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0805B - 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00805B CN115100805B CN202210523312.5A CN202210523312A CN115100805B CN 115100805 B CN115100805 B CN 115100805B CN 202210523312 A CN202210523312 A CN 202210523312A CN 115100805 B CN115100805 B CN 1151008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acitor
- resistor
- grounded
- pin
- operational amplif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9545 inva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923 long-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nfrared-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1—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nfrared-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pyroelectric sensor mea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包括防盗感应装置,其包括MCU、信号放大处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无线信号输出模块、执行模块、传感器和远端接收设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01)装置安置步骤、102)数据采集步骤、103)数据分析步骤、104)数据反馈步骤;本发明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低成本、可远程操控的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防盗报警系统是指当非法侵入防范区时,引起报警的装置,它是用来发出出现危险情况信号的。防盗报警系统就是用探测器对建筑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它可以及时探测非法入侵,并且在探测到有非法人侵时,及时向有关人员示警;譬如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报警器等可有效探测外来的人侵,红外探测器可感知人员在楼内的活动等。一旦发生入侵行为,能及时记录入侵的时间、地点,同时通过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
但是当前防盗感应系统的传感器误报率高,容易受温度、风、阳光的干扰,干扰信号在传感器输出波形上的表现是低速缓慢的抖动漂移,当漂移的幅度达到传感器的控制门槛时引起误报,按现有的同类产品的处理方法,这个时候就会引起一次误报,因此同时也限制了同类产品的应用范围,因此现有的热缩电产品不适合户外的白天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低成本、可远程操控的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包括防盗感应装置,其包括MCU、信号放大处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无线信号输出模块、执行模块、传感器和远端接收设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1)装置安置步骤:将防盗感应装置设置于户外,并接通电源检测运行状况,确保装置能正常运作;
102)数据采集步骤:根据步骤101)启动防盗感应装置中的传感器采集热像波动信息,传感器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MCU;
103)数据分析步骤:MCU将步骤102)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当传感器输出的波形是一个由低速平缓的信号,突然瞬间产生一个大幅度的加速,且整体大幅度的向下漂移,然后在短时间内会快速的整体反向漂移;即在示波器上会表现出一个瞬间的正脉冲,随即马上产生负脉冲跳转的一个过程信号;将波形信号送到MCU并对信号模拟数字转化,即可通过MCU分析波形识别是否有人出现;
104)数据反馈步骤:当MCU分析判断有人出现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将有人出现的信息传递给远端接收设备,并且由执行模块发出红色灯光和警示喇叭。
进一步的,步骤103)中通过实验设定检测判断信号的时间阈值和电压的曲线波形的斜率阈值;将检测到的相应数据与时间阈值、斜率阈值做比对,相应检测到的时间数值小于时间阈值且波形的斜率大于斜率阈值,则表示有人出现。
进一步的,传感器与信号放大处理模块连接,信号放大处理模块与MCU连接;MCU与执行模块连接;MCU与无线信号输出模块,无线信号输出模块与交互平台连接,交互平台与远端接收设备连接;电源管理模块与信号放大处理模块以及MCU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电路控制开关SUN、稳压电源J12、发射芯片U4、稳压芯片U5、二极管D2、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10、二极管D92、电容C2、电容C5、电容C11、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31、电阻R4、固定电阻R9、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8、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95、三极管N1、三极管N2、通断开关N3、通断开关N6、电池BT1、天线E3、有极性电容E7、有极性电容C26、电感线圈L2、电感线圈L3、电感线圈L4、电感线圈L5、电感线圈L6、插头X1;
稳压电源J12的1号端接地,稳压电源J12的2号端与二极管D92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92的2号端与电容C31的1号端、电阻R31的1号端、三极管N1的1号端以及通断开关N6的1端连接;电容C3的2号端接地;电阻R31的2号端与电阻R32的2号端以及二极管D3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3的2号端接地;电阻R32的1号端与三极管N1的2号端连接;三极管N1的3号端与电阻R33的1号端以及通断开关N6的2号端连接;电阻R33的2号端接地;
