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6048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26048B CN115226048B CN202110401922.3A CN202110401922A CN115226048B CN 115226048 B CN115226048 B CN 115226048B CN 202110401922 A CN202110401922 A CN 202110401922A CN 115226048 B CN115226048 B CN 1152260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target
- middleware
- service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26676 system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UGODCLHJOJPPHP-AZGWGOJFSA-J tetralithium;[(2r,3s,4r,5r)-5-(6-aminopurin-9-yl)-4-hydroxy-2-[[oxido(sulfonatooxy)phosphoryl]oxymethyl]oxolan-3-yl] phosphate;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Li+].[Li+].[Li+].[Li+].O.C1=NC=2C(N)=NC=NC=2N1[C@@H]1O[C@H](COP([O-])(=O)OS([O-])(=O)=O)[C@@H](OP([O-])([O-])=O)[C@H]1O UGODCLHJOJPPHP-AZGWGOJFSA-J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可穿戴式设备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第一通信数据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传输;通过目标中间件处理第一通信数据,得到第一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目标中间件为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通过目标中间件向目标应用发送业务数据,以便目标应用处理业务数据,目标应用是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中的应用。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保持数据通信,避免系统切换对数据通信的影响,保证可穿戴式设备与终端间数据通信的稳定性,且由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派发,保证业务数据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可穿戴式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可穿戴式设备是一种可以直接穿戴或者整合在衣服或配件上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常见的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等。
相关技术中,可穿戴式设备与终端建立有通信连接(比如蓝牙连接),从而通过该蓝牙连接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可穿戴式设备与终端联动。比如,终端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向可穿戴式设备发送通知消息,由可穿戴式设备进行通知提醒。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可穿戴式设备,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所述第一系统是由第一处理器运行的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是由第二处理器运行的系统;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所述第一通信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通过目标中间件(Middleware)处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得到所述第一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中间件为所述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
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以便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业务数据,所述目标应用是所述第一系统或所述第二系统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可穿戴式设备,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所述第一系统是由第一处理器运行的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是由第二处理器运行的系统;
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所述第一通信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通信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目标中间件处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得到所述第一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中间件为所述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
业务数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以便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业务数据,所述目标应用是所述第一系统或所述第二系统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设备,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至少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功耗,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式设备中设置有双处理器,且由第一处理器运行第一系统,由第二处理器运行第二系统,当第一系统通过与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通信数据后,由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对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其中包含的业务数据,进而通过中间件将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中的应用以进行业务处理;由于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保持数据通信,因此能够避免因系统切换对数据通信的影响,保证可穿戴式设备与终端间数据通信的稳定性,且由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派发,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中的业务均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提高可穿戴式设备侧的业务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处理器对应双核通信软件框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处理器对应双核通信软件框架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过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图5所示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过程的时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图7所示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过程的时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图9所示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过程的时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软件框架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式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相关技术中,可穿戴式设备中设置有单一处理器,并通过运行在处理器上的操作系统,对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系统事件进行处理。此外,为了实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联动,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模组(比如蓝牙模组)需要挂载在处理器上,从而将通信模组接收到的数据实时发送给操作系统,由操作系统进行处理和响应。进一步的,可穿戴式设备可以通过通信模组将数据处理结果反馈给终端,实现终端与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双向联动。因此,为了能够保证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和及时响应,处理器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工作状态。
