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2989A - 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2989A
CN115092989A CN202210673523.7A CN202210673523A CN115092989A CN 115092989 A CN115092989 A CN 115092989A CN 202210673523 A CN202210673523 A CN 202210673523A CN 115092989 A CN115092989 A CN 115092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gae
electrode
relay
blue algae
k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35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春
左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el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kel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el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kel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35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29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2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29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02F1/46109Electro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7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by electrochemical disinfection; by electrooxydation or by electrored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46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 C02F2201/461Electrolysis apparatus
    • C02F2201/4610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lectrolytic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水泵、除藻箱、电极组、线缆、电控柜、以及能够使设备漂浮于水面的浮床,浮床的底部固定有水泵和除藻箱,除藻箱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除藻箱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水泵与进水管连通,除藻箱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组电极组,电控柜固定于浮床的顶部,电控柜通过线缆与电极组电连接。本发明的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采用浮床和杀灭蓝藻结构的结合,设置于水体,安装方便,不占用地面面积,并且采用超低频电磁波对水流中的蓝藻进行在线除藻处理,除藻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波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只要是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
不同电磁波有不同的频率,已知电磁波波长的计算公式:λ=v*(1/f),对任何情况恒成立,其中v是波速,f是频率,λ是波长,由此可以看出,超低频电磁波的波长较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
近年来我国多处水域暴发蓝藻水华,水源水水质受到较大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活及生产用水,如何治理高藻水源水是当今世界主要的水污染问题之一。国内外除藻方法主要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现有的物理方法成本高、不经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营养成分对藻类的刺激作用;化学除藻剂虽然具有一定效果,时间效应比较快,可快速杀死藻类,但死亡藻类所产生二次污染及化学药品的生物富集和放大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大,长期使用低浓度的化学药物会使藻类产生抗药性,易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生态平衡,还可能存在远期危害;微生物技术除藻有诸多优点,但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侵染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如何还有待研究,病毒的寄主藻群之中也存在着敏感群和抗性群,后者则成为其专一性灭藻的障碍,也需要进一步探究。
蓝藻又名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自氧型原核生物。蓝藻细胞膜外有细胞壁和一层胶质的鞘。蓝藻的细胞壁和革兰氏阴性菌很相似,同样肽聚糖层薄,外面包有外膜;不同的是蓝藻的细胞壁内层含有纤维素层。
细胞壁允许离子、多糖等小分子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而将大分子或微生物等阻于其外。因此,细胞壁参与了物质运输、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损失、植物水势调节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细胞壁上纹孔或胞间连丝的大小受细胞生理年龄和代谢活动强弱的影响,故细胞壁对细胞间物质的运输具有调节作用。另外,细胞壁也是化学信号、物理信号传递的介质与通路,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被破坏时,会导致细胞的物质运输中断或完全停止,进而导致新陈代谢中断或者完全停止。当蓝藻的离子通道被破坏时,导致离子通道的选择性作用发生紊乱,导致有用物质不传输或所有物质自由进出细胞膜。因此细胞壁的物质运输通道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是影响蓝藻是否存活的主要因素。一因此,通过破坏蓝藻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离子通道可有效起到除藻作用。