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0673B - 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0673B
CN115070673B CN202110264212.0A CN202110264212A CN115070673B CN 115070673 B CN115070673 B CN 115070673B CN 202110264212 A CN202110264212 A CN 202110264212A CN 115070673 B CN115070673 B CN 115070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lamping assembly
assembly
connecting ro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42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0673A (zh
Inventor
胡一廷
苏巧灵
李志平
朱亮
姚星
陈寿宇
涂卫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42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06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0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0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0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0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6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其包括:卡接组件,被配置为可插入轴管内的零部件的内部,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四根连杆,所述连杆机构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相对的两个铰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及施力组件,连接于所述卡接组件,所述施力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卡接组件插入零部件的内部时,向所述连杆机构施力,使其发生形变,以使其中一对相互远离的铰接端分别与零部件上设置的凹槽或凸台卡接,所述施力组件还被配置为向所述卡接组件施加将零部件从轴管内拉出的作用力。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于轴管内的零部件的快速拆装。

Description

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低压涡轮轴腔内穿设通气管,通气管的前端通过支座支撑在低压涡轮轴腔内,支座与低压涡轮轴采用小间隙配合,但为防止漏气,支座外壁设有密封胶圈,因密封胶圈的存在,导致支座与低压涡轮轴的内壁之间具有较大的紧度,需要较大的外力方能实现支座的分解。
相关技术中,从低压涡轮轴后端插入一根长杆,将通气管的支座从低压涡轮轴的轴腔内顶出,由于低压涡轮轴的轴腔较长,涡轮轴后端面与通气管前端的支座之间的轴向距离L值约2000mm,手工操作下,长杆在轴腔内很难沿着涡轮轴的轴线运动,分解过程中,长杆与低压涡轮轴的内孔壁发生刮碰的风险较大,由于涡轮轴孔内壁上涂有防护涂层,刮碰过程中易造成涂层脱落,造成低压涡轮轴的金属本体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引起涡轮轴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用于缓解轴管内的零部件拆卸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其包括:
卡接组件,被配置为可插入轴管内的零部件的内部,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四根连杆,所述连杆机构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相对的两个铰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及
施力组件,连接于所述卡接组件,所述施力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卡接组件插入零部件的内部时,向所述连杆机构施力,使其发生形变,以使其中一对相互远离的铰接端分别与零部件上设置的凹槽或凸台卡接,所述施力组件还被配置为向所述卡接组件施加将零部件从轴管内拉出的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组件还包括:
基座;
两个第一柱形件,设于所述基座,所述两个第一柱形件分别对应穿透所述连杆机构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柱形件可转动;
第一轴,其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第二端从所述连杆机构的中部穿出,且连接于所述施力组件;以及
两个第二柱形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所述两个第二柱形件分别对应与所述连杆机构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杆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组件还包括:
定位座,设于所述连杆机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定位座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轴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孔;
