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9808A -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9808A
CN115079808A CN202110269860.5A CN202110269860A CN115079808A CN 115079808 A CN115079808 A CN 115079808A CN 202110269860 A CN202110269860 A CN 202110269860A CN 115079808 A CN115079808 A CN 115079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operating system
reminding
wearable devic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98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98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98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9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98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task 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5Task life-cycle, e.g. stopping, restarting, resuming exec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可穿戴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情况下,若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则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目标提醒时间为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提醒事件的提醒时间;由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提醒,所述可穿戴设备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这样在无需进行事件提醒时实现了低功耗运行,进而降低了可穿戴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可穿戴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智能手表。用户通过智能手表可以导航、接打电话,还可以通过智能手表进行闹钟提醒。在用户通过智能手表进行闹钟提醒之前,用户需要设定闹钟的提醒时间;在当前时间到达该提醒时间时,智能手表进行提醒。例如,用户设定的提醒时间为06:00,则智能手表在06:00时会响铃,以对用户进行提醒。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功耗。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事件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可穿戴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情况下,若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则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目标提醒时间为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提醒事件的提醒时间;
由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提醒,所述可穿戴设备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事件提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系统切换模块,用于在可穿戴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情况下,若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则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
事件提醒模块,用于由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提醒,所述可穿戴设备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第一处理器和用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第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用于被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事件提醒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用于被可穿戴设备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事件提醒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程序代码由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方面所述的事件提醒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因此,在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之前,运行第一操作系统;而在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时,将操作系统由第一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二操作系统,从而能够由第二操作系统对提醒事件进行提醒,这样在无需进行事件提醒时实现了低功耗运行,进而降低了可穿戴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事件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切换操作系统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事件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醒事件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事件提醒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包括可穿戴设备100和终端200。可穿戴设备100与终端200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连接,例如,蓝牙连接。
其中,可穿戴设备100中安装有目标应用,且可穿戴设备100能够通过该目标应用实现例如数据传输、信息交互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可穿戴设备100操作系统中的应用,或者为第三方提供的应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为具有事件设置、事件提醒功能的任一应用,例如,该目标应用为闹钟应用或者日历应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中安装有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其中,可穿戴设备100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低于可穿戴设备100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且第二操作系统的界面交互效果优于第一操作系统的界面交互效果。例如,第一操作系统可以为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RTOS),第二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系统。可穿戴设备100可分别通过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对事件进行处理,例如,事件提醒等。
其中,终端200可以是智能、平板电脑等具有事件提醒功能的终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结合终端100对事件进行提醒;例如,若可穿戴设备100需要对闹钟事件进行提醒,则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向终端200发送事件提醒信息,终端200基于该事件提醒信息对该闹钟事件进行提醒。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200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获取用户信息;例如,该用户信息可以为运动信息、健康信息等信息,相应的,终端200向可穿戴设备100发送信息获取请求,可穿戴设备100获取用户信息,将该用户信息发送给终端2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事件提醒方法,能够应用在事件提醒场景中。例如,闹钟或者日程的提醒场景。
