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6230B - 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6230B
CN115086230B CN202210679607.1A CN202210679607A CN115086230B CN 115086230 B CN115086230 B CN 115086230B CN 202210679607 A CN202210679607 A CN 202210679607A CN 115086230 B CN115086230 B CN 1150862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omputing
calculation
route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96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86230A (zh
Inventor
马笑笑
郜均翔
宋盈
任枫华
马季春
曾雄华
晏家豪
屠礼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96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62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6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6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86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6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Routing of multiclass traff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领域,可以避免目标业务由于路径的网络资源不足或算力资源不足而导致业务异常的问题,提高业务正常运行的概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业务需求信息包括: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获取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多个算网路由中每个算网路由包括:路径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和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算网路由,目标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算网路由。

Description

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中许多业务对计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例如,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游戏、大数据分析和车联网等业务对计算资源有不同的需求。业务侧(如终端)可以为业务请求算力资源。之后,资源调度侧可以为业务侧分配算力资源处理该业务。
目前,在资源调度侧为业务侧分配算力资源的过程中,资源调度侧可以根据请求的算力资源,选择目标算力资源处理业务。但是,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业务需求,仅通过业务侧请求的算力资源为业务侧提供算力资源,可能无法完成该业务。因此,如何为业务选择算力资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避免目标业务由于路径的网络资源不足或算力资源不足而导致业务异常的问题,提高业务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算网路由的确定装置(可以简称为确定装置)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业务需求信息包括: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确定装置获取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多个算网路由中每个算网路由包括:路径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确定装置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和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算网路由,目标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算网路由。
可选的,该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还包括:确定装置根据算力需求信息、网络需求信息和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确定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算网度量值用于反映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确定装置根据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确定目标算网路由,目标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算网度量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算网路由。其中,第一预设条件为算网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或者,第一预设条件为算网度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
可选的,算力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算力指标,网络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网络指标。确定装置根据算力需求信息、网络需求信息和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确定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包括:
对于每个算网路由,确定装置根据第一操作确定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第一操作包括:
确定装置根据多个算力指标和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算力度量值与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相对应,多个第一目标指标为第一算网路由中与多个算力指标类型相同的算力指标,第一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任一算网路由。
确定装置根据多个网络指标和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网络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与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相对应,多个第二目标指标为第一算网路由中与多个网络指标类型相同的算力指标。
确定装置根据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预设权重包括:多个算力度量值对应的多个算力指标权重、多个网络度量值对应的多个网络指标权重。
可选的,若第一指标为第一类指标,则确定装置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第一类指标为对目标业务正向反馈的指标。其中,第一指标为多个算力指标和多个网络指标中任一指标。若第一指标为第二类指标,则确定装置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第二类指标为对目标业务负向反馈的指标。其中,确定装置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正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负相关。或者,确定装置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负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正相关。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业务需求信息包括: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多个算网路由中每个算网路由包括:路径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和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算网路由,目标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算网路由。
可选的,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算力需求信息、网络需求信息和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确定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算网度量值用于反映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确定目标算网路由,目标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算网度量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算网路由。其中,第一预设条件为算网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或者,第一预设条件为算网度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
可选的,算力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算力指标,网络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网络指标。处理模块,还用于对于每个算网路由,根据第一操作确定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第一操作包括:
根据多个算力指标和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算力度量值与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相对应,多个第一目标指标为第一算网路由中与多个算力指标类型相同的算力指标,第一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任一算网路由。
根据多个网络指标和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网络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与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相对应,多个第二目标指标为第一算网路由中与多个网络指标类型相同的算力指标。
