE发送,则需要在MAC CE中指定针对的定时参考信号,具体的MAC CE的设计依赖于实现,本申请不做限定。同时,如果通过MAC CE发送,第二节点需要将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转换为RRC消息在切换请求中将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发送给第三节点。
S805、第二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其中包含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
S806、第三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切换响应。切换过程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不再赘述。
S807、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切换命令。切换命令中包含第三节点的初始接入参数。该过程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不再赘述。
S808、第一节点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接入到第三节点。随机接入过程可以是竞争接入,也可以是非竞争接入。随机接入过程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步骤804也可以包含一个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确定的定时参考和原来的定时参考的差值,第二节点在收到第一节点报告的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确定的定时参考和原来的定时参考的差值后,根据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计算得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将计算得到的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发送给第三节点。这里原来的定时参考是指根据第二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确定的定时参考。这里由于第三节点没有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的信息,因此,需要获得第一节点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的确定方法是通过对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的测量,确定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并计算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和原来的定时参考之间的差值,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
图8(b)为第一节点直接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的流程图。步骤如下:
S810-S812同S801-S803,不再赘述。
S813、第二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在切换请求中可以携带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主要是考虑到如果第一节点采用差值报告的方式,就需要用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来计算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如果第一节点向第三节点报告的是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就不需要在切换请求中发送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具体依赖于实现或协议定义,本申请不做限定。
S814和S815分别和S806和S807相同,不再赘述。
S816、第一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随机接入前导。这里以非竞争接入为例。
S817、第三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随机接入响应,由于是非竞争接入,通过随机接入响应即完成随机接入过程,并在随机接入响应中,为第一节点调度一个上行传输资源。
S818、第一节点在随机接入响应中调度的上行资源上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如前所述,如果第二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了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那么第一节点在这里可以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和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的差值,否则,应该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切换过程中确定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网络定时提前量,减少了网络同步的过程,加快了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而在另一种可能实现中,在上述定时参考信号被重新配置时,第一节点确定帧定时调整量,第一节点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向第一节点所服务的下级节点发送帧定时更新信息,帧定时更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这里的重新配置包括第二节点重新配置定时参考信号和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从第二节点切换到第三节点的情况。
相应地,终端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包含第一节点的帧定时更新信息,帧定时更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终端根据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调整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
图9为第一节点调整帧定时的流程图。步骤如下:
S901、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重新配置。这里的重新配置包括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配置新的定时参考信号,或者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发生变化而导致定时参考信号变化的场景。
S902、第一节点确定帧定时调整量。这里的确定帧定时调整量是指第一节点基于重新配置的定时参考信号,并重新确定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和原来的帧定时之间的差异。帧定时调整量为新的帧定时和原帧定时之间的偏差,这个偏差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还可以是0。如果帧定时调整量为0,则无需执行后续过程。如果新的帧定时在原帧定时之前,则为负数,如果新的帧定时在原帧定时之后,则为正数。
S903a、第一节点通过系统消息向它所服务的终端发送广播消息。这里的系统消息可以是系统消息本身,例如通过某个系统消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还可以是通过系统消息更新过程通知它所服务的终端。通过系统消息进行发送还是通过系统消息更新过程进行发送依赖于协议定义或实现,本申请不做约束。如果通过系统消息更新来进行通知,这个更新过程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比如几十个毫秒。通过系统消息通知帧定时调整量主要是为了通知空闲态(idle state)或非激活态(inactive state)的终端可以进行上行发送定时更新,否则会影响他们的上行发送,尤其是非激活态终端的上行发送。系统消息包括帧定时更新信息,帧定时更新信息包括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如果通过系统消息进行通知,则应该有机制使得终端读取系统消息,例如,通过寻呼消息进行通知,或者通过专用消息进行通知等,寻呼消息主要用于对idle态或inactive态的终端进行通知,专用消息则主要对连接态的终端进行通知。
S903b、第一节点为连接态终端发送帧定时调整专用消息,该消息可以通过RRC消息进行发送,也可以是MAC CE,如果是通过MAC CE进行发送,则需要重新定义一个帧定时调整量的MAC CE,具体的定义可以参考定时提前量,本申请不做约束。
S904、终端调整上行发送定时提前量。终端收到系统消息指示帧定时更新或者帧定时调整专用消息后,调整上行发送定时提前量。具体地,利用帧定时更新信息中的帧定时调整量和终端已有的上行发送的定时提前量相加即可获得新的上行发送的定时提前量。应理解,由于帧定时调整量是相对原来帧定时的偏移量,而终端是通过下行接收来确定定时参考的,由于帧定时的变化,导致终端的下行接收定时发送变化,而这个定时变化是终端可以检测到的,因此,下行接收定时依赖于终端对下行同步信号的检测而获得。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可以具有相同的功能,即,第二节点也包含第三节点的功能,第三节点也包含第二节点的功能。由于IAB系统中可以有多个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可能相对某些第一节点是第三节点,而第三节点相对某些第一节点则可能是第二节点。这里只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将两个上级节点加以区分。
通过上述实施例,当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重新配置时,利用广播消息和/或专用消息一次性调整帧定时,解决了终端的上行发送的定时提前量的问题,简化了系统设计。由于实时调整,可以提升系统性能,避免过慢的调整过程带来某些符号上不能传输数据而带来的频谱效率降低的问题。
