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0758A -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0758A
CN115100758A CN202210520877.8A CN202210520877A CN115100758A CN 115100758 A CN115100758 A CN 115100758A CN 202210520877 A CN202210520877 A CN 202210520877A CN 115100758 A CN115100758 A CN 115100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detection module
module
door lock
liv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08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Fly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Fly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08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07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0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07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634Power supply for the loc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其中,预设顺序为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执行检测;响应于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控制门锁进行开启。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实现对门锁的智能控制和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门锁的控制大多还是采用钥匙的方式,钥匙易丢失、忘记携带,因此,这给用户开锁带来了极大的干扰。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智能化时代,关于门锁的智能控制也成为各大厂家竞相研究的方向,一般的智能产品会产生较高的能耗,因此,如何能够对门锁进行智能控制,又能降低能耗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用户钥匙丢失、忘带以及智能产品能耗较高等问题,既能实现对门锁的智能控制,又能降低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其中,预设顺序为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执行检测;响应于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控制门锁进行开启。
其中,按照预设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包括:按照预设顺序从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选出当前检测模块;利用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响应于当前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当前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重新执行按照预设顺序从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选出当前检测模块及其后续步骤,直至各检测模块均已作为当前检测模块。
其中,利用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包括:利用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中位于当前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生物特征进行检测,其中,每个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不同,且能耗越低的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越大。
其中,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定时启动电源并执行检测;和/或,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在不进行检测时处于关闭电源状态,且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被打开电源再执行检测。
其中,各检测模块分别用于对当前环境中的不同生物特征进行检测。
其中,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包括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中的至少两个;其中,活体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活体进行检测,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存在活体;人形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形进行检测,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存在人形;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脸特征进行检测,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脸特征与预设人脸特征匹配。
其中,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包括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预设顺序依序为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
其中,人形检测模块采用黑白图像传感器实现人形检测;和/或,人脸识别模块为三维人脸识别模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门锁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各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且各检测模块的能耗不同;与各检测模块连接的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其中,预设顺序为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执行检测;响应于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控制门锁模块进行开启。
其中,系统还包括充电模块和供电模块,充电模块用于为供电模块充电,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各检测模块供电;其中,除最后一个以外的各检测模块在检测结果符合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向处理模块发出中断唤醒信号,处理模块响应于中断唤醒信号向下一个检测模块发出电源使能信号,以使下一个检测模块获得供电模块的供电并执行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用于上述门锁控制方法的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门锁控制。
其中,电子设备为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
上述方案,门锁控制方法是按照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在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控制门锁进行开启,因此,本申请方案可使用户在不携带钥匙的情况下实现开锁。另外,由于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该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才执行检测,也就是说,只有在能耗较低的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能耗较高的下一个检测模块才执行检测,否则,能耗较高的下一个检测模块不执行检测,因此,减少了能耗较高的检测模块的非必要检测,故本申请方案可以减少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能耗较高的非首位检测模块在整个门锁控制过程中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门锁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门锁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门锁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门锁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门锁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方案的门锁控制方法,适用于任何不需要钥匙即可实现开锁的情形,例如,车门锁、家门锁等,且本申请方案在无需钥匙能够实现开锁的情况下,按照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使至少两个检测模块进行逐级检测,其中,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执行检测,即只有在能耗较低的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能耗较高的下一个检测模块才执行检测,在能耗较低的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不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能耗较高的下一个检测模块不执行检测,减少了能耗较高的检测模块的非必要检测,故减少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能耗较高的非首位检测模块在整个门锁控制过程中的能耗。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门锁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1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S110:按照预设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其中,预设顺序为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执行检测。
