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7055A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7055A
CN115087055A CN202110271814.9A CN202110271814A CN115087055A CN 115087055 A CN115087055 A CN 115087055A CN 202110271814 A CN202110271814 A CN 202110271814A CN 115087055 A CN115087055 A CN 115087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y
network
switching
sharing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18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飞
田宁
徐捷
杜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18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7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7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7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目标站点与共享区域内的承建方的4G锚点具有第一切换关系,并且与未共享区域的承建方的4G站点或者共享方的4G站点具有第二切换关系;配置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切换策略为处于边缘区域的共享方的NSA终端从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共享方的网络的策略。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仅实现共享方NSA终端在单锚点共享网络的边缘区域的平滑切换,降低用户掉线风险,保障5G用户的业务体验,而且能够降低对承建方网络的影响。

Description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网络切换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成本,两运营商间可共享已建成的5G基站的站址资源进行网络覆盖。目前5G为NSA(Non-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模式,NSA模式下新建的5G基站采用的是4G核心网基站,NSA终端需同时接入4G网络,使用4G网络基站作为信令锚点。
在NSA模式下,可能会出现承建方和共享方的设备异厂家的情况,这种配置方案称为单锚点方案。单锚点方案具体是指共享5G网络的两家运营商的4G设备不是同一个设备商,由于异厂家设备之间X2链路不通,共享方NSA终端在进入承建方5G覆盖区域后无法使用共享方自己的4G站点作为锚点,共享方NSA终端根据厂家提供的业务迁移策略切换到承建方的4G锚点共享网络上,通过承建方的4G锚点共享网络连接到承建方的5G网络上。
然而,在单锚点方案下,共享方NSA终端在使用5G业务时驻留在承建方共享的4G锚点基站上,共享方NSA终端在共享方和承建方单锚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移动过程中,共享方NSA终端会受到承建方非锚点未共享的同频4G基站的强干扰。因此,在单锚点方案的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NSA终端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掉线,严重影响共享方5G用户的业务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网络切换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NSA终端在单锚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移动过程中出现掉线,保障5G用户的业务体验。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独立组网NSA单锚点共享模式的网络切换方法,包括: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所述目标站点与所述共享区域内的所述承建方的4G锚点具有第一切换关系,并且与未共享区域的所述承建方的4G站点或者所述共享方的4G站点具有第二切换关系;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所述切换策略为处于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共享方的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的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包括:确定所述共享方的所述NSA终端在所述边缘区域的移动场景,所述移动场景包括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单锚点覆盖区域向非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或者从所述承建方的单锚点覆盖区域向另一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根据所述移动场景、所述NSA终端的迁移速度以及站点之间的间距,确定所述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包括:配置所述共享方的4G网络的频点在空闲态下的优先级,所述优先级用于使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优先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还包括: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在业务态下的测量门限,所述测量门限用于使所述共享方的所述NSA终端保持测量所述共享方的4G频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还包括: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切换判决门限,所述切换判决门限用于在所述共享方的网络满足所述切换判决门限时,使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还包括:将所述目标站点的测量报告MR修改为仅上报最强1路小区的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还包括:
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广播所述共享方和所述承建方双方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并开通所述目标站点的共享功能。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独立组网NSA单锚点共享模式的网络切换装置,包括:站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所述目标站点与所述共享区域内的所述承建方的4G锚点具有第一切换关系,并且与未共享区域的所述承建方的4G站点或者所述共享方的4G站点具有第二切换关系;策略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以使处于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共享方的NSA终端基于所述切换策略进行网络切换,所述切换策略为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的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站点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共享方的所述NSA终端在所述边缘区域的移动场景,所述移动场景包括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单锚点覆盖区域向非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或者从所述承建方的单锚点覆盖区域向另一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根据所述移动场景、所述NSA终端的迁移速度以及站点之间的间距,确定所述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配置模块还包括:空闲态策略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共享方的4G网络的频点在空闲态下的优先级,所述优先级用于使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优先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配置模块还包括:业务态策略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在业务态下的测量门限,所述测量门限用于使所述共享方的所述NSA终端保持测量所述共享方的4G频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配置模块还包括:切换门限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切换判决门限,所述切换判决门限用于在所述共享方的网络满足所述切换判决门限时,使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配置模块还包括:测量报告修改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站点的测量报告MR修改为仅上报最强1路小区的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配置模块还包括:共享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广播所述共享方和所述承建方双方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并开通所述目标站点的共享功能。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一方面,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能够在5G NSA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设置保护带,便于共享方的NSA终端快速切换回共享方网络;另一方面,为目标站点配置切换策略,以使共享方NSA终端基于切换策略进行网络切换,能够实现共享方NSA终端在单锚点共享网络的边缘区域的平滑切换,降低用户掉线风险,保障5G用户的业务体验;再一方面,由于NSA终端能够快速从承建方网络切换回共享方网络,从而能够降低对承建方网络的影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技术方案中的单锚点边缘区域NSA终端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技术方案中的单锚点共享载波的边缘区域切换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技术方案中单锚点与双锚点的边缘区域切换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技术方案中单锚点异厂家载波覆盖的边缘区域切换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中的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保护带设置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单锚点保护带配置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设置保护带后共享方NSA用户移动过程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配置保护带切换策略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网络切换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网络切换方法的结果测试验证的示意表;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网络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具体展开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之前,首先对实施例中应用到的一些名词术语进行说明。
锚点:NSA组网模式下,4G基站为主站(作为控制面锚点),增加了4G增强型基站与5G基站的信令接口X2,用以管理5G的用户接入和5G用户面数据传输;5G基站为辅站(传输用户面数据),4G基站作为5G的锚点,负责控制面信令传输。
单锚点(双锚点):在NSA模式下,承建方和共享方4G/5G设备有同厂家或异厂家两种情况,由于异厂家设备之间X2链路不通,因此,同厂家和异厂家设备对共享的5G网络配置差异较大,由于共享方式和网络参数配置的差异,4G/5G设备为同厂家的配置方案称为双锚点方案,4G/5G设备为异厂家的配置方案为单锚点方案。
承建方:5G共享网络中建设5G一方的运营商。
共享方:5G共享网络中非建设5G一方的运营商,共享对方5G网络。
室分:指的是在建筑物室内做信号覆盖的设备,室分设备能够分担室外宏站容量及话务量。
A1门限:指的是停止测量门限,即终端测量到的服务器小区的信号值例如RSRP值如果大于该门限,则终端停止异频测量。
A2门限:指的是开启测量门限,即终端测量到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值如果小于该门限,则终端开启异频测量。
A4门限:指的是切换判定门限,即终端测量到的异频邻区信号值如果大于该门限,则终端开始向该异频邻区切换。
