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5235A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5235A
CN115075235A CN202210870663.3A CN202210870663A CN115075235A CN 115075235 A CN115075235 A CN 115075235A CN 202210870663 A CN202210870663 A CN 202210870663A CN 115075235 A CN115075235 A CN 115075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joint
guide post
tubular pile
tub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06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5235B (zh
Inventor
王鸿斌
侯华良
李凯平
毕毓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anh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anh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anh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anh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06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5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5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5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5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5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52Piles composed of separable parts, e.g. telescopic tubes ; Piles composed of segments
    • E02D5/523Piles composed of separable parts, e.g. telescopic tubes ; Piles composed of segments composed of segments
    • E02D5/526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ile seg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3/00Accessories for placing or removing piles or bulkheads, e.g. noise attenuating cha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58Prestressed concrete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placing sheet pile bulkheads, piles,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混凝土管桩施工的技术领域,接桩结构包括上下依次接驳的第一管桩和第二管桩,所述第一管桩的下端设有上桩接头,所述第二管桩的上端设有下桩接头,所述下桩接头的上端嵌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从下桩接头的上端伸入上桩接头的下端,所述导向柱的上端端部同轴固定有导锥部,所述导锥部的下端端面圆的直径与导向柱的直径相等,所述导锥部的上端端面圆的直径小于导向柱的直径,所述上桩接头的下端与下桩接头的上端抵接。本申请具有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管桩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在预应力管桩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一根桩的长度通常达不到设计规定的深度,因此需要将桩体打入地下后,再在桩体顶端依次连接多个桩体,直至桩底深度符合设计规定的深度。
在连接两个桩体时,一般由打桩机将待接驳的桩体吊起至一定高度后进行桩接头对齐这一工序。桩接头对其是指,将待接驳的上桩体的底端的上桩接头与已经打入地下的下桩体顶端的下桩接头对齐后,将上桩接头和下桩接头焊接固定,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桩底深度符合设计规定的深度。
但在桩接头对其这一工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待接驳的上桩体由于被打桩机从上端吊起,容易发生晃动,影响桩接头对齐这一工序的工作效率,造成整体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包括上下依次接驳的第一管桩和第二管桩,所述第二管桩的下端设有上桩接头,所述第一管桩的上端设有下桩接头,所述下桩接头的上端嵌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从下桩接头的上端伸入上桩接头的下端,所述导向柱的上端端部同轴固定有导锥部,所述导锥部的下端端面圆的直径与导向柱的直径相等,所述导锥部的上端端面圆的直径小于导向柱的直径,所述上桩接头的下端与下桩接头的上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一管桩和第二管桩进行接桩时,利用打桩设备将第一管桩打入地下并使得下桩接头露出地面,随后在下桩接头内嵌设导向柱,并在导向柱的上端安装导锥部。然后利用塔吊将第二管桩吊运至第一管桩的正上方并将第二管桩缓慢下降,使得导锥部的上端伸入上桩接头内,利用导锥部对上桩接头进行对中设置,从而对第二管桩的下降方向进行导向,等到上桩接头与下桩接头抵接时,在导锥部的引导作用下,导向柱的上端自动插入上桩接头内,实现第二管桩下降时与第一管桩准确对接定位。减少被吊起的第二管桩晃动对上桩接头和下桩接头对齐这一工序产生的影响,提高了第一管桩和第二管桩的连接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导向柱上设有用于限制导向柱与下桩接头发生相对运动的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沿导向柱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卡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机构的设置,减小了导向柱与下桩接头发生相对运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导向柱与下桩接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多组卡接组件,减少因单个卡接组件失效发生导向柱与下桩接头脱离的情况,增加导向柱与下桩结构的连接强度。