定位件,设于所述定位座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定位件设有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一轴的第二端还穿过所述第三孔;以及
定位销,在所述第一轴在外力作用下转动,通过所述两个第二柱形件带动所述两个第二连杆转动,所述连杆机构发生形变后,所述定位销被配置为插设于所述第四孔和所述第二孔,以使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座的相对位置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组件还包括两个螺栓,所述两个螺栓均穿透所述定位座,且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两个第一柱形件穿透所述两个第一连杆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一轴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螺母后连接于所述施力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二连杆相对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杆远离所述基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二柱形件分别对应与所述两个第二连杆靠近所述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设有向其外侧延伸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第一轴的第一端,且与所述第一轴的中轴线垂直,所述两个第二柱形件设于所述安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组件还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所述基座设有弧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销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施力组件包括第二轴和滑锤,所述第二轴连接于所述卡接组件,所述滑锤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二轴远离所述卡接组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滑锤碰撞限位的限位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包括卡接组件和施力组件,施力组件连接于卡接组件,在卡接组件插入零部件的内部时,施力组件向卡接组件中的连杆机构施力,使其发生形变,以使其中一对相互远离的铰接端分别与零部件上设置的凹槽或凸台卡接,施力组件向卡接组件施加作用力,以将零部件从轴管内拉出拆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于轴管内的零部件的快速拆卸。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中的卡接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中的卡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中的卡接组件去除定位座后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中的连杆机构的第一变形状态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中的连杆机构的第二变形状态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中的基座和第一柱形件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中的第一轴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卡接组件;
11-连杆机构;111-第一连杆;112-第二连杆;
12-基座;121-连接孔;122-限位槽;
13-第一柱形件;
14-第一轴;141-安装部;
15-第二柱形件;
16-定位座;161-第一孔;162-第二孔;
17-定位件;171-第三孔;172-第四孔;
18-定位销;
19-螺母;
110-限位销;
120-螺栓;
2-施力组件;21-第二轴;22-滑锤;23-限位部;
100-低压涡轮轴;200-通气管前支座;201-法兰台;202-凹槽;20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轴管类部件的内部设置的零部件拆卸不便,例如:低压涡轮轴100内设置的通气管前支座200,通气管前支座200周向设有法兰台201,法兰台201与低压涡轮轴100的内部之间设有密封圈203。由于低压涡轮轴100的内部与通气管前支座200之间设有密封圈203,通气管前支座200与低压涡轮轴100之间的紧度较大,需要较大的分解力方能实现分解,且通气管前支座200处于低压涡轮轴100的轴腔内,外力难以施加。
基于此,如图1所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卸工具,其包括卡接组件1和施力组件2,通过将卡接组件1伸入轴管类部件内部设置的零部件的内部,且与零部件卡接,通过施力组件2向卡接组件1提供拉力,以将零部件从轴管类部件中拉出拆下,结构简单,拆卸操作方便,可快速将通气管前支座200从低压涡轮轴100的轴腔内拉出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组件1被配置为可插入轴管类部件内部设置的零部件的内部,卡接组件1包括连杆机构11,连杆机构11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四根连杆,连杆机构11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相对的两个铰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如图4所示,连杆机构11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杆111和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杆112,第一连杆111与第二连杆112首尾分别通过铰接轴铰接,形成四边形结构,具有两对相对的铰接端。连杆机构11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使相对的铰接端之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连杆机构11在变形较小的情况下可伸入零部件的内部,在变形较大的情况下与零部件内壁设置的凹槽或凸台卡接,用于将零部件从轴管类部件中拉出拆下。
