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78A - 打印多种型号墨滴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多种型号墨滴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78A
CN1150778A CN96190331A CN96190331A CN1150778A CN 1150778 A CN1150778 A CN 1150778A CN 96190331 A CN96190331 A CN 96190331A CN 96190331 A CN96190331 A CN 96190331A CN 1150778 A CN1150778 A CN 1150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ink
printing
printing ink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0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西尔弗布卢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man Kodak Co
Original Assignee
Eastman Koda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man Kodak Co filed Critical Eastman Kodak Co
Publication of CN1150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451Structure of ink jet print heads discharging by lowering surface tension of menisc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dot size, e.g.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dots of different diameter
    • B41J2/2125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dot size, e.g.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dots of different diameter by means of nozzle diameter selection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不同半径喷嘴的打印头,它允许在同一个打印头中有多种墨滴型号。这样就可以加重墨滴型号,从而实现多层次打印,用同样的分辨率获得较高的打印质量。具有六行喷嘴的打印头可以使用CC′MM′YK彩色系统来提高打印质量。这一系统需要三种不同的光学密度:黄色和黑色采用全光学密度,深蓝和深红色的最高有效位采用2/3光学密度,而深蓝和深红色的最低有效位采用1/3光学密度。为了获得各种光学密度,各种颜色成分的墨滴体积可以是不同的。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是在硅晶片上采用微电子印刷工艺,蚀刻穿过晶片的油墨通道和独立的喷嘴。在一个打印头上可以同时制作成千上万个喷嘴。各个油墨喷嘴的半径是由各种印刷工艺期间使用的掩模图形确定的,并且可以同时制作不同半径的喷嘴,并不需要额外的制造工序。