可选的,所述导向柱的侧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导向柱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卡接块固定连接,所述下桩接头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接块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下桩接头的内壁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端与导向柱的下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导向柱进行安装时,将导向柱对准下桩接头并向下按压导向柱时导向柱嵌入下桩接头中,在此过程中按压卡接块,使得卡接块缩入安装槽内,第一弹性件被压缩,继续向下按压导向柱,直至导向柱与限位柱抵接。此时,再转动导向柱,直至安装槽与卡接槽的位置相对时,第一弹性件复位,将卡接块弹入卡接槽内,实现卡接块与卡接槽的卡接,从而实现导向柱的安装。结构简单,便于提高导向柱的安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卡接块包括一体成型的柱体部和直角楔体部,所述柱体部与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楔体部远离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设有斜面,所述斜面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斜面的下端与柱体部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平齐,当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下时,所述柱体部全部位于安装槽内且至少有部分直角楔体部伸出安装槽,当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最小压缩长度时,所述直角楔体部全部位于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柱与下桩接头的连接过程中,当直角楔体部的斜面移动到下桩接头的开口处时,下桩接头的内侧壁顶端挤压直角楔体部,继续向下推动导向柱,无需额外按压卡接块,即可使得直角楔体部全部压缩入安装槽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导向柱的安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导锥部的下端中心设有螺纹杆,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中心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导向柱的安装后,令螺纹杆对准螺纹孔并转动导锥部,导锥部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与螺纹孔完成配合连接,实现导锥部的安装。
可选的,所述导锥部上插设有驱动轴,所述导锥部的上端设有供驱动轴插入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为非圆形,所述驱动轴的上端同轴固定有驱动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导锥部时,将驱动轴的下端插入驱动槽内,转动手轮即可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导锥部转动,便于将螺纹杆全部拧入螺纹孔内,提高了导锥部的安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导向柱内设有活动空腔,所述活动空腔与螺纹孔部分重合,所述活动空腔内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靠近安装槽的一端设有移动杆,所述导向柱内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杆与移动槽的内壁滑移连接,所述移动槽与安装槽连通,所述移动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伸入安装槽内且与柱体部抵接,所述导向柱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一端与移动槽连通,另一端与活动空腔连通,所述容置槽靠近移动槽的一端内壁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移动杆的外侧,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移动槽的一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远离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螺纹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锥部完成安装后,螺纹杆螺纹插设于螺纹孔内,此时移动板与螺纹杆抵接且移动杆与柱体部抵接,减少了接桩过程中第一弹性件失效卡接块缩入安装槽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小导向柱与下桩接头发生脱离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该接桩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活动空腔内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下端与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靠近螺纹杆的一侧与移动板靠近螺纹杆的一侧平滑过渡,所述弧形板靠近螺纹杆的一侧到螺纹杆轴线的距离自上而下呈渐缩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锥部的安装过程中,螺纹杆逐渐向下运动,在螺纹杆与弧形板的弧面发生接触后,螺纹杆继续向下运动会逐渐挤压弧形板,使得弧形板朝着相应安装槽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朝向安装槽移动,移动板带动移动杆朝向相应的安装槽移动,直至螺纹杆移动到与移动板的侧壁发生抵接时,移动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与柱体部抵接。