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7736A - 感温变色护套及其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感温变色护套及其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7736A
CN115077736A CN202210569958.7A CN202210569958A CN115077736A CN 115077736 A CN115077736 A CN 115077736A CN 202210569958 A CN202210569958 A CN 202210569958A CN 115077736 A CN115077736 A CN 115077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hanging
color
sheath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99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振荣
刘秀生
陈玉刚
张志海
王丽娟
汪艳杰
赵世辉
张金
任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d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ixi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d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ixi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d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ixi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2105699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77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7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77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1/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 G01K11/1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using changes in colour, translucency or reflectance
    • G01K11/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using changes in colour, translucency or reflectance of 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2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24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halogen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08L83/08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2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21Phosphates
    • C08K2003/322Ammonium phosphate
    • C08K2003/323Ammonium polyphosph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 C08L2203/202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use in electrical wires or wireco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感温变色护套及其制作工艺,感温变色护套用于套设在电路接头上,感温变色护套中掺杂有多种不同的感温变色粉以形成多个变色段,不同的变色段的感温温度以及对应的感温颜色不同;其中,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按质量分数计包括:绝缘化合物160~170份,感温变色粉0.8~5份。在应用时,感温变色粉与绝缘化合物相互掺杂,制成的感温变色护套能够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感温变色粉不会脱落,使得该感温变色护套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当电路接头温度升高达到感温变色粉的感温温度时,变色段会发生变色,从而可以直观地得知电路接头的温度。使得对电路接头的检修工作更加方便便捷,能够有效地提高巡检人员对电路接头的巡检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感温变色护套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感温变色护套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线路设备接头、桩头等常用接线护套普遍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这些接线护套仅仅起到绝缘的作用,在出现接触不良或高温过载时绝缘护套又屏蔽了隐患点,频频出现故障隐患造成停电。电气领域供配电输送存在诸多过渡环节,像线路设备的分接、T接、开关端子、接线桩等接线过渡部位,电路接头处很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等情况会发热,是产生电阻、发热绝缘老化等电气故障的高发地。目前测温主要通过红外测温仪或热成像仪进行测量,在日常工作中,测温的频次也相对较少,无法及时掌握变压器桩头是否发热,从而及时解决设备线夹发热缺陷。