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6056A - 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6056A
CN115076056A CN202210679287.XA CN202210679287A CN115076056A CN 115076056 A CN115076056 A CN 115076056A CN 202210679287 A CN202210679287 A CN 202210679287A CN 115076056 A CN115076056 A CN 115076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heat
temperature
working medium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92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鸣
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entropic Cycle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ntropic Cycle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ntropic Cycle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ntropic Cycle Beij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92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605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0780 priority patent/WO202324077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6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6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4/00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geothermal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4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pressure differences or thermal differences occurring in n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包括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多级发电系统及余热利用系统,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设有热循环管路,所述热循环管路依次通过多级发电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进行热交换,多级发电系统以及余热利用系统串联布置,余热利用系统设置在多级发电系统的下游;相邻两级发电系统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的温差为5℃~25℃。本发明的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使每级发电系统之间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相差5℃~25℃,利用较低的温度差进行多级发电,使能耗密度相对密集,发电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深层地能利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发电形式是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全世界火力发电所占比重约为63%,水利发电所占比重约为20%,核能发电所占比重约为15%。美、俄、英、意、日、德、中国等国以火力发电为主。
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可燃物(主要为煤炭和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火力发电采用朗肯循环,进入发电机的蒸汽温度为540℃至550℃,热效率(发电机组的发电量折算成热量与输入热量之比)可达到45%。卡琳娜循环是在朗肯循环基础上的一种“改进”,是将“纯”的循环介质(通常为水)变成了氨同水的“混合物”,循环对于热源温度降低到149℃-204℃,从而实现低温(一般指200℃以下)发电。
地热发电系统主要有3种类型:干蒸汽发电系统、扩容蒸汽发电系统、双循环式(中间介质法)发电系统。
干蒸汽就是从地下喷出的无热水的纯蒸汽。干蒸汽从蒸汽井中引出,经过分离器分离出固体杂质(≥10μm)后,就直接进入汽轮机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干蒸汽电站所用发电设备基本上与常规火电设备相同。干蒸汽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从蒸汽井中直接导出160℃或更高的地热蒸汽(纯蒸汽),经过分离器将杂志大于10μm的固体杂质分离后引入汽轮机,高压蒸汽在汽轮机中驱动汽轮机运转将热能转换为动能,通过发电机将动能转换为电能。蒸汽做功冷却后排放到冷凝器,蒸汽变回冷却水,沿管道将冷凝水导回深井,重新加热循环生产。
干蒸汽发电系统存在以下局限性:由于干蒸汽发电所需的蒸汽温度较高,所以地热埋藏深度较深,且干蒸汽地热资源十分有限,开采技术难度较大,开采中所用钻进泥浆需要能耐高温和高压,钻进成井较困难,目前利用较少。干蒸汽发电的热效率通常约为10~15%,厂内用电率约为12%。