在导锥部完成安装的同时,实现了对卡接块的锁定,提高了该接桩结构的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使用打桩设备将第一管桩打入地下,但不完全埋入地下,保留下桩接头露出地面;
S2、在下桩接头内嵌设导向柱,并在导向柱的上端安装导锥部;
S3、对下桩接头、导向柱以及导锥部的表面进行清洁,利用塔吊将第二管桩吊运至第一管桩的正上方,对上桩接头的下端进行清洁;
S4、将第二管桩降下,导锥部的上端伸入上桩接头内,利用导锥部对上桩接头进行对中设置,从而对第二管桩的下降方向进行导向,等到上桩接头与下桩接头抵接时,在导锥部的引导作用下,导向柱的上端自动插入上桩接头内,实现第二管桩下降时与第一管桩准确对接;
S5、在上桩接头与下桩接头的贴合处进行焊接,使得上桩接头与下装接头固定,实现第一管桩与第二管桩的固定;
S6、第一管桩与第二管桩接桩完毕后,使用打桩设备将第二管桩打入地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桩底深度符合设计规定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下桩接头、导向柱以及导锥部的表面进行清洁,可以减少第一管桩和第二管桩连接后中间夹杂的杂物,从而提升第一管桩和第二管桩的连接精度。
可选的,步骤S5中,在进行焊接时,沿上桩接头与下桩接头贴合处的圆周对称点焊4~6处,固定好后再分层对称施焊,每层焊接头错开,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施焊外一层,施焊完成后自然冷却时间不少于8分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时焊接头的位置强度较差,焊接头错开设置,提高了焊接时上桩接头与下桩接头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导锥部的设置,利用导锥部对上桩接头进行对中设置,从而对第二管桩的下降方向进行导向,等到上桩接头与下桩接头抵接时,在导锥部的引导作用下,导向柱的上端自动插入上桩接头内,实现第二管桩下降时与第一管桩准确对接定位。减少被吊起的第二管桩晃动对上桩接头和下桩接头对齐这一工序产生的影响,提高了第一管桩和第二管桩的连接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2.通过卡接机构的设置,减小了导向柱与下桩接头发生相对运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导向柱与下桩接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多组卡接组件,减少因单个卡接组件失效发生导向柱与下桩接头脱离的情况,增加导向柱与下桩结构的连接强度;
3.通过弧形板的设置,在导锥部的安装过程中,螺纹杆逐渐向下运动,在螺纹杆与弧形板的弧面发生接触后,螺纹杆继续向下运动会逐渐挤压弧形板,使得弧形板朝着相应安装槽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朝向安装槽移动,移动板带动移动杆朝向相应的安装槽移动,直至螺纹杆移动到与移动板的侧壁发生抵接时,移动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与柱体部抵接。在导锥部完成安装的同时,实现了对卡接块的锁定,提高了该接桩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接组件的剖切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轴和驱动手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管桩;11、下桩接头;2、第二管桩;21、上桩接头;211、卡接槽;212、限位块;3、导向柱;31、导锥部;311、螺纹杆;312、驱动轴;3121、驱动手轮;313、驱动槽;32、安装槽;33、螺纹孔;34、活动空腔;341、移动板;3411、移动杆;342、弧形板;35、移动槽;36、容置槽;361、第二弹性件;4、卡接组件;41、卡接块;411、柱体部;412、直角楔体部;4121、斜面;42、第一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
参照图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包括上下依次接驳的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的外径和管壁壁厚均相等。第一管桩1的上端同轴固定有下桩接头11,第二管桩2的下端同轴固定有上桩接头21。上桩接头21与下桩接头11均为圆管状,上桩接头21以及下桩接头11与第一管桩1的外径相等,上桩接头21与下桩接头11的管壁壁厚相等且上桩接头21的管壁壁厚大于第二管桩2的管壁壁厚。下桩接头11的上端嵌设有导向柱3,导向柱3从下桩接头11的上端伸入上桩接头21的下端,导向柱3的上端端部同轴固定有导锥部31,导锥部31呈圆台状,导锥部31的下端端面圆的直径与导向柱3的直径相等,导锥部31的上端端面圆的直径小于导向柱3的直径,上桩接头21的下端与下桩接头11的上端抵接。
