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4178B - 热风炉充压机构、协同换炉系统以及稳压换炉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风炉充压机构、协同换炉系统以及稳压换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4178B
CN115094178B CN202210828455.7A CN202210828455A CN115094178B CN 115094178 B CN115094178 B CN 115094178B CN 202210828455 A CN202210828455 A CN 202210828455A CN 115094178 B CN115094178 B CN 1150941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blast
stove
air
pressurizing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84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94178A (zh
Inventor
兰天阳
冯燕波
魏文洁
程琳
全强
孟凯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84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4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4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4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94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4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9/00Stoves for heating the blast in blast furnaces
    • C21B9/02Brick hot-blast stoves
    • C21B9/04Brick hot-blast stoves with combustion shaf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9/00Stoves for heating the blast in blast furnaces
    • C21B9/10Other details, e.g. blast ma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9/00Stoves for heating the blast in blast furnaces
    • C21B9/10Other details, e.g. blast mains
    • C21B9/12Hot-blast valves or slides for blast furna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风炉充压机构、协同换炉系统以及稳压换炉方法,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热风炉充压机构包括:用于与第一高炉相接的第一热风结构,第一热风结构包括第一送风装置、第一控制管路、以及第一热风炉;用于与第二高炉相接的第二热风结构,第二热风结构包括第二送风装置、第二控制管路、第二热风炉、以及第二充压结构;以及连通管路,连通管路可控地连通第一送风装置与第二充压结构,在第二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下,第一送风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充压结构对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本发明能够缩小或消除热风炉与高炉之间的压差,实现无扰动换炉操作。

Description

热风炉充压机构、协同换炉系统以及稳压换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风炉充压机构、协同换炉系统以及稳压换炉方法。
背景技术
热风炉是一种蓄热式的炉窑结构,主要用于为高炉提供富氧热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热风炉的工艺流程是:在燃烧状态时,煤气和助燃空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将蓄热室内的格子砖(或耐火球)加热;然后进行换炉操作,由燃烧状态切换至送风状态,此时利用高温格子砖将冷风加热,然后送至高炉中。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热风的供应,一般设置多座热风炉。其中一部分的热风炉处于燃烧状态,而另一部分能够处于送风状态,进而能够向高炉中持续供应富氧热风。
当某座热风炉停止燃烧,由燃烧状态转变为送风状态时,需将带压冷风充入热风炉内,用于平衡该热风炉与高炉之间的炉压。但在热风炉的充压过程中,由于热风炉与高炉之间存在压差,需要将一部分冷风从主管中分出来充入将要送风的热风炉,用于对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这使得主管中的送风量无法全部输入高炉中,导致高炉内的热风入炉量减少,风压由于风量的减少而快速降低,使得高炉内的炉压出现波动,此过程相当于高炉减风减压生产,不利于高炉的平稳运行和稳定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热风炉充压机构、协同换炉系统以及稳压换炉方法,用于解决热风炉换炉过程中对高炉内的入炉风量造成扰动的问题。此外还能够解决热风炉换炉过程中高炉的炉压出现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风炉充压机构,包括:
用于与第一高炉相接的第一热风结构,所述第一热风结构包括第一送风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高炉和所述第一送风装置的第一控制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管路上的第一热风炉;
与第二高炉相接的第二热风结构,所述第二热风结构包括第二送风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高炉和所述第二送风装置的第二控制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管路上的第二热风炉、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热风炉与所述第二控制管路之间的第二充压结构;
