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9369B - 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9369B
CN115079369B CN202210577043.0A CN202210577043A CN115079369B CN 115079369 B CN115079369 B CN 115079369B CN 202210577043 A CN202210577043 A CN 202210577043A CN 115079369 B CN115079369 B CN 115079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optical lens
determining
distance
voic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70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9369A (zh
Inventor
张焱
张华宾
王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u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70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9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9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9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9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9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镜头模组,镜头模组包括:光学镜头以及驱动光学镜头运动的音圈马达,方法包括:确定镜头模组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确定镜头模组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以及根据夹角θ和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驱动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电流I。

Description

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采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用户在使用相机拍摄时,常常需要对焦,而现有的对焦的方式主要有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两种。目前,能够实现自动对焦的镜头模组中一般都设置有音圈马达。音圈马达能够驱动光学镜头,使得光学镜头和镜头模组中的图像采集单元的距离等于像距,从而图像采集单元能够采集到清晰图像。
激光辅助对焦是已知的一种自动对焦方法,激光辅助对焦由于不需要根据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进行辅助对焦,因此可以在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中使用。
但是激光辅助对焦的准确性容易受到镜头模组中光学镜头以及线圈的重量的影响。由于镜头模组中的光学镜头具有一定重量,音圈马达中设置有一定重量的线圈(该线圈也安装于光学镜头上),从而光学镜头和线圈的重量会对对焦的过程产生影响。并且由于线圈的运动方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反方向的夹角有所不同,光学镜头和线圈的的重力分量有所不同,因而不同的重力分量所对应的驱动光学镜头所需的驱动力也有所不同,从而通过线圈的对焦驱动电流的大小也有所不同。由于现有的激光辅助对焦方法没有考虑在不同姿态下线圈运动方向的重力分量有所不同,因此现有的激光辅助对焦方法无法实现准确地在不同姿态下的对焦。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镜头模组中的音圈马达的线圈运动方向的相对重力分量有所不同,从而使得镜头模组不能在不同姿态下准确地对焦,并拍摄出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镜头模组,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镜头模组中的音圈马达的线圈运动方向的相对重力分量有所不同,从而使得镜头模组无法实现在不同姿态下准确地对焦,进而使得镜头模组无法迅速的拍摄出清晰的图像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镜头模组包括:光学镜头以及驱动所述光学镜头运动的音圈马达,方法包括:确定镜头模组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确定镜头模组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以及根据夹角θ和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驱动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电流I。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装置,镜头模组包括:光学镜头以及驱动光学镜头运动的音圈马达,方法包括:确定镜头模组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确定镜头模组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以及根据夹角θ和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驱动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电流I。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光学镜头、测距传感器、音圈马达、姿态传感器、图像采集单元以及控制电路板,其中测距传感器设置于光学镜头上;姿态传感器与音圈马达连接;图像采集单元设置于光学镜头的后侧;控制电路板包括处理器和马达驱动模块,并且其中处理器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确定镜头模组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确定镜头模组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以及根据夹角θ和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驱动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电流I。
由于线圈的运动方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有所不同,光学镜头和线圈的的重力分量有所不同,因而音圈马达驱动光学镜头时所需的驱动电流I也不同。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考虑了在不同姿态下的线圈运动方向的重力分量有所不同这一影响因素,并根据预先确定的镜头模组在不同姿态下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和预先确定的不同姿态下的镜头模组与目标对象间的物距u,求得了音圈马达驱动光学镜头时所需的对焦驱动电流I。从而,本申请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使得镜头模组能够实现准确地在不同姿态下对焦,并能够拍摄出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镜头模组中的音圈马达的线圈运动方向的相对重力分量有所不同,从而使得镜头模组不能在不同姿态下准确地对焦,并拍摄出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实施例1所述的镜头模组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实施例1所述的镜头模组的拆解示意图;