A5门限:指的是切换判定门限,即终端测量到的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且邻小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用于同频/异频基于覆盖的切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网络切换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单锚点模式下的5G终端或NSA终端的锚点小区驻留和业务迁移策略是保障5G用户业务体验的关键。目前,主要采用“一上三下”的业务迁移策略,来实现单锚点共享区域内部共享方NSA终端业务使用与业务迁移。“一上三下”业务迁移测量具体为:
“一上”:指的是共享方5G或NSA终端驻留到承建方的共享锚点,共享方非NSA终端驻留在共享方4G网络;
“三下”:指的是共享方VoLTE(Voice over 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语音承载)终端回到共享方4G网络开展语音业务,确保业务质量,同时不占用承建方资源;共享方非NSA终端驻留到承建方共享4G锚点后回到共享方4G网络;共享方NSA终端在没有共享NR(New Radio,新空口)覆盖时回到共享方4G网络,避免占用承建方共享4G锚点资源。
通过“一上”策略可以让单锚点共享区域的NSA终端顺利通过承建方的4G共享锚点站来共享5G网络,同时能通过“三下”策略让非5G NSA终端与离开单锚点覆盖区域的终端及时返回共享方的4G网络,减少占用承建方的共享4G锚点资源。
但对于单锚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而言,共享方NSA终端在使用5G业务时驻留在承建方共享的4G锚点基站上,其在共享区域的边缘(包括单锚点和双锚点边界、不同运营商单锚点边界、单锚点到4G覆盖区域边界)区域移动过程中,NSA终端会受到承建方非锚点未共享的同频4G基站的强干扰,导致终端在移动切换过程中出现掉线或者重建,严重影响共享方5G用户的业务体验。同时,共享方NSA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可能还会受周边共享方和承建方的4G锚点站影响发生2方或4方乒乓切换,导致共享方NSA终端在承建方网络和共享方本身的网络间来回切换。
参照图1所示,该场景包括共享方4G站点、承建方4G站点、承建方5G站点,NSA终端从承建方单锚点4G站点覆盖的A扇区移动到承建方非锚点覆盖区域B扇区,会受到非锚点未共享的同频4G基站的强干扰,导致NSA终端移动切换过程中出现掉线或重建;NSA终端从承建方单锚点4G站点覆盖的A扇区移动到共享方4G网络覆盖的C扇区时,如果切换过早,由于锚点优选特性,共享方NSA终端会乒乓切换回单锚点覆盖的A扇区;如果切换过晚,共享方NSA终端移动出锚点扇区覆盖区域即A扇区,受到非共享扇区即B扇区强干扰而掉线。
下面,结合附图对单锚点的三种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场景类型进行说明。
场景一:单锚点共享载波覆盖的边缘区域
参照图2所示,该场景包括承建方的4G共享单锚点基站A(频点F1)、4G普通记载B(频点F1)、5G共享基站;共享方的4G普通记载C(频点F2)、4G普通记载D(频点F2).在单锚点5G覆盖的边缘区域,共享方NSA终端从承建方锚点站即基站A向共享方普通4G基站C移动过程中需发起异频切换,在默认异频切换参数配置下,共享方NSA终端可能受到承建方非锚点4G基站(即未开共享的普通基站B)的同频干扰而发生重建后才能回到共享方4G网络。
场景二:双锚点与单锚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
参照图3所示,在4/5G设备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存在承建方4G单锚点、双锚点边界,对于共享方NSA终端从单锚点即基站A覆盖区域向双锚点即基站D区域移动过程中,需要从承建方单锚点即基站A覆盖的扇区异频切换至共享方双锚点即基站D覆盖的4G扇区。与场景一类似,在默认异频切换参数配置下,共享方NSA在从承建方单锚点4G扇区发起异频切换至共享方双锚点4G扇区前就受到承建方的4G扇区(双锚点非共享基站B覆盖区域)同频干扰导致重建。
场景三:单锚点异厂家载波的边缘区域
参照图4所示,在两个运营商双方承建区域的邻接区域,则存在单锚点异厂家边界,该边界同时也是双方承建区域的边缘区域。双方终端在边缘区域移动时均存在异频切换及同频干扰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基于NSA单锚点共享模式的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计算处理功能的网络设备,例如图2至4中的承建方的共享锚点。该网络切换方法包括步骤S510和步骤S520,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实施例中的网络切换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5所示,在步骤S510中,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目标站点与共享区域内的承建方的4G锚点具有第一切换关系,并且与未共享区域的承建方的4G站点或者共享方的4G站点具有第二切换关系。
在示例实施例中,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包括承建方单锚点和承建方的双锚点边界区域、承建方单锚点和共享方的双锚点的边界区域、承建方和共享方的单锚点边界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边缘区域不限于此,例如边缘区域还可以包括承建方单锚点覆盖区域到4G覆盖区域的边界区域等区域,这同样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目标站点即过渡“保护带”的站点,目标站点主要位于两家运营商5G单锚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且目标站点为在共享区域与非共享区域站点(无需配置切换策略的站点)有切换关系的站点。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为承建方共享的5G站点覆盖的边缘区域(包括室外到室内的覆盖场景)、两运营商各自单锚点边界区域以及承建方单锚点共享和双锚点共享的边界区域。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过渡“保护带”的单锚点边缘区域范围内的目标站点是承建方共享的NSA网络的边缘区域的一层4G站点,该范围内的目标站点具有如下特点(属性):
(a)目标站点与共享区域内承建方4G锚点站具有切换关系,同时与未共享区域(包括非承建方共享覆盖区域或承建方的其他设备厂家覆盖区域)承建方4G站点或共享方的4G站点也有切换关系;
(b)该4G站点不作为承建方NSA站点的锚点。
举例而言,以承建方单锚点的室外(5G覆盖区域)到室内(无5G覆盖区域)边缘覆盖场景为例,假设室内分别有承建方和共享方的4G室分,因考虑到室内浅层覆盖不配置为室外5G NSA宏站的锚点,因此,承建方室内4G室分站点具备上述2个条件(与共享区域和非共享区域均有切换关系且为一层站范围,不是5G NSA宏站的锚点),该室分站点范围为单锚点保护带需配置的目标站点的范围。
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切换关系为目标站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4G锚点之间的切换关系;第二切换关系为目标站点与未共享区域内的承建方的4G站点之间的切换关系,或者目标站点与未共享区域内的共享方的4G站点之间的切换关系。
在步骤S520中,配置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切换策略为处于边缘区域的共享方的NSA终端从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共享方的网络的策略。