例如:如图5所示,连杆机构11的变形较小,两对相对设置的铰接端之间的距离相接近,连杆机构11的最大外轮廓尺寸相对较小,此时,可以将卡接组件1伸入至零部件的内部。
如图6所示,连杆机构11的变形较大,其中一对相对的铰接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另一对相对的铰接端之间的距离,此时连杆机构11的最大外轮廓尺寸为距离较大的一对相对设置的铰接端之间的距离,此时,该距离较大的一对铰接端可以与零部件上设置的凹槽或凸台相卡接,实现卡接组件1与零部件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力组件2连接于卡接组件1,施力组件2被配置为在卡接组件1插入零部件的内部时,向连杆机构11施力,使其发生形变,以使其中一对相互远离的铰接端分别与零部件上设置的凹槽或凸台卡接,施力组件2还被配置为向卡接组件1施加将零部件从轴管内拉出的作用力。
通过形状可变的连杆机构11改变卡接组件1的最大外轮廓尺寸,实现装拆工具的装入与反勾式固定。连杆机构11变形时,相对的两个连杆的运动具备同步性,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数值,用于卡接钩挂的一对铰接端可同步运动至与零部件上的凹槽或卡台卡接,缓解因运动不同步导致拆卸工具失效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卡接组件1还包括基座12、两个第一柱形件13、第一轴14和两个第二柱形件15。
两个第一柱形件13设于基座12,两个第一柱形件13分别对应穿透连杆机构1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杆111,第一连杆111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柱形件13可转动。
第一轴14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基座12,第一轴14的第二端从连杆机构11的中部穿出,且连接于施力组件2。如图7所示,基座12设有连接孔121,连接孔121用于转动连接第一轴14的第一端。如图5和图6所示,连杆机构11由四根连杆围成四边形结构,第一轴14的第二端从四边形结构的中部穿出。
两个第二柱形件15连接于第一轴14,两个第二柱形件15分别对应与连杆机构1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杆112固定连接。
连杆机构11中的两根第二连杆112分别与第二柱形件15固定连接,第二柱形件15连接于第一轴14,第一轴14转动时可带动第二柱形件15运动,第二柱形件15带动第二连杆112运动,另外的两根第一连杆111与基座12上的第一柱形件13转动连接,因此,连杆机构11随第一轴14转动而发生变形。
卡接组件1由四根首尾相连的连杆组成,通过第一轴14驱动两根第二连杆112旋转,从而使得四根首尾相连的连杆所组成的连杆机构11发生形状改变,其最大轮廓尺寸也随之发生变化,卡接组件1以小于零部件入口孔径的轮廓尺寸进入零部件的内孔,然后通过转动第一轴14使连杆机构11发生变形,扩大卡接组件1的最大轮廓尺寸,以便卡接勾住零部件内部设置的凹槽或凸台,实现卡接组件1与零部件的固定,再通过施力组件2施力,将零部件从轴管部件的内部拉出。
可选地,连杆机构11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两根第一连杆111相互平行,两根第二连杆112相互平行。
可选地,基座12为圆形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卡接组件1还包括定位座16、定位件17和定位销18。
定位座16设于连杆机构11远离基座12的一侧,定位座16设有第一孔161和第二孔162,第一轴14的第二端穿过第一孔161。
定位件17设于定位座16远离基座12的一侧,定位件17设有第三孔171和第四孔172,第一轴14的第二端还穿过第三孔171。
在第一轴14在外力作用下转动,通过两个第二柱形件15带动两个第二连杆112转动,连杆机构11发生形变后,定位销18被配置为插设于第四孔172和第二孔162,以使定位件17与定位座16的相对位置固定。
通过定位销18可以快速锁定第一轴14与定位座16的相对位置,进而锁定连杆机构11的最大轮廓尺寸。
可选地,定位座16为腰圆形。定位座16采用非全圆结构,两侧切边处理,形成切口,从切口处可以直观观察装配与分解过程中连杆机构11与零部件的接触情况,避免盲装过程操作失误风险,确保装拆过程中无风险,提高工艺安全性。
可选地,定位件17为椭圆形结构,定位件17的尺寸小于定位座16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卡接组件1还包括两个螺栓120,两个螺栓120均穿透定位座16,且分别对应连接两个第一柱形件13穿透两个第一连杆111的一端。