图1C是根据本实施例1所述的处理器与测距传感器、姿态传感器以及马达驱动模块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1所述的镜头模组光学对焦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实施例1所述的光学镜头和图像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为像距v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实施例1所述的光学镜头和图像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为最小像距vmin的示意图;
图3C是根据本实施例1所述的光学镜头和图像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为最大驱动行程Smax与最小像距vmin的和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1所述的音圈马达的驱动电流i与光学镜头的驱动行程s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1所述的5个样本(音圈马达中的线圈和光学镜头)的启动电流Istart与夹角θ的折线关系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施例1所述的5个样本(音圈马达中的线圈和光学镜头)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夹角θ的折线关系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1所述的计算对焦驱动电流的I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施例2所述的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图1A是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镜头模组100的示意图。图1B进一步示出了镜头模组100的拆解示意图。参考图1A和图1B所示,该镜头模组100包括:光学镜头110、测距传感器120、音圈马达130、姿态传感器140、图像采集单元150以及控制电路板160。其中,测距传感器120设置于光学镜头110上,用于测量光学镜头110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音圈马达130用于驱动光学镜头110,实现对焦。姿态传感器140用于测量与镜头模组100相关的姿态信息。图像采集单元150设置于光学镜头110的后侧,用于采集通过光学镜头110形成的影像。控制电路板160包括处理器161和马达驱动模块162。其中,马达驱动模块162用于控制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处理器161与测距传感器120、姿态传感器140以及马达驱动模块162通信连接。其中,图1C示出了处理器161与测距传感器120、姿态传感器140以及马达驱动模块162通信连接示意图。
此外,尽管图中未示出,音圈马达130还包括线圈,该线圈固定于光学镜头110。光学镜头110例如通过弹片等弹性回复装置与音圈马达130连接。从而在对线圈施加驱动电流后,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克服弹性回复装置的弹性回复力进行线性位移。从而施加的驱动电流越大,则光学镜头110的驱动行程也越大。
并且作为实例,图像采集单元150例如可以是CMOS图像传感器。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该方法由处理器161实施。图2示出了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2:确定镜头模组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
S204:确定光学镜头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以及
S206:根据夹角θ和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驱动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电流I。
具体地,在镜头模组100进行光学对焦时,处理器161首先根据姿态传感器140测量的姿态信息确定镜头模组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S202)。其中,以重力加速度g的反方向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为负方向。当镜头模组100的朝向与重力加速度g的反方向重合时,夹角θ为0°,当镜头模组100的朝向与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重合时,夹角θ为180°。
然后,处理器161利用测距传感器120测得镜头模组100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S204)。
最后,处理器161根据所确定的夹角θ以及物距u计算出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进行对焦的的对焦驱动电流I(S206)。
从而,音圈马达130中的线圈在对焦驱动电流I后,音圈马达130开始驱动镜头模组100中的光学镜头130,并将光学镜头130调整到恰好能使得图像采集单元150采集到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位置。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激光辅助对焦的准确性容易受到镜头模组100中光学镜头110以及线圈的重量的影响。由于镜头模组100中的光学镜头110具有一定重量,音圈马达130中设置有一定重量的线圈(该线圈也安装于光学镜头110上),从而光学镜头110和线圈的重量会对对焦的过程产生影响。并且由于线圈的运动方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反方向的夹角有所不同,光学镜头110和线圈的的重力分量有所不同,因而不同的重力分量所对应的驱动光学镜头110所需的驱动力也有所不同,从而通过线圈的对焦驱动电流的大小也有所不同。由于现有的激光辅助对焦方法没有考虑在不同姿态下线圈运动方向的重力分量有所不同,因此现有的激光辅助对焦方法无法实现准确地在不同姿态下的对焦。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根据由姿态传感器140测得的镜头模组100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和由测距传感器120测得的镜头模组100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电流I。因此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现有的激光辅助对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镜头模组100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对根据激光辅助对焦方法所确定的对焦驱动电流I进行修正。从而避免了光学镜头110以及线圈的重量对镜头模组100的自动对焦过程的干扰。从而,使得镜头模组100能够在不同姿态下准确地对焦,并能够拍摄出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镜头模组100中的音圈马达130的线圈运动方向的相对重力分量有所不同,从而使得镜头模组100不能在不同姿态下准确地对焦,并拍摄出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根据夹角θ和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电流I的操作,包括:根据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行程S;根据夹角θ确定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启动电流Istart和镜头模组100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其中在驱动电流Istart大于等于启动电流Istart的情况下,光学镜头110开始移动,并且最大驱动行程Smax为音圈马达130在施加最大驱动电流Imax的情况下所对应的驱动行程;以及根据对焦驱动行程S、启动电流Istart和最大驱动行程Smax,确定对焦驱动电流I。
