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2610B - 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2610B
CN115102610B CN202210828954.6A CN202210828954A CN115102610B CN 115102610 B CN115102610 B CN 115102610B CN 202210828954 A CN202210828954 A CN 202210828954A CN 115102610 B CN115102610 B CN 115102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idou
rdss
sharing
user equipmen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89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2610A (zh
Inventor
沈圆
周长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iji Jiangt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iji Jiangt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iji Jiangt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iji Jiangt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89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2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2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2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2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2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向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接收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调度执行结果,并将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实现灵活调度、状态及时更新、动态重发等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北斗服务站一般采用计算机(服务器或普通电脑等)用串行数据传输标准接口连接北斗数传机、北斗一体机、北斗指挥机或北斗多卡机等各北斗用户设备,根据厂家定义的接口协议与其连接北斗设备通信,应用RNSS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和RDSS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实现监控其他北斗设备位置和与其他北斗设备的短报文通讯等功能。
同公司不同项目组或者不同企业的科研和开发项目需要北斗RDSS短报文验证、实验、测试、演示、部署等临时性、短期性或长期性使用,但由于缺乏或缺少北斗RDSS用户设备,希望通过分享而非单独采购RDSS北斗用户机和相适配的北斗卡产品来加快项目实施或者降低项目的成本,特别是北斗三代的管控,更难获取北斗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意在提供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所述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向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
接收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所述调度执行结果,并将所述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为空闲状态,则将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确定为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可选地,所述申请类型是单向发送,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申请发送的总条数,按优先级或时间先后顺序逐一取一条待发送的短报文;
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内容编码和长度,计算该条短报文所需发送北斗卡的第一通信等级;
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注册信息和当前状态信息,逐一判断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共享状态以及共享RDSS用户设备的状态信息;
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是否满足状态信息为空闲且符合通信等级的RDSS用户设备;
若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满足预设条件,则执行选择到目标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目标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RDSS用户设备,用于发送北斗短报文;
若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不满足条件,则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
判断所述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的共享申请是否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如果还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则继续提取一条待发送的短报文;如果没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则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共享完成成功的结果。
可选地,所述申请类型是单向接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申请接收时长、最大接收短报文的编码和长度,以及接收频度,计算所需RDSS北斗短报文的接收设备要求;
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是否空闲并且满足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如果该共享节点满足条件,则选择一个具备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RDSS用户设备接收,并且设定发送方的北斗用户地址列表;
如果该共享节点不满足条件,则所有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都不具备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
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已共享的北斗接收用户地址,返回给申请请求发出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通知所述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向所述北斗接收用户地址发送;
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当前状态信息,判断此次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共享节点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正常,则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收到短报文,该短报文的发送方北斗用户地址在共享申请的设定列表里,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上报该条北斗短报文;
在接收到所述北斗短报文,分析发送方北斗的用户地址,向申请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此次接收北斗短报文。
可选地,所述申请类型是双向收发,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申请请求,所述申请请求至少包括发送请求和接收请求;
根据所述申请请求,分别选取发送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和接收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并分别在各共享节点登记接收北斗用户地址和发送北斗用户地址;
调度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发送该北斗短报文;
根据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发送结果,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发送结果;
根据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接收信息,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接收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各个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至少包括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可共享时间、北斗RDSS设备类型、北斗卡几代、发送频次、接收频次、发送容量等级和接收容量等级中的一种或多种;
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返回注册结果。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所述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调度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
返回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所述调度执行结果,并将所述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若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为空闲状态,则将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确定为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可选地,所述申请类型是单向发送,所述调度模块,用于:
