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8880B -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8880B
CN115078880B CN202210734168.XA CN202210734168A CN115078880B CN 115078880 B CN115078880 B CN 115078880B CN 202210734168 A CN202210734168 A CN 202210734168A CN 115078880 B CN115078880 B CN 1150788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rod
rod
phase
primary
mobil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41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8880A (zh
Inventor
吴青
程威
杜武
吴军超
宋志涛
王国良
熊艳斌
刘凯
吴新华
张玲
占才鹏
章虹
张岚
韩娜
周海芬
陈明山
王虹
陈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341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8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8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8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8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8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具有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移动台架是具有自动行驶功的AGV小车,移动台架能根据预先规划好的线路进行自动行驶及根据需要停止在规划好的线路上,移动台架上安装有自动接线模块,自动接线模块能对于被测的配电变压器的接线柱进行准确识别,自动接线模块能对将被测的配电变压器的对应的接线柱与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测试用接线端之间进行匹配的电连接。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测试速度更快、测试数据更准确可靠、测试更安全、综合成本更低、可实现自动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指配电系统中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有些地区将35千伏以下(大多数是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称为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安装配变的场所与地方,即是变电所。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安装或露天落地安装。
配电变压器是用于配电系统中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国内变压器产品按电压等级一般可分为特高压(750KV及以上)、超高压(500KV)变压器、220-110KV变压器、35KV及以下变压器。配电变压器通常是指运行在配电网中电压等级为10-35KV、容量为6300KVA及以下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的电力变压器。配电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当一次绕组通以交流电时,就产生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通过铁芯导磁作用,就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交流电动势。二次感应电动势的高低与一二次绕组匝数的多少有关,即电压大小与匝数成正比。主要作用是传输电能,因此,额定容量是它的主要参数。额定容量是一个表现功率的惯用值,它是表征传输电能的大小,以kVA或MVA表示,当对变压器施加额定电压时,根据它来确定在规定条件下不超过温升限值的额定电流。较为节能的电力变压器是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其最大优点是,空载损耗值特低。最终能否确保空载损耗值,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当在产品结构布置时,除要考虑非晶合金铁心本身不受外力的作用外,同时在计算时还须精确合理选取非晶合金的特性参数。
现阶段对于配电变压器需要进行出厂检验时及正式在线使用前测试,通常是将不同的仪器分别与配电变压器相连接,对其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中需要人工对不同的检测仪器进行接线,使得检验流程繁琐,耗费人工,工作效率低下,检验成本较高,为了提测试的效率,行业内研发成功了缩合测试平台。
CN114325499A公开了一种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包括移动台架、工控机,所述工控机安装在移动台架的上方,用以实现人机交互;所述变压器变比测试仪、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仪、变压器空载负载测试仪依次叠放安装在移动台架的中部一侧;所述变频程控电源安装在移动台架的中部另一侧;所述集成测量线路切换单元安装在移动台架的中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升压器安装在移动台架上;所述工控机、变压器变比测试仪、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仪、变压器空载负载测试仪、变频程控电源以及升压器均连接到集成测量线路切换单元。其集成度高,避免重复接线,检验流程简单,节约人工,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CN214201623U公开了一种综合型能效测试平台,包括开关柜、整流装置、直流母线、异步电机逆变支路、变频电机逆变支路、充电桩能效检测支路、变压器能效检测支路、被试电机检测电路;所述被试电机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低压测量装置、被试电机接线箱、被试电机、负载电机、负载电机接线箱、负载电机逆变器,负载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负载电机接线箱、负载电机逆变器接入直流母线;所述变压器能效检测支路包括被试变压器、变压器负载、第六开关、第一断路器、第三断路器,所述充电桩能效检测支路包括被试充电桩、充电桩负载、第五开关、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其可实现在一个平台上同时对不同容量、不同类型的电机、充电桩及变压器开展能效测试的功能。
然而,现阶段,配电变压器的测试还存在以下缺陷:1、测试数据量大、需要不断地接线、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不能自动接线;2、测试效率低、不能自动测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揭示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具有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移动台架是具有自动行驶功的AGV小车,移动台架能根据预先规划好的线路进行自动行驶及根据需要停止在规划好的线路上,移动台架上安装有自动接线模块,自动接线模块能对于被测的配电变压器的接线柱进行准确识别,自动接线模块能对将被测的配电变压器的对应的接线柱与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测试用接线端之间进行匹配的电连接。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测配电变压器的初级A相接线柱下方的初级A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初级A相识别部件,初级B相接线柱下方的初级B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初级B相识别部件,初级C相接线柱下方的初级C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初级C相识别部件,次级a相接线柱下方的次级a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a相识别部件,次级b相接线柱下方的次级b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b相识别部件,次级c相接线柱下方的次级c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c相识别部件,次级零线接线柱下方的次级零线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零线识别部件。