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8442A - 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8442A
CN115078442A CN202210840165.4A CN202210840165A CN115078442A CN 115078442 A CN115078442 A CN 115078442A CN 202210840165 A CN202210840165 A CN 202210840165A CN 115078442 A CN115078442 A CN 115078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temperature
hardness
concrete member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01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芦良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8401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84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8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8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同一施工批次的混凝土构件上选取与火灾影响区域组分相同的混凝土配比的未受火区域,作为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标定区域;对标定区域进行多次受火试验,并多次测试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多次检测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根据不同受火时间下多个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及多个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确定硬度‑温度曲线;检测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将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代入硬度‑温度曲线,确定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本发明能在现场大规模定量检测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火灾后检测鉴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标准》(T/CECS 252-2019)是建筑结构火灾后检测鉴定的主要依据,其中,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若能准确、高效地获取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就能根据附录G获得钢筋混凝土的相关力学性能指标,为后续的加固修复设计提供相关参数。
目前,针对《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标准》(T/CECS 252-2019)中提出用于检测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方法,概括如下:(1)表观检测法:通过观察混凝土构件表面颜色、裂缝等外观信息,检测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该方法不能进行定量检测,只能作为其他方法的辅助手段;(2)电镜检测法:通过电镜观察火灾后混凝土的物相组成,分析混凝土的变化实质,检测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该方法所需仪器昂贵,对检测环境要求高,由于取样微量,取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受到限制,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的定量检测;(3)热发光检测法:通过对混凝土中的石英颗粒进行热发光量量测,检测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该方法所需仪器昂贵,对检测环境要求高,只能推定混凝土受热上限温度,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的定量检测;(4)化学检测法: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中残留结合水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检测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该方法由于取样微量,取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受到限制,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的定量检测;(5)X射线衍射法:通过测量火灾后混凝土的物相组成,推定混凝土经历的变化过程,检测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该方法所需仪器昂贵,对检测环境要求高,由于取样微量,取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受到限制,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的定量检测;(6)数值模拟法: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推测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该方法需要输入一些经验的边界条件和参数,只能作为其他方法的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目前尚无准确、高效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现场定量检测方法,故需要开展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无法在现场大规模定量检测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包括:
在同一施工批次的混凝土构件上选取与所述火灾影响区域组分相同的混凝土配比的未受火区域,作为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标定区域;
对所述标定区域进行多次受火试验,并多次测试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每次所述受火试验的受火时间不同;多次检测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
根据不同受火时间下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及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确定硬度-温度曲线;
检测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
将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代入所述硬度-温度曲线,确定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可选的,所述在同一施工批次的混凝土构件上选取与所述火灾影响区域组分相同的混凝土配比的未受火区域,作为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标定区域,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标定区域等分为多个试验区域,相邻两个所述试验区域的净距离不小于20cm。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标定区域进行多次受火试验,并多次测试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具体包括:
根据火灾持续时间设置试验工况;所述试验工况的设置范围包括混凝土构件受现场火灾影响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所述试验工况的数量高于设定数量阈值;
根据标准升温曲线将火灾影响的温度转换成时间,将所述时间作为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
将每种试验工况分别在3个所述试验区域进行受火试验,当达到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时,现场采集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
根据所有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确定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可选的,所述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之前还包括:
判断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极大值与温度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以及温度极小值与温度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均超过所述中间值的15%;
若是,加测2个所述试验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并将5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
若否,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
可选的,所述多次检测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具体包括:
根据火灾现场降温方式令所述标定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恢复常温,将所述试验区域划分成多个测点区域,并采用回弹仪检测多个所述测点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
在一块所述试验区域内,剔除设定数量的所述测点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计算剩余硬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区域的硬度推定值;
根据所有所述试验区域的硬度推定值确定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
可选的,所述计算剩余硬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区域的硬度推定值,之后还包括:
判断3个所述试验工况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硬度推定值极大值与硬度推定值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以及硬度推定值极小值与硬度推定值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均超过所述硬度推定值中间值的15%;
