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1154A - 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1154A
CN115081154A CN202210662571.6A CN202210662571A CN115081154A CN 115081154 A CN115081154 A CN 115081154A CN 202210662571 A CN202210662571 A CN 202210662571A CN 115081154 A CN115081154 A CN 115081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ual
hidden
pipeline
comprehensiv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25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庭辉
温彬富
乔竞
丘兴安
彭宁
毛海镰
姚炎炎
陈曦
李涛
黄国盛
张维泽
李晓彬
李健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Guangd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Guangd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Guangdo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Guangd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25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11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1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11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和系统,能够对复杂、分散且可读门槛高的综合管线各专业图纸按照图形可视化的方式,一目了然地将施工区域综合管线专业类型、点位信息、管线规格、管线标高等信息展示,同时采用共享技术,将可视管线信息、现场监督流程等信息化,形成一个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平台。本发明能够大大降低施工区域暗敷综合管线读图门槛,同时利用共享文档技术,旁站人员或现场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现场监督暗敷施工过程,实现数据共享,便于技术工程师掌握暗敷隐蔽工程的实时施工状态,及时对施工过程的错漏进行纠正,大大减少暗敷施工返工率。

Description

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信息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综合管线暗敷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属隐蔽工程,由于隐蔽工程在隐蔽后,如果发生质量问题,返工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有些涉及结构内暗敷的综合管线错漏几乎是无法挽救的,只能另寻方案。因此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标准中要求: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基建工程项目一般匹配有现场旁站人员或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将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在施工不同阶段对现场质量、进度等进行全过程监督。由于综合管线图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般旁站或现场管理人员难以理解,因此造成其无法直接参与综合管线暗敷施工的过程监督工作,因此这些人员希望能够有一套通俗易懂,借助基础知识水平就能辨识的综合管线图进行现场管理使用。
目前信息化工具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作为建筑行业的综合管线施工过程监督、验收工作等仅仅停留在人工单点上,无法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因此面对施工面广,但需要确保暗敷质量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大面积和工期紧的综合管线暗敷施工的质量管理就显得捉襟见肘。
基建工程综合管线主要包括水电气汽各专业管线,目前一般采用CAD图纸输入为主,有较强的的专业性。而综合管线暗敷,则是指为了建筑物功能、美观等要求,将综合管线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预埋指结构中的施工方式。针对综合管线暗敷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基建工程综合管线读图门槛高
目前基建工程综合管线图纸基本上以专业的CAD图纸为表现形式,其画图规范、看图工具都有比较专业的要求,因此一般工程现场管理人员难以读懂综合管线图纸,仅有靠数量有限的专业技术工程师读图后教授或培训现场相关人员。
2、缺少统一完整的基建工程综合管线图
目前综合管线图一般以电气、弱电、消防、给水、污水、雨水、消防给水等独立图纸组成,各专业图纸独立作图,因此对于某一区域,如果需要确认其综合管线情况,需要联合各个专业确认后才能清晰,这给综合管线施工和验收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
3、综合管线暗敷验收方式单一,返工率高
综合管线暗敷验收属于隐蔽工程验收,各专业施工方根据区域综合管线图纸施工,施工完后提请监理及相关单位隐蔽工程验收,由于综合管线图纸存在读图门槛高及管线图纸分散的特性,现场非专业旁站人员无法进行过程监控,因此往往在隐蔽验收时发现各种错漏导致返工。而综合管线暗敷的返工耗时厂,势必影响建筑结构的施工工序。
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能够对海量管道资料进行有序整理,快速创建管线、管道、管点、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依据创建的对应关系快速批量建立管线三维模型,再将设备三维模型插入至对应的管点位置,形成管线三维可视化平台。该方案只提供了管线可视化,无法根据该方案进行过程监督验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将可视管线信息、现场监督流程等信息化,减少暗敷施工返工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各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并根据基建工程特性和综合管线特征制定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同时各专业根据制定规则绘制本专业可视化管线图;
S2:梳理不同专业在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数据表,并根据综合管线数据表特性按照步骤S1制定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逐一将各专业可视化管线图叠加到同一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上,形成该区域的最终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S3:将各专业的综合管线数据表进行汇总,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