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测配电变压器的初级A相接线柱下方的初级A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初级A相识别部件,初级B相接线柱下方的初级B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初级B相识别部件,初级C相接线柱下方的初级C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初级C相识别部件,次级a相接线柱下方的次级a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a相识别部件,次级b相接线柱下方的次级b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b相识别部件,次级c相接线柱下方的次级c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c相识别部件,次级零线接线柱下方的次级零线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零线识别部件。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部件为条形码或两维码,任意两个识别部件相互可区分。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读取部件为可读取识别部件的器件或部件。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部件是无线射频卡。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读取部件为无线射频读取设备。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规划好的线路由多块区域构成,相邻的区域之间具有移动台架可通过的横向通道,或者相邻的区域之间具有移动台架可通过的纵向通道,靠近边缘的区域同时具有可通过移动台架的横向通道及纵向通道。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接线模块由第一竖杆、第一横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第六竖杆、第七竖杆、第八竖杆、第九竖杆、第十竖杆、第十一竖杆、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一读取部件、第二读取部件、第三读取部件、第四读取部件、第五读取部件、第六读取部件、第七读取部件构成;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相互平行,第一竖杆的下端固定在移动台架上,第一竖杆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的一端,第二竖杆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的另一端,第三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横杆的中部,第一竖杆与第一横杆相垂直,第一竖杆的轴线、第一横杆的轴线、第二竖杆的轴线、第三竖杆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竖杆的长度大于第三竖杆的长度,第三竖杆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杆的长度;第二竖杆的下端连接在第一纵杆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四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的一端,第六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的中部的下表面上,第七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的另一端,第四竖杆、第六竖杆、第七竖杆是相互平行的,第四竖杆与第二竖杆相平行,第一读取部件套装在第四竖杆上,第二读取部件套装在第六竖杆上,第三读取部件套装在第七竖杆上;第一纵杆的轴线与第二竖杆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纵杆的轴线、第四竖杆的轴线、第六竖杆的轴线、第七竖杆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四竖杆、第六竖杆、第七竖杆相平行,第一纵杆的轴线与第一横杆的的轴线相垂直且异面;第三竖杆的下端连接在第二纵杆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八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的一端,第九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的下表面上,第十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的下表面上,第十一竖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的另一端,第九竖杆比第十竖杆更靠近第八竖杆,第十竖杆比第九竖杆更靠近第十一竖杆,第三竖杆、第八竖杆、第九竖杆、第十竖杆、第十一竖杆是相互平行的,第四读取部件套装在第八竖杆上,第五读取部件套装在第九竖杆上,第六读取部件套装在第十竖杆上,第七读取部件套装在第十一竖杆上,第二纵杆的轴线与第三竖杆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的轴线、第八竖杆的轴线、第九竖杆的轴线、第十竖杆的轴线、第十一竖杆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与第一纵杆相平行;第一竖杆的下端安装有可使第一竖杆上升、下降及沿第一竖杆的轴线转动的传动部件;第一竖杆、第一横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第六竖杆、第七竖杆、第八竖杆、第九竖杆、第十竖杆、第十一竖杆、第一纵杆、第二纵杆内部都是中空的,第一竖杆的内部与第一横杆的内部相连通,第一横杆的内部与第二竖杆的内部、第三竖杆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二竖杆的内部与第一纵杆的内部相连通,第一纵杆的内部与第四竖杆的内部、第六竖杆的内部、第七竖杆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三竖杆的内部与第二纵杆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纵杆的内部与第八竖杆的内部、第九竖杆的内部、第十竖杆的内部、第十一竖杆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四竖杆、第六竖杆、第七竖杆、第八竖杆、第九竖杆、第十竖杆、第十一竖杆的下端都是中空的;第四竖杆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夹持部件,第一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一绝缘导线经过第四竖杆的内部、第一纵杆的内部、第二竖杆的内部、第一横杆的内部、第一竖杆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C端,第六竖杆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二绝缘导线经过第六竖杆的内部、第一纵杆的内部、第二竖杆的内部、第一横杆的内部、第一竖杆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B端,第七竖杆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夹持部件,第三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三绝缘导线经过第七竖杆的内部、第一纵杆的内部、第二竖杆的内部、第一横杆的内部、第一竖杆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A端,第八竖杆的内部安装有第四夹持部件,第四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四绝缘导线经过第八竖杆的内部、第二纵杆的内部、第三竖杆的内部、第一横杆的内部、第一竖杆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的端地线端,第九竖杆的内部安装有第五夹持部件,第五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五绝缘导线经过第九竖杆的内部、第二纵杆的内部、第三竖杆的内部、第一横杆的内部、第一竖杆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c端,第十竖杆的内部安装有第六夹持部件,第六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六绝缘导线经过第十竖杆的内部、第二纵杆的内部、第三竖杆的内部、第一横杆的内部、第一竖杆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b端,第十一竖杆的内部安装有第七夹持部件,第七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七绝缘导线经过第十一竖杆的内部、第二纵杆的内部、第三竖杆的内部、第一横杆的内部、第一竖杆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a端;第一读取部件读取初级C相识别部件的信息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二读取部件读取初级B相识别部件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三读取部件读取初级A相识别部件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四读取部件读取次级零线识别部件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五读取部件读取次级c相识别部件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六读取部件读取次级b相识别部件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七读取部件读取次级a相识别部件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竖杆、第三竖杆都可在第一横杆上滑动且在需要时与第一横杆实现固定;第四竖杆、第六竖杆、第七竖杆都可在第一纵杆上滑动且在需要时与第一纵杆实现固定;第八竖杆、第九竖杆、第十竖杆、第十一竖杆、第一纵杆都可在第二纵杆上滑动且在需要时与第二纵杆实现固定。