具体地,在处理器161确定物距u后,即可根据测量得到的物距u确定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行程S。使得音圈马达130以对焦驱动行程S驱动光学镜头110后,通过光学镜头110形成的目标对象的像平面恰好与图像采集单元150重叠。即图像采集单元150与光学透镜110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光学镜头110与像平面之间的像距v。
并且,在处理器161确定夹角θ后,即可确定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启动电流Istart和镜头模组100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其中启动电流Istart表示光学镜头110在音圈马达130的驱动下开始运动的驱动电流值,最大驱动行程Smax为音圈马达130在施加最大驱动电流Imax的情况下驱动光学镜头110所到达的驱动行程。其中,最大驱动电流Imax例如是音圈马达130的额定值,可以从音圈马达130的产品参数中获取。
然后,处理器161进一步根据所确定的对焦驱动行程S、启动电流Istart和最大驱动行程Smax,确定对焦驱动电流I。
正如现有技术中所述的,由于镜头模组100中光学镜头110与线圈的重力分量的影响,仅仅根据对焦驱动行程S计算得到的对焦驱动电流I所产生得驱动力不能将光学镜头110驱动到与对焦驱动行程对应的位置。因此,在计算对焦驱动电流I时,不仅要考虑到对焦驱动行程S,还需要考虑光学镜头110与线圈的重力分量的干扰并进行修正。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使用的镜头模组100都是购买的完整的模组,因此用户无法对光学镜头110与线圈的重量进行测量(拆卸镜头模组100并测量光学镜头110与线圈的重量,会增加经济成本,还可能会对镜头模组100造成损害)。
有鉴于此,发明人通过测量数据发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测量夹角θ即能确定启动电流Istart和最大驱动行程Smax,并且通过对焦驱动行程S、启动电流Istart和最大驱动行程Smax就能够确定对焦驱动电流I。而又由于启动电流Istart和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大小受到光学镜头110与线圈的重力分量的影响,因此通过对焦驱动行程S、启动电流Istart和最大驱动行程Smax确定的对焦驱动电流I,能够消除光学镜头110与线圈的重力分量对于镜头模组100对焦的影响。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消除光学镜头110与线圈的重力分量对于镜头模组100对焦的影响的同时,进而避免了对镜头模组100的破坏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根据物距u确定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行程S的操作,包括:根据物距u和光学镜头110的焦距f,确定光学镜头110与目标对象的像平面之间的像距v;以及根据像距v以及光学镜头110的最小像距vmin确定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行程S,其中最小像距vmin为光学镜头110处于超焦距H的情况下的像距,并且在光学镜头110处于超焦距H的情况下驱动行程为零。
具体地,处理器161确定完物距u后,根据测量的得到的物距u和光学镜头110的焦距f,确定光学镜头110与目标对象的像平面之间的像距v。其中,像距v可由如下公式求得:
1/f=1/u+1/v.....................................................(1)
其中,f表示光学镜头110的焦距,u表示镜头模组110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v表示光学镜头110与像平面之间的像距。
然后,处理器161根据像距v和光学镜头110的最小像距vmin,就能够确定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行程S。图3A示出了光学镜头110和图像采集单元150之间的距离为像距v的示意图。参考图3A所示,当光学镜头110和图像采集单元150之间的距离等于像距v时,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行程S等于像距v减去最小像距vmin。根据像距v和光学镜头110的最小像距vmin,确定对焦驱动行程S的公式如下:
S=v-vmin.......................................................(2)
其中,S表示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行程,v表示光学镜头110与目标对象的像平面之间的像距,vmin表示光学镜头110的最小像距。
图3B示出了光学镜头110和图像采集单元150之间的距离为最小像距vmin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行程为零。参考图3B所示,当光学镜头110和图像采集单元150之间的距离等于最小像距vmin时,此时的光学镜头110的驱动行程等于0。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根据物距u确定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行程S,避免了利用测量装置测量对焦驱动行程S时,光线的明暗和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测量的结果产生误差的问题。
可选地,根据对焦驱动行程S、启动电流Istart和最大驱动行程Smax,确定对焦驱动电流I的操作,包括:根据光学镜头110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音圈马达130的最大驱动电流Imax以及启动电流Istart,确定镜头模组100的驱动斜率K,其中驱动斜率K用于指示驱动行程s与驱动电流i之间的斜率关系;根据启动电流Istart、驱动斜率K以及对焦驱动行程S,确定对焦驱动电流I。
具体地,处理器161根据夹角θ确定完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启动电流Istart以及镜头模组100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后,确定镜头模组100的驱动斜率K。并且其中,驱动斜率K能够表示驱动行程s与驱动电流i之间的斜率关系。
图3C示出了光学镜头110和图像采集单元150之间的距离为最大驱动行程Smax与最小像距vmin的和的示意图。参考图3C所示,当光学镜头110和图像采集单元150之间的距离等于最大驱动行程Smax与最小像距vmin相加时,此时的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驱动行程等于最大驱动行程Smax