根据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预设权重包括:多个算力度量值对应的多个算力指标权重、多个网络度量值对应的多个网络指标权重。
可选的,若第一指标为第一类指标,则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第一类指标为对目标业务正向反馈的指标。其中,第一指标为多个算力指标和多个网络指标中任一指标。若第一指标为第二类指标,则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第二类指标为对目标业务负向反馈的指标。其中,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正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负相关。或者,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负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正相关。
可选的,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处理模块,还用于若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均满足预设条件,则根据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选地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选地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选地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确定装置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业务需求信息包括: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之后,确定装置可以获取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然后,确定装置可以综合路径的网络资源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对算网路由进行选择,确定目标业务目标。这样一来,避免了目标业务由于路径的网络资源不足或算力资源不足而导致业务异常的问题,提高了业务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需求关系的实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算网路由的实例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算力度量值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标策略的实例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算网度量值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概念性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业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账号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的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确定算网路由的场景中。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确定算网路由。
方式一,可以预先指定目标算力资源,重点到算力资源之间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路由转发。IP路由转发可以基于传统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 Protocols,IGP)/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协议,通过网络设备链路间的MetriC值、路径时延等指标进行选路。
方式二,算力节点通过计算优先网络(Computing First Network,CFN)将算力资源的算力信息通过现有路由协议扩展,如BGP等协议通告给网络路由节点,网络路由节点可以生成路由信息表,用以支持算力网络服务报文的转发。在算力网络中可以不预先指定目标算力资源,基于算力度量值来完成路径计算。
方式三,在每个算力路由节点处分别构建对应的算力转发表。通过记录到达算力路由节点的算力响应包的信息更新所述算力路由节点对应的算力转发表。将算力路由节点接收到的算力请求根据其对应的算力转发表进行算力路由。此方式中可以不预先指定目标算力资源,根据算力转发表进行算力路由。
但是,上述三种方式中,均没有结合网络资源和算力资源确定算网路由(即算力资源和网络路由)。如此,在网络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无法完成该业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确定装置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业务需求信息包括: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之后,确定装置可以获取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然后,确定装置可以综合路径的网络资源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对算网路由进行选择,确定目标业务目标。这样一来,避免了目标业务由于路径的网络资源不足或算力资源不足而导致业务异常的问题,提高了业务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环境进行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如服务器101或基站等)和至少一个算网路由(如算网路由102)。
其中,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具体可以为: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下一代节点B(The 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基站等。
服务器可以为物理服务器,也可以为云端服务器。
算网路由由路径和算力资源组成。路由可以由多个网络节点(或者网络设备)组成。算力资源可以为计算节点。
在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和实施环境之后,下面结合上述实施环境,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201-步骤203。
201、确定装置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
其中,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包括: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算力需求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业务对算力资源的需求,网络需求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业务对网络资源的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算力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算力指标,网络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网络指标,算力指标和网络指标反映了业务需求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算力指标和网络指标不做限定。例如,算力指标可以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力、存储吞吐量、能耗指标、价格等指标,网络指标可以是时延、带宽、丢包、吞吐量、距离、跳数、链路利用率、可靠性等指标。本申请实施例对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的表达形式不做限定。例如,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可以用矩阵形式进行表达。
示例性的,业务A的算力需求信息表示为:AI算力每秒2万亿次运算(TeraOperations Per Second,TOPS)、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算力2兆/秒。业务A的网络需求信息表示为:时延500微秒、带宽2兆/秒。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装置可以配置业务需求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装置可以接收第一类用户的配置操作,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其中,配置操作用于配置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第一类用户为管理该确定装置的用户。
示例性的,第一类用户(如开发人员、运维人员等)可以在确定装置选择业务A,并向确定装置输入业务A的业务需求信息:业务A的算力需求信息(AI算力2TOPS、GPU算力2兆/秒),业务A的网络需求信息(时延500微秒、带宽2兆/秒)。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装置可以响应于第一类用户的配置操作,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如此,第一类用户可以结合确定装置的能力,自主设定业务需求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装置中存储有预设业务需求关系,预设业务需求关系为业务信息与业务需求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终端可以向边界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业务报文,其中,业务报文包括业务信息。边界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终端的业务报文。之后,边界设备可以向确定装置发送业务报文,确定装置接收来自边界设备的业务报文。接着,确定装置可以根据业务信息和预设业务需求关系,确定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业务信息不作限定。例如,业务信息包括业务标识(如业务名称、业务编号等)。又例如,业务信息可以包括业务类型。又例如,业务信息还可以包括业务数据(或者用户数据)。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确定装置中存储的预设业务需求关系包括:业务信息A301-业务需求信息A302(算力需求信息:AI算力2TOPS、GPU算力2MB/s,网络需求信息:时延500us、带宽2MB/s)、业务信息B303-业务需求信息B304(算力需求信息:AI算力5TOPS、存储吞吐量4MB/s,网络需求信息:时延300us、带宽3MB/s)、业务信息C305-业务需求信息C306(算力需求信息:GPU算力2MB/s、AI算力5TOPS、存储吞吐量4MB/s,网络需求信息:时延300us、带宽3MB/s)。假如业务信息为业务信息A301,确定装置则可以确定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为业务需求信息A302。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装置可以根据业务信息,自动配置业务需求信息。如此,无需第一类用户自主设置,减少了配置步骤,提高了获取业务需求信息的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可以为确定装置配置业务需求信息。终端可以响应于第二类用户的配置操作,生成业务需求信息,第二类用户为使用目标业务的用户。之后,终端可以向边界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业务报文,其中,业务报文包括业务信息和业务需求信息。边界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终端的业务报文。之后,边界设备可以向确定装置发送业务报文,确定装置接收来自边界设备的业务报文。接着,确定装置可以从业务报文中获取业务需求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需求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6,IPv6)的扩展报文头如网络接入技术(Access Point Name,APN)插入业务报文。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装置可以根据业务信息,自动配置业务需求信息。如此,无需第二类用户自主设置,减少了配置步骤,提高了获取业务需求信息的效率。
