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6825A - 电动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6825A
CN115066825A CN202180012876.6A CN202180012876A CN115066825A CN 115066825 A CN115066825 A CN 115066825A CN 202180012876 A CN202180012876 A CN 202180012876A CN 115066825 A CN115066825 A CN 115066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groove
surface portion
connector assembly
linear
electric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28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滨田启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66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6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62D5/04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including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6Controlling the motor
    • B62D5/0463Controlling the motor calculating assisting torque from the motor based on driver in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动驱动装置具有:具有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的连接器组装体(13);以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露出的状态收纳连接器组装体(13)的金属罩(12);具有将金属罩(12)与连接器组装体(13)密封的环状密封槽(31)的环状密封部(23);以及将连接器组装体(13)固定于马达壳体(11)的多个固定螺栓(21),在将两个固定螺栓(21)以直线状连结的区域形成有环状密封槽(31)。如此,在连结两个固定螺栓(21)的直线状的区域形成环状密封槽(31),因此利用固定螺栓(21)矫正形成有环状密封部(23)的区域的翘曲,能够确保连接器组装体(13)的环状密封部(23)与金属罩(12)的环状突出缘部(28P)之间的良好的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电动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驱动装置,特别是涉及内置有电子控制部的电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工业机械领域中,通过电动马达来驱动机械系统控制构件,但最近开始采用将由对电动马达的旋转速度、转矩进行控制的半导体元件等构成的电子控制部一体地组装于电动马达的所谓机电一体型的电动驱动装置。
作为机电一体型的电动驱动装置的例子,例如在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构成为,检测通过驾驶员操作方向盘而转动的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转矩,并基于该检测值来驱动电动马达使其向与转向轴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从而产生转向辅助转矩。为了控制该电动马达,电子控制部设置于动力转向装置。
作为以往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例如已知有日本特开2019-80468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由电动马达部和电子控制部构成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而且,电动马达部的电动马达收纳于由铝合金等制成的具有筒部的马达壳体,安装有电子控制部的电子器件的安装基板安装于形成于马达壳体的轴向的输出轴的相反侧的作为散热器发挥功能的马达壳体的端面壁。
安装于端面壁的安装基板具备:电源电路部、具有对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的MOSFET或者IGBT等那样的功率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对功率开关元件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部,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和电动马达的输入端子经由母线电连接。
而且,经由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组装体从电源向安装于端面壁的电子控制部供给电力,此外,从检测传感器类向上述电子控制部供给运转状态等检测信号。连接器组装体的外部端子形成部从形成于金属制的罩的露出孔向外部露出,与未图示的连接器连接而与电源(电池)、检测传感器连接。
另外,连接器组装体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从马达壳体的端面部沿轴向直立设置的固定部,一般以夹住安装基板的方式被共同紧固。
金属罩由一端开放的有底筒状的金属制成,在与开放侧相反的一侧的平面部形成有上述的露出孔而使外部端子形成部露出,开放侧通过粘合剂或者螺栓固定于马达壳体的端面壁。
另外,作为其他的将电子控制部一体化的电动驱动装置,已知有电动制动器、各种液压控制用的电动液压控制器等,但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为代表进行说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804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这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电子控制部为图7所示的结构。
在图7中,在马达壳体60的端面部60A的一侧配置有电子控制部,从端面部60A起依次配置有电力转换电路部61、电源电路部62、控制电路部63、连接器组装体64。另外,电源电路部62的安装基板65通过固定螺栓66固定于端面部60A的台阶部。而且,控制电路部63的安装基板67与连接器组装体64通过固定螺栓(未图示)共同紧固地固定于从端面部60A直立设置的固定部68。
在连接器组装体64的外部端子形成部69的周围形成有环状密封部70,在内部填充有公知的液状密封剂(未图示)。环状密封部70为了存储液状密封剂而形成为连续的槽状的凹部。在该凹部的内部填充、收纳有液状密封剂,该液状密封剂在常温或者加热下固化,发挥粘合功能与密封功能。
另外,连接器组装体64的外部端子形成部69从形成于金属罩71的平面部72的露出孔73向外部露出。即,在形成于金属罩71的侧周面部的一端侧的平面部72形成有使连接器组装体64的外部端子形成部69向外部露出的露出孔73。该露出孔73通过冲孔加工在平面部72上穿孔而形成,露出孔73的周缘部形成有向金属罩71的内侧弯折的环状突出缘部74。
而且,形成于该露出孔73的周缘部的环状突出缘部74形成为与环状密封部70相同的形状以收纳于环状密封部70。因此,由环状密封部70、液状密封剂以及环状突出缘部74确保液密功能。
然而,在这种电动驱动装置中,期望降低制造单价,作为其方法,降低连接器组装体64的单价较为有效。而且,作为其一个方法,考虑使用廉价的树脂材料。