扩容蒸汽发电系统是将地下高压热水吸入低压罐,形成闪蒸蒸汽,闪蒸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扩容蒸汽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发电需要的地下热水或蒸汽一般都要再150℃以上,地热水导入闪蒸器,使其降压闪蒸并产生低压蒸汽,蒸汽送入汽轮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做功冷却后的水导回地下重新加热循环生产。
扩容蒸汽发电系统存在以下局限性:适用于压力、温度较高的地热资源,要求地热井输出的汽水混合物的温度较高,地热能利用率低。扩容蒸汽发电系统需要排放尾水,因此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如果不进行地热水回灌,会导致地热田的枯竭和产生地面塌陷及沉降问题。由于该系统直接以地下热水、蒸汽为工质,资源相对有限,常用提取手段热损失大,对于地下热水的温度、矿化度以及不凝气体含量等有较高的要求。扩容蒸汽发电的热效率很低,热效率仅为1.5~4%,厂内用电率约为16%。
双循环式(中间介质法)发电系统是利用地下热水来加热某种低汽化点工质,使其进入汽轮机工作的地热发电系统,又称中间介质法或低汽化点工质循环。它是为克服闪蒸地热发电系统的缺点而出现的一种循环系统。工作原理为:地下热水用深井泵抽到地面进入电站内的蒸发器,加热某一种低汽化点介质(如氟里昂11),使之变为低汽化点介质蒸汽,然后通入汽轮机做功发电,汽轮机排出的乏汽经凝汽器冷凝成液体,用工质泵再打回蒸发器重新加热,循环使用。
双循环式(中间介质法)发电系统存在以下局限性:双循环指地热水提升至地面自循环和工质采热、蒸发、发电、冷却的自循环。其地热提取仍然需要寻找地下热水,受限于地下热水资源相对有限的影响。双循环发电系统的热效率约为10%~13%。
综上,全世界利用地热能发电站,对地热能温度的要求为≥150℃,采取地热方式为直接提取地热水、地热蒸汽,或利用提取地热水将地热转换给特定工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技术问题的一种或几种,提供了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包括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多级发电系统及余热利用系统,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设有热循环管路,提取中深层低温地热能。所述热循环管路通过多级发电系统利用低温差地热能发电。发电后的余热通过余热利用系统进行热交换,供给生活用热。多级发电系统以及余热利用系统串联布置,余热利用系统设置在多级发电系统的下游;相邻两级发电系统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的温差为5℃~25℃。
本发明所用能源来自于中深层(深度不大于4000m)低温地能,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提取的低温地能的温度范围一般为140至110℃,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将低温地热能经高效的地热管将热能提升至地面,利用低温差(温差5至15℃)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发电机组可连续多级设置。
本发明的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使每级发电系统之间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相差5℃~25℃,利用较低的温度差进行多级发电,使能耗密度相对密集,发电效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多级发电系统中,每一级都实现了低温差利用,每一级所利用的温差范围为:导热介质入口温度和导热介质出口温度的温差为5℃~15℃。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每一级发电机组用于发电的温度差值都很低,能够实现热能的多级发电利用,从而增加发电次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热电转换效率。
进一步,沿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中导热介质的流向,多级发电系统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依次降低;每一级发电系统中的导热介质均为特殊专用介质,其汽化点均特别设定,下一级发电系统中工质的汽化点低于邻近的上一级发电系统中工质的汽化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经过每一级发电,热循环传输系统中的导热介质温度降低后,仍满足下一级发电系统的温度要求,在下一级发电系统中做功发电。多级发电的各级之间发电温度不同,使得同一初始温度热源在多级发电系统中对热能做最大利用。
进一步,沿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中导热介质的流向,多级发电系统依次包括一级发电系统、二级发电系统、三级发电系统,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采取的为低温地热能,所利用的低温地热能的温度范围在140℃~110℃之间,一级发电系统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为140℃~110℃,二级发电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为130℃~100℃,三级发电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为120℃~80℃,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为90℃~6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级发电入口温度依次降低,使同一热源多次发电,加大热能利用空间,提高发电率。三级发电后导热介质温度为90~60℃,还能为生活热水、建筑采暖以及农业温室等提供充足热能。