通断开关N6的3号端与电路控制开关SUN的1号端、电阻R6的1号端、电阻R18的1号端、电容C25的1号端以及稳压芯片U5的2号引脚连接,并且在其六者之间还设置有接入电源;电路控制开关SUN的2号端、电阻R6的2号端、电容C25的2号端接地以及稳压芯片U5的1号引脚均接地;电阻R18的2号端与AD SUN连接;
稳压芯片U5的3号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10的1号端、电容C27的1号端以及二极管D2的1号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0的2号端与电阻R95的1号端连接,电阻R95的2号端与SUN OK连接;电容C27的2号端接地;二极管D2的2号端与电池BT1的1号端、电容C23的1号端、有极性电容E7的1号端以及通断开关N3的1号端连接;电池BT1的2号端、电容C23的2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7的2号端接地;
通断开关N3的2号端与RF ON连接;通断开关N3的3号端与有极性电容C26的 1号端、电容C5的1号端、电阻R4的1号端、电容C2的1号端、固定电阻R9的1号端、电容C14的1号端、电容C11的1号端、电感线圈L2的1号端、电感线圈L3的1号端以及发射芯片U4的6号引脚连接;电容C2的2号端、电容C14的2号端以及电容C11的2号端接地;固定电阻R9的2号端与电容C16的1号端以及电感线圈L5的1号端连接;电感线圈L2的2号端与电容C18的2号端以及电阻R15的1号端连接;电容C16的2号端以及电容C18的1号端接地;
发射芯片U4的1号引脚与插头X1的1号引脚连接,插头X1的2号引脚、3号引脚以及4号引脚接地;发射芯片U4的2号引脚接地;发射芯片U4的3号引脚与RF DATA连接;发射芯片U4的4号引脚与RF CLK连接;发射芯片U4的5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5的2号端以及电容C24的1号端连接;
电容C24的2号端与电容C28的1号端以及电感线圈L6的1号端连接,电容C28的2号端接地;电感线圈L6的2号端与电阻R15的2号端、电阻R16的1号端以及三极管N2的1号端连接,电阻R16的2号端接地;
三极管N2的3号端接地;三极管N2的2号端与电感线圈L3的2号端、电容C22的1号端以及电感线圈L4的1号端连接,电容C22的2号端接地;电感线圈L4的2号端与电容C15的2号端以及电容C17的1号端连接;电容C17的2号端接地;电容C15的1号端与天线E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有极性电容E7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C26的1号端为正极。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放大处理模块包括集成芯片U1、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2C、运算放大器U2D、电感线圈L1、电容C1、电容C3、电容C4、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30、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7、电阻R8、电阻R13、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20、电阻R24、有极性电容E1、有极性电容E2、有极性电容E4、有极性电容E6;
集成芯片U1的1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1的1号端以及电容C1的1号端连接;集成芯片U1的2号引脚与电阻R1的1号端以及电容C1的2号端连接;电容C1的3号端接地;
电感线圈L1的2号端与电容C3的1号端、有极性电容E2的1号端以及电阻R3的1号端连接;电容C3的2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2的2号端接地;电阻R3的2号端与电容C4的1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4的1号端连接;电容C4的2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4的2号端接地;
电阻R1的2号端与电阻R10的1号端、电容C8的1号端以及电阻R2的1号端连接;电阻R10的2号端以及电容C8的2号端接地;电阻R2的2号端与电容C9的1号端以及运算放大器U2C的10号引脚连接;电容C9的2号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2C的9号引脚与电容C12的1号端、电阻R12的1号端、电容C10的1号端以及电阻R11的2号端连接,电容C10的2号端接地;电阻R11的1号端与电阻R20的2号端连接,电阻R20的1号端与有极性电容E1的1号端连接,有极性电容E1的2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C的8号引脚与电阻R5的1号端、电容C12的2号端、电阻R12的2号端以及电容C19的1号端连接,电容C19的2号端接地;电阻R5的2号端与有极性电容E6的1号端以及电容C13的1号端连接,电容C13的2号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2B的6号引脚与极性电容E6的2号端、电阻R7的1号端以及电容C7的1号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7号引脚与电容C7的2号端、电阻R7的2号端以及电阻R24的1号端连接,电阻R24的2号端与电容C30的1号端以及VIN连接,电容C30的2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B的5号引脚与电容C20的1号端、电阻R8的2号端以及电阻R13的1号端连接,电容C20的2号端以及电阻R13的2号端接地,电阻R8的1号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
运算放大器U2A的1号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2号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3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A的4号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11号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2D的12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D的13号端与运算放大器U2D的14号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有极性电容E1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E2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E4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E6的2号端为正极。