202、确定装置获取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
其中,多个算网路由中的每个算网路由包括:路径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路径用于传输目标业务的业务报文,算力资源用于处理业务报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的表达形式不做限定,例如,网络资源信息和算力资源信息可以用矩阵形式表达。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的路径可以对应相同的算力资源。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多个算网路由包括:算网路由A401(路径A402:时延300微秒、带宽3兆/秒,算力资源a403:AI算力5TOPS、存储吞吐量4兆/秒)、算网路由B404(路径B405:时延200微秒、带宽1兆/秒,算力资源a403:AI算力5TOPS、存储吞吐量4兆/秒)和算网路由C406(路径C407:时延400微秒、带宽3兆/秒,算力资源b408:AI算力4TOPS、存储吞吐量5兆/秒)。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装置通过第一预设协议获取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并通过第二预设协议获取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的算力资源信息。其中,第一预设协议用于获取网络资源信息,第二预设信息用于获取算力资源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预设协议和第二预设协议不作限定。例如,第一预设协议可以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IGP)、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双向检测协议(twamp)、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Forwarding Detection,BFD)等协议。例如,第二预设协议可以为网络监测功能(Netflow)、高速采集数据技术(Telemetry)等协议。
203、确定装置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和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算网路由。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装置可以将网络需求信息与每个算网路由中的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进行比较,将算力需求信息与每个算网路由中的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进行比较。之后,确定装置将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算网路由确定为目标算网路由。
示例性的,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算网路由的带宽指标大于目标业务的带宽指标、算网路由的AI算力指标大于目标业务的AI算力指标、算网路由的存储吞吐量指标大于目标业务的存储吞吐量指标,算网路由的时延指标小于目标业务的时延指标。假如多个算网路由包括:算网路由A(路径A:时延300微秒、带宽3兆/秒,算力资源a:AI算力5TOPS、存储吞吐量4兆/秒)、算网路由B(路径B:时延200微秒、带宽1兆/秒,算力资源a:AI算力5TOPS、存储吞吐量4兆/秒)和算网路由C(路径C:时延400微秒、带宽3兆/秒,算力资源b:AI算力4TOPS、存储吞吐量5兆/秒)。若业务A的算力需求信息为:AI算力2TOPS、存储吞吐量2兆/秒,业务A的网络需求信息为:时延500微秒、带宽2兆/秒,则业务A的目标算网路由为算网路由A和算网路由B。若业务B的算力需求信息为:AI算力4TOPS、存储吞吐量3兆/秒,业务B的网络需求信息为:时延200微秒、带宽1兆/秒,则目标路由位算网路由C。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装置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业务需求信息包括: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之后,确定装置可以获取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然后,确定装置可以综合路径的网络资源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对算网路由进行选择,确定目标业务目标。这样一来,避免了目标业务由于路径的网络资源不足或算力资源不足而导致业务异常的问题,提高了业务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203可以包括步骤501-步骤502。
501、确定装置根据算力需求信息、网络需求信息和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确定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
其中,算网度量值用于反映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用于指示算网路由能够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算网度量值与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呈正相关。
也就是说,算网度量值越大,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越高,算网路由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越强。算网度量值越小,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越低,算网路由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越弱。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算网度量值与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呈负相关。
也就是说,算网度量值越小,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越高,算网路由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越强。算网度量值越大,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越低,算网路由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越弱。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装置可以将网络需求信息与每个算网路由中的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进行比较,将算力需求信息与每个算网路由中的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进行比较。之后,确定装置确定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
示例性的,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算网路由的带宽指标大于目标业务的带宽指标、算网路由的AI算力指标大于目标业务的AI算力指标、算网路由的存储吞吐量指标大于目标业务的存储吞吐量指标,算网路由的时延指标小于目标业务的时延指标。假如多个算网路由包括:算网路由A(路径A:时延300微秒、带宽3兆/秒,算力资源a:AI算力5TOPS、存储吞吐量4兆/秒)、算网路由B(路径B:时延200微秒、带宽1兆/秒,算力资源a:AI算力5TOPS、存储吞吐量4兆/秒)和算网路由C(路径C:时延400微秒、带宽3兆/秒,算力资源b:AI算力4TOPS、存储吞吐量5兆/秒)。若业务A的算力需求信息为:AI算力2TOPS、存储吞吐量2兆/秒,业务A的网络需求信息为:时延500微秒、带宽2兆/秒。则算网路由A的算网度量值为504.20,算网路由C的算网度量值为465.12,而算网路由B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无需确定算网路由B的算网度量值。
502、确定装置根据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确定目标算网路由。
其中,目标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算网度量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算网路由。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为算网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或者,第一预设条件为算网度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
也就是说,目标算网路由可以为多个算网路由中算网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的算网路由。或者,目标算网路由可以为多个算网路由中算网度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的算网路由。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算网度量值与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呈正相关。确定装置可以将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分别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进行比较。之后,确定装置将多个算网路由中算网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的算网路由确定为目标算网路由。