在有些情况下,上述第二节点可以对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进行调整,第二节点通过网络定时重配置消息对帧定时进行调整,网络定时重配置消息包括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和/或单位时间内最大或最小的定时调整量。其中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用于第一节点确定帧定时。具体的调整方法可以参考前述图6实施例的方法,不再赘述。通过对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帧定时) 进行重新调整,可以提高第一节点和上级节点间的符号利用率,提升频谱效率;此外,也可提升网络同步精度。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网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终端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节点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节点包括:接收单元1003、处理单元1002。其中,接收单元1003用于执行图4中的S402;或者图5的S501、S502、S504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者图7中的步骤S701;或者图8中的S802、S807、S808、S811、S815、 S817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处理单元1002用于执行图4中的S403;或者图5中的步骤S505、或者图6的S601、S602、S603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者图7中的步骤S702;或者图8的 S803和S812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图9的S901和S902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第一节点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1001,用于支持第一节点执行图5中的步骤S503;或者图7中的步骤 S703;或者图8的S804和S816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者图9中的S903a和S903b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1002可以为图11所示的处理器1102;接收单元1003可以为接收器,发送单元1001可以为发送器,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图11所示的通信接口1103,该通信接口也可以称为收发器。除此之外,参见图11所示,第一节点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1。处理器1102、通信接口1103以及存储器1101可以相互连接或者通过总线1104相互连接。其中,通信接口1103用于支持该第一节点与终端或第二节点或第三节点进行通信,存储器1101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或用于帧定时的参数,例如传输定时信息中的偏移量、传输定时信息中的偏移量的粒度等。当处理器1102调用存储器110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时则执行前述由处理单元1002实现的步骤。该存储器1101与处理器1102可以是两个单独的硬件实体,也可以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硬件实体。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节点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节点至少包括:处理单元1202和发送单元1201。其中,处理单元1202用于执行图4中的S401。发送单元1201用于执行图4中的S402;或者图5的S501、S502、S504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者图7中的步骤S701;或者图8的S801、S802、S805、S807、S810、S811、S813、S815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第二节点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102,用于执行图5中的S503;或者图7中的步骤S703;或者图8 的S801、S804、S806、S810、S814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1202可以为图13所示的处理器1302;发送单元1201可以为发送器,接收单元1203可以为接收器,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构成图13所示的通信接口1303,该通信接口也可以称为收发器。除此之外,参见图13所示,第二节点还可以包括:存储器 1301。处理器1302、通信接口1303以及存储器1301可以相互连接或通过总线1304相互连接。其中,通信接口1303用于支持该第二节点与终端或第三节点节点或网关进行通信,如第三网络节点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而进行通信,例如,在切换的时候,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接口,通信接口1303也包括该接口。存储器1301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或用于帧定时的参数,例如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之间相互转换的时候的所采用的保护间隔的大小、传输定时信息中的偏移量、传输定时信息中的偏移量的粒度等。处理器1302调用存储器130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时则执行前述由处理单元1202实现的步骤。该存储器1301与处理器1302可以是两个单独的硬件实体,也可以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硬件实体。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三节点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第三节点包括:处理单元1402和接收单元1403。其中,处理单元1402用于为第一节点配置定时参考信号,配置定时参考信号的方法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接收单元1403用于执行图8的S801、 S805、S808、S810、S813、S816、S818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第三节点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1401,用于执行图8的S801、S806、S808、S810、S814、S817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1402可以为图15所示的处理器1502;发送单元1401可以为发送器,接收单元1403可以为接收器,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构成图15所示的通信接口1503。
除此之外,参见图15所示,,第三节点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50。处理器1502、通信接口1503以及存储器1501可以相互连接或通过总线1504相互连接。其中,通信接口1503用于支持该第三节点与终端或其它节点进行通信,与其他节点的通信包括和第二节点的通信或者与网关的通信,和第二节点的通信可以是通过有线接口,也可以是通过无线接口,通过网关的通信则可以主要通过有线接口,通信接口也包括与这些节点间进行通信时的接口。存储器1501用于存储第三节点的程序代码或用于帧定时的参数,例如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之间相互转换的时候的所采用的保护间隔的大小、传输定时信息中的偏移量、传输定时信息中的偏移量的粒度等。当处理器1502调用存储器150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时则执行前述由处理单元 1402实现的步骤。该存储器1501与处理器1502可以是两个单独的硬件实体,也可以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硬件实体。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终端包括:处理单元1602和接收单元1603。其中,处理单元1602用于执行图9中的S904的步骤。接收单元1603用于执行图9中S903a、 S903b中的步骤。终端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1601,用于支持终端向上述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发送数据或信号。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1602可以为图17所示的处理器1701。接收单元1603和发送单元1601可以为图17所示的射频电路1702。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703。除此之外终端还可以包括:触摸屏1704、蓝牙装置1705、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706、无线保真Wi-Fi 装置1707、定位装置1708、音频电路1709、外设接口1710以及电源装置1711等部件,由于这些部件都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这些部件可通过一根或多根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图 17中未示出)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7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射频电路1702,或蓝牙装置1705,或无线保真Wi-Fi装置1707用于支持该终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1703用于存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处理器1701调用存储器1703中存储的代码进行控制管理。该存储器1703可以跟处理器耦合在一起,也可以不耦合在一起。尽管图17未示出,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闪光灯、微型投影装置、近场通信NFC装置等,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处理器1102、1302、1502或17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1、图13和图1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一个设备(节点或终端)中的处理器读取该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时则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由该设备(节点或终端)的处理器执行的步骤。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 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设备,该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以及终端。