进一步,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发电热泵热交换器、蒸汽发生器、工质循环系统以及外循环冷却系统,多级发电系统的发电热泵热交换器均设置在所述热循环管路上;
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发电热泵热交换器之间通过热泵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热泵循环管路上设有油泵;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工质循环系统连接,所述工质循环系统与所述外循环冷却系统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有循环系统均为独立密闭循环系统,各循环系统之间只有热传导的能量传导过程,不会对热源或冷源造成污染,也不会造成其他资源损失。
进一步,所述工质循环系统包括工质分离器、高温回热器、发电机,所述工质分离器分别通过第一工质输入管路和第二工质输入管路与外循环冷却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工质输入管路上连接有高温回热器,所述第二工质输入管路上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外循环冷却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工质输出管路,所述工质输出管路的末端与工质分离器连接,所述工质输出管路沿工质流动方向依次连接高温回热器和蒸汽发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高温回热器对于工质的热回收,可以达到更好的热利用效果,使工质在冷却后,在需要加热做功时可以逐步升温,有效增加热源的热利用,使同温度热源做更多的功。
进一步,所述第一工质输入管路和第二工质输入管路分别连接混合器后,再与外循环冷却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高温回热器下游的第一工质输入管路上设有第一减压阀,所述工质分离器与工质透平之间的第二工质输入管路上设有第二减压阀。
进一步,所述外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低温回热器、冷源循环系统和工质泵,所述发电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低温回热器与冷却循环回路连接,所述工质泵设置在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低温回收器对于工质的热回收,既可以将带有余热的工质首次降温,还可以对需加热的工质进行首次升温,是对余热的有效利用,使同温度热源、冷源起到更好的升温或降温的更好效果。
进一步,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上设有冷源循环系统和工质储液罐,所述工质储液罐位于所述冷源循环系统的下游;
所述冷源循环系统的冷源为城市或自然水域冷水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冷源冷却的工质温度满足发电机对于工质的低温要求,同时体积会减小到工质循环的最低点,对于储液罐的容积要求减小。采用城市或自然水域冷水源作为冷源,冷源可以使用饮用水及消防用水,发电工质封闭输送,不影响水质,冷源利用后仍作为生活给水。自然水域作为冷源时,水在做完热交换后,会送入原水域,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进一步,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包括地下井和中深层地热导管,所述中深层地热导管的热源输出端和冷源输入端之间设有热循环管路;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采取的为低温地热能,所利用的低温地热能的温度范围在140℃~110℃之间;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多级发电系统及余热利用系统全部为只有热传递的密闭循环。其各循环系统之间只有热传递,各介质、工质之间不发生任何直接接触。
所述发电系统为卡琳娜循环发电系统;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为独立密闭循环系统,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内设有导热介质。
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方法,采用上述的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中的导热介质将地热能提取至多级发电系统;地热能经过多级发电系统依次做功,将地热能转换为电能,每级发电系统的地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转换效率为5%~20%;经过多级发电系统对地热能的发电转换后,导热介质剩余的余热进入到余热利用系统进行继续利用(例如建筑或农用利用),经过余热利用的导热介质通过热循环管路闭合循环进入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中再次提取地热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深层地能低温差多级利用发电方法,每一级的温差不大,发电效率转换相对来说也并不高,但是由于经过了多级发电循环,发电效率叠加,使总的温差几乎都被利用,多级发电后整体的发电效率相对于现有技术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由于地热能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外部的冷却水源也是源源不断的,使发电系统能够持续循环,不需要外界高阶能源介入,就能够连续进行热和电的不断产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11、中深层地热导管;