进一步的,所述MCU包括控制单元U6、电阻R14、有极性电容E5、电阻R23、稳压芯片U3;
控制单元U6的1号引脚接地;控制单元U6的2号引脚与电阻R14的2号端连接,电阻R14的1号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电阻R14的20号引脚与有极性电容E5的1号端以及电阻R23的1号端连接,有极性电容E5的2号端接地;电阻R23的2号端与稳压芯片U3的2号引脚连接,且其两者与VDD连接;稳压芯片U3的1号引脚与BAT JC连接,稳压芯片U3的3号引脚接地;
有极性电容E5的1号端为正极。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模块包括轻触开关S2、发光二极管D9、电阻R21、电阻R44、三极管N5、喇叭SP1;
轻触开关S2的1号引脚接地;
喇叭SP1的1号端与发光二极管D9的1号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9的2号端与电阻R44的1号端连接,电阻R44的2号端与LED1连接;
喇叭SP1的1号端与三极管N5的1号端连接;三极管N5的2号端与电阻R21的2号端连接,电阻R21的1号端与SPK连接;三极管N5的3号端接地。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系统能有效剔除干扰信号的误报警,即当没有人走过的时候以及干扰信号出现的时候,这个采集到的波形斜率数值是以0为中心点的正负小范围内波动;当人走过的时候,这个斜率数字会变成大正数,然后在短时间内会由大的正数,转化成大的负数;同时信号幅度的电压值也会大幅度的偏移中心点,并超过响应阈值;以此来确定有人走过。同时通过多次试验设定不同的斜率门槛与幅度门槛,来调整灵敏度提高环境适应性;
相较于现有的技术,本发明的误报率更低,并且避免受温度、风、阳光的干扰引起误报,使得本发明得出的结论更为准确;避免了因为误报导致的各类成本的生成。
本发明的外壳延伸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使得本发明的感应开口被其三者包围,能够在垂直方向以及左右两侧的水平方向将感应开口遮住,使得本发明内部的传感器不会被外部的光线影响;进而避免防盗感应装置失去应有的消息反馈,导致整个防盗报警系统的失灵或是失准。
所述外壳组装部的上表面为曲面或斜面,使得本发明的太阳能板完成装配后能够最大程度的接收太阳光照,进而转化更多能量,实现本发明的长续航。
所述安装空间给予本发明放置在内的传感系统和电池更好的保护效果。
所述感应部进一步的避免本发明内部的传感器被外部的光线影响;进而防止防盗感应装置失去应有的消息反馈,导致整个防盗报警系统的失灵或是失准。
所述装配柱和装配部配合,实现将传感器与外壳组装部进行螺纹连接,使得本发明的传感器后续的维护和维修更为方便快捷。
所述装配槽使得本发明的太阳能板装配更为牢固稳定。
外壳组装部和外壳安装部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本发明内部的部件更容易维护和维修,进而降低成本。
所述按钮保护凸起和充电保护凸起进一步的保护按钮和充电口,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或是安装过程中损坏。
本发明除去太阳能电板,还设置有充电口,在持续较长阴雨天气时可采用充电口充电的方式,使得本发明依旧能够正常的运动。所述连接部的万象球头,使得本发明能够在绝对多数位置进行安装,进而使得本发明最大程度的适用于各个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框架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无线信号输出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电源管理模块J12所在区域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电源管理模块U5所在区域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无线信号输出模块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信号放大处理模块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信号放大处理模块U1处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信号放大处理模块U2B处电路图。
图9为本发明信号放大处理模块U2A、U2D处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MCU电路图。
图11为本发明执行模块电路图。
图12为本发明静态时输出信号波状图。
图13为本发明有干扰信号时波状图。
图14为本发明人触发信号时波状图。
图15为本发明正面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反面结构图。
图17为装配槽结构图。
图18为传感器装配完成结构图。
图19为感应主板装配完成结构图。
图20为安装空间结构图。
图21为外壳安装部内表面结构图。
图22为第一连接部结构图。
图23为第二连接部结构图。
图中标号:1.外壳;2.外壳组装部;3.外壳安装部;4.感应系统;5.太阳能板;11.感应开口;12.外壳延伸;13.左侧板;14.右侧板;21.安装空间;22.感应部;23.感应部空间;24.装配柱;25.装配螺孔;26.连接凸起;27.密封条;28.安装柱;31.连接下凹;32.安装孔;33.支撑柱;41.传感器;42.感应主板;43.装配部;44.装配通孔;45.控制按钮;46.按钮保护凸起;47.充电口;48.充电保护凸起;51.装配槽;52.第一辅助装配槽;53.第二辅助装配槽;54.第三辅助装配槽;55.第四辅助装配槽;56.连通孔;61.衔接板;62.支撑板;71.连接部;72.第一连接部;73.第二连接部;74.万向球头;75.安装螺孔;76.衔接通孔;77.衔接部;78.豁口;79.限位块;80.限位块通孔;81.衔接托块;82.固定孔;83.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3所示,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包括防盗感应装置,其包括MCU、信号放大处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无线信号输出模块、执行模块、传感器和远端接收设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1)装置安置步骤:将防盗感应装置设置于户外,并接通电源检测运行状况,确保装置能正常运作。