以闹钟提醒场景为例,可穿戴设备中安装有闹钟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该可穿戴设备在该闹钟应用中对闹钟事件进行设置。该闹钟事件的事件信息至少包括提醒时间。若当前时间达到该提醒时间,可穿戴设备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事件提醒方法,对闹钟事件进行提醒,进而优化闹钟提醒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以上应用场景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对事件提醒的场景造成限制,本公开除了应用在以上场景外,还能够应用在其他任一事件提醒场景中。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其他可穿戴于用户身上的智能穿戴设备。本申请中的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第一处理器110、第二处理器120、存储器130和显示屏140。
第一处理器110(和/或第二处理器12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第一处理器110(和/或第二处理器12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可穿戴设备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30内的数据,执行可穿戴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第一处理器110(和/或第二处理器12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第一处理器110(和/或第二处理器12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140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NPU用于实现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功能;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第一处理器110(和/或第二处理器12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110用于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第二处理器120用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
存储器13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地,该存储器13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可穿戴设备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
显示屏140是用于显示用户界面的显示组件。可选的,该显示屏140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通过触控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手指、触摸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显示屏140上进行触控操作。
显示屏140通常设置在可穿戴设备100的前面板。显示屏140可被设计成为全面屏、曲面屏、异型屏、双面屏或折叠屏。显示屏140还可被设计成为全面屏与曲面屏的结合,异型屏与曲面屏的结合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可穿戴设备100的限定,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可穿戴设备100中还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电源、蓝牙模块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事件提醒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可穿戴设备10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对提醒事件进行提醒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可穿戴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
其中,可穿戴设备中安装有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可穿戴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且第二操作系统的界面交互效果优于第一操作系统的界面交互效果。例如,第一操作系统可以为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Operating System,RTOS),第二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分别通过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对事件进行处理,例如,事件处理可以为事件提醒、事件设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则可穿戴设备直接执行步骤302的操作,即切换操作系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可穿戴设备可以基于第一参考信息确定是否执行步骤302的操作,若是则执行步骤302的操作;否则直接由第一操作系统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其中,该目标提醒时间为该可穿戴设备的提醒事件的提醒时间,该提醒事件可以包括闹钟、日程或者待办事项等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参考信息可以为可穿戴设备当前的电量,相应的,可穿戴设备确定当前的电量,若该电量大于第一电量阈值,则确定执行步骤302的操作;否则直接由第一操作系统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其中,该第一电量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和更改,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该第一电量阈值可以为20%或者30%等。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基于当前的电量确定是否切换操作系统,进而在保证可穿戴设备的电量足够的基础上,实现对提醒事件的提醒。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参考信息可以为提醒事件的事件信息,相应的,若该事件信息除目标提醒时间外还包括其他信息,则确定执行步骤302的操作;否则直接由第一操作系统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在该实现方式中,若该事件信息仅包括目标提醒时间,则可穿戴设备无需通过显示屏展示其他信息,即无需进行界面交互,因此,可以不切换操作系统,以降低功耗,节省计算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参考信息可以为事件关联信息。其中,该事件关联信息用于表示该提醒事件是否关联的智能家居设备。相应的,若该事件关联信息表示该提醒事件关联有智能家居设备,则确定执行步骤302的操作;否则直接由第一操作系统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其中,若该事件关联信息表示该提醒事件关联有智能家居设备,则表示用户需要通过该可穿戴设备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即用户可能需要通过界面交互的方式实现对该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该实现方式考虑到了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进而能够提高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参考信息可以为历史操作信息。其中,该历史操作信息包括至少一条用户对历史提醒事件的操作信息。在该实现方式中,该历史操作信息可以为用户对提醒事件的平均响应时长。例如,该提醒事件为闹钟,则闹钟响铃20秒时,用户关闭该闹钟,则响应时长为20秒。
相应的,若该历史操作系信息用于表示该平均响应时长大于预设响应时长,则确定执行步骤302的操作;否则直接由第一操作系统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在该实现方式中,若平均响应时长较小,则表示用户能够及时响应提醒事件,则无需较好的界面交互效果,进而再结合用户历史操作信息的基础上灵活切换操作系统,进而优化用户的体验。