因此亟需一种不同于现有物理法除藻的超低频电磁波除藻装置及除藻方法。而现有的杀藻设备大多设置在岸边而非水体上,通过水泵将水抽至地面上的藻类处理机处理后再将水排回至水体。这种方式导致需要很长的管道布设,而且设置于地面的藻类处理机占用地面面积,整体安装麻烦,成本高,并且由于藻类处理机固定于地面设置,处理水大多集中于布设于水体内的进水管的位置,主要还是集中对进水管进水口处范围的水进行处理,水体整体处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采用浮床和杀灭蓝藻结构的结合,设置于水体,安装方便,不占用地面面积,并且采用超低频电磁波对水流中的蓝藻进行在线除藻处理,除藻效果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杀灭蓝藻的方法,包括:将水经水泵抽至除藻箱内,通过电控柜将直流电流转变为交变电流,输出至除藻箱内的电极组,产生规律性变频的2000-4500Hz的超低频电磁波,对经过电极组的水流进行除藻处理,规律性变频的2000-4500Hz的超低频电磁波断开或永久打开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断开时,中断了蓝藻细胞的物质交换和/或离子交换,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永久打开时,将导致细胞内部物质渗出。
优选地,还包括间隔5-20min转换一次电极组中电极板的正负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用于实现如上述的杀灭蓝藻的方法,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水泵、除藻箱、电极组、线缆、电控柜、以及能够使设备漂浮于水面的浮床,浮床的底部固定有水泵和除藻箱,除藻箱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除藻箱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水泵与进水管连通,除藻箱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组电极组,电控柜固定于浮床的顶部,电控柜通过线缆与电极组电连接。
优选地,每组电极组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板,每组电极组中两个电极板之间的间距均为1.5-2.5cm,每组电极组中两个电极板之间的电压差<60V,电极板为钛板,表面涂有铑铱涂层。
优选地,电极板包括框体、竖柱、横柱、以及接线端,框体的内部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固定有多个竖柱,多个竖柱的一侧从上至下分布固定有至少两个横柱,框体的顶部延伸出有接线端,用于与线缆连接。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竖柱之间的间距为0.5-3.5mm。
优选地,除藻箱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块,箱体的内底壁一体成型有多个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块,每个安装块均包括第一插部、第一限位部、第二插部、以及第二限位部,第一插部的后端与箱体的内后壁相连,第一限位部的底端与第一插部的顶端相连,且第一限位部的后端与箱体的内后壁相连,第二插部位于第一插部的右侧,第二插部的前端与箱体的内前壁相连,第二限位部的底端与第二插部的顶端相连,且第二限位部的前端与箱体的内前壁相连,第一插部和第二插部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与电极板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内侧均开设有与电极板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槽,第二插槽与第一插槽连通。
优选地,除藻箱还包括封盖、密封圈、压盖、以及顶盖,箱体的顶部开口通过封盖封住,封盖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电极板的接线端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处设置有密封圈,压盖固定于封盖的顶部,将密封圈压住,压盖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电极板的接线端穿过的第二通孔,压盖的顶部固定有顶盖,顶盖上开设有用于线缆穿过的开口。
优选地,电控柜包括柜体、以及设置于柜体内的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器、变频器、以及介质谐振器,交流电源为水泵供电,直流电源与逆变器相连,逆变器与变频器相连,变频器与介质谐振器相连,介质谐振器通过线缆与电极组相连。
优选地,电控柜还包括继电器组,介质谐振器经继电器组与电极组相连,继电器组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计时器,计时器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相连,第一继电器的1/L1端和第二继电器的1/L1端与介质谐振器的L端相连,第一继电器的3/L2端和第二继电器的3/L2端与介质谐振器的N端相连,第一继电器的2/T1端和第二继电器的4/T2端与电极组中的一个电极板相连,第一继电器的4/T2端和第二继电器的2/T1端与电极组中的另一个电极板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浮床的设置使得本设备浮置于水体表面,除藻箱和水泵位于水体内,进行杀灭蓝藻的处理,安装后置于水体即可,无需复杂的管道布设和多余的结构设置,减少占地面积。采用规律性变频的2000-4500Hz的超低频电磁波断开或永久打开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断开时,中断了蓝藻细胞的物质交换和/或离子交换,将导致蓝藻细胞的新陈代谢中断或者完全停止,从而杀死蓝藻。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永久打开时,将导致细胞内部物质渗出,进而导致蓝藻死亡。具体的,离子通道需要离子浓度势场或电子传输链过程来打开离子跨膜传输通道,规律性变频的2000-4500Hz的超低频电磁波产生的高场强电压会破坏这一通道的开启,使端口永久开放,一旦这些物质运输通道/离子通道永久打开,细胞内部的所有物质都将渗出,造成蓝藻死亡。
2、由于是规律性变频的超低频电磁波,使得蓝藻细胞的物质运输通道和离子通道被破坏后不会恢复,确保蓝藻的有效杀除。
3、通过改变电极组中两个电极板的极性,使得原本阴极的电极板沉积的钙化物能够被及时有效清除,实现电极板的自清洁,无需人工清洁,无需停机拆装清洁,提高杀藻效率,省去了反冲洗、压力表等结构,成本低。
4、通过与箱体一体成型的安装块,相对分离式安装的安装块,与箱体之间不存在间隙,不存在水流未经过电极板而从安装块和箱体壁之间的间隙穿过的问题。使得水流只能穿过电极板,确保对水流中的蓝藻的杀灭处理。通过将电极板插设于与箱体一体成型的安装块的设置,拆装方便,并且由于是与箱体一体成型的,使得电极板插装稳定,确保杀灭蓝藻的有效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除藻箱和电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除藻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除藻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除外)。