Description

打印多种型号墨滴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控制的打印设备领域。具体的领域是按需投放(DOD)打印系统的打印头结构。
发明背景
目前已经发明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数字控制打印系统,并且目前有许多种产品。这些打印系统使用各种驱动机构、各种打印材料、以及各种记录媒体。目前使用的数字打印系统的实例包括:激光电子照相打印机;LED电子照相打印机;点阵冲击打印机;热敏纸打印机;胶片记录器;热塑性材料打印机;染料散布热传导打印机;以及喷墨打印机。然而,尽管这种惯用的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并且只有需要印刷数千页复制品时才具有商业上的价值,这类电子打印系统还是不能有效地代替机械印刷术。因此需要对数字控制的打印系统进行改进,例如需要使其能在高速和低成本的条件下用普通纸产生高质量的彩色图像。
喷墨打印在数字控制的电子印刷领域中被认为是一个突出的竞争者,因为它具有无冲击,低噪声的特性,使用普通的纸,并且能避免调色剂的转印和定影。
已经发明了许多种喷墨打印机构。它们可以被分类成连续喷墨(CIJ)或按需投放(DOD)喷墨。连续喷墨的打印技术至少可以追溯到1929年:Hansell的专利US1,941,001号。
Sweet等人在1967年的专利US3,373,437号中公开了一种连续喷墨喷嘴的阵列,需要印刷的墨滴被有选择地注入并且朝着记录媒体偏转。这种技术被称为二进制偏转CIJ,并且被包括Elmjet和Scitex在内的许多制造商所采用。
Herhz等人在1966年的专利US3,416,153号中公开了一种在CIJ打印中实现打印点的可变光学密度的方法,采用静电来分散注入的墨滴流,从而调制通过小孔的墨滴量。这一技术被用在Iris Graphics制造的喷墨打印机中。
Kyser等人在1970年的专利US3,946,398中公开了一种DOD喷墨打印机,它对压电晶体施加高电压,使晶体弯曲,从而在油墨容器上施加压力并且按需要喷出墨滴。随后已经发明了许多种压电式按需投放的打印机,它们利用了压电晶体的弯曲形态、推进形态、剪切形态以及挤压形态。使用热熔油墨的压电DOD打印机已经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例如Tektronix和Dataproducts打印机),并且使家用和办公用打印机的图像分辨率达到了720dpi(Seiko Epson)。压电DOD打印机的优点是能够使用许多种油墨。然而,压电打印机构通常需要复杂的高压驱动电路和笨重的压电晶体阵列,这种要求在制造工艺和性能方面是有缺点的。
Eodo等人在1979年的专利GB2,007,162号中公开了一种电热DOD喷墨打印机,它对与喷嘴中的油墨形成热接触的一个电热换能器(加热器)施加电脉冲。加热器把含水的油墨迅速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使少量的油墨迅速蒸发形成气泡。这些气泡的形成产生压力波,使油墨的墨滴沿着加热器基片的边沿从小孔中喷出。这种技术被称为BubblejetTM(日本Canon K.K.的商标),并且被广泛地用在来自Canon,Xerox和其他厂商的打印机系统中。
Vaught等人在1982年的专利US4,490,728中公开了一种电加热墨滴喷射系统,它也是通过形成气泡来操作的。在这种系统中,墨滴在垂直于加热器基片平面的方向上通过设在位于加热器上方的开孔板中的喷嘴来喷射。这一系统被称为Thermal Ink Jet,是由Hewlett-Packard制造的。在本文中,Thermal Ink Jet这一术语被用来表示Hewlett-Packard系统和通常称为BubblejetTM的系统。
典型的Thermal Ink Jet打印在喷射每个墨滴的大约2μs的周期中需要大约20μJ(的热量)。每个加热器需要消耗10瓦的驱动功率,这是它的一个缺点,并且需要专用的油墨,复杂的驱动电路,并且加热器元件很容易损坏。
在技术文献中还出现过其他的喷墨打印系统,但是目前没有在市场中流行。例如美国专利US4,275,290号中公开的一种系统,当收到热脉冲的预定的打印头喷嘴与静压力的地址一致时,就使油墨从打印头下面自由地流到用垫片隔开的纸上。在美国专利US4,737,803;4,737,803和4,748,458号中公开的喷墨打印记录系统中,当收到热脉冲的打印头喷嘴中的油墨与静电引力场的地址一致时,墨滴就被喷射到打印纸上。
上述的喷墨打印系统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然而,在其他方面普遍还认为需要对喷墨打印技术进行改进,需要改进的问题例如有,价格、速度、质量、可靠性、耗电量、结构和操作的简化,耐久性以及消耗品等等。
发明概述
本发明为按需投放的打印系统提供了一个打印头,该打印头包括第一组多个喷嘴,用于打印第一预定颜色的油墨,并且包含与第一组喷嘴半径不同的第二组多个喷嘴,其中的第二组多个喷嘴适合打印第一预定颜色的油墨墨滴,但是墨滴的体积与第一组多个喷嘴打印的墨滴体积不同。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是,这种打印头可以用于本申请人在同时申请的名为"液体油墨打印装置及其系统"的说明书中所述的重合力打印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是,打印头至少还包含第三组多个喷嘴,它打印的颜色与第一和第二组多个喷嘴打印的颜色不同。
本发明的再一优选方案是,打印头打印的颜色是深蓝、深红和黄色,其中至少为深蓝和深红色油墨设有半径不同的两组多个喷嘴。
本发明的又一优选方案是,打印头还包含用于打印黑色油墨的多个喷嘴。
本发明的又一优选方案是,第二组多个喷嘴的半径介于第一组多个喷嘴的半径的50%到90%之间。
本发明的又一优选方案是,第二组多个喷嘴的半径介于第一组多个喷嘴的半径的60%到80%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到按需投放打印系统中的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中的第二组多个喷嘴是与第一组多个喷嘴同时制成的。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涉及到按需投放打印系统中的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中的喷嘴是通过微电子印刷工艺在一个硅片上形成的。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a)表示本发明的一例打印装置的简化的示意性框图。
图1(b)表示本发明的各种喷嘴之一顶部的截面图。
图2(a)到2(f)表示墨滴选择的流体动态模型。
图3(a)表示在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操作的喷嘴中的一个限定元件的流体动态模型。
图3(b)表示在墨滴选择和分离过程中按顺序的弯液面位置。
图3(c)表示在墨滴选择期间的各个点上的温度。
图3(d)表示针对各种油墨添加剂测量到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图3(e)表示被施加到喷嘴加热器上,从而产生图3(c)所示温度曲线的电脉冲。
图4表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打印头驱动电路的示意性框图。
图5表示体现本发明特征的用于A4页面宽度彩色打印头的具体的制造成品率,其中包括有公差和没有公差的情况。
图6表示采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总体框图。
图7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打印头喷嘴的截面图,在图8至18中将其用于计算机模拟。
图8(a)表示施加到打印头上用作单个加热器驱动脉冲的电源次脉冲。
图8(b)表示在墨滴选择过程期间在喷嘴中各个点上的温度。
图9是用于墨滴选择过程的弯液面位置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10表示在5μs间隔的墨滴选择过程期间弯液面位置和形状的曲线。
图11表示油墨弯液面在墨滴选择过程之前的静止位置。
图12到17表示在墨滴选择过程期间的各个阶段中的弯液面位置和热等值线。
图18表示在墨滴选择加热脉冲开始之后50μs时的流体流线图。
图19表示在内部蚀刻了许多喷嘴的一个硅基片。
图20表示用作本发明的打印头中一个喷嘴的可能的层次。
图21表示放大288倍的四种不同密度的800dpi点经过半色调处理后的图案。
图22是在图9中采用的可能与象素密度有关的点的图形。
图23(a)、23(c)和23(e)是各种喷嘴半径条件下弯液面中心位置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23(b)、23(d)和23(f)是在各种喷嘴半径条件下的弯液面形状图案。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总地来说,本发明构成了一种按需投放的打印系统,其中用于选择打印墨滴的装置在选定的墨滴和未选择的墨滴之间产生一个位置差,但是这一位置差不足以使墨滴克服油墨的表面张力并且从油墨主体上分离,并且在其中提供了另一个装置,用于使选定的墨滴从油墨主体上分离。
由于墨滴选择装置与墨滴分离装置是分离的,这样就明显地减少了在选择要打印的墨滴时所需要的能量。仅有墨滴选择装置需要由提供给各个喷嘴的独立信号来驱动。墨滴分离装置可以是同时施加到所有喷嘴上的一种场或是状态。
墨滴选择装置可以从以下所列的方案中选取,但是不仅限于这些方案:
1)用电加热方式来降低受压油墨的表面张力
2)用电加热产生气泡,气泡的体积不足以使墨滴喷出
3)用压电方式,体积的改变不足以使墨滴喷出
4)用静电吸引方式,为每个喷嘴配备一个电极
墨滴分离装置可以从以下所列的方案中选取,但是不仅限于这些方案:
1)接近(使记录媒体接近打印头)
2)接近,并且振荡油墨的压力
3)静电吸引
4)磁场吸引
"DOD打印技术指标"的表表示了按需投放打印技术的一些理想的特征。上述的表还列出了本发明或是本发明人的有关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所采用的优于现有技术的一些方法。<DOD打印技术指标>
指标 超越现有技术的改进实施方案
高速操作 实用,低价格,页面宽度的打印头具有10,000个以上的喷嘴。整体的A4页面宽度打印头可以用标准的300mm(12")硅晶片制成
高图像质量 高分辨率(800dpi对于多数用途是足够的),六色彩处理,以便降低图像噪声
全彩色操作 通过概率筛选对800dpi的彩色进行半半色调处理
油墨的灵活性 油墨的操作温度低,并且不需要形成气泡
低功率需求 由于墨滴选择装置不必使墨滴完全喷出,操作功率低
低价格 整个打印头没有微孔板,生产成品率高,少量的电连接,采用经过修改的现有CMOS制造工艺
高生产成品率 把公差集中在打印头中
高可靠性 把公差集中在打印头中。消除空隙和科尬油(kogation)。减少热冲击。
少量的电连接 采用标准的CMOS工艺可以把移位寄存器、控制逻辑和驱动电路集中在整个打印头上
使用现有的VLSI制造工艺 由于加热器驱动功率低于热喷墨加热器驱动功率的1%,可以实现CMOS的兼容性。
电子化的管理 可以实现100∶1压缩的新式页面压缩系统,而图像的恶化并不明显,这样就使压缩的数据量足够低,可以实时地打印存储在低价格的磁盘驱动器上的上千页的任意组合
在热喷墨(TIJ)和压电喷墨系统中,墨滴的流速最好是每秒大约10米,从而确保被选定的墨滴能克服油墨表面张力而从油墨主体上分离,并且接触到记录媒体。这些系统在把电能转换成墨滴动能时的效率很低。TIJ系统的效率大约是0.02%。这就意味着用于TIJ打印头的驱动电路需要切换大电流。压电喷墨打印头的驱动电路需要切换高电压或是驱动大的电容性负载。页面宽度TIJ打印头的总功率消耗也是很大的。一个800dpi的A4全彩色页面TIJ打印头在一秒之内打印一幅四色黑白图像需要消耗大约6KW的电功率,其中的大部分被转换成了无用的热量。要除去这些热量是很困难的,从而妨碍了低价格、高速度、高分辨率的小型页面宽度TIJ系统的制造。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用一个装置明显地减少了为选择需要打印的墨滴而所需的能量。这一措施是通过把选择墨滴的装置与确保把选定的墨滴从油墨主体上分离并在记录媒体上形成点的装置分开而实现的。仅有墨滴选择装置需要由提供给各个喷嘴的独立信号驱动。而墨滴分离装置可以是同时提供给所有喷嘴的一种场或是状态。
"墨滴选择装置"的表表示了按照本发明有可能用于选择墨滴的几种手段。墨滴选择装置仅需要使选定的墨滴产生足够的位置变化,使墨滴分离装置能识别出选定的墨滴和未选择的墨滴。<墨滴选择装置>
  方法         优点        限制
1.用电热降低受压油墨的表面张力   低温升和低的墨滴选择能量。可以使用多种油墨。结构简单。CMOS驱动电路可以组装在同一个基片上。   需要油墨压力调节机构。油墨表面张力随着温度的增加必须能明显地下降。
2.用电热降低油墨粘度,结合着油墨压力的振荡   墨滴选择用的能量适中,适用于热熔和油基的油墨。结构简单。CMOS驱动电路可以组装在同一个基片上。   需要油墨压力振荡机构。油墨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必须大幅度下降。
3.电热发泡,令气泡的体积不足以使墨滴喷出   公知的技术,结构简单。双极驱动电路可以组装在同一个基片上。   墨滴选择能量高,需要水基油墨,存在科尬油(kogation)、空泡和热应力问题
4.压电方式,令体积的变化不足以使墨滴喷出   可以使用多种基体的油墨   制造成本高,集成电路工艺复杂,高驱动电压,结构复杂笨重
5.静电吸引,每个喷嘴配一个电极   简化电极的制造   喷嘴间距需要相对较大。相邻电场之间有干扰。需要高压驱动电路。
其他的墨滴选择装置也可以使用。
对水基油墨的优选墨滴选择方案是方法1:"用电热降低受压油墨的表面张力"。这种墨滴选择装置与其他系统相比有许多优点,这其中包括:低功率操作(大约是TIJ的1%),与CMOS VLSI芯片制造工艺兼容,低电压操作(大约10V),高密度喷嘴,低温操作,并且广泛适用于各种油墨配方。油墨的表面张力必须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
对热熔或油基油墨的优选墨滴选择方案是方法2:"用电热降低油墨粘度,结合着油墨压力的振荡"。这种墨滴选择装置特别适用于粘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但是表面张力的降低却很少的油墨。这种现象在具有相对高的分子量的非极性油墨中特别明显。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热熔或油基的油墨。
"墨滴分离装置"的表给出了几种从油墨主体上分离选定的墨滴,并且保证选定的墨滴在打印媒体上形成点的可能的方法。墨滴分离装置在选定的墨滴和未选择的墨滴之间进行识别,保证未选择的墨滴不会在打印媒体上形成点。<墨滴分离装置>
  手段   优点       限制
1.静电吸引 可在粗糙的表面上打印,容易实现 需要高压电源
2.AC电场 可获得比静电更高的场强,操作范围可以增大,油墨压力降低,并能减少尘埃的聚集 需要与墨滴喷射的相位同步的高压AC电源,在多重墨滴相位时难以操作
3.接近(打印头接近但是不接触记录媒体) 可获得很小的点。功率消耗很低。墨滴位置的精度很高。 需要使打印媒体非常接近打印头的表面,不适用于粗糙的打印媒体,通常需要输送滚筒或皮带
4.输送接近(使打印头接近输送滚筒或皮带) 可获得很小的点。功率消耗很低。精度高,可在粗糙的纸上打印 由于输送滚筒或输送皮带的尺寸限制,不够紧凑
5.接近,并伴随油墨压力振荡 用于采用粘度降低的墨滴选择方法的热熔油墨,减少喷嘴阻塞的可能性,可以使用颜料代替染料 要求打印媒体非常接近打印头表面,不适用于粗糙的打印媒体,需要油墨压力振荡装置
6.磁场吸引 可在粗糙表面上打印。若使用永磁体,功率很低 需要均匀的高磁场强度,需要磁性油墨
也可以使用其他墨滴分离装置。
优选的墨滴分离方案取决于所需的用途。在大多数应用中,最适合采用方法1:"静电吸引",或方法2:"AC电场"。在使用平滑涂层的纸或膜并且采用不一般的高速度时,可以使用方法3:"接近"。对于高速,高质量的系统可以使用方法4:"输送接近"。方法6:"磁场吸引"适用于便携式打印系统,该系统使用的打印媒体太粗糙,不适合接近打印,并且不想采用静电墨滴分离所需的高电压。不存在明显地适用于所有环境的"最佳的"墨滴分离装置。
在1995年4月12日提交的以下的澳大利亚专利申请说明书中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打印系统的进一步细节,这些说明书在本文中作为参考资料:
“液体油墨公差(LIFT)打印机构”(A Liquid ink Fault Tolerant(LIFT)printing mechanism)(申请号:PN2308);
“在LIFT打印中的电热墨滴选择”(Electrothermal drop selection inLIFT printing)(申请号:PN2309);
“在LIFT打印中通过打印媒体接近进行墨滴分离”(Drop separation inLIFT printing by print media proximity)(申请号:PN2310);
“在接近LIFT打印中通过改变打印头至媒体的距离调整墨滴尺寸”(Drop size adjustment in Proximity LIFT printing by varying head to mediadistance)(申请号:PN2311);
“具有声音墨波的扩大接近LIFT打印”(Augmenting Proximity LIFTprinting with acoustic ink waves)(申请号:PN2312);