在对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进行接桩时,利用打桩设备将第一管桩1打入地下并使得下桩接头11露出地面,随后在下桩接头11内嵌设导向柱3,并在导向柱3的上端安装导锥部31。然后利用塔吊将第二管桩2吊运至第一管桩1的正上方并将第二管桩2缓慢下降,使得导锥部31的上端伸入上桩接头21内,利用导锥部31对上桩接头21进行对中设置,从而对第二管桩2的下降方向进行导向,等到上桩接头21与下桩接头11抵接时,在导锥部31的引导作用下,导向柱3的上端自动插入上桩接头21内,实现第二管桩2下降时与第一管桩1准确对接定位。减少被吊起的第二管桩2晃动对上桩接头21和下桩接头11对齐这一工序产生的影响,提高了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的连接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参照图2,导向柱3上设有用于限制导向柱3与下桩接头11发生相对运动的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沿导向柱3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卡接组件4。如此,通过卡接机构的设置,减小了导向柱3与下桩接头11发生相对运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导向柱3与下桩接头11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多组卡接组件4,减少因单个卡接组件4失效发生导向柱3与下桩接头11脱离的情况,增加导向柱3与下桩结构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3,导向柱3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32,安装槽32沿导向柱3的周向均匀设置。卡接组件4包括卡接块41和第一弹性件42,第一弹性件42的一端与安装槽32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卡接块41固定连接,下桩接头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卡接块41相适配的卡接槽211。下桩接头1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2,限位块212的上端与导向柱3的下端抵接。
在对导向柱3进行安装时,将导向柱3对准下桩接头11并向下按压导向柱3时导向柱3嵌入下桩接头11中,在此过程中按压卡接块41,使得卡接块41缩入安装槽32内,第一弹性件42被压缩,继续向下按压导向柱3,直至导向柱3与限位柱抵接。此时,再转动导向柱3,直至安装槽32与卡接槽211的位置相对时,第一弹性件42复位,将卡接块41弹入卡接槽211内,实现卡接块41与卡接槽211的卡接,从而实现导向柱3的安装。结构简单,便于提高导向柱3的安装效率。
参照图3,卡接块41包括一体成型的柱体部411和直角楔体部412,柱体部411与第一弹性件42固定连接,直角楔体部412远离第一弹性件42的一端设有斜面4121,斜面4121倾斜向下设置且斜面4121的下端与柱体部411远离安装槽32的一端平齐。当第一弹性件42处于自然状态下时,柱体部411全部位于安装槽32内且至少有部分直角楔体部412伸出安装槽32;当第一弹性件42处于最小压缩长度时,直角楔体部412全部位于安装槽32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2为螺旋压缩弹簧。
在导向柱3与下桩接头11的连接过程中,当直角楔体部412的斜面4121移动到下桩接头11的开口处时,下桩接头11的内侧壁顶端挤压直角楔体部412,继续向下推动导向柱3,无需额外按压卡接块41,即可使得直角楔体部412全部压缩入安装槽32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导向柱3的安装效率。
参照图2和图4,导锥部31的下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11,导向柱3的上端中心开设有与螺纹杆311相适配的螺纹孔33。在完成导向柱3的安装后,令螺纹杆311对准螺纹孔33并转动导锥部31,导锥部31带动螺纹杆311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311与螺纹孔33完成配合连接,实现导锥部31的安装。
参照图2和图4,导锥部31上插设有驱动轴312,导锥部31的上端开设有供驱动轴312插入的驱动槽313,驱动槽313为非圆形,驱动轴312的上端同轴固定有驱动手轮3121。在转动导锥部31时,将驱动轴312的下端插入驱动槽313内,转动手轮即可带动驱动轴312转动,从而带动导锥部31转动,便于将螺纹杆311全部拧入螺纹孔33内,提高了导锥部31的安装效率。导锥部31完成安装后,拔出驱动轴312可供下一次接桩工作中导锥部31的安装。
参照图3,导向柱3内开设有活动空腔34,活动空腔34与螺纹孔33部分重合。活动空腔34内安装有移动板341,移动板341靠近安装槽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3411,导向柱3内开设有移动槽35,移动杆3411与移动槽35的内壁滑移连接,移动槽35与安装槽32连通,移动杆3411远离移动板341的一端伸入安装槽32内且与柱体部411抵接。导向柱3内开设有容置槽36,容置槽36的一端与移动槽35连通,另一端与活动空腔34连通,容置槽36靠近移动槽35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361,第二弹性件361套设于移动杆3411的外侧,第二弹性件361远离移动槽35的一端与移动板341固定连接,移动板341远离第二弹性件361的一端与螺纹杆311抵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61为螺旋压缩弹簧
在导锥部31完成安装后,螺纹杆311螺纹插设于螺纹孔33内,此时移动板341与螺纹杆311抵接且移动杆3411与柱体部411抵接,减少了接桩过程中第一弹性件42失效卡接块41缩入安装槽32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小导向柱3与下桩接头11发生脱离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该接桩结构的稳定性。
参照图3,活动空腔34内安装有弧形板342,弧形板342的下端与移动板341的上端固定连接,弧形板342靠近螺纹杆311的一侧与移动板341靠近螺纹杆311的一侧平滑过渡,弧形板342靠近螺纹杆311的一侧到螺纹杆311轴线的距离自上而下呈渐缩设置。如此,在导锥部31的安装过程中,螺纹杆311逐渐向下运动,在螺纹杆311与弧形板342的弧面发生接触后,螺纹杆311继续向下运动会逐渐挤压弧形板342,使得弧形板342朝着相应安装槽32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341朝向安装槽32移动,移动板341带动移动杆3411朝向相应的安装槽32移动,直至螺纹杆311移动到与移动板341的侧壁发生抵接时,移动杆3411远离移动板341的一端与柱体部411抵接。在导锥部31完成安装的同时,实现了对卡接块41的锁定,提高了该接桩结构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对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进行接桩时,利用打桩设备将第一管桩1打入地下并使得下桩接头11露出地面,随后在下桩接头11内嵌设导向柱3,直至导向柱3与限位柱抵接。再转动导向柱3使得卡接块41与卡接槽211实现配合卡接,从而实现导向柱3的安装。