图4示出了音圈马达130的驱动电流i与光学镜头110的驱动行程s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由图4可以看出,纵轴表示驱动电流i,横轴表示驱动行程s。驱动行程s与驱动电流i之间为线性关系,并且在横轴上有一段截距,截距表示启动电流Istart的大小。
并且根据图示可知,驱动电流i可由如下公式表示:
i=s/K+Istart.....................................................(3)
其中,i表示驱动电流,s表示驱动行程,K表示镜头模组100的驱动斜率,Istart表示音圈马达130的启动电流。
此外,由图示可知,驱动斜率K可由如下公式表示:
K=Smax/(Imax-Istart)..........................................(4)
其中,K表示驱动电流i与驱动行程s之间的斜率,Smax表示镜头模组100的最大驱动行程,Istart表示音圈马达130的启动电流,Imax表示音圈马达130的最大驱动电流。
因此,结合公式(2)、公式(3)和公式(4)可知,对焦驱动电流I可由如下公式表示:
I=(v-vmin)×1000/[Smax/(max-Istart)]+Istart....................(5)
其中,I表示对焦驱动电流,v表示像距,vmin表示最小像距,v-vmin表示对焦驱动行程S,Smax/(Imax-Istart)表示镜头模组100的驱动斜率K,Istart表示启动电流。并且其中,由于对焦驱动行程S的单位为毫米(mm),而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单位为微米(μm),因此在计算时需要将对焦驱动行程S的单位由毫米(mm)转变为微米(μm)。
发明人根据得到的大量的驱动电流i和驱动行程s的数据,得出如图4所示的驱动电流i和驱动行程s的关系示意图。发明人从该图发现,驱动电流i与驱动行程s之间为线性关系。并且,该直线不经过原点,在纵轴上具有一定的截距,该截距表示启动电流Istart。因此,发明人根据图示得出计算驱动电流i的公式:i=s/K+Istart
又由于发明人根据图示得出了计算驱动斜率K的公式:K=Smax/(Imax-Istart)。因此,将计算对焦驱动行程S的公式、计算驱动斜率K的公式以及计算驱动电流i结合,就得到了公式:i=(v-vmin)×1000/[Smax/(max-Istart)]+Istart
而在计算驱动电流i的公式中,最大驱动行程Smax以及启动电流Istart是能够根据夹角θ计算出来的,最大驱动电流Imax为音圈马达130的产品参数,最小像距vmin为光学镜头110的固定参数,像距v能够根据物距u和焦距f计算得到。因此,图4能够准确反映出驱动电流i与驱动行程s之间的关系,根据上述公式得到的对焦驱动电流I也更加准确。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通过准确的反映驱动电流i与对焦驱动行程s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更加准确地对焦驱动电流I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确定最小像距vmin的操作,包括:根据光学镜头110的光圈N和焦距f以及与镜头模组100对应的图像采集单元150的像素的直径C,确定光学镜头110的超焦距H;以及根据光学镜头110的超焦距H和焦距f确定最小像距vmin
具体地,处理器161先根据光学镜头110的光圈N和焦距f以及与镜头模组100对应的图像采集单元150的像素的直径C,确定光学镜头110的超焦距H。
光学镜头110的超焦距H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H表示光学镜头110的超焦距,C表示镜头模组100对应的图像采集单元150的像素的直径,f表示光学镜头110的焦距。
然后,处理器161根据计算得到的超焦距H和焦距f,确定最小像距vmin
最小像距vmin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vmin=f×H/(H-f).................................................(5)
其中,vmin表示光学镜头110的最小像距,H表示离光学镜头110最清晰的点到光学镜头110的距离,f表示光学镜头110的焦距。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通过确定超焦距H和焦距f,确定最小像距vmin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确定镜头模组100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的操作,包括:获取与镜头模组100的姿态相关的姿态信息;以及根据姿态信息确定夹角θ。
具体地,首先,处理器161控制姿态传感器140获取与镜头模组100的姿态相关的姿态信息。其中,姿态传感器140能够测量得到被测物体的三维姿态方位数据,因此处理器161能够根据获取得到镜头模组100的姿态信息。
然后,处理器161根据姿态信息确定夹角θ。
从而,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根据姿态传感器140所测量镜头模组100的姿态信息确定镜头模组100的朝向相对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能够实时计算镜头模组100的朝向相对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
可选地,根据夹角θ确定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启动电流Istart的操作,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基于余弦函数的启动电流确定模型,根据夹角θ确定启动电流Istart
具体地,确定启动电流确定模型,并根据启动电流确定模型和夹角θ确定启动电流Istart的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处理器161预先构建夹角θ与启动电流Istart的样本数据集。在不考虑重力加速度g变化的前提下,处理器161利用姿态传感器140获取镜头模组100姿态信息。其中,以重力加速度g的反方向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为负方向。当镜头模组100的朝向与重力加速度g的反方向重合时,夹角θ为0°,当镜头模组100的朝向与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重合时,夹角θ为180°。在0°~180°之间,每隔15°做一次行程曲线测试。并且考虑到对单个样本(音圈马达130中的线圈和光学镜头110)进行测试可能存在误差问题,因此选择5个样本,测试并得到共计65组行程曲线。其中,音圈马达130的驱动电压为3.3V,光学镜头110的重量为3g。表1A~表1C示出了在0°~180°时,5个样本的启动电流Istart的大小。
表1A
表1B
75° 90° 105° 120° 135°
1 35.2 30.6 26.2 22 18.2
2 36 31.8 27.2 23.2 19.6
3 35.6 31.2 26.6 22.6 19
4 38.4 34.4 29.6 25.5 22.1
5 35.6 31.2 26.6 22.6 19
表1C
150° 165° 180°
1 15.6 13.8 13
2 17 15.2 14.4
3 16.2 14.4 13.8
4 19.1 17.3 16.7
5 16.4 14.4 13.6
图5示出了5个样本的启动电流Istart与夹角θ的折线关系示意图。处理器161利用概率论的方法,拟合出一条曲线。并且参考图5可知,拟合后得到的启动电流Istart与夹角θ的曲线近似为余弦曲线。
然后,处理器161构建基于余弦函数的启动电流确定模型,启动电流确定模型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Istart=IUstart+IACstart×cosθ.........................................(7)
其中,Istart为启动电流,IUstart为启动电流均值,IACstart为均差电流值。并且其中,IUstart和IACstart为待定系数。
此外,处理器161利用梯度下降算法训练启动电流确定模型,并确定该启动电流确定模型适用于求得启动电流Istart