2、生活用热交换器;21、生活热水热利用器末端;
3、发电热泵热交换器;31、油泵;
4、发电系统;41、蒸汽发生器;42、工质分离器;43、高温回热器;44、工质透平;45、发电机;46、第一工质输入管路;47、第二工质输入管路;48、混合器;49、第一减压阀;490、第二减压阀;
5、外循环冷却系统;51、低温回热器;52、冷却器;53、工质泵;54、工质储液罐;55、冷源;
100、一级发电系统;200、二级发电系统;300、三级发电系统;400、余热利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包括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1、多级发电系统4及余热利用系统400,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1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设有热循环管路,所述热循环管路依次通过多级发电系统4和余热利用系统400进行热交换,多级发电系统4以及余热利用系统400串联布置,余热利用系统400设置在多级发电系统4的下游;相邻两级发电系统4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的温差为5℃~25℃。
本实施例的所述发电系统为卡琳娜循环发电系统;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为独立密闭循环系统,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内设有导热介质。通过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一般采用地热采集井)中的导热介质将地热能提升至地面,地热能给发电机组工质加热,使工质汽化后带动发电机发电。地热能在对发电机组提温后,余温进行生活供热。发电机组发电后,工质做功降温,导入外循环冷却系统,由外循环冷却系统对工质降温冷却,待工质冷却后导回到蒸汽发生器加温做功。本实施例的发电系统是从75℃~150℃之间的热能进行发电,能够有效利用中低温地热能,热源在75℃以下仍有较高的余热利用价值(例如建筑采暖、农业设施采暖、生活热水等),由于本实施例利用的是中深层地下热岩的温度,不受地下水、蒸汽资源限制,也不用地下高温的特殊资源(比如干热岩)等,在地下区位选择不受限制。发电后余温可用于社区供水、供热,对地热发挥了最大限度的热利用,增加投资效益。地热能循环为密闭循环,对于环境影响为零。外循环冷源系统容易取得,且为密闭循环,对冷源无污染。
本实施例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使每级发电系统之间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相差5℃~25℃,利用较低的温度差进行多级发电,使能耗密度相对密集,发电效率高。
具体的,多级发电系统中,每一级发电系统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和导热介质出口温度的温差为5~15℃。每一级发电机组用于发电的温度差值都很低,能够实现热能的多级发电利用,提高了发电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为,沿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1中导热介质的流向,多级发电系统4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依次降低;下一级发电系统中工质的汽化点低于邻近的上一级发电系统中工质的汽化点。经过每一级发电,热循环传输系统中的导热介质温度降低后,仍满足下一级发电系统的温度要求,在下一级发电系统中做功发电。多级发电的各级之间发电温度不同,使得同一初始温度热源在多级发电系统中对热能做最大利用。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沿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1中导热介质的流向,多级发电系统4依次包括一级发电系统100、二级发电系统200、三级发电系统300,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采取的为低温地热能,所利用的低温地热能的温度范围在140℃~110℃之间,一级发电系统100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为140℃~110℃,二级发电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为130℃~100℃,,三级发电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为120℃~80℃,所述余热利用系统400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为90~60℃。多级发电入口温度依次降低,使同一热源多次发电,加大热能利用空间,提高发电率。三级发电后导热介质温度为90~60℃,还能为生活热水、建筑采暖以及农业温室等提供充足热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余热利用系统400包括生活用热交换器2和生活热水热利用器末端21,所述热循环管路经过所述生活用热交换器2,所述生活用热交换器2还通过建筑热利用循环管路与生活热水热利用器末端21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发电系统4包括发电热泵热交换器3、蒸汽发生器41、工质循环系统以及外循环冷却系统5,多级发电系统4的发电热泵热交换器3均设置在所述热循环管路上;所述蒸汽发生器41与所述发电热泵热交换器3之间通过热泵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热泵循环管路上设有油泵31;所述蒸汽发生器41与所述工质循环系统连接,所述工质循环系统与所述外循环冷却系统5连接。