具体实践过程中也会采用在配电线路接头、变压器桩头等处的接线护套上黏贴测温贴片来辅助巡检人员观察接头、桩头是否有发热现象,但是测温贴片容易脱落及损毁,使用效果不好。如何能够直观地检测并得知电路接头处的温度,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感温变色护套及其制作工艺,能够直观地检测并得知电路接头处的温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用于套设在电路接头上,所述感温变色护套中掺杂有多种不同的感温变色粉以形成多个变色段,不同的所述变色段的感温温度以及对应的感温颜色不同;其中,所述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按质量分数计包括:绝缘化合物160~170份,感温变色粉0.8~5份。具体的,绝缘化合物可以选用硅橡胶(即聚硅氧烷)、氯化聚氯乙烯等,其中硅橡胶可选用二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硅橡胶、氟硅橡胶、腈硅橡胶、乙基硅橡胶乙基苯撑硅橡胶等,这些材料均具有绝缘性质。
本方面在应用时,感温变色粉与绝缘化合物相互掺杂,制成的感温变色护套能够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由于感温变色粉掺杂和绝缘化合物相互掺杂,因此感温变色粉不会脱落,使得该感温变色护套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也使得该感温变色护套对电路接头的测温工作更加稳定可靠。当电路接头温度升高达到感温变色粉的感温温度时,变色段会发生变色,从而可以直观地得知电路接头的温度。使得对电路接头的检修工作更加方便便捷,能够有效地提高巡检人员对电路接头的巡检工作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色段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变色段依次排列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感温变色粉采用不可逆变式感温变色粉。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感温变色粉采用可逆变式感温变色粉。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变色段相互可拆卸连接以组成所述感温变色护套。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按质量分数计,所述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还包括:填充剂35~45份,阻燃剂20~25份,耐热改性剂10~13份;抗氧化剂2~3份,稳定剂2~3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包括步骤:制备感温变色混合料:以质量分数计分别称取160~170份的绝缘化合物和0.8~5份的感温变色粉,将绝缘化合物和感温变色粉加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并搅拌10~15分钟得到感温变色混合料;模具处理:将模具表面进行喷砂抛光;浸塑:将所述模具预热,并将所述感温变色混合料均匀地包覆在所述模具的表面上;固化处理:将包覆有所述感温变色混合料的所述模具放入加热装置中进行加热固化;以及冷却处理:将加热固化后的包覆有所述感温变色混合料的所述模具,放入15~25℃的环境中冷却。
第二方面包括了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因此第二方面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制备感温变色混合料还包括:以质量分数计,分别称取35~45份的填充剂、20~25份的阻燃剂、10~13份的耐热改性剂、2~3份的抗氧化剂以及2~3份的稳定剂,其中所述阻燃剂和所述耐热改性剂均为现配现用。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制备感温变色混合料还包括:将所述填充剂和所述感温变色混合料加入所述混料器中混合均匀;向所述混料器中加入配好的所述阻燃剂和所述耐热改性剂搅拌5~10分钟;向所述混料器中加入所述抗氧化剂和所述稳定剂并低速搅拌15~20分钟。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化处理中加热固化的时间为4~5分钟,所述冷却处理中的冷却时间为大于或等于30分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步骤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中部分工艺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示例性感温变色护套
本申请提供一种感温变色护套,该感温变色护套用于套设在电路接头上,具体的,该感温变色护套可以套设在线路设备的分接、T接、开关端子和接线桩等接线过渡部位,可以根据电路接头的具体形状来设计该感温变色护套的形状,使得该感温变色护套可以适配地套设在电路接头上。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感温变色护套1中掺杂有多种不同的感温变色粉以形成多个变色段11,不同的变色段11的感温温度以及对应的感温颜色不同。
该感温变色护套1套设在电路接头上时,若电路接头发热,则会将热量传导至感温变色护套1,感温变色护套1中掺杂的感温变色粉受热后发生变色,从而可以直观地通过颜色变化来得知此处的电路接头是否温度异常。巡检人员在巡检电路接头时,该感温变色护套1使得对电路接头的检修工作更加方便便捷,能够有效地提高巡检人员对电路接头的巡检工作效率。
并且,该感温变色护套1在工作中,由于包括多个不同感温温度的变色段11,并且多个变色段11的感温颜色不同,因此可以检测出多个温度值。例如电路接头的温度为感温温度最低的变色段11对应的温度时,则该感温变色护套1中仅有一个变色段11变色,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此时电路接头的温度为发生变色的变色段11对应的温度;例如电路接头的温度涵盖了两个变色段11的感温温度范围,则此时该感温变色护套1中有两个变色段11变色,则此时电路接头的温度为发生变色的两个变色段11中感温温度最高的温度;再例如电路接头的温度涵盖了三个变色段11的感温温度范围,则此时该感温变色护套1中有三个变色段11变色,则此时电路接头的温度为发生变色的三个变色段11中感温温度最高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感温变色护套1的组分按质量分数计包括:绝缘化合物160~170份,感温变色粉0.8~5份。