102)数据采集步骤:根据步骤101)启动防盗感应装置中的传感器采集热像波动信息,传感器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MCU。
103)数据分析步骤:MCU将步骤102)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因为干扰信号在传感器输出波形上的表现一般就是低速缓慢的抖动漂移,当漂移的幅度达到传感器的控制门槛时。按现有的同类产品的处理方法,这个时候就会引起一次报警,认为有人闯入,从而限制了此类产品的应用范围,因此现有的热释电产品不适合户外的白天应用。
本方案则根据传感器一般情况下输出的波形是一个由低速平缓的信号,突然瞬间产生一个大幅度的加速,且整体大幅度的向下漂移,然后在短时间内会快速的整体反向漂移;即在示波器上会表现出一个瞬间的正脉冲,随即马上产生负脉冲跳转的一个过程信号;将波形信号送到MCU并对信号模拟数字转化,即可通过MCU分析波形识别是否有人出现。
当没有人走过的时候,以及干扰信号出现的时候,这个斜率数值是以0为中心点的正负小范围内波动。当人走过的时候,这个斜率数字会变成大正数,然后在短时间内会由大的正数,转化成大的负数。同时信号幅度的电压值也会大幅度的偏移中心点,超过触发门槛。由此结合人体走过的特性来判断,以减少误报,提高警报效果。
104)数据反馈步骤:当MCU分析判断有人出现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将有人出现的信息传递给远端接收设备,并且由执行模块发出红色灯光和警示喇叭。
作为优选,在判断是否有人闯入上可以通过检测判断信号的时间与电压的曲线波形的斜率相结合。通过实验设定检测判断信号的时间阈值和电压的曲线波形的斜率阈值;将检测到的相应数据与时间阈值、斜率阈值做比对,相应检测到的时间数值小于时间阈值且波形的斜率大于斜率阈值,则表示有人出现。即当人走过的时候,这个斜率数字会变成大正数,然后在短时间内会由大的正数,转化成大的负数。同时信号幅度的电压值也会大幅度的偏移中心点,超过触发门槛。通过检测波形的斜率的数值出现由小数值向大正数转化,然后短时间内向大负数转化的同时,波形电压超过门槛相结合起来,以此确定是否有人走过。也可同时通过设定不同的斜率门槛与幅度门槛,来调整不同的灵敏度,以提高判断是走的较近还是路过。
作为优选,包括MCU、信号放大处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无线信号输出模块、执行模块、传感器和远端接收设备;传感器与信号放大处理模块连接,信号放大处理模块与MCU连接;MCU与执行模块连接;MCU与无线信号输出模块,无线信号输出模块与交互平台连接,交互平台与远端接收设备连接;电源管理模块与信号放大处理模块以及MCU连接;本发明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使得整体电压更为稳定,并且通过信号放大处理模块将传感器收集的信号放大使得本发明更为精确。
其中传感器信号的采集采用热红外技术,其很容易受到外接的影响,尤其是夏季的时候,MCU采集到传感器数据后,通过的人体会引起传感器不同的波动,数据通过判断出现波形斜率的突变,且结合幅度达标后,为有效报警,进行信息传输到相应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电路控制开关SUN、稳压电源J12、发射芯片U4、稳压芯片U5、二极管D2、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10、二极管D92、电容C2、电容C5、电容C11、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31、电阻R4、固定电阻R9、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8、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95、三极管N1、三极管N2、通断开关N3、通断开关N6、电池BT1、天线E3、有极性电容E7、有极性电容C26、电感线圈L2、电感线圈L3、电感线圈L4、电感线圈L5、电感线圈L6、插头X1;
稳压电源J12的1号端接地,稳压电源J12的2号端与二极管D92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92的2号端与电容C31的1号端、电阻R31的1号端、三极管N1的1号端以及通断开关N6的1端连接;电容C3的2号端接地;电阻R31的2号端与电阻R32的2号端以及二极管D3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3的2号端接地;电阻R32的1号端与三极管N1的2号端连接;三极管N1的3号端与电阻R33的1号端以及通断开关N6的2号端连接;电阻R33的2号端接地;
通断开关N6的3号端与电路控制开关SUN的1号端、电阻R6的1号端、电阻R18的1号端、电容C25的1号端以及稳压芯片U5的2号引脚连接,并且在其六者之间还设置有接入电源;电路控制开关SUN的2号端、电阻R6的2号端、电容C25的2号端接地以及稳压芯片U5的1号引脚均接地;电阻R18的2号端与ADSUN连接;
稳压芯片U5的3号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10的1号端、电容C27的1号端以及二极管D2的1号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0的2号端与电阻R95的1号端连接,电阻R95的2号端与SUNOK连接;电容C27的2号端接地;二极管D2的2号端与电池BT1的1号端、电容C23的1号端、有极性电容E7的1号端以及通断开关N3的1号端连接;电池BT1的2号端、电容C23的2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7的2号端接地;
通断开关N3的2号端与RFON连接;通断开关N3的3号端与有极性电容C26的1号端、电容C5的1号端、电阻R4的1号端、电容C2的1号端、固定电阻R9的1号端、电容C14的1号端、电容C11的1号端、电感线圈L2的1号端、电感线圈L3的1号端以及发射芯片U4的6号引脚连接;电容C2的2号端、电容C14的2号端以及电容C11的2号端接地;固定电阻R9的2号端与电容C16的1号端以及电感线圈L5的1号端连接;电感线圈L2的2号端与电容C18的2号端以及电阻R15的1号端连接;电容C16的2号端以及电容C18的1号端接地;
发射芯片U4的1号引脚与插头X1的1号引脚连接,插头X1的2号引脚、3号引脚以及4号引脚接地;发射芯片U4的2号引脚接地;发射芯片U4的3号引脚与RFDATA连接;发射芯片U4的4号引脚与RFCLK连接;发射芯片U4的5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5的2号端以及电容C24的1号端连接;
电容C24的2号端与电容C28的1号端以及电感线圈L6的1号端连接,电容C28的2号端接地;电感线圈L6的2号端与电阻R15的2号端、电阻R16的1号端以及三极管N2的1号端连接,电阻R16的2号端接地;