导热介质通过多级发电系统的蒸汽发生器释放温度后进入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二次放热,再导回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返回地下取热,完成一次取、放热循环。所有循环系统均为独立密闭循环系统,各循环系统之间只有热传导的能量传导过程,不会对热源或冷源造成污染,也不会造成其他资源损失。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工质循环系统包括工质分离器42、高温回热器43、发电机45,所述工质分离器42分别通过第一工质输入管路46和第二工质输入管路47与外循环冷却系统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工质输入管路46上连接有高温回热器43,所述第二工质输入管路47上连接有发电机45;所述外循环冷却系统5的输出端连接有工质输出管路,所述工质输出管路的末端与工质分离器42连接,所述工质输出管路沿工质流动方向依次连接高温回热器43和蒸汽发生器41。通过高温回热器对于工质的热回收,可以达到更好的热利用效果,使工质在冷却后,在需要加热做功时可以逐步升温,有效增加热源的热利用,使同温度热源做更多的功。
具体的,发电系统的发电过程为,发电热泵热交换器通过导热油将发电机内的工质提温,工质在加温变成蒸汽后进入工质分离器,液态工质进入高温回热器,气态工质送往汽轮机膨胀做功,使其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后工质降温,与经过高温回热器的液态工质混合进入低温回热器进行二次放热。二次放热后的工质,再经过城市供水系统或自然水域冷水冷却,进入工质储液罐存储。工质泵将工质储液罐内的工质输送到低温回热器进行一次升温,再输送到高温回热器进行二次升温,最后进入蒸汽发生器进行三次升温后进入发电机,完成一个发电循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工质输入管路46和第二工质输入管路47分别连接混合器48后,再与外循环冷却系统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温回热器43下游的第一工质输入管路46上设有第一减压阀49,所述工质分离器42与工质透平44之间的第二工质输入管路47上设有第二减压阀49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外循环冷却系统5包括低温回热器51、冷源循环系统和工质泵53,所述发电系统4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低温回热器51与冷却循环回路连接,所述工质泵53设置在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上。通过低温回收器对于工质的热回收,既可以将带有余热的工质首次降温,还可以对需加热的工质进行首次升温,是对余热的有效利用,使同温度热源、冷源起到更好的升温或降温的更好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上设有冷源循环系统和工质储液罐54,所述工质储液罐54位于所述冷源循环系统的下游;所述冷源循环系统的冷源为城市或自然水域冷水源。通过冷源冷却的工质温度满足发电机对于工质的低温要求,同时体积会减小到工质循环的最低点,对于储液罐的容积要求减小。采用城市或自然水域冷水源作为冷源,冷源可以使用饮用水及消防用水,发电工质封闭输送,不影响水质,冷源利用后仍作为生活给水。自然水域作为冷源时,水在做完热交换后,会送入原水域,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本实施例的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包括地下井和中深层地热导管,所述中深层地热导管的热源输出端和冷源输入端之间设有热循环管路,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采取的为低温地热能,所利用的低温地热能的温度范围在140℃~110℃之间;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多级发电系统及余热利用系统全部为只有热传递的密闭循环。所述中深层地热导管伸入所述地下井2500米以下,具体伸入深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可以为3000-4000米,对于地热能深度较浅地区,井深可适当减小;实际上,在有地下热资源的情况下,还可以不受深度限制。本实施例工质循环系统中的工质一般选用相对于水汽化点低的专用工质,例如选用氨水,可以根据工况调整氨+水的比例,进而调整汽化点。例如,由于本实施例的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利用的是导热介质的梯度温度来进行发电,即每一级的发电系统都要降低一个温度梯度,降低温度梯度后的发电系统中所用的工质要重新配置(比如调配氨和水的比例),即下一级的发电系统中的工质的汽化点要低于上一级发电系统中的工质的汽化点。
本实施例利用导热介质的密闭循环,通过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将中深层的地热能提升到地面,使介质通过发电热泵热交换器放温发电后进入生活用热交换器进行二次放热,再将导热介质导回地下取热,完成一次取放热循环过程。本实施例利用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开采的地下热源在供给发电系统发电后,余温仍然可以供给建筑的采暖和生活热水使用,地热能利用效率高,能够同时满足发电和取暖的需求。
本实施例的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方法,采用上述的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中的导热介质将地热能提取至多级发电系统;地热能经过多级发电系统依次做功,将地热能转换为电能,每级发电系统的地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转换效率为5%~20%;经过多级发电系统对地热能的发电转换后,导热介质剩余的余热进入到余热利用系统进行继续生活及农业利用,经过余热利用的导热介质通过热循环管路进入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中再次提取地热能。