“在LIFT打印中的静电墨滴分离”(Electrostatic drop separation inLIFT printing)(申请号:PN2313);
“在接近LIFT打印中的多同步墨滴尺寸”(Multiple simultaneous dropsizes in Proximity LIFT printing)(申请号:PN2321);
“热激励打印头的自冷却操作”(Self cooling operation in thermallyactivated print heads)(申请号:PN2322);以及
“热粘降低LIFT打印”(Thermal Viscosity Reduction LIFT printing)(申请号:PN2323)。
在图1(a)中表示了本发明一例打印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图像源52可以是来自扫描器或计算机的屏面图像数据,或是采用页面说明语言(PDL)形式的轮廓图像数据,或是其他的数字图像形式。这种图像数据被图像处理系统53转换成象素图形的页面图像。
对于PDL图像数据可以采用屏面图像处理器(RIP),对屏面图像数据可以采用象素图像处理。由图像处理装置53产生的连续色调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半色调处理(Halftoning)是由数字半色调处理装置54执行的。半色调处理位变换图像数据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器72中。根据打印机和系统的结构,图像存储器可以是全页面存储器或带式存储器。加热器控制电路71从图像存储器72中读出数据,并且向作为打印头50一部分的喷嘴加热器(图1(b)中的103)提供时间上变化的电脉冲。这些脉冲在适当的时间提供给适当的喷嘴,使选定的墨滴在记录媒体51上由图像存储器72中的数据指定的适当位置上形成点。
记录媒体51相对于打印头50被纸输送系统65移动,它是受纸输送控制系统66的电子控制的,而后者受一个微控制器315的控制。在图1(a)中仅是示意性的表示了纸输送系统,许多不同的机械结构都是可能的。如果使用页面宽度的打印头,一般都是在静止的打印头50下面移动记录媒体51。然而,在扫描式打印系统的情况下,通常是沿着一个轴线(次扫描方向)移动打印头50,并且沿着正交的轴线(主扫描方向)移动打印媒体51,形成屏面的相对运动。微控制器315还可以控制页面压力调节器63和加热器控制电路71。
对于采用降低表面张力的打印方式来说,油墨被装在处于压力之下的油墨储存器64中。在静止状态下(没有墨滴喷出),油墨压力不足以克服油墨的表面张力而喷出墨滴。在油墨压力调节器63控制之下向油墨储存器64施加压力,就可以获得恒定的油墨压力。反之,对于较大的打印系统,如果使储存器64中的油墨的顶面处于打印头50上方的适当距离,就能很精确地产生和控制油墨的压力。这一油墨液面可以用浮动阀门(未示出)直接来调节。
对于采用降低粘度的打印方式来说,油墨被装在处于压力之下的油墨储存器64中,并且使油墨压力产生振荡。产生这种振荡的装置可以是安装在油墨通道(未示出)中的压电致动器。
如果能正确地设置墨滴分离装置,选定的墨滴就能在打印媒体51上形成点,而未选择的墨滴则仍被保持为油墨主体的一部分。
利用油墨通道装置75把油墨分散到打印头50的后表面。油墨最好能通过蚀刻在打印头50的硅基片上的缝和/或孔流到设有喷嘴和致动器64的前面。在热选择的情况下,喷嘴致动器是电热加热器。
在按照本发明的某些类型的打印机中,需要一个外部的场74来保证选定的墨滴从油墨主体上分离并且朝着记录媒体51运动。惯用的外部场74是恒定的电场,因为导电的油墨容易制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导电材料制成纸导向器或台板67,并且将其作为产生电场的一个电极。另一个电极可以是打印头50本身。另一个实施例采用接近打印媒体的手段来识别选定的墨滴和未选择的墨滴。
由于墨滴很小,作用在墨滴上的重力是很小的;大约是表面张力的10-4,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重力。这样就允许打印头50与记录媒体51在相对于局部重力场的任何方向上对齐。这一点是便携式打印机的一个重要的要求。
图1(b)是用改进的CMOS工艺制造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微型喷嘴尖端的截面放大图。喷嘴是在一个基片101上蚀刻的,基片可以是硅片、玻璃、金属、或是其他适当的材料。如果使用非半导体材料的基片,可以在基片上沉积一种半导体材料(例如非晶硅),并且可以在半导体层的表面中形成集成的驱动晶体管和数据分配电路。单晶硅(SCS)基片具有以下的几种优点:
1)在SCS中可以制作高性能的驱动晶体管和其他电路;
2)采用标准的VLSI工艺设备可以在现有的便利条件(fabs)下制作打印头;
3)SCS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刚性;以及
4)SCS具有高导热性能。
在本例中,喷嘴是圆筒形的,加热器103形成一个环。喷嘴的尖端104是在制作CMOS驱动电路期间用沉积的二氧化硅层102形成的。喷嘴的尖端用氮化硅钝化。突出的喷嘴尖端控制受压油墨100在打印头表面上的接触点。打印头表面还是疏水的,以防处于打印头前部的油墨偶尔出现扩散。
许多其他结构的喷嘴也是可行的,并且在本发明的喷嘴的实施例中可以改变形状、尺寸和使用的材料。在形成加热器和驱动电路时用基片蚀刻成单片的喷嘴具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不需要微孔板。在制作和装配时,省去了微孔板就能使成本明显地降低。目前用于省略微孔板的方法包括使用′涡流′致动器,例如Domoto等人在1986年转让给Xerox的专利US4,580,158号中以及Miller等人在1994年转让给Hewlett-Packard的专利US5,371,527号中所述的致动器。然而,这些致动器即复杂又难以制作。而本发明则是把微孔板装入致动器基片中。
这种喷嘴可以用于采用各种技术分离墨滴的打印头。
静电墨滴分离的工作方式
作为一个例子,在图2中表示了利用加热降低表面张力并且采用静电来分离墨滴的工作方式。
图2表示了用Fluid Dynamics Inc.,of Illinois USA提供的商用的流体动态模拟软件包FIDAP执行的能量迁移和流体动态模拟结果。这种模拟是用直径8μm的加热墨滴选择喷嘴实现的,环境温度为30℃。提供给加热器的总能量是276nJ,分别施加各占4nJ的69个脉冲。油墨压力比环境大气压高10KPa,油墨粘度在30℃时是1.84cPs。油墨是水基的,并包括0.1%的十六烷酸溶胶,用于随着温度的增加促进表面张力的下降。在图中表示了从喷嘴的中心轴到半径距离的40μm的喷嘴尖端截面。采用各种密度、热容量及导热性的材料来模拟流入喷嘴的各种材料中,包括硅片、氮化硅、非晶体二氧化硅、结晶二氧化硅和水基的油墨。模拟的时间间隔是0.1μs。
图2(a)表示了启动加热器之前的静止状态。在环境温度下保证使油墨压力加上外部的静电场不足以克服油墨的表面张力,从而产生一种平衡,使油墨在静止状态下不会从喷嘴中溢出。在静止状态下,油墨的弯液面不会从打印头的表面上明显地突出,因此,静电场不会明显地集中在弯液面上。
图2(b)表示在加热器激励脉冲启动之后间隔5μs时的5℃热等值线。在加热器受到激励时,与喷嘴尖端接触的油墨被迅速加热。表面张力的下降使弯液面的受热部分相对于冷油墨的弯液面迅速延伸。由此造成的对流使热量迅速转移到喷嘴尖端处的油墨的整个自由表面上。热量应该被分配到整个油墨表面上,而不是仅集中在与加热器接触的油墨中。这是因为相对于固体加热器的粘滞阻力阻止了与加热器直接接触的油墨的移动。
图2(c)表示了在加热器激励脉冲启动之后间隔10μs时的5℃热等值线。温度的增加使表面张力降低,扰乱了力的平衡。随着整个弯液面被加热,油墨开始流动。
图2(d)表示在加热器激励脉冲启动之后间隔20μs时的5℃热等值线。油墨的压力已经使油墨流到了一个新的弯液面位置,弯液面从打印头中突出。
图2(e)表示在加热器激励脉冲启动之后间隔30μs时的5℃热等值线,由于加热器脉冲的持续时间是24μs,此时也是加热器脉冲结束之后的6μs时刻。由于氧化层的传导,喷嘴尖端已经迅速冷却了,并且传导到流动的油墨。油墨对喷嘴尖端起到了有效的"水冷"作用。静电吸力使墨滴开始朝着记录媒体加速。如果加热器脉冲明显缩短(例如小于16μs),油墨就不会朝着记录媒体加速,而是会缩回喷嘴内。
图2(f)表示加热器脉冲结束之后间隔26μs时的5℃热等值线。喷嘴尖端处的温度在此时比环境温度高出不足5℃。这样就会使喷嘴尖端周围的表面张力增大。当油墨从喷嘴中被抽出的速度超过了油墨流经喷嘴时受粘滞力限制的速度时,在喷嘴尖端区域内的油墨就会′收缩′,而选定的墨滴就会从油墨主体上分离。选定的墨滴随后在外部静电场的作用下流到记录媒体上。而喷嘴尖端处的油墨弯液面在此时就会恢复到其静止位置。等待下一个加热脉冲去选择下一个墨滴。每个加热脉冲选择和分离一个墨滴,并在记录媒体上形成一个点。由于加热脉冲是由电路控制的,就可以实现按需投放的喷墨打印操作。
图3(a)按照5μs间隔表示了从加热器启动脉冲开始的墨滴选择周期中顺序的弯液面位置。
图3(b)是弯液面位置相对于时间的曲线,表示了弯液面中心点的移动。在加热器脉冲开始后10μs进入模拟。
图3(c)表示在喷嘴中各个点上的温度相对于时间的关系曲线。  曲线的纵轴表示温度,单位是100℃。曲线的横轴表示时间,单位是10μs。图3(b)中所示的温度曲线是利用FIDAP按照0.1μs的时间间隔计算的。局部环境温度是30℃。在图中表示了三个点上的温度记录。
A-喷嘴尖端:表示了钝化层,油墨及空气之间在接触循环中的温度记录。
B-弯液面中点:这一点是喷嘴尖端与弯液面中心之间的油墨弯液面中间的一个圆圈。
C-芯片表面:这一点处于打印头表面上距离喷嘴中心20μs处。温度只上升了几度。这表明操作电路可以非常靠近喷嘴,而不会由于温度的上升而影响性能或降低寿命。
图3(e)表示提供给加热器的功率。最佳的操作要求温度在加热器脉冲的起点急剧上升,在脉冲期间把温度维持在稍低于油墨沸点,并且在脉冲结束时使温度迅速下降。为此需要在整个脉冲期间改变提供给加热器的平均能量。在这种情况下,是通过0.1μs副脉冲的脉冲频率调制来获得这种改变的每个副脉冲的能量是4nJ。提供给加热器的峰值功率是40mW,而在加热器脉冲整个期间的平均功率是11.5mW。此时的副脉冲频率是5MHz。这一点很容易改变,而不会明显地影响打印头的操作。较高的副脉冲频率可以在向加热器提供功率的过程中实现较精确的控制。适当的副脉冲频率是13.5MHz,因为这一频率还适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射频干扰(RFI)的影响。
表面张力具有负温度系数的油墨
对油墨的表面张力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的要求并不是一个主要的限制,因为大多数纯净的液体和许多混合物都具有这种性质。对于任意的液体来说,没有表面张力与温度的精确关系式。然而,由Ramsay和Shields推导出的下述经验公式可以适合许多液体: &gamma; T = k ( T c - T - 6 ) ( Mx &rho; ) 2 3
其中的γT是温度为T时的表面张力,k是一个常数,Tc是液体的临界温度,M是液体的分子量,x是液体的缔合(assocation)度,而p是液体的密度。这一公式表明大多数液体的表面张力在温度达到液体的临界温度时会下降为零。在大气压力下,大多数液体的临界温度都明显地高于其沸点,因此,为了在实际的喷射温度附近用较小的温度变化获得油墨表面张力的较大变化,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很重要。例如,用于热喷墨打印机的水基油墨通常包含用于降低表面张力并且促使其迅速干燥的异丙醇(2-丙醇)。异丙醇的沸点是82.4℃,低于水的沸点。随着温度的增加,醇比水更快地汽化,使醇的浓度降低,并会使表面张力增大。诸如1-乙醇(b.p.158℃)的表面活性剂可以用来抵销这种效果,并且获得随温度而稍微下降的表面张力。然而,为了尽量增大操作范围,需要使表面张力随着温度有相对较大的下降。最好使表面张力在30℃的温度范围内能下降20mN/m,以便获得大的操作范围,为了满足本发明的打印头的操作需要,最少要采用10mN/m。
具有大-ΔγT的油墨
可以使用几种方法来随着温度的增加使表面张力获得较大的负变化。两种此类方法如下:
1)油墨可以包含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胶,这种溶胶在环境温度下是固体的,但是在一个门限温度下溶化。颗粒度应该小于1000A。水基油墨的表面活性剂的适当溶点处于50℃到90℃之间,最好是处于60℃到80℃之间。
2)油墨可以包含一种油/水的微乳状液,其转相温度(PIT)高于最高环境温度,但是低于油墨的沸点。为了稳定,微乳状液的PIT最好处于油墨所能遇到的最高非操作温度之上的20℃以上。合适的PIT值大约是80℃。
含有表面活性剂溶胶的油墨
在制备的油墨中,可以使表面活性剂的小颗粒溶胶在指定的操作温度范围内溶化。这种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包括具有14到30个碳原子的羧酸,例如:
  名称   通式   m.p.   异名
  十四烷酸   CH3(CH2)12COOH   58℃   肉豆蔻酸
  十六烷酸   CH3(CH2)14COOH   63℃   棕榈酸
  十八烷酸   CH3(CH2)15COOH   71℃   硬脂酸
  二十烷酸   CH3(CH2)16COOH   77℃   花生酸
  二十二烷酸   CH3(CH2)20COOH   80℃   山萮酸
由于具有小颗粒度的溶胶的溶点通常稍微低于大颗粒度的材料,最好是选择一种溶点稍微高于所需的墨滴选择温度的羧酸。一种良好的例子是二十烷酸。
可以用低价买到这类高纯度的羧酸。所需要的表面活性剂的量很少,因此,在异名中添加活性剂并不会使成本明显增加。链的长度稍有改变的混合羧酸可以用来使溶点分散到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这种混合物的价格通常比纯酸要低。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不一定限制在简单的无分支羧酸。也可以使用带有支链或是苯基或是其他疏水成分的表面活性剂。并且也不一定要使用羧酸。许多高度极化的成分可以用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端。极化端应该能在水中离子化,从而使表面活性剂颗粒的表面带电,这样有助于分散并且防止絮凝。如果使用羧酸,可以通过添加诸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碱性物来实现。
带有表面活性剂溶胶的油墨的制备
可以单独制备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胶,并且按所需要的浓度添加到油墨中。
制成表面活性剂溶胶的具体方法如下:
1)在缺氧的环境中在纯水中添加羧酸。
2)把混合物加热到羧酸的溶点以上。可以使水沸腾。
3)对混合物进行超声波振荡,直到使羧酸墨滴的典型粒度处于100A至1000A之间。
4)使混合物冷却。
5)从混合物上面析去较大的颗粒。
6)添加例如NaOH的碱性物质,使颗粒表面上的羧酸分子离子化。适当的pH值是8。这一步骤不是必须的,但是有助于使溶胶稳定。
7)对溶胶做离心处理。由于羧酸的比重比水低,小的颗粒会集中在离心机的外侧,而大的颗粒处在中心。
8)用微孔过滤器过滤溶胶,除去任何大于5000A的颗粒。
9)在制备的油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溶胶。溶胶仅需要很稀的浓度。
制备的油墨还可以包含染料或是颜料,杀菌添加剂,在使用静电墨滴分离时用于增加油墨导电性的添加剂,湿润剂,以及其他需要的添加剂。
通常不需要放沫剂,因为在墨滴喷射过程中不会形成气泡。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胶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胶制成的油墨通常不适合与阳离子的染料或颜料一起使用。这是因为阳离子的染料或是颜料可能会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沉淀或絮凝。为了能使用阳离子颜料或染料,需要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胶。烷基胺族适用于这种用途。
各种适当的烷基胺族如下表所示:
  名称     通式   异名
  十六烷基胺   CH3(CH2)14CH2NH2   棕榈胺
  十八烷基胺   CH3(CH2)16CH2NH2   硬脂胺
  二十烷基胺   CH3(CH2)18CH2NH2   花生胺
  二十二烷基胺   CH3(CH2)20CH2NH2   山萮胺
制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胶的方法与制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胶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酸代替了碱,以便用来调节pH的平衡并且增加表面活性剂颗粒上的电荷。在使用HCI时,合适的pH值是6。
微乳状液基体的油墨
使表面张力在某一温度门限处急剧下降的另一种手段是采用以微乳状液为基体的油墨。所选择的微乳状液的转相温度(PIT)处于所需的喷射门限温度附近。在PIT以下,微乳状液是水中的油(O/W),在PIT以上,微乳状液则是油中的水(W/O)。在低温时,构成微乳状液的表面活性剂形成包住油的大曲率表面,而当温度明显高于PIT时,表面活性剂则形成包住水的大曲率表面。在靠近PIT的温度处,微乳状液形成按拓扑结构连接的水和油的连续的"海绵体"。