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申请发送的总条数,按优先级或时间先后顺序逐一取一条待发送的短报文;
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内容编码和长度,计算该条短报文所需发送北斗卡的第一通信等级;
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注册信息和当前状态信息,逐一判断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共享状态以及共享RDSS用户设备的状态信息;
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是否满足状态信息为空闲且符合通信等级的RDSS用户设备;
若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满足预设条件,则执行选择到目标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目标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RDSS用户设备,用于发送北斗短报文;
若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不满足条件,则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
判断所述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的共享申请是否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如果还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则继续提取一条待发送的短报文;如果没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则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共享完成成功的结果。
可选地,所述申请类型是单向接收,所述调度模块,用于:
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申请接收时长、最大接收短报文的编码和长度,以及接收频度,计算所需RDSS北斗短报文的接收设备要求;
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是否空闲并且满足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如果该共享节点满足条件,则选择一个具备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RDSS用户设备接收,并且设定发送方的北斗用户地址列表;
如果该共享节点不满足条件,则所有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都不具备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
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已共享的北斗接收用户地址,返回给申请请求发出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通知所述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向所述北斗接收用户地址发送;
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当前状态信息,判断此次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共享节点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正常,则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收到短报文,该短报文的发送方北斗用户地址在共享申请的设定列表里,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上报该条北斗短报文;
在接收到所述北斗短报文,分析发送方北斗的用户地址,向申请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此次接收北斗短报文。
可选地,所述申请类型是双向收发,所述调度模块用于:
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申请请求,所述申请请求至少包括发送请求和接收请求;
根据所述申请要求,分别选取发送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和接收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并分别在各共享节点登记接收北斗用户地址和发送北斗用户地址;
调度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发送该条北斗短报文;
根据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发送结果,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发送结果;
根据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接收信息,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接收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注册模块,所述注册模块用于:
接收各个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至少包括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可共享时间、北斗RDSS设备类型、北斗卡几代、发送频次、接收频次、发送容量等级和接收容量等级中的一种或多种;
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返回注册结果。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
第四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向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接收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调度执行结果,并将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建立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提供连接机制,建立起闲置RDSS北斗设备资源和真实需求使用用户的连接匹配机制,实现灵活调度、状态及时更新、动态重发等功能,并且支持RDSS北斗设备资源所有者随时退出和加入,保证其绝对使用权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又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的共享北斗RDSS用户设备的发送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共享北斗RDSS用户设备的接收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分布式系统是部署在多个服务器上,合同协作的软件服务系统,可以不同服务器提供不同子服务、可以支持负载均衡或失效切换。相对于单机有更好的扩展性和可用性。但通常是用于特定应用的通用的系统设计和服务解决方案,以支持大规模用户同时操作或大数据。
集群系统是把多台同构或异构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的系统。集群中的计算机称为“节点”。集群系统集中管理平台主要涉及任务派发、节点状态监视等功能,它实现从一个位置远程控制一个或多个集群系统,从而使整个系统发挥最高的效率。
云存储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在网络上配置为共享的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信息资源可以按需求提供给网上终端设备和终端用户。在云计算环境中,用户与实际服务提供的计算资源相分离,云端集合了大量计算设备和资源。
分布式系统、集群系统、云存储、云计算都是基于计算机系统以及之上提供的软件服务,无法延伸到具体的控制设备。
相对静态环境,计算机系统以及之上的存储和软件资源都是相对静态稳定,偶然才会有故障退出;无法保障共享北斗RDSS用户设备的动态接入服务和随时退出,更无法保障共享设备提供者具备绝对优先试用权这一首要要求;
采用多设备硬件备份方式:由于提供共享的北斗RDSS共享设备具有唯一性,不可能要求多设备备份方式提供服务。
采用数据切块和复制多个副本用于备份:北斗RDSS报文具有私密性、完整性、不同等级卡对数据长度要求固定要求,不能固定长度数据切块,更不能数据多个备份发送占用RDSS北斗通信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都是基于扩大存储、提升计算能力,无法针对有限的北斗RDSS资源(设备唯一,频度有限以及发送接收容量限制)优化调度,即满足共享使用者能共享到设备,也满足设备提供方的使用优先。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用于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信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装置,设置在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上,例如,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至少包括平板终端和计算机终端等。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以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连接了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资源提供方)和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资源需求方),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包括需求方的移动终端设备、服务器、用户自有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等,但不限于此。
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接收需求用户的需求申请,并通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实时上报的设备资源来分配和管理在线共享节点的RDSS通信资源。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主要提供调度服务,即它在竞争的需求申请者之间分配共享中的可用资源。