基座12上的两个第一柱形件13可防止整个连杆机构11跟随第一轴14旋转(但不影响连杆机构11变形),导致装拆工具失效,此外定位座16通过螺栓120固定在两个第一柱形件13上,定位座16与基座12之间形成的夹式空间用于容纳连杆机构11,实现连杆机构11的轴向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卡接组件1还包括螺母19,螺母19设于第一轴14的第二端,且位于定位件17远离基座12的一侧,第一轴14的第二端穿过螺母19后连接于施力组件2。通过拧紧螺母19压紧定位件17与定位座16,将第一轴14固定,防止第一轴14转动引起连杆机构11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个第二连杆112相对于两个第一连杆111远离基座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个第二柱形件15分别对应与两个第二连杆112靠近基座12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轴14设有向其外侧延伸的安装部141,安装部141靠近第一轴14的第一端,且与第一轴14的中轴线垂直,两个第二柱形件15设于安装部14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卡接组件1还包括限位销110,限位销110连接于第一轴14,基座12设有弧形的限位槽122,限位销110插设于限位槽122内。
如图7所示,基座12上设置限位槽122,如图8所示,在第一轴14上设置限位销110,限位销110插设于限位槽122内,限位销110与限位槽122相互配合限位,使第一轴14只能在限位槽122所包含的弧度内转动,限位槽122的两个端点极限位置分别对应卡接组件1的两个状态,当第一轴14上的限位销110处于弧形的限位槽122的其中一个端点时,连杆机构11的轮廓尺寸最小,此时卡接组件1能够装入零部件的内孔内;当第一轴14上的限位销110处于弧形的限位槽122的另一个端点时,连杆机构11的轮廓直径最大,大于零部件的内孔尺寸,卡接组件1与零部件卡接,实现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施力组件2包括第二轴21和滑锤22,第二轴21连接于卡接组件1,滑锤22滑动地设于第二轴21,第二轴21远离卡接组件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滑锤22碰撞限位的限位部23。通过使滑锤22沿第二轴21移动撞击限位部23,产生将零部件从轴管类部件中拉出的作用力。
可选地,第二轴21还设有限位台,限位台相对于限位部23靠近卡接组件1,滑锤22位于限位部23与限位台之间。限位部23与限位台的结构相似,径向尺寸均大于滑锤22的内孔孔径,滑锤22设置内孔用于穿设在第二轴21上。
下面结合附图2、图3、图4、图7和图8详细描述卡接组件1的组装方法。
通过连接销将两根第一连杆111和两根第二连杆112首位相连,形成四边形的连杆机构11。
将第一轴14的第二端从连杆机构11的中部穿出,第一轴14的安装部141上设置的两个第二柱形件15分别对应插入两根第二连杆112上设置的孔内,且与第二连杆112固定连接。
将带第一轴14的连杆机构11安装到基座12上,第一轴14的第一端与基座12上的连接孔121转动连接。安装部141位于第二连杆112与基座12之间。安装部141上的设置的限位销110插设于基座12上的限位槽122内。基座12上设置的两个第一柱形件13分别穿透连杆机构11的两根第一连杆111。
将定位座16安装到连杆机构11远离基座12的一侧,第一轴14的第二端穿过定位座16上的第一孔161,且将两个螺栓120穿过定位座16分别连接两个第一柱形件13。
转动第一轴14,使第一轴14上的限位销110处于弧形的限位槽122的其中一个端点,此时,连杆机构11的外轮廓尺寸最小。
将定位件17设于定位座16远离基座12的一侧,第一轴14的第二端穿过定位件17上的第三孔171,转动定位件17,使定位件17上的第四孔172与定位座16上的第二孔162对齐,将定位销18插入定位件17上的第四孔172与定位座16上的第二孔162,将定位件17与定位座16的位置固定,因此,第一轴14不会转动,连杆机构11不会发生变形。
在第一轴14的第二端安装螺母19,并拧紧,压紧定位件17,使得定位件17与第一轴14成为一体。
卡接组件1组装完成后,将施力组件2与第一轴14的第二端连接,然后将卡接组件1置于轴管类部件内部设置的零部件的内部,卡接组件1和施力组件2配合将零部件从轴管类部件内拆卸拉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拔出定位销18,转动第一轴14,使得第一轴14上的限位销110处于限位槽122的另一端点,此时,连杆机构11的其中一对铰接端之间的距离最大,轮廓直径最大,使连杆机构11中的该对铰接端分别对应插设于零部件内壁设置的凹槽内,或者与零部件内壁设置的凸台卡接,实现卡接组件1与零部件的固定。
转动定位件17,使定位件17上的第四孔172与定位座16上的第二孔162对齐,将定位销18插入定位件17上的第四孔172与定位座16上的第二孔162,将定位件17与定位座16的位置固定,因此,第一轴14不会转动,连杆机构11不会发生变形。
反复拉动施力组件2上的滑锤22,使得滑锤22沿第二轴21反复撞击限位部23,产生的惯性力传递至卡接组件1,可将零部件从轴管类部件内拉出。
如图1所示,低压涡轮轴100的内部前端设有通气管前支座200,通气管前支座200周向设有法兰台201,法兰台201与低压涡轮轴100的内部之间设有密封圈203。由于低压涡轮轴100的内部与通气管前支座200之间设有密封圈203,通气管前支座200与低压涡轮轴100之间的紧度较大,需要较大的分解力方能实现分解,且通气管前支座200处于低压涡轮轴100的轴腔内,外力难以施加。
基于此,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用于将设于低压涡轮轴100内部前端的通气管前支座200进行快速分解拆卸。
卡接组件1伸入通气管前支座200的内部,调整连杆机构11变形,使其外轮廓尺寸至最大,连杆机构11的一对铰接端与定位座16形成的槽可以卡在通气管前支座200的入口法兰台201上设置的凹槽202内,等同于分解工具在前、后两端均与通气管前支座200有限位,使得工具兼具装配功能,减少工装种类,降低工艺成本。
拉动滑锤22产生的惯性力拉取通气管前支座200,实现通气管前支座200从低压涡轮轴100的内部前端拉出拆卸。
或者,反向拉动滑锤22,产生的惯性力可将通气管前支座200推入低压涡轮轴100的内腔,实现前支座的装配。
施力组件2产生的惯性力用于实现通气管前支座的分解或装配。拆装工具安装便捷快速,通过旋动操作即可实现连杆机构11的形状改变,调整卡接组件1的轮廓尺寸,实现分解工具的安装与卡紧。