本文所述的至少两个检测模块表示检测模块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大于两个的多个检测模块,各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包括活体特征、人形特征、人脸特征等特征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活体信息,那检测活体信息对应的检测模块为活体检测模块,如果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形信息,那么检测人形信息对应的检测模块为人形检测模块,如果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信息,那么检测人脸信息对应的检测模块为人脸识别模块,也就是说,需要根据应用场景中需要检测的生物特征包含的信息确定该具体的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以及确定该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数量。其中,各检测模块可用于对当前环境中的相同的生物特征进行检测,例如,分别利用二维人脸识别模块和三维人脸识别模块对人脸特征进行检测,分别获得人脸的二维和三维人脸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检测模块也可以分别用于对当前环境中的不同生物特征进行检测,例如,分别利用活体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对活体特征、人脸特征进行检测。
其中,本实施例中,是按照预设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其中,预设顺序为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即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检测模块检测的检测执行是存在先后执行顺序的,且该先后执行顺序为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是按照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各检测模块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逐级进行检测的。例如,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数量为两个,能耗最低的第一个检测模块先进行检测,然后,能耗较高的第二个检测模块在能耗最低的第一个检测模块检测之后再进行检测。
其中,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执行检测,也就是说,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否执行检测,需要根据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该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进行确定,若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该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则与该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执行检测,若否,则与该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不执行检测。其中,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表示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除第一个检测模块之外的其它的检测模块,各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表示各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各检测模块预设的检测要求,可以进行该检测模块之后的对应的下一操作的触发条件,其中,各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不同,各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需根据各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的生物特征和检测目的进行确定。例如,该检测模块为活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环境下是否存在活体,因此,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存在活体,则在活体检测模块检测出有活体存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活体检测模块之后对应的下一步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在解锁之前的门锁关闭状态下,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可以是包括一直处于电源开启并执行检测的状态,也可以是包括定时启动电源并执行检测的状态;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在不进行检测时,可以是处于电源关闭状态,也可以是处于供电状态,但该检测模块不进行检测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各检测模块在解锁之前的门锁关闭状态下所产生的能耗,可将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设定为定时启动电源并执行检测,将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在不进行检测时处于关闭电源状态,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被打开电源再执行检测,以减少各检测模块在解锁之前的门锁关闭状态下所产生的能耗。其中,定时启动电源并执行检测表示按照固定的预设间隔时间启动电源并执行检测,即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每达到预设的间隔时间时,则启动电源并执行检测,其中,预设的间隔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将预设的间隔时间设定为1s,则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固定每1s启动一次电源并执行一次检测。
步骤S120:响应于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控制门锁进行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最后一个检测模块为在前一个模块基础上确定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的检测模块,其中,本文所述的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例如为门锁对应的空间的拥有者及其家人等,例如该门锁为车门锁,则该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可以为车主及其家人中的至少一个。因此,当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表示当前环境中存在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然后响应于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控制门锁进行开启。
本实施例中,门锁控制方法是先按照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在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控制门锁进行开启,因此,可使用户在不携带钥匙的情况下实现开锁。另外,由于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该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才执行检测,也就是说,只有在能耗较低的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能耗较高的下一个检测模块才执行检测,否则,能耗较高的下一个检测模块不执行检测,减少了能耗较高的检测模块的非必要检测,因此,可以减少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能耗较高的非首位检测模块用于整个门锁控制过程的能耗。
相应地,对于不同检测模块,在利用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时,对应有与各个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其中,各个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表示各个模块用于采集与检测模块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的距离范围,其中,各个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根据具体的检测模块和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确定。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门锁控制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的能耗问题,可对至少两个模块中每个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进行不同设置,使能耗越低的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越大,例如首位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为3米,能耗越高的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越小,例如最后一位检测模块的对应的检测距离为0.3米,以此减少高能耗检测模块在远距离检测过程中造成的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包括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中的至少两个。
其中,活体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活体进行检测,以确定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活体,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存在活体,也就是说,当活体检测模块检测到其对应的距离内存在活体时,则触发下一检测模块的工作,以确定该活体的进一步信息。其中,活体表示具有生命体征的生命体,包括人体、动物体等,由于活体会存在一定频率的红外线,会释放一定频率的热量,因此,具体地,可通过红外热释传感器进行检测仪确定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活体。