本实施例的中深层地能低温差多级利用发电方法,每一级的温差不大,发电效率转换相对来说也并不高,但是由于经过了多级发电循环,发电效率叠加,使总的温差几乎都被利用,多级发电后整体的发电效率相对于现有技术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由于地热能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外部的冷却水源也是源源不断的,使发电系统能够持续循环,不需要外界高阶能源介入,就能够连续进行热和电的不断产出。
采用本实施例的三级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发电机组可采用螺杆机组,一级发电系统的实际发电效率11%,二级发电机组实际发电效率10%,三级发电机组实际发电效率8%。
三级梯度发电一级发电机组第一次计算条件:第1次发电进口温度为120℃,经发电机组出口温度为110℃,可用温差10℃;由于使用的是优质工况,发电机组设备系统发电效率为11%。
分析实例:
以中国北京地区为例:一栋20层的公寓楼,2个单元/栋,2户/单元,单户面积120㎡(按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计);建筑面积:9600㎡/栋;80户/栋;
户均用电量分析:户均用电量为10度/天;冰箱每天耗电1.2度,月用36度;电视机功率265W,日用5小时,耗电1.3度,月用39度;电脑功率250W,日用6小时,耗电1.5度,月用45度;热水器功率2000W,2天用一个小时,月用30度;空调每年使用3个月,每天耗电18度,共计1620度,分摊到每月135度;另外电饭煲、洗衣机、微波炉、电磁灶、饮水机、热风机等小家电每月用电40度左右。每月共计用电约325度。一栋楼每天用电量=10KWh/天×80户=800KWh。每栋楼公共区域用电量:共计约52kwh。一栋楼每天用电量合计约852KWh。
户均供暖热负荷:普通建筑单位热负荷q=50W/㎡,1W=3.6KJ/h,每户建筑面积120㎡,50Wx3.6KJ/hx120㎡=21600KJ/h·户。一栋楼每小时用热量=21600KJ/h·户×80户=1728000KJ/h·栋。
户均生活热水用量: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普通住宅热水用水定额48L/人·天,户均人数2.8人计,约134L/天·户。一栋楼每天用热水量=134L/天·户×80户=10720L/天。
三级梯度发电一级发电机组第一次测算:热源进出口温差从120℃降低至110℃可释放的热量Q(kJ)为:根据热工学公式为Q=CM▽t,水的比热常数为4.2kJ/(kg·℃),即Q=4.2kJ/(kg·℃)×226m3×1000kg×(120-110)℃=9495360kJ;热能与电能的等量常数:1KJ=0.2389kCal;Q=9495360kJ×0.2389kcal=2268442kcal;根据电能换算1kwh=860KCal,按设备系统发电效率11%计,每小时热转电X=2268442÷860×0.11=290KWh。
三级梯度发电二级发电机组第二次计算条件:第1次发电出口温度为110℃,扣除热损耗5℃,第2次发电进口温度为105℃,出口温度为98℃,可用温差7℃;由于工况质量降低,相应的发电机组设备系统发电效率为10%。
三级梯度发电二级发电机组第二次测算:热源进出口温差从105℃降低至98℃可释放的热量Q(kJ)为:根据热工学公式为Q=CM▽t,水的比热常数为4.2kJ/(kg·℃),即Q=4.2kJ/(kg·℃)×226m3×1000kg×(105-98)℃=6646752kJ;热能与电能的等量常数:1KJ=0.2389kCal;Q=6646752kJ×0.2389kcal=1587909kcal;根据电能换算1kwh=860KCal,按设备系统发电效率10%计;每小时热转电X=1587909÷860×0.10=185KWh。
三级梯度发电三级发电机组第三次计算条件:第2次发电出口温度为98℃,扣除热损耗8℃,第3次发电进口温度为90℃,出口温度为85℃,可用温差5℃;由于工况质量再次降低,相应的发电机组设备系统发电效率为8%;
三级梯度发电三级发电机组第三次测算:根据热工学公式为Q=CM▽t,水的比热常数为4.2kJ/(kg·℃),即Q=4.2kJ/(kg·℃)×226m3×1000kg×(90-85)℃=4747680kJ;热能与电能的等量常数:1KJ=0.2389kCal;Q=4747680kJ×0.2389kcal=1134221kcal;根据电能换算1kwh=860KCal,按设备系统发电效率8%计;每小时热转电X=1134221÷860×0.08=106KWh。
由以上测算可知,梯级发电第1次测算:每小时约290kwh;梯级发电第2次测算:每小时约185kwh;梯级发电第3次测算:每小时约106kwh;3次梯级发电测算合计:每小时约581kwh;发电系统每天热转电测算:581kwh×24小时=13927kwh。
余热供暖热量测算:地热井经过梯级发电后余热温度85℃,介质余热供暖温度85℃,介质余热供暖回流温度60℃,温差=85-60=25℃;水的比热C=4.2×1000J/kg℃=4.2KJ/kg℃,介质流量M=226m3/h;一次放热量:Q=CM▽t=4.2KJ/kg℃×226080kg/h×25℃=23738400KJ/h。
余热供生活热水热量测算:地热井经过梯级发电后余热温度85℃,介质余热供暖温度85℃,介质余热供暖回流温度75℃,温差△t=85-75=10℃;水的比热C=4.2×1000J/kg℃=4.2KJ/kg℃,介质流量M=226m3/h;一次放热量:Q=CM▽t=4.2KJ/kg℃×226080kg/h×10℃=9495360KJ/h。
满足楼栋数计算:13927kwh/天×70%÷852kwh/栋=11栋;一组多级发电系统每天发电量可满足11栋楼,建筑面积105600㎡,880户的用电需求。
每天余热供暖满足楼栋数计算:23738400KJ/h÷1728000KJ/h·栋=13栋,每天余热供暖可满足13栋楼,建筑面积124800㎡,1040户的供暖需求。