S4:将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根据建筑施工模块的楼板、柱体和墙体进行划分,得到板柱墙最小单元,按照板柱墙最小单元分割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S5:根据所述板柱墙最小单元,将不同单元对应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转化为共享数据表,建立共享库;
S6:将每个最小单元暗敷区域的共享数据表生成二维码,并将二维码一一对应嵌套至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
S7:暗敷施工现场时,根据暗敷所在区域,通过手机获取该区域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并根据图示进行现场暗敷施工过程监督并完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更新所述共享数据表;
S8:根据完善后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共享库中的共享数据表对暗敷施工区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具体为:
包括制定不同专业点位图形形状、图形颜色规则和二维可视化底图综合管线位置信息表示方式。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不同专业在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数据表,所述综合管线数据表包括管线类型、管线规格、管线材质、暗敷方式和标高。
优选地,步骤S3中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后,还需审查暗敷区域综合管线数据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重新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若正确,则进入步骤S4。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将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根据建筑施工模块的楼板、柱体和墙体进行划分,具体为:
根据施工工序顺序将楼板以伸缩缝为界形成的区域单元进行划分;
柱体的单元划分跟随所述楼板的单元划分;
墙体按照独立墙体作为一个单独单元划分。
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共享数据表设置有现场监督确认按钮和现场施工状态色条。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将二维码一一对应嵌套至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后,还需要进行扫码测试链接是否正确,若是,则进入步骤S7,若不是,则重新生成二维码并重新嵌套。
优选地,所述步骤S7中具体为:
S7.1:确认暗敷点位是否与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标注一致,若是,则进入步骤S7.4,若不是,则进入步骤S7.2;
S7.2:将暗敷点位与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标注不一致的情况反馈至各现场施工人员,若反馈过程中存在疑问,则进入步骤S7.3,若不存在疑问,则进入步骤S7.4;
S7.3:将暗敷点位与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标注不一致的情况反馈至技术工程师进行现场确认,并确认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是否正确,若正确,则进入步骤S7.4,若不正确,则返回步骤S1重新绘制该专业的可视化管线图;
S7.4:扫描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二维码对监督完成点位进行确认;
S7.5:根据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每个点位进行现场确认;
S7.6:实时关注各区域暗敷数据,若存在异常,则返回步骤S5中更新共享数据表,若不存在异常,进入步骤S8。
优选地,所述步骤S8中对暗敷施工区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若验收不合格,则返回步骤S7。
一种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系统,包括:
绘图规则模块,所述绘图规则模块用于制作各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并根据基建工程特性和综合管线特征制定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同时各专业根据制定规则绘制本专业可视化管线图;
综合管线模块,所述综合管线模块用于梳理不同专业在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数据表,并根据综合管线数据表特性按照绘图规则模块制定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逐一将各专业可视化管线图叠加到同一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上,形成该区域的最终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专业汇总模块,所述专业汇总模块将各专业的综合管线数据表进行汇总,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
区域划分模块,所述区域划分模块将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根据建筑施工模块的楼板、柱体和墙体进行划分,得到板柱墙最小单元,按照板柱墙最小单元分割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数据共享模块,所述数据共享模块根据所述板柱墙最小单元,将不同单元对应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转化为共享数据表,建立共享库;
二维码嵌套模块,所述二维码嵌套模块将每个最小单元暗敷区域的共享数据表生成二维码,并将二维码一一对应嵌套至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
过程监督模块,所述过程监督模块在暗敷施工现场时,根据暗敷所在区域,通过手机获取该区域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并根据图示进行现场暗敷施工过程监督并完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更新所述共享数据表;
工程验收模块,所述工程验收模块根据完善后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共享库中的共享数据表对暗敷施工区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可视化二维综合管线视图,将专业难懂的各类综合管线CAD图纸转为全员可读的可视化图文;
2.采用统一可视化底图,将各专业综合管线叠加到一张图,实现了多图合一的功能,区域综合管线不再需要征询所有专业人员确认后才能查缺补漏,一张图就显示了所有综合管线情况,省时省力;