示例性的,假如第一预设度量阈值为510。多个算网路由包括算网路由A、算网路由B、算网路由C。其中,算网路由A的算网度量值为504.20,算网路由B的算网度量值为465.12,算网路由C的算网度量值为512.82。则目标算网路由为算网路由C。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算网度量值与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呈负相关。确定装置可以将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分别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进行比较。之后,确定装置将多个算网路由中算网度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的算网路由确定为目标算网路由。
示例性的,第一预设度量阈值为510。假如多个算网路由包括算网路由A、算网路由B、算网路由C。其中,算网路由A的算网度量值为504.20,算网路由B的算网度量值为465.12,算网路由C的算网度量值为512.82。则目标算网路由为算网路由A和算网路由B。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装置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和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确定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且该算网度量值可以反映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即算网路由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之后,确定装置可以将满足第一预设度量阈值的算网路由确定为目标算网路由。这样一来,可以通过算网度量值确定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进而确定目标算网路由,避免了目标业务由于路径的网络资源不足或算力资源不足而导致业务异常的问题,提高了业务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501可以包括步骤601-步骤603。
601、确定装置根据多个算力需求指标和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
其中,多个算力度量值与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相对应。多个第一目标指标为第一算网路由中与多个算力需求指标类型相同的算力资源指标。第一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任一算网路由。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算网路由中多个算力度量值的表达形式不做限定。例如,多个算力度量值可以用矩阵形式进行表达。
示例性的,假如多个算网路由中包括算网路由A,多个算力需求指标包括:AI算力指标、存储吞吐量指标、能耗指标、价格指标,多个第一目标指标包括:AI算力指标、存储吞吐量指标、能耗指标、价格指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对于多个算力度量值,根据第二操作确定每个算力度量值。其中,第二操作包括:步骤701-步骤703。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算力度量值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701、确定装置确定第一需求指标是否为第一类指标。
其中,第一需求指标为多个算力需求指标中的任一指标,第一类指标为对目标业务正向反馈的指标。若第一需求指标不是第一类指标,则为第二类指标,第二类指标为对目标业务负向反馈的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指标与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第一类指标越大,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越强。第一类指标越小,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越差。例如,第一类指标可以为带宽指标、存储吞吐量指标、可靠性指标等。第二类指标与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呈负相关。也就是说,第二类指标越小,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越强。第二类指标越大,完成目标业务的能力越差。例如,第二类指标可以为时延指标、跳数指标、价格指标等。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向确定装置发送的业务报文中携带有第一需求指标的判断信息,判断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需求指标是否为第一类指标。判断信息包括第一类标识或第二类标识,第一类标识用于指示指标为第一类指标,第二类标识用于指示指标为第二类指标。确定装置可以根据第一需求指标的判断信息确定是否为第一类指标。具体的,若第一需求指标的判断信息为第一类标识,确定装置则确定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一类指标。若第一需求指标的判断信息为第二类标识,确定装置则确定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二类指标。
示例性的,第一类标识为“+”,第二类标识为“-”。终端向确定装置发送业务报文A,业务报文A包含:目标业务A的算力需求信息(+AI算力2TOPS、+GPU算力2兆/秒),目标业务A的网络需求信息(-时延500微秒、+带宽2兆/秒)。确定装置将目标业务A中的AI算力指标、GPU算力指标和带宽指标确定为第一类指标,将时延指标确定为第二类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指标的标识(第一类标识和第二类标识)不作限定。例如,指标的标识可以为符号,如第一类标识可以为“+”,第二类标识可以为“-”。又例如,指标的标识可以为数字,如第一类标识可以为“0”,第二类标识可以为“1”。又例如,指标的标识可以为字母,如第一类标识可以为“a”,第二类标识可以为“b”。
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装置中存储有指标策略,指标策略用于确定指标是否为第一类指标。终端向确定装置发送业务报文,业务报文中包含目标业务的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确定装置根据指标策略确定第一需求指标是否为第一类指标。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假如指标策略中,第一类指标包括:AI算力指标、GPU算力指标、带宽指标、存储吞吐量指标和可靠性指标,第二类指标包括:时延指标、跳数指标和价格指标。终端向确定装置发送业务报文A,业务报文A包含:目标业务A的算力需求信息(AI算力2TOPS、GPU算力2兆/秒),目标业务A的网络需求信息(时延500微秒、带宽2兆/秒)。确定装置则可以将目标业务A中的AI算力指标、GPU算力指标和带宽指标确定为第一类指标,将时延指标确定为第二类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一类指标,则执行702。若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二类指标,则执行703。
702、确定装置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
703、确定装置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正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负相关。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可以满足公式一,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可以满足公式二。
CSi=(NRi)/(NAi) 公式一。
CSi=(NAi)/(NRi) 公式二。
其中,CSi用于表示多个算力度量值中第i个算力度量值,NRi用于表示多个算力需求指标中的第i个指标(即第一需求指标),NAi用于表示第一目标指标中的第i个指标(即与第一需求指标类型相同的算力资源指标)。
示例性的,假如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一类指标(如AI算力1TOPS),第一目标指标为AI算力3TOPS,则第一目标指标AI算力的算力度量值为0.34。假如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二类指标(如价格500元),第一目标指标为价格400元,则第一目标指标AI算力的算力度量值为0.80。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负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正相关。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可以满足公式二,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可以满足公式一。
示例性的,假如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一类指标(如AI算力1TOPS),第一目标指标为AI算力3TOPS,则第一目标指标AI算力的算力度量值为3.00。假如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二类指标(如价格500元),第一目标指标为价格400元,则第一目标指标AI算力的算力度量值为1.25。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装置确定第一需求指标是否为第一类指标,第一需求指标为多个算力需求指标中的任一指标,第一类指标为对目标业务正向反馈的指标。之后,确定装置将第一类指标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确定装置将第二类指标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这样一来,可以保障不同类型指标得到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对目标业务的影响相同,进而可以根据算力度量值和网络度量值确定目标算网路由。
602、确定装置根据多个网络需求指标和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网络度量值。
其中,多个网络度量值与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相对应。多个第二目标指标为第一算网路由中与多个网络需求指标类型相同的网络资源指标。