本实施例中,绝缘化合物使得感温变色护套1能够起到有效的绝缘作用,并且,感温变色粉与绝缘化合物相互掺杂,制成的感温变色护套1能够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由于感温变色粉掺杂和绝缘化合物相互掺杂,因此感温变色粉不会脱落,使得该感温变色护套1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也使得该感温变色护套1对电路接头的测温工作更加稳定可靠。当电路接头温度升高达到感温变色粉的感温温度时,变色段会发生变色,从而可以直观地得知电路接头的温度。使得对电路接头的检修工作更加方便便捷,能够有效地提高巡检人员对电路接头的巡检工作效率。
图2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变色段1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变色段11依次排列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三个变色段11可以按照温度高低依次排列设置,也可按照其他排列方法。只需要保证三个变色段11均可以与电路接头接触即可。或者保证三个变色段11均与电路接头的距离较近,以使得电路接头能够通过空气将温度传导至变色段11。
在一实施例中,三个变色段11的感温变色的温度范围例如分别可以是0~35℃、35~50℃以及50~150℃,再例如分别可以是20~40℃、40~60℃以及60~100℃,再例如分别可以是25~40℃、40~70℃以及70~110℃。
总结得说,各个变色段的感温变色的温度范围,可以根据电力设备的电路接头的具体材料、经过电流值、历史温度变化数据等参数而具体设计,在实际应用中需灵活设计各个变色段的温度范围,并非是固定的、确定的温度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感温变色粉采用不可逆变式感温变色粉。在一实施例中,感温变色粉采用可逆变式感温变色粉。可逆变式感温变色粉和不可逆变式感温变色粉的原理基本相同,均是受热后颜色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电路接头温度升高可以致使感温变色护套1中的感温变色粉变色,即某一个或某几个变色段11变色。在电路接头温度降低后,感温变色护套1的感温变色粉的颜色恢复为未变色的颜色,即某一个或某几个变色段11的颜色恢复为温度升高之前的颜色。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变色段11相互一体成型以组成感温变色护套1。
本实施例中,能够使得整体感温变色护套1的结构更加可靠,几个变色段11之间不会互相脱开。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变色段11相互可拆卸连接以组成感温变色护套1。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多个变色段11互相拆开或组装,使得整体感温变色护套1的结构更加灵活可变,例如需要加长感温变色护套1的长度时,则使用较多数量的变色段11相互组装为感温变色护套1。例如需要缩短感温变色护套1的长度时,则拆除几个变色段11即可。
具体的,多个变色段11相互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卡扣式连接,即不同的变色段11之间通过卡扣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质量分数计,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还包括:
填充剂35~45份,阻燃剂20~25份,耐热改性剂10~13份;抗氧化剂2~3份,稳定剂2~3份。
本实施例中,阻燃剂为无卤素阻燃剂,其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多磷酸铵60wt%、2-亚哌嗪基-4-吗啉基-1,3,5-三嗪低聚物10wt%、焦磷酸锌20wt%、磷酸乙二胺10wt%。耐热改性剂为a-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和N-取代马来酰亚胺三类共聚物复合而成;混合的质量比为:a-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N-取代马来酰亚胺=1:2:1。稳定剂为水杨酸苯酯,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或石蜡。阻燃剂和耐热改性剂分别为现配现用。
其中,填充剂可以缓和感温变色护套的各个组分之间的材料密度,使得各个组分之间的密度不会过大也不会过小。阻燃剂可以使得感温变色护套的阻燃性更好,耐热改性剂可以使得感温变色护套的耐热性更好,抗氧化剂可以使得感温变色护套的抗氧化性更好,稳定剂可以提高感温变色护套的化学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按质量分数计,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包括:
绝缘化合物160份,感温变色粉0.8份,填充剂35份,阻燃剂20份,耐热改性剂10份;抗氧化剂2份,稳定剂2份。
在制作感温变色护套的过程中,首先将160份的绝缘化合物和0.8份的感温变色粉加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15分钟得到感温变色混合料。再向感温变色混合料中加入35份的填充剂并放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20份的阻燃剂和10份的耐热改性剂搅拌5~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2份的抗氧化剂和2份的稳定剂低速搅拌15~20分钟。然后将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包覆在预热好的模具上,再将模具放入加热装置中加热固化,加热固化完成后放入15~25℃的环境中冷却,得到感温变色护套。其中,模具根据需要套设的电路接头而确定,例如电路接头为棍形,则选用形状匹配的棍形模具;再例如电路接头为T形,则选用形状匹配的T形模具。