人形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形进行检测,以检测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人形,其中,人形检测模块可通过检测到的轮廓特征判断或确定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人形。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在能够识别出人形的基础上,以尽可能的降低图像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可采用黑白图像传感器进行人形检测,因为黑白图像的像素点低于彩色图像,则相比于彩色图像,该黑白图像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能耗较低。其中,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存在人形,即当人形检测模块检测得到其对应的距离内存在人形时,则触发下一检测模块的工作,以确定该人形的进一步信息。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脸特征进行检测,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脸特征与预设人脸特征匹配。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人脸特征表示存储于人脸识别模块中的包含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的人脸特征的图像,当人脸识别模块检测到在其对应的距离范围内的人脸特征与预设人脸特征匹配,则表示其对应距离范围内存在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则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可以是活体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预设顺序为活体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本实施例中,先通过活体检测模块检测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活体,再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判断该活体是不是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当确定当前环境中存在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时,则响应于人脸识别模块检测到在其对应的距离范围内的人脸特征与预设人脸特征匹配,触发下一步操作,即控制门锁开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也可以是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预设顺序为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通过人形检测模块检测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人的轮廓,再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判断该人形是不是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当确定当前环境中存在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时,则响应于人脸识别模块检测到在其对应的距离范围内的人脸特征与预设人脸特征匹配,触发下一步操作,控制门锁开启。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包括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且预设顺序依序为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即活体检测模块的能耗最低,人形检测模块的能耗居中,需要在活体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条件时执行检测,人脸识别模块的能耗最大,需要在人形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条件时执行检测,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门锁控制过程中的能耗,活体检测模块可以设定是定时启动电源并执行检测,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检测模块在不进行检测时可处于关闭电源状态,在其对应的活体检测模块或人形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被打开电源再执行检测。本实施例中,先通过能耗最低的活体检测模块检测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活体,当检测到有活体存在时,再通过能耗居中的人形检测模块确定当前活体是否存在人的轮廓,以判断当前的活体是不是人,当检测到该活体是人时,最后通过人脸识别模块检测当前的人是否是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当确定当前环境中存在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时,则响应于人脸识别模块检测到在其对应的距离范围内的人脸特征与预设人脸特征匹配,触发下一步操作,控制门锁开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人脸识别模块识别结果的准确性,预防假面或照片攻击,可采用三维人脸识别模块对其检测距离内的人脸特征进行检测,例如,可采用包含三维飞行时间相机的识别模块对其检测距离内的人脸特征进行检测,以得到包含人脸三维信息的深度视觉信息,保证人脸识别模块识别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解锁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门锁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在步骤S110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0:按照预设顺序从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选出当前检测模块。
其中,关于预设顺序和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介绍,可参考步骤S110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当前检测模块,为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当前要进行检测的检测模块,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为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当前模块可以是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中的任何一个,具体的该当前模块需根据检测过程的进行和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等情况进行确定。例如,已利用活体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环境中存在活体,需要进行当前的人形检测,则当前模块为人形检测模块。
S220:利用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
在确定出当前检测模块之后,利用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对应的生物特征的检测,其中,关于生物特征和生物特征检测的介绍可参考步骤S110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S230:响应于当前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不符合当前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重新执行按照预设顺序从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选出当前检测模块及其后续步骤,直至各检测模块均已作为当前检测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各个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检测的目的是检测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以确定是否要控制门锁进行开启,若各个检测模块中处于当前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不符合当前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说明当前环境中不存在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因此,需要重新执行按照预设顺序从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选出当前检测模块及其后续步骤,即需要重新执行步骤S210和步骤S220,直到各检测模块均已作为当前检测模块,即直到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已作为当前检测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需要根据最后一个模块的检测结果是否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以确定是执行步骤S120,或者重新执行步骤S210和步骤S220。具体地,若最后一个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表示当前环境中存在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则执行步骤S120,控制门锁进行开启,若最后一个模块的检测结果不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表示当前环境中不存在具有解锁权限的用户,则重新执行步骤S210和步骤S220。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门锁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门锁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处理模块和门锁模块,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且各检测模块的能耗不同;处理模块与各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按照预设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其中,预设顺序为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执行检测;响应于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控制门锁模块进行开启。