以及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可控地连通所述第一送风装置与所述第二充压结构,在所述第二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下,所述第一送风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充压结构对所述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热风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热风炉与所述第一控制管路之间的第一充压结构,在所述第一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下,所述第一送风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充压结构对所述第一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热风炉并联设置有多座,每个所述第一热风炉与所述第一控制管路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充压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热风炉并联设置有多座,每个所述第二热风炉与所述第二控制管路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充压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管路包括第一充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充风管上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沿所述第一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热风炉的两侧;所述第一充压结构包括第一充压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充压管上的第一充压阀,所述第一充压阀通过所述第一充压管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并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管路包括第二充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充风管上的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沿所述第二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热风炉的两侧;所述第二充压结构包括第二充压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充压管上的第二充压阀,所述第二充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充风管相接,所述第二充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管路相接,所述第二充压阀通过所述第二充压管与所述第三控制阀并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管路包括连通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上的流量调节阀。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热风炉充压机构还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上,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第一送风装置之间设有储气控制阀;在所述第一送风装置与所述储气罐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送风装置能够对所述储气罐进行充风加压;在所述第二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下,所述储气罐能够对所述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气罐包括罐体及设置在罐体上的安全阀和排污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风炉协同换炉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热风炉充压机构、第一高炉、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高炉,所述第一高炉与第一热风结构相连,所述第二高炉与第二热风结构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第二热风结构并联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二热风结构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高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如前述的热风炉稳压换炉装置的稳压换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第二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时,连通第一送风装置与第二充压结构,利用所述第一送风装置对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的内压达到第一压力设定值时,连通所述第二热风炉与所述第二高炉,开启第二送风装置,利用所述第二送风装置将所述第二热风炉内的热风输送进所述第二高炉内。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应用如前述的热风炉稳压换炉装置,所述稳压换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时,开启流量调节阀、第二充压阀,使所述第一送风装置与所述第二热风炉相连通,利用第二送风装置对所述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的内压达到所述第一压力设定值时,关闭所述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充压阀,开启第三控制阀,使所述第二送风装置与所述第二热风炉相连通,利用所述第二送风装置将所述第二热风炉内的热风输送进所述第二高炉内。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应用如前述的热风炉稳压换炉装置,所述稳压换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可开启流量调节阀、储气控制阀,利用所述第一送风装置对所述储气罐进行充风加压,将空气预存在所述储气罐内;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时,开启流量调节阀、储气控制阀和第二充压阀,使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第二热风炉相连通,利用所述流量调节阀控制所述储气罐的出风量,通过所述储气罐对所述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的内压达到所述第一压力设定值时,关闭所述流量调节阀、所述储气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充压阀,开启第三控制阀,使所述第二送风装置与所述第二热风炉相连通,利用所述第二送风装置将所述第二热风炉内的热风输送进第二高炉内。