三极管N2的3号端接地;三极管N2的2号端与电感线圈L3的2号端、电容C22的1号端以及电感线圈L4的1号端连接,电容C22的2号端接地;电感线圈L4的2号端与电容C15的2号端以及电容C17的1号端连接;电容C17的2号端接地;电容C15的1号端与天线E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有极性电容E7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C26的1号端为正极。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放大处理模块包括集成芯片U1、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2C、运算放大器U2D、电感线圈L1、电容C1、电容C3、电容C4、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30、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7、电阻R8、电阻R13、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20、电阻R24、有极性电容E1、有极性电容E2、有极性电容E4、有极性电容E6;
集成芯片U1的1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1的1号端以及电容C1的1号端连接;集成芯片U1的2号引脚与电阻R1的1号端以及电容C1的2号端连接;电容C1的3号端接地;
电感线圈L1的2号端与电容C3的1号端、有极性电容E2的1号端以及电阻R3的1号端连接;电容C3的2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2的2号端接地;电阻R3的2号端与电容C4的1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4的1号端连接;电容C4的2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4的2号端接地;
电阻R1的2号端与电阻R10的1号端、电容C8的1号端以及电阻R2的1号端连接;电阻R10的2号端以及电容C8的2号端接地;电阻R2的2号端与电容C9的1号端以及运算放大器U2C的10号引脚连接;电容C9的2号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2C的9号引脚与电容C12的1号端、电阻R12的1号端、电容C10的1号端以及电阻R11的2号端连接,电容C10的2号端接地;电阻R11的1号端与电阻R20的2号端连接,电阻R20的1号端与有极性电容E1的1号端连接,有极性电容E1的2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C的8号引脚与电阻R5的1号端、
电容C12的2号端、电阻R12的2号端以及电容C19的1号端连接,电容C19的2号端接地;电阻R5的2号端与有极性电容E6的1号端以及电容C13的1号端连接,电容C13的2号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2B的6号引脚与极性电容E6的2号端、电阻R7的1号端以及电容C7的1号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7号引脚与电容C7的2号端、电阻R7的2号端以及电阻R24的1号端连接,电阻R24的2号端与电容C30的1号端以及VIN连接,电容C30的2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B的5号引脚与电容C20的1号端、电阻R8的2号端以及电阻R13的1号端连接,电容C20的2号端以及电阻R13的2号端接地,电阻R8的1号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
运算放大器U2A的1号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2号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3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A的4号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11号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2D的12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D的13号端与运算放大器U2D的14号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有极性电容E1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E2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E4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E6的2号端为正极;
进一步的,所述MCU包括控制单元U6、电阻R14、有极性电容E5、电阻R23、稳压芯片U3;
控制单元U6的1号引脚接地;控制单元U6的2号引脚与电阻R14的2号端连接,电阻R14的1号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电阻R14的20号引脚与有极性电容E5的1号端以及电阻R23的1号端连接,有极性电容E5的2号端接地;电阻R23的2号端与稳压芯片U3的2号引脚连接,且其两者与VDD连接;稳压芯片U3的1号引脚与BATJC连接,稳压芯片U3的3号引脚接地。
进一步的,有极性电容E5的1号端为正极。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模块包括轻触开关S2、发光二极管D9、电阻R21、电阻R44、三极管N5、喇叭SP1;
轻触开关S2的1号引脚接地;
喇叭SP1的1号端与发光二极管D9的1号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9的2号端与电阻R44的1号端连接,电阻R44的2号端与LED1连接;
喇叭SP1的1号端与三极管N5的1号端连接;三极管N5的2号端与电阻R21的2号端连接,电阻R21的1号端与SPK连接;三极管N5的3号端接地。
本发明数据传输也可以简单描述为如下:
首先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信号传递给信号放大处理模块,并通过信号放大处理模块反馈给MCU。再由MCU将收到的数据信号处理和分析,并对执行模块下达指令。接着MCU将处理过的信息通过无线信号输出模块上传到交互平台,并通过交互平台将信息传递到远端接收设备(譬如手机)进行提醒。
