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2467A -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2467A
CN115102467A CN202210841918.3A CN202210841918A CN115102467A CN 115102467 A CN115102467 A CN 115102467A CN 202210841918 A CN202210841918 A CN 202210841918A CN 115102467 A CN115102467 A CN 115102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traight line
sleeve
central axis
parabo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19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河川
高建辉
张立英
马春印
王中兴
杨明礼
陈勇
阿拉腾布日固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Lancangjiang New Energy Co ltd
Tianjin Universit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Lancangjiang New Energy Co ltd
Tianjin Universit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Lancangjiang New Energy Co ltd, Tianjin Universit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uaneng Lancangjia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19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24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2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246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4148 priority patent/WO202401671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5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comprising elongate non-rigid elements, e.g. straps, wires or ro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5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coupling adjacent supporting elements, e.g. for connecting profile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1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the grou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本发明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所述光伏支架包括预应力索、套管和支架,所述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套管设在所述支架上;S2、将所述预应力索穿进所述套管内,以便所述套管可支撑所述预应力索;S3、对所述套管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应力索的延伸方向相适配;其中所述步骤S3与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均无先后顺序。因此,据本发明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具有施工难度低、实用性高和光伏支架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柔性光伏支架体系是通过对钢索施加预拉力来承担外荷载,预应力钢索在张拉完成后,通过卡扣固定。由于柔性光伏支架多安装在地势起伏较大的边坡上,此时钢索的位移被卡扣限制,所以预应力钢索在此处会存在弯折情况,此时钢索会承受较大剪力。钢索在长期承受较大剪力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所述光伏支架包括预应力索、套管和支架,所述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套管设在所述支架上;
S2、将所述预应力索穿进所述套管内,以便所述套管可支撑所述预应力索;
S3、对所述套管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应力索的延伸方向相适配;
其中所述步骤S3与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均无先后顺序。
因此,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具有施工难度低、实用性高和光伏支架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施完所述步骤S3后实施所述步骤S1;
和/或,在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之间实施所述步骤S3;
和/或,实施完所述步骤S2后实施所述步骤S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
所述光伏支架具有多个预应力索安装位置,多个所述预应力索安装位置包括沿所述预应力索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套管设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二位置上;
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高度差时,和/或,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时,对所述套管的至少部分进行折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包括相连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连接部分设在所述支架上的所述第二位置上,所述第一段在所述预应力索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所述第二段在所述预应力索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为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一端,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具有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四端部为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一端;
在所述步骤S3中,
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具有高度差,和/或,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所在的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不一致时,对所述第一段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一端部沿邻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具有高度差,和/或,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所在的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不一致时,对所述第二段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四端部沿邻近所述第三位置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
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具有高度差时,将所述第一段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具有高度差时,将所述第二段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四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三端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在第一水平直线上,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在第二水平直线上,且所述第一水平直线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相交时,
将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设置为所述第一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将所述第二段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四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
或者,将所述套管延伸方向设置为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将所述第一段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
或者,将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四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在第一水平直线上,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在第二水平直线上,所述第一水平直线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相交,