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二热风炉的内压与所述第二高炉的内压相等时达到所述第一压力设定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热风炉充压机构使用时,能够利用第一热风结构产生热风输送进第一高炉内,也能够利用第二热风结构产生热风输送进第二高炉内,以用于高炉送风生产过程。其中在第一热风结构使用过程中,为了满足第一高炉的不同工况需要,可将第一送风装置设置为变频风机,使第一送风装置的最大送风量大于第一高炉所需要的风量,这样使得第一送风装置具有了富裕的送风能力,从而能够为第二高炉进行充风加压。当第二热风炉换炉时,可通过连通管路将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热风炉相连通,进而利用第一送风装置的富裕送风能力对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以提高第二热风炉的内压。当第二热风炉的内压上升至第一设定值时,可开启第二送风装置,利用第二送风装置将第二热风炉内的热风输送进第二高炉内。其中,当第二热风炉设有多座时,第二热风炉之间交替进行换炉操作以保证第二高炉的稳定生产,此时可利用第一送风装置对处于换炉状态下的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
本发明所述热风炉充压机构通过利用第一送风装置的富裕送风能力,能够在第二热风炉换炉过程中对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从而缩小或消除第二热风炉与第二高炉之间的压差,实现无扰动换炉操作。由于第二热风炉经过充风加压后,缩小或消除了第二热风炉与第二高炉之间的压差,使得第二送风装置无需对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进而第二送风装置能够将送风量输入第二高炉中,从而避免了第二高炉的入炉风量出现降低的情况。且本发明在第一热风炉换炉过程中,通过第一充压结构连通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一热风炉,利用第一送风装置能够对第一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从而缩小或消除了第一热风炉与第一高炉之间的压差,实现了无扰动换炉操作。本发明能够避免热风炉换炉过程对高炉造成扰动,提高了高炉的运行平稳性,使得高炉的产量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热风炉充压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储气罐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第一高炉;
2、第一热风结构;
21、第一送风装置;
22、第一控制管路;221、第一充风管;222、第一控制阀;223、第二控制阀;
23、第一热风炉;
24、第一充压结构;241、第一充压管;242、第一充压阀;
3、第二高炉;
4、第二热风结构;
41、第二送风装置;
42、第二控制管路;421、第二充风管;422、第三控制阀;423、第四控制阀;
43、第二热风炉;
44、第二充压结构;441、第二充压管;442、第二充压阀;
5、连通管路;51、连通管;52、流量调节阀;53、储气控制阀;54、充风流量计;
6、储气罐;61、罐体;62、安全阀;63、排污阀;
7、烟道支管压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热风炉充压机构,包括:用于与第一高炉1相接的第一热风结构2,所述第一热风结构2包括第一送风装置21、连接所述第一高炉1和所述第一送风装置21的第一控制管路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管路22上的第一热风炉23。与第二高炉3相接的第二热风结构4,所述第二热风结构4包括第二送风装置41、连接所述第二高炉3和所述第二送风装置41的第二控制管路42、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管路42上的第二热风炉4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热风炉43与所述第二控制管路42之间的第二充压结构44。以及连通管路5,所述连通管路5可控地连通所述第一送风装置21与所述第二充压结构44,在所述第二热风炉43处于换炉状态下,所述第一送风装置21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充压结构44对所述第二热风炉43进行充风加压。
整体上,本发明所述热风炉充压机构使用时,能够利用第一热风结构2产生热风输送进第一高炉1内,也能够利用第二热风结构4产生热风输送进第二高炉3内,以用于高炉送风生产过程。在第一热风结构2使用过程中,为了满足第一高炉1的不同工况需要,会在第一送风装置21留有富裕的送风能力。当第二热风炉43换炉时,可通过连通管路5将第一送风装置21和第二热风炉43相连通,进而利用第一送风装置21的富裕送风能力对第二热风炉43进行充风以提高第二热风炉43的内压。当第二热风炉43的内压上升至设定值时,可开启第二送风装置41,利用第二送风装置41将第二热风炉43内的热风输送进第二高炉3内。通过利用第一送风装置21的富裕送风能力,能够在第二热风炉43换炉过程中对第二热风炉43进行充风加压,从而缩小或消除第二热风炉43与第二高炉3之间的压差,实现无扰动换炉操作,避免了第二热风炉43换炉过程对第二高炉3造成扰动,提高了第二高炉3的运行平稳性,使得第二高炉3的产量更加稳定。
由于第二热风炉43经过充风加压后,缩小或消除了第二热风炉43与第二高炉3之间的压差,使得第二送风装置41无需对第二热风炉43进行充风加压,进而第二送风装置41能够将送风量输入第二高炉3中,从而避免了第二高炉3的入炉风量出现降低的情况。
其中,第一高炉1、第二高炉3的种类这里不做限制,第一热风炉23和第二热风炉43的种类这里不做限制。使用人员还可以在第一热风炉23和第二热风炉43上设置烟道支管压力计7以测量烟气压力。当然,设计人员还可在第一热风炉23和第二热风炉43上设置其他装置,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过程中,当第二热风炉43处于送风状态时,第二热风炉43的内压可以达到450kPa左右。而当第二热风炉43处于燃烧状态时,第二热风炉43的内压为1kPa左右。由于第二热风炉43在燃烧状态和送风状态下的巨大压差,还会影响第二控制管路42上的阀门的正常使用。在巨大的压差作用下,第二热风炉43与第二高炉3之间的阀门因自身驱动力不足难以直接打开或关闭。本发明通过第一送风装置21对第二热风炉43进行充风加压,消除了第二热风炉43与第二高炉3之间压差,还能够使得第二热风炉43与第二高炉3之间的阀门更容易开启或关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风结构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热风炉23与所述第一控制管路22之间的第一充压结构24,在所述第一热风炉23处于换炉状态下,所述第一送风装置2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充压结构24对所述第一热风炉23进行充风加压。