图5是本发明电极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限位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封盖和密封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压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极性转换的控制回路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进水管,2-出水管,3-水泵,4-浮床,5-除藻箱,51-箱体,52-安装块,521-第一插部,522-第一限位部,523-第二插部,524-第二限位部,525-第一插槽,526-第二插槽,53-封盖,54-密封圈,55-压盖,56-顶盖,57-第一通孔,58-第二通孔,6-电极板,61-框体,62-竖柱,63-横柱,64-接线端,7-线缆,81-柜体,82-交流电源,83-直流电源,84-逆变器,85-变频器,86-介质谐振器,87-第一继电器,88-第二继电器,89-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杀灭蓝藻的方法,包括:将水经水泵3抽至除藻箱5内,通过电控柜将直流电流转变为交变电流,输出至除藻箱5内的电极组,产生规律性变频的2000-4500Hz的超低频电磁波,对经过电极组的水流进行除藻处理,规律性变频的2000-4500Hz的超低频电磁波断开或永久打开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断开时,中断了蓝藻细胞的物质交换和/或离子交换,将导致蓝藻细胞的新陈代谢中断或者完全停止,从而杀死蓝藻。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永久打开时,将导致细胞内部物质渗出,进而导致蓝藻死亡。具体的,离子通道需要离子浓度势场或电子传输链过程来打开离子跨膜传输通道,规律性变频的2000-4500Hz的超低频电磁波产生的高场强电压会破坏这一通道的开启,使端口永久开放,一旦这些物质运输通道/离子通道永久打开,细胞内部的所有物质都将渗出,造成蓝藻死亡。由于是规律性变频的超低频电磁波,使得蓝藻细胞的物质运输通道和离子通道被破坏后不会恢复,确保蓝藻的有效杀除。
通过本发明在蓝藻高峰期,把浓度控制在安全水平以内,使水库、湖泊持续处于蓝藻不爆发的阶段,保持水生生态的正常循环。用超低频电磁波有效控制地破坏藻类新陈代谢过程,无毒副产品、无生态毒性、有效减少微囊藻毒素,一次满功率处理,藻类数量平均降低18%、一天后的残留效应使微囊藻毒素平均降低36%,持续效果最低21天。在几小时、几天内把叶绿素a、微囊藻毒素浓度降低到安全水平,把藻类浓度控制在安全水平以内,避免爆发、造成伤害。
传统的电极组长期工作后,电极组中的阴极表面会沉积钙化物,需要定期停机拆除清洁。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间隔10min转换一次电极组中两个电极板6的极性。通过改变电极组中两个电极板6的极性,使得原本阴极的电极板6沉积的钙化物能够被及时有效清除,实现电极板6的自清洁,无需人工清洁,无需停机拆装清洁,提高杀藻效率,省去了反冲洗、压力表等结构,成本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用于实现如上述的杀灭蓝藻的方法,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水泵3、除藻箱5、电极组、线缆7、电控柜、以及能够使设备漂浮于水面的浮床4,浮床4的底部固定有水泵3和除藻箱5,除藻箱5的左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除藻箱5的右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2,水泵3与进水管1连通,除藻箱5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组电极组,电控柜固定于浮床4的顶部,电控柜通过线缆7与电极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浮床采用玻璃钢材质,呈仿船体结构,能够提供设备漂浮于水面的足够浮力。通过浮床4的设置使得本设备浮置于水体表面,除藻箱5和水泵3位于水体内,通过水泵3工作,将水抽至除藻箱5,进行杀灭蓝藻的处理,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管2排回水体。
其中,每组电极组均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板6,每组电极组中两个电极板6之间的间距均为2cm,每组电极组中两个电极板6之间的电压差为50V,电极板6为钛板,表面涂有铑铱涂层,使得电极板6的工作电压高于钛板的击穿电压。电极板6包括框体61、竖柱62、横柱63、以及接线端64,框体61的内部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固定有多个竖柱62,多个竖柱62的前侧从上至下分布固定有三个横柱63,框体61的顶部延伸出有接线端64,用于与线缆7连接。相邻的两个竖柱62之间的间距为2mm。通过对每组电极组中两个电极板6之间的间距要求,和电极板6中相邻的竖柱62之间的间距要求,以在电极组上产生足够高的电位梯度和电流密度,电极组的数量和尺寸根据水流量、目标杀灭率而有所不同。
其中,除藻箱5包括箱体51、以及安装块52,箱体51的内底壁一体成型有多个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块52,每个安装块52均包括第一插部521、第一限位部522、第二插部523、以及第二限位部524,第一插部521的后端与箱体51的内后壁相连,第一限位部522的底端与第一插部521的顶端相连,且第一限位部522的后端与箱体51的内后壁相连,第二插部523位于第一插部521的右侧,第二插部523的前端与箱体51的内前壁相连,第二限位部524的底端与第二插部523的顶端相连,且第二限位部524的前端与箱体51的内前壁相连,第一插部521和第二插部523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与电极板6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525,第一限位部522和第二限位部524的内侧均开设有与电极板6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槽526,第二插槽526与第一插槽525连通。通过与箱体51一体成型的安装块52,相对分离式安装的安装块52,与箱体51之间不存在间隙,不存在水流未经过电极板6而从安装块52和箱体51壁之间的间隙穿过的问题。使得水流只能穿过电极板6,确保对水流中的蓝藻的杀灭处理。通过将电极板6插设于与箱体51一体成型的安装块52的设置,拆装方便,并且由于是与箱体51一体成型的,使得电极板6插装稳定,确保杀灭蓝藻的有效进行。
其中,除藻箱5还包括封盖53、密封圈54、压盖55、以及顶盖56,箱体51的顶部开口通过封盖53封住,封盖53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电极板6的接线端64穿过的第一通孔57,第一通孔57处设置有密封圈54,压盖55固定于封盖53的顶部,将密封圈54压住,压盖55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电极板6的接线端64穿过的第二通孔58,压盖55的顶部固定有顶盖56,顶盖56上开设有用于线缆7穿过的开口(图未示)。通过密封圈54和封盖53的设置,确保密封性。
