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5478A - 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5478A
CN115075478A CN202210887577.3A CN202210887577A CN115075478A CN 115075478 A CN115075478 A CN 115075478A CN 202210887577 A CN202210887577 A CN 202210887577A CN 115075478 A CN115075478 A CN 115075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layer
power generation
glass
double
lat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75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水明
丁新中
冯小平
丁思维
张�浩
卞成杰
朱江海
胡洁
季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Qingda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Qingda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Qingda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Qingda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75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54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5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54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1/00Roof covering, as far as not restricted to features covered by only one of groups E04D1/00 - E04D9/00; Roof covering in way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E04D1/00 - E04D9/00, e.g. built-up roofs, elevated load-supporting roof coverings
    • E04D11/02Build-up roofs, i.e.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layers bonded together in situ, at least one of the layers being of watertight composi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Sky-lights
    • E04D13/16Insulat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in so far as the roof covering is concerned, e.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of the roof insulating material or its integration in the roof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Sky-lights
    • E04D13/17Ventilation of roof cove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4D13/174Ventilation of roof cove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n the ridge of the ro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3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of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6Building materials integrated with PV modules, e.g. façad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20Optical components
    • H02S40/22Light-reflecting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房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其包括底座、顶板和侧壁,顶板由两块倾斜的白色防水卷材组成,白色防水卷材远离底座一侧连接有多块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白色防水卷材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设置有顶层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的支撑板,支撑板远离支撑杆一侧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固定连接,多个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设置有顶层透明玻璃,顶层透明玻璃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位于同一平面,顶层透明玻璃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板上,本申请具有在顶板上设置多块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与顶板形成双层结构,提高屋顶的保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建造的房屋,为了方便对太阳能的收集,会在房屋上增加光伏板,从而对太阳能进行吸收。
公告号为CN102747859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太阳能供暖房屋,其包括屋顶、墙体和屋底,在所述屋顶上铺设有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在屋底设有太阳能蒸汽发生器,空气集热器与蒸汽发生器通过管道连接,在蒸汽发生器的尾端同时连接有蒸汽储存装置。
发明人认为,通过太能能供暖后,房屋的保温性能较差,能源容易浪费,存在隔热性能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房屋的保温性能较差,能源容易浪费,存在隔热性能较差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包括底座、顶板和侧壁,所述顶板由两块倾斜的白色防水卷材组成,两块所述白色防水卷材均倾斜设置,两块所述白色防水卷材之间固定连接,并且相互靠近一侧高于相互远离一侧,所述白色防水卷材远离底座一侧连接有多块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由多块双面光伏板组成,所述白色防水卷材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设置有顶层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白色防水卷材上的支撑杆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支撑杆一侧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设置有顶层透明玻璃,所述顶层透明玻璃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顶层透明玻璃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上设置多块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形成双层结构,提高屋顶的保温效果,并且通过设置顶层透明玻璃可以在检修时通过将顶层透明玻璃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工人的检修,白色防水卷材可以提高防水性的同时,对太阳光进行反射,部分没有照射在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上的太阳光通过顶层透明玻璃照射在白色防水卷材上,后经过反射,折射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内侧,由于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两侧都能够吸收太阳能,因此从顶层透明玻璃上穿过的太阳光也可以进行收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的收集效果。