在完成导向柱3的安装后,令螺纹杆311对准螺纹孔33并转动导锥部31,导锥部31带动螺纹杆311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311与螺纹孔33完成配合连接,实现导锥部31的安装。在导锥部31的安装过程中,螺纹杆311逐渐向下运动并逐渐挤压弧形板342,使得弧形板342朝着相应安装槽32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341朝向安装槽32移动,移动板341带动移动杆3411朝向相应的安装槽32移动,直至螺纹杆311移动到与移动板341的侧壁发生抵接时,移动杆3411远离移动板341的一端与柱体部411抵接。在导锥部31完成安装的同时,实现了对卡接块41的锁定,提高了该接桩结构的稳定性。
最后利用塔吊将第二管桩2吊运至第一管桩1的正上方并将第二管桩2缓慢下降,使得导锥部31的上端伸入上桩接头21内,利用导锥部31对上桩接头21进行对中设置,从而对第二管桩2的下降方向进行导向,等到上桩接头21与下桩接头11抵接时,在导锥部31的引导作用下,导向柱3的上端自动插入上桩接头21内,实现第二管桩2下降时与第一管桩1准确对接定位。减少被吊起的第二管桩2晃动对上桩接头21和下桩接头11对齐这一工序产生的影响,提高了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的连接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使用打桩设备将第一管桩1打入地下,但不完全埋入地下,保留下桩接头11露出地面;
S2、在下桩接头11内嵌设导向柱3,并在导向柱3的上端安装导锥部31;
S3、对下桩接头11、导向柱3以及导锥部31的表面进行清洁,利用塔吊将第二管桩2吊运至第一管桩1的正上方,对上桩接头21的下端进行清洁;
S4、将第二管桩2降下,导锥部31的上端伸入上桩接头21内,利用导锥部31对上桩接头21进行对中设置,从而对第二管桩2的下降方向进行导向,等到上桩接头21与下桩接头11抵接时,在导锥部31的引导作用下,导向柱3的上端自动插入上桩接头21内,实现第二管桩2下降时与第一管桩1准确对接;
S5、在上桩接头21与下桩接头11的贴合处进行焊接,使得上桩接头21与下装接头固定,实现第一管桩1与第二管桩2的固定;
S6、第一管桩1与第二管桩2接桩完毕后,使用打桩设备将第二管桩2打入地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桩底深度符合设计规定的深度。
在步骤S3中,对下桩接头11、导向柱3以及导锥部31的表面进行清洁,可以减少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连接后中间夹杂的杂物,从而提升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的连接精度。
在步骤S5中,在进行焊接时,沿上桩接头21与下桩接头11贴合处的圆周对称点焊4~6处,固定好后再分层对称施焊,每层焊接头错开,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施焊外一层,施焊完成后自然冷却时间不少于8分钟。由于焊接时焊接头的位置强度较差,将焊接头错开设置,可以提高焊接时上桩接头21与下桩接头11的连接稳定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依次接驳的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所述第二管桩(2)的下端设有上桩接头(21),所述第一管桩(1)的上端设有下桩接头(11),所述下桩接头(11)的上端内嵌设有导向柱(3),所述导向柱(3)从下桩接头(11)的上端伸入上桩接头(21)的下端,所述导向柱(3)的上端端部同轴固定有导锥部(31),所述导锥部(31)的下端端面圆的直径与导向柱(3)的直径相等,所述导锥部(31)的上端端面圆的直径小于导向柱(3)的直径,所述上桩接头(21)的下端与下桩接头(11)的上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3)上设有用于限制导向柱(3)与下桩接头(11)发生相对运动的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沿导向柱(3)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卡接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3)的侧壁上设有安装槽(32),所述安装槽(32)沿导向柱(3)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卡接组件(4)包括卡接块(41)和第一弹性件(42),所述第一弹性件(42)的一端与安装槽(32)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卡接块(41)固定连接,所述下桩接头(11)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接块(41)相适配的卡接槽(211),所述下桩接头(11)的内壁设有限位块(212),所述限位块(212)的上端与导向柱(3)的下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41)包括一体成型的柱体部(411)和直角楔体部(412),所述柱体部(411)与第一弹性件(42)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楔体部(412)远离第一弹性件(42)的一端设有斜面(4121),所述斜面(4121)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斜面(4121)的下端与柱体部(411)远离安装槽(32)的一端平齐,当所述第一弹性件(42)处于自然状态下时,所述柱体部(411)全部位于安装槽(32)内且至少有部分直角楔体部(412)伸出安装槽(32),当所述第一弹性件(42)处于最小压缩长度时,所述直角楔体部(412)全部位于安装槽(3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锥部(31)的下端中心设有螺纹杆(311),所述导向柱(3)的上端中心设有与螺纹杆(311)相适配的螺纹孔(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