表面张力的这种下降现象有两种机理。在PIT附近,表面活性剂形成曲率很低的表面,它的曲率远远低于油乳状液的曲率。这样就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在转相温度以上,微乳状液从O/W变成了W/O,因此油墨/空气的界面从水/空气变成了油/空气。而油/空气的界面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
有许多可能的方法可用于制备微乳状液基体的油墨。
对于快速喷墨,最好是选择低粘度的油。
在许多例子中,水是一种合适的极化溶剂。然而,在某些场合可能需要不同的极化溶剂。在这些情况下,应该选择具有大的表面张力的极化溶剂,这样才能使表面张力急剧下降。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结果可以使转相温度处于所需的范围之内。例如,可以使用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乙氧化烷基苯酚,通式是:
CnH2n+1C4H6(CH2CH2O)~mOH)族。如果增加m,就可以提高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增加n也可以提高亲水性。值大约为10,而n的合适值在8左右。
用各种分子比例的环氧乙烷和烷基酚的聚合物可以制备出低价格的制品,而氧乙烯基的准确数量在选定的平均值附近变化。这些市场上的制品就可以满足需要,并不需要具备特定数量氧乙烯基的高度纯净的表面活性剂。
这种表面活性剂的通式是C8H17C4H6(CH2CH2O)nOH(平均n=10)。
Synonyms包括Octoxynol-10,PEG-10辛基苯基醚和POE(10)辛基苯基醚。
HLB是13.6,溶点为7℃,而浊点是65℃。
这种表面活性剂在市场上的制品有以下几个品牌。在以下的表中列出了供应商和商品的名称:
    商业名称   供应商
  Akyporox OP100   Chem-Y GmbH
  Alkasurf OP-10   Rhone-Poulenc Sufactants and Specialties
  Dehydrophen POP10   Pulcra SA
    Hyonic OP-10   Henkel Crop.
    Iconol OP-10   BASF Crop.
    Igepal O   Rhone-Poulenc France
    Macol OP-10   PPG Industries
    Malorphen 810     Huls AG
    Nikkol OP-10     Nikko Chem.Co.Ltd.
    Renex 750     ICI Americas Inc.
    Rexol 45/10     Hart Chemical Ltd.
    Synperonic OP10     ICI PLC
    Teric X10     ICI Australia
这些产品可以用低价大量买到(每一磅不到一美元),因此,在制备含有5%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微乳状液油墨时,每一升只需要不到10美分。
在以下的表中包括了其他适用的乙氧化烷基苯酚:
  俗名     通式     HLB     浊点
  Nonoxynol-9     C9H19C4H6(CH2CH2O)~9OH     13     54℃
  Nonoxynol-10     C9H19C4H6(CH2CH2O)~10OH     13.2     62℃
  Nonoxynol-11     C9H19C4H6(CH2CH2O)~11OH     13.8     72℃
  Nonoxynol-12     C9H19C4H6(CH2CH2O)~12OH     14.5     81℃
  Octoxynol-9     C8H17C4H6(CH2CH2O)~9OH     12.1     61℃
  Octoxynol-10     C8H17C4H6(CH2CH2O)~10OH     13.6     65℃
  Octoxynol-12     C8H17C4H6(CH2CH2O)~12OH     14.6     88℃
  Dodoxynol-10     C12H25C4H6(CH2CH2O)~10OH     12.6     42℃
  Dodoxynol-11     C12H25C4H6(CH2CH2O)~11OH     13.5     56℃
  Dodoxynol-14     C12H25C4H6(CH2CH2O)~14OH     14.5     87℃
除了表面张力的控制之外,微乳状液基体的油墨还有其他优点:
1)微乳状液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并且不会分离。因此,储存的时间可以很长。这一点对于那些偶尔才使用的办公和便携式打印机特别有用。
2)微乳状液可以自 然地形成特定大小的墨滴,并且不需要彻底的搅拌,离心或是过滤就可以保证使乳化油墨滴的大小处于特定的范围。
3)在油墨中所含的油量可以很高,因此可以使用可溶于油或是可溶于水或是可溶于二者的染料。也可以使用混合的染料,一种可溶于水,另一种可溶于油,这样就能获得特定的颜色。
4)可以阻止油混溶颜料的絮凝,因为它是被裹在油的微小墨滴中的。
5)使用微乳状液可以减少不同颜料的颜色在打印媒体表面上的混合。
6)微乳状液的粘度很低。
7)可以减少或是不使用湿润剂。
微乳状液基体油墨中的染料和颜料
水中含油的混合物可以具有很高的含油量-高达40%-并且仍能构成O/W的微乳状液。这样就可以加入很多染料或是颜料。
可以使用染料和颜料的混合物。包括染料和颜料的一例微乳状液基体的油墨混合物如下所述:
1)70%的水
2)5%的水溶染料
3)5%的表面活性剂
4)10%的油
5)10%的油混溶颜料
以下的表中表示了九种可供使用的属于微乳状液的油相和水相着色剂的基本组合。
  组合     水相的着色剂     油相的着色剂
    1     无     油混溶颜料
    2     无     油溶染料
    3     水溶染料     无
    4     水溶染料     油混溶颜料
    5     水溶染料     油溶染料
    6     分散在水中的颜料     无
    7     分散在水中的颜料     油混溶颜料
    8     分散在水中的颜料     油溶染料
    9     无     无
在第九种组合中没有着色剂,它可以用于打印透明的封面,U V油墨,以及有选择地上光的显著部分。
由于许多染料都是两亲的,在油-水边界层中也可以溶解大量的染料,因为这一层的表面面积很大。
也可以使用处于各种液相的多种染料或颜料,并且得到各种液相的染料和颜料的混合物。
在使用多种染料和颜料时,合成油墨的吸收光谱是所用的不同着色剂的吸收光谱的加权平均值。这样会产生两种问题:
1)由于对两种着色剂的吸收峰值取平均值,吸收光谱会趋向于变宽。这样会造成颜色′混浊′的趋势。为了获得逼真的颜色,需要根据染料和颜料的吸收光谱进行细致的选择,而不仅是选择人眼能看到的颜色。
2)油墨的颜色在不同的基片上可能是不同的。如果在组合中用到了染料和颜料,若在吸收性较大的纸上打印,染料的颜色在打印的油墨颜色中所起的作用较小,因为染料会被吸入纸内,而颜料则会盖′在纸上。在某些场合这是一种优点。
Krafft点处于墨滴选择温度范围之内的表面活性剂
对于离子化的表面活性剂来说,有一个温度(Krafft点),在该温度以下,其可溶性很低,并且溶液中基本上不包含胶态离子。在Krafft温度以上有可能形成胶态离子,并且表面活性剂的可溶性会迅速增大。如果临界的胶态离子浓度(CMC)在一定温度下超过了表面活性剂的可溶性,就可以在可溶性最大的点上而不是CMC点上获得最小的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在Krafft点以下时的效果通常是很低的。
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使表面张力随着温度的增加进一步降低。在环境温度下,溶液中只有一部分表面活性剂。当喷嘴加热器被打开时,温度上升,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就会进入溶液中,使表面张力降低。
在选择表面活性剂时,其Krafft点应该接近油墨加热的温度范围的上限。这样就能使环境温度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浓度与墨滴选择温度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浓度之间获得最大的余量。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Krafft点上应该大约等于CMC。采用这种方法,在温度上升时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表面张力,而在环境温度下使表面张力的下降最小。
以下的表表示了几种Krafft点处于理想范围的商用的表面活性剂。
   通式   Krafft点
    C16H33SO3 -Na+     57℃
    C18H37SO3 -Na+     70℃
    C16H33SO4 -Na+     45℃
    Na+O4S(CH2)16SO4 -Na+     44.9℃
    K+O4S(CH2)16SO4 -K+     55℃
    C16H33CH(CH3)C4H6SO3 -Na+     60.8℃
浊点处于墨滴选择温度范围之内的表面活性剂
采用聚氧乙烯(POE)链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用来制成这样的油墨,其表面张力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温时,POE链是亲水的,并且使表面活性剂保留在溶液中。当温度上升时,在POE部分的分子周围构筑的水发生破裂,POE部分就变成了疏水的。水在高温时会进一步抵制表面活性剂,使得空气/油墨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这样就降低了表面张力。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POE部分变为亲水的具体温度与表面活性剂的浊点有关。POE链本身并不是特别合适的,因为其浊点一般在100℃以上。
聚氧丙烯(POP)可被用来与POE组合成POE/POP嵌段共聚物,从而降低POE链的浊点,而不会在低温时产生很强的亲水性。
有两种主要结构的对称的POE/POP嵌段共聚物可供使用,它们是:
1)在分子的端部具有POE段,而在中间具有POP段的表面活性剂,例如poloxamer级的表面活性剂(统称CAS 9003-11-6)。
2)在分子的端部具有POP段,而在中间具有POE段的表面活性剂,例如meroxapol级的表面活性剂(也是称为CAS 9003-11-6)。
在以下的表中列出了市场上出售的各种poloxamer和meroxapol,它们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并且其浊点在40℃以上和100℃以下。
  俗名   BASF商业名称     通式  表面张力(mN/m) 浊点
Meroxa pol105 Pluronic10R5 HO(CHCH3CH2O)~7(CH2CH2O)~22-(CHCH3CH2O)~7OH  50.9 69℃
Meroxa pol108 Pluronic10R8 HO(CHCH3CH2O)~7(CH2CH2O)~91-(CHCH3CH2O)~7OH  54.1 99℃
Meroxa pol178 Pluronic17R8 HO(CHCH3CH2O)~12(CH2CH2O)~136-(CHCH3CH2O)~12OH  47.3 81℃
Meroxa pol258 Pluronic25R8 HO(CHCH3CH2O)~18(CH2CH2O)~163-(CHCH3CH2O)~18OH  46.1 80℃
Poloxamer105 PluronicL35 HO(CH2CH2O)~11(CHCH3CH2O)~16-(CH2CH2O)~11OH  48.8 77℃
Poloxamer124 PluronicL44 HO(CH2CH2O)~11(CHCH3CH2O)~21-(CH2CH2O)~11OH  45.3 65℃
采用公知的技术也可以很容易合成其他的各种poloxamer和meroxapol。理想的特性是使表面张力在室温下尽量地高,并且浊点在40℃到100℃之间,最好是60℃至80℃。
在Meroxapol[HO(CHCH3CH2O)x(CH2CH2O)y(CHCH3CH2O)zOH]产品中,x和z的适当的平均值是4,而y的平均值是15。
如果用盐来增加油墨的导电性,就需要考虑这种盐对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的影响。
如果用离子打破水的构造(例如I),就可以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浊点,因为这样能使更多的水分子与POE氧孤对构成氢键。利用形成水构造的离子(例如Cl~,OH~)可以降低POE表面活性剂的浊点,这是因为可以构成氢键的水分子较少。溴化物离子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改变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中的POE和POP链的长度可以使油墨成分在指定的温度范围内′转变′,并且能通过改变所添加的盐(即CI~到Br~到I~)的选择来增加导电性。NaCl在增加导电性方面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很便宜并且无毒。NaCl可以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稍稍降低。
热熔油墨
油墨在室温下不一定必须是液态的。如果把打印头和油墨储存器加热到油墨的溶点之上,就可以使用固体的′热熔′油墨。热熔油墨必须按照配方制造,使溶化油墨的表面张力随着温度而降低。许多采用蜡和其他物质的制品的典型的降低幅度大约是2mN/m。然而,在依靠降低表面张力而不是降低粘度时,为了获得理想的操作容限,理想的表面张力降低幅度应该是20mN/m左右。
对于热熔油墨来说,静止温度与墨滴选择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可以比针对水基油墨时的温度差大,因为水基油墨受到水的沸点的限制。
油墨在静止温度下必须是液态的。这一静止温度应该比被打印页面可能遇到的最高环境温度更高。同时,静止温度应该尽可能低,以便降低加热打印头时所需的功率,并且在静止温度与墨滴喷射温度之间提供最大的容限。最通用的静止温度是在60℃到90℃之间,尽管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温度范围。最通用的墨滴喷射温度是在160℃到200℃之间。
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实现和促进表面张力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
1)散布表面活性剂的精细颗粒,其溶点明显地高于静止温度,但是明显地低于墨滴喷射温度,可以在液相条件下将其加入热熔油墨。
2)一种极化/非极化的微乳状液,其PIT最好比极化和非极化化合物两者的溶点至少高20℃。
为了使表面张力随着温度而急剧降低,热熔油墨的载体在静止温度下应该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张力(在30mN/m以上)。通常是使用例如蜡的烷烃。合适的材料通常具有很强的分子间引力,这种引力可以由许多氢键获得,例如多元醇,例如,Hexanetetrol的溶点是88℃。
各种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
图3(d)表示在包含以下添加剂的各种含水制品中针对表面张力测量的温度影响:
1)0.1%的十八烷酸溶胶
2)0.1%的十六烷酸溶胶
3)0.1%的Pluronic 10R5(BASF的商标)溶液
4)0.1%的Pluronic L35(BASF的商标)溶液
5)0.1%的Pluronic L44(BASF的商标)溶液
在以下的澳大利亚专利说明书中说明了适合本发明的打印系统使用的油墨,这些说明书可作为本文中的参考资料:
“基于微乳胶的油墨组合”(Ink composition based on a microemulsion)(申请号:PN5223,1995年9月6日递交);
“包含表面活性剂的油墨组合”(Ink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urfactantsol)(申请号:PN5224,1995年9月6日递交);
“用于在墨滴选择温度附近有Krafft点的DOD打印机的油墨组合”(Ink composition for DOD printers with Krafft point near the drop selectiontemperture sol)(申请号:PN6240,1995年10月30日递交);以及
“在基于油墨的微乳剂中的染料和颜料”(Dye and pigment in amicroemulsion based ink)(申请号:PN6241,1995年10月30日递交)。
采用降低粘度的操作