当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需要使用RDSS北斗用户设备时,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申请RDSS北斗共享资源,申请需求包括申请类型(发送单向、接收单向、收发双向)、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服务质量等。
S102、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
同时,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至少包括忙碌或空闲。
S103、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具体地,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为空闲状态,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则将空闲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设置为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若存在多个空闲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则可以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S104、向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
具体地,在确定了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之后,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向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
S105、接收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调度执行结果,并将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建立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提供连接机制,建立起闲置RDSS北斗设备资源和真实需求使用用户的连接匹配机制,实现灵活调度、状态及时更新、动态重发等功能,并且支持RDSS北斗设备资源所有者随时退出和加入,保证其绝对使用权力。专门针对设备唯一,频度有限以及发送接收容量限制的北斗RDSS短报文设备和资源。
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为北斗RDSS设备共享提供使用权,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主控了北斗RDSS用户设备,保障了设备所有者的绝对控制权;
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采用空闲状态查询以及发送和接收确认机制,保障共享使用者的发送和接收的使用权益。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与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通过状态查询的心跳包,确认了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共享状态、设备状态、信号强度、RDSS北斗短报文发送接收频次以及发送接收容量限制,可以在共享设备使用前获知可用的共享设备可用和性能状态;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共享发送和接收期间,采用确认机制,保障在共享使用期间的发送和接收的实际使用情况,在设备共享提供者退出时,能及时通知共享使用者并调度其他资源保障其共享使用权益。
北斗RDSS短报文资源有频次、容量限制,在有限的资源下,保障共享设备资源的合理使用,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采用适配调度,分配共享使用者申请资源相匹配的RDSS共享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通过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向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接收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调度执行结果,并将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建立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提供连接机制,建立起闲置RDSS北斗设备资源和真实需求使用用户的连接匹配机制,实现灵活调度、状态及时更新、动态重发等功能,并且支持RDSS北斗设备资源所有者随时退出和加入,保证其绝对使用权力。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可选地,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包括:
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为空闲状态,则将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确定为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可选地,申请类型是单向发送,方法还包括:
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申请发送的总条数,按优先级或时间先后顺序逐一取一条待发送的短报文;
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内容编码和长度,计算该条短报文所需发送北斗卡的第一通信等级;
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注册信息和当前状态信息,逐一判断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共享状态以及共享RDSS用户设备的状态信息;
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是否满足状态信息为空闲且符合通信等级的RDSS用户设备;
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满足预设条件,则执行选择到目标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目标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RDSS用户设备,用于发送北斗短报文;
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不满足条件,则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
判断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的共享申请是否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如果还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则继续提取一条待发送的短报文;如果没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则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共享完成成功的结果。
可选地,申请类型是单向接收,方法还包括:
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申请接收时长、最大接收短报文的编码和长度,以及接收频度,计算所需RDSS北斗短报文的接收设备要求;
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是否空闲并且满足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如果该共享节点满足条件,则选择一个具备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RDSS用户设备接收,并且设定发送方的北斗用户地址列表;
如果该共享节点不满足条件,则所有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都不具备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
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已共享的北斗接收用户地址,返回给申请请求发出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通知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向北斗接收用户地址发送;
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当前状态信息,判断此次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共享节点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正常,则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收到短报文,该短报文的发送方北斗用户地址在共享申请的设定列表里,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上报该条北斗短报文;
在接收到北斗短报文,分析发送方北斗的用户地址,向申请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此次接收北斗短报文。
可选地,申请类型是双向收发,方法包括:
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至少包括发送请求和接收请求;
根据申请要求,分别选取发送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和接收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并分别在各共享节点登记接收北斗用户地址和发送北斗用户地址;
调度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发送该条北斗短报文;
根据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发送结果,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发送结果;
根据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接收信息,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接收信息。
可选地,在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之前,方法还包括:
接收各个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其中,注册请求至少包括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可共享时间、北斗RDSS设备类型、北斗卡几代、发送频次、接收频次、发送容量等级和接收容量等级中的一种或多种;
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返回注册结果。
