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5851A - 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5851A
CN115075851A CN202210674434.4A CN202210674434A CN115075851A CN 115075851 A CN115075851 A CN 115075851A CN 202210674434 A CN202210674434 A CN 202210674434A CN 115075851 A CN115075851 A CN 115075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rod
rod
arch bar
tunne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44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波
刘永刚
许明保
娄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Exploration Team Of Shandong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Exploration Team Of Shandong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Exploration Team Of Shandong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 filed Critical Fourth Exploration Team Of Shandong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2106744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58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5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5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9/00Provisional protective covers for working space
    • E21D19/04Provisional protective covers for working space for use in drifting galler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底座上设置有行走轮,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辅助滑道,辅助滑道上活动连接有拱板,拱板上开设有浇筑口,拱板远离辅助滑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拱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液压杆活动的定位组件,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均与控制面板电性相连,拱板远离辅助滑道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斜面;本发明可快速对塌陷区域进行支顶防止二次塌方,提高对隧道的支护效率,避免工作人员在修复隧道时出现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冒顶,意思指地下开采中,上部矿岩层自然塌落的现象。是由于开采后,原先平衡的矿山压力遭到破坏而造成的。在山岭重丘区隧道施工时,时常会遇到浅埋段,易出现冒顶危害,如何提升冒顶危害处治施工效率、降低危害处治难度、改善处治结构的整体性一直是工程技术研究的重点。
目前,塌方主要采用向塌方内部喷射混凝土的方式处理,并在隧道内设置支撑构件对喷射混凝土的位置进行临时支顶。在隧道塌方时,隧道塌陷下方位置会堆积有土块,工作人员需将土块进行清理后将支撑构件移动至该处,才可以对塌方处进行支顶,支护效率较低,会导致未及时对岩体支护,容易发生二次塌方,威胁施工人员安全,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辅助滑道,所述辅助滑道上活动连接有拱板,所述拱板上开设有浇筑口,所述拱板远离辅助滑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拱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液压杆活动的定位组件,所述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均与控制面板电性相连,所述拱板远离辅助滑道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斜面。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包括与底座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设置有旋钮,所述螺杆远离旋钮的一端穿过底座并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通过转轴连接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当所述滚轮与地面相抵时,所述支撑座远离地面,当所述支撑座与地面相抵时,所述滚轮远离地面。
优选的,所述辅助滑道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内撑组件和侧撑组件,所述内撑组件包括主内撑组件以及对称设置在主内撑组件两侧的副内撑组件,所述主内撑组件包括平行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第一立板,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辅助辊,所述副内撑组件包括固设在支撑板上的高立板和低立板,所述高立板和低立板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辅助辊,所述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均与拱板的底壁活动相抵。