然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穿戴式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实现一些对处理性能要求较低的功能,或者,与终端实现一些简单联动,比如,对于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只需要进行时间显示,或者,对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进行显示。因此,长时间保持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并不会提高可穿戴式设备的性能,反而会增加设备功耗,导致可穿戴式设备的续航时间较短。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式设备至少设置具有不同处理性能以及功耗的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分别用于运行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即双核双系统),且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模组挂载在第一处理器上。
可穿戴式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运行在低功耗处理器上的第一系统,对低性能处理需求的事件进行处理,并保持高功耗处理器处于休眠状态(相应的,由高功耗处理器运行的第二系统处于休眠状态),在实现可穿戴式设备基础功能的同时,降低可穿戴式设备的功耗。
同时,由于第一系统处于运行状态,因此可穿戴式设备能够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实时接收终端发送的通信数据,并通过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对通信数据进行统一解析,得到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进而基于业务数据的处理需求,将业务数据分发至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中的应用,保证业务数据能够被及时处理,实现终端与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联动。
当存在高性能处理需求的事件时(比如启动应用程序时),通过唤醒高功耗处理器,并切换第二系统对事件进行处理,保证触发的事件能够被及时响应并处理,满足可穿戴式设备的性能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异步工作,且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需要实现系统通信(或称为双核通信)。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下,第一系统为运行在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上的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System,RTOS),且第二系统为运行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上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安卓操作系统的双核通信软件框架。该双核通信软件框架包括Kernel(内核)、HIDL(硬件抽象层接口描述语言)、Native Service(本地服务)、Framework Service(框架服务)、Framework API(框架接口)和APP(应用)部分的模块。
其中,APP模块包括Launcher(桌面启动器)、Setting(设置)和SystemUI(系统用户界面)等功能模块;Framework API模块中包括MCUManager(MCU管理)、SensorManager(传感器管理)、LocationManager(位置管理)等管理模块,Framework Service模块中包括MCUManagerService(MCU管理服务)、SystemSensorManager(系统传感器管理)、LocationManagerService(位置管理服务)等服务模块,Native Service模块包括dccservice(dcc服务)、Sensorservice(传感器服务)等服务模块,HIDL模块包括SensorHAL(传感器硬件抽象层)、GPS HAL(全球定位系统硬件抽象层)等模块。Kernel模块包括dcc_datah、dcc_data、Mcu_sensor、Mcu_gps、Mcu_factory等DCC Transfer Driver(DCC传输驱动)。
传输层作为双核通信软件框架中衔接上下层的接口层,向应用层屏蔽系统下层(数据链路层)通信的传输细节,为应用场景提供服务通道;应用层作为服务提供的主体,响应于人机交互并通过传输层对人机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传输,以及对外部数据请求进行响应。
以可穿戴式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RTOS的双核通信软件框架。
RTOS的双核通信软件框架分为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服务层(ServiceLayer)、框架层(Framework Layer)、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和平台层(Platform Layer)。
其中,应用层包括watch face(表盘)、Daily Tracker(日常追踪)、Messagecenter(消息中心)、Voice around Apps(声音应用)、Health Apps(健康应用)、Settings(设置)等应用模块;服务层包括Sport&health task(运动健康任务)、System managertask(系统管理任务)、AMS(活动管理服务)、AudioService(音频服务)、Log Service(日志服务)、OFTP Service(Odette文件传输协议服务)、BT Service(蓝牙服务)、DelegateService(转交服务)、RPC Service(远程调用服务)、sensor Service(传感器服务)、storage Service(存储服务)等服务模块;框架层包括Message Pub(消息中心)、UIFramework(用户界面框架)、G2D Engine(G2D引擎)、Audio Middleware(音频中间件)、Preference(偏好)、File system(文件系统)、Algorithms(算法)、Aios、AsycEvent(进程内异步事件)等框架模块;硬件抽象层包括Screen/TP(屏幕/触控屏)、Audio(音频)、GPS(全球定位系统)、sensors(传感器)、Keypad(键盘)、Motor(马达)等硬件抽象模块;平台层包括板级支持包(Board Support Package,BSP)以及低等级驱动(LOW level Driver),其中,BSP包括Screen/TP、Keys(按键)、GPS、Codec(编码译码器)、sensors、Flash(闪存)、Motor、PSRAM(伪静态随机存储器)等等,低等级驱动包括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ADC(模数转换器)、GPIO(通用输入输出)、SPI(串行外设接口)、I2C(集成电路总线)、IOS(输入输出系统)、PCM(脉冲编码调制)、I2S(集成音频总线)、HWTimer(硬件定时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双核通信软件框架仅用于示意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上述框架进行增加、删除或修改,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双核通信软件框架的具体结构构成限定。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可穿戴式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第一通信数据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式设备设置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分别运行有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可选的,第一处理器的处理性能低于第二处理器的处理性能(第一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均低于第二处理器),且第一处理器的功耗低于第二处理器的功耗。相应的,第二系统(由第二处理器运行)能够处理第一系统(由第一处理器运行)所处理的事件,而第一系统并不一定能够处理第二系统所处理的事件。
比如,以可穿戴式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第一处理器为MCU,第二处理器为CPU,第一系统为RTOS,第二系统为安卓系统。相应的,第一系统所能处理的事件包括表盘显示、表盘界面切换、通知消息显示等对处理性能要求较低的场景或弱交互场景;第二系统所能处理的事件包括来电接听、启动应用、表盘编辑、功能设置等对处理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或强交互场景。