在一实施例中,按质量分数计,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包括:
绝缘化合物165份,感温变色粉3份,填充剂40份,阻燃剂23份,耐热改性剂12份;抗氧化剂2.5份,稳定剂2.5份。
在制作感温变色护套的过程中,首先将165份的绝缘化合物和3份的感温变色粉加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15分钟得到感温变色混合料。再向感温变色混合料中加入40份的填充剂并放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23份的阻燃剂和12份的耐热改性剂搅拌5~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2.5份的抗氧化剂和2.5份的稳定剂低速搅拌15~20分钟。然后将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包覆在预热好的模具上,再将模具放入加热装置中加热固化,加热固化完成后放入15~25℃的环境中冷却,得到感温变色护套。
在一实施例中,按质量分数计,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包括:
绝缘化合物170份,感温变色粉5份,填充剂45份,阻燃剂25份,耐热改性剂13份;抗氧化剂3份,稳定剂3份。
在制作感温变色护套的过程中,首先将170份的绝缘化合物和5份的感温变色粉加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15分钟得到感温变色混合料。再向感温变色混合料中加入45份的填充剂并放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25份的阻燃剂和13份的耐热改性剂搅拌5~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3份的抗氧化剂和3份的稳定剂低速搅拌15~20分钟。然后将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包覆在预热好的模具上,再将模具放入加热装置中加热固化,加热固化完成后放入15~25℃的环境中冷却,得到感温变色护套。
示例性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步骤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如图3所示,该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包括步骤:
步骤101、制备感温变色混合料:以质量分数计分别称取160~170份的绝缘化合物和0.8~5份的感温变色粉,将绝缘化合物和感温变色粉加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并搅拌10~15分钟得到感温变色混合料。
本步骤中,感温变色粉与绝缘化合物相互掺杂,制成的感温变色护套能够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由于感温变色粉掺杂和绝缘化合物相互掺杂,因此感温变色粉不会脱落,使得该感温变色护套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也使得该感温变色护套对电路接头的测温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步骤102、模具处理:将模具表面进行喷砂抛光。
本步骤中,可以使得模具表面更加光滑,制出的感温变色护套的内表面更加光滑,从而更容易地套设在电路接头上,也更容易从电路接头上拔下。
步骤103、浸塑:将模具预热,并将感温变色混合料均匀地包覆在模具的表面上。
本步骤中,预热的模具能够使得感温变色混合料在包覆模具的过程中,感温变色混合料能够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使得包覆过程更加顺畅。
步骤104、固化处理:将包覆有感温变色混合料的模具放入加热装置中进行加热固化。
本步骤中,将包覆好感温变色混合料的模具进行加热固化,固定包覆在模具上的感温变色混合料的形状。
步骤105、冷却处理:将加热固化后的包覆有感温变色混合料的模具,放入15~25℃的环境中冷却。
本步骤中,将包覆好感温变色混合料的模具放入15~25℃的环境中,使得感温变色混合料的温度下降,进一步固化感温变色混合料,冷却后得到感温变色护套的成品。
本实施例中,绝缘化合物使得感温变色护套能够起到有效的绝缘作用,并且,感温变色粉与绝缘化合物相互掺杂,制成的感温变色护套能够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由于感温变色粉掺杂和绝缘化合物相互掺杂,因此感温变色粉不会脱落,使得该感温变色护套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也使得该感温变色护套对电路接头的测温工作更加稳定可靠。当电路接头温度升高达到感温变色粉的感温温度时,变色段会发生变色,从而可以直观地得知电路接头的温度。使得对电路接头的检修工作更加方便便捷,能够有效地提高巡检人员对电路接头的巡检工作效率。
图4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中部分工艺步骤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101还包括:
步骤1011、以质量分数计,分别称取35~45份的填充剂、20~25份的阻燃剂、10~13份的耐热改性剂、2~3份的抗氧化剂以及2~3份的稳定剂,其中阻燃剂和耐热改性剂均为现配现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101还包括:
步骤1012、将填充剂和感温变色混合料加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
步骤1013、向混料器中加入配好的阻燃剂和耐热改性剂搅拌5~10分钟。
步骤1014、向混料器中加入抗氧化剂和稳定剂并低速搅拌15~20分钟。
在一实施例中,固化处理中加热固化的时间为4~5分钟,冷却处理中的冷却时间为大于或等于30分钟。