3.科学的最小单元划分方式使得方法的可操作性更强。根据基建施工序特性,精细化地区分板、柱及墙,同时板、柱及墙大模块下根据一次完成工序情况划分最小单元区域,做到与规范要求的隐蔽验收工作高度协同;
4.通过图形、颜色属性创新性地将三维的现场直观明了地展现在二维可视化图中,消除现场人员过程监督的方位和专业类别障碍,不同形状代表不同专业的综合管线,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暗敷高程;
5.根据最小暗敷单元开发的共享文档数据表,将该区域综合管线自动加载,使得现场人员仅需通过下来菜单简单确认就可以将本区域综合管线数据属性展现,做到了施工单元自带综合管线数据属性;
6.通过公式算法调取各暗敷单元现场实时的确认数据,形成了建筑物及项目整体综合管线暗敷施工实时数据,数据包含施工进度,暗敷完成率,暗敷完成点位进度等信息,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共享数据平台可以轻松实现随时随地进行现场暗敷施工的监督及验收,极大缩短了隐蔽工程验收耗时;
7.本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性地将综合管线暗敷验收由事后前移到全过程,由专人扩大到全员,基本上可以杜绝综合管线施工后返工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示意图。
图3为楼板按照最小施工单元细分示意图。
图4为柱按照最小施工单元细分示意图。
图5为墙体按照最小施工单元细分示意图。
图6为共享文档框架设计示意图。
图7为各共享文档的网址链接示意图。
图8为共享文档中二维码嵌套示意图。
图9为将最小单元的综合管线点位数据填入对应最小单元共享文档并锁定的示意图。
图10为开发现场确认下拉选择功能并对应数据共享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各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并根据基建工程特性和综合管线特征制定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同时各专业根据制定规则绘制本专业可视化管线图;
S2:梳理不同专业在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数据表,并根据综合管线数据表特性按照步骤S1制定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逐一将各专业可视化管线图叠加到同一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上,形成该区域的最终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S3:将各专业的综合管线数据表进行汇总,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
S4:将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根据建筑施工模块的楼板、柱体和墙体进行划分,得到板柱墙最小单元,按照板柱墙最小单元分割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S5:根据所述板柱墙最小单元,将不同单元对应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转化为共享数据表,建立共享库;
S6:将每个最小单元暗敷区域的共享数据表生成二维码,并将二维码一一对应嵌套至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
S7:暗敷施工现场时,根据暗敷所在区域,通过手机获取该区域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并根据图示进行现场暗敷施工过程监督并完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更新所述共享数据表;
S8:根据完善后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共享库中的共享数据表对暗敷施工区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以下内容:
所述步骤S1中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具体为:
包括制定不同专业点位图形形状、图形颜色规则和二维可视化底图综合管线位置信息表示方式。
所述步骤S2中不同专业在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数据表,所述综合管线数据表包括管线类型、管线规格、管线材质、暗敷方式和标高。
步骤S3中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后,还需审查暗敷区域综合管线数据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重新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若正确,则进入步骤S4。
所述步骤S4中将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根据建筑施工模块的楼板、柱体和墙体进行划分,具体为:
根据施工工序顺序将楼板以伸缩缝为界形成的区域单元进行划分;
柱体的单元划分跟随所述楼板的单元划分;
墙体按照独立墙体作为一个单独单元划分。
所述步骤S5中共享数据表设置有现场监督确认按钮和现场施工状态色条。
所述步骤S6中将二维码一一对应嵌套至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后,还需要进行扫码测试链接是否正确,若是,则进入步骤S7,若不是,则重新生成二维码并重新嵌套。
所述步骤S7中具体为:
S7.1:确认暗敷点位是否与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标注一致,若是,则进入步骤S7.4,若不是,则进入步骤S7.2;
S7.2:将暗敷点位与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标注不一致的情况反馈至各现场施工人员,若反馈过程中存在疑问,则进入步骤S7.3,若不存在疑问,则进入步骤S7.4;
S7.3:将暗敷点位与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标注不一致的情况反馈至技术工程师进行现场确认,并确认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是否正确,若正确,则进入步骤S7.4,若不正确,则返回步骤S1重新绘制该专业的可视化管线图;
S7.4:扫描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二维码对监督完成点位进行确认;
S7.5:根据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每个点位进行现场确认;
S7.6:实时关注各区域暗敷数据,若存在异常,则返回步骤S5中更新共享数据表,若不存在异常,进入步骤S8。
所述步骤S8中对暗敷施工区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若验收不合格,则返回步骤S7。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公开一种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系统,包括:
绘图规则模块,所述绘图规则模块用于制作各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并根据基建工程特性和综合管线特征制定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同时各专业根据制定规则绘制本专业可视化管线图;