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具有高度差时,将所述第一段进行折弯,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且所述第一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
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具有高度差时,将所述第二段进行折弯,使得所述第四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三端部之间,且所述第四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的所述第一端部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
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的所述第四端部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为圆弧线,和/或,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为圆弧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为第一圆弧线,所述第一圆弧线满足公式:
r1=180L11π;
其中,r1为第一圆弧线的半径,L1为第一段的中轴线的长度,θ1为第一夹角的角度大小,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或者,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三位置之间相连直线的夹角为第一夹角;
和/或,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为第二圆弧线,所述第二圆弧线满足公式:r2=180L22π;
其中,r2为第二圆弧线的半径,L2为第二段的中轴线的长度,θ2为第二夹角的角度大小,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或者,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相连直线的夹角为第二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和/或,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沿第一抛物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抛物线满足公式:y=a1x2
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长度满足公式:
Figure BDA0003751462480000041
其中,所述第一抛物线的坐标顶点和坐标轴原点均为所述第二位置,x为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数值,a1为第一抛物线的常数,y为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数值,l1为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的长度,x1为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在横坐标轴上的长度,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或者,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
和/或,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沿第二抛物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抛物线满足公式:
y=a2x2
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的长度满足公式:
Figure BDA0003751462480000042
其中,所述第二抛物线的坐标顶点和坐标轴原点均为所述第二位置,x为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数值,a2为第二抛物线的常数,y为第二抛物线的纵坐标数值,l2为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的长度,x2为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在横坐标轴上的长度,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抛物线的纵轴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或者,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和所述支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套管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支架具有所述预应力索安装位置;
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端柱,所述端柱具有所述预应力索安装位置,所述端柱用于固定所述预应力索的端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适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的光伏支架,包括预应力索、套管和支架,所述套管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预应力索位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应力索的延伸方向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固定板和卡扣,所述卡扣卡设在所述固定板上且可将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包括相连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卡扣抵靠在所述套管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的周侧,所述第一段为直管或弯管,所述第二段为直管或弯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和长度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长度尺寸与所述套管的外径尺寸之比为(8-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上设有减振润滑层,所述减振润滑层由减振材料和润滑材料的至少一者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润滑层为石墨或聚四氟乙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和所述支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套管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支架上;
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端柱,所述端柱用于固定所述预应力索的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板和卡扣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力索与套管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套管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应力索在套管内的实验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应力索在卡扣的实验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应力索在套管内的有限元结果应力云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应力索在卡扣内的有限元结果应力云图。
附图标记:
光伏支架100,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第三位置103;
支架1,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第三支架13;
预应力索2;
套管3,第一段31,第一端部311,第二端部312,第二段32,第三端部321,第四端部322,减振润滑层33;
固定板4,卡扣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100和光伏支架100安装方法。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100包括预应力索2、套管3和支架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100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套管3设在支架1上。
S2、将预应力索2穿进套管3内,以便套管3可支撑预应力索2。
S3、对套管3进行调整,以使套管3的延伸方向与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相适配。其中,步骤S3与步骤S1和步骤S2均无先后顺序。
相关技术中,柔性光伏支架体系是通过对钢索施加预拉力来承担外荷载,预应力钢索在张拉完成后,通过卡扣固定。由于柔性光伏支架多安装在地势起伏较大的边坡上,此时钢索的位移被卡扣限制,所以预应力钢索在此处会存在弯折情况,此时钢索会承受较大剪力。钢索在长期承受较大剪力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断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100的安装方法通过将套管3设在支架1上,使得在安装光伏支架100时,预应力索2可伸入并固定在支架1上的套管3内,以便套管3对位于其内的预应力索2进行支撑和限位。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通过卡扣固定预应力索2,套管3与预应力索2的接触面积大,从而使得套管3易与支撑预应力索2,并可较好地降低预应力索2在支架1处受到的剪力,进而可减小预应力索2在支架1处的损坏,以便提高预应力索的使用寿命。
且在步骤S3中,对套管3进行调整,以使套管3的延伸方向与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相适配。具体地,套管3为直管或弯管,调整后的套管3的形状与位于其内的该部分的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一致。由此,使得套管3的内壁面可更好地对预应力索2进行贴合和支撑,降低预应力索2在支架1的端部位置处受到的剪力,从而可进一步减少套管2(的端部)对预应力索2的损坏。