具体的,阻燃剂为无卤素阻燃剂,其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多磷酸铵60wt%、2-亚哌嗪基-4-吗啉基-1,3,5-三嗪低聚物10wt%、焦磷酸锌20wt%、磷酸乙二胺10wt%。耐热改性剂为a-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和N-取代马来酰亚胺三类共聚物复合而成;混合的质量比为:a-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N-取代马来酰亚胺=1:2:1。稳定剂为水杨酸苯酯,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或石蜡。阻燃剂和耐热改性剂分别为现配现用。
其中,填充剂可以缓和感温变色护套的各个组分之间的材料密度,使得各个组分之间的密度不会过大也不会过小。阻燃剂可以使得感温变色护套的阻燃性更好,耐热改性剂可以使得感温变色护套的耐热性更好,抗氧化剂可以使得感温变色护套的抗氧化性更好,稳定剂可以提高感温变色护套的化学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按质量分数计,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包括:
绝缘化合物160份,感温变色粉0.8份,填充剂35份,阻燃剂20份,耐热改性剂10份;抗氧化剂2份,稳定剂2份。
在制作感温变色护套的过程中,首先将160份的绝缘化合物和0.8份的感温变色粉加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15分钟得到感温变色混合料。再向感温变色混合料中加入35份的填充剂并放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20份的阻燃剂和10份的耐热改性剂搅拌5~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2份的抗氧化剂和2份的稳定剂低速搅拌15~20分钟。然后将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包覆在预热好的模具上,再将模具放入加热装置中加热固化,加热固化完成后放入15~25℃的环境中冷却,得到感温变色护套。其中,模具根据需要套设的电路接头而确定,例如电路接头为棍形,则选用形状匹配的棍形模具;再例如电路接头为T形,则选用形状匹配的T形模具。
在一实施例中,按质量分数计,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包括:
绝缘化合物165份,感温变色粉3份,填充剂40份,阻燃剂23份,耐热改性剂12份;抗氧化剂2.5份,稳定剂2.5份。
在制作感温变色护套的过程中,首先将165份的绝缘化合物和3份的感温变色粉加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15分钟得到感温变色混合料。再向感温变色混合料中加入40份的填充剂并放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23份的阻燃剂和12份的耐热改性剂搅拌5~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2.5份的抗氧化剂和2.5份的稳定剂低速搅拌15~20分钟。然后将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包覆在预热好的模具上,再将模具放入加热装置中加热固化,加热固化完成后放入15~25℃的环境中冷却,得到感温变色护套。
在一实施例中,按质量分数计,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包括:
绝缘化合物170份,感温变色粉5份,填充剂45份,阻燃剂25份,耐热改性剂13份;抗氧化剂3份,稳定剂3份。
在制作感温变色护套的过程中,首先将170份的绝缘化合物和5份的感温变色粉加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15分钟得到感温变色混合料。再向感温变色混合料中加入45份的填充剂并放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搅拌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25份的阻燃剂和13份的耐热改性剂搅拌5~10分钟,再向混料器中加入3份的抗氧化剂和3份的稳定剂低速搅拌15~20分钟。然后将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包覆在预热好的模具上,再将模具放入加热装置中加热固化,加热固化完成后放入15~25℃的环境中冷却,得到感温变色护套。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感温变色护套,其特征在于,用于套设在电路接头上,所述感温变色护套中掺杂有多种不同的感温变色粉以形成多个变色段,不同的所述变色段的感温温度以及对应的感温颜色不同;
其中,所述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按质量分数计包括:绝缘化合物160~170份,感温变色粉0.8~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变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段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变色段依次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变色护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温变色粉采用不可逆变式感温变色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变色护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温变色粉采用可逆变式感温变色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变色护套,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变色段相互可拆卸连接以组成所述感温变色护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变色护套,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所述感温变色护套的组分还包括:
填充剂35~45份,阻燃剂20~25份,耐热改性剂10~13份;抗氧化剂2~3份,稳定剂2~3份。