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测试速度更快、测试数据更准确可靠、测试更安全、综合成本更低、可实现自动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变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变压器的高压接线柱放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又一种变压器的高压接线柱放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使用的一种地理分布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申请中使用的自动接线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初级A相接线柱、12—初级B相接线柱、13—初级C相接线柱、111—初级A相识别部件、121—初级B相识别部件、131—初级C相识别部件、21—次级a相接线柱、22—次级b相接线柱、23—次级c相接线柱、24—次级零线接线柱、211—次级a相识别部件、221—次级b相识别部件、231—次级c相识别部件、241—次级零线识别部件、31—横向通道、32—纵向通道、图4中:横向一排的:A1—纵向第一区块、A2—纵向第二区块、B1—纵向第三区块、B2—纵向第四区块、C1—纵向第五区块、C2—纵向第六区块、D1—纵向第七区块、D2—纵向第八区块;纵向一列的:A1—横向第一块区、A2—横向第二块区、A3—横向第三块区、B1—横向第四块区、B2—横向第五块区、B3—横向第六块区、4—自动接线模块、41—第一竖杆、42—第一横杆、43—第二竖杆、44—第三竖杆、431—第四竖杆、432—第六竖杆、433—第七竖杆、441—第八竖杆、442—第九竖杆、443—第十竖杆、444—第十一竖杆、451—第一纵杆、452—第二纵杆、461—第一读取部件、462—第二读取部件、463—第三读取部件、471—第四读取部件、472—第五读取部件、473—第六读取部件、474—第七读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在CN114325499A的基础上作了改进,与该现有技术相同的申请人不另作陈述。
请见图1至图5,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具有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移动台架是具有自动行驶功的AGV小车,移动台架能根据预先规划好的线路进行自动行驶及根据需要停止在规划好的线路上,移动台架上安装有自动接线模块4,自动接线模块能对于被测的配电变压器的接线柱进行准确识别,自动接线模块能对将被测的配电变压器的对应的接线柱与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测试用接线端之间进行匹配的电连接。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测配电变压器的初级A相接线柱11下方的初级A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初级A相识别部件111,初级B相接线柱12下方的初级B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初级B相识别部件121,初级C相接线柱13下方的初级C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初级C相识别部件131,次级a相接线柱21下方的次级a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a相识别部件211,次级b相接线柱22下方的次级b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b相识别部件221,次级c相接线柱23下方的次级c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c相识别部件231,次级零线接线柱24下方的次级零线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零线识别部件241。
或者,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测配电变压器的初级A相接线柱11下方的初级A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初级A相识别部件111,初级B相接线柱12下方的初级B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初级B相识别部件121,初级C相接线柱13下方的初级C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初级C相识别部件131,次级a相接线柱21下方的次级a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a相识别部件211,次级b相接线柱22下方的次级b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b相识别部件221,次级c相接线柱23下方的次级c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c相识别部件231,次级零线接线柱24下方的次级零线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零线识别部件241。
当然,还可以是上述两者的结合,即有的识别部件在侧面,有的在绝缘子的上表面,有的在侧面。
上述所述的识别部件为条形码或两维码,任意两个识别部件相互可区分。
甚至,进一步地,识别部件还可以位于绝缘子的内部。
上述所述的识别部件是无线射频卡,也可简称为RFC。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规划好的线路由多块区域构成,相邻的区域之间具有移动台架可通过的横向通道31,或者相邻的区域之间具有移动台架可通过的纵向通道32,靠近边缘的区域同时具有可通过移动台架的横向通道31及纵向通道32。
请见图4,其为一种地理分布的原理框图,即一种预先规划好的线路原理框图,其纵向划分为纵向第一区块A1、纵向第二区块A2、—纵向第三区块B1、纵向第四区块B2、纵向第五区块C1、纵向第六区块C2、纵向第七区块D1、纵向第八区块D2;横向划分为第一块区A1、横向第二块区A2、横向第三块区A3、横向第四块区B1、横向第五块区B2、横向第六块B3区;表示某一小区块时,采用横向附加纵向的方式表示,比如,左侧第一例,左侧从上至下分别为:A1A1、A2A1、A3A1、B1A1、B2A1、B3A1,再如,左侧第二例,左侧从上到下分别为:A1A2、A2A2、A3A2、B1A2、B2A2、B3A2,再如,左侧第三例,左侧从上到下分别为:A1B1、A2B1、A3B1、B1B1、B2B1、B3B1,等等,依次类推,其中,A1A1至A3A2表示第一区块,A1B1至A3B2表示第二区块,A1C1至A3C2表示第三区块, A1D1至A3D2表示第四区块,B1A1至B3A2表示第五区块,B1B1至B3B2表示第六区块, B1C1至B3C2表示第七区块, B1D1至B3D2表示第八区块, 移动台架可在横向通道31及纵向通道32内移动;图4只是一个示例,实际可以划分为多个区域或地图,这样,将路线或者说地图录入在导航软件里后,即可规划好移动台架的移动线路,并使移动台架覆盖所有要检测的范围;而且经过每个区块的四周时,其位于四周边缘的被测变压器都可以被检测到,当然,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区块不局限于长方形或正方形,还可以是其它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接线模块4由第一竖杆41、第一横杆42、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第一纵杆451、第二纵杆452、第一读取部件461、第二读取部件462、第三读取部件463、第四读取部件471、第五读取部件472、第六读取部件473、第七读取部件474构成;
第一竖杆41、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相互平行,第一竖杆41的下端固定在移动台架上,第一竖杆41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42的一端,第二竖杆43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42的另一端,第三竖杆44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横杆42的中部,第一竖杆41与第一横杆42相垂直,第一竖杆41的轴线、第一横杆42的轴线、第二竖杆43的轴线、第三竖杆4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竖杆41的长度大于第三竖杆44的长度,第三竖杆44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杆43的长度;