示例性的,假如多个算网路由中包括算网路由A,多个网络需求指标包括:时延指标、带宽指标、丢包指标、吞吐量指标,多个第二目标指标包括:时延指标、带宽指标、丢包指标、吞吐量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确定装置根据多个网络需求指标和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网络度量值的介绍,可以参考S601中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的过程,此处不予赘述。在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算网路由中多个网络度量值的表达形式不做限定。例如,多个网络度量值可以用矩阵形式进行表达。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网络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正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网络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负相关。
示例性的,假如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一类指标(如带宽1兆/秒),第二目标指标为带宽3兆/秒,则第二目标指标带宽的网络度量值为0.34。假如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二类指标(如时延200微秒),第二目标指标为时延100微秒,则第二目标指标时延的网络度量值为0.50。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网络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负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网络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正相关。
示例性的,假如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一类指标(如带宽1兆/秒),第二目标指标为带宽3兆/秒,则第二目标指标带宽的网络度量值为3.00。假如第一需求指标为第二类指标(如时延200微秒),第二目标指标为时延100微秒,则第二目标指标时延的网络度量值为2.00。
603、确定装置根据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
其中,预设权重包括:多个算力指标权重和多个网络指标权重。算力指标权重和网络指标权重都以矩阵形式表达。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算力预设权重是与多个算力需求指标类型相同的指标,多个网络预设权重是与多个网络需求指标类型相同的指标。
示例性的,假如多个算力需求指标包括:AI算力指标、存储吞吐量指标、能耗指标、价格指标,多个算力预设权重包括:AI算力权重、存储吞吐量权重、能耗权重、价格权重。多个网络需求指标包括:时延指标、带宽指标、丢包指标、吞吐量指标,多个网络预设权重包括:时延权重、带宽权重、丢包权重、吞吐量权重。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可以满足公式三。
NCM=[1/(NW×(NS)T+CW×(CS)T)]×R 公式三。
其中,NCM用于表示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NW用于表示多个网络预设权重,NST用于表示多个网络度量值的转置矩阵,CW用于表示多个算力预设权重,CST用于表示多个算力度量值的转置矩阵,R用于表示调整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系数一般为10的整数倍,可以增强算网度量值的可读性,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系数的大小。例如,R可以为10、100、1000等。
示例性的,假如多个算网路由包括:算网路由A(AI算力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2.50、存储吞吐量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2.00,时延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1.67、带宽标的网络度量值为1.50)和算网路由B(AI算力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2.00、存储吞吐量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2.50,时延标的网络度量值为1.25、带宽标的网络度量值为1.50)。若目标业务A的算力预设权重为:AI算力权重0.30、存储吞吐量权重0.30,目标业务A的网络预设权重:时延权重0.20、带宽权重0.20,设调整参数R为1000。
结合公式三,则可以确定算网路由A的算网度量值为:
1/(0.20×1.67+0.20×1.50+0.30×2.50+0.30×2.00)×1000=504.03。
算网路由B的算网度量值为:
1/(0.20×1.25+0.20×1.50+0.30×2.00+0.30×2.50)×1000=465.12。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装置根据多个算力需求指标和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之后,确定装置根据多个网络需求指标和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网络度量值。然后,确定装置根据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如此,可以按照预设权重调整不同算力度量值和网络度量值对目标业务的影响力,进而可以准确的确定出满足目标业务需求的目标算网路由。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装置根据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即S603)之前,确定装置可以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算网度量值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901、确定装置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为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均大于第二预设度量阈值。或者,第二预设条件为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均小于第二预设度量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正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负相关的情况下,确定装置可以将第一算网路由中每个算力度量值和每个网络度量值分别与第二预设度量阈值进行比较。之后,若第一算网路由中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均大于第二预设度量阈值,确定装置则可以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示例性的,假如第二预设阈值为1。多个算网路由包括算网路由A(AI算力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2.50、存储吞吐量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2.00,时延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1.67、带宽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1.50)、算网路由B(AI算力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2.00、存储吞吐量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0.75,时延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1.25、带宽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0.50)和算网路由C(AI算力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0.75、存储吞吐量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0.50,时延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0.25、带宽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0.50)。则确定装置确定算网路由A的算网度量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负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正相关的情况下,确定装置可以将第一算网路由中每个算力度量值和每个网络度量值分别与第二预设度量阈值进行比较。之后,若第一算网路由中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均小于第二预设度量阈值,则确定装置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
示例性的,假如第二预设阈值为1。多个算网路由包括算网路由A(AI算力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2.50、存储吞吐量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2.00,时延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1.67、带宽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1.50)、算网路由B(AI算力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2.00、存储吞吐量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0.75,时延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1.25、带宽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0.50)和算网路由C(AI算力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0.75、存储吞吐量指标的算力度量值为0.50,时延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0.25、带宽指标的网络度量值为0.50)。则确定装置确定算网路由C的算网度量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每个满足第二预设阈值的算网路由执行第一操作(即S601-S603),确定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确定装置则根据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即S603)。若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确定装置则不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即不执行S603)。