7.一种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制备感温变色混合料:以质量分数计分别称取160~170份的绝缘化合物和0.8~5份的感温变色粉,将绝缘化合物和感温变色粉加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并搅拌10~15分钟得到感温变色混合料;
模具处理:将模具表面进行喷砂抛光;
浸塑:将所述模具预热,并将所述感温变色混合料均匀地包覆在所述模具的表面上;
固化处理:将包覆有所述感温变色混合料的所述模具放入加热装置中进行加热固化;以及
冷却处理:将加热固化后的包覆有所述感温变色混合料的所述模具,放入15~25℃的环境中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感温变色混合料还包括:
以质量分数计,分别称取35~45份的填充剂、20~25份的阻燃剂、10~13份的耐热改性剂、2~3份的抗氧化剂以及2~3份的稳定剂,其中所述阻燃剂和所述耐热改性剂均为现配现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感温变色混合料还包括:
将所述填充剂和所述感温变色混合料加入所述混料器中混合均匀;
向所述混料器中加入配好的所述阻燃剂和所述耐热改性剂搅拌5~10分钟;
向所述混料器中加入所述抗氧化剂和所述稳定剂并低速搅拌15~2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温变色护套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化处理中加热固化的时间为4~5分钟,所述冷却处理中的冷却时间为大于或等于30分钟。
CN202210569958.7A 2022-05-24 2022-05-24 感温变色护套及其制作工艺 Pending CN1150777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9958.7A CN115077736A (zh) 2022-05-24 2022-05-24 感温变色护套及其制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9958.7A CN115077736A (zh) 2022-05-24 2022-05-24 感温变色护套及其制作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7736A true CN115077736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8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9958.7A Pending CN115077736A (zh) 2022-05-24 2022-05-24 感温变色护套及其制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77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21171A1 (en) Temperature sensitive color changing cable apparatus
WO2018129054A1 (en) Temperature sensitive color changing electrical device
CN101633758B (zh) 核电站用1e级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566237B1 (en) Temperature sensitive color changing electrical device
CN103854734B (zh) 一种可恢复式灵敏感温电缆
CN115077736A (zh) 感温变色护套及其制作工艺
CN108250759A (zh) 一种不可逆感温变色电缆附件示警用自粘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65377B (zh) 一种防爆自控温发热带及其制备方法
CN2720578Y (zh) 缆式热电偶测温电力电缆
CN204786633U (zh) 用于微波设备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微波设备
CN100498254C (zh) 一种高压电缆及其附件导体温度的测量方法
CN106397905A (zh) 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的电力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216964A1 (ko) 과열방지 비가역적 감온변색 성형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3850041U (zh) 一种可恢复式线型防湿感温电缆
RU209892U1 (ru) Кабельное изделие, изменяющее цвет в зависимости от температуры
CN100353463C (zh) 一种热敏变色绝缘制品
CN102156230A (zh) 一种温升测试能力验证样品
CN205721436U (zh) 恒温加热系统
CN106117789B (zh) 一种插头及插头用无卤阻燃材料
CN220774249U (zh) 一种用于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温升超限示警的母排单元
CN112080070A (zh) 一种高灼热丝阻燃可逆变色p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10241470A (ja) 示温変色性電線・ケーブル及び電気部品
CN111393852A (zh) 一种可逆热敏变色变压器预警绝缘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4094B (zh) 感温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电缆中的应用
Beges Influence of resistance method on motor winding temperature rise measur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