若是,加测2个所述试验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并将5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硬度推定值;
若否,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硬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硬度推定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不同受火时间下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及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确定硬度-温度曲线,具体包括: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及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进行拟合,确定硬度-温度曲线。
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系统,包括:
标定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标定区域;
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测试模块,用于对所述标定区域进行多次受火试验,并多次测试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每次所述受火试验的受火时间不同;
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检测模块,用于多次检测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
硬度-温度曲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受火时间下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及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确定硬度-温度曲线;
表面硬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
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代入所述硬度-温度曲线,确定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可选的,还包括:
标定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标定区域等分为多个试验区域,相邻两个所述试验区域的净距离不小于20cm。
可选的,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测试模块,具体包括:
试验工况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火灾持续时间设置试验工况;所述试验工况的设置范围包括混凝土构件受现场火灾影响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所述试验工况的数量高于设定数量阈值;
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标准升温曲线将火灾影响的温度转换成时间,将所述时间作为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
受火温度采集单元,用于将每种试验工况分别在3个所述试验区域进行受火试验,当达到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时,现场采集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温度推定值确定单元,用于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
根据所有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确定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设定标定区域,在火灾影响区域和附近未受火灾影响区域直接测量出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温度值和硬度值,减小了因混凝土材料的离散性所造成的误差,通过硬度-温度曲线,计算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不需要高端检测设备,所需仪器设备易操作,实用性强,实现了在现场大规模定量检测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标定区域分区硬度测点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在现场大规模定量检测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流程图,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同一施工批次的混凝土构件上选取与所述火灾影响区域组分相同的混凝土配比的未受火区域,作为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标定区域。
以标定区域中的试验区域为不受其他区域影响的160*160mm的正方形为例,将该正方形等分为16个40*40mm的测点区域,相邻两测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0mm。
步骤102:对所述标定区域进行多次受火试验,并多次测试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所述步骤102具体包括:根据火灾持续时间设置试验工况;所述试验工况的设置范围包括混凝土构件受现场火灾影响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所述试验工况的数量高于设定数量阈值;根据标准升温曲线将火灾影响的温度转换成时间,将所述时间作为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将每种试验工况分别在3个所述试验区域进行受火试验,当达到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时,现场采集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
根据所有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确定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所述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之前还包括:判断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极大值与温度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以及温度极小值与温度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均超过所述中间值的15%;若是,加测2个所述试验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并将5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若否,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受火试验时,要分区进行受火试验,即将一块标定区域划分为多个试验区域。每个试验区域只能进行一次受火试验,分别开展不同受火时间的多组试验,分别测定每组试验区域的温度值和硬度值。
每个试验区域只进行一次受火试验,只测定一次受火温度作为该分区的温度推定值,但是每个试验区域需要根据标定区域划分图测定16个硬度值,取平均值作为该分区的硬度推定值,每种试验工况在3个试验区域内开展,取3个试验区域的受火温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试验工况的温度推定值,取3个试验区域的硬度推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试验工况的硬度推定值,即:一个试验区域测定16个硬度值,取中间10个硬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试验区域的试验推定值,一个试验工况至少在3个试验区域开展试验,取这3个试验区域硬度推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试验工况的硬度推定值,然后根据多个试验工况获得的硬度-温度坐标点拟合硬度-温度曲线。
在实际应用中,标定区域受火试验:采用手持喷火枪,在标定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开展受火试验,记录受火时间,停火后即刻采用测温仪现场测试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开展火灾现场调查,根据火灾持续时间设置试验工况,试验工况的设置范围必须包括混凝土构件受现场火灾影响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根据标准升温曲线将火灾影响的温度转换成时间,并不少于五种试验工况,每种试验工况分别在3个试验区域开展受火试验,记录手持喷火枪持续燃烧时间,达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即刻停火,采用测温仪现场测试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取同种试验工况的3个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试验工况的温度推定值,每种试验工况设置的受火时间是不同的,其他剩余试验工况采用同种方法但不相同的受火时间,得到相应的温度推定值;当该试验工况的3个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与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重复标定区域受火试验,加测2个该试验工况的标定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该试验工况的5个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试验工况的温度推定值。
步骤103:多次检测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标定区域分区硬度测点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103具体包括:根据火灾现场降温方式令所述标定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恢复常温,将所述试验区域划分成多个测点区域,并采用回弹仪检测多个所述测点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在一块所述试验区域内,剔除设定数量的所述测点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剩余硬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区域的硬度推定值;
根据所有所述试验区域的硬度推定值确定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