图2是本发明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连接了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资源提供方)和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资源需求方),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包括需求方的移动终端设备、服务器、用户自有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等,但不限于此。
其中,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决定系统中所有需求申请者之间资源分配的最终权限,即资源分配仲裁者。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接收需求用户的需求申请,并通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实时上报的设备资源来分配和管理在线共享节点的RDSS通信资源。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主要提供调度服务,即它在竞争的需求申请者之间分配共享中的可用资源。
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是RDSS设备共享资源提供者,北斗设备服务器连接的一台或多台RDSS北斗用户设备,负责管理闲置RDSS北斗通信资源,监视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当前状态,并且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上报设备使用情况,包括可共享时间、设备信号强度、设备类型、北斗几代、发送频度、发送等级、接收频度等实时状态信息。
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根据需要提交使用申请,使用申请包括申请类型(发送单向、接收单向、收发双向)、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服务质量等;其中申请类型分为三种:发送单向表示申请仅用于发送的RDSS北斗设备;接收单向表示申请仅用于接收的RDSS北斗设备;收发双向表示申请即需要发送的RDSS北斗设备也需要接收的RDSS北斗设备。
RDSS北斗用户设备一般共享使用流程示例如附图3, 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注册RDSS北斗用户设备该节点信息以及其连接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信息,节点注册后,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持续监测RDSS北斗用户设备节点的可用性和性能,保持实时同步各节点状态信息;当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申请共享北斗RDSS设备使用时,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根据各节点状态信息调度合适的节点,每次调度一次RDSS北斗用户设备,将调度结果返回给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一直调度到申请完毕,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每次可能调度同一个节点或者调度不同节点完成一次申请;申请处理完毕,北斗资源共享中心通知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结束消息。具体调度流程说明如下:
1)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注册RDSS北斗用户设备,注册信息包括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可共享时间、北斗RDSS设备类型、北斗卡几代、发送频次、接收频次、发送容量等级、接收容量等级等节点信息;
2)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返回注册结果;
3)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实时查询各共享节点状态,向已注册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状态查询心跳同步消息,获取当前共享节点的共享状态、设备状态、北斗卡状态、可发送状态信息、可接收状态信息、信号强度等等实时状态信息;
4)已注册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状态返回共享节点状态的节点状态确认心跳同步消息,提供本共享节点的共享状态、设备状态、北斗卡状态、可发送状态信息、可接收状态信息、信号强度等等实时状态信息;
5)当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需要使用RDSS北斗用户设备时,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申请RDSS北斗共享资源,申请需求包括申请类型(发送单向、接收单向、收发双向)、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服务质量等;
6)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根据申请资源需求,判断当前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各节点资源,如果满足需求,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申请成功结果;如果不满足需求,则返回申请不满足结果;
7)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根据申请成功的资源请求,向符合条件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收到调度请求,根据调度请求实际控制相符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发送或接收调度一次实际RDSS北斗用户设备;
8)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收到调度请求,根据调度请求实际控制相符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发送或接收北斗短报文,并将发送或接收结果返回给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
9)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收到本次的调度执行结果,立即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此次调度信息返回;
10)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一次申请共享资源,可能需要多次调用同一个RDSS北斗用户设备或多个不同RDSS北斗用户设备,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根据申请需求,多次向一个或多个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发送调度请求;
11)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判断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的资源申请需求都已调度完毕,或者无法满足调度要求,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发送RDSS北斗共享完成(成功或失败)消息。
图4是本发明的共享北斗RDSS用户设备的发送流程示意图,
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的不同申请需求,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的调度流程不一样,特别是申请类型不同,分配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流程不一样:
申请类型是单向发送,如附图4所示,具体流程说明如下
a)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请求发送的总条数,按优先级或时间先后顺序逐一取一条待发送的短报文;
b)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内容编码(代码、汉字或混合)和长度,计算该条短报文所需发送北斗卡的最低通信等级;
c)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注册信息和当前状态信息,逐一判断各共享节点的共享状态以及共享RDSS用户设备的状态信息;
d)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是否满足既空闲又符合通信等级的RDSS用户设备;如果该共享节点满足条件,则执行f)步骤;如果该共享节点不满足条件,则执行e)步骤;
e)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不能满足既空闲又符合通信等级的RDSS用户设备,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此次共享申请执行完毕;
f)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选择到一个适合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一台RDSS用户设备,用于发送此条北斗短报文;
g)判断此次调度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是否确认发送成功,如果确认此次发送成功,则执行h)步骤;否则,则执行c)步骤;
h)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返回确认,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此次调度执行结果;
i)判断该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的共享申请是否还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如果还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则执行a)步骤;否则,则执行j)步骤;
j)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的共享申请都已执行完毕,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共享完成成功的结果,此次共享申请执行完毕。
图5是本发明的共享北斗RDSS用户设备的接收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申请类型是单向接收,具体流程说明如下:
a)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请求接收时长、最大接收短报文的编码和长度,以及接收频度,计算所需RDSS北斗短报文的接收设备要求;