可选的,所述侧壁为白色防水卷材,所述侧壁外侧连接有多块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所述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和所述侧壁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侧壁上的连接杆和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一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固定连接,多块所述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设置有侧边透明玻璃,所述侧边透明玻璃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侧壁设置成白色防水卷材,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可以对太阳能进行吸收,侧边透明玻璃也可以方便检修,并且太阳光穿过侧边透明玻璃照射在白色防水卷材后反射在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进行收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的收集效率。
可选的,所述顶板两侧设置有顶层进风组件,所述顶层进风组件包括温感器和通风百叶,所述通风百叶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板上,所述顶层进风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感器和通风百叶,可以对顶板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进行透气,通过通风百叶可以对内部进行封闭和通风,当温感器检测到温度过高时,通风百叶打开,从而对内部进行通风,温度过高容易影响发电量。
可选的,位于最高处的透明玻璃上设置有多个无动力通风机,所述无动力通风机沿透明玻璃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无动力通风机靠近透明玻璃一侧设置有通风管道,最高处所述透明玻璃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管道和所述通风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动力通风机可以在顶层通风组件打开时,加速空气的流通,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通风管道截面呈方形设置,所述通风管道一侧铰接有单向板,所述单向板远离铰接处一侧和所述通风管道侧壁抵接,所述单向板倾斜设置,所述单向板铰接一侧低于抵接一侧,所述单向板用于阻挡气流从上方往下流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单向板一侧和侧壁铰接,另一侧和通风管道侧壁抵接,可以实现通风的单向性,在顶层进风组件关闭时,实现通风管道的关闭,提高保温效果,不需要人为控制,提高通风的便利效果。
可选的,所述最高处的顶层透明玻璃上设置有通风气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气楼可以给内部换气,排声和采光而又不会进入雨水。
可选的,所述透明玻璃在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所述透明玻璃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若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若干透明玻璃,可以进一步提高检修的便捷程度。
可选的,所述侧壁靠近底座一侧设置有侧壁进风组件,所述侧壁远离所述侧壁进风组件一侧设置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侧壁上的倾斜板、固定连接在倾斜板一侧的下落板、固定连接在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一侧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靠近侧壁一侧,所述倾斜板远离所述侧壁一侧低于靠近侧壁一侧,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倾斜板平行设置,所述下落板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一侧设置进风组件,气流从下方进入,从排气组件处排出,排气组件上的下落板用于雨水的滑落,当下雨时,雨水从下落板掉落,导向板可以减小雨水倒入,减小雨水进入侧壁和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顶板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顶层密封板,所述顶层密封板远离所述顶板一侧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填充有氦气,所述侧壁四周固定连接有侧壁密封板,所述侧壁密封板远离所述侧壁一侧和所述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侧壁和所述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填充有氦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板可以将顶板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密封,设置在顶板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的氦气可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同理,将侧壁和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通过密封板密封,并且在内部填充氦气,也可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支撑板为断桥隔热铝结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连接板也为断桥隔热铝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断桥隔热铝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减小热量的传递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顶板上设置多块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形成双层结构,提高屋顶的保温效果,并且通过设置顶层透明玻璃可以在检修时通过将透明玻璃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工人的检修,白色防水卷材可以提高防水性的同时,对太阳光进行反射,部分没有照射在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上的太阳光通过透明玻璃照射在白色防水卷材上,后经过反射,折射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内侧,由于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两侧都能够吸收太阳能,因此从顶层透明玻璃上穿过的太阳光也可以进行收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的收集效果。