第二竖杆43的下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四竖杆431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一端,第六竖杆432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中部的下表面上,第七竖杆433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另一端,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是相互平行的,第四竖杆431与第二竖杆43相平行,第一读取部件461套装在第四竖杆431上,第二读取部件462套装在第六竖杆432上,第三读取部件463套装在第七竖杆433上;第一纵杆451的轴线与第二竖杆43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纵杆451的轴线、第四竖杆431的轴线、第六竖杆432的轴线、第七竖杆433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相平行,第一纵杆451的轴线与第一横杆42的的轴线相垂直且异面;
第三竖杆44的下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八竖杆441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一端,第九竖杆442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下表面上,第十竖杆443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下表面上,第十一竖杆444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另一端,第九竖杆442比第十竖杆443更靠近第八竖杆441,第十竖杆443比第九竖杆442更靠近第十一竖杆444,第三竖杆44、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是相互平行的,第四读取部件471套装在第八竖杆441上,第五读取部件472套装在第九竖杆442上,第六读取部件473套装在第十竖杆443上,第七读取部件474套装在第十一竖杆444上,第二纵杆452的轴线与第三竖杆44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452的轴线、第八竖杆441的轴线、第九竖杆442的轴线、第十竖杆443的轴线、第十一竖杆44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452与第一纵杆451相平行;第一竖杆41的下端安装有可使第一竖杆41上升、下降及沿第一竖杆41的轴线转动的传动部件;
第一竖杆41、第一横杆42、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第一纵杆451、第二纵杆452内部都是中空的,第一竖杆41的内部与第一横杆42的内部相连通,第一横杆42的内部与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二竖杆43的内部与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相连通,第一纵杆451的内部与第四竖杆431的内部、第六竖杆432的内部、第七竖杆433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三竖杆44的内部与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纵杆452的内部与第八竖杆441的内部、第九竖杆442的内部、第十竖杆443的内部、第十一竖杆444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
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的下端都是中空的;
第四竖杆43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夹持部件,第一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一绝缘导线经过第四竖杆431的内部、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C端,第六竖杆43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二绝缘导线经过第六竖杆432的内部、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B端,第七竖杆433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夹持部件,第三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三绝缘导线经过第七竖杆433的内部、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A端,第八竖杆441的内部安装有第四夹持部件,第四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四绝缘导线经过第八竖杆441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的端地线端,第九竖杆442的内部安装有第五夹持部件,第五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五绝缘导线经过第九竖杆442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c端,第十竖杆443的内部安装有第六夹持部件,第六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六绝缘导线经过第十竖杆443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b端,第十一竖杆444的内部安装有第七夹持部件,第七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七绝缘导线经过第十一竖杆444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a端;
第一读取部件461读取初级C相识别部件131的信息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二读取部件462读取初级B相识别部件12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三读取部件463读取初级A相识别部件11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四读取部件471读取次级零线识别部件24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五读取部件472读取次级c相识别部件23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六读取部件473读取次级b相识别部件22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七读取部件474读取次级a相识别部件21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部件为条形码或两维码时,读取部件为可读取识别部件的器件或部件。
上述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部件是无线射频卡进,读取部件为无线射频读取设备。
条形码或两维码及相应的读取部件,与无线射频卡及相应的无线射频读取设备相比,前者在外部,不仅可以机器识别,还可以人眼识别,多了检验的步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条形码或两维码可能会淡化;而后者虽然人眼不能读取,但由于在内部,故不易损坏,不会淡化;两两区别开的方法是相当方便的,如初级C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C100001、初级B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B100001、初级A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A100001;次级c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c100001、次级b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b100001、次级a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a100001、次级零线识别部件条码可为;z100001;这样,不仅初级两两区分,次级也两两区分,初级及次级之间也两两区分;再如,第二个变压器为:初级C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C100002、初级B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B100002、初级A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A100002;次级c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c100002、次级b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b100002、次级a相识别部件条码可为;a100002、次级零线识别部件条码可为;z100002;这样,两个变压器也实现了区分,同理,多个变压器时可实现相互之间的两两区分。