b)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是否空闲并且满足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如果该共享节点满足条件,则执行d)步骤;如果该共享节点不满足条件,则执行c)步骤;
c)所有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都不具备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此次共享申请执行完毕;
d)选择一个具备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RDSS用户设备接收,并且设定发送方的北斗用户地址列表;
e)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已共享的北斗接收用户地址,返回给申请请求发出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通知该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向此北斗接收用户地址发送;
f)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最新状态信息(可能是离线、暂不提供共享、状态正常、信号不佳等),判断此次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共享节点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正常,则执行g)步骤;否则,则执行b)步骤;
g)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收到短报文,该短报文的发送方北斗用户地址在共享申请的设定列表里,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上报该条北斗短报文;
h)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收到接收北斗短文信息,分析发送方北斗用户地址属于哪个申请方,向申请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此次接收短报文信息;
i)判断该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接收请求超过请求时长,如果超过请求时长,则执行j)步骤,否则,则执行g)步骤;
j)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接收已超过请求时长,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共享完成成功的结果,此次共享申请执行完毕。
若申请类型是双向收发,流程结合了单向发送和单向接收流程,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申请发送要求和接收要求,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根据申请要求分别选取发送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和接收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并分别在各共享节点登记接收北斗用户地址和发送北斗用户地址;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申请发送一条北斗短报文时,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调度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发送该条北斗短报文;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根据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发送结果,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发送结果;
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根据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接收信息,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接收信息;如果发送接收过程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异常或退出共享,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重新调度新的共享节点,发送北斗用户地址或接收北斗用户地址的变更仅在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的此次申请记录里修改,修改细节无需通知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此次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申请发送和接收完毕或者发送接收共享中心不满足此次申请条件,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向此次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共享申请完成(成功或失败)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通过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向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接收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调度执行结果,并将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建立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提供连接机制,建立起闲置RDSS北斗设备资源和真实需求使用用户的连接匹配机制,实现灵活调度、状态及时更新、动态重发等功能,并且支持RDSS北斗设备资源所有者随时退出和加入,保证其绝对使用权力。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
参照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接收模块601、获取模块602、确定模块603、调度模块604和返回模块605,其中: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获取模块602用于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
确定模块603用于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调度模块604用于向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
返回模块605用于接收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调度执行结果,并将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装置,通过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向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接收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调度执行结果,并将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建立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提供连接机制,建立起闲置RDSS北斗设备资源和真实需求使用用户的连接匹配机制,实现灵活调度、状态及时更新、动态重发等功能,并且支持RDSS北斗设备资源所有者随时退出和加入,保证其绝对使用权力。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装置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可选地,确定模块,用于:
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为空闲状态,则将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确定为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可选地,申请类型是单向发送,调度模块,用于:
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申请发送的总条数,按优先级或时间先后顺序逐一取一条待发送的短报文;
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内容编码和长度,计算该条短报文所需发送北斗卡的第一通信等级;
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注册信息和当前状态信息,逐一判断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共享状态以及共享RDSS用户设备的状态信息;
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是否满足状态信息为空闲且符合通信等级的RDSS用户设备;
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满足预设条件,则执行选择到目标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目标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RDSS用户设备,用于发送北斗短报文;
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不满足条件,则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
判断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的共享申请是否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如果还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则继续提取一条待发送的短报文;如果没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则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共享完成成功的结果。
可选地,申请类型是单向接收,调度模块,用于:
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申请接收时长、最大接收短报文的编码和长度,以及接收频度,计算所需RDSS北斗短报文的接收设备要求;
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是否空闲并且满足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如果该共享节点满足条件,则选择一个具备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RDSS用户设备接收,并且设定发送方的北斗用户地址列表;