在示例实施例中,处于边缘区域或保护带的目标站点的配置策略的关键是保障共享方的NSA用户从承建方4G锚点站顺利返回到共享方的4G网络,避免NSA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其他4G站点的干扰而引发业务中断。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配置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以使处于边缘区域的共享方的NSA终端基于所述切换策略进行网络切换,也就是说,使NSA终端从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共享方的网络。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切换策略可以包括空闲态策略和业务态策略,空闲态策略可以为:配置共享方的4G网络的频点在空闲态下的优先级最高;业务态策略可以为:配置目标站点对应的A2门限与A1门限,使得共享方的NSA终端保持测量共享方的4G频点。
根据图5的示例实施例,一方面,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能够在5G NSA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设置保护带,便于共享方的NSA终端快速切换回共享方网络;另一方面,为目标站点配置切换策略,以使共享方NSA终端基于切换策略进行网络切换,能够实现共享方NSA终端在单锚点共享网络的边缘区域的平滑切换,降低用户掉线风险,保障5G用户的业务体验;再一方面,由于NSA终端能够快速从承建方网络切换回共享方网络,从而能够降低对承建方网络的影响。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6所示,在步骤S610中,确定单锚点的边缘区域的站点范围。
在示例实施例中,单锚点边缘区域即“保护带”范围内的站点是承建方共享的NSA网络中边缘的一层4G站点,该范围内的站点具有如下特点(属性):
(a)目标站点与共享区域内承建方4G锚点站具有切换关系,同时与未共享区域(包括非承建方共享覆盖区域或承建方的其他设备厂家覆盖区域)承建方4G站点或共享方的4G站点也有切换关系;
(b)该4G站点不作为承建方NSA站点的锚点;
(c)考虑到用户迁移的速度,根据锚点站之间的站间距确定该边缘区域范围内的第一层有切换关系的站点。
在步骤S620中,确定终端所处边缘区域的移动场景。
在示例实施例中,因考虑到NSA终端所处的移动环境,NSA终端在不同场景下受共享网络的4G锚点站影响不同,需要区分NSA终端在移动的场景中处于:承建方单锚点向非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场景或者承建方单锚点向其他单锚点覆盖区域的移动场景,这两种场景所需要配置保护带策略的站点范围不同。
其中,(a)承建方单锚点向非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场景包括:室外向室内移动、承建方单锚点5G共享区域向无5G覆盖区域移动、承建方单锚点5G共享区域向双锚点共享区域移动等;(b)承建方单锚点向其他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场景包括:承建方单锚点5G共享区域向共享方单锚点5G共享区域或承建方单锚点5G共享区域向其他类型单锚点共享区域移动等。
在步骤S630中,确定移动场景为承建方单锚点向非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
在步骤S640中,筛选保护带包含的站点。也就是说,根据步骤S630中的移动场景筛选保护带包含的站点。
在示例实施例中,对于(a)类场景,需要在共享的边缘区域筛选的一层承建方4G站点配置切换策略或“保护带”策略,该类承建方的4G站站作为“保护带”的目标站点;
在步骤S650中,确定移动场景为承建方单锚点向其他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场景。
在步骤S660中,筛选保护带包含的站点。也就是说根据步骤S650中中的移动场景筛选保护带包含的站点。
在示例示例中,对于(b)类场景需要在边缘筛选出承建方和共享方两侧的一层4G站点配置切换策略或“保护带”策略,该类承建方和共享方的4G站点均需作为“保护带”的目标站点。
进一步地,在示例实施例中,根据移动场景、NSA终端的迁移速度以及站点之间的间距,过滤出该边缘区域范围内的第一层有切换关系的站点。
根据图6的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能够在5G NSA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中承建方的4G网络上设置保护带,便于NSA终端快速切换回共享方网络。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保护带设置的示意图。参照图7所示,在5G开放共享区域与未共享区域之间设置保护带区域即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保障共享方的NSA用户从承建方4G锚点站顺利返回到共享方的4G网络,避免NSA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其他4G站点的干扰而引发业务中断。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单锚点保护带配置的示意图。
参照图8所示,保护带方案主要在承建方开通的原4G单锚点共享站点外围增加配置一层过渡保护带配置站点即4G站点,通过在该类站点上配置较极端的空闲态重选及业务态切换策略,引导共享方用户及时下切回共享方站点。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设置保护带后共享方用户移动过程的示意图。
参照图9所示,共享方NSA终端从共享方网络覆盖的D扇区移动(1)到承建方单锚点4G站点覆盖的A扇区,然后从A扇区移动(2)到承建方保护带站点覆盖的B扇区,再从B扇区移动(3)到共享方保护带站点覆盖的E扇区,然后从E扇区移动到F扇区。保护带站点配置切换策略的关键是保障共享方的NSA终端用户从承建方4G锚点站顺利返回到共享方的4G网络。即从图9中第(2)步顺利实现后续的第(3)步和第(4)步,避免终端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受到C扇区的干扰而引发业务中断。因此,保护带站点切换策略配置的重点是共享策略和移动管理策略、用户上报MR(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机制。根据终端用户在4G网络中行为可知,终端用户的移动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业务态的切换策略和空闲态重选策略。下面,结合图10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的配置切换策略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配置保护带切换策略的示意图。
参照图10所示,在步骤S1000中,配置保护带切换策略。步骤S1000包括步骤S1100、步骤S1200以及步骤S1300,下面结合附图对步骤S1000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1100中,配置保护带站点的共享策略。