2.通过温感器和通风百叶,可以对顶板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进行透气,通过通风百叶可以对内部进行封闭和通风,当温感器检测到温度过高时,通风百叶打开,从而对内部进行通风,温度过高容易影响发电量。
3.设置通过在底座一侧设置进风组件,气流从下方进入,从排气组件处排出,排气组件上的下落板用于雨水的滑落,当下雨时,雨水从下落板掉落,导向板可以减小雨水倒入,减小雨水进入侧壁和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之间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顶板;3、侧壁;4、白色防水卷材;5、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6、支撑组件;7、支撑杆;8、支撑板;9、顶层透明玻璃;10、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1、连接组件;12、连接杆;13、连接板;14、侧边透明玻璃;15、顶层进风组件;16、通风百叶;17、温感器;18、无动力通风机;19、通风管道;20、通风口;21、单向板;22、侧壁进风组件;23、排气组件;24、倾斜板;25、下落板;26、导向板;27、顶层密封板;28、侧边密封板;29、通风气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
实施例1
参照图1、2和3,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两侧的侧壁3、固定连接在侧壁3一侧的顶板2,顶板2有两块倾斜的白色防水卷材4组成,两块白色防水卷材4均倾斜设置,两块白色防水卷材4之间固定连接,两块白色防水卷材4相互靠近一侧高于相互远离的一侧。
参照图1和3,为了对太阳能进行吸收,白色防水卷材4远离底座1一侧连接有多块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排列设置。
参照图3和4,为了提高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的稳定性,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和顶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6,支撑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白色防水卷材4上的支撑杆7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杆7上的支撑板8,支撑板8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固定连接。
参照图4,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屋的保温隔热效果,支撑杆7和支撑板8均为断桥隔热铝结构。
参照图1、3和4,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之间还设置有顶层透明玻璃9,本实施例中,顶层透明玻璃9沿顶板2长度方向设置,并且顶层透明玻璃9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板8上,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通过螺栓连接,顶层透明玻璃9在顶板2上设置有若干,本实施例中顶板2上方设置有三块。
参照图1和3,可拆卸连接的顶层透明玻璃9可以进一步方便对顶板2上的装置进行检修。
参照图1和3,顶层透明玻璃9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位于同一平面,太阳光一部分照射在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上进行太阳能吸收,另一部分穿过顶层透明玻璃9后,通过白色防水卷材4的反射折射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的背面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的吸收效率。
参照图4,当太阳光照射时,顶板2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之间的温度会升高,当温度过高会影响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的发电量,为了对顶板2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之间及时进行降温,顶板2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之间设置有顶层进风组件15。
参照图4,顶层进风组件15包括温感器17和通风百叶16,通风百叶16转动连接在顶板2上,温感器17固定连接在顶板2上,当温感器17检测到温度过高,通风百叶16转动,从而对顶板2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的空气进行流通。
参照图1和4,顶层透明玻璃9中有一块位于顶板2最高处的正上方,为了提高空气流通的速度,最高处的顶层透明玻璃9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无动力通风机18,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当顶层进风组件15打开,热气朝向上方流动,通过无动力通风机18与外部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空气流通的速率,提高散热效率。
参照图3,无动力通风机18靠近顶层透明玻璃9一侧设置有通风管道19,通风管道19的截面呈方形设置,顶层透明玻璃9上开设有通风口20,通风管道19固定连接在通风口20处,通过通风口20实现空气的流通。
参照图3,为了提高顶层进风组件15在关闭时的密闭性,从而提高保温效果,通风管道19一侧铰接有单向板21,单向板21远离铰接处一侧和通风管道19的侧壁抵接,单向板21倾斜设置,单向板21铰接一侧低于抵接一侧,当通风百叶16打开时,气流从下往上,单向板21打开,当通风百叶16关闭时,单向板21和通风管道19另一侧抵接从而实现密闭,提高保温性。
参照图1、3和4,侧壁3也由白色防水卷材4组成,侧壁3外侧连接有多块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为了提高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连接的稳定性,侧壁3和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之间连接有连接组件11,连接组件11包括固定连接在侧壁3上的连接杆12和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2远离侧壁3一端的连接板13,连接板13和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连接固定连接,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连接在侧壁3上排列设置。
参照图4,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屋的保温隔热效果,连接杆12和连接板13均为断桥隔热铝结构。
参照图1和3,多块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之间还设置有侧边透明玻璃14,侧边透明玻璃14沿水平方向设置,由于阳光是从上往下发射,因此水平设置的侧边透明玻璃14可以更好的将阳光通过白色防水卷材4,反射在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的内侧。
参照图1和3,侧边透明玻璃14和连接板13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连接的侧边透明玻璃14可以更好的方便将侧边透明玻璃14拆卸后对内部装置进行检修。