作为第二个例子,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与热熔油墨相结合地通过加热来降低粘度并且采用接近方式来分离墨滴。在操作打印机之前,在储存器64中使固体油墨溶化。油墨从储存器中通过油墨通道75通到打印头,并将打印头50维持在使油墨100处于液态,但是粘度却相对较高(例如大约100cP)的温度。通过油墨的表面张力把油墨100限制在喷嘴之内。油墨100是按配方制作的,使其粘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油墨压力在一定频率上振荡,该频率是墨滴从喷嘴中喷射的频率的整倍数。油墨的压力振荡使得处在喷嘴尖端的油墨弯液面发生振荡,但是由于油墨的粘度很高,这种振荡很小。在正常操作温度下,这种振荡的幅度不足以使墨滴分离。在加热器103被启动时,构成选定墨滴的油墨被加热,其粘度降低到一定的值,该值最好是小于5cP。粘度的降低使油墨弯液面在油墨压力循环的高压段期间进一步移动。记录媒体51被设在充分靠近打印头50的位置,使选定的墨滴接触到记录媒体51,但是又要足够远,使未选择的墨滴不会碰到记录媒体51。在接触到记录媒体51时,选定的那部分墨滴就会凝固,并且吸附在记录媒体上。随着油墨压力的下降,油墨开始回到喷嘴中。油墨的主体与凝固在记录媒体上的油墨分离。然后,在喷嘴尖端的油墨100的弯液面又恢复到小幅度的振荡。随着剩余的热量被散发到大块的油墨和打印头上,油墨的粘度上升到其静止水平。每个热脉冲选择并分离一个墨滴,并在记录媒体51上形成一个点。由于热脉冲是由电路控制的,就可以实现按需投放的喷墨操作方式。
打印头的制造
在1995年4月12日递交的以下澳大利亚专利说明书中描述了本发明的单片打印头的制造方法,这些说明书可作为本文中的参考资料:
“单片LIFT打印头”(A monolithic LIFT printing head)(申请号:PN2301);
“单片LIFT打印头的制造方法”(A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monolithic LIFT printing head)(申请号:PN2302);
“LIFT打印头的自准直设计”(A self-aligned header design for LIFTprint heads)(申请号:PN2303);
“集成四色LIFT打印头”(Integrated four color LIFT print heads)(申请号:PN2304);
“在单片打印头中的功率要求的降低”(Power requirement reduction inmonolithic LIFT printing heads)(申请号:PN2305);
“采用湿蚀LIFT打印头的制造方法”(A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monolithic LIFT print heads using anisotropic wet etching)(申请号:PN2306);
“在单片DOD打印头中的喷嘴位置”(Nozzle placement in monolithicdrop-on-demend print heads)(申请号:PN2307);
“单片打印头的加热头结构”(Heater structure for monolithic LIFT printheads)(申请号:PN2346);
“单片LIFT打印头电源连接”(Power supply connection for monolithicLIFT print heads)(申请号:PN2347);
“接近LIFT打印头外部连接”(External connection for Proximity LIFTprint heads)(申请号:PN2348);以及
““单片LIFT打印头的自准直制造方法”(A self-aligned manufacturingprocess for monolithic LIFT print heads)(申请号:PN2349);以及
“LIFT打印头的CMOS兼容制造方法”(CMOS process compatiblefabrication of LIFT print heads)(申请号:PN5222,1995年9月6日递交)。
“具有喷嘴边缘加热器的LIFT打印头的制造方法”(A manufacturingprocess for LIFT print heads with nozzle rim heater)(申请号:PN6238,1995年10月30日递交);
“模块LIFT打印头”(A modular LIFT print head)(申请号:PN6237,1995年10月30日递交);
“增加打印喷嘴填充密度的方法”(Mothod of increasing packing densityof printing nozzle)(申请号:PN6236,1995年10月30日递交);以及
“在同步打印墨滴间减少静电作用的喷嘴散布”(Nozzle dispersion forreduced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simultaneously printed droplets)
(申请号:PN6239,1995年10月30日递交)。
打印头的控制
在1995年4月12日递交的以下澳大利亚专利说明书中描述了在本发明中用于提供页面图像数据以及控制打印头中的加热器温度的装置,这些说明书可作为本文中的参考资料:
“在LIFT打印头中的集成驱动电路”(Integrated drive circuitry in LIFTprint heads)(申请号:PN2295);
“用于液体油墨容量(LIFT)打印的喷嘴清洁过程”(A nozzle clearingprocedure for Liquid Ink Fault Tolerant(LIFT)printing)(申请号:PN2294);
“用于LIFT打印系统温度的加热器功率补偿”(Heater powercompensation for temperature in LIFT printing systems)(申请号:PN2314);
“用于LIFT打印系统热滞后的加热器功率补偿”(Heater powercompensation for thermal lag in LIFT printing systems)(申请号:PN2315);
“用于LIFT打印系统中打印密度的加热器功率补偿”(Heater powercompensation for print density in LIFT printing systems)(申请号:PN2316);
“打印头温度脉冲的精确控制”(Accurat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pulsesin printing heads)(申请号:PN2317);
“单片LIFT打印头中的数据分布”(Data distrbution in monolithic LIFTprint heads)(申请号:PN2318);
“用于LIFT打印系统的页图象及容差路由装置”(Page image and faulttolerance routing device for LIFT printing systems)(申请号:PN2319);以及
“LIFT打印机的可移动加压液体油墨盒”(A removable pressurizedliquid ink cartridge for LIFT printers)(申请号:PN2320)。
打印头的图像处理
本发明的打印系统的目标是获得这样的打印质量,它相当于人们习以为常的使用胶版印刷技术印刷的彩色出版物的质量。用大约1600dpi的打印分辨率就可以获得这种效果。然而,1600dpi的打印即困难又昂贵。用800dpi的打印分辨率可以获得类似的效果,深蓝和深红色的每个象素用2位,而黄色和黑色的每个象素用1位。这种彩色模式在此被称为CC′MM′YK。如果还需要高质量的单色图像打印,对黑色也可以采用每个象素2位。这种彩色模式在此被称为CC′MM′YKK′。
在1995年4月12日递交的以下澳大利亚专利说明书中描述了适合用于本发明的系统和其他打印系统的彩色模式、色调处理、数据压缩以及实时扩展系统,这些说明书可作为本文中的参考资料:
“用于双级彩色打印的四级油墨”(Four level ink for bi-level colorprinting)(申请号:PN2339);
“页图像的压缩系统”(Compression system for page images)(申请号:PN2340);
“用于压缩的页图像的实时扩展设备”(Real-time expansion apparatusfor compressed page images)(申请号:PN2341);以及
“用于数字彩色打印机的高容量压缩的文件图像”(High capacitycompressed document image for digital color printers)(申请号:PN2342);
“文本的改进中的JPEG压缩”(Improving JPEG compression in thepresence of text)(申请号:PN2343);
“用于压缩的页图像的扩展和半色调装置”(An expansion andhalftoning device for compressed page images)(申请号:PN2344);以及
“图像半色调的改进”(Improvements in image halftoning)(申请号:PN2345)。
本发明的打印头的应用
本发明的打印方法和装置适合广泛的用途,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彩色和单色的办公室打印机、短时使用的数字打印、高速数字打印、处理彩色印刷品、现场彩色打印、胶印机辅助打印、采用扫描式打印头的低价打印机、采用页面宽度打印头的高速打印机、便携式彩色和单色打印机、彩色和单色复印机、彩色和单色传真机、组合打印机、传真和复印机、标签印刷机、大版面绘图仪、照相复制、用于数字照相处理的印刷机、装入数字′立拍′摄影机中的便携式打印机、带显示屏的打印机、PhotoCD图像的打印机、用于′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的便携式打印机、糊墙纸印刷机、室内符号打印机、单据印刷、以及织物印刷。
在1995年4月12日递交的以下澳大利亚专利说明书中描述了基于本发明的打印系统,这些说明书可作为本文中的参考资料:
“具有大容量数字页图像存储的高速彩色办公室打印机”(A highspeed color office printer with a high capacity digital page image store)(申请号:PN2329);
“具有大容量数字页图像存储的短时数字彩色打印机”(A short rundigital color printer with a high capacity digital page image store)(申请号:PN2330);
“使用LIFT打印技术的数字彩色压缩”(A digital color printing pressusing LIFT printing technology)(申请号:PN2331);
“模数字打印压缩”(A modular digital printing press)(申请号:PN2332);
“高速数字织物印刷”(A high speed digital fabric printer)(申请号:PN2333);
“彩色照片处理系统”(A color photograph coping system)(申请号:PN2334);
“使用LIFT打印系统的高速彩色照片复制机”(A high speed colorphotocopier using a LIFT printing system)(申请号:PN2335);
“使用LIFT技术的便携式彩色照片复制机”(A protable colorphotocopier using LIFT printing technology)(申请号:PN2336);
“使用LIFT打印技术的照片处理系统”(A photograph processingsystem using LIFT printing technology)(申请号:PN2337);
“使用LIFT打印系统的平纸传真机”(A plain paper facsimile machineusing a LIFT printing system)(申请号:PN2338);
“具有集成打印机的照片CD系统”(A PhotoCD system with integratedprinter)(申请号:PN2293);
“使用LIFT打印技术的彩色绘图机”(A color plotter using LIFTprinting technology)(申请号:PN2291);
“具有集成的LIFT彩色打印系统的笔记本计算机”(A notebookcomputer with integrated LIFT color printing system)(申请号:PN2292);
“使用LIFT打印系统的便携式打印机”(A portable printer using a LIFTprinting system)(申请号:PN2300);
“具有在线数据库和定制杂志打印的传真机”(Fax machine with on-line database interrogation and customized magazine printing)(申请号:PN2299);
“缩微彩色打印机”(Miniature portable color printer)(申请号:PN2298);
“使用LIFT打印系统的彩色视频打印机”(A color video printer using aLIFT printing system)(申请号:PN2296);以及
“使用LIFT打印系统的集成的打印机、复制机、扫描器和传真机”(Anintegrated printer,copier,scanner,and facsimile using a LIFT printing system)(申请号:PN2297)。
对打印头环境条件的补偿
按需投放的打印系统应该具有始终如一并且可预测的墨滴大小和位置。墨滴大小和位置的不应有的变化会使打印结果的光学密度发生变化,看到的打印质量就会降低。这些变化在额定的墨滴体积和象素间隙中应该被保持在最低的比例。可以对许多环境变量进行补偿,以便将其影响降低到不明显的水平。通过改变提供给喷嘴加热器的功率,可以对某些因素进行主动的补偿。
用于一个打印头实施例的最佳温度曲线是这样的,即在一瞬间使喷嘴尖端的有效部位上升到喷射温度,在脉冲期间将这一部位维持在喷射温度,并且在一瞬间将该部位冷却到环境温度。
由于在制造本发明的打印头时使用的各种材料的热存储容量和热传导性质,这种最佳方案是无法实现的。然而,通过对打印头的有限元件模型进行反复逼近地精选,就能获得一条曲线,利用该曲线削尖功率脉冲,这样就能改善性能。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改变向加热器提供功率的时间,这其中包括,但是并不仅限于:
1)改变加在加热器上的电压
2)调制一系列短脉冲的宽度(PWM)
3)调制一系列短脉冲的频率(PFM)
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需要一个在油墨中存在对流和油墨流动时能模拟自由表面的瞬时流体动态模型,用具体的功率曲线来获得温度的有效影响。
如果在打印头基片上安装适当的数字电路,就可以独立地控制提供给各个喷嘴的功率。做到这一点的一种方式是在整个打印头芯片上′广播′各种不同的数字脉冲串,并且通过多路复用电路为每个喷嘴选择适量的脉冲串。
在"对环境因素的补偿"的表中列出了可以得到补偿的一些环境因素。在这张表指出了对每一种环境因素的最佳补偿是整体的(针对整个打印头),逐个芯片的(针对一个合成的多芯片打印头中的每个芯片),还是逐个喷嘴的。<对环境因素的补偿>
  比较因素   范围   检测或用户控制方法   补偿机制
  环境温度   整体   装在打印头上的温度传感器   电源电压或整个PFM图形
  电源电压随着有效喷嘴的数量而变动   整体   根据打印数据预测有效喷嘴的数量   电源电压或整个PFM图形
  随着喷嘴的依次启动产生局部热量   逐个喷嘴   根据打印数据预测有效喷嘴的数量   为每个打印墨滴选择适当的PFM图形
  在每个象素有多位时控制墨滴的大小   逐个喷嘴   图像数据   为每个打印墨滴选择适当的PFM图形
  晶片之间的喷嘴几何变化   逐个芯片   在工厂中测量提供给打印头的数据文件   逐个打印头芯片的整个PFM图形
  晶片之间的加热器电阻变化   逐个芯片   在工厂中测量提供给打印头的数据文件   逐个打印头芯片的整个PFM图形
  用户图像密度调节   整体   用户选择   电源电压,静电加速电压,或油墨压力
  降低油墨表面张力的方法和门限温度   整体   油墨盒传感器或用户选择   整个PFM图形
  油墨粘度   整体   油墨盒传感器或用户选择   整个PFM图形和/或时钟速率
  油墨的染料或颜料浓度   整体   油墨盒传感器或用户选择   整个PFM图形
  油墨响应时间   整体   油墨盒传感器或用户选择   整个PFM图形
在多数应用场合不需要对所有这些因素进行补偿。有些变量具有负面的效果,并且仅在要求非常高的图像质量时才需要补偿。
打印头驱动电路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例打印头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的示意性框图。这一控制电路采用模拟调制的电源电压,将其提供给打印头,从而实现加热器功率调制,并且对提供给每个喷嘴的功率没有独立的控制。图4表示了采用800dpi页面宽度打印头的系统框图,该系统采用CC′MM′YK彩色模式执行彩色打印。打印头50具有总共79,488个喷嘴,其中有39,744个主喷嘴和39,744个冗余喷嘴。主喷嘴和冗余喷嘴被分成六种颜色,而每种颜色被分成8个驱动相。每个驱动相有一个移位寄存器,用于把来自打印头控制器ASIC400的串行数据转换成用于启动加热器控制电路的并行数据。总共有96个移位寄存器,各自为828个喷嘴提供数据。每个移位寄存器由828个移位寄存器级217构成,其输出通过一个"与非"门215与相启动信号执行逻辑"与"。与非门215的输出驱动一个反相缓冲器216,后者再控制驱动晶体管201。驱动晶体管201激励电热加热器200,它可以是图1(b)中所示的加热器103。为了在启动脉冲期间维持移位数据有效,由时钟制动器218停止移位寄存器的时钟,维持启动脉冲有效,为了清楚在图中用单个门表示时钟制动器,但是可以用任何公知的无误差时钟控制电路来实现。停止移位寄存器的时钟可以不必把并行数据锁定在打印头中,但是对打印头控制器ASIC400中的电路增加了一些复杂性。根据故障状态总线上专用信号的状态,数据分路器219把数据发送给主喷嘴或冗余喷嘴。