不同于智能手机一类具有强交互属性的电子设备,可穿戴式设备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电子设备,在绝大多数使用场景下与用户之间仅存在弱交互。比如,用户在大部分场景下仅通过智能手表进行抬腕看时。因此,可穿戴式设备运行过程中,第一系统保持运行状态,而第二系统仅在对处理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或强交互场景下运行,在其他场景下则保持休眠状态。
并且,为了保证终端发送的数据能够被及时接收和处理,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组件挂载在第一处理器上,使可穿戴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终端与第一系统能够保持数据通信连接,同时保持较低的功耗。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系统被唤醒且处于前台运行状态(此时第一系统切换为后台运行状态),第一系统与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连接仍旧保持,即可穿戴式设备运行过程中,可穿戴式设备均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连接进行通信数据传输。
可选的,该数据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第一处理器与蓝牙通信组件通过物理串口通信。其中,该物理串口可以为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
可选的,当终端需要向可穿戴式设备发送业务数据,以便可穿戴式设备进行处理时,即将业务数据封装为第一通信数据,并通过数据通信连接将该第一通信数据发送至可穿戴式设备的第一系统。其中,该第一通信数据可以由终端中的应用程序(通过中间件SDK)调用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对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得到。
其中,中间件作为介于系统与应用之间的一类软件,用于连接操作系统层与应用程序层,通过将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标准化,协议统一化,为上层应用提供标准、统一的公共服务,有助于减少上层应用的开发工作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间件即用于为第一系统以及第一系统中安装的应用提供通信支持,或,为第二系统以及第二系统中安装的应用提供通信支持。
步骤302,通过目标中间件处理第一通信数据,得到第一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目标中间件为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系统中设置有目标中间件,而第二系统中并未设置中间件,目标中间件负责对通过数据通信连接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得到业务数据,并基于业务数据的处理需求(即需要通过哪一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处理),将业务数据分发至相应系统中的上层应用进行处理,即不论终端发送的通信数据需要第一系统还是第二系统处理,均需要经过第一系统中目标中间件的处理。
此外,目标中间件还负责将系统中上层应用反馈的数据处理为通信数据,以便通过通信组件将通信数据反向传输至终端,实现终端与可穿戴式设备之间数据的双向传输。
可选的,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第一系统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后,即通过目标中间件对第一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业务数据。其中,通过中间件进行处理前,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第一系统中的通信协议栈(比如蓝牙协议栈)对第一通信数据进行解封装。
由于目标中间件设置在第一系统中,而第一系统在可穿戴式设备运行过程中均处于运行状态(在前后台之间切换),因此能够保证通信数据得到及时处理,并保持较低的功耗(若将中间件设置在第二系统中,则需要频繁唤醒第二系统,导致功耗增加)。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系统中也设置有中间件,但是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时无需借助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用于实现其他功能。且为了方便描述,下述各个实施例均以第二系统中未设置中间件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对此构成限定。
步骤303,通过目标中间件向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以便目标应用处理业务数据,目标应用是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中的应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中间件根据业务数据的处理需求,将业务数据发送至目标中间件所在第一系统中的目标应用,或,目标中间件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系统中的目标应用,即目标应用可以与目标中间件位于同一系统,也可以位于不同系统。
可选的,目标应用中设置有中间件SDK,并通过该中间件SDK实现对目标中间件的调用,进而实现与目标中间件之间的数据交互。
可选的,目标应用处理业务数据后,通过所在的系统对处理结果进行展示。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如图4所示,终端41向可穿戴式设备42发送包含短信通知的通信数据时,若RTOS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可穿戴式设备42即在RTOS的表盘界面上层显示短信通知43;终端41向可穿戴式设备42发送包含来电通知的通信数据时,若安卓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可穿戴式设备42即通过安卓系统的通话应用显示来电提醒44。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式设备中设置有双处理器,且由第一处理器运行第一系统,由第二处理器运行第二系统,当第一系统通过与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通信数据后,由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对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其中包含的业务数据,进而通过中间件将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中的应用以进行业务处理;由于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保持数据通信,因此能够避免因系统切换对数据通信的影响,保证可穿戴式设备与终端间数据通信的稳定性,且由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派发,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中的业务均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提高可穿戴式设备侧的业务响应速度。
此外,在第一处理器的功耗低于第二处理器的功耗的情况下,由于数据通信连接建立在低功耗的第一系统以及终端之间,因此在保证数据正常传输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可穿戴式设备的运行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的数据处理需求,终端向可穿戴式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1、第一系统独有数据,只能由第一系统处理;
此类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是对处理性能要求较低或弱交互场景下的数据,且只需要在第一系统侧对处理结果进行展示即可。
2、第二系统独有数据,只能由第二系统处理;
此类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是对处理性能要求较高或强交互场景下的数据,需要第二系统中的特定应用进行业务响应,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展示。比如,包含来电通知的通信数据,需要第二系统中的通话应用进行来电提醒。
3、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共有的数据,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均可处理;
此类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是对处理性能要求较低或弱交互场景下的数据,且根据系统的前台运行状态,可以由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进行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展示。比如,包含短信通知的通信数据,由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系统进行短信通知横幅提示。