在示例实施例中,打开保护带站点的双PLMN(Public Lands Mobile Network,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络),开通共享功能,且该站点不配置为承建方5G站点的4G锚点。
由于保护带站点的主要作用是让共享方NSA用户快速过渡到共享方自己的网络,保护带站点必须能够承载共享方的NSA用户,因此,保护带站点需要打开双方的PLMN,并开通共享功能,保证NSA用户能在该站点上正常处理业务。
在步骤S1200中,配置保护带站点的移动管理策略。
在示例实施例中,移动管理策略可以包括空闲态策略和业务态策略。步骤S1200包括步骤S1210和步骤S1220,步骤S1210包括步骤S1212,步骤S1220包括步骤S1222、步骤S1224以及步骤S1226。
在步骤S1210中,配置保护带站点的空闲态切换策略。
在示例实施例中,空闲态切换策略可以为:配置共享方的4G网络的频点在空闲态下的优先级,优先级用于使NSA终端从承建方的网络优先切换到共享方的网络。
在步骤S1212中,配置优先级调整策略。
在示例实施例中,配置共享方的4G网络的频点在空闲态下的优先级最高;
在步骤S1220中,配置保护带站点的业务态策略。
在示例实施例中,进行保护带站点即目标站点的业务态相关测量和切换门限调整。
在步骤S1222中,设置启动共享方网络测量门限。
在示例实施例中,启动共享方网络测量门限即A2门限,指的是终端测量到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值如果小于该门限,则终端开启异频测量。
在步骤S1224中,设置关闭共享方网络测量门限。
在示例实施例中,关闭共享方网络测量门限即A1门限:指的是终端测量到的服务器小区的信号值例如RSRP值如果大于该门限,则终端停止异频测量。
在步骤S1226中,设置执行切换到共享方网络门限。
在示例实施例中,切换到共享方网络门限即A4门限,A4门限指的是切换判定门限,即终端测量到的异频邻区信号值如果大于该门限,则终端开始向该异频邻区切换。
在示例实施例中,将A4门限设定为目标共享方4G网络的最低接入电平,只要共享方4G网络的信号质量满足了最低接入电平后即可让承载在承建方保护带上的NSA终端用户尝试切换到共享方4G网络上,实现快速切换到共享方网络,且保证终端用户不掉线。
总体而言,“保护带”配置策略的核心是要让共享方NSA用户快速从承建方网络回到共享方的4G网络,因此,需要配置较为激进的移动管理策略。在示例实施例中,在空闲态下,设定共享方频点的优先级最高,从而让共享方NSA终端在空闲态下快速回到共享方网络;在业务态下配置激进的切换门限,让NSA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快速切换回到共享方网络,降低用户掉线风险,同时降低共享方NSA用户对承建方4G网络的影响。
进一步地,在示例实施例中,共享方NSA终端在业务态下需要调整/设定的切换门限包括:启动共享方网络测量门限或小区开启测量门限(即A2门限)、关闭共享方网络测量门限或关闭小区间测量门限(即A1门限),切换判决门限或邻小区质量绝对门限(即A4门限)。
其中,A2门限设定为设备可设置的最大值,A1门限设定为设备可设置的最小值,A1门限和A2门限能够确保共享方NSA用户驻留在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或保护带区域时一直保持测量共享方的4G频点状态,为业务态下切换做准备。
进一步地,在示例实施例中,配置目标站点在业务态下的切换判决门限例如A4门限,切换判决门限用于在共享方的网络满足切换判决门限时,使NSA终端从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共享方的网络。举例而言,可以将切换判决门限例如A4门限设定为目标共享方4G网络的最低接入电平,只要共享方4G网络的质量满足了最低接入电平后即可让承载在承建方的边缘区域或保护带上的NSA用户尝试切换到共享方4G网络上,实现快速切换到共享方网络,并且保证用户不掉线。
在步骤S1300中,进行MR上报机制调整。
在示例实施例中,进行“保护带”站点MR上报机制调整。修改过渡保护带站点的MR上报数量,将默认上报最强3路小区信号修改为仅上报最强1路小区信号。
针对设置保护带策略后出现的2/4方乒乓切换问题,设置对承建方过渡保护带站点修改MR上报数量,将默认上报最强3路小区信号修改为仅上报最强1路小区信号。参照图9所示,当共享方NSA用户从A扇区同频切换至B扇区后,虽然会发起对共享方4G网络的异频测量,但由于其上报最强导频MR为C扇区(不在承建方过渡带保护扇区的邻区列表内),因此不会发生异频切换,直至该用户移动出B扇区(锚点优选扇区)覆盖范围后,下切回共享方4G普通扇区(例如D扇区),从而能够避免2/4方乒乓切换问题。
因此,通过修改过渡保护带站点的MR上报数量,将默认上报最强3路小区信号修改为仅上报最强1路小区信号,能够避免2/4方乒乓切换问题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网络切换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在示例实施例中,以南京运营商A与南京运营商B的NSA共享为例,南京运营商A与运营商B按照一定比例进行5G规模共建共享,根据双方现有4G设备厂商情况,按照目前共享方式,双方网络存在如下表1的边缘场景。
表1.南京运营商A与南京运营商B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移动场景
Figure BDA0002974452460000161
参照图11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选择表1所示的一处单锚点→双锚点的切换边缘场景,根据保护带区域筛选的方法,筛选出单锚点需配置保护带策略的站点清单,承建方(即运营商A)的非锚点4G站例如开通了共享方PLMN的共享、充当过渡保护站点例如,过渡保护带站点1114,因此,当共享方(即运营商B)NSA终端在远离4G单锚点共享站点1112的5G覆盖范围过程中,非锚点4G站不会对共享方NSA终端产生同频干扰。当承建方4G单锚点共享站点1112信号变弱时,共享方NSA终端通过同频切换,切换至过渡保护带站点1114上。随后,由于过渡保护带站点1114较为激进的A2/A4策略,共享方NSA终端切换至过渡保护带站点1114后即发起向共享方4G频点的测量,并随后发起切换,顺利切换至共享方站点1116上。在此期间,终端ping时延几乎未受到影响。
具体而言,参照图11和图12所示,随着共享方NSA用户远离单锚点共享站点1112的扇区71即PCI(Physical Cell ID,物理小区标识)为71,过渡保护带站点1114信号强于共享单锚点,NSA终端用户向过渡保护带站点1114发起同频切换。NSA终端切换至过渡保护带站点1114后,收到针对共享方频点的A2、A4或A5测量(门限A2为50dbm,A5为120dbm)。随后,NSA终端发起向共享方站点1116(非保护带)的切换,顺利切换至共享方站点1116上即运营商B的4G普通站点。