如果该共享节点不满足条件,则所有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都不具备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
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已共享的北斗接收用户地址,返回给申请请求发出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通知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向北斗接收用户地址发送;
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当前状态信息,判断此次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共享节点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正常,则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收到短报文,该短报文的发送方北斗用户地址在共享申请的设定列表里,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上报该条北斗短报文;
在接收到北斗短报文,分析发送方北斗的用户地址,向申请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此次接收北斗短报文。
可选地,申请类型是双向收发,调度模块用于:
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至少包括发送请求和接收请求;
根据申请要求,分别选取发送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和接收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并分别在各共享节点登记接收北斗用户地址和发送北斗用户地址;
调度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发送该条北斗短报文;
根据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发送结果,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发送结果;
根据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接收信息,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接收信息。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注册模块,注册模块用于:
接收各个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其中,注册请求至少包括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可共享时间、北斗RDSS设备类型、北斗卡几代、发送频次、接收频次、发送容量等级和接收容量等级中的一种或多种;
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返回注册结果。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装置,通过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向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接收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调度执行结果,并将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建立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提供连接机制,建立起闲置RDSS北斗设备资源和真实需求使用用户的连接匹配机制,实现灵活调度、状态及时更新、动态重发等功能,并且支持RDSS北斗设备资源所有者随时退出和加入,保证其绝对使用权力。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
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向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接收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调度执行结果,并将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建立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提供连接机制,建立起闲置RDSS北斗设备资源和真实需求使用用户的连接匹配机制,实现灵活调度、状态及时更新、动态重发等功能,并且支持RDSS北斗设备资源所有者随时退出和加入,保证其绝对使用权力。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
根据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向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接收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调度执行结果,并将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建立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提供连接机制,建立起闲置RDSS北斗设备资源和真实需求使用用户的连接匹配机制,实现灵活调度、状态及时更新、动态重发等功能,并且支持RDSS北斗设备资源所有者随时退出和加入,保证其绝对使用权力。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所相同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各个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至少包括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可共享时间、北斗RDSS设备类型、北斗卡几代、发送频次、接收频次、发送容量等级和接收容量等级中的一种或多种;
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所述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若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为空闲状态,则将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确定为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向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
接收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所述调度执行结果,并将所述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类型是单向发送,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申请发送的总条数,按优先级或时间先后顺序逐一取一条待发送的短报文;
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内容编码和长度,计算该条短报文所需发送北斗卡的第一通信等级;
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注册信息和当前状态信息,逐一判断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共享状态以及共享RDSS用户设备的状态信息;
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是否具备满足状态信息为空闲且符合通信等级的RDSS用户设备;
若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满足预设条件,则执行选择到目标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目标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RDSS用户设备,用于发送北斗短报文;
若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不满足条件,则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
判断所述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的共享申请是否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如果还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则继续提取一条待发送的短报文;如果没有剩余待发送的短报文,则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共享完成成功的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类型是单向接收,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申请接收时长、最大接收短报文的编码和长度,以及接收频度,计算所需RDSS北斗短报文的接收设备要求;
判断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是否具备空闲并且满足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如果共享节点满足条件,则选择一个具备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请求调度RDSS用户设备接收,并且设定发送方的北斗用户地址列表;
如果共享节点不满足条件,所有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都不具备满足接收通信要求的RDSS用户设备,则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共享完成失败的结果;
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已共享的北斗接收用户地址,返回给申请请求发出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通知所述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向所述北斗接收用户地址发送;
根据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当前状态信息,判断此次共享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共享节点共享状态和使用状态正常,则该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收到短报文,该短报文的发送方北斗用户地址在共享申请的设定列表里,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RDSS北斗资源共享中心上报该条北斗短报文;