其中,第一节点可以为图10或图11所提供的第一节点,且用于执行图4-图9所提供的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中第一节点的步骤;和/ 或,第二节点可以为图12或图13所提供的第二节点,且用于执行图4、图5、图7或图8中由第二节点实现的步骤;和/或,第三节点可以为图14或图15所提供的第三节点,且用于执行图9中由第三节点实现的步骤;和/或,终端可以为图16或图17所提供的终端,且用于执行图9中由终端实现的步骤。应理解,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节点,多个第一节点执行相同或类似的功能;一个第一节点可以包括多个上级节点,其中至少一个上级节点(如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主上级节点,第一节点可以有多个第三节点(辅上级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的功能可以相同,只是在作为不同角色的时候执行的功能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传输定时信息,第一节点根据传输定时信息确定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当第一节点的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变化时,第一节点可以自行调整帧定时。或者,当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发生变化时,第一节点重新确定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向第二节点或第三节点报告重新确定的网络定时提前量,或者第一节点根据重新确定网络定时提前量重新确定帧定时,并向它所服务的终端发送系统消息更新和/或专用消息通知终端帧定时调整量,使得终端可以重新调整上行发送定时。通过上述方案,并避免由于定时参考信号的变化或者定时提前量的变化而带来的网络同步问题,避免由于节点间的同步问题造成的干扰,提升了整个中继系统的频谱资源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4)

1.一种帧定时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传输定时信息,所述传输定时信息包括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所述帧定时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下行发送帧的时刻和/或上行接收帧的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定时信息还包括定时偏移量,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中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偏移量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传输定时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定时能力信息或定时配置请求,所述定时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能力,所述定时配置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传输定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节点检测到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与应用定时提前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N1时,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二阈值N2调整所述帧定时,所述第二阈值N2为预定义的或所述第二节点配置的,所述第二阈值N2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或最小定时调整量,所述应用定时提前量是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所述第二节点重新配置时,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从第二节点切换到第三节点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将所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将所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定时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定时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三节点或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所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或第三节点发送的网络定时重配置消息,所述网络定时重配置消息用于对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进行调整,所述网络定时重配置消息包括:
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或
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和单位时间内最大定时调整量,或
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和最小的定时调整量。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定时参考信号被重新配置时,所述第一节点确定帧定时调整量;
所述第一节点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所服务的下级节点发送帧定时更新信息,所述帧定时更新信息包括所述帧定时调整量。
10.一种帧定时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传输定时信息,所述传输定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
所述传输定时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节点确定帧定时,所述帧定时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下行发送帧的时刻和/或上行接收帧的时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定时信息还包括定时偏移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在发送所述传输定时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定时能力信息或定时配置请求,所述定时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能力,所述定时配置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传输定时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配置第二阈值N2,所述第二阈值N2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或最小定时调整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进行重新配置;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配置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所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和所述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传输定时重配置消息,所述传输定时重配置消息用于对所述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进行调整,所述传输定时重配置消息包括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和/或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或最小定时调整量。
17.一种终端定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所述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包含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更新信息,所述帧定时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调整所述终端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整后的定时提前量发送上行帧。
18.一种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节点为第一节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所述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传输定时信息,所述传输定时信息包括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所述帧定时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下行发送帧的时刻和/或上行接收帧的时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定时信息还包括定时偏移量,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包括: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传输定时信息中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偏移量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定时能力信息或定时配置请求,所述定时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能力,所述定时配置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传输定时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检测到实际网络定时提前量与应用定时提前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N1时,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二阈值N2调整所述帧定时,所述第二阈值N2为预定义的或所述第二节点配置的,所述第二阈值N2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或最小定时调整量,所述应用定时提前量是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确定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8-2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被所述第二节点重新配置时,确定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