参照图12所示,共享方(即运营商B)用户在离开承建方(即运营商A)4G共享单锚点扇区71后驻留在保护带站点的扇区40上,并随后发起了异频切换至共享方普通4G站点的扇区104上。在此过程中,终端4G 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本没有低于0的情况,用户业务体验连续,切换无感知。测试ping时延由于终端触发了向共享方频点(1650)的异频测量而略微增大到40ms左右,在向共享方普通4G站点切换完成后,ping时延恢复到30ms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以下介绍本公开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上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网络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8所示,该基于NSA单锚点共享模式的网络切换装置1300包括:站点确定模块1310,用于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所述目标站点与所述共享区域内的所述承建方的4G锚点具有第一切换关系,并且与未共享区域的所述承建方的4G站点或者所述共享方的4G站点具有第二切换关系;策略配置模块1320,用于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以使处于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共享方的NSA终端基于所述切换策略进行网络切换,所述切换策略为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的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站点确定模块1310还用于:确定所述共享方的所述NSA终端在所述边缘区域的移动场景,所述移动场景包括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单锚点覆盖区域向非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或者从所述承建方的单锚点覆盖区域向另一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根据所述移动场景、所述NSA终端的迁移速度以及站点之间的间距,确定所述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配置模块1320还包括:空闲态策略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共享方的4G网络的频点在空闲态下的优先级,所述优先级用于使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优先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配置模块1320还包括:业务态策略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在业务态下的测量门限,所述测量门限用于使所述共享方的所述NSA终端保持测量所述共享方的4G频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配置模块1320还包括:切换门限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切换判决门限,所述切换判决门限用于在所述共享方的网络满足所述切换判决门限时,使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配置模块1320还包括:测量报告修改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站点的测量报告MR修改为仅上报最强1路小区的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配置模块1320还包括:共享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广播所述共享方和所述承建方双方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并开通所述目标站点的共享功能。
由于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网络切换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与上述网络切换方法的示例实施例的步骤对应,因此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上述的网络切换方法的实施例。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上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上述程序代码用于使上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上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上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14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400。图14显示的电子设备14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14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4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9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920和处理单元910)的总线930。
其中,上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上述程序代码可以被上述处理单元910执行,使得上述处理单元9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上述处理单元910可以执行如图5中所示的:步骤S510,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目标站点与共享区域内的承建方的4G锚点具有第一切换关系,并且与未共享区域的承建方的4G站点或者共享方的4G站点具有第二切换关系;步骤S520,配置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切换策略为处于边缘区域的共享方的NSA终端从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共享方的网络的策略。
示例性的,上述处理单元910还可以执行如上述方式实施例中的网络切换方法。
存储单元9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9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9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9203。
存储单元9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205的程序/实用工具9204,这样的程序模块9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9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4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99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4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4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4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97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960通过总线930与电子设备14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4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非独立组网NSA单锚点共享模式的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所述目标站点与所述共享区域内的所述承建方的4G锚点具有第一切换关系,并且与未共享区域的所述承建方的4G站点或者所述共享方的4G站点具有第二切换关系;