步骤S3与步骤S1和步骤S2均无先后顺序。由此,可使得在步骤S1前后、在步骤S2前后均可对套管3的延伸方向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对套管3的调整更加灵活且使得套管3的延伸方向易与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套管3结构简单,成本和施工难度低,从而使得实用性高本光伏支架100和光伏支架100安装方法的实用性高。
因此,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100具有成本低、实用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因此,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100安装方法具有施工难度低、实用性高和光伏支架100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下面结合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100来具体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100安装方法。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100包括端柱、预应力索2、套管3和支架1。
光伏支架100具有多个预应力索安装位置,具体地,端柱具有预应力索安装位置,端柱用于固定预应力索2的端部。
套管3和支架1均为多个,多个支架1间隔设置,多个套管3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支架1上。具体地,多个支架1沿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便支架1可支撑预应力索2。支架1具有预应力索安装位置,套管3设在支架1的预应力索安装位置。套管3位直管或者弯管,套管3的延伸方向与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一致。例如,套管3为钢管,预应力索2为钢索。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上设有固定板4和卡扣5,所述卡扣卡设在所述固定板上且可将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上设有固定板4和卡扣5,卡扣5卡设在固定板4上且可将套管3固定在固定板4上。具体地,固定板4设在支架1的预应力索安装位置上,卡扣5可拆卸地安装固定板4。通过卡扣5固定套管3可使得套管3的安装便利。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管3的长度尺寸与套管3的外径尺寸之比为(8-10):1。长度尺寸与外径尺寸之比为(8-10):1的套管3具有预设承载力且可有效降低预应力索2剪力。例如,套管3的长度尺寸与套管3的外径尺寸之比为9:1。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管3包括相连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第一段31的长度和第二段32的长度相等。卡扣5抵靠在套管3的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连接处的周侧,第一段31为直管或弯管,第二段32为直管或弯管。具体地,第一段31长度尺寸与外径尺寸之比为(4-5):1,第二段32长度尺寸与外径尺寸之比为(4-5):1。由此,可使得套管3对支架1上的预应力索2支撑较为均衡。在安装套管3时,将套管3的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连接处放置在固定板4上,然后合上卡扣5,且使得卡扣5抵靠在套管3的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连接处的周侧,以便卡扣将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连接部分设在支架1上的预应力索安装位置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管3的内壁面上设有减振润滑层33,减振润滑层33由减振材料和润滑材料的至少一者构成。具体地,减振润滑层33为石墨或聚四氟乙烯板。石墨为常用的固体润滑剂,可以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聚四氟乙烯板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润滑等特点。减振润滑层33可降低套管3与预应力索2之间接触的摩擦系数钢材(无减振润滑层33的套管3)与钢材(预应力索2)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5;减振润滑层33(聚四氟乙烯板)与钢材(预应力索2)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预应力索2承受的来自套管3的正压力不变,所以摩擦力的比值即为摩擦系数的比值,无减振润滑层33的套管3与有减振润滑层33的套管3的摩擦力的比值为3:2,则预应力损失的比值也为3:2。所以增加减振润滑层33后预应力索2的预应力损失减小了3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支架100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中,将套管3设在支架1上。
光伏支架100具有多个预应力索安装位置,多个预应力索安装位置包括沿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第二位置102位于支架1上,套管3设在支架1的第二位置102上。具体地,固定预应力索2的位置为预应力索安装位置。第一位置101和第三位置103可以位于支架1或者端柱上,支架1用于固定预应力索2的中间部分,端柱用于固定预应力索2的端部。例如,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均设在支架1上。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连接部分设在支架1上的第二位置102上,第一段31在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上位于第二段32和第一位置101之间,第二段32在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上位于第一段31和第三位置103之间。第一段31的中轴线具有第一端部311和第二端部312,第一端部311为第一段31的中轴线远离第二位置102(第二段32)的一端,第二端部312位于第二位置102处。第二段32的中轴线具有第三端部321和第四端部322,第三端部321位于第二位置102处,第四端部322为第二段32的中轴线远离第二位置102(第一段31)的一端部。具体地,第二端部312和第三端部321均设在第二位置102处,即第二端部312和第三端部321重合。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支架1上的固定板4和卡扣5将套管3设在支架1的第二位置102(安装预应力索2的位置)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连接部分焊接在支架1上的第二位置102上。
在步骤S2中,将预应力索2穿进套管3内,以便套管3可支撑预应力索2。
具体地,套管3固定在支架1上后,将预应力索2的一端固定在端柱上,预应力索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多个支架1上的套管3(并张紧)后固定在另一端柱上。
S3、对套管3进行调整,以使套管3的延伸方向与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相适配。其中,步骤S3与步骤S1和步骤S2均无先后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施完步骤S3后实施步骤S1,即可根据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之间的位置关系预估预应力索2的走向,从而设置套管2在支架1上的延伸方向。
和/或,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实施所述步骤S3,即将套管3设在支架1上后,根据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之间的位置关系;
和/或,实施完步骤S2后实施步骤S3,即预应力索2穿进套管上后,可根据预应力索2的实际的状态去调整套管3的延伸方向,以便预应力索2易于贴合套管3的内壁面。
也就是说,在步骤S1和步骤S2完成前后均可实施步骤S3,以便套管3的延伸方向与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一致。具体地,可多次实施步骤S3,在步骤S1前,可根据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之间的关于预估预应力索2的走向,从而设置套管2在支架1上的延伸方向,以便套管在安装到支架1上后易于穿入预应力索2,在预应力索2穿进套管3内后,再根据预应力索2的实际情况再次调整套管3的各个部分的延伸方向。
套管3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在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同一高度且同一水平直线上排布时,无需对套管3折弯。例如,套管3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段31位于第二端32的左侧。
支架1包括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3。第一位置101位于第一支架11顶部,第二位置102位于第二支架12顶部,第三位置103位于第三支架13顶部。即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3的高度差代表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的高度差。左右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所示。