参照图3、4和5,为了方便侧壁3的空气流通,侧壁3靠近底座1一侧设置有侧壁进风组件22,侧壁进风组件22结构和顶层进风组件15一致,通过温感器17对侧壁3的温度进行感应,从而打开侧壁进风组件22,壁远离所侧壁进风组件22一侧设置有排气组件23,气流从侧壁3进风组件进入后从排气组件23处排出。
参照图4,排气组件23包括固定连接在侧壁3上的倾斜板24、固定连接在倾斜板24一侧的下落板25、固定连接在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一侧的导向板26,导向板26固定连接在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靠近侧壁3一侧,倾斜板24远离侧壁3一侧低于靠近侧壁3一侧,导向板26和倾斜板24平行设置,下落板25竖直设置,气流从下落板25和导向板26之间流出。
参照图4,倾斜设置的倾斜板24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导流,雨水从倾斜板24上滑落,导向板26还可以减小雨水倒流,进入侧壁3和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之间,从而保护内部结构使其不被淋湿。
参照图1,侧边透明玻璃14在所述侧壁3上设置有若干,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一个。
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的实施原理是:在顶板2上设置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与顶板2形成双层结构,从而提高房屋的保温效果,提高隔热性能,同样侧壁3设置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提高隔热性能,通过顶层透明玻璃9,将穿过的阳光通过白色防水卷材4的反射,重新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上进行太阳能的吸收,从而提高的太阳能的利用率,并且可拆卸连接的顶层透明玻璃9可以进一步方便检修;
设置在顶板2上的顶层进风组件15可以方便控制气体的流动,从而控制散热,减小温度过高的可能性,无动力通风机18还可以提高通风时的效率,单向板21也可以提高内部的密封性,减小顶层进风组件15关闭时气流流动的可能性,提高保温隔热的效果。
实施例2
参照图3和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顶板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顶层密封板27,顶层密封板27远离顶板2一侧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固定连接,顶板2和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之间填充有氦气了,侧壁3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壁密封板28,侧壁密封板28远离所述侧壁3一侧和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固定连接,侧壁3和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之间填充有氦气。
参照图6,通过密封并且填充氦气,可以进一步提高顶板2和侧壁3的隔热效果,减小屋内温度的流失。
本申请实施例2中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的实施原理是:将顶层进风组件15和侧壁3进风组件更换为密封板,并且在内部填充氦气,可以形成密闭空间,从而可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
实施例3,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最高处的顶层透明玻璃9上固定连接有通风气楼28,通风气楼28沿顶层透明玻璃9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3中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的实施原理是:设置在顶层透明玻璃9上的通风气楼28可以给内部换气,排声和采光而又不会进入雨水。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板(2)和侧壁(3),所述顶板(2)由两块倾斜的白色防水卷材(4)组成,两块所述白色防水卷材(4)均倾斜设置,两块所述白色防水卷材(4)之间固定连接,并且相互靠近一侧高于相互远离一侧,所述白色防水卷材(4)远离底座(1)一侧连接有多块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所述白色防水卷材(4)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之间设置有顶层支撑组件(6),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白色防水卷材(4)上的支撑杆(7)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杆(7)上的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远离所述支撑杆(7)一侧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之间设置有顶层透明玻璃(9),所述顶层透明玻璃(9)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顶层透明玻璃(9)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板(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为白色防水卷材(4),所述侧壁(3)外侧连接有多块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所述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和所述侧壁(3)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11),连接组件(11)包括固定连接在侧壁(3)上的连接杆(12)和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2)一端的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和所述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固定连接,多块所述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之间设置有侧边透明玻璃(14),所述侧边透明玻璃(1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板(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两侧设置有顶层进风组件(15),所述顶层进风组件(15)包括温感器(17)和通风百叶(16),所述通风百叶(16)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板(2)上,所述顶层进风组件(15)设置在所述顶板(2)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其特征在于:位于最高处的顶层透明玻璃(9)上设置有多个无动力通风机(18),所述无动力通风机(18)沿顶层透明玻璃(9)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无动力通风机(18)靠近顶层透明玻璃(9)一侧设置有通风管道(19),最高处所述顶层透明玻璃(9)上开设有通风口(20),所述通风管道(19)和所述通风口(2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19)截面呈方形设置,所述通风管道(19)一侧铰接有单向板(21),所述单向板(21)远离铰接处一侧和所述侧壁(3)抵接,所述单向板(21)倾斜设置,所述单向板(21)铰接一侧低于抵接一侧,所述单向板(21)用于阻挡气流从上方往下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处的顶层透明玻璃(9)上设置有通风气楼(2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透明玻璃(9)在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若干,所述侧边透明玻璃(14)在所述侧壁(3)上设置有若干。