在第一热风炉23换炉过程中,通过第一充压结构24连通第一送风装置21和第一热风炉23,利用第一送风装置21能够对第一热风炉23进行充风加压,从而缩小或消除了第一热风炉23与第一高炉1之间的压差,实现了无扰动换炉操作,进而提高了第一高炉1的运行平稳性,使得第一高炉1的产量更加稳定。
其中,可将第一送风装置21设置为变频风机,使第一送风装置21的最大送风量大于第一高炉1所需要的风量,这样使得第一送风装置21具有了富裕的送风能力,从而能够为第二高炉3进行充风加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路5包括连通管5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通管51上的流量调节阀52。通过流量调节阀52能够控制连通管51内的充风气体流量。当然,设计人员还可在连通管51上设置充风流量计54以便于记录充风流量大小,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风炉23并联设置有多座,每个所述第一热风炉23与所述第一控制管路22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充压结构24。
通过设置多座第一热风炉23,多座第一热风炉23之间可交替处于燃烧状态和送风状态,进而保证了第一高炉1的稳定生产过程。例如,可设置三座第一热风炉23,三座第一热风炉23之间采用两烧一送的工作制度。或者,可设置四座第一热风炉23,四座第一热风炉23之间采用两烧两送的工作制度。当然,设计人员也可根据使用需要确定第一热风炉23的设置数量和工作制度,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风炉43并联设置有多座,每个所述第二热风炉43与所述第二控制管路42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充压结构44。
通过设置多座第二热风炉43,多座第二热风炉43之间可交替处于燃烧状态和送风状态,进而保证了第二高炉3的稳定生产过程。例如,可设置三座第二热风炉43,三座第二热风炉43之间采用两烧一送的工作制度。或者,可设置四座第二热风炉43,四座第二热风炉43之间采用两烧两送的工作制度。当然,设计人员也可根据使用需要确定第二热风炉43的设置数量和工作制度,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管路22包括第一充风管22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充风管221上的第一控制阀222和第二控制阀223,沿所述第一送风装置21的送风方向,所述第一控制阀222和所述第二控制阀223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热风炉23的两侧;所述第一充压结构24包括第一充压管24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充压管241上的第一充压阀242,所述第一充压阀242通过所述第一充压管241与所述第一控制阀222并联设置。
当第一热风炉23处于送风状态时,开启第一控制阀222和第二控制阀223,关闭第一充压阀242,通过第一充风管221连通第一送风装置21、第一热风炉23和第一高炉1,利用第一送风装置21将第一热风炉23内的热风输送进第一高炉1中用于生产。
当第一热风炉23处于换炉状态时,开启第一充压阀242,关闭第一控制阀222和第二控制阀223,通过第一充压管241连通第一送风装置21和第一热风炉23,利用第一送风装置21对第一热风炉23进行充风加压,当第一热风炉23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可进行前述操作。
其中,第一送风装置21可以为鼓风机。当然,设计人员也可将第一送风装置21设置为其他装置,例如空气压缩机或压缩空气管路等,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管路42包括第二充风管42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充风管421上的第三控制阀422和第四控制阀423,沿所述第二送风装置41的送风方向,所述第三控制阀422和所述第四控制阀423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热风炉43的两侧;所述第二充压结构44包括第二充压管44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充压管441上的第二充压阀442,所述第二充压管4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充风管421相接,所述第二充压管44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管路5相接,所述第二充压阀442通过所述第二充压管441与所述第三控制阀422并联设置。
当第二热风炉43处于送风状态时,开启第三控制阀422和第四控制阀423,关闭第二充压阀442,通过第二充风管421连通第二送风装置41、第二热风炉43和第二高炉3,利用第二送风装置41将第二热风炉43内的热风输送进第二高炉3中用于生产。
当第二热风炉43处于换炉状态时,开启第二充压阀442和流量调节阀52,关闭第三控制阀422和第四控制阀423,通过第一充压管241连通第一送风装置21和第一热风炉23,利用第一送风装置21对第一热风炉23进行充风加压,当第一热风炉23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可进行前述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炉充压机构还包括储气罐6,所述储气罐6设置在所述连通管51上,所述储气罐6与所述第一送风装置21之间设有储气控制阀53;在所述第一送风装置21与所述储气罐6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送风装置21能够对所述储气罐6进行充风加压;在所述第二热风炉43处于换炉状态下,所述储气罐6能够对所述第二热风炉43进行充风加压。
通过在连通管51上设置储气罐6,能够利用第一送风装置21将充风气体预存在储气罐6内,当第二热风炉43进行换炉时,则利用储气罐6将预存充风气体输入第二热风炉43内进行充风操作,以提高第二热风炉43的内压。
当对储气罐6内预存充风气体时,开启储气控制阀53,关闭第二充压阀442,利用第一送风装置21将充风气体预存在储气罐6内。
当释放储气罐6内预存充风气体对第二热风炉43进行充风时,开启第二充压阀442,利用储气罐6将罐内充风气体输入第二热风炉43内,以提高第二热风炉43的内压。此时储气控制阀53可以处于开启状态,第一送风装置21能够将充风气体输入储气罐6内,而储气罐6则将充风气体输入第二热风炉43内。当然,储气控制阀53也可以处于闭合状态,使用人员可根据使用需要调节储气控制阀53的状态,这里不做限制。