对于生产出的配电变压器,或者是将要投入使用的配电变压器的信息预先导入数据库中,检测时,移动台架沿规划好的路线移动,当移动到某一区域如A1A1,自动接线模块探测到配电变压器的信息,与数据库中的进行一一比较,若已测过则进入下一区域,若没测过,则判断是否是要求本次检测的,若是,则移动使:第四竖杆431套在初级A相接线柱11上、第六竖杆432套在初级B相接线柱12上、第七竖杆433套在初级C相接线柱13上,并启动夹紧命令使第一夹持部件的夹持元件、第二夹持部件的夹持元件、第三夹持部件的夹持元件分别夹紧相应的接线柱,第八竖杆441套在次级零线接线柱24上、第九竖杆442套在次级c相接线柱23上、第十竖杆443套在次级b相接线柱22上、第十一竖杆444套在次级a相接线柱21上,并启动夹紧命令使第四夹持部件的夹持元件、第五夹持部件的夹持元件、第六夹持部件的夹持元件、第七夹持部件的夹持元件分别夹紧相应的接线柱,系统判断无误后即可启动自动检测程序进行检测并自动获取数据,测试完成后,松开夹持元件,上移及转动自动接线模块4即完成了一个变压器的检测,移动到下一单元,进行下一个变压器的自动检测。本申请中,使自动接线模块4上升、下降、转动,只需借助现有技术,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比如,采用一个传动机构带动使第一竖杆41上、下移动;采用另一个传动机构带动使第一竖杆41转动;转动可使自动接线模块4能配合变压器,使其到达需要的位置,上、下移动可适合与变压器的接线柱相接;使夹持部件夹紧或松开接线柱,这种控制也相当简单,所在技术领域借助现有技术即可实现;夹持部件可通过有线控制或无线控制,有线控制时,控制线等可在竖杆、横管、纵管内穿。读取部件可为无线读取的,具有无线识码及无线发送的功能,这种部件是现有技术,在机电商店、网上商店都可方便地购买到;只要在夹持部件相应部位设置有线或无线的力传感器,当自动接线模块4向下移动使力传感器达到设定值时立即停止,即完成了使夹持部件达到指定位置的目的。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夹持部件可以采用金属套来代替,金属套安装在竖杆下端且具有凹槽,金属套与竖杆之间保持绝缘,自动接线模块4向下时金属套刚好套在接线柱上,金属套与接线柱接触,即完成了接线,金属套套竖杆下端向上尺寸逐渐变小,这样,可实现金属套与接线柱的紧密与可靠接触,而测试完成后,向上移动自动接线模块4,即可完成接触的分离。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都可为两段式结构,每根竖杆中间采用类似伞杆的中间套接的结构,这种情况下,自动接线模块4不具备上、下移动功能也可以,可以通过移动竖杆的上、下节之间的距离来实现长度的适配,这样可用于检测不同型号规格的变压器。
更进一步地改进,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与第一纵杆451之间都可移动连接,如第一纵杆451下表面设有滑槽,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都可在滑槽内滑行并能随时锁定,同理,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与第二纵杆452之间都可移动连接,如第二纵杆452下表面设有滑槽,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都可在滑槽内滑行并能随时锁定,这样,可以实现调节使竖杆适合不同尺寸的变压器的测量;而对于竖杆与纵杆之间实现可移动连接、并且竖杆在到达某位置时或任意位置时使之与纵杆实现锁定,这种是在现有技术中已公开过的,所在技术领域人员在此启示下容易实现,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同理,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与可以第一横杆42之间实现滑动,能在第一横杆42下表面滑动并固定。
上述所述的滑动并固定或锁定,并不一定要通过高精的设备实现,实际为节省成本,可采用手动的方式,如对某种变压器就手动滑动销定即可;这样极大地节省了成本及设备的可靠性;当然,由于变压器的主要数据,在数据库中也具有,即比如某一变压器的初级接线柱之间的距离、次级接线柱之间的距离、初级接线柱的高度、次级接线柱的高度等都有,设备在扫描或识别到变压器的信息后,根据相应的参数,可以调整竖杆的位置来与之匹配,这样,可自动适应各种变压器的测试;实现这种移动、锁定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本申请中,通过移动台架的移动以及规划好的线路的导航,可以实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自动移动并到达需要测试的位置;通过自动接线模块的运动及动作,使得变压器的接线/拆线快速、准确、不需要人工参与;由于自动接线模块的存在且横杆、竖杆等内部中空且相通,使得接线在内部,故解决了接续混乱、不完全的问题;本申请完成了配电压器参数的自动检测,而且,可以实现无人参与的自动检测,不需要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测试效率高,可以24小时无人值守检测,由于国家电网新规定了变压器运行前需要进行运前检测,而造成了公司这一块人员、设备等投入的不断加大,本公司经过反复讨论,并对方案进行实施验证,最终研发成功了本申请,且进行变压器测试的6人实现了节省,研发的设备可以24小时工作,且数据准确可靠。
本申请中,通过识别模块对于变压器的接线端进行了识别,当具有错误时是拒绝测试的,并会报警、告知;进入下一个变压器的测试,如本来是初级A接线柱的,而标识弄成了初级B接线柱,会识别出错误,等等,不一而足;本申请中,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到达某个要测试的变压器位置后,通过小范围的移动/转动来准确判断位置,如初级的三个识别模块都读到了相应的标识,由于识别模块都是从上到下发光并反光识别的,故实现位置即是正对,故直接向下即可,同理,次级的识别也可以。
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测试速度更快、测试数据更准确可靠、测试更安全、综合成本更低、可实现自动测试。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具有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移动台架是具有自动行驶功的AGV小车,移动台架能根据预先规划好的线路进行自动行驶及根据需要停止在规划好的线路上,移动台架上安装有自动接线模块(4),自动接线模块能对于被测的配电变压器的接线柱进行准确识别,自动接线模块能对将被测的配电变压器的对应的接线柱与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测试用接线端之间进行匹配的电连接;
被测配电变压器的初级A相接线柱(11)下方的初级A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初级A相识别部件(111),初级B相接线柱(12)下方的初级B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初级B相识别部件(121),初级C相接线柱(13)下方的初级C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初级C相识别部件(131),次级a相接线柱(21)下方的次级a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a相识别部件(211),次级b相接线柱(22)下方的次级b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b相识别部件(221),次级c相接线柱(23)下方的次级c相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c相识别部件(231),次级零线接线柱(24)下方的次级零线绝缘子的上表面上具有次级零线识别部件(241);
自动接线模块(4)由第一竖杆(41)、第一横杆(42)、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第一纵杆(451)、第二纵杆(452)、第一读取部件(461)、第二读取部件(462)、第三读取部件(463)、第四读取部件(471)、第五读取部件(472)、第六读取部件(473)、第七读取部件(474)构成;第一竖杆(41)、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相互平行,第一竖杆(41)的下端固定在移动台架上,第一竖杆(41)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42)的一端,第二竖杆(43)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42)的另一端,第三竖杆(44)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横杆(42)的中部,第一竖杆(41)与第一横杆(42)相垂直,第一竖杆(41)的轴线、第一横杆(42)的轴线、第二竖杆(43)的轴线、第三竖杆(4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竖杆(41)的长度大于第三竖杆(44)的长度,第三竖杆(44)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杆(43)的长度;第二竖杆(43)的下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四竖杆(431)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一端,第六竖杆(432)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中部的下表面上,第七竖杆(433)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另一端,