最后,处理器161将构建的样本数据集代入到启动电流确定模型中,就能够得到启动电流均值IUstart和均差电流值IACstart,从而就能够确定启动电流确定模型。得到启动电流确定模型后,将确定的夹角θ代入到启动电流确定模型中,就能够得到启动电流Istart
由于启动电流确定模型是基于大量的样本数据确定的,因此由启动电流确定模型得出的启动电流Istart更加准确。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根据样本数据集以及启动电流确定模型,得到更加准确的启动电流Istart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根据夹角θ确定镜头模组100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操作,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基于余弦函数的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根据夹角θ确定最大驱动行程Smax
具体地,确定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并根据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和夹角θ确定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处理器161预先构建夹角θ与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样本数据集。其中,构建夹角θ与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样本数据集的预备步骤,和构建夹角θ与启动电流Istart的样本数据集的预备步骤相同。
表2A~表2C示出了在0°~180°时,5个样本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大小。
表2A
15° 30° 45° 60°
1 399 400 410 429 453
2 374 379 393 409 434
3 375 381 392 409 434
4 333 337 350 366 388
5 372 375 385 403 422
表2B
75° 90° 105° 120° 135°
1 479 508 535 562 584
2 459 487 515 538 560
3 457 483 512 536 556
4 414 439 468 493 516
5 450 478 505 530 552
表2C
150° 165° 180°
1 601 611 617
2 575 586 591
3 572 583 586
4 532 544 547
5 570 581 587
图6示出了5个样本的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夹角θ的折线关系示意图。处理器161利用概率论的方法,拟合出一条曲线。并且参考图6可知,拟合后得到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与夹角θ的曲线近似为余弦曲线。
然后,处理器161构建基于余弦函数的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Smax=SUmax+SACmax×cosθ............................................(8)
其中,Smax为镜头模组100与夹角θ对应的最大驱动行程,SUmax为最大驱动行程均值,SACmax为最大驱动行程均差。并且其中,SUmax和SACmax为待定系数。
此外,处理器161利用梯度下降算法训练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并确定该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适用于求得最大驱动行程Smax
最后,处理器161将构建的样本数据集代入到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中,就能够得到最大驱动行程均值SUmax和最大驱动行程均差SACmax,从而就能够确定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得到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后,将确定的夹角θ代入到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就能够得到最大驱动行程Smax
由于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是基于大量的样本数据确定的,因此由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得出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更加准确。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根据样本数据集以及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得到更加准确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技术效果。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计算得到对焦驱动电流I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考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得到对焦驱动电流I的方法步骤如下:
S702:在不考虑重力加速度g变化的前提下,利用姿态传感器140获取镜头模组100的姿态信息。其中,以重力加速度g的反方向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为负方向。当镜头模组100的朝向与重力加速度g的反方向重合时,夹角θ为0°,当镜头模组100的朝向与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重合时,夹角θ为180°。
并且考虑到对单个样本(音圈马达130中的线圈和光学镜头110)进行测试可能存在误差问题,因此选择5个样本,测试并得到共计65组行程曲线,构成样本数据集。其中,音圈马达130的驱动电压为3.3V,光学镜头110的重量为3g。
S704:处理器161根据获取到的姿态信息,确定夹角θ。
S706:处理器161利用概率论的方法,拟合得到启动电流曲线。处理器161根据拟合得到的启动电流曲线,构建启动电流确定模型。启动电流确定模型由如下公式表示:Istart=IUstart+IACstart×cosθ。设启动电流Istart的平均值为IUstart,启动电流Istart的均差为IACstart,并且其中IUstart和IACstart为待定系数。
S708:处理器161利用概率论的方法,拟合得到最大驱动行程曲线。处理器161根据拟合得到的最大驱动行程曲线,构建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由如下公式表示:Smax=SUmax+SACmax×cosθ。设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平均值为SUmax,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均差为SACmax,并且其中SUmax和SACmax为待定系数。
S710:处理器161确定最大驱动电流Imax。其中最大驱动电流Imax为音圈马达130的产品参数。
S712:处理器161根据得到的启动电流曲线和最大驱动行程曲线得出驱动斜率曲线。并根据驱动斜率曲线得出计算驱动斜率K的公式:K=Smax/(Imax-Istart)。其中,K表示驱动电流i与驱动行程s之间的斜率,Smax表示镜头模组100的最大驱动行程,Istart表示音圈马达130的启动电流,Imax表示音圈马达130的最大驱动电流。
S714:处理器161得出的在不同夹角θ下,驱动电流i的公式为:i=s/K+Istart