在步骤S3中,第二位置102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三位置103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高度差时,和/或,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时,对套管3的至少部分进行折弯。也就是说,第二位置102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三位置103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高度差、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这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或两种时,对套管3的至少部分进行折弯。例如,第二支架12与第一支架11和第三支架13中的至少一者高度不一致、第二支架12与第一支架11和第三支架13不在同一水平直线这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或两种时,对套管3的至少部分进行折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也就是说,弯曲后的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延伸方向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的延伸方向一致。由此,可使得从第一段31(第一端部311处)向外伸出的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的之间相连的直线相适配。可使得预应力索2在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邻近第二位置102的至少部分易于贴合在套管3的第一段31内,从而使得第一段31(第一端部311处)内的预应力索2不易与套管3的第一段31发生磨损。例如,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具有高度差,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倾角与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倾角一致。
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与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也就是说,弯曲后的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延伸方向与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的延伸方向一致。由此,可使得从第二段32(第四端部322处)向外伸出的预应力索2的延伸方向与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的之间相连的直线相适配,可使得预应力索2在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邻近第二位置102的至少部分易于贴合在套管3的第二段32内,从而使得第二段32(第四端部322处)内的预应力索2不易与套管3的第二段32发生磨损。例如,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具有高度差时,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倾角与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倾角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31的中轴线为圆弧线,和/或,第二段32的中轴线为圆弧线。第一段31的中轴线为圆弧线,和/或,第二段32的中轴线为圆弧线包括:a.第一段31的中轴线为圆弧线;b.第二段32的中轴线为圆弧线;c.第一段31的中轴线为圆弧线,第二段32的中轴线为圆弧线。也就是说,第一段31的中轴线和第二段32的中轴线可为圆弧线,从而使得预应力索2易与于套管3的内壁面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31的中轴线为第一圆弧线,第一圆弧线满足公式:r1=180L11π。
其中,r1为第一圆弧线的半径,L1为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长度,θ1为第一夹角的角度大小,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倾角)为第一夹角,或者,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第二位置102和三位置之间相连直线的夹角为第一夹角。
L1=θ1πr1/180,L1为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长度,即L1为第一段31的长度。第一夹角θ1为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倾角),或者,第一夹角θ1为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第二位置102和三位置之间相连直线的夹角。
具体地,当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具有高度差时,第一圆弧线的圆心位于第二位置102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第一夹角θ1为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倾角)。当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在同一水平高度,且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在第一水平直线上,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第二水平直线上,第一水平直线与第二水平直线相交时,第一圆弧线的圆心位于经过第二位置102的第二水平直线的水平垂线上,第一夹角θ1为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第一水平直线)与第二位置102和三位置之间相连直线(第二水平直线)的夹角。可根据第一夹角θ1和L1的数值得出r1的数值,从而确定第一圆弧线的轨迹,进而确定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延伸方向,即第一段31的弯曲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段32的中轴线为第二圆弧线,第二圆弧线满足公式:r2=180L22π。
其中,r2为第二圆弧线的半径,L2为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长度,θ2为第二夹角的角度大小,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或者,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之间相连直线的夹角为第二夹角。
L2=θ2πr2/180,L2为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长度,即L2为第二段32的长度。第二夹角θ2为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或者,第二夹角θ2为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第二位置102和一位置之间相连直线的夹角。
具体地,当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具有高度差时,第二圆弧线的圆心位于第二位置102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第二夹角θ2为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倾角)。当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在同一水平高度,且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在第一水平直线上,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第二水平直线上,第一水平直线与第二水平直线相交时,第二圆弧线的圆心位于经过第二位置102的第一水平直线的水平垂线上,第二夹角θ2为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第二水平直线)与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之间相连直线(第一水平直线)的夹角。可根据第二夹角θ2和L2的数值得出r2的数值,从而确定第二圆弧线的轨迹,进而确定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延伸方向,即第二段32的弯曲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31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和/或,第二段32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第一段31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和/或,第二段32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包括:a.第一段31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b.第二段32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c.第一段31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第二段32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也就是说,第一段31的中轴线和第二段32的中轴线可为抛物线状,从而使得预应力索2易与于套管3的内壁面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31的中轴线沿第一抛物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抛物线满足
公式:y=a1x2
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长度满足公式:
Figure BDA0003751462480000111
其中,第一抛物线的坐标顶点和坐标轴原点均为第二位置102,x为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数值,a1为第一抛物线的常数,y为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数值,l1为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长度,x1为第一段31的中轴线在横坐标轴上的长度。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或者,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