当然,由于第一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通常为第二系统所需实现功能的子集,因此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数据还可以被分为两种(即上述第2、3两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保证目标中间件进行业务数据分发后,接收到该业务数据的系统能够通过应用正确处理该业务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中间件具备确定业务数据所对应的目标系统的功能,该目标系统即为负责处理该业务数据的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中间件具有识别第一系统独有数据、第二系统独有数据以及第一/第二系统共有数据的功能,或者,具有第二系统独有数据以及第一/第二系统共有数据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目标中间件的具体业务数据识别能力进行限定。
相应的,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目标中间件处理得到业务数据后,确定负责处理该业务数据的目标系统,从而通过目标中间件向目标系统中的目标应用发送业务数据。
下面将采用示例性的实施例分别对上述三种处理需求下业务数据的分发过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可穿戴式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第一通信数据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步骤502,通过目标中间件处理第一通信数据,得到第一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目标中间件为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
上述步骤501至502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1至302,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示意性的,如图6所示,以终端与可穿戴式设备进行蓝牙通信为例,终端中的应用产生业务数据后,首先向中间件发送业务数据,由中间件将业务数据处理为通信数据后,将通信数据发送至蓝牙,从而通过蓝牙连接向第一系统的蓝牙传输该通信数据。第一系统通过蓝牙连接接收到通信数据后,将通信数据发送至第一系统中的中间件进行处理,得到业务数据。
步骤503,通过目标中间件确定负责处理业务数据的目标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中间件中预先配置有业务数据与系统之间对应关系,处理第一通信数据得到业务数据后,目标中间件从该对应关系中,确定负责处理该业务数据的目标系统。示意性的,业务数据与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一所示。
表一
系统 | 业务数据 |
第一系统 | 业务A |
第二系统 | 业务B、业务C、业务D、业务E |
第一系统/第二系统 | 业务F、业务G |
可选的,目标中间件可以基于业务数据对应的应用包名和/或活动(Activity)名,从上述对应关系中确定出目标系统。
比如,当处理得到的业务数据对应业务A时,目标中间件将第一系统确定为目标系统。
步骤504,响应于目标系统为第一系统,通过目标中间件向第一系统中的目标应用发送业务数据。
当目标系统为第一系统时,由于目标中间件设置在第一系统中,因此可穿戴式设备可以直接通过目标中间件向第一系统中的目标应用发送业务数据,由目标应用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的,目标应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系统对处理结果进行展示,从而实现在可穿戴式设备侧提醒用户。
示意性的,如图6所示,第一系统的中间件将处理得到的业务数据分发至第一系统中的应用,由应用进行业务响应。
步骤505,通过目标中间件对目标应用的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通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应用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产生业务响应数据,该业务响应数据可以由用户交互产生,也可以由应用在进行数据过程中自动产生。当需要将业务响应数据反馈至终端时,目标应用即通过目标中间件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通信数据。本实施例中,目标应用即通过第一中间件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通信数据。其中,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通信数据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对第一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业务数据的逆过程。
可选的,目标应用中设置有中间件SDK,当需要向终端传输业务响应数据时,目标应用即通过中间件SDK调用目标中间件,由目标中间件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506,向终端发送第二通信数据,以便终端处理业务响应数据,第二通信数据通过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进一步的,可穿戴式设备(第一系统)通过数据通信连接向终端发送第二通信数据,相应的,终端通过数据通信连接接收到第二通信数据后,通过中间件对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业务响应数据,并将业务响应数据分发给终端中相应的应用。
其中,向终端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前,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第一系统中的通信协议栈对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协议封装,使其满足通信传输协议,从而通过通信组件传输经过协议封装后的第二通信数据。
本实施例中,目标中间件识别出业务数据由第一系统负责处理时,将处理后得到的业务数据分发至第一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数据处理,提高第一系统处理业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且,整个过程中第二系统保持休眠状态,有助于降低终端的功耗。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可穿戴式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第一通信数据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步骤702,通过目标中间件处理第一通信数据,得到第一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目标中间件为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
上述步骤701至702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1至302,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示意性的,如图8所示,以终端与可穿戴式设备进行蓝牙通信为例,终端中的应用产生业务数据后,首先向中间件发送业务数据,由中间件将业务数据处理为通信数据后,将通信数据发送至蓝牙,从而通过蓝牙连接向第一系统的蓝牙传输该通信数据。第一系统通过蓝牙连接接收到通信数据后,将通信数据发送至第一系统中的中间件进行处理,得到业务数据。
步骤703,通过目标中间件确定负责处理业务数据的目标系统。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503,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可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时,第二系统可能处于休眠状态,而处于休眠状态的第二系统无法应用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因此当确定出负责处理业务数据的目标系统为第二系统时,可穿戴式设备需要检测第二系统(即第二处理器)是否处于前台运行状态,若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则执行步骤705,若处于休眠状态,则执行步骤704。
步骤704,响应于目标系统为第二系统,且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在第二系统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二处理器由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二处理器处于休眠状态(此时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第一处理器通过产生中断的方式唤醒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接收到中断后,即由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
可选的,第二系统唤醒后处于前台运行状态,而第一系统则切换为后台运行状态,或者,唤醒后的第二系统处于后台运行状态,第一系统仍旧处于前台运行状态。
步骤705,通过目标中间件向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发送业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仅在第一系统中设置有中间件,因此为了使第二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正确接收到业务数据,第二系统中设置有第一系统中目标中间件对应的中间件代理(Middleware Proxy)。其中,中间件代理作为目标中间件与第二系统中应用之间的数据通信媒介,仅具有数据转发功能,并不具有对业务数据的处理功能。