S716:处理器161确定图像采集单元150的单个像素的直径大小、光学镜头110的光圈N、光学镜头110的焦距f以及镜头模组110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并利用公式1/f=1/u+1/v计算得到光学镜头110与像平面之间的像距v。
S718:处理器161根据公式计算得到超焦距H。然后,处理器161再根据公式vmin=f×H/(H-f)计算得到最小像距vmin
S720:然后,处理器161得出像距v与对焦驱动电流I的关系式:v=vmin+(I-Istart)×K。最后,处理器161得出对焦驱动电流I、物距v和夹角θ的关系式:I=(v-vmin)×1000/[Smax/(Imax-Istart)]+Istart,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对焦驱动电流I。
此外,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达到了使得镜头模组100能够实现准确地在不同姿态下对焦,并能够拍摄出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镜头模组100中的音圈马达130的线圈运动方向的相对重力分量有所不同,从而使得镜头模组100不能在不同姿态下准确地对焦,并拍摄出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技术问题。
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关于处理器161的详细操作,可以参考上文本实施例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内容。从而根据本实施例,达到了使得镜头模组100能够实现准确地在不同姿态下对焦,并能够拍摄出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镜头模组100中的音圈马达130的线圈运动方向的相对重力分量有所不同,从而使得镜头模组100不能在不同姿态下准确地对焦,并拍摄出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镜头模组100的光学对焦装置800,该装置8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8所示,该装置800包括:包括:夹角θ确定模块810,用于确定镜头模组100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物距u确定模块820,用于确定镜头模组100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以及对焦驱动电流I确定模块830,用于根据夹角θ和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电流I。
可选地,根据夹角θ和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电流I的操作,包括:对焦驱动行程S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行程S;最大驱动行程Smax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夹角θ确定音圈马达驱动光学镜头的启动电流Istart和镜头模组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其中在驱动电流I大于等于启动电流Istart的情况下,光学镜头开始移动,并且最大驱动行程Smax为音圈马达在施加最大驱动电流Imax的情况下所对应的驱动行程;以及对焦驱动电流I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对焦驱动行程S、启动电流Istart和最大驱动行程Smax,确定对焦驱动电流I。
可选地,根据物距u确定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对焦驱动行程S的操作,包括:像距v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物距u和光学镜头110的焦距f,确定光学镜头110与目标对象的像平面之间的像距v;以及对焦驱动行程S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像距v以及光学镜头110的最小像距vmin确定对焦驱动行程S,其中最小像距vmin为光学镜头110处于超焦距H的情况下的像距,并且在光学镜头110处于超焦距H的情况下音圈马达130对光学镜头110的驱动行程为零。
可选地,根据对焦驱动行程S、启动电流Istart和最大驱动行程Smax,确定对焦驱动电流I的操作,包括:驱动斜率K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镜头模组100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音圈马达130的最大驱动电流Imax以及启动电流Istart,确定镜头模组100的驱动斜率K,其中驱动斜率K用于指示驱动电流i与驱动行程s之间的斜率关系;对焦驱动电流I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启动电流Istart、驱动斜率K以及对焦驱动行程S,确定对焦驱动电流I。
可选地,确定最小像距vmin的操作,包括:超焦距H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光学镜头110的光圈N和焦距f以及与镜头模组100对应的影像传感器的像素的直径C,确定光学镜头110的超焦距H;以及最小像距vmin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光学镜头110的超焦距H和焦距f确定最小像距vmin
可选地,确定镜头模组100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的操作,包括:姿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镜头模组100的姿态相关的姿态信息;以及夹角θ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姿态信息确定夹角θ。
可选地,根据夹角θ确定音圈马达130驱动光学镜头110的启动电流Istart的操作,包括:启动电流Istart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基于余弦函数的启动电流确定模型,根据夹角θ确定启动电流Istart
可选地,根据夹角θ确定镜头模组100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操作,包括:最大驱动行程Smax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基于余弦函数的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根据夹角θ确定最大驱动行程Smax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从而,本申请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使得镜头模组能够实现准确地在不同姿态下对焦,并能够拍摄出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镜头模组中的音圈马达的线圈运动方向的相对重力分量有所不同,从而使得镜头模组不能在不同姿态下准确地对焦,并拍摄出清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所述镜头模组包括:光学镜头以及驱动所述光学镜头运动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镜头模组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
确定所述镜头模组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以及
根据所述夹角θ和所述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所述音圈马达驱动所述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电流I,其中