图4中所示的打印头是经过简化的,并且没有表示用于改进制造工艺的部件(block)容错等各种装置。根据本文中所公开的装置很容易获得用于不同结构打印头的驱动电路。
代表记录媒体上的打印点图形的数字信息被存储在页或范围存储器1513中,它可以和图1(a)中的图像存储器72相同。地址多路调制器417通过地址选择从页或范围存储器1513中读出代表一种颜色点的32位数据,并且由存储器接口418产生控制信号。这些地址是由地址发生器411产生的,它是′每种颜色的电路′410的一部分,六种颜色成分各有一个这种电路410。地址是根据喷嘴相对于打印媒体的位置而产生的。由于不同打印头的喷嘴的相对位置有可能不同,地址发生器最好是可编程的。地址发生器411在正常时产生与主喷嘴位置相对应的地址。然而,当出现故障喷嘴时,在故障图RAM412中可以标出有故障的喷嘴部件的位置。在打印页面的同时读出故障图RAM412。如果这一存储器指示出在喷嘴部件中有故障,地址就被改变,使地址发生器411产生对应冗余喷嘴位置的地址。用寄存器413锁定从页或范围存储器1513中读出的数据,并由多路转换器414将其转换成顺序的四个字节。用FIFO415调节这些字节的时序,使其与代表其他颜色的数据匹配。然后由缓冲器430缓冲这些数据,从而构成打印头50的48位主数据总线。由于打印头的位置可能距离打印头控制器ASIC相对较远,数据需要缓冲。来自故障图RAM412的数据还构成了FIFO416的输入。这一数据的时序与FIFO415的输出数据相匹配,并且由缓冲器431缓冲,从而构成故障状态总线。
可编程电源320为打印头50提供电力。电源320的电压受DAC313的控制,DAC313是RAM和DAC的组合(RAMDAC)316的一部分。RAMDAC316包含一个双端口RAM 317。双端口RAM 317的内容由微控制器315编程。通过改变双端口RAM 317的内容来补偿温度。微控制器315根据热传感器300检测到的温度计算这些值。热传感器300的信号连接到模-数转换器(ADC)311。ADC311最好是装在微控制器315之内。
打印头控制器ASIC400包含用于热滞后补偿和打印密度的控制电路。热滞后补偿要求打印头欧50的电源电压是一个在时间上迅速变化的电压,它应该与加热器的启动脉冲同步。这一电压是通过对可编程电源320编程而产生的。DAC313根据从双端口RAM317读出的数据产生一个模拟时间变化的编程电压。数据按照由计数器403产生的地址被读出。计数器403在一个启动脉冲期间产生一个完整循环的地址。由于计数器403是由系统时钟408来定时的,从而保证了这种同步,并且计数器403的最高计数被用做启动计数器404的定时。然后由解码器405对启动计数器404的计数解码,并经过缓冲器432的缓冲而产生打印头50的启动脉冲。如果计数的状态数小于一个启动脉冲中的时钟周期数,计数器403可以包括一个预分频计数器。为了精确地补偿加热器的热滞后,采用16个电压状态。这16个状态可以用计数器403和双端口RAM317之间的四位连接线来指定。然而,这16个状态在时间上不一定采用线性的间隔。为了满足这些状态的非线性定时,计数器403还可以包括一个ROM或是其他器件,以便使计数器403按照非线性的方式计数。或是也可以采用少于16的状态数。
在打印密度补偿方面,在每个启动周期中对需要(在象素上)打印一个墨滴的象素数量进行计数,由此来检测打印密度。打印象素计数器402对′要打印的′象素计数。对八个启动脉冲各有一个打印象素计数器402。按照本发明,在打印头中的启动相数取决于具体的设计。尽管并不要求启动相数必须是二的倍数,但通常是四个、八个和十六个。打印象素计数器402可以由组合逻辑象素计数器420构成,用计数器420确定一个数据段中应该有多少个位数。然后由加法器421和累加器422累加这个位数。寄存器423在启动脉冲期间保持这一累加的数值有效。多路转换器401根据启动计数器404的决定选择对应当前启动脉冲的寄存器423的输出。多路转换器401的输出构成了双端口RAM317的一部分地址。不需要对′要打印的′象素进行精确的计数,只需要这一计数的四个最高有效位就足够了。
四位热滞后补偿地址和四位打印密度补偿地址的组合代表双端口RAM317的8位地址。这表示双端口RAM317包含排列成二维阵列的256个数值。这二维表示(用于热滞后补偿的)时间和打印密度。还可以包括第三维,也就是温度。由于打印头的环境温度变化很慢,微控制器315有足够的时间在当前的温度下计算用于补偿热滞后和打印密度的256个数值的矩阵。微控制器周期性地(例如每秒几次)检测当前的打印头温度,并且计算这一矩阵。
打印头50的时钟是由打印头时钟发生器407根据系统时钟408产生的,并且由缓冲器406缓冲。为便于测试打印头控制器ASIC,
还可以包括JTAG测试电路499。
与热喷墨技术的比较
"热喷墨和本发明之间的比较"的表对本发明和热喷墨打印技术作出了各方面的比较。
由于本发明与热喷墨技术都是采用热激励和液体油墨的按需投放系统,在二者之间可以进行直接的比较。尽管它们看起来是类似的,但这两种技术是按不同的原理工作的。
热喷墨打印技术采用以下的基本操作原理。通过电阻加热产生的热脉冲在液体油墨中迅速形成气泡。通过使油墨过热可以快速并可靠地形成气泡,从而在气泡完全集结之前向油墨传递足够的热量。对于水基油墨来说,油墨的温度需要达到280℃至400℃。气泡的形成造成的压力波压迫孔中的高粘度油墨墨滴。气泡随后消失,从油墨储存器中吸取油墨,重新装填喷嘴。由于喷嘴的组装密度很高,并且使用已经成熟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热喷墨打印技术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热喷墨打印技术面临这样一些明显的技术问题,其中包括多部件的精确装配、器件的成品率、图像分辨率、′pepper′噪声、打印速度、驱动晶体管功率、耗电量、形成墨滴喷溅、热应力、热膨胀差、科尬油(kogation)、气穴现象、蒸馏扩散、以及油墨成分所造成的困难。
本发明的打印技术具有热喷墨打印技术的许多优点,并且完全或基本上消除了热喷墨打印技术所固有的许多问题。
<热喷墨和本发明之间的比较>
  热喷墨   本发明
  墨滴选择机制   通过热感应生成的气泡造成的压力波喷射墨滴   选择降低表面张力或粘度的机制
  墨滴分离机制   与墨滴选择机制相同   选择接近,静电,磁场及其他方法
  基本油墨载体   水   水,微乳状液,醇,乙二醇,或是热熔
  打印头构造   精确地组装喷嘴板,油墨通道以及基片   单片
  每件的打印费用   由于打印头的寿命有限并且油墨很贵,费用很高   由于打印头的耐久性以及适应宽范围的油墨,费用可以降低
  墨滴喷溅的形成   明显地影响图像质量   不会形成墨滴喷溅
  油墨的操作温度   280℃至400℃(高温限制了染料的使用和油墨成分)   大约70℃(取决于油墨成分)
  加热器峰值温度   400℃至1000℃(高温会降低器件寿命)   大约130℃
  气穴(加热器由于气泡的破裂而磨损)   限制打印头寿命的严重问题   没有(不形成气泡)
  科尬油(kogation)(加热器被油墨灰盖住)   限制打印头寿命和油墨成分的严重问题   没有(水基油墨的温度不超过100℃)
  蒸馏扩散(由于压力循环形成油墨气泡)   限制油墨成分的严重问题   由于油墨压力不会变成负值,没有这一问题
  共振   限制喷嘴结构和重复速率的严重问题   影响很小,因为压力波很小
  实际分辨率   最大约为800dpi   最大约为1600dpi
  自冷却操作   没有(需要高能量)   有:打印的油墨带走了墨滴选择能量
  墨滴喷射速度   高(大约10m/sec)   低(大约1m/sec)
  干扰   严重问题,需要精密的声学结构,限制喷嘴重新填充的速度   低速,并且喷射墨滴时的压力低,因此干扰很小
  操作热应力   限制打印头寿命的严重问题   低:加热器中心的最高温升大约是90℃
  制造热应力   限制打印头尺寸的严重问题   与标准的CMOS制造工艺相同
  墨滴选择能量   大约20μJ   大约270nJ
  加热器脉冲周期   大约2-3μs   大约15-30μs
  加热器脉冲平均功率   每个加热器大约8瓦特   每个加热器大约12mW,比热喷墨低500倍以上
  加热器脉冲电压   大约40V   大约5-10V
  加热器峰值脉冲电流   每个加热器通常需要200mA,需要双极或是很大的MOS驱动晶体管   每个加热器约4mA,可以使用小的MOS驱动晶体管
  容错   没有实施   容易实施,可以使成品率和可靠性提高
  对油墨成分的限制   包括科尬油(kogation),不干净等许多限制   表面张力或粘度的温度系数必须是负值
  油墨压力   大气压力以下   大约1.1atm
  集成驱动电路   由于驱动电流大,通常需要双极性电路   CMOS,nMOS,或双极性电路
  热膨胀差   对大型打印头是明显的问题   用单片的构造减少这一问题
  页面宽度打印头   主要问题是成品率,成本,结构精度,打印头寿命,以及功耗   通过容错获得高成品率,低成本。由于低功耗可以自身冷却。
成品率和容错
在多数情况下,如果单片集成电路在制造时功能不完善,是无法修理的。通过晶片加工产生的可供使用的器件的百分数被称为成品率。成品率对制造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5%成品率的器件的制造成本比具有50%成品率的相同器件的制造成本要贵十倍。
这里主要有三种成品率测量指标:
1)制造成品率
2)晶片分选成品率
3)最终测试成品率
对于大模板的情况,晶片分选成品率通常是对总成品率的最严格的限制。按照本发明的全页面宽度彩色打印头与典型的VLSI电路相比是很大的。满意的晶片分选成品率对这种打印头的有效制造成本是关键的问题。
图5是针对本发明的单片全页面宽度彩色A4打印头实施例的晶片分选成品率与缺陷密度的关系曲线。打印头有215mm长和5mm宽。无容错成品率198是根据Murphy的方法计算的,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成品率预测方法。如果缺陷密度是每平方cm一个缺陷,用Murphy的方法预测出的成品率小于1%。这意味着制成的打印头有99%以上必须被放弃。这样低的成品率是很不理想的,因为打印头的制造成本太高。
Murphy的方法近似于不均匀分布缺陷的影响。图5还包括一条无容错成品率197的曲线,它引进了一个缺陷分组系数,从而清楚地显示出了缺陷的分组。缺陷分组系数不是一个在制造时可以得到控制的参数,但是可以作为制造工艺的一个特征。在制造工艺中可以将缺陷分组系数预定为2,在这种情况下,成品率的投影图与Murphy的方法大致相符。
解决低成品率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引入容错,即在芯片上包括冗余的功能单元,用来代替故障的功能单元。
在存储器芯片和大多数晶片规模的集成电路(WSI)器件中,冗余副单元在芯片上的物理位置并不重要。然而,在打印头中,冗余副单元可能包括一或多个打印启动器。它们相对于需要打印的页面必须具有固定的空间关系。为了能够象有故障的驱动器一样在同一位置上打印出一个点,冗余的驱动器决不能在非扫描方向上错位。然而,故障驱动器可以由在扫描方向上错位的冗余驱动器来代替。为了保证冗余驱动器能够象故障驱动器一样在同一位置上打印出一个点,
可以改变冗余驱动器的数据定时,从而补偿扫描方向上的错位。
为了能替换所有的喷嘴,必须有完整的一套备用喷嘴,这样就构成了100%的冗余。然而,100%冗余的要求通常需要使芯片面积加倍,在代替冗余单元之前会明显地降低初级成品率,而这样就会抵销容错所带来的大部分优点。
然而,按照本发明的打印头实施例,打印头芯片的最小物理尺寸取决于被打印的页面宽度,打印头芯片容易破碎的性质,以及在装配向芯片背后提供油墨的油墨通道时遇到的制造工艺限制。用于打印A 4尺寸页面的全宽度全彩色打印头的实际最小尺寸大约是215mm*5mm。在采用1.5μmCMOS制造技术时,这一尺寸允许容纳100%的冗余,而不会明显地增加芯片面积。因此,在不会明显降低初级成品率的条件下可以实现高水平的容错。
当器件中包括容错时,不能采用标准的成品率公式。反之在成品率公式中必须具体地体现和包括容错的机制和程度。图5表示了用于全页面彩色A4打印头的容错分选成品率,其中包括各种形式的容错,在成品率公式中已经包括了它的模型。这一曲线用缺陷密度和缺陷分组的函数来表示具体的成品率。在图5中表示的成品率投影图表明,在相同的制造条件下,充分地采用容错方案可以使晶片分选成品率从1%以下提高到90%以上。这样能使制造成本降低100倍。
对于包括上千个打印喷嘴的打印头来说,容错可以大大地改善成品率和可靠性,从而就能实际制成页面宽度的打印头。但是,容错并不是本发明的核心内容。
在1995年4月12日递交的以下澳大利亚专利说明书中描述了在按需投放打印系统中的容错技术,这些说明书可作为本文中的参考资料:
“在打印机构中的集成的容差”(Integrated fault tolerance in printingmechanisms)(申请号:PN2324);
“在集成打印头中的部件容差”(Block fault tolerance in integratedprinting heads)(申请号:PN2325);
“用于集成打印头中容差的喷嘴复制”(Nozzle duplication for faulttolerance in integrated printing heads)(申请号:PN2326);
“打印头中故障喷嘴的检测”(Detection of faulty nozzles in printingheads)(申请号:PN2327);以及
“大容量打印压力的容差”(Fault tolerance in high volume printingpresses)(申请号:PN2328)。
打印系统实施例
在图6中表示了采用本发明打印头的一种数字电子打印系统的示意图。该图表示一个单片打印头50,它把由许多墨滴构成的一幅图像60打印在记录媒体51上。典型的媒体是纸,也可以是普通的透明胶片、织物或是许多其他能够接纳油墨的平面材料。被打印的图像是由一个图像源52提供的,它可以是任何能够转换成二维象素阵列的图像形式。典型的图像源有图像扫描器、数字存储的图像、用页面描述语言(PDL)编码的图像,例如AdobePostscript,Adobe Postscript level 2,或是Hewlett-Packard PCL 5,利用光栅发生器通过程序调用产生的页面图像,例如Apple QuickDraw,Apple QuickdrawGX,或是Microson GDI,或是电子形式的文本例如ASCII。这种图像数据由图像处理系统53转换成适合特定打印系统的二维象素阵列。图像可以是彩色或单色的,并且每个象素通常可以有1到32位之间的数据,取决于图像源和具体打印系统的格式。如果图像源是一种页面图形,图像处理系统可以采用光栅图像处理器(RIP),如果图像源来自一个扫描器,也可以采用二维图像处理系统。
如果需要连续色调的图像,就需要一个半色调处理系统54。适当的半色调处理方式是基于"顺序颤抖或误差扩散的分散点(dispersed dot ordereddither or error diffusion)"。或者是采用公知的"随机筛选或频率调制筛选(stochastic screening or frequency modulation screening)"。在这里不推荐采用通常用于胶版印刷时的"顺序颤抖的集束点(clustered dot ordered dither)"的半色调处理系统,因为采用这种技术会不必要地浪费有效的图像分辨率。半色调处理系统的输出是适合本发明打印系统的分辨率的二进制单色或彩色图像。
二进制图像是由数据定相电路55(它可以装在图4所示的打印头控制器ASIC 400中)来处理的,数据定相电路55按照正确的顺序把象素数据提供给数据移位寄存器56。为了补偿喷嘴的排列和纸的移动,需要对数据定序。当数据被加载到移位寄存器56中之后,数据以并行的方式被提供给加热器驱动电路57。驱动器电路57按照准确的时间用电子电路把相应的加热器58连接到通过脉冲整形电路61和电压调节器62产生的电压脉冲。加热器58加热喷嘴59的尖端,影响油墨的物理特性。墨滴60按照与提供给加热器驱动电路的数字脉冲相对应的图形脱离喷嘴。油墨储存器64中的油墨压力由压力调节器63来调节。通过选定的墨滴分离装置使墨滴60中被选定的墨滴从油墨主体上分离,并且接触到记录媒体51。在打印期间,利用纸输送系统65使记录媒体51相对于打印头50连续地移动。如果打印头50覆盖了记录媒体51的打印范围的整个宽度,记录媒体51仅仅需要在一个方向上移动而打印头50则可以保持固定。如果使用较小的打印头50,就需要采用光栅扫描系统。典型的方法是沿着记录媒体51的短边扫描打印头50,同时沿着其长边移动记录媒体51。
喷嘴动态特性的计算机模拟
利用计算机对本发明的打印头的操作细节作出了全面的模拟。图8至18是一些模拟的结果,这一优选喷嘴实施例的操作是通过电加热降低表面张力来选择墨滴,并且与静电的墨滴分离方式相结合。
计算机模拟对确定难以直接观察的现象的特性是极为有用的。由于以下的几个原因,喷嘴的操作很难通过实验进行观察,这些原因包括:
1)实验的喷嘴是微型的,重要现象的特征小于1μm。
2)喷射墨滴的时间标度只有几微秒,需要极高的观察速度。
3)重要的现象发生在不透明的固体材料内部,不可能直接观察。
4)一些重要的参数例如热流量和流体速度矢量场是难以用任何标度来直接观察的。
5)制造实验喷嘴的费用很高。
计算机模拟克服了上述的问题。用于流体动态模拟的一种先进的软件包是Fluid Dynamics International Inc.ofIllinois,USA
(FDI)制作的FIDAP。FIDAP是FDI的注册商标。在市场上也可以得到其他模拟软件,但是之所以选择FIDAP是因为它在瞬变的流体动态模拟,能量转移,以及表面张力计算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精度。采用的FIDAP版本是FIDAP7.51。