锥部(31)上插设有驱动轴(312),所述导锥部(31)的上端设有供驱动轴(312)插入的驱动槽(313),所述驱动槽(313)为非圆形,所述驱动轴(312)的上端同轴固定有驱动手轮(3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3)内设有活动空腔(34),所述活动空腔(34)与螺纹孔(33)部分重合,所述活动空腔(34)内设有移动板(341),所述移动板(341)靠近安装槽(32)的一端设有移动杆(3411),所述导向柱(3)内设有移动槽(35),所述移动杆(3411)与移动槽(35)的内壁滑移连接,所述移动槽(35)与安装槽(32)连通,所述移动杆(3411)远离移动板(341)的一端伸入安装槽(32)内且与柱体部(411)抵接,所述导向柱(3)内设有容置槽(36),所述容置槽(36)的一端与移动槽(35)连通,另一端与活动空腔(34)连通,所述容置槽(36)靠近移动槽(35)的一端内壁设有第二弹性件(361),所述第二弹性件(361)套设于移动杆(3411)的外侧,所述第二弹性件(361)远离移动槽(35)的一端与移动板(34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41)远离第二弹性件(361)的一端与螺纹杆(311)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空腔(34)内设有弧形板(342),所述弧形板(342)的下端与移动板(34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342)靠近螺纹杆(311)的一侧与移动板(341)靠近螺纹杆(311)的一侧平滑过渡,所述弧形板(342)靠近螺纹杆(311)的一侧到螺纹杆(311)轴线的距离自上而下呈渐缩设置。
9.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使用打桩设备将第一管桩(1)打入地下,但不完全埋入地下,保留下桩接头(11)露出地面;
S2、在下桩接头(11)内嵌设导向柱(3),并在导向柱(3)的上端安装导锥部(31);
S3、对下桩接头(11)、导向柱(3)以及导锥部(31)的表面进行清洁,利用塔吊将第二管桩(2)吊运至第一管桩(1)的正上方,对上桩接头(21)的下端进行清洁;
S4、将第二管桩(2)降下,导锥部(31)的上端伸入上桩接头(21)内,利用导锥部(31)对上桩接头(21)进行对中设置,从而对第二管桩(2)的下降方向进行导向,等到上桩接头(21)与下桩接头(11)抵接时,在导锥部(31)的引导作用下,导向柱(3)的上端自动插入上桩接头(21)内,实现第二管桩(2)下降时与第一管桩(1)准确对接;
S5、在上桩接头(21)与下桩接头(11)的贴合处进行焊接,使得上桩接头(21)与下装接头固定,实现第一管桩(1)与第二管桩(2)的固定;
S6、第一管桩(1)与第二管桩(2)接桩完毕后,使用打桩设备将第二管桩(2)打入地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桩底深度符合设计规定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在进行焊接时,沿上桩接头(21)与下桩接头(11)贴合处的圆周对称点焊4~6处,固定好后再分层对称施焊,每层焊接头错开,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施焊外一层,施焊完成后自然冷却时间不少于8分钟。
CN202210870663.3A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075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0663.3A CN115075235B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0663.3A CN115075235B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5235A true CN115075235A (zh) 2022-09-20
CN115075235B CN115075235B (zh) 2023-09-01

Family

ID=8324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0663.3A Active CN115075235B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523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28720A (zh) * 2023-01-10 2023-04-07 天津和兴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管桩用弹卡式连接件
CN116005650A (zh) * 2023-03-27 2023-04-25 天津和兴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15075235B (zh) * 2022-07-23 2023-09-01 江苏远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6988455A (zh) * 2023-09-26 2023-11-03 启东霓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86070A1 (ru) * 1982-05-26 1984-04-15 Тюменский инженер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Анкерна сва (ее варианты)
CA2717386A1 (en) * 2010-10-08 2012-04-08 Alain Desmeules Composite pile formed of interconnected rigid hollow tubes
US20120087741A1 (en) * 2010-10-08 2012-04-12 Alain Desmeules Composite pile formed of interconnected rigid hollow tubes
KR20140096872A (ko) * 2013-01-29 2014-08-06 김병철 말뚝의 직렬 연결장치
CN107882023A (zh) * 2017-09-14 2018-04-06 江苏麦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抗拔抗弯快接接头及混凝土预制桩