步骤302:若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则可穿戴设备将该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该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该目标提醒时间为该可穿戴设备的提醒事件的提醒时间。
其中,由于第二操作系统的界面交互效果优于第一操作系统的界面交互效果,因此,在需要对事件进行处理时,可穿戴设备可以将操作系统由第一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二操作系统,以增强事件处理的界面交互效果,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该目标提醒时间为06:00,当前时间为06:00,则可穿戴设备切换操作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存在多种工作模式,该多种工作模式至少包括低功耗模式、均衡模式和高性能模式。
其中,低功耗模式为通过第一操作系统对事件进行处理。高性能模式为通过第二操作系统对事件进行处理。均衡模式为以智能切换操作系统的方式,分别通过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对事件进行处理。也就是说,低功耗模式和高性能模式均为不允许切换操作系统的工作模式,而均衡模式为允许切换操作系统的工作模式。
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可穿戴设备确定该可穿戴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若该工作模式为目标工作模式,则执行该将该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该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的步骤,该目标工作模式为允许切换操作系统的工作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可穿戴设备中存在多种工作模式,而仅有在目标工作模式下,才能切换操作系统,因此,通过确定可穿戴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从而确定是否执行切换操作系统的操作,若非目标工作模式,则不执行切换操作系统的操作,进而能够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切换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该目标工作模式可以为均衡模式,在均衡模式下,第二操作系统可以作为主操作系统,而第一操作系统可以作为辅操作系统,相应的,可穿戴设备在处理需要高性能条件的事件时,运行第二操作系统,在处理无需高性能条件的事件时,运行第一操作系统。
以均衡模式为例,参见图4,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可以相互实时唤醒,即实现对操作系统的无缝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穿戴设备中包括多个模式设置选项,该多个模式设置选项至少包括低功耗模式选项、均衡模式选项和高性能模式选项。
在该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对任一模式设置选项的触发操作,可穿戴设备将工作模式设置为该模式设置选项对应的工作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模式设置选项,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工作模式,从而使得可穿戴设备的工作模式能够与用户的意图相匹配,进而优化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在将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二操作系统之后,需要由该第二操作系统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相应的,可穿戴设备执行步骤303的操作。
步骤303:可穿戴设备展示该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事件提醒界面,在该事件提醒界面中显示任务信息,该任务信息为该提醒事件对应的任务信息。
其中,该任务信息为包含用户意图通过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的目的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任务信息为在对该提醒事件进行设置时确定的。例如,该提醒事件为闹钟,该任务信息可以为“起床”、“跑步”等。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事件提醒界面可以不显示该任务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事件提醒界面还显示有当前时间;相应的,用户通过查看该事件提醒界面中现实的当前时间,可以及时获知当前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有不同的界面交互方式,而不同的界面交互方式可以对应不同的事件提醒界面,因此,可穿戴设备先根据当前的操作系统确定界面交互方式,再根据该界面交互方式确定事件提醒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界面交互方式和事件提醒界面的设置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由于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较低,因此第一操作系统的界面交互方式相对于第二操作系统的界面交互方式而言较为简单。相应的,第二操作系统的界面交互方式对应的事件提醒界面较为智能,即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具有较多种实现方式。
步骤304:可穿戴设备基于目标提醒方式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该目标提醒方式为该提醒事件的事件信息包括的目标提醒方式。
其中,该目标提醒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和更改,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该目标提醒方式为响铃和/或震动。
例如,第一操作系统为RTOS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为Android系统,该提醒事件为闹钟,参见图5,Android系统被唤醒之后,操作系统切换为RTOS系统,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对闹钟事件进行设置,在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时,唤醒Android系统,展示事件提醒界面,响铃或者震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在对该提醒事件进行设置时,会对该提醒事件的事件信息进行设置。该事件信息至少包括目标提醒时间、任务信息和目标提醒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事件提醒界面还显示有停止提醒选项;相应的,响应于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触发该停止提醒选项,可穿戴设备停止对该提醒事件的提醒。
例如,该停止提醒选项可以为停止按钮;触发该停止提醒选项的操作可以为滑动、单击、双击或者长按等操作中的任一种,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事件提醒界面还显示有推迟提醒选项;相应的,响应于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触发该推迟提醒选项,可穿戴设备推迟对该提醒事件的提醒。
其中,该推迟提醒选项可以为推迟按钮;触发该停止提醒选项的操作可以为滑动、单击、双击或者长按等操作中的任一种,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该实施例中,该事件信息还包括推迟时长,该推迟时长可以为预设的时长或者由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设置该事件信息时确定的时长来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展示事件提醒界面,以及基于目标提醒方式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一方面,使得用户能够及时获知该提醒事件,提醒效率较高;另一方面,通过该事件提醒界面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够确定用户下一步的意图,例如推迟提醒、停止提醒等,进而能够节省可穿戴设备确定用户意图的时间,提高可穿戴设备的处理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与终端关联(例如蓝牙连接),则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终端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305:
步骤305:可穿戴设备向与该可穿戴设备关联的终端发送事件提醒信息,该事件提醒信息用于该终端基于该事件提醒信息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其中,终端中安装有目标应用,该目标应用为与可穿戴设备中的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例如,终端中的目标应用可以为闹钟应用、日历应用等应用。
在该步骤中,该事件提醒信息可以根据该提醒事件的事件信息进行确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事件提醒信息与该提醒事件的事件信息相同。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事件提醒信息与该提醒事件的事件信息不同;例如,该事件提醒信息中不包括该任务信息;或者,该事件提醒信息中的提醒方式与目标提醒方式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基于该事件提醒信息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的实现方式与可穿戴设备基于该事件提醒信息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的实现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可穿戴设备可以在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时,向终端发送该事件提醒信息;或者,可穿戴设备可以在提醒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向终端发送该事件提醒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本申请对该预设时长的设置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与可穿戴设备关联的可穿戴设备来对提醒事件进行提醒,从而在可穿戴设备实现事件提醒的基础上,结合了可穿戴设备来进行事件提醒,使得用户更容易,进而提高了事件的提醒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在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之后,若不需要对其他事件进行处理,则可以将当前的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一操作系统,以降低功耗,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可穿戴设备统计该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的第二熄屏时长,该第二熄屏时长为该显示屏最近一次熄灭到当前时间的累计时长;若该第二熄屏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则将该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该第二操作系统切换至该第一操作系统。
在该实施例中,若可穿戴设备处于熄屏状态,则表示用户当前不需要可穿戴设备进行界面交互,则可穿戴设备可以将操作系统切换为低功耗的第一操作系统。
其中,该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和更改,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该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5分钟、10分钟或者20分钟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提醒事件进行提醒之后,若显示屏的第二熄屏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可以将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该第二操作系统切换至该第一操作系统,从而在可穿戴设备不需要高性能的操作系统时,将操作系统切换为低功耗的第一操作系统,进而节省了电池的电量。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醒事件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可穿戴设备10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在第一操作系统中进行提醒事件的设置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可穿戴设备响应于该可穿戴设备被启动,运行第二操作系统。
在该步骤中,可穿戴设备响应于被触发的启动操作,确定该可穿戴设备被启动。该启动操作可以为开机、唤醒等操作。其中,唤醒操作用于可穿戴设备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操作系统的界面交互效果较好,因此,可穿戴设备在被启动之后,可以直接运行第二操作系统。
在该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先唤醒第二操作系统,再运行第二操作系统,进而通过第二操作系统对事件进行处理,以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可穿戴设备被启动之后,若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选择了工作模式,则可穿戴设备将当前的操作系统切换为该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系统。例如,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选择了高性能模式,则可穿戴设备继续运行第二操作系统。再如,用于通过可穿戴设备选择了低功耗模式,则可穿戴设备将操作系统由第二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一操作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选择目标工作模式为例进行说明,该目标工作方式为均衡模式,即可穿戴设备在该工作模式下,可以自动切换操作系统,以在降低功耗的基础上,使用较好的界面交互效果来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可穿戴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较低,因此在可穿戴设备被启动之后,可以直接运行第一操作系统,进而降低了功耗;相应的,步骤601的操作可以替换为:响应于可穿戴设备被启动,可穿戴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
在该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直接执行步骤603的操作,由于无需切换操作系统,因此节省了计算资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可穿戴设备被启动时,可穿戴设备可以结合第二参考信息,确定待运行的操作系统。相应的,步骤601的操作可以替换为:可穿戴设备确定第二参考信息,基于该第二参考信息,确定目标操作系统,在可穿戴设备中运行该目标操作系统。
其中,该目标操作系统为待运行的操作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参考信息可以为可穿戴设备当前的电量,相应的,可穿戴设备确定当前的电量,若该电量大于第二电量阈值,则确定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二操作系统;否则确定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一操作系统。
其中,该第二电量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和更改,第二电量阈值可以与第一电量阈值相同或者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该电量阈值可以为20%或者30%等。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基于当前的电量确定目标操作系统,进而在保证可穿戴设备的电量足够的基础上,运行目标操作系统。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参考信息可以为当前时间;相应的,若当前时间属于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二操作系统;否则确定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一操作系统。
其中,该预设时间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和更改,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该预设时间范围可以为09:00至18:00、06:30至10:00等。