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是相互平行的,第四竖杆(431)与第二竖杆(43)相平行,第一读取部件(461)套装在第四竖杆(431)上,第二读取部件(462)套装在第六竖杆(432)上,第三读取部件(463)套装在第七竖杆(433)上;第一纵杆(451)的轴线与第二竖杆(43)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纵杆(451)的轴线、第四竖杆(431)的轴线、第六竖杆(432)的轴线、第七竖杆(433)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相平行,第一纵杆(451)的轴线与第一横杆(42)的轴线相垂直且异面;第三竖杆(44)的下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八竖杆(441)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一端,第九竖杆(442)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下表面上,第十竖杆(443)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下表面上,第十一竖杆(444)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另一端,第九竖杆(442)比第十竖杆(443)更靠近第八竖杆(441),第十竖杆(443)比第九竖杆(442)更靠近第十一竖杆(444),第三竖杆(44)、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是相互平行的,第四读取部件(471)套装在第八竖杆(441)上,第五读取部件(472)套装在第九竖杆(442)上,第六读取部件(473)套装在第十竖杆(443)上,第七读取部件(474)套装在第十一竖杆(444)上,第二纵杆(452)的轴线与第三竖杆(44)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452)的轴线、第八竖杆(441)的轴线、第九竖杆(442)的轴线、第十竖杆(443)的轴线、第十一竖杆(44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452)与第一纵杆(451)相平行;第一竖杆(41)的下端安装有可使第一竖杆(41)上升、下降及沿第一竖杆(41)的轴线转动的传动部件;第一竖杆(41)、第一横杆(42)、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第一纵杆(451)、第二纵杆(452)内部都是中空的,第一竖杆(41)的内部与第一横杆(42)的内部相连通,第一横杆(42)的内部与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二竖杆(43)的内部与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相连通,第一纵杆(451)的内部与第四竖杆(431)的内部、第六竖杆(432)的内部、第七竖杆(433)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三竖杆(44)的内部与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纵杆(452)的内部与第八竖杆(441)的内部、第九竖杆(442)的内部、第十竖杆(443)的内部、第十一竖杆(444)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的下端都是中空的;第四竖杆(43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夹持部件,第一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一绝缘导线经过第四竖杆(431)的内部、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C端,第六竖杆(43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二绝缘导线经过第六竖杆(432)的内部、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B端,第七竖杆(433)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夹持部件,第三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三绝缘导线经过第七竖杆(433)的内部、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A端,第八竖杆(441)的内部安装有第四夹持部件,第四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四绝缘导线经过第八竖杆(441)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的端地线端,第九竖杆(442)的内部安装有第五夹持部件,第五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五绝缘导线经过第九竖杆(442)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c端,第十竖杆(443)的内部安装有第六夹持部件,第六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六绝缘导线经过第十竖杆(443)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b端,第十一竖杆(444)的内部安装有第七夹持部件,第七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七绝缘导线经过第十一竖杆(444)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a端;第一读取部件(461)读取初级C相识别部件(131)的信息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二读取部件(462)读取初级B相识别部件(12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三读取部件(463)读取初级A相识别部件(11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四读取部件(471)读取次级零线识别部件(24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五读取部件(472)读取次级c相识别部件(23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六读取部件(473)读取次级b相识别部件(22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七读取部件(474)读取次级a相识别部件(21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
2.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具有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移动台架是具有自动行驶功的AGV小车,移动台架能根据预先规划好的线路进行自动行驶及根据需要停止在规划好的线路上,移动台架上安装有自动接线模块(4),自动接线模块能对于被测的配电变压器的接线柱进行准确识别,自动接线模块能对将被测的配电变压器的对应的接线柱与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测试用接线端之间进行匹配的电连接;
被测配电变压器的初级A相接线柱(11)下方的初级A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初级A相识别部件(111),初级B相接线柱(12)下方的初级B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初级B相识别部件(121),初级C相接线柱(13)下方的初级C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初级C相识别部件(131),次级a相接线柱(21)下方的次级a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a相识别部件(211),次级b相接线柱(22)下方的次级b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b相识别部件(221),次级c相接线柱(23)下方的次级c相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c相识别部件(231),次级零线接线柱(24)下方的次级零线绝缘子的侧面上具有次级零线识别部件(241);