9495360KJ/h÷(4.2KJ/kg℃×35℃)=64594.29kg/h≈65m3/h,每天产生热水量=65m3/h×24h=1550m3/d。一栋楼每天用热水量=134L/d·户×80户=10720L/d·栋≈11m3/d·栋。每天供热水预留50%备用余量后,满足楼栋数=1550m3/d×50%÷11m3/d·栋=70栋,每天余热供暖可满足70栋楼(约5600户)生活热水需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多级发电系统及余热利用系统,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设有热循环管路,所述热循环管路依次通过多级发电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进行热交换,多级发电系统以及余热利用系统串联布置,余热利用系统设置在多级发电系统的下游;相邻两级发电系统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的温差为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的能源来源为中深层地能,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提取的地热温度范围为140至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级发电系统中,每一级所利用的温差范围为:导热介质入口温度和导热介质出口温度的温差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中导热介质的流向,多级发电系统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依次降低;下一级发电系统中工质的汽化点低于邻近的上一级发电系统中工质的汽化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中导热介质的流向,多级发电系统依次包括一级发电系统、二级发电系统、三级发电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导热介质入口温度为9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发电热泵热交换器、蒸汽发生器、工质循环系统以及外循环冷却系统,多级发电系统的发电热泵热交换器均设置在所述热循环管路上;
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发电热泵热交换器之间通过热泵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热泵循环管路上设有油泵;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工质循环系统连接,所述工质循环系统与所述外循环冷却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循环系统包括工质分离器、高温回热器、发电机,所述工质分离器分别通过第一工质输入管路和第二工质输入管路与外循环冷却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工质输入管路上连接有高温回热器,所述第二工质输入管路上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外循环冷却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工质输出管路,所述工质输出管路的末端与工质分离器连接,所述工质输出管路沿工质流动方向依次连接高温回热器和蒸汽发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质输入管路和第二工质输入管路分别连接混合器后,再与外循环冷却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高温回热器下游的第一工质输入管路上设有第一减压阀,所述工质分离器与工质透平之间的第二工质输入管路上设有第二减压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低温回热器、冷源循环系统和工质泵,所述发电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低温回热器与冷却循环回路连接,所述工质泵设置在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上;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上设有冷源循环系统和工质储液罐,所述工质储液罐位于所述冷源循环系统的下游;
所述冷源循环系统的冷源为城市或自然水域冷水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包括地下井和中深层地热导管,所述中深层地热导管的热源输出端和冷源输入端之间设有热循环管路;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多级发电系统及余热利用系统全部为只有热传递的密闭循环。
所述发电系统为卡琳娜循环发电系统;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为独立密闭循环系统,所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内设有导热介质。
11.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中的导热介质将地热能提取至多级发电系统;地热能经过多级发电系统依次做功,将地热能转换为电能,每级发电系统的地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转换效率为5%~20%;经过多级发电系统对地热能的发电转换后,导热介质剩余的余热进入到余热利用系统进行继续利用,经过余热利用的导热介质通过热循环管路闭合循环进入到地源热循环传输系统中再次提取地热能。
CN202210679287.XA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50760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9287.XA CN115076056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