作为优选,防盗感应装置如图15至图23所示,包括外壳1,在外壳1的侧表面设置有感应开口11,并且在外壳1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壳延伸12,所述外壳延伸12在垂直方向将感应开口11遮住;在外壳1设置有感应开口11的侧表面还设置有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所述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设置于感应开口11的两侧,并且其两者均与外壳延伸12连接;所述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在左右两侧的水平方向将感应开口11遮住;本发明的外壳延伸12分别与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连接,使得本发明的感应开口11被其三者包围,能够在垂直方向以及左右两侧的水平方向将感应开口11遮住,使得本发明内部的传感器41不会被外部的光线影响;进而避免防盗感应装置失去应有的消息反馈,导致整个防盗报警系统的失灵或是失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包括外壳组装部2和外壳安装部3;所述感应开口11设置于外壳组装部2的其中一个侧表面,所述外壳延伸12设置于外壳组装部2的上表面;在外壳组装部2远离感应开口11的侧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壳安装部3通过开口与外壳组装部2装配。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其他技术方案均属于现有的技术,故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盗感应装置,其包括MCU、信号放大处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无线信号输出模块、执行模块、传感器和远端接收设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1)装置安置步骤:将防盗感应装置设置于户外,并接通电源检测运行状况,确保装置能正常运作;
102)数据采集步骤:根据步骤101)启动防盗感应装置中的传感器采集热像波动信息,传感器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MCU;
103)数据分析步骤:MCU将步骤102)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当传感器输出的波形是一个由低速平缓的信号,突然瞬间产生一个大幅度的加速,且整体大幅度的向下漂移,然后在短时间内会快速的整体反向漂移;即在示波器上会表现出一个瞬间的正脉冲,随即马上产生负脉冲跳转的一个过程信号;将波形信号送到MCU并对信号模拟数字转化,即可通过MCU分析波形识别是否有人出现;
104)数据反馈步骤:当MCU分析判断有人出现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将有人出现的信息传递给远端接收设备,并且由执行模块发出红色灯光和警示喇叭;
步骤103)中通过实验设定检测判断信号的时间阈值和电压的曲线波形的斜率阈值;将检测到的相应数据与时间阈值、斜率阈值做比对,相应检测到的时间数值小于时间阈值且波形的斜率大于斜率阈值,则表示有人出现;
传感器与信号放大处理模块连接,信号放大处理模块与MCU连接;MCU与执行模块连接;MCU与无线信号输出模块,无线信号输出模块与交互平台连接,交互平台与远端接收设备连接;电源管理模块与信号放大处理模块以及MCU连接;
所述无线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电路控制开关SUN、稳压电源J12、发射芯片U4、稳压芯片U5、二极管D2、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10、二极管D92、电容C2、电容C5、电容C11、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31、电阻R4、固定电阻R9、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8、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95、三极管N1、三极管N2、通断开关N3、通断开关N6、电池BT1、天线E3、有极性电容E7、有极性电容C26、电感线圈L2、电感线圈L3、电感线圈L4、电感线圈L5、电感线圈L6、插头X1;
稳压电源J12的1号端接地,稳压电源J12的2号端与二极管D92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92的2号端与电容C31的1号端、电阻R31的1号端、三极管N1的1号端以及通断开关N6的1端连接;电容C3的2号端接地;电阻R31的2号端与电阻R32的2号端以及二极管D3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3的2号端接地;电阻R32的1号端与三极管N1的2号端连接;三极管N1的3号端与电阻R33的1号端以及通断开关N6的2号端连接;电阻R33的2号端接地;
通断开关N6的3号端与电路控制开关SUN的1号端、电阻R6的1号端、电阻R18的1号端、电容C25的1号端以及稳压芯片U5的2号引脚连接,并且在其六者之间还设置有接入电源;电路控制开关SUN的2号端、电阻R6的2号端、电容C25的2号端接地以及稳压芯片U5的1号引脚均接地;电阻R18的2号端与AD SUN连接;
稳压芯片U5的3号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10的1号端、电容C27的1号端以及二极管D2的1号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0的2号端与电阻R95的1号端连接,电阻R95的2号端与SUN OK连接;电容C27的2号端接地;二极管D2的2号端与电池BT1的1号端、电容C23的1号端、有极性电容E7的1号端以及通断开关N3的1号端连接;电池BT1的2号端、电容C23的2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7的2号端接地;
通断开关N3的2号端与RF ON连接;通断开关N3的3号端与有极性电容C26的 1号端、电容C5的1号端、电阻R4的1号端、电容C2的1号端、固定电阻R9的1号端、电容C14的1号端、电容C11的1号端、电感线圈L2的1号端、电感线圈L3的1号端以及发射芯片U4的6号引脚连接;电容C2的2号端、电容C14的2号端以及电容C11的2号端接地;固定电阻R9的2号端与电容C16的1号端以及电感线圈L5的1号端连接;电感线圈L2的2号端与电容C18的2号端以及电阻R15的1号端连接;电容C16的2号端以及电容C18的1号端接地;
发射芯片U4的1号引脚与插头X1的1号引脚连接,插头X1的2号引脚、3号引脚以及4号引脚接地;发射芯片U4的2号引脚接地;发射芯片U4的3号引脚与RF DATA连接;发射芯片U4的4号引脚与RF CLK连接;发射芯片U4的5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5的2号端以及电容C24的1号端连接;
电容C24的2号端与电容C28的1号端以及电感线圈L6的1号端连接,电容C28的2号端接地;电感线圈L6的2号端与电阻R15的2号端、电阻R16的1号端以及三极管N2的1号端连接,电阻R16的2号端接地;