l1为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长度,即l1为第一段31的长度。
当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具有高度差时,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第一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朝向上侧或朝向下侧,第一抛物线的焦点位于第二位置102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当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在同一水平高度时,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且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在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均间隔设置。第一抛物线的开口为在纵坐标轴延伸的方向上第二位置102朝向第一位置101的方向,第一抛物线的焦点在纵坐标轴延伸的方向上位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
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横坐标轴的夹角为θ1,则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与横坐标轴的夹角为θ1,由此可得到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斜率,同时切线斜率也可用公式y=a1x2的导函数求得,此时切线方程可用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点坐标以及公式y=a1x2的导函数共同表示出来。
此时给定第一端部311的横坐标初始值x1,带入通过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斜率与公式y=a1x2的导函数确定的切线斜率两者所联立的方程中,可求得a1值。再带入公式y=a1x2求得第一端部311的纵坐标,此时抛物线的方程即为已知。
然后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751462480000121
求得抛物线l1的长度,如果l1长度介于4-5倍的套管外径,则此时抛物线的方程即为第一抛物线方程。如果不在4-5倍的套管外径之间,则重新调整x1值继续迭代,根据迭代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迭代,直至l1介于4-5倍的套管外径之间。此时的抛物线方程即为第一抛物线方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段32的中轴线沿第二抛物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抛物线满足公式:y=a2x2
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长度满足公式:
Figure BDA0003751462480000122
其中,第二抛物线的坐标顶点和坐标轴原点均为第二位置102,x为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数值,a2为第二抛物线的常数,y为第二抛物线的纵坐标数值,l2为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长度,x2为第二段32的中轴线在横坐标轴上的长度,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抛物线的纵轴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或者,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
l2为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长度,即l2为第二段32的长度。
当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具有高度差时,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第二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朝向上侧或朝向下侧,第二抛物线的焦点位于第二位置102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当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在同一水平高度时,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且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在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均间隔设置。第二抛物线的开口为在纵坐标轴延伸的方向上第二位置102朝向第三位置103的方向,第二抛物线的焦点在纵坐标轴延伸的方向上位于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
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与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横坐标轴的夹角为θ2,则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与横坐标轴的夹角为θ2,由此可得到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斜率,同时切线斜率也可用公式y=a2x2的导函数求得,此时切线方程可用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点坐标以及公式y=a2x2的导函数共同表示出来。
此时给定第四端部322的横坐标初始值x2,带入通过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斜率与公式y=a2x2的导函数确定的切线斜率两者所联立的方程中,可求得a2值。再带入公式y=a2x2求得第四端部322的纵坐标,此时抛物线的方程即为已知。
然后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3751462480000131
求得抛物线l2的长度,如果l2长度介于4-5倍的套管外径,则此时抛物线的方程即为第二抛物线方程。如果不在4-5倍的套管外径之间,则重新调整x2继续迭代,根据迭代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迭代,直至l2介于4-5倍的套管外径之间。此时的抛物线方程即为第二抛物线方程。
具体地,第二位置102与第一位置101具有高度差,和/或,第一段3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所在的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不一致时,对第一段31进行折弯,且使得第一端部311沿邻近第一位置101的方向移动。具体地,折弯后的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例如,第二支架12与第一支架11具有高度差、第一段3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支架12和第一支架11所在的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不一致这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或两种时,对第一段31进行折弯,使得第一端部311沿邻近第一位置101的方向移动,以便第一段31的延伸方向与预应力索2位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的部分的延伸方向相适配。
第二位置102与第三位置103具有高度差,和/或,第二段3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所在的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不一致时,对第二段32进行折弯,且使得第四端部322沿邻近第三位置103的方向移动。具体地,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与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例如,第二支架12与第三支架13具有高度差、第二段3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3所在的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不一致这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或两种时,对第二段32进行折弯,使得第四端部322沿邻近第三位置103的方向移动,以便第二段32的延伸方向与预应力索2位于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的部分的延伸方向相适配。
第二位置102与第一位置101具有高度差,和/或,第一段3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所在的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不一致时包括:
a1.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第二位置102与第一位置101具有高度差时,将第一段31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第一端部31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端部312(第二位置102)之间。也就是说,可设置套管3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所在的水平线的延伸方向一致。对第一段31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折弯,使得第一段31的第一端部311在上下方向上朝着第一位置101移动。例如,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3在一条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上依次设置(如图3所示),第一支架11(第一位置101)高于第二支架12(第二位置102),则将第一段31向上折弯,折弯后的第一端部311位于第二端部312上方。折弯后的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折弯后的第一段31的中轴线为第一圆弧线且圆心位于第二位置102正上方;或者,折弯后的第一段31的中轴线沿第一抛物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此刻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轴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抛物线的焦点位于第二位置102的正上方。