在模拟中结合了能量转移和流体动态模型。由于本例喷嘴是圆筒形的,采用轴对称的模拟方式。圆筒的形状会产生四种偏差。这就是与加热器的连接,由于纸的移动造成的层状气流,重力(如果打印头不是垂直的),以及基片上存在的相邻喷嘴。这些因素对墨滴喷射的影响很小。
为了利用FIDAP7.51在微秒级的瞬态过程中通过按微米级标度变化的表面张力获得收敛的瞬态自由表面模型,需要采取无量纲的模型。
仅仅需要模拟喷嘴尖端的区域,因为与墨滴选择有关的大多数现象都出现在这一区域内。模拟的范围是从喷嘴的对称轴向外延伸40μm。
在开始模拟时,整个喷嘴和器件中的油墨都处于环境温度,在这种条件下是30℃。在操作期间,器件环境温度会稍微高于大气环境温度,因为在喷射许多墨滴的整个周期中会达到一定的均衡温度,该温度取决于打印密度。每次选择墨滴的大部分能量被墨滴带走了。由于硅片的热传导性很高,以及油墨中的对流,在喷射墨滴的间隔中可以很均匀地散发喷嘴中的剩余热量。
模拟喷嘴的几何形状
图7表示在这种模拟中仿制的一个理想喷嘴的实施例。
喷嘴被构制在一个单晶硅基片2020上。基片上具有一个外延的掺硼硅层2018,它在制作喷嘴时被用于制止蚀刻。外延的硅层2019是用于制作CMOS驱动晶体管和数据分配电路的有效基片。在这一基片上有几层沉积的CMOS工艺。这其中有一个热氧化层2021、第一层间氧化层2022、第一金属层2023、第二层间金属层2024、第二金属层2025、以及钝化氧化层2026。按顺序加工晶片制成喷嘴和加热器。这些构造包括有效的加热器2027(a)、利用"剩余的"加热器材料制成的ESD屏蔽层2027(b),以及氮化硅钝化层2028。
通过对各个氧化层的蚀刻在加热器顶上形成狭窄的"边缘"。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加热器周围的材料的"热质量",并且防止油墨在打印头的表面上扩散。
在打印头中装填导电油墨2031。用两个电极在打印头上施加一个电场,一个电极与油墨形成电接触,另一个电极设在记录媒体后面。
喷嘴的半径是8μm,而直径与其成比例。
计算的理论基础
在FDI出版的FIDAP 7.0 Thoery Manual(1993年四月)中详细说明了采用Finite Element Mothod进行流体动态分析和能量转换计算的理论基础,以及在FIDAP计算机程序中应用这一理论基础的方法,上述内容可作为本发明的参考资料。
材料特性
在"用于FIDAP模拟的材料特性"的表中给出了材料的近似物理特性,这些材料可被用于制作本发明的打印头。
这模拟中使用的"油墨"是加入了25%颜料的水基油墨。在油墨中含有十六烷酸的悬浮微粒,以便使表面张力随着温度而明显地降低。采用表面张力仪测量各种温度下的表面张力。
在"用于FIDAP模拟的材料特性"的表中给出了在采用FIDAP程序的模拟中使用的数值。大多数数值来自直接的测量,或是取自CRC“化学和物理手册”(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72nd edition,或是Lange的“化学手册”(handbook of chemistry),14th edition。
<用于FIDAP模拟的材料特性>
  特性   材料或温度   物理数值   无量纲数值
  特征长度(L)   全部   1μm   1
  特征速度(U)   油墨   1m/s   1
  特征时间   全部   1μs   1
  时间段   全部   0.1μs   0.25
  环境温度   全部   30℃   30
  沸点   油墨   103℃   103
  粘度(η)   在20℃   2.306cP   3.530
  粘度(η)   在30℃   1.836cP   2.810
  粘度(η)   在40℃   1.503cP   2.301
  粘度(η)   在50℃   1.259cP   1.927
  粘度(η)   在60℃   1.074cP   1.643
  粘度(η)   在70℃   0.930cP   1.423
  粘度(η)   在80℃   0.816cP   1.249
  粘度(η)   在90℃   0.724cP   1.108
  粘度(η)   在100℃     0.648cP   0.993
  表面张力(γ)   28℃     59.3mN/m   90.742
  表面张力(γ)   33℃     58.8mN/m   89.977
  表面张力(γ)   38℃     54.1mN/m   82.785
  表面张力(γ)   43℃     49.8mN/m   76.205
  表面张力(γ)   47℃     47.3mN/m   72.379
  表面张力(γ)   53℃     44.7mN/m   68.401
  表面张力(γ)   58℃     39.4mN/m   60.291
  表面张力(γ)   63℃     35.6mN/m   54.476
  表面张力(γ)   68℃     33.8mN/m   51.721
  表面张力(γ)   73℃     33.7mN/m   51.568
  压力(P)   油墨     10kPa   15.3
  导热性(k)   油墨     0.631Wm-1k-1   1
  导热性(k)   硅     148Wm-1k-1   234.5
  导热性(k)   SiO2     1.5Wm-1k-1   2.377
  导热性(k)   加热器     23Wm-1k-1   36.45
  导热性(k)   Si3N4     19Wm-1k-1   30.11
  具体热量(cp)   油墨     3,727Jkg-1k-1   3.8593
  具体热量(cp)   硅     711Jkg-1k-1   0.7362
  具体热量(cp)   SiO2     738Jkg-1k-1   0.7642
  具体热量(cp)   加热器     250Jk-1k-1   0.2589
  具体热量(cp)   Si3N4     712Jkg-1k-1   0.7373
  密度(ρ)   油墨     1.036gcm-1   1.586
  密度(ρ)   硅     2.320gcm-1   3.551
  密度(ρ)   SiO2     2.190gcm-1   3.352
  密度(ρ)   加热器     10.50gcm-1   16.07
  密度(ρ)   Si3N4     3.160gcm-1   4.836
流体动力学模拟
图8(a)表示提供给加热器的功率。提供给加热器的最大功率是40mW。这一功率受到脉冲调制,从而获得瞬间提供给加热器的理想功率。各个功率脉冲的间隔是0.1μs,每个脉冲向加热器传递4nJ的能量。在墨滴选择脉冲开始后10μs进入模拟,以便使弯液面进入其静止位置。在墨滴选择脉冲期间传递到加热器上的总能量是276nJ。
图8(b)表示在模拟过程中喷嘴内各个点上的温度。
点A处于油墨弯液面与喷嘴边缘的接触点上。为了有效地操作,这一点的温度应该上升到尽量接近但是不超过油墨的沸点,并且在墨滴选择脉冲期间维持在这一温度。"带尖的"温度曲线是由施加到加热器上的脉冲频率调制功率造成的。如果增加脉冲频率并且适当降低脉冲功率,就可以使这种"尖"降低。
点B是油墨弯液面上的一个点,大约处于弯液面中心与喷嘴尖端的中间。
点C是硅片表面上距离喷嘴中心20μm处的一个点。这一点显示出距离喷嘴很近的点上在选择墨滴时的温升很小。这样就允许在很靠近喷嘴的位置上安置例如驱动晶体管等有源器件。
图9表示弯液面中心点上的位置与时间关系曲线。
图10表示墨滴选择脉冲期间的各个时刻的弯液面位置和形状。从墨滴选择脉冲的起点显示时间,(10μs时开始模拟),并且间隔5μs,直至加热器脉冲开始之后60μs。
图11表示在墨滴选择脉冲开始之前喷嘴中温度等值线的模型,从9μs时开始模拟。表面的张力与油墨压力和外部恒定电场的合成效果形成平衡。
图12是墨滴选择脉冲开始5μs之后在喷嘴中的温度等值线,从15μs开始模拟。喷嘴尖端处表面张力的降低使得这一点上的表面延伸,迅速带走弯液面周围的热量。由于表面张力的降低,已经不能与油墨压力和外部恒定电场的合成效果形成平衡,油墨已经开始移动。由于喷嘴壁的粘滞阻力,弯液面中心的移动速度比外侧要快。在图12至17中表示了从35℃开始并且按5℃间隔增加的温度等值线。
图13表示墨滴选择脉冲开始10μs之后在喷嘴中的温度等值线,从20μs开始模拟。
图14表示墨滴选择脉冲开始20μs之后在喷嘴中的温度等值线,从30μs开始模拟。
图15表示墨滴选择脉冲开始30μs之后在喷嘴中的温度等值线,从40μs开始模拟。此时是在墨滴选择脉冲结束6μs之后,喷嘴已开始冷却。
图16表示墨滴选择脉冲开始40μs之后在喷嘴中的温度等值线,从50μs开始模拟。从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墨滴选择脉冲的决大多数能量已经被选定的墨滴带走了。
图17表示墨滴选择脉冲开始50μs之后在喷嘴中的温度等值线,从60μs开始模拟。被选定的墨滴在此时开始"收缩",并且进入墨滴分离阶段。
图18表示与图17同一时间的喷嘴中的流线。
在墨滴喷射周期的三个顺序相中,大致的时间段是:
1)24μs的加热器激励周期
2)60μs时开始墨滴分离
3)40μs后返回静止位置
总的时间是124μs,由此得到的最大投放重复速率(投放频率)大约是8KHz。
在接近式LIFT打印技术中确定墨滴型号的主要因素是喷嘴的半径。本发明的打印头具有不同半径的喷嘴,这样就允许在同一个打印头中有多种墨滴型号。这样就可以加重墨滴型号,从而实现多层次打印,用同样的分辨率获得较高的打印质量。
具有六行喷嘴的打印头可以使用CC′MM′YK彩色系统来提高打印质量。这一系统需要三种不同的光学密度:黄色和黑色采用全光学密度,深蓝和深红色的最高有效位采用2/3光学密度,而深蓝和深红色的最低有效位采用1/3光学密度。为了获得各种光学密度,各种颜色成分的墨滴体积可以是不同的。为获得特定光学密度所需的墨滴体积取决于油墨和记录媒体的特性。然而,所能达到的光学密度通常与墨滴体积大致成正比。为了在其他特性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墨滴体积,可以使喷嘴半径与所需的墨滴体积大致成正比。对于800dpi的打印条件,用于黄色和黑色油墨的喷嘴半径可以是10μm,用于2/3密度深红和深蓝色油墨的半径是8.2μm,而用于1/3密度深红和深蓝色油墨的半径是5.8μm。
推荐的打印头制造方法是在硅晶片上采用微电子印刷工艺,蚀刻穿过晶片的油墨通道和独立的喷嘴。在一个打印头上可以同时制作成千上万个喷嘴。各个油墨喷嘴的半径是由各种印刷工艺期间使用的掩模图形确定的,并且可以同时制作不同半径的喷嘴,并不需要额外的制造工序。
在单片打印头上的许多喷嘴
人们总是希望在诸如办公用打印机或照相复印机中使用的打印系统能快速地打印。每分钟60页A4纸(每秒一页)的打印速度通常可以满足大多数用途。然而,要用电子控制实现每分钟60页的打印速度并不容易。
打印一页所需的最小时间等于页面上墨点位置的数量乘以打印一个点所需的时间,再除以可以同时打印的每种颜色的点数。
可以得到的图像质量受到在产生图像时可以使用的墨点总数。对于采用扩散点数字半色调处理的全色杂志打印质量来说,每英寸大约需要800点(每mm31.5点)。点的间距在纸上是31.75μm。
一张标准的A4页面是210mm乘以297mm。按照每mm31.5点来算,一张单色全切边的A4页面需要61,886,632个点。高质量的彩色套印需要四种颜色-深蓝、深红、黄以及黑色。因此,需要的点数总共有247,546,528个。尽管由于在纸的边沿上小范围内不能打印而使这一数量有所下降,所需的总点数还是很大的。如果打印一个点的时间需要144μs,并且每种颜色仅提供一个喷嘴,打印一页就需要用两个小时以上。
为了用本发明的上述打印系统实现高速、高质量的打印,需要一种具有许多喷嘴的打印头。如果打印头能达到纸的整个宽度,就能在一秒中打印一页800dpi的彩色A4纸。打印头可以是静止的,并且按照一秒的输送周期使纸通过打印头。一个210mm宽的四色800dpi打印头需要26,460个喷嘴。
这种打印头可以包含26,460个有效喷嘴和26,460个冗余(备用)喷嘴,总数是52,920个喷嘴。为深蓝,深红,黄,黑的每种印刷色各设6,615个有效喷嘴。
具有大量喷嘴的打印头的制造成本可以很低。在制造时可以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硅晶片上同时制成数千个喷嘴。如果打印头是分几部分制作并且组装在一起,就会出现机械对齐和热膨胀差的问题,为了排除这类问题,可以用单个硅片制作打印头。加热器元件是通过电阻材料的蒸发工艺制成的,然后采用标准的半导体制作工艺执行光刻工艺。
为了减少具有成千上万个喷嘴的打印头上所需的大量连接线,数据分配电路和驱动电路也可以集成在打印头上。
打印头的宽度涉及到颜色数量、喷嘴的布置方式、喷嘴之间的间隙、以及驱动电路和互连所要求的打印头面积。一个单色头的适当宽度大约是2mm。一个彩印头的适当宽度大约是5mm。一个CC′MM′YK彩色打印头的适当宽度大约是8mm。打印头的长度取决于用途。低价的用途可以使用较短的打印头,但是必须扫描整个页面。高速的应用可以使用固定页面宽度的单片或多芯片打印头。打印头长度的典型范围是1cm到21cm之间,而长度大于21cm的打印头适用于纸或织物的大量印刷。
打印头层次实施例
图8表示6色800dpi打印头的一种可行的基本层次。该打印头具有六组喷嘴680至685。这种打印头可以采用许多种油墨和喷嘴结构。一个实例是采用CC′MM′YK彩色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深蓝和深红色需要两种不同光学密度的墨滴。深蓝和深红色的不同光学密度可以用相同的油墨配方打印,但是墨滴体积不同。使用不同半径的喷嘴可以获得不同的墨滴体积。向各组喷嘴分配油墨的一种方案如下:
1)喷嘴组680可以用来打印2/3最大光学密度的深蓝色油墨。喷嘴半径可以是8.2μm;
2)喷嘴组681可以用来打印1/3最大光学密度的深蓝色油墨。喷嘴半径可以是5.8μm;
3)喷嘴组682可以用来打印2/3最大光学密度的深红色油墨。喷嘴半径可以是8.2μm;
4)喷嘴组683可以用来打印1/3最大光学密度的深红色油墨。喷嘴半径可以是5.8μm;
5)喷嘴组684可以用来打印最大光学密度的黄色油墨。喷嘴半径可以是10μm;以及
6)喷嘴组685可以用来打印最大光学密度的黑色油墨。喷嘴半径可以是10μm。
在这种情况下,喷嘴半径的范围与所需光学密度比例的平方根大致成比例,使最大光学密度(覆盖整个象素)获得半径10μm的喷嘴。
半色调处理
连续色调操作的状态是通过数字半色调处理来实现的,最好是采用误差扩散或分散点颤抖的处理方式。当点的型号相对于观察距离很小时,人眼就会平均一定区域内的点,看到的是平均的颜色。
采用随机分散点颤抖或误差扩散的1600dpi打印分辨率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文本和连续色调图像。然而,要获得1600dpi既困难又昂贵。用于大众市场的大多数商用喷墨打印机采用300dpi、360dpi或是400dpi。若要把分辨率从300dpi提高到1600dpi,喷嘴的间距需要减少5.3倍,墨滴体积大约需要减少28倍,若要使用页面存储,存储器需要增加28倍,并且需要把墨滴喷射速度增加28倍才能维持相同的打印速度。
按600dpi操作的办公和家用打印机以及按800dpi操作的专用商业印刷机是一种很好的折衷方案。文本和线条插图在600dpi到800dpi范围具有足够的质量,通常看不出′缺陷′。连续色调图像可以满足大多数家庭用途和非专业的商业用途。然而,即使达到800dpi,连续色调的图像仍会受到′胡椒(pepper)′干扰的影响。在对接近白色的象素执行半色调处理时,由于人眼的结构对白纸上的暗点判断不足,就会造成′胡椒干扰′。在大多数系统中可以表示的′最轻的′黑色阴影是用最大为255的象素值1来代表的。对800dpi执行半色调处理的结果是每平方毫米平均有3.9个黑点。在正常的阅读距离上,人眼不能感觉到灰色调黑点的这种分散,而是会将其判断为独立的黑点。所看到的结果就象撒在纸上的胡椒。
用于改善图像质量的油墨系统
这里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次打印的油墨系统。该系统包括全光学密度的黄色和黑色油墨点,1/3全光学密度的深蓝色和深红色油墨,以及2/3全光学密度的深蓝色和深红色油墨。在按照800dpi打印时,这种油墨系统获得的视觉图像质量超过了按1600dpi用四种颜色(深蓝、深红、黄以及黑)打印的质量。并且还明显地减少了′胡椒′干扰对视觉的影响。
没有必要提供两种亮度的黄色油墨,因为黄色的发光作用大约是深红色的22%,是深蓝色的28%,因此,全光学密度黄色油墨的发光作用比深蓝或深红色油墨的1/3还低。通常也没有必要提供两种亮度的黑色油墨,因为在重视胡椒干扰的场合通常在图像亮度调色时不使用黑色油墨,而且800dpi的双层次大体上可以满足文本和线条插图的要求。
除了1/3和2/3之外的其他亮度的油墨也可以使用。1/3和2/3油墨亮度的优点是,在一个象素中,某种颜色的高低密度油墨墨滴的有无构成了四种可能的组合,从而形成以下表中所示的呈线性间隔的光学密度:
  2/3亮度墨滴   1/3亮度墨滴   所得的光学密度
  没有   没有   0
  没有   有   1/3
  有   没有   2/3
  有   有   1
在使用多点亮度执行半色调处理时,需要很小心才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就象公知的由于型板颤抖的规律或外来干扰或是由于误差扩散造成的立体人工制品那样,在观察彩色区域中基本上可以用一种有效的光学密度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就会出现问题。这些区域是由于人眼对纹理的感觉造成的。粗糙纹理的过渡会在两种光学密度之间造成颤抖,而在仅打印一种光学密度时产生的平滑纹理会使人看到不理想的图像人工制品。这些图像人工制品的尺寸取决于原始图像的内容,而不是取决于打印分辨率。因此,在按照800dpi以上的高分辨率打印时,这些人工制品仍存在问题。
图21表示放大了288倍的一种半色调处理图像,它采用四种不同亮度的800dpi点。图21是用以下的数学程序产生的,该程序解决了上述图像人工制品的问题:
    matrix Size:=Length[dither];