优选的,所述侧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上设置有第三辅助辊,所述第三辅助辊与拱板的侧面活动相抵。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拱板底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部固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摆动块,所述摆动块与第二液压杆相连,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螺纹设置在拱板内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固设有把手,所述摆动块与第二液压杆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杆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摆动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支撑凸块,所述底板上呈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壁与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伸缩杆,所述滑块背离滑块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第二螺孔内设置有第四弹性伸缩杆,所述第四弹性伸缩杆与螺纹杆活动相抵,所述第四弹性伸缩杆与第三弹性伸缩杆之间设置有导气管。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拱板固定相连。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装置通过行走轮在隧道内行进,移动至塌陷处前方,随后转动旋钮,使旋钮带动螺杆转动,螺杆相对底座上移,使行走轮远离地面,使底座通过支撑座与地面接触,随后控制第一液压杆运行,使第一液压杆带动拱板与隧道相贴合;
S2:随后控制气缸运行,使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挡板带动拱板在辅助滑道上向塌陷区域移动,若塌陷区域的堆积土块与隧道顶部尚未接触,拱板可以轻松穿过塌陷区域并继续移动,若塌陷区域的堆积土块与隧道顶部接触,此时第二液压杆收缩在拱板内,不会在拱板移动时与土块之间产生阻力,依靠拱板端部设置的挤压斜面同样可快速从隧道与土块之间穿过;
S3:拱板的一端越过塌陷区域后,通过转动把手,使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使螺纹杆移出第二螺孔,螺纹杆不再对第二液压杆限制,第二液压杆在自身重力因素下翻转,随后继续转动把手,使把手带动螺纹杆旋进第一螺孔,重新对第二液压杆进行定位,此时第二液压杆与地面呈垂直状态,控制第二液压杆运行,使第二液压杆对拱板的该端进行辅助支撑,拱板对塌陷区域进行支顶并防止二次塌方;
S4: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对塌陷区域下方堆积的土块进行清理,随后经浇筑口回填坍塌空腔并注浆,对隧道拱顶失稳部分进行修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使拱板先对塌陷区进行支顶在对隧道内堆积的土块进行清理,清理后再将修复设备移动至塌陷区域进行修复工作,便于提高对塌陷区域的支护效率,及时对岩体进行支护,避免出现二次塌方,降低工作人员在修复隧道时出现安全隐患。
2、该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使第二液压杆收缩在拱板内,并在拱板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斜面,可使拱板在推力的作用下迅速穿过土块,提高对隧道的支护效率。
3、该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第二液压杆的底部设置底板,增大第二液压杆对地面的受力面积,进而降低第二液压杆对该处支撑位的作用力,避免支撑位受力过大破损,影响第二液压杆对拱板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拱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底座与支撑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辅助滑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的辅助滑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液压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底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行走轮;201、螺杆;202、旋钮;203、连接座;204、滚轮;3、第一液压杆;4、支撑板;5、辅助滑道;501、主内撑组件;5011、第一立板;5012、第一转轴;5013、第一辅助辊;502、副内撑组件;5021、高立板;5022、低立板;5023、第二转轴;5024、第二辅助辊;503、侧撑组件;5031、斜撑杆;5032、第三辅助辊;6、拱板;601、浇筑口;602、挤压斜面;7、第二液压杆;8、支撑座;9、容纳槽;901、固定轴;902、摆动块;10、把手;11、螺纹杆;111、第一螺孔;112、第二螺孔;12、第一弹性伸缩杆;13、第二弹性伸缩杆;14、气缸;141、挡板;15、底板;151、支撑凸块;152、移动板;1521、滑块;153、滑槽;1531、第三弹性伸缩杆;16、第四弹性伸缩杆;161、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底座1上设置有行走轮2,底座1顶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杆3,第一液压杆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设置有辅助滑道5,辅助滑道5上活动连接有拱板6,拱板6上开设有浇筑口601,拱板6远离辅助滑道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杆7,拱板6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液压杆7活动的定位组件,第一液压杆3和第二液压杆7均与控制面板电性相连,拱板6远离辅助滑道5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斜面602。