a2.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第二位置102与第三位置103具有高度差时,将第二段32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第四端部32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三位置103和第三端部321(第二位置102)之间。也就是说,可设置套管3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所在的水平线的延伸方向一致。对第二段32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折弯,使得第二段32的得第四端部322在上下方向上朝着第三位置103移动。例如,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3在一条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上依次设置,第三支架13(第三位置103)高于第二支架12(第二位置102),则将第二段32向上折弯,折弯后的第四端部322位于第三端部321上方。折弯后的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与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折弯后的第二段32的中轴线为第二圆弧线且圆心位于第二位置102正上方;或者,折弯后的第二段32的中轴线沿第二抛物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此刻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轴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抛物线的纵坐标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抛物线的焦点位于第二位置102的正上方。
b1.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在第一水平直线上,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第二水平直线上,且第一水平直线与第二水平直线相交时,将套管3(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延伸方向设置为第一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将第二段32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第四端部322在垂直于第一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第三端部32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之间。
具体地,第一水平直线和第二水平直线的夹角大于90°时,将第一段31的延伸方向设置(摆放为)为第一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将第二段32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折弯,折弯后的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例如,将套管3(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延伸方向设置为左右方向,将第二段32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第四端部32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三端部32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之间。
b2.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在第一水平直线上,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第二水平直线上,且第一水平直线与第二水平直线相交时,将套管3(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延伸方向设置为第二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将第一段31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第一端部311在垂直于第二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第二端部312(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之间。具体地,第一水平直线和第二水平直线的夹角大于90°时,将第二段32的延伸方向设置(摆放为)为第二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将第一段31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折弯,折弯后的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例如,将套管3(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延伸方向设置为前后方向,将第一段31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第一端部311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端部312(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之间。
b3.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在第一水平直线上,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第二水平直线上,且第一水平直线与第二水平直线相交时,将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进行折弯,且使得第四端部322在垂直于第一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第三端部321和第三位置103之间,使得第一端部311在垂直于第二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第二端部312和第一位置101之间。具体地,第一水平直线和第二水平直线的夹角小于等于90°时,将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进行折弯,折弯后的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折弯后的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与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
例如,第一水平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水平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将套管3(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延伸方向设置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相交,将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第一端部311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端部312(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之间,使得第四端部32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三端部32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之间。折弯后的第一段31的中轴线为第一圆弧线且此刻圆心位置、套管3和支架1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依次排布(可选的,圆心位置、套管3和支架1所在的水平直线与第一水平直线和第二水平直线的夹角均为45°);或者,折弯后的第一段31的中轴线沿第一抛物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此刻第一抛物线的焦点、套管3和支架1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依次排布(可选的,第一抛物线的焦点、套管3和支架1所在的水平直线与第一水平直线和第二水平直线的夹角均为45°)。
c1.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在第一水平直线上,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第二水平直线上,第一水平直线与第二水平直线相交,且第二位置102与第一位置101具有高度差时,将第一段31进行折弯,使得第一端部31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端部312之间,且第一端部311在垂直于第二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第二端部312(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之间。折弯后的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第一端部311处的切线与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例如,第一位置101位于第二位置102的前方和上方时,将第一段31朝着前侧和上侧方进行折弯,使得第一端部311位于第二端部312上方,且第一端部311位于第二端部312(第二位置102)前侧。