PCT/CN2022/110780 WO2023240775A1 (zh) 2022-06-15 2022-08-08 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9287.XA CN115076056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6056A true CN115076056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3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9287.XA Pending CN115076056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6056A (zh)
WO (1) WO202324077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9377A (zh) * 2019-05-31 2019-08-23 深圳大学 中低温地热工质梯级利用orc磁悬浮发电系统
CN112032804B (zh) * 2020-07-27 2022-02-22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低温地热梯级开发利用的发电和集中供热系统及方法
JP6896137B1 (ja) * 2020-12-08 2021-06-30 ハイブリッド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地熱発電に用いる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利用する地熱発電システム
CN215809494U (zh) * 2021-07-08 2022-02-11 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热能的冷热电多能联供系统
CN113864017B (zh) * 2021-09-26 2023-07-25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lng冷能和地热能的卡琳娜-有机朗肯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114321858A (zh) * 2022-01-17 2022-04-12 山东华电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热能梯级利用多级循环闪蒸蒸汽替代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0775A1 (zh)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39398U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
CN101858231B (zh) 一种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为主的能源供应系统
CN202007693U (zh) 一种电厂低温废热的回收装置
CN104197396B (zh) 热电厂余热转季节利用方法及系统
CN208566816U (zh) 数据中心冷热联供余热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
CN201062838Y (zh) 热电厂循环水集中供热系统
CN101832682A (zh) 储能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
Cai et 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ystem integrated with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GSHP)
CN102478272A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CN109059149A (zh) 太阳能-地热能光热电复合能源系统及其应用
CN109028269B (zh) 一种吸收式热泵机组及回收低温水源余热的供热系统
CN203081665U (zh) 分布式多级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CN113237134A (zh) 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
CN105715377B (zh) 分布式发电供热与分散式制冷耦合系统
CN205714312U (zh) 一种余热双级两种工质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Wang et al. Flexible PVT-ORC hybrid solar-biomass cogeneration systems: The case study of the University Sports Centre in Bari, Italy
CN115076056A (zh) 一种利用中深层低温地能实现低温差多级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13051752B (zh) 一种与煤电耦合的高压空气储能系统最优热源的确定方法
CN105649693B (zh) 燃气蒸汽有机三级循环发电制热制冷联产系统
CN214664757U (zh) 一种利用地热能与水源热泵能源耦合供暖系统
CN114934843A (zh) 一种多能源高效互补集成的双压orc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105649694B (zh) 燃气蒸汽背压冷却四级利用电水冷热暖汽系统
CN102865202B (zh) 分布式多级太阳能热发电及多联产系统
CN201662276U (zh) 太阳能吸收式储能制冷系统
CN203081664U (zh) 工厂化农业多级太阳能与其他能源互补热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