相应的,当目标系统为第二系统时,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目标中间件向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发送处理得到的业务数据,由中间件代理将业务数据转发至上层应用。可选的,目标中间件通过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的UART向中间件代理发送业务数据。
示意性的,如图8所示,当业务数据只能由第二系统中的应用处理时,第一系统中的中间件将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系统的中间件代理。
步骤706,通过中间件代理向第二系统中的目标应用发送业务数据。
进一步的,中间件代理将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转发给第二系统中的目标应用,由目标应用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响应。
示意性的,如图8所示,中间件代理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系统中的应用,由该应用进行业务响应。
步骤707,通过目标中间件对目标应用的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通信数据。
目标应用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产生业务响应数据,该业务响应数据可以由用户交互产生,也可以由应用在进行数据过程中自动产生。比如,当业务数据为来电通知时,通话应用显示来电提醒界面后,用户可以在界面上执行接听或挂断操作,接听或挂断操作将产生对应的业务响应数据。
当需要将业务响应数据反馈至终端时(比如需要向终端反馈接听或挂断指令),目标应用即通过目标中间件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满足通信连接传输要求的第二通信数据。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系统中并未设置中间件,且第二系统并未与终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因此第二系统中的目标应用需要将业务响应数据转发至第一系统中的目标中间件,由目标中间件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执行后续的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目标应用为第二系统中的应用时,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获取目标应用产生的业务响应数据,从而通过中间件代理向目标中间件发送业务响应数据,进而通过目标中间件对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通信数据。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当业务数据为来电通知,且业务响应数据为接听指令时,第二系统中的通话应用通过调用中间件SDK,向中间件代理发送接听指令,由中间件代理将听指令转发至第一系统中的中间件。中间件接收到该接听指令后,即对接听指令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通信数据。
步骤708,向终端发送第二通信数据,以便终端处理业务响应数据,第二通信数据通过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由于可穿戴式设备仅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因此可穿戴式设备进一步通过该数据通信连接向终端发送第二通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系统向终端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前,需要通过通信协议栈对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协议封装),从而向终端发送处理后的第二通信数据。比如,第一系统首先通过蓝牙协议栈对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将处理后的第二通信数据发送至终端。
本实施例中,目标中间件识别出业务数据由第二系统负责处理时,将处理后得到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由该中间件代理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系统中的应用,保证第二系统对业务的及时响应;并且,通过设置中间件代理,无需在第二系统中设置中间件,有助于降低第二系统的系统复杂度。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可穿戴式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第一通信数据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步骤902,通过目标中间件处理第一通信数据,得到第一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目标中间件为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
上述步骤901至902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1至302,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示意性的,如图10所示,以终端与可穿戴式设备进行蓝牙通信为例,终端中的应用产生业务数据后,首先向中间件发送业务数据,由中间件将业务数据处理为通信数据后,将通信数据发送至蓝牙,从而通过蓝牙连接向第一系统的蓝牙传输该通信数据。第一系统通过蓝牙连接接收到通信数据后,将通信数据发送至第一系统中的中间件进行处理,得到业务数据。
步骤903,通过目标中间件确定负责处理业务数据的目标系统。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503,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904,响应于目标系统为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通过目标中间件向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目标系统中的目标应用发送业务数据。
由于同一时刻下,仅单一系统具有可穿戴式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控制权限(即可穿戴式设备的显示屏在同一时刻下仅能被一个系统使用),因此对于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共有数据,可穿戴式设备基于双系统的系统运行状态,将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系统确定为负责处理该业务数据的系统,并通过该系统中的目标应用进行业务数据处理响应。
可选的,响应于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目标中间件向第一系统中的目标应用发送业务数据;
响应于第二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目标中间件向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发送业务数据,从而通过中间件代理向第二系统中的目标应用发送业务数据。其中,中间件代理的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示意性的,如图10所示,当检测到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而第二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时,第一系统中的中间件向第一系统中的应用分发业务数据,由第一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业务处理响应;当检测到第二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而第一系统处于后台运行状态时,第一系统中的中间件向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发送业务数据,由中间件代理进一步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系统中的应用,最终由第二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业务处理响应。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中间件也可以先将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系统中的第一应用,并在检测到第二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时,通过第一系统中的应用将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系统中的第二应用(即目标应用)。其中,第一应用可以通过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的物理串口向第二应用发送该业务数据。比如,该物理串口可以为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检测到前台运行的系统在预设时长内由第一系统切换为第二系统,为了避免因快速切换系统导致业务遗漏,目标中间件向第一系统中的应用发送业务数据后,可以再次向第二系统中的应用发送业务数据,以便第二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业务数据处理和展示。