c2.第二位置102和第一位置101在第一水平直线上,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在第二水平直线上,第一水平直线与第二水平直线相交,且第二位置102与第三位置103具有高度差时,将第二段32进行折弯,使得第四端部32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三位置103和第三端部321之间,且第四端部322在垂直于第一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第三端部321(第二位置102)和第三位置103之间。折弯后的第二段32的中轴线的第四端部322处的切线与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例如,第三位置103位于第二位置102的前方和上方时,将第二段32朝着前侧和上侧方进行折弯,使得第四端部322位于第三端部321上方,且第四端部322位于第二端部312(第二位置102)前侧。
总体来说,对第一段31朝着邻近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的方向进行折弯,使得预应力索2在第一位置101和第二位置102之间邻近第二位置102的部分易于贴合在至少部分位于第二位置102的第一段31内。对第二段32朝着邻近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相连的直线的方向进行折弯,使得预应力索2在第三位置103和第二位置102之间邻近第二位置102的部分易于贴合在至少部分位于第二位置102的第二段32内。以便套管3与预应力索2的接触面积大,从而使得套管3易与支撑预应力索2,并可较好地降低预应力索2在支架1处受到的剪力,进而可减小预应力索2在支架1处的损坏,以便提高预应力索的使用寿命。
如图4-图8所示,建立了钢索承受拉力荷载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安装钢索弯曲套管3(图5)与只有钢索卡扣(图6)两种工况下,钢索截面的最大剪力情况。模型中钢索的材料属性按实际情况添加。钢索尺寸与实际工况一致,为1×7直径15.2mm的预应力钢绞线,套管3内径15.2mm,长度为152mm,卡扣内径15.2mm,长度20mm。采用C3D8R单元,在加载点处施加了10kN的拉力,固定端处施加固定约束,钢索弯曲套管与卡扣处均施加固定约束。通过有限元结果应力云图(图7和图8)可以看出,添加钢索弯曲套管后,钢索受力更加均匀。通过提取钢索截面最大剪力,得出添加钢索弯曲套管后的截面最大剪力为2.129kN,仅有钢索卡扣的截面最大剪力为5.392kN。相较于仅有卡扣的工况,添加钢索弯曲套管后,钢索截面的最大剪力降低61%。所以通过有限元结果可知,添加钢索弯曲套管可以大大降低钢索所承受的剪力,钢索弯曲套管可发挥其作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包括预应力索、套管和支架,所述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套管设在所述支架上;
S2、将所述预应力索穿进所述套管内,以便所述套管可支撑所述预应力索;
S3、对所述套管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应力索的延伸方向相适配;
其中所述步骤S3与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均无先后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施完所述步骤S3后实施所述步骤S1;
和/或,在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之间实施所述步骤S3;
和/或,实施完所述步骤S2后实施所述步骤S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
所述光伏支架具有多个预应力索安装位置,多个所述预应力索安装位置包括沿所述预应力索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套管设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二位置上;
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高度差时,和/或,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时,对所述套管的至少部分进行折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包括相连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连接部分设在所述支架上的所述第二位置上,所述第一段在所述预应力索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所述第二段在所述预应力索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为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一端,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具有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四端部为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一端;
在所述步骤S3中,
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具有高度差,和/或,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所在的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不一致时,对所述第一段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一端部沿邻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具有高度差,和/或,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所在的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不一致时,对所述第二段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四端部沿邻近所述第三位置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
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具有高度差时,将所述第一段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具有高度差时,将所述第二段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四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三端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在第一水平直线上,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在第二水平直线上,且所述第一水平直线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相交时,
将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设置为所述第一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将所述第二段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四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
或者,将所述套管延伸方向设置为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的延伸方向,将所述第一段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
或者,将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进行折弯,且使得所述第四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在第一水平直线上,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在第二水平直线上,所述第一水平直线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相交,
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具有高度差时,将所述第一段进行折弯,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且所述第一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
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具有高度差时,将所述第二段进行折弯,使得所述第四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三端部之间,且所述第四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的所述第一端部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
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的所述第四端部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为圆弧线,和/或,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为圆弧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为第一圆弧线,所述第一圆弧线满足公式:r1=180L11π;
其中,r1为第一圆弧线的半径,L1为第一段的中轴线的长度,θ1为第一夹角的角度大小,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或者,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三位置之间相连直线的夹角为第一夹角;
和/或,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为第二圆弧线,所述第二圆弧线满足公式:r2=180L22π;
其中,r2为第二圆弧线的半径,L2为第二段的中轴线的长度,θ2为第二夹角的角度大小,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或者,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相连直线的夹角为第二夹角。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和/或,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为抛物线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沿第一抛物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抛物线满足公式:
y=a1x2
第一段31的中轴线的长度满足公式:
Figure FDA0003751462470000031
其中,所述第一抛物线的坐标顶点和坐标轴原点均为所述第二位置,x为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数值,a1为第一抛物线的常数,y为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数值,l1为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的长度,x1为所述第一段的中轴线在横坐标轴上的长度,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或者,第一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
和/或,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沿第二抛物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抛物线满足公式:
y=a2x2
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的长度满足公式:
Figure FDA0003751462470000041
其中,所述第二抛物线的坐标顶点和坐标轴原点均为所述第二位置,x为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数值,a2为第二抛物线的常数,y为第二抛物线的纵坐标数值,l2为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的长度,x2为所述第二段的中轴线在横坐标轴上的长度,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连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抛物线的纵轴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或者,第二抛物线的横坐标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抛物线的纵坐标轴的延伸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和所述支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套管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支架具有所述预应力索安装位置;
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端柱,所述端柱具有所述预应力索安装位置,所述端柱用于固定所述预应力索的端部。
14.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方法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索、套管和支架,所述套管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预应力索位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应力索的延伸方向相适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固定板和卡扣,所述卡扣卡设在所述固定板上且可将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相连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卡扣抵靠在所述套管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的周侧,所述第一段为直管或弯管,所述第二段为直管或弯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和长度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相等。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长度尺寸与所述套管的外径尺寸之比为(8-10):1。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上设有减振润滑层,所述减振润滑层由减振材料和润滑材料的至少一者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润滑层为石墨或聚四氟乙烯板。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和所述支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套管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支架上;
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端柱,所述端柱用于固定所述预应力索的端部。
CN202210841918.3A 2022-07-18 2022-07-18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Pending CN1151024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1918.3A CN115102467A (zh) 2022-07-18 2022-07-18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PCT/CN2023/084148 WO2024016712A1 (zh) 2022-07-18 2023-03-27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1918.3A CN115102467A (zh) 2022-07-18 2022-07-18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2467A true CN115102467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98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1918.3A Pending CN115102467A (zh) 2022-07-18 2022-07-18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2467A (zh)
WO (1) WO20240167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6712A1 (zh) * 2022-07-18 2024-01-25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556184T1 (de) * 2000-03-28 2012-05-15 Kaneka Corp Solarzellenmodul und mit generatorfunktion ausgestattetes dach zu dessen gebrauch
CN207884532U (zh) * 2018-02-10 2018-09-18 青岛昌盛日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玻组件柔性索双层卡环阻尼连接装置
CN209448686U (zh) * 2019-04-18 2019-09-27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索夹
CN216490310U (zh) * 2022-03-21 2022-05-10 深圳市安泰科柔性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电池板安装组件及光伏装置
CN115102467A (zh) * 2022-07-18 2022-09-23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6712A1 (zh) * 2022-07-18 2024-01-25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6712A1 (zh)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4840B (zh) 用于保持电缆的设备
EP1447605B1 (en) Support for tubular members
CN115102467A (zh)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安装方法
US20110226527A1 (en) Protectoin assembly for elongate flexible member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of such member
EP2595246A2 (en) Cable clamp having winged flanges
US9496627B2 (en) Grounding connector
CN219458527U (zh) 一种弱电安防工程综合布线装置
US7434769B1 (en) Articulated channel arm
CN111074252B (zh) 一种镀锌设备
CN211508501U (zh) 一种电工套管连接弯头
CN219570531U (zh) 一种温室大棚纵管与拱管的连接结构
CN109386658B (zh) 管卡安装支架单元、管卡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
JP2010113817A (ja) がいし連への避雷器取付構造
CN105633886A (zh) 一种输电用耐张线夹
CN111146754A (zh) 细长柔性件的保护装置、保护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215826653U (zh) 搭铁线束固定装置和车辆
CN219659369U (zh) 一种工程电缆布线结构
CN220930397U (zh) 管道固定装置
CN217782985U (zh) 加固装置
CN212900098U (zh) 一种管道防晃动抗震支架
CN116130165B (zh) 一种超导电缆冷缩补偿机构、方法和超导电缆系统
CN219760895U (zh) 光伏柔性支架用索梁连接节点
CN212808740U (zh) 一种新型自承式光缆
CN216959251U (zh) 双联防风偏跳线串及输电线路
CN216643289U (zh) 一种管道支架抗震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