三极管N2的3号端接地;三极管N2的2号端与电感线圈L3的2号端、电容C22的1号端以及电感线圈L4的1号端连接,电容C22的2号端接地;电感线圈L4的2号端与电容C15的2号端以及电容C17的1号端连接;电容C17的2号端接地;电容C15的1号端与天线E3连接;
所述有极性电容E7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C26的1号端为正极;
所述信号放大处理模块包括集成芯片U1、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2C、运算放大器U2D、电感线圈L1、电容C1、电容C3、电容C4、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30、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7、电阻R8、电阻R13、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20、电阻R24、有极性电容E1、有极性电容E2、有极性电容E4、有极性电容E6;
集成芯片U1的1号引脚与电感线圈L1的1号端以及电容C1的1号端连接;集成芯片U1的2号引脚与电阻R1的1号端以及电容C1的2号端连接;电容C1的3号端接地;
电感线圈L1的2号端与电容C3的1号端、有极性电容E2的1号端以及电阻R3的1号端连接;电容C3的2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2的2号端接地;电阻R3的2号端与电容C4的1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4的1号端连接;电容C4的2号端以及有极性电容E4的2号端接地;
电阻R1的2号端与电阻R10的1号端、电容C8的1号端以及电阻R2的1号端连接;电阻R10的2号端以及电容C8的2号端接地;电阻R2的2号端与电容C9的1号端以及运算放大器U2C的10号引脚连接;电容C9的2号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2C的9号引脚与电容C12的1号端、电阻R12的1号端、电容C10的1号端以及电阻R11的2号端连接,电容C10的2号端接地;电阻R11的1号端与电阻R20的2号端连接,电阻R20的1号端与有极性电容E1的1号端连接,有极性电容E1的2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C的8号引脚与电阻R5的1号端、电容C12的2号端、电阻R12的2号端以及电容C19的1号端连接,电容C19的2号端接地;电阻R5的2号端与有极性电容E6的1号端以及电容C13的1号端连接,电容C13的2号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2B的6号引脚与极性电容E6的2号端、电阻R7的1号端以及电容C7的1号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7号引脚与电容C7的2号端、电阻R7的2号端以及电阻R24的1号端连接,电阻R24的2号端与电容C30的1号端以及VIN连接,电容C30的2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B的5号引脚与电容C20的1号端、电阻R8的2号端以及电阻R13的1号端连接,电容C20的2号端以及电阻R13的2号端接地,电阻R8的1号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
运算放大器U2A的1号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2号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3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A的4号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11号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2D的12号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D的13号端与运算放大器U2D的14号端连接;
所述有极性电容E1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E2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E4的1号端为正极;有极性电容E6的2号端为正极;
所述MCU包括控制单元U6、电阻R14、有极性电容E5、电阻R23、稳压芯片U3;
控制单元U6的1号引脚接地;控制单元U6的2号引脚与电阻R14的2号端连接,电阻R14的1号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电阻R14的20号引脚与有极性电容E5的1号端以及电阻R23的1号端连接,有极性电容E5的2号端接地;电阻R23的2号端与稳压芯片U3的2号引脚连接,且其两者与VDD连接;稳压芯片U3的1号引脚与BAT JC连接,稳压芯片U3的3号引脚接地;
有极性电容E5的1号端为正极;
所述执行模块包括轻触开关S2、发光二极管D9、电阻R21、电阻R44、三极管N5、喇叭SP1;
轻触开关S2的1号引脚接地;
喇叭SP1的1号端与发光二极管D9的1号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9的2号端与电阻R44的1号端连接,电阻R44的2号端与LED1连接;
喇叭SP1的1号端与三极管N5的1号端连接;三极管N5的2号端与电阻R21的2号端连接,电阻R21的1号端与SPK连接;三极管N5的3号端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23312.5A CN115100805B (zh) | 2022-05-13 | 2022-05-13 | 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23312.5A CN115100805B (zh) | 2022-05-13 | 2022-05-13 | 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00805A CN115100805A (zh) | 2022-09-23 |
CN115100805B true CN115100805B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3287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23312.5A Active CN115100805B (zh) | 2022-05-13 | 2022-05-13 | 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00805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154746A2 (en) * | 2008-06-19 | 2009-12-23 | Tesla Motors, Inc. | Diagnosing battery voltage mis-reporting |