所述计算剩余硬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区域的硬度推定值,之后还包括:判断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硬度推定值极大值与硬度推定值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以及硬度推定值极小值与硬度推定值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均超过所述硬度推定值中间值的15%;若是,加测2个所述试验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并将5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硬度推定值;若否,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硬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硬度推定值。
在实际应用中,标定区域受火后硬度检测:根据火灾现场降温方式使标定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恢复常温,采用回弹仪检测标定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的硬度值。
单个试验区域的硬度推定值应从单个试验区域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以其余的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标定区域的硬度推定值。
单个试验工况硬度推定值,取同种试验工况的3个试验区域的硬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试验工况的硬度推定值,当该试验工况的3个试验区域硬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与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重复标定区域受火试验,加测2个该试验工况的标定区域的硬度,以该试验工况的5个标定区域的硬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试验工况的硬度推定值。
步骤104:根据不同受火时间下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及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确定硬度-温度曲线。
根据标定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值和硬度值,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硬度值和温度值关系的拟合公式,并绘制标定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随温度变化的硬度-温度曲线。
通过不少于五种工况可以得到不少于五个温度推定值及其相应的硬度值,才能得到硬度-温度坐标空间的不少于五个坐标点,进而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这不少于五个的坐标点,最终得到硬度-温度曲线,当然,如果设置的试验工况越多,得到的坐标点就越多,那么拟合出的曲线精度就越高。
步骤105:检测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
采用回弹仪检测火灾影响区域恢复常温后混凝土构件表面的硬度值。
步骤106:将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代入所述硬度-温度曲线,确定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将现场检测获得的火灾影响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代入硬度-温度拟合公式,计算得到火灾影响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定区域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标定区域。
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测试模块302,用于对所述标定区域进行多次受火试验,并多次测试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测试模块302,具体包括:试验工况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火灾持续时间设置试验工况;所述试验工况的设置范围包括混凝土构件受现场火灾影响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所述试验工况的数量高于设定数量阈值;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标准升温曲线将火灾影响的温度转换成时间,将所述时间作为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受火温度采集单元,用于将每种试验工况分别在3个所述试验区域进行受火试验,当达到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时,现场采集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温度推定值确定单元,用于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
根据所有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确定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检测模块303,用于多次检测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
硬度-温度曲线确定模块304,用于根据不同受火时间下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及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确定硬度-温度曲线。
表面硬度检测模块305,用于检测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
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确定模块306,用于将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代入所述硬度-温度曲线,确定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本发明还包括:标定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标定区域等分为多个试验区域,相邻两个所述试验区域的净距离不小于20cm。
综上,本发明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把现有标准规定的火灾后无法定量检测的抗压强度,转化为火灾后可以进行定量检测的硬度值,再通过试验获取的硬度-温度拟合公式,计算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设计路线科学。
(2)在火灾影响区域和附近未受火灾影响区域直接测出混凝土构件表面的硬度值,减小了因混凝土材料的离散性所造成的误差,准确性高。
(3)不需要高端检测设备,所需仪器设备易操作,实用性强。
(4)解决了目前尚无准确、高效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现场定量检测方法的问题,提高了相关工作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同一施工批次的混凝土构件上选取与所述火灾影响区域组分相同的混凝土配比的未受火区域,作为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标定区域;
对所述标定区域进行多次受火试验,并多次测试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每次所述受火试验的受火时间不同;
多次检测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
根据不同受火时间下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及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确定硬度-温度曲线;
检测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
将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代入所述硬度-温度曲线,确定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同一施工批次的混凝土构件上选取与所述火灾影响区域组分相同的混凝土配比的未受火区域,作为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标定区域,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标定区域等分为多个试验区域,相邻两个所述试验区域的净距离不小于2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标定区域进行多次受火试验,并多次测试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具体包括:
根据火灾持续时间设置试验工况;所述试验工况的设置范围包括混凝土构件受现场火灾影响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所述试验工况的数量高于设定数量阈值;
根据标准升温曲线将火灾影响的温度转换成时间,将所述时间作为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
将每种试验工况分别在3个所述试验区域进行受火试验,当达到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时,现场采集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
根据所有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确定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之前还包括:
判断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极大值与温度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以及温度极小值与温度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均超过所述中间值的15%;
若是,加测2个所述试验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并将5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
若否,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检测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具体包括:
根据火灾现场降温方式令所述标定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恢复常温,将所述试验区域划分成多个测点区域,并采用回弹仪检测多个所述测点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