自动接线模块(4)由第一竖杆(41)、第一横杆(42)、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第一纵杆(451)、第二纵杆(452)、第一读取部件(461)、第二读取部件(462)、第三读取部件(463)、第四读取部件(471)、第五读取部件(472)、第六读取部件(473)、第七读取部件(474)构成;第一竖杆(41)、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相互平行,第一竖杆(41)的下端固定在移动台架上,第一竖杆(41)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42)的一端,第二竖杆(43)的上端连接第一横杆(42)的另一端,第三竖杆(44)的上端连接在第一横杆(42)的中部,第一竖杆(41)与第一横杆(42)相垂直,第一竖杆(41)的轴线、第一横杆(42)的轴线、第二竖杆(43)的轴线、第三竖杆(4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竖杆(41)的长度大于第三竖杆(44)的长度,第三竖杆(44)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杆(43)的长度;第二竖杆(43)的下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四竖杆(431)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一端,第六竖杆(432)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中部的下表面上,第七竖杆(433)的上端连接在第一纵杆(451)的另一端,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是相互平行的,第四竖杆(431)与第二竖杆(43)相平行,第一读取部件(461)套装在第四竖杆(431)上,第二读取部件(462)套装在第六竖杆(432)上,第三读取部件(463)套装在第七竖杆(433)上;第一纵杆(451)的轴线与第二竖杆(43)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纵杆(451)的轴线、第四竖杆(431)的轴线、第六竖杆(432)的轴线、第七竖杆(433)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相平行,第一纵杆(451)的轴线与第一横杆(42)的轴线相垂直且异面;第三竖杆(44)的下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中部的上表面上,第八竖杆(441)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一端,第九竖杆(442)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下表面上,第十竖杆(443)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下表面上,第十一竖杆(444)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纵杆(452)的另一端,第九竖杆(442)比第十竖杆(443)更靠近第八竖杆(441),第十竖杆(443)比第九竖杆(442)更靠近第十一竖杆(444),第三竖杆(44)、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是相互平行的,第四读取部件(471)套装在第八竖杆(441)上,第五读取部件(472)套装在第九竖杆(442)上,第六读取部件(473)套装在第十竖杆(443)上,第七读取部件(474)套装在第十一竖杆(444)上,第二纵杆(452)的轴线与第三竖杆(44)的轴线相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452)的轴线、第八竖杆(441)的轴线、第九竖杆(442)的轴线、第十竖杆(443)的轴线、第十一竖杆(44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二纵杆(452)与第一纵杆(451)相平行;第一竖杆(41)的下端安装有可使第一竖杆(41)上升、下降及沿第一竖杆(41)的轴线转动的传动部件;第一竖杆(41)、第一横杆(42)、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第一纵杆(451)、第二纵杆(452)内部都是中空的,第一竖杆(41)的内部与第一横杆(42)的内部相连通,第一横杆(42)的内部与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二竖杆(43)的内部与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相连通,第一纵杆(451)的内部与第四竖杆(431)的内部、第六竖杆(432)的内部、第七竖杆(433)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三竖杆(44)的内部与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纵杆(452)的内部与第八竖杆(441)的内部、第九竖杆(442)的内部、第十竖杆(443)的内部、第十一竖杆(444)的内部都是相连通的;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的下端都是中空的;第四竖杆(43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夹持部件,第一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一绝缘导线经过第四竖杆(431)的内部、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C端,第六竖杆(43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二绝缘导线经过第六竖杆(432)的内部、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B端,第七竖杆(433)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夹持部件,第三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三绝缘导线经过第七竖杆(433)的内部、第一纵杆(451)的内部、第二竖杆(43)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初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A端,第八竖杆(441)的内部安装有第四夹持部件,第四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四绝缘导线经过第八竖杆(441)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的端地线端,第九竖杆(442)的内部安装有第五夹持部件,第五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五绝缘导线经过第九竖杆(442)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c端,第十竖杆(443)的内部安装有第六夹持部件,第六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六绝缘导线经过第十竖杆(443)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b端,第十一竖杆(444)的内部安装有第七夹持部件,第七夹持部件的上端通过第七绝缘导线经过第十一竖杆(444)的内部、第二纵杆(452)的内部、第三竖杆(44)的内部、第一横杆(42)的内部、第一竖杆(41)的内部连接到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的次级接线端阻抗测试端的a端;第一读取部件(461)读取初级C相识别部件(131)的信息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二读取部件(462)读取初级B相识别部件(12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三读取部件(463)读取初级A相识别部件(11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四读取部件(471)读取次级零线识别部件(24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五读取部件(472)读取次级c相识别部件(23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六读取部件(473)读取次级b相识别部件(22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第七读取部件(474)读取次级a相识别部件(211)后发送至配变能效综合检测移动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规划好的线路由多块区域构成,相邻的区域之间具有移动台架可通过的横向通道(31),或者相邻的区域之间具有移动台架可通过的纵向通道(32),靠近边缘的区域同时具有可通过移动台架的横向通道(31)及纵向通道(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竖杆(43)、第三竖杆(44)都可在第一横杆(42)上滑动且在需要时与第一横杆(42)实现固定;第四竖杆(431)、第六竖杆(432)、第七竖杆(433)都可在第一纵杆(451)上滑动且在需要时与第一纵杆(451)实现固定;第八竖杆(441)、第九竖杆(442)、第十竖杆(443)、第十一竖杆(444)、第一纵杆(451)都可在第二纵杆(452)上滑动且在需要时与第二纵杆(452)实现固定。
CN202210734168.XA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 Active CN115078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4168.XA CN115078880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4168.XA CN115078880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8880A CN115078880A (zh) 2022-09-20
CN115078880B true CN115078880B (zh) 2024-04-12