如图4-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门锁控制系统还包括充电模块和供电模块,充电模块用于为供电模块充电,供电模块用于为各检测模块供电;其中,除最后一个以外的各检测模块在检测结果符合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向处理模块发出中断唤醒信号,处理模块响应于中断唤醒信号向下一个检测模块发出电源使能信号,以使下一个检测模块获得供电模块的供电并执行检测。例如,如图5所示,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为活体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当活体检测模块在检测结果符合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向处理模块发出中断唤醒信号,处理模块响应于中断唤醒信号向人脸识别模块发出电源使能信号,以使人脸识别模块获得供电模块的供电并执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包括:按照预设顺序从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选出当前检测模块;利用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响应于当前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不符合当前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重新执行按照预设顺序从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选出当前检测模块及其后续步骤,直至各检测模块均已作为当前检测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利用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包括:利用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中位于当前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生物特征进行检测,其中,每个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不同,且功耗越低的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越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定时启动电源并执行所述检测;和/或,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在不进行检测时处于关闭电源状态,且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被打开电源再执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检测模块分别用于对当前环境中的不同生物特征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包括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中的至少两个;其中,活体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活体进行检测,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存在活体;人形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形进行检测,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存在人形;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脸特征进行检测,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脸特征与预设人脸特征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包括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预设顺序依序为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人形检测模块采用黑白图像传感器实现人形检测;和/或,人脸识别模块为三维人脸识别模块。其中,人形检测模块可为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处理芯片在内的用于检测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人形的一种检测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人形检测模块也可不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可通过内置有人形检测算法的处理芯片对图像采集模块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识别,以判断当前环境中是否存在人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锁控制系统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加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信息和获取各模块数据,并发送处理模块进行信息处理,加密模块用于将用户的包括图像信息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以防止外界盗取用户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锁控制系统在接收到用户进门或出门时的关门信号时,门锁控制系统响应用户的关门信号,控制门锁进行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用于结合上述检测模块,执行上述门锁控制方法,以实现对门锁模块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门锁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车辆,以对车门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包括处理器61、与处理器61耦接的存储器62。
处理器61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6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6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61、数字信号处理器61(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61可以是微处理器61或者该处理器61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61等。
存储器62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门锁控制方法的程序指令;
处理器61用于执行存储器62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门锁控制方法中任一实施例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为车辆,该电子设备60中的处理器61用于执行存储器62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门锁控制方法中任一实施例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框架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存储有程序指令71,该程序指令71被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重构模型训练方法中任一实施例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其中,该程序指令71可以形成程序文件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中,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或者是计算机、服务器、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
上述方案,门锁控制方法是先按照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在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控制门锁进行开启,因此,本申请方案可使用户在不携带钥匙的情况下实现开锁。另外,由于非首位使用的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该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才执行检测,也就是说,只有在能耗较低的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能耗较高的下一个检测模块才执行检测,否则,能耗较高的下一个检测模块不执行检测,因此,减少了能耗较高的检测模块的非必要检测,故本申请方案可以减少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能耗较高的非首位检测模块用于整个门锁控制过程中的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若本申请技术方案涉及个人信息,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产品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已明确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并取得个人自主同意。若本申请技术方案涉及敏感个人信息,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产品在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前,已取得个人单独同意,并且同时满足“明示同意”的要求。例如,在摄像头等个人信息采集装置处,设置明确显著的标识告知已进入个人信息采集范围,将会对个人信息进行采集,若个人自愿进入采集范围即视为同意对其个人信息进行采集;或者在个人信息处理的装置上,利用明显的标识/信息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弹窗信息或请个人自行上传其个人信息等方式获得个人授权;其中,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可包括个人信息处理者、个人信息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以及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等信息。

Claims (13)

1.一种门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所述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其中,所述预设顺序为所述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非首位使用的所述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所述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执行所述检测;
响应于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所述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控制所述门锁进行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所述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包括:
按照预设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选出当前检测模块;
利用所述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
响应于所述当前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不符合所述当前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重新执行所述按照预设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选出当前检测模块及其后续步骤,直至各所述检测模块均已作为当前检测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包括:
利用所述当前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中位于所述当前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生物特征进行检测,其中,每个所述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不同,且功耗越低的所述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越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位使用的所述检测模块是定时启动电源并执行所述检测;