具体的,所述储气罐6包括罐体61及设置在罐体61上的安全阀62和排污阀63。当然,设计人员还可根据使用需要在储气罐6上设置其他装置,这里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热风炉协同换炉系统,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热风炉充压机构、第一高炉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高炉3,所述第一高炉1与第一热风结构2相连,所述第二高炉3与第二热风结构4相连。该热风炉充压机构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第二热风结构4并联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二热风结构4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高炉3。通过将多个第二热风结构4并联设置,利用第一送风装置21能够同时为多座第二热风炉43进行充风加压操作,能够实现多座第二热风炉43的无扰动换炉过程,显著地提高了热风炉协同换炉系统的生产稳定性。其中,使用人员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二热风结构4的设置数量,进而为多座第二高炉3供应热风,以满足不同产能的需要,这里不做限制。
当然,设计人员也可在所述热风炉协同换炉系统上设置控制器及压力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可设置在第一高炉1和第二高炉3上以获取压力数据,所述控制器可基于获取的压力数据控制各阀门的启闭,从而实现所述热风炉协同换炉系统的自动控制过程。其中,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的种类和设置位置这里不做限制。当然,设计人员还可在所述热风炉协同换炉系统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以获取温度数据,使所述控制器能够基于温度数据和压力数据共同控制所述热风炉协同换炉系统的运行,这里不做限制。
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例如对于现有的高炉生产系统,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两个或多个高炉之间通过增加连通管路及其他管路的方式,能够对现有技术中的高炉生产系统进行改造,从而使现有技术中的高炉之间能够协同配合实现无扰动换炉过程,进而提高现有技术中的高炉生产系统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产能。设计人员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高炉生产系统进行改造,即可获得本发明所述热风炉协同换炉系统,改造工程量小,改造成本低,适应性广。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前述实施例中的热风炉稳压换炉装置的稳压换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第二热风炉43处于换炉状态时,连通第一送风装置21与第二充压结构44,利用所述第一送风装置21对第二热风炉43进行充风加压。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43的内压达到第一压力设定值时,连通所述第二热风炉43与所述第二高炉3,开启第二送风装置41,利用所述第二送风装置41将所述第二热风炉43内的热风输送进所述第二高炉3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热风炉43处于换炉状态时,开启流量调节阀52、第二充压阀442,使所述第一送风装置21与所述第二热风炉43相连通,利用第二送风装置41对所述第二热风炉43进行充风加压。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43的内压达到所述第一压力设定值时,关闭所述流量调节阀52、所述第二充压阀442,开启第三控制阀422,使所述第二送风装置41与所述第二热风炉43相连通,利用所述第二送风装置41将所述第二热风炉43内的热风输送进所述第二高炉3内。
其中,当连通管路5上设有储气罐6时,可开启流量调节阀52、储气控制阀53,利用所述第一送风装置21对所述储气罐6进行充风加压,将空气预存在所述储气罐6内。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43处于换炉状态时,开启流量调节阀52、储气控制阀53和第二充压阀442,使所述储气罐6与所述第二热风炉43相连通,利用所述流量调节阀52控制所述储气罐6的出风量,通过所述储气罐6对所述第二热风炉43进行充风加压。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43的内压达到所述第一压力设定值时,关闭所述流量调节阀52、所述储气控制阀53和所述第二充压阀442,开启第三控制阀422,使所述第二送风装置41与所述第二热风炉43相连通,利用所述第二送风装置41将所述第二热风炉43内的热风输送进第二高炉3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热风炉43的内压与所述第二高炉3的内压相等时达到所述压力设定值。当然,设计人员也可根据使用需要调整第一压力设定值的大小,这里不做限制。
本发明通过该稳压换炉方法能够缩小或消除第二热风炉43与第二高炉3之间的压差,实现无扰动换炉操作,避免了第二热风炉43换炉过程对第二高炉3造成扰动,提高了第二高炉3的运行平稳性,使得第二高炉3的产量更加稳定。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风炉充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第一高炉相接的第一热风结构,所述第一热风结构包括第一送风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高炉和所述第一送风装置的第一控制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管路上的第一热风炉;其中,所述第一送风装置为变频风机,所述第一送风装置的最大送风量大于所述第一高炉所需要的风量;
用于与第二高炉相接的第二热风结构,所述第二热风结构包括第二送风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高炉和所述第二送风装置的第二控制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管路上的第二热风炉、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热风炉与所述第二控制管路之间的第二充压结构;
以及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可控地连通所述第一送风装置与所述第二充压结构,在所述第二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下,所述第一送风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充压结构对所述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其中,所述第二热风炉并联设置有多座,每个所述第二热风炉与所述第二控制管路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充压结构;