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所述切换策略为处于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共享方的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的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包括:
确定所述共享方的所述NSA终端在所述边缘区域的移动场景,所述移动场景包括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单锚点覆盖区域向非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或者从所述承建方的单锚点覆盖区域向另一单锚点覆盖区域移动;
根据所述移动场景、所述NSA终端的迁移速度以及站点之间的间距,确定所述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包括:
配置所述共享方的4G网络的频点在空闲态下的优先级,所述优先级用于使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优先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还包括:
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在业务态下的测量门限,所述测量门限用于使所述共享方的所述NSA终端保持测量所述共享方的4G频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还包括:
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切换判决门限,所述切换判决门限用于在所述共享方的网络满足所述切换判决门限时,使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站点的测量报告MR修改为仅上报最强1路小区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还包括:
配置所述目标站点广播所述共享方和所述承建方双方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并开通所述目标站点的共享功能。
8.一种基于非独立组网NSA单锚点共享模式的网络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站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共享方与承建方共享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目标站点,所述目标站点与所述共享区域内的所述承建方的4G锚点具有第一切换关系,并且与未共享区域的所述承建方的4G站点或者所述共享方的4G站点具有第二切换关系;
策略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目标站点的切换策略,以使处于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共享方的NSA终端基于所述切换策略进行网络切换,所述切换策略为所述NSA终端从所述承建方的网络切换到所述共享方的网络的策略。
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CN202110271814.9A 2021-03-12 2021-03-12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087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1814.9A CN115087055A (zh) 2021-03-12 2021-03-12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1814.9A CN115087055A (zh) 2021-03-12 2021-03-12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7055A true CN115087055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0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1814.9A Pending CN115087055A (zh) 2021-03-12 2021-03-12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705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339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共享载波网络边界区域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KR20200083156A (ko) * 2018-12-28 2020-07-08 서강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RAN-Sharing 기술이 적용된 LTE 기반 이종망 공존 환경에서 핸드오버 파라미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252838A1 (en) * 2017-12-30 2020-08-06 Intel Corporation Handover-related technology,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N111885656A (zh) * 2020-07-07 2020-11-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和设备
US10841974B1 (en) * 2019-08-12 2020-11-1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ssion relocation at edge networks