和/或,非首位使用的所述检测模块在不进行所述检测时处于关闭电源状态,且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所述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被打开电源再执行所述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检测模块分别用于对当前环境中的不同生物特征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包括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中的至少两个;
其中,所述活体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所述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活体进行检测,所述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所述活体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存在所述活体;
所述人形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所述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形进行检测,所述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所述人形检测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存在所述人形;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中位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脸特征进行检测,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为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对应的检测距离内的人脸特征与预设人脸特征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包括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所述预设顺序依序为活体检测模块、人形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形检测模块采用黑白图像传感器实现所述人形检测;
和/或,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为三维人脸识别模块。
9.一种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检测模块,各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且各所述检测模块的能耗不同;
与各所述检测模块连接的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顺序使用至少两个检测模块中的各所述检测模块对当前环境进行生物特征的检测,其中,所述预设顺序为所述至少两个检测模块的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非首位使用的所述检测模块是在前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符合所述前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执行所述检测;响应于最后一个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满足所述最后一个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控制门锁模块进行开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充电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用于为所述供电模块充电,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各所述检测模块供电;
其中,除最后一个以外的各所述检测模块在检测结果符合所述检测模块对应的解锁触发条件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出中断唤醒信号,所述处理模块响应于所述中断唤醒信号向下一个检测模块发出电源使能信号,以使下一个检测模块获得所述供电模块的供电并执行所述检测。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控制方法的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门锁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车辆。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20877.8A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007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0877.8A CN115100758A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0877.8A CN115100758A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0758A true CN115100758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8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0877.8A Pending CN115100758A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075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7061B1 (en) * 2013-11-22 2015-09-29 Google Inc. Multi-level authentication
CN105654593A (zh) * 2016-01-20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及电子锁识别方法
CN110647797A (zh) * 2019-08-05 2020-01-03 深圳市大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679861A (zh) * 2020-05-09 2020-09-1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唤醒装置、方法和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98711A (zh) * 2020-12-23 2021-04-23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7061B1 (en) * 2013-11-22 2015-09-29 Google Inc. Multi-level authentication
CN105654593A (zh) * 2016-01-20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及电子锁识别方法
CN110647797A (zh) * 2019-08-05 2020-01-03 深圳市大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679861A (zh) * 2020-05-09 2020-09-1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唤醒装置、方法和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98711A (zh) * 2020-12-23 2021-04-23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83676B2 (en) Vehicles, vehicle door unlocking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vehicle door unlocking systems
US103662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security information
EP3647129A1 (en) Vehicle, vehicle door unlock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vehicle door unlocking system
CN208207948U (zh) 具有人脸解锁功能的车辆
US10403073B2 (en) Intelligent lock,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and intelligent safe deposit box
US20170334395A1 (en) Smart key generating device, automobi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automobile by using the smart key
CN108648310A (zh) 一种双重认证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7097753A (zh) 车辆智能钥匙系统及用于验证车辆智能钥匙的方法
US10311220B2 (en) Accessing a user equipment using a biometric sensor concurrently with an authentication pattern
US11410458B2 (en) Fa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644157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EP361073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nlocking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2276476U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108804006A (zh)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028246A1 (zh) 车辆的启动控制方法及车载认证设备
CN115100758A (zh)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9534994U (zh) 智能车门锁控制装置及包括其的汽车
US11978294B2 (en)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electronic lock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14495328A (zh) 一种门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377589U (zh) 一种可通过电子密钥开启的智能锁
JPS63118472A (ja) 車両用開施錠装置
US11390249B2 (en) Vehicle vision system
CN113103989B (zh) 认证信息发送、车辆解锁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06094B (zh) 一种控制汽车后背门的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05712A1 (en) Controlling access based on a machine-learning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