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靠近底座(1)一侧设置有侧壁进风组件(22),所述侧壁(3)远离所述侧壁进风组件(22)一侧设置有排气组件(23),所述排气组件(23)包括固定连接在侧壁(3)上的倾斜板(24)、固定连接在倾斜板(24)一侧的下落板(25)、固定连接在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一侧的导向板(26),所述导向板(26)设置在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靠近侧壁(3)一侧,所述倾斜板(24)远离所述侧壁(3)一侧低于靠近侧壁(3)一侧,所述导向板(26)和所述倾斜板(24)平行设置,所述下落板(25)竖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顶层密封板(27),所述顶层密封板(27)远离所述顶板(2)一侧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和所述顶层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5)之间填充有氦气,所述侧壁(3)四周固定连接有侧边密封板(28),所述侧边密封板(28)远离所述侧壁(3)一侧和所述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固定连接,所述侧壁(3)和所述侧边双面双玻太阳能发电组件(10)之间填充有氦气。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和所述支撑板(8)为断桥隔热铝结构,所述连接杆(12)和所述连接板(13)也为断桥隔热铝结构。
CN202210887577.3A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 Pending CN1150754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7577.3A CN115075478A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7577.3A CN115075478A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5478A true CN115075478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2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7577.3A Pending CN115075478A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547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331A (zh) * 2009-01-09 2010-07-14 刘伟杰 一种超薄热管太阳能集热器
JP2013138163A (ja) * 2011-11-28 2013-07-11 Gantan Beauty Ind Co Ltd 両面受光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設置構造
CN204225294U (zh) * 2014-08-20 2015-03-25 天津市新金融低碳城市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节能外墙结构
CN205865352U (zh) * 2016-07-25 2017-01-11 广州市从化龙丰园果子食品厂 一种太阳能温室
CN209989976U (zh) * 2018-12-27 2020-01-24 湖南大学 坡屋面太阳能集热驱动的双层通风墙体隔热装置
CN111697099A (zh) * 2019-03-13 2020-09-22 南台学校财团法人南台科技大学 建筑用太阳能模块
CN112796467A (zh) * 2021-01-08 2021-05-14 中南大学 一种光伏一体化的通风隔热屋面
CN113585808A (zh) * 2021-09-02 2021-11-02 苏州凯伦高分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轻钢屋面的翻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331A (zh) * 2009-01-09 2010-07-14 刘伟杰 一种超薄热管太阳能集热器
JP2013138163A (ja) * 2011-11-28 2013-07-11 Gantan Beauty Ind Co Ltd 両面受光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設置構造
CN204225294U (zh) * 2014-08-20 2015-03-25 天津市新金融低碳城市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节能外墙结构
CN205865352U (zh) * 2016-07-25 2017-01-11 广州市从化龙丰园果子食品厂 一种太阳能温室
CN209989976U (zh) * 2018-12-27 2020-01-24 湖南大学 坡屋面太阳能集热驱动的双层通风墙体隔热装置
CN111697099A (zh) * 2019-03-13 2020-09-22 南台学校财团法人南台科技大学 建筑用太阳能模块
CN112796467A (zh) * 2021-01-08 2021-05-14 中南大学 一种光伏一体化的通风隔热屋面
CN113585808A (zh) * 2021-09-02 2021-11-02 苏州凯伦高分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轻钢屋面的翻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58079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蓄热墙采暖通风系统
CN101705751B (zh) 太阳能集成房屋
PT1451507T (pt) Armação de telhado com coletor solar estruturalmente integrado
CN108425427A (zh) 一种高节能型储能建筑
CN105649198A (zh) 一种建筑节能光伏系统
CN110984625A (zh) 光伏百叶与太阳能烟囱双发电的楼体温室建筑
CN203640382U (zh) 太阳能烟囱电站温室建筑
CN105544746B (zh) 一种利用遮阳系统节能的建筑结构及其方法
CN205557817U (zh) 一种建筑节能光伏系统
CN104775728A (zh) 双层通风保温窗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
CN108442619B (zh) 自清洁光热光伏一体化隔热通风可透光玻璃屋顶
CN115075478A (zh) 一种可以发电的保温隔热房
CN113324339B (zh) 一种云处理智能控制的太阳能集热器
CN215446750U (zh) 采光通风一体化建筑组合装置
CN209588423U (zh) 一种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111719745B (zh) 被动式光伏幕墙
CN210267292U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太阳能烟囱
CN201567806U (zh) 太阳能集成房屋
CN106546008A (zh) 一种坡屋面光伏增效及新风预热系统
CN2585127Y (zh) 轻板全透光式太阳能采暖降温热水器
CN101876197B (zh) 采暖降温式变色太阳瓦
CN205402998U (zh) 利用光伏驱动的户外岗亭用蒸发冷却气幕降温系统
CN211776079U (zh) 光伏百叶与太阳能烟囱双发电的楼体温室建筑
CN111288668B (zh) 能够实现导光照明、通风、采暖的蒙古包
CN214949573U (zh) 一种低能耗楼宇维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