23.根据权利要求18-2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从第二节点切换到第三节点的过程中,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并将所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包括: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定时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定时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三节点或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所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3-2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或第三节点发送的网络定时重配置消息,所述网络定时重配置消息用于对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进行调整,所述网络定时重配置消息包括:
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或
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和单位时间内最大定时调整量,或
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和最小的定时调整量。
26.根据权利要求18-2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定时参考信号被重新配置时,所述第一节点确定帧定时调整量;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向所述第一节点所服务的下级节点发送子帧定时信息,所述帧定时更新信息包括所述帧定时调整量。
27.一种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节点为第二节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该第二节点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传输定时信息,所述传输定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定时提前量;
所述传输定时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节点确定帧定时,所述帧定时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下行发送帧的时刻和/或上行接收帧的时刻。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定时信息还包括定时偏移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发送所述传输定时信息之前,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定时能力信息或定时配置请求,所述定时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能力,所述定时配置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传输定时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7-29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配置第二阈值N2,所述第二阈值N2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或最小定时调整量。
31.根据权利要求27-29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一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进行重新配置;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网络定时提前量。
32.根据权利要求27-29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为所述第一节点配置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所述第三网络定时提前量和所述第三节点的定时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传输定时重配置消息,所述传输定时重配置消息用于对所述第一节点的网络定时进行调整,所述传输定时重配置消息包括第四网络定时提前量,和/或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或最小定时调整量。
3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所述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包含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更新信息,所述帧定时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帧定时调整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帧定时更新信息调整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定时提前量。
CN202210702518.4A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1034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2518.4A CN115103433A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0678.8A CN110475336B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202210702518.4A CN115103433A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0678.8A Division CN110475336B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3433A true CN115103433A (zh) 2022-09-23

Family

ID=684684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0678.8A Active CN110475336B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202210702518.4A Pending CN115103433A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0678.8A Active CN110475336B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1931B2 (zh)
EP (1) EP3817462A4 (zh)
CN (2) CN110475336B (zh)
BR (1) BR112020022841A2 (zh)
WO (1) WO20192143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336B (zh) * 2018-05-11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246248A1 (en) * 2018-06-20 2019-12-26 Convida Wireless, Llc Synchronization in multi-hop nr iab deployment
US11399410B2 (en) * 2018-07-09 2022-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timing of downstream n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503555B2 (en) * 2018-08-17 2022-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timing adjustment for new radio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
US11582676B2 (en) * 2018-09-07 2023-02-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lay terminal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11902926B2 (en) * 2018-10-05 2024-02-13 Apple Inc. Downlink (DL) transmission timing of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node
US11419169B2 (en) * 2019-03-21 2022-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dual connectivity
US11477743B2 (en) * 2019-05-03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of synchronization reliability
US20210068066A1 (en) * 2019-08-30 2021-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 radio access network entity to adjust ti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2888060A (zh) * 2019-11-29 2021-06-01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93930A (zh) * 2020-01-14 2021-07-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3677010A (zh) * 2020-05-15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15918180A (zh) * 2020-06-24 2023-04-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30291524A1 (en) * 2020-08-04 2023-09-1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US20220061009A1 (en) * 2020-08-24 2022-02-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ing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250265A (zh) * 2020-08-28 2023-06-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时延的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85964A1 (en) * 2020-09-15 2022-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timing advance offset value indications