步骤905,通过目标中间件对目标应用的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通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目标应用目标中间件位于同一系统时(即第一系统中的应用),目标应用直接向目标中间件发送业务响应数据;当目标应用与目标中间件位于不同系统时(即第二系统中的应用),目标应用通过中间件代理向目标中间件发送业务响应数据。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目标应用与目标中间件位于不同系统时,目标应用还可以通过第一系统中的应用,向目标中间件转发业务响应数据(负责处理业务数据的系统可以是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处理),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906,向终端发送第二通信数据,以便终端处理业务响应数据,第二通信数据通过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708,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目标中间件识别出业务数据可以由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负责处理时,将处理后得到的业务数据发送至处于前台运行系统中的应用,从而通过前台运行系统对业务进行及时相应,提高业务响应的及时性。
结合上述实施例中,在一个示例性的例子中,当终端与可穿戴式设备之间通过蓝牙(BT)连接进行通信,终端与可穿戴式设备的软件框架如图11所示。
其中,终端1110中安装有应用,且该应用中设置有中间件SDK。通过该中间件SDK,应用可以向BT API发送数据,以便终端通过BT向其他设备发送数据,或者,获取终端通过BT接收到的数据。
可穿戴式设备1120中设置有第一系统1121和第二系统1122。其中,第一系统1121与终端1110通过蓝牙连接进行通信(终端1110和第一系统1121中均设置有BT Stack,而第二系统则未设置BT Stack),而第一系统1121和第二系统1122之间则通过物理串口进行通信(SPI和UART)。
终端1110通过蓝牙连接向可穿戴式设备1120发送第一系统的独有数据时,第一系统即通过目标中间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得到的业务数据分发至第一系统中的应用,由该应用进行业务响应。
终端1110通过蓝牙连接向可穿戴式设备1120发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共有数据时,第一系统即通过目标中间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基于第一系统1121和第二系统1122的前台运行状态,将处理得到的业务数据分发至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中的应用。其中,当第一系统1121处于前台运行状态时,第一系统1121将业务数据分发至第一系统中的应用;当第二系统1122处于前台运行状态时,第一系统通过中间件将业务数据发送至中间件代理(通过UART),由中间件代理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系统中的应用,或者,通过第一系统中的应用向第二系统中的应用转发该业务数据(通过SPI)。
终端1110通过蓝牙连接向可穿戴式设备1120发送第二系统的独有数据时,第一系统1121即通过UART将中间件处理得到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系统1122的中间件代理,由中间件代理向第二系统中的应用转发给业务数据,由该应用进行业务响应。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可穿戴式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
通信数据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所述第一通信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通信数据处理模块1202,用于通过目标中间件处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得到所述第一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中间件为所述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
业务数据发送模块1203,用于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以便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业务数据,所述目标应用是所述第一系统或所述第二系统中的应用。
可选的,所述业务数据发送模块1203,包括:
系统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确定负责处理所述业务数据的目标系统;
业务数据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目标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业务数据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第一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响应于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二系统,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发送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中间件代理向所述第二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唤醒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在所述第二系统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处理器由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
可选的,所述业务数据发送单元,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或所述第二系统,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业务数据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第一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响应于所述第二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发送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中间件代理向所述第二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响应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通信数据;
通信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以便所述终端处理所述业务响应数据,所述第二通信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可选的,所述响应数据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目标应用为所述第二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所述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获取所述业务响应数据;
通过所述中间件代理向所述目标中间件发送所述业务响应数据;
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对所述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通信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蓝牙通信组件通过物理串口通信。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功耗。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式设备中设置有双处理器,且由第一处理器运行第一系统,由第二处理器运行第二系统,当第一系统通过与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通信数据后,由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对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其中包含的业务数据,进而通过中间件将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中的应用以进行业务处理;由于可穿戴式设备通过第一系统与终端保持数据通信,因此能够避免因系统切换对数据通信的影响,保证可穿戴式设备与终端间数据通信的稳定性,且由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派发,保证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中的业务均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提高可穿戴式设备侧的业务响应速度。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式设备的结构方框图。本申请中的可穿戴式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310和存储器1320。