从低压涡轮轴前端实现通气管前支座的快速分解,避免长杆刮碰低压涡轮轴内壁造成涂层脱落,从低压涡轮轴前端实现前支座的分解,提高分解工艺的安全性;工具操作方便,兼具分解和装配功能,减少工装种类,降低工艺成本。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在没有明确否定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以有益地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互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接组件(1),被配置为可插入轴管内的零部件的内部,所述卡接组件(1)包括连杆机构(11),所述连杆机构(11)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四根连杆,所述连杆机构(11)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相对的两个铰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及
施力组件(2),连接于所述卡接组件(1),所述施力组件(2)被配置为在所述卡接组件(1)插入零部件的内部时,向所述连杆机构(11)施力,使其发生形变,以使其中一对相互远离的铰接端分别与零部件上设置的凹槽或凸台卡接,所述施力组件(2)还被配置为向所述卡接组件(1)施加将零部件从轴管内拉出的作用力;
所述卡接组件(1)还包括:
基座(12);
两个第一柱形件(13),设于所述基座(12),所述两个第一柱形件(13)分别对应穿透所述连杆机构(1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杆(111),所述第一连杆(111)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柱形件(13)可转动;
第一轴(14),其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12),第二端从所述连杆机构(11)的中部穿出,且连接于所述施力组件(2);以及
两个第二柱形件(15),连接于所述第一轴(14),所述两个第二柱形件(15)分别对应与所述连杆机构(1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杆(112)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还包括:
定位座(16),设于所述连杆机构(11)远离所述基座(12)的一侧,所述定位座(16)设有第一孔(161)和第二孔(162),所述第一轴(14)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孔(161);
定位件(17),设于所述定位座(16)远离所述基座(12)的一侧,所述定位件(17)设有第三孔(171)和第四孔(172),所述第一轴(14)的第二端还穿过所述第三孔(171);以及
定位销(18),在所述第一轴(14)在外力作用下转动,通过所述两个第二柱形件(15)带动所述两个第二连杆(112)转动,所述连杆机构(11)发生形变后,所述定位销(18)被配置为插设于所述第四孔(172)和所述第二孔(162),以使所述定位件(17)与所述定位座(16)的相对位置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还包括两个螺栓(120),所述两个螺栓(120)均穿透所述定位座(16),且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两个第一柱形件(13)穿透所述两个第一连杆(111)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还包括螺母(19),所述螺母(19)设于所述第一轴(14)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定位件(17)远离所述基座(12)的一侧,所述第一轴(14)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螺母(19)后连接于所述施力组件(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杆(112)相对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杆(111)远离所述基座(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柱形件(15)分别对应与所述两个第二连杆(112)靠近所述基座(12)的一侧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14)设有向其外侧延伸的安装部(141),所述安装部(141)靠近所述第一轴(14)的第一端,且与所述第一轴(14)的中轴线垂直,所述两个第二柱形件(15)设于所述安装部(14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还包括限位销(110),所述限位销(110)连接于所述第一轴(14),所述基座(12)设有弧形的限位槽(122),所述限位销(110)插设于所述限位槽(122)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组件(2)包括第二轴(21)和滑锤(22),所述第二轴(21)连接于所述卡接组件(1),所述滑锤(22)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轴(21),所述第二轴(21)远离所述卡接组件(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滑锤(22)碰撞限位的限位部(23)。
CN202110264212.0A 2021-03-11 2021-03-11 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 Active CN115070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4212.0A CN115070673B (zh) 2021-03-11 2021-03-11 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4212.0A CN115070673B (zh) 2021-03-11 2021-03-11 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0673A CN115070673A (zh) 2022-09-20
CN115070673B true CN115070673B (zh) 2023-10-31

Family