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说明第一算网路由中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均满足目标业务需求。如此,可以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避免计算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算网路由,降低了处理的数据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算网路由包括至少一条满足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的算网路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算网路由包括首选算网路由和次选算网路由,首选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高于次选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
也就是说,在算网度量值与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呈正相关的情况下,目标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大于次选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在算网度量值与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呈负相关的情况下,目标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小于次选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首选算网路由不能为目标业务提供服务,确定装置则确定次选算网路由为目标算网路由。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装置可以确定首选算网路由和次选算网路由为目标业务提供服务。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多条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算网路由为目标业务提供服务,可以保障多个算网路由的负载均衡,提高算网路由的处理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算网路由的确定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10,该算网路由的确定装置100包括获取模块1001和处理模块1002。
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业务需求信息包括: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获取模块1001,还用于获取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多个算网路由中每个算网路由包括:路径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处理模块1002,用于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和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算网路由,目标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算网路由。
可选的,处理模块1002,具体用于根据算力需求信息、网络需求信息和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确定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算网度量值用于反映算网路由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处理模块1002,还用于根据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确定目标算网路由,目标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算网度量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算网路由。其中,第一预设条件为算网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或者,第一预设条件为算网度量值小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
可选的,算力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算力指标,网络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网络指标。处理模块1002,还用于对于每个算网路由,根据第一操作确定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第一操作包括:
根据多个算力指标和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算力度量值与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相对应,多个第一目标指标为第一算网路由中与多个算力指标类型相同的算力指标,第一算网路由为多个算网路由中任一算网路由。
根据多个网络指标和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网络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与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相对应,多个第二目标指标为第一算网路由中与多个网络指标类型相同的算力指标。
根据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预设权重包括:多个算力度量值对应的多个算力指标权重、多个网络度量值对应的多个网络指标权重。
可选的,若第一指标为第一类指标,则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第一类指标为对目标业务正向反馈的指标。其中,第一指标为多个算力指标和多个网络指标中任一指标。若第一指标为第二类指标,则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第二类指标为对目标业务负向反馈的指标。其中,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正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负相关。或者,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一类指标呈负相关,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第二类指标呈正相关。
可选的,处理模块1002,还用于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处理模块1002,还用于若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均满足预设条件,则根据多个算力度量值、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02,处理器1102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中的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
处理器1102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如图11所示,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3。其中,存储器11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102来控制执行。
存储器11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1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1104与处理器1102相连接。存储器1103也可以和处理器1102集成在一起。
如图11所示,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101,其中,通信接口1101、处理器1102、存储器1103可以相互耦合,例如,通过总线1104相互耦合。通信接口1101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支持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与其他设备的信息交互。
需要指出的是,图1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该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的限定,除图11所示部件之外,该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实际实现时,处理模块1002所实现的功能可以由图11所示的处理器1102调用存储器1103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103,上述指令可由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110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12示意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概念性局部视图,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在计算设备上执行计算机进程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是使用信号承载介质120来提供的。信号承载介质1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其当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提供以上针对图2描述的功能或者部分功能。因此,例如,参考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步骤201~步骤203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由与信号承载介质120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来承担。此外,图12中的程序指令也描述示例指令。
在一些示例中,信号承载介质120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读介质1201,诸如但不限于,硬盘驱动器、紧密盘(CD)、数字视频光盘(DVD)、数字磁带、存储器、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承载介质120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记录介质1202,诸如但不限于,存储器、读/写(R/W)CD、R/W DVD、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承载介质120可以包含通信介质1203,诸如但不限于,数字和/或模拟通信介质(例如,光纤电缆、波导、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信号承载介质120可以由无线形式的通信介质1203来传达。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可以是,例如,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者逻辑实施指令。