具体的,使装置通过行走轮2在隧道内行进,移动至塌陷处前方,控制第一液压杆3运行,使第一液压杆3带动拱板6与隧道相贴合,推动拱板6向塌陷区域移动,若塌陷区域的堆积土块与隧道顶部尚未接触,拱板6可以轻松穿过塌陷区域并继续移动,若塌陷区域的堆积土块与隧道顶部接触,此时第二液压杆7收缩在拱板6内,不会在拱板6移动时与土块之间产生阻力,依靠拱板6端部设置的挤压斜面602同样可快速从隧道与土块之间穿过,拱板6的一端越过塌陷区域后,控制第二液压杆7运行,使第二液压杆7对拱板6的该端进行辅助支撑,本发明可快速对塌陷区域进行支顶防止二次塌方,无需先清理塌陷区域下方堆积的土块,提高对隧道的支护效率,避免工作人员在修复隧道时出现安全隐患。
参照图1和图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行走轮2包括与底座1螺纹连接的螺杆201,螺杆201的顶部设置有旋钮202,螺杆201远离旋钮202的一端穿过底座1并连接有连接座203,连接座203内通过转轴连接有滚轮204。
进一步的,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8,当滚轮204与地面相抵时,支撑座8远离地面,当支撑座8与地面相抵时,滚轮204远离地面。
具体的,第一液压杆3在对拱板6进行支撑时,随后转动旋钮202,使旋钮202带动螺杆201转动,螺杆201相对底座1上移,使行走轮2远离地面,使底座1通过支撑座8与地面接触,提高对拱板6支撑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图4和图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辅助滑道5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内撑组件和侧撑组件503,内撑组件包括主内撑组件501以及对称设置在主内撑组件501两侧的副内撑组件502,主内撑组件501包括平行设置在支撑板4上的第一立板5011,两个第一立板5011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5012,第一转轴5012上设置有第一辅助辊5013,副内撑组件502包括固设在支撑板4上的高立板5021和低立板5022,高立板5021和低立板5022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5023,第二转轴5023上设置有第二辅助辊5024,第一辅助辊5013和第二辅助辊5024均与拱板6的底壁活动相抵。
进一步的,侧撑组件503包括设置在支撑板4上的斜撑杆5031,斜撑杆5031上设置有第三辅助辊5032,第三辅助辊5032与拱板6的侧面活动相抵。
具体的,拱板6在向塌陷区域移动的过程中,侧边与底边均与辅助辊相接触,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提高拱板6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
参照图1、图2和图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拱板6底部的容纳槽9,容纳槽9内部固设有固定轴901,固定轴901上套设有摆动块902,摆动块902与第二液压杆7相连,定位组件还包括螺纹设置在拱板6内的螺纹杆11,螺纹杆11上固设有把手10,摆动块902与第二液压杆7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与螺纹杆11相配合的第一螺孔111和第二螺孔112;具体的,拱板6移动过程中,螺纹杆11置于第二螺孔112内,使第二液压杆7水平放置在容纳槽9内,避免第二液压杆7随拱板6移动过程中与堆积的土块相抵,增加拱板6移动的阻力,当拱板6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螺纹杆11从第二螺孔112内移出,第二液压杆7在自身重力因素下以固定轴901为圆心进行翻转,当第二液压杆7垂直于地面时,控制螺纹杆11再次向容纳槽9内移动,使螺纹杆11置于第一螺孔111内,对第二液压杆7的工作方向进行限制,避免在对拱板6支撑的时候歪斜。
参照图2、图3和图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液压杆3与支撑板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伸缩杆12,第二液压杆7与摆动块90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伸缩杆13;具体的,可以在拱板6受到二次塌陷的压力作用下进行减震,对受到的力度进行缓冲,避免装置受损。
参照图6和图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液压杆7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5,底板15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支撑凸块151,底板15上呈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移动板152,移动板152上设置有滑块1521,底板15上开设有与滑块1521相配合的滑槽153,滑槽153内壁与滑块1521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伸缩杆1531,滑块1521背离滑块1521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纹路,第二螺孔112内设置有第四弹性伸缩杆16,第四弹性伸缩杆16与螺纹杆11活动相抵,第四弹性伸缩杆16与第三弹性伸缩杆1531之间设置有导气管161;具体的,当第二液压杆7水平放置在容纳槽9时,螺纹杆11对第四弹性伸缩杆16进行挤压,使第四弹性伸缩杆16内的空气通过导气管161排入第三弹性伸缩杆1531,第三弹性伸缩杆1531推动滑块1521移动,使滑块1521带动移动板152收缩在底板15内,避免拱板6移动时,移动板152凸出拱板6并与堆积的土块相抵产生阻力,影响拱板6的移动,当第二液压杆7垂直于地面设置时,螺纹杆11不再对第四弹性伸缩杆16挤压,第三弹性伸缩杆1531带动滑块1521复位,使移动板152相对远离底板15中心,增大第二液压杆7对地面的受力面积,进而降低第二液压杆7对该处支撑位的作用力,避免支撑位受力过大破损凹陷,影响第二液压杆7对拱板6的支撑效果。