ID=8324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4212.0A Active CN115070673B (zh) 2021-03-11 2021-03-11 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067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1827A (zh) * 2016-06-29 2016-10-26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气门锁夹拆装装置
CN206623032U (zh) * 2017-03-23 2017-11-10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一种轧机轴承拆装工具
CN110561097A (zh) * 2019-09-03 2019-12-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航空发动机连杆机构找准螺母拧紧装置及方法
CN210650476U (zh) * 2019-10-08 2020-06-02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拆卸装置
CN111716288A (zh) * 2020-07-07 2020-09-2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CN111843906A (zh) * 2020-06-19 2020-10-30 莆田学院 一种梅花触头拆装装置
CN112388561A (zh) * 2019-08-15 2021-02-23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件装拆工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1827A (zh) * 2016-06-29 2016-10-26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气门锁夹拆装装置
CN206623032U (zh) * 2017-03-23 2017-11-10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一种轧机轴承拆装工具
CN112388561A (zh) * 2019-08-15 2021-02-23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件装拆工具
CN110561097A (zh) * 2019-09-03 2019-12-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航空发动机连杆机构找准螺母拧紧装置及方法
CN210650476U (zh) * 2019-10-08 2020-06-02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拆卸装置
CN111843906A (zh) * 2020-06-19 2020-10-30 莆田学院 一种梅花触头拆装装置
CN111716288A (zh) * 2020-07-07 2020-09-2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0673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15046B1 (en) Wheel hub tool positioning fixture
US8979137B2 (en) Coupling ring
CN115070673B (zh) 轴管内的零部件的拆装工具
US11389909B2 (en) Method and tool for reconditioning a damaged thread
EP2920497B1 (en) Pinch valve having pivotably mounted upper and lower casings
CN110900512B (zh)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AU2017267945B2 (en) Coupler with quick release handle and valve assemblies
CN215318421U (zh) 通气管前支座拆卸装置
CN215589006U (zh) 装拆工具及前支座装拆工具
CN114952702B (zh) 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工具及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方法
EP3699435B1 (en) Pump, pump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assembling pump device
CN209977142U (zh)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密封设备
CN211364149U (zh) 车轮维护装置
CN213655963U (zh) 一种自拆装喉箍
US11391280B2 (en) Dismounting device for progressive cavity pumps
CN111301071A (zh) 一种固定于轮辋并绕轮轴可转动的轮胎拆装工具
CN217620368U (zh) 星形板衬套拆装设备
CN21291036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通讯腔体
CN114871988B (zh) 拆装工具
CN212096143U (zh) 管壳式换热器的封头拆装工装
KR0134088Y1 (ko) 차량용 구동축의 베어링 분해장치
CN214686320U (zh) 一种透平膨胀机转子叶轮拆卸装置
KR102226539B1 (ko) 타이어와 휠을 분리 및 결합시키는 장치
CN114893643B (zh) 一种管道密封装置
CN215960211U (zh) 一种椎弓根螺钉扭矩仪所用棘轮快换接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