在一些示例中,诸如针对图10描述的算网路由的确定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1201、计算机可记录介质1202、和/或通信介质1203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提供各种操作、功能、或者动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分类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分类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分类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分类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所述业务需求信息包括: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所述算力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算力指标,所述网络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网络指标,所述多个算力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人工智能AI算力、能耗指标和价格,所述多个网络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延、带宽、距离、跳数、链路利用率和可靠性;
获取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所述多个算网路由中每个算网路由包括:路径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所述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
对于所述每个算网路由,根据第一操作确定所述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并根据所述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确定目标算网路由,所述算网度量值用于反映算网路由满足所述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所述目标算网路由为所述多个算网路由中算网度量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算网路由,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算网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或者,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算网度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度量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算力指标和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与所述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相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目标指标为第一算网路由的算力资源信息中与所述多个算力指标类型相同的指标,所述第一算网路由为所述多个算网路由中任一算网路由;
根据所述多个网络指标和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网络度量值,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与所述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相对应,所述多个第二目标指标为所述第一算网路由的网络资源信息中与所述多个网络指标类型相同的指标;
根据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所述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所述预设权重包括: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对应的多个算力指标权重、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对应的多个网络指标权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指标为第一类指标,则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所述第一类指标为对所述目标业务正向反馈的指标;其中,所述第一指标为所述多个算力指标和所述多个网络指标中任一指标;
若所述第一指标为第二类指标,则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所述第二类指标为对所述目标业务负向反馈的指标;
其中,采用所述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所述第一类指标呈正相关,采用所述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所述第二类指标呈负相关;或者,
采用所述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所述第一类指标呈负相关,采用所述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所述第二类指标呈正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所述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和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均大于第二预设度量阈值,或者,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度量阈值;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所述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包括:
若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和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和所述预设权重,确定所述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
4.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所述业务需求信息包括:算力需求信息和网络需求信息,所述算力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算力指标,所述网络需求信息包括多个网络指标,所述多个算力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人工智能AI算力、能耗指标和价格,所述多个网络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延、带宽、距离、跳数、链路利用率和可靠性;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多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所述多个算网路由中每个算网路由包括:路径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所述每个算网路由的配置信息包括:路径的网络资源信息和路径对应的算力资源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对于所述每个算网路由,根据第一操作确定所述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所述算网度量值用于反映算网路由满足所述业务需求信息的满足程度,所述第一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算力指标和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算力度量值,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与所述多个第一目标指标相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目标指标为第一算网路由的算力资源信息中与所述多个算力指标类型相同的指标,所述第一算网路由为所述多个算网路由中任一算网路由;
根据所述多个网络指标和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确定多个网络度量值,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与所述多个第二目标指标相对应,所述多个第二目标指标为所述第一算网路由的网络资源信息中与所述多个网络指标类型相同的指标;
根据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和预设权重,确定所述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所述预设权重包括: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对应的多个算力指标权重、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对应的多个网络指标权重;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确定目标算网路由,所述目标算网路由为所述多个算网路由中算网度量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算网路由,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算网度量值大于第一预设度量阈值,或者,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算网度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度量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指标为第一类指标,则采用第一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所述第一类指标为对所述目标业务正向反馈的指标;其中,所述第一指标为所述多个算力指标和所述多个网络指标中任一指标;
若所述第一指标为第二类指标,则采用第二类方式确定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所述第二类指标为对所述目标业务负向反馈的指标;
其中,采用所述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所述第一类指标呈正相关,采用所述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所述第二类指标呈负相关;或者,