参照图1和图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支撑板4上设置有气缸14,气缸14的输出端连接有挡板141,挡板141与拱板6固定相连;具体的,通过气缸14作为动力源推动拱板6移动,使拱板6在堆积的土块与隧道顶壁接触时可以有较大的动力穿过塌陷区,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装置通过行走轮2在隧道内行进,移动至塌陷处前方,随后转动旋钮202,使旋钮202带动螺杆201转动,螺杆201相对底座1上移,使行走轮2远离地面,使底座1通过支撑座8与地面接触,随后控制第一液压杆3运行,使第一液压杆3带动拱板6与隧道相贴合;
S2:随后控制气缸14运行,使气缸14的输出端通过挡板141带动拱板6在辅助滑道5上向塌陷区域移动,若塌陷区域的堆积土块与隧道顶部尚未接触,拱板6可以轻松穿过塌陷区域并继续移动,若塌陷区域的堆积土块与隧道顶部接触,此时第二液压杆7收缩在拱板6内,不会在拱板6移动时与土块之间产生阻力,依靠拱板6端部设置的挤压斜面602同样可快速从隧道与土块之间穿过;
S3:拱板6的一端越过塌陷区域后,通过转动把手10,使把手10带动螺纹杆11转动,使螺纹杆11移出第二螺孔112,螺纹杆11不再对第二液压杆7限制,第二液压杆7在自身重力因素下翻转,随后继续转动把手10,使把手10带动螺纹杆11旋进第一螺孔111,重新对第二液压杆7进行定位,此时第二液压杆7与地面呈垂直状态,控制第二液压杆7运行,使第二液压杆7对拱板6的该端进行辅助支撑,拱板6对塌陷区域进行支顶并防止二次塌方;
S4: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对塌陷区域下方堆积的土块进行清理,随后经浇筑口601回填坍塌空腔并注浆,对隧道拱顶失稳部分进行修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行走轮(2),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杆(3),所述第一液压杆(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辅助滑道(5),所述辅助滑道(5)上活动连接有拱板(6),所述拱板(6)上开设有浇筑口(601),所述拱板(6)远离辅助滑道(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杆(7),所述拱板(6)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液压杆(7)活动的定位组件,所述第一液压杆(3)和第二液压杆(7)均与控制面板电性相连,所述拱板(6)远离辅助滑道(5)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斜面(6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包括与底座(1)螺纹连接的螺杆(201),所述螺杆(201)的顶部设置有旋钮(202),所述螺杆(201)远离旋钮(202)的一端穿过底座(1)并连接有连接座(203),所述连接座(203)内通过转轴连接有滚轮(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8),当所述滚轮(204)与地面相抵时,所述支撑座(8)远离地面,当所述支撑座(8)与地面相抵时,所述滚轮(204)远离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滑道(5)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内撑组件和侧撑组件(503),所述内撑组件包括主内撑组件(501)以及对称设置在主内撑组件(501)两侧的副内撑组件(502),所述主内撑组件(501)包括平行设置在支撑板(4)上的第一立板(5011),两个所述第一立板(5011)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5012),所述第一转轴(5012)上设置有第一辅助辊(5013),所述副内撑组件(502)包括固设在支撑板(4)上的高立板(5021)和低立板(5022),所述高立板(5021)和低立板(5022)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5023),所述第二转轴(5023)上设置有第二辅助辊(5024),所述第一辅助辊(5013)和第二辅助辊(5024)均与拱板(6)的底壁活动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撑组件(503)包括设置在支撑板(4)上的斜撑杆(5031),所述斜撑杆(5031)上设置有第三辅助辊(5032),所述第三辅助辊(5032)与拱板(6)的侧面活动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拱板(6)底部的容纳槽(9),所述容纳槽(9)内部固设有固定轴(901),所述固定轴(901)上套设有摆动块(902),所述摆动块(902)与第二液压杆(7)相连,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螺纹设置在拱板(6)内的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上固设有把手(10),所述摆动块(902)与第二液压杆(7)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与螺纹杆(11)相配合的第一螺孔(111)和第二螺孔(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杆(3)与支撑板(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伸缩杆(12),所述第二液压杆(7)与摆动块(90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伸缩杆(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杆(7)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5),所述底板(15)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支撑凸块(151),所述底板(15)上呈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移动板(152),所述移动板(152)上设置有滑块(1521),所述底板(15)上开设有与滑块(1521)相配合的滑槽(153),所述滑槽(153)内壁与滑块(1521)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伸缩杆(1531),所述滑块(1521)背离滑块(1521)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第二螺孔(112)内设置有第四弹性伸缩杆(16),所述第四弹性伸缩杆(16)与螺纹杆(11)活动相抵,所述第四弹性伸缩杆(16)与第三弹性伸缩杆(1531)之间设置有导气管(1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气缸(14),所述气缸(14)的输出端连接有挡板(141),所述挡板(141)与拱板(6)固定相连。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装置通过行走轮(2)在隧道内行进,移动至塌陷处前方,随后转动旋钮(202),使旋钮(202)带动螺杆(201)转动,螺杆(201)相对底座(1)上移,使行走轮(2)远离地面,使底座(1)通过支撑座(8)与地面接触,随后控制第一液压杆(3)运行,使第一液压杆(3)带动拱板(6)与隧道相贴合;