处理器1310至少包括第一处理器1311和第二处理器1312,其中,第一处理器1311用于运行第一系统,第二处理器1312用于运行第二系统,且第一处理器1311的功耗低于第二处理器1312的功耗,第一处理器1311的性能低于第二处理器1312的性能。处理器13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32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3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3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触摸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NPU用于实现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功能;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31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3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选地,该存储器13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3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3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可穿戴式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可穿戴式设备还包括通信组件1330和显示组件1340。其中,通信组件1330可以为蓝牙组件、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组件等等,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显示组件1340用于进行图形用户界面展示,和/或,接收用户交互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1311与通信组件1330之间通过物理串口通信连接,即在第一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第一系统与其他设备可以保持数据通信连接,从而通过数据通信连接进行数据通信。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可穿戴式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可穿戴式设备的限定,可穿戴式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可穿戴式设备中还包括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扬声器、麦克风、电源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可穿戴式设备,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所述第一系统是由第一处理器运行的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是由第二处理器运行的系统;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所述第一通信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通过目标中间件处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得到所述第一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中间件为所述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所述目标中间件用于确定负责处理所述业务数据的系统;
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以便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业务数据,所述目标应用是所述第一系统或所述第二系统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确定负责处理所述业务数据的目标系统;
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目标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目标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第一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响应于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二系统,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发送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中间件代理向所述第二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二系统,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发送所述业务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在所述第二系统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处理器由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目标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或所述第二系统,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第一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响应于所述第二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所述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发送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中间件代理向所述第二系统中的所述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通信数据;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以便所述终端处理所述业务响应数据,所述第二通信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对所述目标应用的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通信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应用为所述第二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所述第二系统中的中间件代理获取所述业务响应数据;
通过所述中间件代理向所述目标中间件发送所述业务响应数据;
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对所述业务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通信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蓝牙通信组件通过物理串口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功耗。
1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可穿戴式设备,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所述第一系统是由第一处理器运行的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是由第二处理器运行的系统;
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所述第一通信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终端之间建立的数据通信连接传输;
通信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目标中间件处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得到所述第一通信数据中包含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中间件为所述第一系统中设置的中间件,所述目标中间件用于确定负责处理所述业务数据的系统;
业务数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中间件向目标应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以便所述目标应用处理所述业务数据,所述目标应用是所述第一系统或所述第二系统中的应用。