KR20190082005A (ko) * 2017-12-29 2019-07-09 창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Phc 말뚝 이음 장치
CN112376549A (zh) * 2020-10-26 2021-02-19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726584A (zh) * 2019-10-28 2021-04-30 周兆弟 一种预制构件用连接结构、预制构件以及预制桩组合
WO2022008992A1 (en) * 2020-07-09 2022-01-13 Smart-G S.R.L. Seismic isolation found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ildin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5235B (zh) * 2022-07-23 2023-09-01 江苏远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86070A1 (ru) * 1982-05-26 1984-04-15 Тюменский инженер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Анкерна сва (ее варианты)
CA2717386A1 (en) * 2010-10-08 2012-04-08 Alain Desmeules Composite pile formed of interconnected rigid hollow tubes
US20120087741A1 (en) * 2010-10-08 2012-04-12 Alain Desmeules Composite pile formed of interconnected rigid hollow tubes
KR20140096872A (ko) * 2013-01-29 2014-08-06 김병철 말뚝의 직렬 연결장치
CN107882023A (zh) * 2017-09-14 2018-04-06 江苏麦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抗拔抗弯快接接头及混凝土预制桩
KR20190082005A (ko) * 2017-12-29 2019-07-09 창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Phc 말뚝 이음 장치
CN112726584A (zh) * 2019-10-28 2021-04-30 周兆弟 一种预制构件用连接结构、预制构件以及预制桩组合
WO2022008992A1 (en) * 2020-07-09 2022-01-13 Smart-G S.R.L. Seismic isolation found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ildings
CN112376549A (zh) * 2020-10-26 2021-02-19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5235B (zh) * 2022-07-23 2023-09-01 江苏远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928720A (zh) * 2023-01-10 2023-04-07 天津和兴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管桩用弹卡式连接件
CN116005650A (zh) * 2023-03-27 2023-04-25 天津和兴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16988455A (zh) * 2023-09-26 2023-11-03 启东霓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16988455B (zh) * 2023-09-26 2023-12-05 启东霓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5235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75235A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996024U (zh) 一种水工建筑基桩结构
CN108772687B (zh) 一种可旋式螺母认帽退出装置
CA2763179C (en) Tensionable tubular resin anchored tubular bolt and method
CN212865916U (zh) 一种水利桥梁用灌注桩结构
CN215319706U (zh) 一种建筑构造植筋装置
CN214462770U (zh) 一种用于支撑墙体的环保加固装置
CN111236653B (zh) 一种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装置
CN213116999U (zh) 一种伸缩杆
CN114837239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基桩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874068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构件的可解锁型快速连接件
CN216553854U (zh) 一种无压入鱼投球式打捞筒
CN220667045U (zh) 一种耐磨金刚砂地坪空鼓微孔修复施工设备
CN111719546B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管桩构造
CN220725075U (zh) 一种桩尖结构
CN213034911U (zh) 一种混凝土抗渗试块脱模装置
CN216411150U (zh) 一种新型声测管
CN21413574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连接用支撑装置
CN219431050U (zh) 一种新型墙体缝隙灌浆装置
CN216642043U (zh) 一种方便石油开采设备脱芯的取芯钻头
CN112412151B (zh) 一种电线杆立杆装置
CN210151715U (zh) 土木建筑用工程桩
CN218716535U (zh) 一种钻机固定箱
CN213597911U (zh) 上提倒扣装置
CN220414074U (zh) 一种手提式升降路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