所述第二控制管路包括第二充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充风管上的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沿所述第二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热风炉的两侧;所述第二充压结构包括第二充压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充压管上的第二充压阀,所述第二充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充风管相接,所述第二充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管路相接,所述第二充压阀通过所述第二充压管与所述第三控制阀并联设置;
所述连通管路包括连通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上的流量调节阀;所述热风炉充压机构还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上,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第一送风装置之间设有储气控制阀;在所述第一送风装置与所述储气罐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送风装置能够对所述储气罐进行充风加压;在所述第二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下,所述储气罐能够对所述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所述储气罐包括罐体及设置在罐体上的安全阀和排污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充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热风炉与所述第一控制管路之间的第一充压结构,在所述第一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下,所述第一送风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充压结构对所述第一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炉充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炉并联设置有多座,每个所述第一热风炉与所述第一控制管路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充压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炉充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管路包括第一充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充风管上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沿所述第一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热风炉的两侧;所述第一充压结构包括第一充压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充压管上的第一充压阀,所述第一充压阀通过所述第一充压管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并联设置。
5.一种热风炉协同换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风炉充压机构、第一高炉、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高炉,所述第一高炉与第一热风结构相连,所述第二高炉与第二热风结构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炉协同换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风结构并联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二热风结构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高炉。
7.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风炉充压机构的稳压换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当第二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时,连通第一送风装置与第二充压结构,利用所述第一送风装置对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的内压达到第一压力设定值时,连通所述第二热风炉与所述第二高炉,开启第二送风装置,利用所述第二送风装置将所述第二热风炉内的热风输送进所述第二高炉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稳压换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换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时,开启流量调节阀、第二充压阀,使所述第一送风装置与所述第二热风炉相连通,利用第二送风装置对所述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的内压达到所述第一压力设定值时,关闭所述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充压阀,开启第三控制阀,使所述第二送风装置与所述第二热风炉相连通,利用所述第二送风装置将所述第二热风炉内的热风输送进所述第二高炉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稳压换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换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可开启流量调节阀、储气控制阀,利用所述第一送风装置对储气罐进行充风加压,将空气预存在所述储气罐内;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处于换炉状态时,开启流量调节阀、储气控制阀和第二充压阀,使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第二热风炉相连通,利用所述流量调节阀控制所述储气罐的出风量,通过所述储气罐对所述第二热风炉进行充风加压;
当所述第二热风炉的内压达到所述第一压力设定值时,关闭所述流量调节阀、所述储气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充压阀,开启第三控制阀,使所述第二送风装置与所述第二热风炉相连通,利用所述第二送风装置将所述第二热风炉内的热风输送进第二高炉内。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稳压换炉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热风炉的内压与所述第二高炉的内压相等时达到所述第一压力设定值。