综合管线模块,所述综合管线模块用于梳理不同专业在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数据表,并根据综合管线数据表特性按照绘图规则模块制定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逐一将各专业可视化管线图叠加到同一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上,形成该区域的最终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专业汇总模块,所述专业汇总模块将各专业的综合管线数据表进行汇总,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
区域划分模块,所述区域划分模块将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根据建筑施工模块的楼板、柱体和墙体进行划分,得到板柱墙最小单元,按照板柱墙最小单元分割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数据共享模块,所述数据共享模块根据所述板柱墙最小单元,将不同单元对应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转化为共享数据表,建立共享库;
二维码嵌套模块,所述二维码嵌套模块将每个最小单元暗敷区域的共享数据表生成二维码,并将二维码一一对应嵌套至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
过程监督模块,所述过程监督模块在暗敷施工现场时,根据暗敷所在区域,通过手机获取该区域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并根据图示进行现场暗敷施工过程监督并完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更新所述共享数据表;
工程验收模块,所述工程验收模块根据完善后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共享库中的共享数据表对暗敷施工区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土建施工工序板、柱及墙将可视化图分类,按照施工工序划分为楼板、结构柱及墙体,并列出响应综合管线点位信息规则。
将板、柱及墙按照最小施工单元细分,如图3至5所示,按照施工工序细分最小单元情况如下:
板:南区、北区
柱:南区、北区
墙:东西南北外墙、中纵墙、功能房墙
将以上可视化图按照建筑物分类制作成册
将整理好的最小单元可视化版图按照1-6#库,公用工程辅房及后勤服务楼建筑物分类制作成册。
利用金山文档开发综合管线暗敷施工管控平台框架
结合以上实施,将各建筑物最小工序单元进行共享文档框架设计如图6所示;
获取各建筑各层板、柱、墙共享文档网址链接,利用金山文档分享功能,可以导出各共享文档的网址链接,如图7所示;
利用二维码生成网站制作一一对应二维码,获取共享文档网页链接后,利用互联网二维码生网站进行二维码制作,具体如图8所示;
梳理各建筑物最小单元的综合管线点位数据,将以上数据填入对应最小单元共享文档并锁定,如图9所示;
开发现场确认下拉选择功能并对应数据共享功能,如图10所示。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各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并根据基建工程特性和综合管线特征制定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同时各专业根据制定规则绘制本专业可视化管线图;
S2:梳理不同专业在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数据表,并根据综合管线数据表特性按照步骤S1制定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逐一将各专业可视化管线图叠加到同一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上,形成该区域的最终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S3:将各专业的综合管线数据表进行汇总,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
S4:将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根据建筑施工模块的楼板、柱体和墙体进行划分,得到板柱墙最小单元,按照板柱墙最小单元分割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S5:根据所述板柱墙最小单元,将不同单元对应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转化为共享数据表,建立共享库;
S6:将每个最小单元暗敷区域的共享数据表生成二维码,并将二维码一一对应嵌套至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
S7:暗敷施工现场时,根据暗敷所在区域,通过手机获取该区域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并根据图示进行现场暗敷施工过程监督并完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更新所述共享数据表;
S8:根据完善后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共享库中的共享数据表对暗敷施工区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具体为:
包括制定不同专业点位图形形状、图形颜色规则和二维可视化底图综合管线位置信息表示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不同专业在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数据表,所述综合管线数据表包括管线类型、管线规格、管线材质、暗敷方式和标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后,还需审查暗敷区域综合管线数据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重新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若正确,则进入步骤S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将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根据建筑施工模块的楼板、柱体和墙体进行划分,具体为:
根据施工工序顺序将楼板以伸缩缝为界形成的区域单元进行划分;
柱体的单元划分跟随所述楼板的单元划分;
墙体按照独立墙体作为一个单独单元划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共享数据表设置有现场监督确认按钮和现场施工状态色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将二维码一一对应嵌套至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后,还需要进行扫码测试链接是否正确,若是,则进入步骤S7,若不是,则重新生成二维码并重新嵌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具体为:
S7.1:确认暗敷点位是否与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标注一致,若是,则进入步骤S7.4,若不是,则进入步骤S7.2;
S7.2:将暗敷点位与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标注不一致的情况反馈至各现场施工人员,若反馈过程中存在疑问,则进入步骤S7.3,若不存在疑问,则进入步骤S7.4;