S2:随后控制气缸(14)运行,使气缸(14)的输出端通过挡板(141)带动拱板(6)在辅助滑道(5)上向塌陷区域移动,若塌陷区域的堆积土块与隧道顶部尚未接触,拱板(6)可以轻松穿过塌陷区域并继续移动,若塌陷区域的堆积土块与隧道顶部接触,此时第二液压杆(7)收缩在拱板(6)内,不会在拱板(6)移动时与土块之间产生阻力,依靠拱板(6)端部设置的挤压斜面(602)同样可快速从隧道与土块之间穿过;
S3:拱板(6)的一端越过塌陷区域后,通过转动把手(10),使把手(10)带动螺纹杆(11)转动,使螺纹杆(11)移出第二螺孔(112),螺纹杆(11)不再对第二液压杆(7)限制,第二液压杆(7)在自身重力因素下翻转,随后继续转动把手(10),使把手(10)带动螺纹杆(11)旋进第一螺孔(111),重新对第二液压杆(7)进行定位,此时第二液压杆(7)与地面呈垂直状态,控制第二液压杆(7)运行,使第二液压杆(7)对拱板(6)的该端进行辅助支撑,拱板(6)对塌陷区域进行支顶并防止二次塌方;
S4: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对塌陷区域下方堆积的土块进行清理,随后经浇筑口(601)回填坍塌空腔并注浆,对隧道拱顶失稳部分进行修复。
CN202210674434.4A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50758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4434.4A CN115075851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4434.4A CN115075851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5851A true CN115075851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0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4434.4A Pending CN115075851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58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2739A (zh) * 2024-02-18 2024-03-19 北京君腾达制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制冷冷热风机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2739A (zh) * 2024-02-18 2024-03-19 北京君腾达制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制冷冷热风机组
CN117722739B (zh) * 2024-02-18 2024-05-03 北京君腾达制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制冷冷热风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26659B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隧道拱门支撑装置
CN108661664A (zh) 一种隧道破碎带施工方法及组合支护装置
CN115075851A (zh) 一种隧道冒顶应急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704927A (zh) 一种综合机械化岩巷掘进机组
CN111005736A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隧道施工平台
CN111022094B (zh) 一种用于处置隧道围岩的切削支撑两用机械设备及方法
CN203394540U (zh) 一种悬挂翻转式隧道仰拱模板台车
CN111156050A (zh) 一种隧道防护台车
CN102704928A (zh) 综合机械化岩巷掘进机组的可旋转伸缩截割装置
CN211314231U (zh) 一种可调节的隧道台车模板
CN202767978U (zh) 综合机械化岩巷掘进机组的可旋转伸缩截割装置
CN112943291A (zh) 一种用于隧道开挖多功能多截面工作平台车
CN212027839U (zh) 一种地铁隧道施工支撑装置
CN209861539U (zh) 一种手扶式螺旋钻头植树挖坑装置
CN113898211B (zh) 一种环保建筑拆建用具有降尘功能的拆墙设备
CN217712407U (zh) 一种建筑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装置
CN111139888B (zh) 一种土钉墙成孔装置
CN115596507A (zh) 一种废弃矿井储能的井口可调型支护装置及其支护方法
CN211421125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打桩机
CN211258614U (zh) Tbm岩巷掘进机的拖车顶撑机构
CN210289054U (zh) 一种可移动的操作平台
CN210003313U (zh) 一种履带自移式临时支护操作台车
CN209831123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钻头修复装置
CN207332923U (zh) 一种煤矿维修用移动液压支架
CN206487486U (zh) 一种矿用tbm的安全临时支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