其中,电控柜包括柜体81、以及设置于柜体81内的交流电源82、直流电源83、逆变器84、变频器85、以及介质谐振器86,交流电源82为水泵3供电,直流电源83与逆变器84相连,逆变器84与变频器85相连,变频器85与介质谐振器86相连,介质谐振器86通过线缆7与电极组相连。通过逆变器84将直流电源83提供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通过变频器85对交流电进行变频处理,通过介质谐振器86的设置,使得所需频率的电流能得到最大振幅,获得的频率稳定性好,抗干扰性能良好,可对频率进行控制。
其中,电控柜还包括继电器组,介质谐振器86经继电器组与电极组相连,继电器组包括第一继电器87、第二继电器88、以及计时器89,计时器89分别与第一继电器87和第二继电器88相连,第一继电器87的1/L1端和第二继电器88的1/L1端与介质谐振器86的L端相连,第一继电器87的3/L2端和第二继电器88的3/L2端与介质谐振器86的N端相连,第一继电器87的2/T1端和第二继电器88的4/T2端与电极组中的一个电极板6相连,第一继电器87的4/T2端和第二继电器88的2/T1端与电极组中的另一个电极板6相连。通过继电器组和计时器89的配合,可实现定时转换电极组中两个电极板6的正负极的效果,避免其中一个电极板6始终作为阴极使用,解决阴极沉淀钙化物需要停机拆卸人工处理的问题,实现电极板6的自清洁,延长电极板6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杀灭蓝藻的持续进行和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杀灭蓝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水经水泵抽至除藻箱内,通过电控柜将直流电流转变为交变电流,输出至除藻箱内的电极组,产生规律性变频的2000-4500Hz的超低频电磁波,对经过电极组的水流进行除藻处理,规律性变频的2000-4500Hz的超低频电磁波断开或永久打开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断开时,中断了蓝藻细胞的物质交换和/或离子交换,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永久打开时,将导致细胞内部物质渗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灭蓝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间隔5-20min转换一次电极组中电极板的正负极。
3.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杀灭蓝藻的方法,包括:
进水管、出水管、水泵、除藻箱、电极组、线缆、电控柜、以及能够使设备漂浮于水面的浮床;
所述浮床的底部固定有水泵和除藻箱,所述除藻箱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除藻箱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水泵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所述除藻箱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组电极组;
所述电控柜固定于所述浮床的顶部,所述电控柜通过线缆与所述电极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灭蓝藻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组所述电极组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板,每组电极组中两个电极板之间的间距均为1.5-2.5cm,每组电极组中两个电极板之间的电压差<60V,所述电极板为钛板,表面涂有铑铱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灭蓝藻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板包括框体、竖柱、横柱、以及接线端;
所述框体的内部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固定有多个竖柱,多个所述竖柱的一侧从上至下分布固定有至少两个横柱;
所述框体的顶部延伸出有接线端,用于与所述线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灭蓝藻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竖柱之间的间距为0.5-3.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灭蓝藻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藻箱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块;
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一体成型有多个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块;
每个所述安装块均包括第一插部、第一限位部、第二插部、以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插部的后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后壁相连,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插部的顶端相连,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后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后壁相连,所述第二插部位于所述第一插部的右侧,所述第二插部的前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前壁相连,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插部的顶端相连,且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前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前壁相连;
所述第一插部和第二插部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与电极板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内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电极板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一插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灭蓝藻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藻箱还包括封盖、密封圈、压盖、以及顶盖;