CN112203349A (zh) * 2020-10-12 2021-01-0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40098667A1 (en) * 2020-11-30 2024-03-2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Timing adjus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4315650A1 (en) * 2021-03-31 2024-02-07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of switching time for wireless repeat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17846A1 (zh) * 2009-08-14 2011-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方法、移动中继节点、演进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2036364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上行信息发送定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083195A (zh) * 2010-06-18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系统中调整子帧定时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023171A1 (en) * 2011-08-11 2013-02-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obile relay handover
CN102958075A (zh) * 2011-08-29 2013-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ta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EP2568755A1 (en) * 2010-08-11 2013-03-13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lay timing adjustment
CN110475336A (zh) * 2018-05-11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98798A1 (en) * 2012-10-10 2014-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iming control to reduce call drop
US20150117295A1 (en) * 2013-10-30 2015-04-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5532068A (zh) * 2014-07-01 2016-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与装置
US10893557B2 (en) * 2017-05-05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014818A9 (en) * 2017-08-10 2021-01-14 Kyungmin Park Time Alignment Timer Information
CN111567105B (zh) * 2017-11-10 2022-11-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针对新空口中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切换的定时提前偏移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17846A1 (zh) * 2009-08-14 2011-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方法、移动中继节点、演进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2036364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上行信息发送定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083195A (zh) * 2010-06-18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系统中调整子帧定时的方法及装置
EP2568755A1 (en) * 2010-08-11 2013-03-13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lay timing adjustment
WO2013023171A1 (en) * 2011-08-11 2013-02-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obile relay handover
CN102958075A (zh) * 2011-08-29 2013-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ta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10475336A (zh) * 2018-05-11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0022841A2 (pt) 2021-02-02
US20210058884A1 (en) 2021-02-25
EP3817462A4 (en) 2021-07-07
WO2019214380A1 (zh) 2019-11-14
EP3817462A1 (en) 2021-05-05
CN110475336B (zh) 2022-06-28
CN110475336A (zh) 2019-11-19
US11671931B2 (en)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5336B (zh)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20992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891957B (zh) Ue补偿的定时提前
TW201927019A (zh) 用於無線通訊之觸發量測報告
CN111630908B (zh) 在nr中信令发送ta偏移
CN110431914B (zh) 具有用户设备终端能力的远程射频头
US10834694B2 (en) Flexible selection of timing advance control method for supplementary uplink connections
US11864139B2 (en)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JP2019512982A (ja) サイドリンク通信における同期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220369260A1 (en) Optimized 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a ue
US20220408337A1 (en)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measurements under cell change
US2014007903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Alignment upon Time Advance Group Split or Creation
WO2021076029A1 (en) A network node, a first wireless device, a second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abling a timing reference
US20240056912A1 (en) Switching Delay Control in a Dual-Active Protocol Stack Handover
US20230228837A1 (en) Positioning timing measurement procedure under timing offset change
EP3777366B1 (en) Flexible selection of timing advance control method for supplementary uplink connections
WO2020192653A1 (zh) 调整下行发送定时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71613A1 (zh) 站间时间同步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30396302A1 (en) Adapting channel monitoring patterns under power saving
KR2021009378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2210023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2303285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gap 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measurement gap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27933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CN117615444A (zh) 一种定时提前ta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320991A1 (en)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in iot nt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