CN104332009A (zh) * | 2014-11-25 | 2015-02-04 | 山东屹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及防盗报警监测方法 |
CN105809860A (zh) * | 2016-03-23 | 2016-07-27 | 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防盗探测的系统 |
CN207082196U (zh) * | 2017-05-31 | 2018-03-09 | 河南康联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语音探测器 |
CN208209919U (zh) * | 2018-04-18 | 2018-12-07 | 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 人体红外感应取电开关 |
CN214851933U (zh) * | 2021-07-14 | 2021-11-23 | 杨达 | 红外人体感应无线控制器 |
CN114323196A (zh) * | 2021-12-23 | 2022-04-12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窗口波形截取的航空油量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69649B (zh) * | 2012-10-24 | 2015-01-11 |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 數位麥克風系統、音訊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CA3041492A1 (en) * | 2018-10-04 | 2020-04-04 | 9138-4529 Quebec Inc. | Infrared motion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
-
2022
- 2022-05-13 CN CN202210523312.5A patent/CN1151008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154746A2 (en) * | 2008-06-19 | 2009-12-23 | Tesla Motors, Inc. | Diagnosing battery voltage mis-reporting |
CN104332009A (zh) * | 2014-11-25 | 2015-02-04 | 山东屹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及防盗报警监测方法 |
CN105809860A (zh) * | 2016-03-23 | 2016-07-27 | 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防盗探测的系统 |
CN207082196U (zh) * | 2017-05-31 | 2018-03-09 | 河南康联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语音探测器 |
CN208209919U (zh) * | 2018-04-18 | 2018-12-07 | 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 人体红外感应取电开关 |
CN214851933U (zh) * | 2021-07-14 | 2021-11-23 | 杨达 | 红外人体感应无线控制器 |
CN114323196A (zh) * | 2021-12-23 | 2022-04-12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窗口波形截取的航空油量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00805A (zh) | 2022-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31816Y (zh) | 一种对输电线路视频防盗监测装置 | |
CN103337118A (zh) |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 | |
CN103035091B (zh) | 张力电子围栏入侵探测器及探测方法 | |
CN101752814A (zh) | 输电线路上的电磁驱鸟设备 | |
CN205263995U (zh) | 高压电力输电线路远程视频监控预警系统 | |
CN105957287A (zh) | 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防破坏预警系统与方法 | |
CN105551179A (zh) | 高压电力输电线路远程视频监控预警系统 | |
CN206091556U (zh) | 太阳能红外预警帐篷 | |
CN103035092B (zh) | 多线制张力电子围栏入侵探测器及探测方法 | |
CN203931056U (zh) | 一种基于串口通信的张力电子围栏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 |
CN115100805B (zh) | 一种基于红外线热释电的低误报处理方法 | |
CN203084848U (zh) | 一种杆塔防盗监测系统 | |
CN104751612A (zh) | 一种高压线路智能监测预警管控系统 | |
CN210804689U (zh) | 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 |
CN210223501U (zh) | 一种具有智能预警功能的光缆标志桩 | |
CN217404962U (zh) | 一种防盗感应装置 | |
CN202563623U (zh) |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监测装置 | |
CN201528222U (zh) | 建筑空间无线防盗消防传讯主机的电源保护装置 | |
CN203799252U (zh) | 城市交通设备安全监控装置 | |
CN103745543A (zh) | 一种高压脉冲电子围栏 | |
CN208460141U (zh) | 禁区入侵报警系统 | |
CN206961288U (zh) | 一种报警柱 | |
CN205113248U (zh) | 一种防盗与远程监控装置 | |
CN217404750U (zh) | 一种防盗感应系统 | |
CN107862820A (zh) | 一种周界报警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