在一块所述试验区域内,剔除设定数量的所述测点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计算剩余硬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区域的硬度推定值;
根据所有所述试验区域的硬度推定值确定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剩余硬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区域的硬度推定值,之后还包括:
判断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硬度推定值极大值与硬度推定值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以及硬度推定值极小值与硬度推定值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均超过所述硬度推定值中间值的15%;
若是,加测2个所述试验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并将5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硬度推定值;
若否,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的硬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硬度推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不同受火时间下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及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确定硬度-温度曲线,具体包括: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及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进行拟合,确定硬度-温度曲线。
8.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定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标定区域;
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测试模块,用于对所述标定区域进行多次受火试验,并多次测试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每次所述受火试验的受火时间不同;
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检测模块,用于多次检测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
硬度-温度曲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受火时间下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以及多个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值确定硬度-温度曲线;
表面硬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
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代入所述硬度-温度曲线,确定所述火灾影响区域内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定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标定区域等分为多个试验区域,相邻两个所述试验区域的净距离不小于20c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测试模块,具体包括:
试验工况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火灾持续时间设置试验工况;所述试验工况的设置范围包括混凝土构件受现场火灾影响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所述试验工况的数量高于设定数量阈值;
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标准升温曲线将火灾影响的温度转换成时间,将所述时间作为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
受火温度采集单元,用于将每种试验工况分别在3个所述试验区域进行受火试验,当达到所述试验工况所要求的时间时,现场采集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温度推定值确定单元,用于将3个所述试验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
根据所有所述试验工况下的温度推定值确定所述标定区域内受火后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
CN202210840165.4A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0784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0165.4A CN115078442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0165.4A CN115078442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8442A true CN115078442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9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0165.4A Pending CN115078442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84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0461A (zh) * 2022-10-14 2023-01-13 中国矿业大学(Cn) 一种计算四面受火下覆板复合保护方钢柱温度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0461A (zh) * 2022-10-14 2023-01-13 中国矿业大学(Cn) 一种计算四面受火下覆板复合保护方钢柱温度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5493B1 (en)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CN103063528B (zh) 一种高温构件剩余寿命现场快速测评方法
CN100573181C (zh) 利用铁磁材料表面杂散磁场信号监测疲劳损伤的方法
CN115078442A (zh) 一种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火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RU2687228C1 (ru)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усталостной повреждаемости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элементов конструкций самолетов при лётных испытаниях на основе расширенной модифицированной кривой усталости
Motra et al. The Monte Carlo Method for evaluating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Applic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Brasiliano et 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in continuous beams and frame structures using the residual error method in the movement equation
CN109781863B (zh) 基于快速振动测试的结构腐蚀二阶段探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4165795A (zh) 一种古建筑木梁的剩余抗弯承载力测定方法
RU2281482C2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огнестойкости сжатых элементов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ы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здания
JP2013019841A (ja) 構造物の欠陥評価方法
Budelmann et al. „Durability related Life-Cycle Assessment of Concrete Structures–Mechanisms, Models, Implementation”
KR20000002008A (ko) 변형률을 이용한 복합하중을 받는 기계설비의 자동 수명평가 방법
Konečný et al. Model uncertainty in diffusion coefficient for chloride ingress into concrete
CN111595771A (zh) 一种焊接钢耐腐蚀性能的评定方法及其应用
CN105572329A (zh) 混凝土裂纹标距自适应监测方法
Moore et al. Evaluation of fracture mechanic's parameters using 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
Dhawale et al. Evaluating measurement capabilities by gauge R&R using ANOVA for reliability
Breysse et al. Quality and accuracy of concrete assessment provided by NDT measurement
CN116628796B (zh) 一种复合材料桥架寿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307679B (zh) 一种混凝土脱空深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终端设备
Spearing et al. Rock anchor corrosion potential determination in US underground coal mines
Bartels et al.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I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s Under Temperature Influence
CN109342469B (zh) 一种检测混凝土脱空深度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Vanderpan Therm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polymeric materials for PV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