在接收到所述北斗短报文,分析发送方北斗的用户地址的基础上,向申请的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返回此次接收的北斗短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类型是双向收发,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申请请求,所述申请请求至少包括发送请求和接收请求;
根据所述申请请求,分别选取发送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和接收的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并分别在各共享节点登记接收北斗用户地址和发送北斗用户地址;
调度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向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发送北斗短报文;
根据发送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发送结果,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发送结果;
根据接收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的接收信息,返回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该次接收信息。
5.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个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至少包括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可共享时间、北斗RDSS设备类型、北斗卡几代、发送频次、接收频次、发送容量等级和接收容量等级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发送的RDSS北斗共享资源的申请请求,所述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请类型、持续时长、数据队列、设备要求、频度和服务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若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的状态信息为空闲状态,则将所述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确定为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
调度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发送资源调度指令,以使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根据所述资源调度指令传输北斗短报文,并得到调度执行结果;
返回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RDSS北斗用户设备共享节点设备返回的所述调度执行结果,并将所述调度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RDSS北斗资源共享服务使用用户终端。
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
CN202210828954.6A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102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8954.6A CN115102610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8954.6A CN115102610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2610A CN115102610A (zh) 2022-09-23
CN115102610B true CN115102610B (zh) 2022-10-21

Family

ID=8329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8954.6A Active CN115102610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2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6951B (zh) * 2022-10-31 2023-05-02 电科疆泰(深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报文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6778A (zh) * 2017-02-03 2017-05-10 北京子午精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通信网关及其通信方法
CN106712837A (zh) * 2017-02-03 2017-05-24 北京子午精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通信节点及其通信方法
CN107257369A (zh) * 2017-06-09 2017-10-17 广州海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北斗短报文云计算平台系统
CN110784255A (zh) * 2019-10-24 2020-02-11 北京卫星导航中心 一种北斗用户终端通信资源共享系统
CN112532301A (zh) * 2020-11-26 2021-03-19 中国人民解放军61081部队 一种北斗用户终端快速网络资源发现和动态信息交互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46847A1 (en) * 2017-11-10 2019-05-16 Mentor Graphics Corporation Dynamic distributed resourc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6778A (zh) * 2017-02-03 2017-05-10 北京子午精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通信网关及其通信方法
CN106712837A (zh) * 2017-02-03 2017-05-24 北京子午精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通信节点及其通信方法
CN107257369A (zh) * 2017-06-09 2017-10-17 广州海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北斗短报文云计算平台系统
CN110784255A (zh) * 2019-10-24 2020-02-11 北京卫星导航中心 一种北斗用户终端通信资源共享系统
CN112532301A (zh) * 2020-11-26 2021-03-19 中国人民解放军61081部队 一种北斗用户终端快速网络资源发现和动态信息交互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2610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0448B (zh)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应用管理方法
US674844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lable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9569289B2 (en) Generic distributed processing for multi-agent systems
US74512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ion of group leaders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671836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and scalable distribution of data files in distributed networks
US20050188087A1 (en) Parallel processing system
CN112118315A (zh) 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300915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virtual machine using device cloud
CN115102610B (zh) 一种北斗rdss设备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7483297B (zh) 对嵌入式设备上所承载业务质量的主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US8606908B2 (en) Wake-up server
CN111787058A (zh) 跨域虚拟数据空间中轻量级信息订阅和推送方法
CN103731465A (zh) 分布式系统及其事务处理方法
CN111078238A (zh) 容器环境下应用配置集中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319732A (zh) 一种基于RabbitMQ的消息队列集中配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566294B (zh) 一种支持计算平面的通信网络系统
EP174452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and scalable distribution of data files in distributed networks
CN112532301A (zh) 一种北斗用户终端快速网络资源发现和动态信息交互系统
JPH0766829A (ja) 電子メール多重化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
CN111309467B (zh) 任务分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47808B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3942979B2 (ja) 並列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並列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3067869B (zh) 节点控制方法及装置、节点管理方法及装置、分布式系统
CN117997941A (zh) 一种虚拟桌面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8733562B (zh) 一种软件平台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