CN112218304A (zh) * 2019-07-09 202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异频邻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99516A (zh) * 2020-12-02 2021-02-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5g nsa共享网络下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49392A (zh) * 2020-12-07 2021-03-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服务基站的切换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2469096A (zh) * 2020-11-27 2021-03-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339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共享载波网络边界区域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US20200252838A1 (en) * 2017-12-30 2020-08-06 Intel Corporation Handover-related technology,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KR20200083156A (ko) * 2018-12-28 2020-07-08 서강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RAN-Sharing 기술이 적용된 LTE 기반 이종망 공존 환경에서 핸드오버 파라미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2218304A (zh) * 2019-07-09 202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异频邻区的方法及装置
US10841974B1 (en) * 2019-08-12 2020-11-1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ssion relocation at edge networks
CN111885656A (zh) * 2020-07-07 2020-11-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12469096A (zh) * 2020-11-27 2021-03-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2399516A (zh) * 2020-12-02 2021-02-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5g nsa共享网络下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49392A (zh) * 2020-12-07 2021-03-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服务基站的切换方法和相关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R4-1711227 "Discussion on RRM impact on uplink sharing"", 3GPP TSG_RAN\\WG4_RADIO, no. 4, 3 October 2017 (2017-10-03) *
赵晓垠;李志军;朱雪田;: "5G NSA单锚点共享下多频段组网互操作策略研究", 电子技术应用, no. 04, 6 April 2020 (2020-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ripathi et al. Handoff in cellular systems
JP5607817B2 (ja) オーバーレイするマクロセルとマイクロセルとの間でトラフィックを向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277496B2 (en) Cell selection
US20210392525A1 (en) Method for power consumption reduction for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s
TWI228006B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system-access and soft-handoff parameters based on location information
US8081602B2 (en) Selecting a handover algorithm
US7054635B1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hanging the size of a cell due to speech quality
US9503935B2 (en) Handover mechanism in cellular networks
EP2668804A1 (en) A method and a network node for determining an offset for selection of a cell of a first radio network node
CN105814950A (zh) 异构网络节能方法及设备
CN104488318A (zh) 用于切换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3067988B (zh) 一种提高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81073A (zh) 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CN1663301B (zh) 用于系统间边界门槛自动确定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045337A1 (en) Handover-related mobility optimization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40024380A1 (en)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Transmit Power for a User Equipment
CN115087055A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405570B (zh) 网络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Basyigit et al. Troubleshooting of handover problems in 900 MHz for speech quality
WO2013161793A1 (ja) 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264959A (zh) 一种切换方法和设备
JP2015201802A (ja) 基地局、及び基地局制御方法
KR20140109145A (ko) 기지국제어장치 및 기지국제어장치의 동작 방법
WO2014117344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frequency planning
KR100653034B1 (ko) 계층 셀 환경하의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2 단계 핸드오프호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