根据所述夹角θ和所述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所述音圈马达驱动所述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电流I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所述音圈马达驱动所述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行程S;
根据所述夹角θ确定所述音圈马达驱动所述光学镜头的启动电流Istart和所述镜头模组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流Istart大于等于所述启动电流Istart的情况下,所述光学镜头开始移动,并且所述最大驱动行程Smax为所述音圈马达在施加最大驱动电流Imax的情况下所对应的驱动行程;以及
根据所述对焦驱动行程S、所述启动电流Istart和所述最大驱动行程Smax,确定所述对焦驱动电流I;
根据所述物距u确定所述音圈马达驱动所述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行程S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物距u和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f,确定所述光学镜头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像平面之间的像距v;以及
根据所述像距v以及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小像距vmin确定所述对焦驱动行程S,其中所述最小像距vmin为所述光学镜头处于超焦距H的情况下的像距,并且在所述光学镜头处于超焦距H的情况下所述音圈马达对所述光学镜头的驱动行程为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对焦驱动行程S、所述启动电流Istart和所述最大驱动行程Smax,确定所述对焦驱动电流I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镜头模组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所述音圈马达的最大驱动电流Imax以及所述启动电流Istart,确定所述镜头模组的驱动斜率K,其中所述驱动斜率K用于指示驱动电流i与驱动行程s之间的斜率关系,并且其中所述驱动电流i为施加在所述音圈马达上的电流,所述驱动行程s为所述光学镜头行进的距离;
根据所述启动电流Istart、所述驱动斜率K以及所述对焦驱动行程S,确定所述对焦驱动电流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最小像距vmin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N和焦距f以及与所述镜头模组对应的影像传感器的像素的直径C,确定所述光学镜头的超焦距H;以及
根据所述光学镜头的超焦距H和焦距f确定所述最小像距v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镜头模组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的操作,包括:
获取与所述镜头模组的姿态相关的姿态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夹角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夹角θ确定所述音圈马达驱动所述光学镜头的启动电流Istart的操作,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基于余弦函数的启动电流确定模型,根据所述夹角θ确定所述启动电流Istar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夹角θ确定所述镜头模组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的操作,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基于余弦函数的最大驱动行程确定模型,根据所述夹角θ确定所述最大驱动行程Smax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镜头、测距传感器、音圈马达、姿态传感器、图像采集单元以及控制电路板,其中
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上;
所述姿态传感器与所述音圈马达连接;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后侧;
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处理器和马达驱动模块,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所述镜头模组的朝向相对于重力加速度g反方向的夹角θ;
确定所述镜头模组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物距u;以及
根据所述夹角θ和所述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所述音圈马达驱动所述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电流I,其中
根据所述夹角θ和所述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所述音圈马达驱动所述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电流I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物距u确定在光学对焦时所述音圈马达驱动所述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行程S;
根据所述夹角θ确定所述音圈马达驱动所述光学镜头的启动电流Istart和所述镜头模组的最大驱动行程Smax,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流Istart大于等于所述启动电流Istart的情况下,所述光学镜头开始移动,并且所述最大驱动行程Smax为所述音圈马达在施加最大驱动电流Imax的情况下所对应的驱动行程;以及
根据所述对焦驱动行程S、所述启动电流Istart和所述最大驱动行程Smax,确定所述对焦驱动电流I;
根据所述物距u确定所述音圈马达驱动所述光学镜头的对焦驱动行程S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物距u和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f,确定所述光学镜头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像平面之间的像距v;以及
根据所述像距v以及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小像距vmin确定所述对焦驱动行程S,其中所述最小像距vmin为所述光学镜头处于超焦距H的情况下的像距,并且在所述光学镜头处于超焦距H的情况下所述音圈马达对所述光学镜头的驱动行程为零。
CN202210577043.0A 2022-05-25 2022-05-25 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镜头模组 Active CN115079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7043.0A CN115079369B (zh) 2022-05-25 2022-05-25 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镜头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7043.0A CN115079369B (zh) 2022-05-25 2022-05-25 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镜头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9369A CN115079369A (zh) 2022-09-20