Family

ID=83254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4168.XA Active CN115078880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888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158A (zh) * 2016-12-12 2017-04-26 上海欧秒电力监测设备有限公司 配电变压器综合检测装置
WO2020020529A1 (de) * 2018-07-26 2020-01-30 Omicron Electronics Gmbh Prüf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prüfen eines mehrphasen-stufenschalters eines mehrphasen-transformators
CN210222147U (zh) * 2019-05-14 2020-03-31 湖南宇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配电变压器的自动测试系统
CN217717959U (zh) * 2022-06-27 2022-11-01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鄂州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变压器能效参数自动检测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63064A1 (zh) * 2011-06-01 2012-12-06 浙江省电力公司 互感器全自动化检定系统和方法
CA3163330C (en) * 2020-01-14 2023-09-19 S&C Electric Company Transformer fault detec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158A (zh) * 2016-12-12 2017-04-26 上海欧秒电力监测设备有限公司 配电变压器综合检测装置
WO2020020529A1 (de) * 2018-07-26 2020-01-30 Omicron Electronics Gmbh Prüf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prüfen eines mehrphasen-stufenschalters eines mehrphasen-transformators
CN210222147U (zh) * 2019-05-14 2020-03-31 湖南宇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配电变压器的自动测试系统
CN217717959U (zh) * 2022-06-27 2022-11-01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鄂州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变压器能效参数自动检测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8880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4479B (zh) 大型油浸式变压器空、负载综合试验设备及方法
CN100501440C (zh)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校验器
CN217717959U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能效参数自动检测平台
CN110441633A (zh) 电抗器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5078880B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
CN105842541A (zh) 一种大型变压器直流电阻快速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CN206990758U (zh) 一种发电机定子铁损实验装置
CN104808022A (zh) 一种三相三绕组变压器三侧联合运行温升试验接线方法
Şolea et al. Framework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modelling and fault simulation using MATLAB
CN109637792B (zh) 试验变压器
CN115248357B (zh) 变压器耐受直流偏磁能力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156276B (zh) 开关设备母线交流耐压试验二次电压回路检查调试的方法
CN210514502U (zh) 电抗器测试系统
Sarwito et al. Analysis of unbalanced load effect of three phase transformer feedback 61-103 performance on the various connection windings
CN108037365A (zh) 一种并联电抗器测试台
CN111458565A (zh) 介质损耗与绝缘电阻试验转换装置
CN204515031U (zh) 大型油浸式变压器空、负载综合试验设备
CN203745584U (zh) 六角图绘制装置
CN204479622U (zh) 一种三相三绕组变压器三侧联合运行温升试验接线
RU275941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индукции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поля
CN111693904B (zh) 一种端钮盒接入线序检测电路及利用该电路的检测方法
CN105223501B (zh) 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测试分析系统
Hong et al. Research on diagnosis method of Interturn short Circuit Fault of dry reactor
CN220568854U (zh) 一种在线智能三相电流互感器负荷箱装置
CN217931792U (zh) 一次性接线输电线路参数测试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u Q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Ling

Inventor after: Zhan Caip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H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Lan

Inventor after: Han Na

Inventor after: Zhou Haifen

Inventor after: Chen Mingshan

Inventor after: Wang Hong

Inventor after: Chen Wei

Inventor after: Cheng Wei

Inventor after: Du Wu

Inventor after: Wu Junchao

Inventor after: Song Zhitao

Inventor after: Wang Guoliang

Inventor after: Xiong Yanbin

Inventor after: Liu Kai

Inventor after: Wu Xinhua

Inventor before: Liu Q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Ling

Inventor before: Zhan Caip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Ho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Lan

Inventor before: Han Na

Inventor before: Zhou Haifen

Inventor before: Chen Mingshan

Inventor before: Wang Hong

Inventor before: Chen Wei

Inventor before: Cheng Wei

Inventor before: Du Wu

Inventor before: Wu Junchao

Inventor before: Song Zhitao

Inventor before: Wang Guoliang

Inventor before: Xiong Yanbin

Inventor before: Liu Kai

Inventor before: Wu Xinhu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