CN202210828455.7A 2022-07-13 2022-07-13 热风炉充压机构、协同换炉系统以及稳压换炉方法 Active CN115094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8455.7A CN115094178B (zh) 2022-07-13 2022-07-13 热风炉充压机构、协同换炉系统以及稳压换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8455.7A CN115094178B (zh) 2022-07-13 2022-07-13 热风炉充压机构、协同换炉系统以及稳压换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4178A CN115094178A (zh) 2022-09-23
CN115094178B true CN115094178B (zh) 2024-02-09

Family

ID=83296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8455.7A Active CN115094178B (zh) 2022-07-13 2022-07-13 热风炉充压机构、协同换炉系统以及稳压换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417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9910A (ja) * 1998-01-13 1999-07-27 Nisshin Steel Co Ltd 熱風炉の操業方法
CN105002322A (zh) * 2014-04-18 2015-10-28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高炉热风炉换炉的压力补充装置和压力补偿方法
CN214168027U (zh) * 2020-12-04 2021-09-10 天津市新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 热风炉无扰动换炉系统
CN113564294A (zh) * 2021-07-29 2021-10-29 郑州豫兴热风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炉无波动换炉高效转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5668074U (zh) * 2021-06-24 2022-01-28 北京卡卢金热风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独立充压装置的热风炉系统
CN217628469U (zh) * 2022-07-13 2022-10-21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热风炉充压机构以及协同换炉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9910A (ja) * 1998-01-13 1999-07-27 Nisshin Steel Co Ltd 熱風炉の操業方法
CN105002322A (zh) * 2014-04-18 2015-10-28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高炉热风炉换炉的压力补充装置和压力补偿方法
CN214168027U (zh) * 2020-12-04 2021-09-10 天津市新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 热风炉无扰动换炉系统
CN215668074U (zh) * 2021-06-24 2022-01-28 北京卡卢金热风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独立充压装置的热风炉系统
CN113564294A (zh) * 2021-07-29 2021-10-29 郑州豫兴热风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炉无波动换炉高效转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7628469U (zh) * 2022-07-13 2022-10-21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热风炉充压机构以及协同换炉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提高热风炉冷风充压效果的途径;文经国;炼铁(05);22-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4178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8502A (zh) 蓄热式加热炉的燃烧排气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7628469U (zh) 热风炉充压机构以及协同换炉系统
CN115094178B (zh) 热风炉充压机构、协同换炉系统以及稳压换炉方法
CN104456947B (zh) 蓄热式纯净空气加热系统
CN115094179B (zh) 一种热风炉换炉废气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15029492B (zh) 热风炉充排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59146B (zh) 热风炉充排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74273A (zh) 基于等离子体加热的高炉热风系统温度调控方法与设备
CN217628467U (zh) 热风炉充排压系统
US3606282A (en) High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JP4537953B2 (ja) 高炉への微粉炭吹込み制御方法と、その制御装置
US4492568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eheating the combustion mediums used for firing blast furnace stoves
CN105420435A (zh) 一种冶金行业高炉自动拨风系统及其拨风方法
CN115181827B (zh) 热风炉充排压系统及充排压控制方法
US2434950A (en) Air supply arrangement for hot-air power plant furnaces
CN104454173A (zh) 燃气涡轮和运行燃气涡轮的方法
CN104755867B (zh) 加热炉的吹氧燃烧控制装置
CN205119124U (zh) 燃烧控制系统及燃烧控制的补偿系统
US3738795A (en) Regenerative hot blast stoves and their operation
CN215480527U (zh) 一种用于玻璃窑炉冷却部的调温系统
CN113685841B (zh) 一种风洞实验蓄热加热器用工质供应系统及构造方法
CN212247100U (zh) 一种高炉鼓风机自动拨风系统
CN219430031U (zh) 一种利用废气充压的热均压装置
CN111690441B (zh) 用于气化炉烘炉的系统和气化炉烘炉的方法
CN107741028A (zh) 四角切圆煤粉锅炉二次风小风门冷、热态拟合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