CN115079369B true CN115079369B (zh) 2023-12-26

Family

ID=83249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7043.0A Active CN115079369B (zh) 2022-05-25 2022-05-25 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936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9072A (en) * 1991-06-05 1994-05-0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Distance measurement apparatus for camera, and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CN1116726A (zh) * 1994-04-12 1996-02-14 佳能株式会社 镜头控制装置
CN105793754A (zh) * 2013-12-04 2016-07-20 旭化成微电子株式会社 照相机模块的调整方法、镜头位置控制装置、以及线性运动设备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10735A (zh) * 2015-07-02 2018-02-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聚焦触发的系统和方法
CN110830707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镜头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589473A (zh) * 2020-01-03 2021-11-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的对焦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9072A (en) * 1991-06-05 1994-05-0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Distance measurement apparatus for camera, and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CN1116726A (zh) * 1994-04-12 1996-02-14 佳能株式会社 镜头控制装置
CN105793754A (zh) * 2013-12-04 2016-07-20 旭化成微电子株式会社 照相机模块的调整方法、镜头位置控制装置、以及线性运动设备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10735A (zh) * 2015-07-02 2018-02-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聚焦触发的系统和方法
CN110830707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镜头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589473A (zh) * 2020-01-03 2021-11-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的对焦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9369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9791B (zh) 一种马达线性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506164B2 (en) Depth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US10277809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US20160295097A1 (en) Dual camera autofocus
TWI515470B (zh) 使用多鏡頭的自動對焦系統及其方法
EP2043358A3 (en) Imaging apparatus, camera-shake correction device, camera-shake correc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1163313B (zh) 一种对包含音圈电机的镜头模组进行标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33795B (zh) 一种图像获取设备的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07742310B (zh) 一种双摄像头的夹角的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及存储装置
US20170310897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WO2018049791A1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的对焦补偿装置及其方法、摄像终端
US20160316123A1 (en) Control device, optical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06210527B (zh) 基于mems移动的pdaf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11213364A (zh) 拍摄设备的控制方法、拍摄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CN109328456B (zh) 一种拍摄装置及拍摄位置寻优的方法
JP5857712B2 (ja) ステレオ画像生成装置、ステレオ画像生成方法及びステレオ画像生成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5079369B (zh) 镜头模组的光学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镜头模组
WO2018076529A1 (zh) 场景深度计算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298101B (zh) 云台旋转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无人机
CN110300252B (zh) 镜头倾斜矫正方法及装置
WO2021199168A1 (ja) 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方法及び撮像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CN108169996A (zh) 一种立体摄像模组马达特性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628678B2 (ja) 距離測定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距離測定方法
KR102061087B1 (ko) 비디오 프로젝터용 포커싱방법, 장치 및 저장매체에 저장된 프로그램
CN117716702A (zh) 图像拍摄方法、装置与可移动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