采用所述第一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所述第一类指标呈负相关,采用所述第二类方式确定的算力度量值或网络度量值与所述第二类指标呈正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和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均大于第二预设度量阈值,或者,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多个算力度量值和多个网络度量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度量阈值;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和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多个算力度量值、所述多个网络度量值和所述预设权重,确定所述第一算网路由的算网度量值。
7.一种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算网路由的确定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
CN202210679607.1A 2022-06-15 2022-06-15 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86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9607.1A CN115086230B (zh) 2022-06-15 2022-06-15 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9607.1A CN115086230B (zh) 2022-06-15 2022-06-15 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6230A CN115086230A (zh) 2022-09-20
CN115086230B true CN115086230B (zh) 2023-06-30

Family

ID=83252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9607.1A Active CN115086230B (zh) 2022-06-15 2022-06-15 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623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6814A2 (en) * 2002-10-18 2004-04-29 Caride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to perform traffic engineering in a metric-routed network
CN112422169A (zh) * 2020-11-04 2021-02-26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复合链路节点协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298431A (zh) * 2021-12-31 2022-04-08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路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15180A (zh) * 2022-03-09 2022-06-10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算力网络系统、算力调用方法以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0213B2 (en) * 2009-11-16 2012-08-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llocate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a distributive computing network
CN103338150B (zh) * 2013-07-19 2016-06-15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建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路由器
CN112491716B (zh) * 2019-09-12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算力路由方法及装置
US11121963B2 (en) * 2019-11-04 2021-09-14 Arrcus Inc. Best path computation offload in a network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3315700B (zh) * 2020-02-26 2022-06-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算力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448721A (zh) * 2020-03-27 2021-09-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算力处理的网络系统及算力处理方法
CN113938442A (zh) * 2020-07-10 2022-01-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预留资源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03907A (zh) * 2020-08-04 2020-11-27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网络资源需求及其中算力需求的确定性转发方法
CN113938816B (zh) * 2021-09-10 2023-04-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算力资源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6814A2 (en) * 2002-10-18 2004-04-29 Caride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to perform traffic engineering in a metric-routed network
CN112422169A (zh) * 2020-11-04 2021-02-26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复合链路节点协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298431A (zh) * 2021-12-31 2022-04-08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路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15180A (zh) * 2022-03-09 2022-06-10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算力网络系统、算力调用方法以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i-Kuei Lin ; Cheng-Fu Huang.SYSTEM RELIABILTIY WITH ROUTING SCHEME FOR A STOCHASTIC COMPUTER NETWORK UNDER ACCURACY RATE..2013,第20卷(第5-6期),全文. *
算力网络架构与场景分析;黄光平;罗鉴;周建锋;;信息通信技术(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6230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6903B (zh) 优化移动边缘计算系统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3261244B (zh) 联合mec主机和upf选择的网络节点
US1008519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access network connectivity based on application thresholds and service preferences
US20170127427A1 (en) Enhancing network topology information for a self-organizing network
CN104081684A (zh) 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协作式多点配置
US20160147548A1 (en) Virtual machine arrangement design apparatus and method , system, and program
US20220345932A1 (en) Reporting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102346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of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561450B (zh) 负载信息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5075316A (zh) 向无线蜂窝网络提供的无线局域网(wlan)流量负载测量
CN112203290A (zh) Mec节点部署位置确定方法和mec节点部署装置
KR102231454B1 (ko) 적응적 변조 및 코딩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8633045A (zh) 一种链路重建方法及设备
CN115086230B (zh) 算网路由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52804A1 (e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6489777A (zh) 应用于tdma数据链时隙资源复用的方法、介质及装置
WO2023029757A1 (zh) 一种资源预估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9196895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4778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latency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US20220286380A1 (en) Link path calculation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153679B (zh) 一种转网方法及装置
CN113886072A (zh) 负载均衡系统、方法及设备
JP2023506100A (ja) サービス品質パラメーターを決定する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ー可読ストレージ媒体、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デバイス
CN11407168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996067B (zh) 服务小区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