    over1ap:=1/18;

    multiLevelDither[pixel_,x_,y]:=

    Which[

    pixel<=1/3-overlap,

    If[3pixel>dither[[x,y]]/256,1/3,0],

    1/3-overlap<pixel<1/3+overlap,

    If[1-3*overlap>dither[[Mod[x+8,matrixSize]+1,

    Mod[y+8,matrixSize]+1]]/256,1/3,

    If[(1/(2*overlap))(pixel-(1/3-overlap))>dither[[x,y]]/256,2/3,0]],

    1/3+overlap<pixel<2/3-overlap,

    If[3(pixel-1/3)>dither[[x,y]]/256,2/3,1/3],

    2/3-overlap<pixel<2/3+overlap,
				
				<dp n="d50"/>
    If[1-
3*overlap>dither[[Mod[x+8,matrixSize]+1,Mod[y+8,matrixSize]+1]]/256,2/3,

    If[(1/(2*overlap))(pixel-(2/3-overlap))>dither[[x.y]]/256,1,1/3]],

    2/3+overlap<=pixel,

    If[3(pixel-2/3)>dither[[x,y]]/256,1,2/3]

    ];

    Show[DensityGraphics[

    Table[multiLevelDither[monaLisa[[256*(256-n)+m]]/256,

    Mod[n,matrixSize]+1,Mod[m,matrixSize]+1,

    {n,1,256},{m,1,256}],Mesh->False]]
在与本文同时提出的名为“双层彩色打印的改进”(Improvements inbi-level color printing)的澳大利亚专利说明书中说明了这种算法。
在图21中,在一个300dpi的激光打印机上,灰度标是采用45°筛选(有序颤抖的集束点)通过半色调处理来表示的。这种表示被附加在图像人工制品上(例如在图21中可以看到的45线人工制品),遮蔽了为减少胡椒干扰所做的矫正,并且使灰色调看起来′比较平滑′且没有干扰。
图22是可能出现在一个象素中的油墨墨滴与象素光学密度的关系曲线。象素光学密度的正常范围是0(黑色)到1(白色)。在算法中采用的重叠系数控制图23(b)中所示重叠区域的宽度。当重叠是象素光学密度范围的1/18时(5.5%),结果如图21所示。3%到10%之间的重叠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取决于打印分辨率、纸型及油墨特性)。
多种墨滴型号打印头的流体动态模拟
为了在打印机中产生一定体积的墨滴,喷嘴的具体直径取决于许多因素,这其中包括:
1)所用的墨滴分离方法;
2)油墨粘度;
3)油墨表面张力以及油墨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4)加热器脉冲能量;
5)加热器脉冲间隔;
6)加热脉冲与油墨之间的热耦合;
7)(打印头基片的)环境温度;
8)补偿环境温度变化的方法;以及
9)油墨压力。
这些参数可以受到精确地控制,并且使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便确保稳定的图像质量。
为了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高光学密度点与低光学密度点的光学密度比例应该是精确的。对于二进制加权的图像格式,高光学密度点的光学密度是低光学密度点的二倍。为获得2∶1光学密度比例所需的墨滴体积比例取决于油墨和纸型的选择,但是,对于常用的油墨和纸型组合来说,该比例接近2∶1。
流体动态模拟是针对可以使用4∶2∶1的二进制加权墨滴型号的喷嘴执行的。这些模拟是针对同一个打印头上的喷嘴,因此,驱动电压,加热器脉冲间隔、环境温度、油墨特性、喷嘴的结构和材料以及其他参数都是固定的。
要改变的参数只有喷嘴直径,油墨压力以及提供给加热器的能量。提供给加热器的能量可以通过一个与喷嘴加热器串联的电阻来改变。该电阻可以用离喷嘴不远的加热器材料的延长部分制成。
供主油墨墨滴使用的喷嘴半径是10μm,供大约一半体积的墨滴使用的半径是7μm,供大约四分之一体积墨滴使用的半径是5μm。图10中所示的打印头外形仅使用10μm和7μm半径的喷嘴。没有必要把喷嘴半径精确地调整到所需的墨滴型号,因为还可以通过改变油墨压力等其他参数来调整墨滴型号,不需要制作新的打印头。
图23(a)到23(f)表示采用FIDAP模拟软件执行的流体动态模拟的合成结果。各种情况下的模拟都是按0.1μs的节拍在100μs期间完成的。喷嘴尖端是圆筒形的,环境温度是30℃。在开始模拟时,油墨弯液面处在其静止位置附近,并且流速全为零。从20μs开始向加热器提供持续18μs的随时间变化的功率脉冲。从20μs开始的脉冲使得油墨弯液面能在墨滴选择脉冲到来之前到达其静止位置。
在模拟中仅模仿了墨滴选择过程。墨滴分离过程可以采用接近,静电,或是其他手段。选定墨滴与未选择墨滴的分离是依靠选定墨滴与未选择墨滴之间在弯液面位置上的物理差别。在墨滴选择脉冲前、后,弯液面中心位置之间适合墨滴分离的轴向差别是15μs。
图23(a),23(c)和23(e)分别是10μm,7μm和5μm半径喷嘴的弯液面中心位置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在观察对比这些曲线时应该考虑曲线之间在垂直标度上的变化。最重要的特征是弯液面位置达到了大约20μm,在这一点上,墨滴分离装置(在模拟中没有模仿)能保证使选定的墨滴与油墨主体分离,并且转移到记录媒体上。在墨滴选择脉冲之后,弯液面位置的振荡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渗出的墨滴在最初具有非球形的自然状态:墨滴从最初的长椭球形变成球形,再变成扁椭球形,在此之间反复振荡。这些振荡并不重要,这是因为墨滴分离装置在墨滴选择之后已经变成了油墨弯液面位置的主要决定因素。
图23(b),23(d)和23(f)分别是10μm,7μm和5μm半径喷嘴的弯液面形状在各个瞬时的图形。从20μs处开始墨滴选择脉冲时起,直到18μs的脉冲结束之后4μs,即42μs处为至,按照2μs的间隔表示弯液面位置。
在图23(b),23(d)和23(f)中,100是油墨,101是硅基片,102是SiO2,103表示环形加热器一侧的位置,108是Si3N4钝化层,
109是疏水的表面涂层。尽管图形的名称是"温度等值线图形",但是并没有表示温度等值线。
从图23的模拟结果中可见,墨滴的体积按照期望随着喷嘴半径而变化。墨滴体积与喷嘴半径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并且墨滴体积大约与喷嘴半径的平方成正比地增大。
采用公知的半导体和微型机械加工制作工艺可以既便利又精确地把不同半径的喷嘴制作在一个硅基片上。包含各种半径喷嘴的打印头制作工艺与仅有一种喷嘴半径的打印头的制作工艺相同。只需要在适当的制版印刷步骤中改变掩模图形就可以获得不同半径的喷嘴。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最佳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人员显然能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条件下进行修改。

Claims (22)

1.用于按需投放打印系统的一种打印头,上述打印头包括第一组
多个喷嘴装置,用于打印第一预定颜色的油墨,并且包含与第一组喷嘴半径不同的第二组多个喷嘴装置,上述第二组多个喷嘴装置适合打印第一预定颜色的油墨墨滴,但是墨滴的体积与上述第一组多个喷嘴装置打印的墨滴体积不同。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用于按需投放打印系统的打印头,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三组多个喷嘴装置,它打印的颜色与上述第一和第二组喷嘴装置打印的颜色不同。
3.按照权利要求1的用于按需投放打印系统的打印头,其特征是打印深蓝、深红和黄色油墨,并且包括至少用于深蓝和深红色油墨的半径不同的两组多个喷嘴装置。
4.按照权利要求3的用于按需投放打印系统的打印头,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打印黑色油墨的多个喷嘴装置。
5.按照权利要求1的用于按需投放打印系统的打印头,其特征是上述第二组多个喷嘴装置的半径介于上述第一组多个喷嘴装置半径的50%到90%之间。
6.按照权利要求1的用于按需投放打印系统的打印头,其特征是上述第二组多个喷嘴装置的半径介于上述第一组多个喷嘴的半径的60%到80%之间。
7.按照权利要求1的用于按需投放打印系统中的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第二组多个喷嘴是与上述第一组多个喷嘴同时制成的。
8.按照权利要求7的用于按需投放打印系统中的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喷嘴是通过微电子印刷工艺在一个硅片上形成的。
9.按照权利要求1的用于按需投放打印系统的打印头,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
(a)许多油墨喷嘴;
(b)与上述喷嘴相连的油墨主体;
(c)压力装置,用于至少在墨滴选择和分离期间使上述油墨体受到至少高于环境压力2%的压力;
(d)墨滴选择装置,用于选择预定的喷嘴,并在被选定和未选择的喷嘴中的油墨之间产生弯液面位置的差别;以及
(e)墨滴分离装置,用于使选定喷嘴中的油墨从油墨主体上分离成墨滴,同时允许油墨保留在未选择的喷嘴中。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用于按需投放打印系统的打印头,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
(a)许多油墨喷嘴;
(b)与上述喷嘴相连的油墨主体;
(c)墨滴选择装置,用于选择预定的喷嘴,并在被选定和未选择的喷嘴中的油墨之间产生弯液面位置的差别;以及
(d)墨滴分离装置,用于使选定喷嘴中的油墨从油墨主体上分离成墨滴,同时允许油墨保留在未选择的喷嘴中,上述墨滴选择装置能够在没有上述墨滴分离装置的条件下产生上述弯液面位置差。
11.按照权利要求1的用于按需投放打印系统的打印头,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
(a)许多油墨喷嘴;
(b)与上述喷嘴相连的油墨主体,上述油墨的表面张力在30℃以上的温度范围至少按10mN/m的速度降低;
(c)墨滴选择装置,用于选择预定的喷嘴,并在被选定和未选择的喷嘴中的油墨之间产生弯液面位置的差别;以及
(d)墨滴分离装置,用于使选定喷嘴中的油墨从油墨主体上分离成墨滴,同时允许油墨保留在未选择的喷嘴中。
12.具有多种不同油墨颜色的按需投放打印设备,上述设备包括:
(a)第一列打印喷嘴,以及向上述第一列喷嘴供应第一种颜色油墨的第一供应装置;以及
(b)第二列打印喷嘴,以及向上述第二列喷嘴供应第二种颜色油墨的第二供应装置,上述第二列喷嘴具有小于上述第一列喷嘴的预定半径。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三列打印喷嘴,以及向上述第三列喷嘴供应第三种颜色油墨的第三供应装置。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第四列打印喷嘴,以及向上述第四列喷嘴供应第四种颜色油墨的第四供应装置。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特征是上述第三列喷嘴与上述第一列喷嘴的半径大致相等,而上述第四列喷嘴与上述第二列喷嘴的半径大致相等。
16.按照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到油墨源的第五列打印喷嘴,并且其喷嘴具有小于上述第二列喷嘴的预定半径。
17.按照权利要求16的设备,其特征是上述第三列喷嘴连接到供应上述第二种颜色油墨的装置。
18.按照权利要求15的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半径小于上述第二列喷嘴的第五和第六列喷嘴。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设备,其特征是上述第一列连接到黄色油墨,上述第二列连接到深蓝色油墨,上述第三列连接到黑色油墨,上述第四列连接到深红色油墨,上述第五列连接到深蓝色油墨,而上述第六列连接到深红色油墨。
20.按照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
(a)许多油墨喷嘴;
(b)与上述喷嘴相连的油墨主体;
(c)压力装置,用于至少在墨滴选择和分离期间使上述油墨体受到至少高于环境压力2%的压力;
(d)墨滴选择装置,用于选择预定的喷嘴,并在被选定和未选择的喷嘴中的油墨之间产生弯液面位置的差别;以及
(e)墨滴分离装置,用于使选定喷嘴中的油墨从油墨主体上分离成墨滴,同时允许油墨保留在未选择的喷嘴中。
21.按照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
(a)许多油墨喷嘴;
(b)与上述喷嘴相连的油墨主体;
(c)墨滴选择装置,用于选择预定的喷嘴,并在被选定和未选择的喷嘴中的油墨之间产生弯液面位置的差别;以及
(d)墨滴分离装置,用于使选定喷嘴中的油墨从油墨主体上分离成墨滴,同时允许油墨保留在未选择的喷嘴中,上述墨滴选择装置能够在没有上述墨滴分离装置的条件下产生上述弯液面位置差。
22.按照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
(a)许多油墨喷嘴;
(b)与上述喷嘴相连的油墨主体,上述油墨的表面张力在30℃以上的温度范围至少按10mN/m的速度降低;
(c)墨滴选择装置,用于选择预定的喷嘴,并在被选定和未选择的喷嘴中的油墨之间产生弯液面位置的差别;以及
(d)墨滴分离装置,用于使选定喷嘴中的油墨从油墨主体上分离成墨滴,同时允许油墨保留在未选择的喷嘴中。
CN96190331A 1995-04-12 1996-04-09 打印多种型号墨滴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07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PN2321A AUPN232195A0 (en) 1995-04-12 1995-04-12 Multiple simultaneous drop sizes in proximity lift printing
AUPN2321 1995-04-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78A true CN1150778A (zh) 1997-05-28

Family

ID=378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0331A Pending CN1150778A (zh) 1995-04-12 1996-04-09 打印多种型号墨滴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0765244A1 (zh)
JP (1) JPH10501486A (zh)
KR (1) KR970703860A (zh)
CN (1) CN1150778A (zh)
AU (1) AUPN232195A0 (zh)
BR (1) BR9606316A (zh)
MX (1) MX9606221A (zh)
WO (1) WO199603228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129B (zh) * 2007-12-29 2011-04-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流速检测器和喷墨打印机
CN1657181B (zh) * 2004-02-19 2011-06-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基板上沉积有机材料的装置
CN114654884A (zh) * 2020-12-22 2022-06-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条件设定方法、印刷条件设定系统
CN116691202A (zh) * 2023-07-03 2023-09-05 江南大学 针对自流平油墨的油墨线条形貌可控的直书写打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9732A (en) * 1997-01-14 2000-08-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dapted to control ink droplet volume and void formation
US6312078B1 (en) 1997-03-26 2001-11-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images of uniform print density
US5896155A (en) * 1997-02-28 1999-04-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drop volume adjustment
EP0867284A3 (en) * 1997-03-26 1999-08-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dapted to control ink droplet volume and void formation
US6498615B1 (en) * 1997-08-26 2002-12-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printing with variable drop volume separation
US6328399B1 (en) * 1998-05-20 2001-12-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inter and print head capable of printing in a plurality of dynamic ranges of ink droplet volume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US6536873B1 (en) * 2000-06-30 2003-03-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Drop-on-demand ink jet printer capable of directional control of ink drop ejection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printer
KR100612026B1 (ko) * 2005-05-10 2006-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헤드와 이를 구비하는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 및 불량노즐 보상 방법
BR112021015224A2 (pt) 2019-02-06 2021-09-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onente de impressão com estruturas de atuação fluídica com diferentes arquiteturas fluídic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0512B2 (ja) * 1978-10-04 1983-09-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S5579175A (en) * 1978-12-11 1980-06-14 Nec Corp Device for forming ink drop
FR2448979B1 (fr) * 1979-02-16 1986-05-23 Havas Machines Dispositif destine a deposer sur un support des gouttes d'encre
DE3009333C2 (de) * 1980-03-11 1985-05-15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Piezoelektrische Tintenspritzeinrichtung zum Darstellen von Halbtonbildern
JPS5812764A (ja) * 1981-07-16 1983-01-24 Fujitsu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方式
JPS60210462A (ja) * 1984-04-05 1985-10-22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US4746935A (en) * 1985-11-22 1988-05-2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ultitone ink jet printe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4752783A (en) * 1986-03-27 1988-06-21 Fuji Xerox Co., Ltd. Thermal-electrostatic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GB8912245D0 (en) * 1989-05-26 1989-07-12 Pa Consulting Services Liquid jet recording process
JP3176120B2 (ja) * 1991-05-27 2001-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DE69316432T2 (de) * 1992-04-28 1998-05-07 Hewlett Packard Co Optimierung der Druckqualität und Zuverlässigkeit bei einem CYMK-Drucksystem
JP3384597B2 (ja) * 1992-11-30 2003-03-10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カンパニー インク転移印刷装置及び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181B (zh) * 2004-02-19 2011-06-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基板上沉积有机材料的装置
CN101470129B (zh) * 2007-12-29 2011-04-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流速检测器和喷墨打印机
CN114654884A (zh) * 2020-12-22 2022-06-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条件设定方法、印刷条件设定系统
CN114654884B (zh) * 2020-12-22 2023-06-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条件设定方法、印刷条件设定系统
CN116691202A (zh) * 2023-07-03 2023-09-05 江南大学 针对自流平油墨的油墨线条形貌可控的直书写打印方法
CN116691202B (zh) * 2023-07-03 2024-01-05 江南大学 针对自流平油墨的油墨线条形貌可控的直书写打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70703860A (ko) 1997-08-09
MX9606221A (es) 1998-03-31
AUPN232195A0 (en) 1995-05-04
BR9606316A (pt) 1997-09-16
EP0765244A1 (en) 1997-04-02
WO1996032289A1 (en) 1996-10-17
JPH10501486A (ja) 1998-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277A (zh) 利用静电墨滴分离的打印方法和设备
CN1578732A (zh) 用于便携式喷墨打印机的供墨设备
US5880759A (en) Liquid ink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638967A (zh) 具有与喷嘴腔墨水电绝缘的热弯曲致动器加热元件的喷墨打印头
CN1309566C (zh) 液滴喷出装置和喷出异常恢复方法
CN1150778A (zh) 打印多种型号墨滴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109C (zh) 喷液方法及其设备
CN1150776A (zh) 重合墨滴选择、墨滴分离的打印方法和系统
CN1212932C (zh) 喷墨记录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US6012799A (en) Multicolor, drop on demand, liquid ink printer with monolithic print head
CN1533891A (zh) 采用喷墨头的喷墨设备及预喷射方法
CN1753784A (zh) 液滴喷出装置及液滴喷头的喷出异常检测·判定方法
US5892524A (en) Apparatus for printing multiple drop sizes and fabrication thereof
CN1473706A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方法
US5781205A (en) Heater power compensation for temperature in thermal printing systems
US5856836A (en) Coincident drop selection, drop separation print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50777A (zh) 液体油墨打印装置和系统
CN1093038C (zh) 液体喷射方法及所用的喷液头
CN1115248C (zh) 喷液法、喷液头和使用它们的头盒
CN1960875A (zh) 打印头基板、打印头、头盒和打印设备
US592033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urat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pulses in printing heads
CN1942320A (zh) 成像装置
US5838339A (en) Data distribution in monolithic print heads
CN1027147C (zh) 利用热能的喷墨记录方法和设备
CN1178167A (zh) 喷液头,喷液设备和打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