12.一种可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至少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01922.3A CN115226048B (zh) | 2021-04-14 | 2021-04-14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CT/CN2022/082053 WO2022218107A1 (zh) | 2021-04-14 | 2022-03-21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01922.3A CN115226048B (zh) | 2021-04-14 | 2021-04-14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26048A CN115226048A (zh) | 2022-10-21 |
CN115226048B true CN115226048B (zh) | 2024-06-11 |
Family
ID=83605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01922.3A Active CN115226048B (zh) | 2021-04-14 | 2021-04-14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26048B (zh) |
WO (1) | WO202221810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57880A (zh) * | 2022-11-18 | 2024-05-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5622592B (zh) * | 2022-12-20 | 2023-03-10 | 翱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音频数据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6066313A (ja) * | 2014-09-25 | 2016-04-28 | 綜合警備保障株式会社 | 警備業務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警備業務支援方法 |
CN106611310A (zh) * | 2015-08-14 | 2017-05-03 |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的方法、穿戴式电子设备和系统 |
CN109102854A (zh) * | 2018-08-28 | 2018-12-28 | 苏州德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穿戴检测的医疗物联网检测系统 |
CN110535978A (zh) * | 2019-10-08 | 2019-12-03 | 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492564A (zh) * | 2020-12-08 | 2021-03-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系统切换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03742B (zh) * | 2014-04-21 | 2015-10-11 | Nat Univ Tsing Hua | 多核心處理器系統及其排程方法 |
CN106406494B (zh) * | 2016-08-29 | 2019-07-12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器调度的方法及终端 |
CN106604369B (zh) * | 2016-10-26 | 2020-01-03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模式切换功能的终端设备 |
CN108271116B (zh) * | 2017-12-30 | 2020-08-21 | 广州柏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实时通讯系统和方法 |
-
2021
- 2021-04-14 CN CN202110401922.3A patent/CN115226048B/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3-21 WO PCT/CN2022/082053 patent/WO202221810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6066313A (ja) * | 2014-09-25 | 2016-04-28 | 綜合警備保障株式会社 | 警備業務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警備業務支援方法 |
CN106611310A (zh) * | 2015-08-14 | 2017-05-03 |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的方法、穿戴式电子设备和系统 |
CN109102854A (zh) * | 2018-08-28 | 2018-12-28 | 苏州德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穿戴检测的医疗物联网检测系统 |
CN110535978A (zh) * | 2019-10-08 | 2019-12-03 | 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智能穿戴式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492564A (zh) * | 2020-12-08 | 2021-03-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系统切换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218107A1 (zh) | 2022-10-20 |
CN115226048A (zh) | 2022-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226048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30409355A1 (en) | Method for displaying application interfac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240345855A1 (en) | Application start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10543333B (zh) | 针对处理器的休眠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 |
US20240045702A1 (en) | User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4647452B (zh) | 系统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521283A (zh) |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2218106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40356828A1 (en) | Method for maintain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15129143A (zh) | 锁屏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3185152A1 (zh) |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40338224A1 (en) | Application star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WO2024032140A1 (zh) | 息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079808B (zh) | 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3116237A1 (zh) |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WO2024109290A1 (zh) | 应用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3236516A1 (zh) | 语音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309252A (zh) | 音乐控制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可穿戴式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8502886A (zh) | 应用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WO2022179283A1 (zh) | 推送消息的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 |
CN118193093A (zh) |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795501A (zh) | 主题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CN116795810A (zh) | 词条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CN115842692A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15334621A (zh) | 通信事件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