S7.3:将暗敷点位与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标注不一致的情况反馈至技术工程师进行现场确认,并确认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是否正确,若正确,则进入步骤S7.4,若不正确,则返回步骤S1重新绘制该专业的可视化管线图;
S7.4:扫描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二维码对监督完成点位进行确认;
S7.5:根据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每个点位进行现场确认;
S7.6:实时关注各区域暗敷数据,若存在异常,则返回步骤S5中更新共享数据表,若不存在异常,进入步骤S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对暗敷施工区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若验收不合格,则返回步骤S7。
10.一种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绘图规则模块,所述绘图规则模块用于制作各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并根据基建工程特性和综合管线特征制定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同时各专业根据制定规则绘制本专业可视化管线图;
综合管线模块,所述综合管线模块用于梳理不同专业在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数据表,并根据综合管线数据表特性按照绘图规则模块制定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作图规则逐一将各专业可视化管线图叠加到同一暗敷区域可视化底图上,形成该区域的最终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专业汇总模块,所述专业汇总模块将各专业的综合管线数据表进行汇总,形成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
区域划分模块,所述区域划分模块将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根据建筑施工模块的楼板、柱体和墙体进行划分,得到板柱墙最小单元,按照板柱墙最小单元分割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
数据共享模块,所述数据共享模块根据所述板柱墙最小单元,将不同单元对应的综合管线整体数据汇总表转化为共享数据表,建立共享库;
二维码嵌套模块,所述二维码嵌套模块将每个最小单元暗敷区域的共享数据表生成二维码,并将二维码一一对应嵌套至暗敷区域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中;
过程监督模块,所述过程监督模块在暗敷施工现场时,根据暗敷所在区域,通过手机获取该区域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并根据图示进行现场暗敷施工过程监督并完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更新所述共享数据表;
工程验收模块,所述工程验收模块根据完善后的综合管线可视化二维图和共享库中的共享数据表对暗敷施工区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CN202210662571.6A 2022-06-13 2022-06-13 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50811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2571.6A CN115081154A (zh) 2022-06-13 2022-06-13 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2571.6A CN115081154A (zh) 2022-06-13 2022-06-13 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1154A true CN115081154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2571.6A Pending CN115081154A (zh) 2022-06-13 2022-06-13 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11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8613B (zh) 一种基于bim和vr智慧城市管网综合平台及其管理方法和构建方法
CN108875273B (zh) 基于bim的基坑工程正向设计与运维管理系统
CN110246226A (zh) 基于bim的防护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4063529A (zh) 一种数字化汽车工厂布局规划仿真的方法
CN113902605A (zh) 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CN101689122A (zh) 数字化设计生态系统
CN107153744B (zh) 地下三维管线决策系统
CN111062150A (zh) 一种三维可视化工厂管理系统
CN113239543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工厂模拟系统
CN113722797A (zh) 轻量化bim的预制构件全生命周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CN103065513A (zh) 变电设备三维虚拟培训系统
CN103646091A (zh) 一种电网图形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2982702A (zh) 可视化调控仿真培训及事故演练交互模块
CN115456814A (zh) 一种以施工组织为核心的隧道管理平台
Reinschmidt et al. Integration of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N205721989U (zh) 一种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3d变电站全景实时调控系统
KR20140073748A (ko) 특징형상 기반의 한옥 건축물 모델링 시스템 및 모델링 방법
CN113762724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协同设计和管理输变电工程的方法
CN108984876A (zh) 一种基于bim的预埋套管自动化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08364348A (zh) 一种城市设计的控规验证方法、系统及平台
CN115081154A (zh) 基建工程综合管线暗敷全过程可视信息化旁站方法和系统
CN112328666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技术的智慧建筑监管运维系统
JP2003186928A (ja) 管網モデルのデータ入力方法
KR20000050372A (ko) 실시간 일조환경 시뮬레이션 방법 및 기록매체
CN114896654A (zh) 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设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