所述箱体的顶部开口通过所述封盖封住,所述封盖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所述电极板的接线端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压盖固定于所述封盖的顶部,将所述密封圈压住,所述压盖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所述电极板的接线端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压盖的顶部固定有顶盖,顶盖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线缆穿过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灭蓝藻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柜包括柜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器、变频器、以及介质谐振器;
所述交流电源为所述水泵供电;
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逆变器相连,所述逆变器与所述变频器相连,所述变频器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相连,所述介质谐振器通过线缆与所述电极组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杀灭蓝藻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柜还包括继电器组,所述介质谐振器经所述继电器组与所述电极组相连;
所述继电器组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计时器;
所述计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相连;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1/L1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1/L1端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L端相连;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3/L2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3/L2端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N端相连;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2/T1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4/T2端与所述电极组中的一个电极板相连;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4/T2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2/T1端与所述电极组中的另一个电极板相连。
CN202210673523.7A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 Pending CN115092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3523.7A CN115092989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3523.7A CN115092989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2989A true CN115092989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91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3523.7A Pending CN115092989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29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36644A1 (en)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cultivation of aquatic organisms
CN101597099B (zh) 一种水电场诱导荷电层消毒方法及装置
KR20160031766A (ko) Uv-c램프와 초음파발생장치를 이용한 녹조제거장치
CN104829034B (zh) 一种水体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CN209114001U (zh) 次氯酸钠发生装置
CN109205739A (zh) 一种超声自清洁电化学杀菌除垢装置
CN103663838A (zh) 一种电化水集成综合水处理设备
CN217838454U (zh) 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
JP5749852B2 (ja) 水を処理するために流れ発生器を使用する流体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3996867B (zh) 使用超声波预处理产电微生物的回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
CN102633325A (zh) 一种新型纳米催化电解装置
CN115092989A (zh) 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
US3335078A (en) Bipolar cell for electrolytically treating water
CN107720970B (zh) 封闭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与沉水植物人工湿地耦合系统
CN217838463U (zh) 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
CN212954692U (zh) 一种油田回注水的杀菌装置及油田回注水处理系统
CN201161945Y (zh) 超声强化微电流电解灭菌灭藻装置
CN209922953U (zh) 光电催化处理船舶压载水处理器
CN115385510A (zh) 一种超低频电磁波除藻装置及除藻方法
CN203807293U (zh) 一种电化水集成综合水处理设备
CN208898717U (zh) 一种mbr生物膜高含盐污水处理装置
CN207811327U (zh) 一种高频脉冲电化学处理印染废水用极板装置、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
CN207738555U (zh) 一种用于海鲜暂养的循环水净化还原设备
CN101559991A (zh) 一种微波治理漂浮生物污染的装置
CN215667564U (zh) 一种屋面雨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