在该实现方式中,由于当前时间可能为用户的工作时间,则用户可能不方便与可穿戴设备进行界面交互,则可以运行第一操作系统,以节省了电池电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参考信息可以为历史运行信息;该历史运行信息用于表示最近一次运行的操作系统;相应的,若该历史运行信息用于表示最近一次运行的操作系统为第二操作系统,则确定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二操作系统;否则确定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一操作系统。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结合历史运行的操作系统,来确定当前需要运行的目标操作系统,进而结合了用户的历史使用可穿戴设备的信息,灵活确定目标操作系统,优化了用户的体验。
步骤602:可穿戴设备响应于被触发的目标事件,将该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该第二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一操作系统。
在该步骤中,若可穿戴设备启动之后,检测到目标事件,即可穿戴设备当前不需要较好的界面交互效果,则可以将第二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一操作系统,以降低功耗。相应的,在步骤602之前,可穿戴设备需要触发目标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触发目标事件的步骤包括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的第一熄屏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可穿戴设备触发该目标事件。
在该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熄屏时长为该显示屏最近一次熄灭到当前时间的累计时长。若可穿戴设备处于熄屏状态,则表示用户当前不需要可穿戴设备进行界面交互,因此,可穿戴设备确定检测到目标事件,以触发可穿戴设备切换操作系统,进而降低功耗。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当前时间达到预设的切换时间,可穿戴设备触发该目标事件。
在该实现方式中,该切换时间为预先设置的切换该操作系统的时间。该切换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和更改,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该切换时间可以为07:00、18:00或者22:00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切换时间为固定的时间点,因此,该实现方式既无需用户通过手动切换工作模式来切换操作系统,也无需对显示屏的熄屏时长进行实时检测,只需在当前时间达到切换时间时,切换操作系统即可,从而节省了计算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可穿戴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为目标类型的应用,可穿戴设备触发该目标事件。
其中,该目标类型用于表示可穿戴设备运行该应用的功耗小于预设功耗。该预设功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和更改,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该实现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可以事先存储该可穿戴设备中安装的每个应用的功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可穿戴设备中安装有较多的应用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出其中的功耗较低的应用,从而在可穿戴设备运行该应用时,无需较强界面交互效果,因此,可穿戴设备确定检测到目标事件,以触发可穿戴设备切换操作系统,进而降低功耗。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可穿戴设备可以分别通过上述多种实现方式确定检测到目标事件,也可以将任意两种或者三种实现方式进行结合来确定检测到目标事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可穿戴设备启动时,唤醒第二操作系统以实现较高的界面交互效果,在检测到目标事件时,切换为第一操作系统,进而降低功耗。
步骤603:可穿戴设备在运行该第一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在提醒事件对应的目标应用中,设置该提醒事件的事件信息,该事件信息至少包括提醒时间。
其中,该提醒事件可以为闹钟、日程或者待办事项等事件,相应的,可穿戴设备运行该提醒事件对应的目标应用。例如,该提醒事件为闹钟,则可穿戴设备运行闹钟应用;再如,该提醒事件为日程,则可穿戴设备运行日历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主界面展示有目标应用的图标;相应的,可穿戴设备运行该提醒事件对应的目标应用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响应于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触发该目标应用的图标,可穿戴设备展示该目标应用的主界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具有语音输入功能;相应的,可穿戴设备运行该提醒事件对应的目标应用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检测到目标语音指令,展示该目标应用的主界面。
其中,该目标语言指令为包含运行该目标应用的信息的指令。例如,该目标语音指令为“打开闹钟”、“打开日历”等。本申请对目标语音指令的内容设置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可穿戴设备也可以通过第二操作系统,对该提醒事件进行设置;相应的,该步骤603可以为:可穿戴设备在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在该提醒事件对应的目标应用中,设置该提醒事件的事件信息。也即是,可穿戴设备在执行完步骤601之后,直接执行步骤603的操作。
其中,该事件信息还包括目标提醒方式和该提醒事件对应的任务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目标提醒方式可以为响铃和/或震动。该任务信息为包含用户意图通过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的目的的信息。
例如,该任务信息可以为“起床”、“跑步”、“回复客户邮件”等。再如,该提醒事件为日程,则该任务信息可以为“给妈妈买生日礼物”、“订演唱会的票”等。
在该步骤中,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提醒事件的设置,以触发可穿戴设备在当前时间达到该提醒事件的提醒时间时,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操作系统中运行目标应用,实现对提醒事件的设置,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够以较低的功耗进行事件的处理,从而在处理事件的基础上,节省了电池的电量,进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长,使得用户无需频繁对电池进行充电,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事件提醒装置70的结构框图。该事件提醒装置70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第一处理器110(和/或第二处理器120)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70包括:
系统切换模块701,用于在可穿戴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情况下,若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则将该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该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该目标提醒时间为该可穿戴设备的提醒事件的提醒时间;
事件提醒模块702,用于由该第二操作系统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该可穿戴设备运行该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该可穿戴设备运行该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70还包括事件设置模块;该事件设置模块包括:
信息设置单元,用于在该可穿戴设备运行该第一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在该提醒事件对应的目标应用中,设置该提醒事件的事件信息,该事件信息至少包括该目标提醒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事件设置模块还包括:
系统运行单元,用于响应于该可穿戴设备被启动,在该可穿戴设备中运行该第二操作系统;
系统切换单元,用于响应于被触发的目标事件,将该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该第二操作系统切换为该第一操作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事件设置模块还包括事件确定单元;
该事件确定单元,用于若该穿戴设备的显示屏的第一熄屏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触发该目标事件;或者,
该事件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时间达到预设的切换时间,触发该目标事件;或者,
该事件确定单元,用于若该可穿戴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为目标类型的应用,触发该目标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事件信息还包括目标提醒方式和该提醒事件对应的任务信息;该事件提醒模块703,用于展示该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事件提醒界面,在该事件提醒界面中显示该任务信息;基于该目标提醒方式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70还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与该可穿戴设备关联的终端发送事件提醒信息,该事件提醒信息用于该终端基于该事件提醒信息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70还包括:
模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该可穿戴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
该系统切换模块,还用于若该工作模式为目标工作模式,则将该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该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该装置70还包括:
时长统计模块,用于统计该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的第二熄屏时长,该第二熄屏时长为该显示屏最近一次熄灭到当前时间的累计时长;
该系统切换模块,还用于若该熄屏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则将该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该第二操作系统切换至该第一操作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因此,在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之前,运行第一操作系统;而在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时,将操作系统由第一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二操作系统,从而能够由第二操作系统对提醒事件进行提醒,这样在无需进行事件提醒时实现了低功耗运行,进而降低了可穿戴设备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该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用于被可穿戴设备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示出的事件提醒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程序代码由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够执行如上各个实施例示出的事件提醒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代码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事件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可穿戴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情况下,若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则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目标提醒时间为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提醒事件的提醒时间;
由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提醒,所述可穿戴设备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事件的设置过程,包括: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在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目标应用中,设置所述提醒事件的事件信息,所述事件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提醒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目标应用中,设置所述提醒事件的事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被启动,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中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响应于被触发的目标事件,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切换为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的第一熄屏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触发所述目标事件;或者,
若当前时间达到预设的切换时间,触发所述目标事件;或者,
若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为目标类型的应用,触发所述目标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信息还包括目标提醒方式和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任务信息;所述由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提醒,包括:
展示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事件提醒界面,在所述事件提醒界面中显示所述任务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提醒方式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关联的终端发送事件提醒信息,所述事件提醒信息用于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事件提醒信息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
若所述工作模式为目标工作模式,则执行所述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提醒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的第二熄屏时长;
若所述第二熄屏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则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9.一种事件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系统切换模块,用于在可穿戴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情况下,若当前时间达到目标提醒时间,则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由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
事件提醒模块,用于由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提醒,所述可穿戴设备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小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第一处理器和用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第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用于被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事件提醒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用于被可穿戴设备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事件提醒方法。
CN202110269860.5A 2021-03-12 2021-03-12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0798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9860.5A CN115079808A (zh) 2021-03-12 2021-03-12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9860.5A CN115079808A (zh) 2021-03-12 2021-03-12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9808A true CN115079808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0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9860.5A Pending CN115079808A (zh) 2021-03-12 2021-03-12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9808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8943A (zh) * 2011-05-10 2012-11-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便携终端
CN105793821A (zh) * 2014-11-13 2016-07-2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具有快速恢复和切换的双系统架构
CN106529909A (zh) * 2016-10-28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7491160A (zh) * 2017-06-22 2017-12-19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存储设备及智能终端
CN110457080A (zh) * 2018-05-04 2019-11-15 尤塔设备Ipr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用于其控制的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2928A (zh) * 2019-08-28 2019-11-26 上海金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双操作系统、工作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08496A (zh) * 2019-11-28 2020-03-24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交互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1831099A (zh) * 2020-07-06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286286A (zh) * 2020-10-28 2021-01-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待机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8943A (zh) * 2011-05-10 2012-11-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便携终端
US20140068297A1 (en) * 2011-05-10 2014-03-06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Stat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105793821A (zh) * 2014-11-13 2016-07-2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具有快速恢复和切换的双系统架构
CN106529909A (zh) * 2016-10-28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7491160A (zh) * 2017-06-22 2017-12-19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存储设备及智能终端
CN110457080A (zh) * 2018-05-04 2019-11-15 尤塔设备Ipr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用于其控制的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2928A (zh) * 2019-08-28 2019-11-26 上海金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双操作系统、工作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08496A (zh) * 2019-11-28 2020-03-24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交互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1831099A (zh) * 2020-07-06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286286A (zh) * 2020-10-28 2021-01-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待机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1354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king up mcu chip
CN109388220B (zh) 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055530B (zh)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201816B (zh) 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0703944B (zh) 触控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108090B (zh) 通信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1290926A (zh) 终端的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08351741B (zh) 一种终端的亮屏时长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5138112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00308A (zh) 充电提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46909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84029B (zh) 一种闹钟提醒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5079808A (zh)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90951B (zh) 闹钟设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536508B (zh) 界面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US20170364037A1 (en) Method for Setting Alarm Clock, Electronic Terminal, and System
CN111416908A (zh) 闹钟提醒方法、闹钟提醒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885686A (zh) 一种设备网络唤醒方法、唤醒接收端和唤醒发起端
CN110995932A (zh) 备忘录设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49327A (zh) 无线数据交互终端工作状态切换方法和装置
WO2023185152A1 (zh)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630099B1 (ko) 휴대폰에서 스케쥴 표시 방법
WO2023116236A1 (zh) 应用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15696A (zh) 预约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82129B (zh) 一种目标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