然而,若在连接器组装体64中使用廉价的树脂材料,则如图7所示,产生在连接器组装体64的中央附近的区域形成虚线箭头所示的翘曲(Wp)的现象。该理由是由于在廉价的树脂材料中没有配合抑制翘曲的添加剂或者没有充分配合。另外,翘曲(Wp)不仅产生在中央附近,有时也产生在除此以外的区域。
若产生该翘曲(Wp),则在组装连接器组装体64与金属罩71时,连接器组装体64的环状密封部70与金属罩71的环状突出缘部74的位置关系不会成为设计上的意图的位置关系,不能维持良好的密封性能,或者,即使能够确保某种程度的密封性能,发挥密封功能的密封距离也变短,随着时间的经过,密封功能丧失,产生不能维持良好的密封性能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矫正连接器组装体的翘曲而确保连接器组装体的环状密封部与罩的环状突出缘部之间的良好的密封性能的新的电动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具有外部端子形成部的连接器组装体;以外部端子形成部露出的状态收纳连接器组装体的罩;具有密封罩与连接器组装体的密封槽的密封部;以及将连接器组装体固定于壳体的多个固定部,在将两个固定部以直线状连结的区域形成有密封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连结两个固定部的直线状的区域形成密封槽,因此能够矫正由固定部形成密封部的区域的翘曲,确保连接器组装体的密封部与罩的环状突出缘部之间的良好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应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图2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取下了金属罩的状态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另外,省略了连接器组装体的固定螺栓的显示。
图5是从轴向观察图4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放大了图4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连接器组装体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沿轴向剖切以往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部附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概念中在其范围内也包括各种变形例和应用例。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前,使用图1简单地说明作为应用本发明一个例子的转向装置的构成。
首先,对用于使汽车的前轮转向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转向装置1如图1所示构成。在与未图示的方向盘连结的转向轴2的下端设置有未图示的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在车身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齿条(未图示)啮合。在该齿条的两端连结有用于使前轮向左右方向转向的转向横拉杆3,齿条被齿条壳体4覆盖。而且,在该齿条壳体4和转向横拉杆3之间设置有橡胶保护罩5。
而且,为了辅助对方向盘进行转动操作时的转矩而设置有电动动力转向装置6。即,设置有对转向轴2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转矩进行检测的转矩传感器7,并设置有:基于转矩传感器7的检测值经由齿轮10对齿条赋予转向辅助力的电动马达部8以及对配置于电动马达部8的电动马达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部(ECU)9。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6的电动马达部8的输出轴侧的外周部的三个部位经由未图示的螺栓与齿轮10连接,在电动马达部8的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设置有电子控制部9。
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6中,当通过操作方向盘而使转向轴2向任一个方向转动操作时,转矩传感器7检测该转向轴2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转矩,控制电路部基于该检测值对电动马达的驱动操作量进行运算。
基于该运算出的驱动操作量,通过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电动马达,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以向与转向轴2的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驱动的方式转动。输出轴的转动经由齿轮10从未图示的小齿轮向未图示的齿条传递,使汽车转向。这些结构、作用已经众所周知,因此,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如上述那样,在电动驱动装置(在实施系统中为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为了降低制造单价,考虑将形成连接器组装体的树脂材料变更为廉价的树脂材料。然而,若在连接器组装体中使用廉价的树脂材料,则有在连接器组装体中产生翘曲的隐患。
而且,若产生该翘曲,则在组装连接器组装体与金属罩时,会发生连接器组装体的环状密封部与金属罩的环状突出缘部的位置关系不会成为设计上的意图的位置关系的情况。因此,不能维持良好的密封性能,或者即使能够确保某种程度的密封性能,发挥密封功能的密封距离也变短,随着时间的经过,密封功能劣化而产生不能维持良好的密封性能的课题。
另外,若为了抑制连接器组装体的翘曲而使用配合有抑制翘曲的添加剂的树脂材料,则材料费变高,另外,若为了抑制翘曲而加长成型时的冷却期间,则成形循环时间变长,不能实现作为目的的制造单价的减少。
实施例
出于这种背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提出了如下那样的构成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多个固定部固定连接器组装体与马达壳体,并且将以包围连接器组装体的外部端子形成部的方式形成于连接器组装体的环状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连结两个固定部的直线状的区域。由于在连结两个固定部的直线状的区域形成环状密封部,因此能够利用固定部矫正形成有环状密封部的区域的翘曲,确保连接器组装体的环状密封部与罩的环状突出缘部之间的良好的密封性能。
以下,使用图2~图6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具体构成。
这里,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整体的构成,图3将图2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构成部件分解并从倾斜方向观察,图4表示取下了金属罩的状态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整体构成,图5从轴向观察图4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图6放大了图4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连接器组装体附近。因而,在以下的说明中,一边适当引用各附图一边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构成电动动力转向装置6的电动马达部8包括由铝合金等制成并具有筒部的马达壳体11和收纳于其的未图示的电动马达。
另外,电子控制部9包括配置于马达壳体11的轴向的输出部14的相反侧的由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罩12以及收纳于其的未图示的电子控制部件。另外,金属罩12也能够设为合成树脂制的罩,但以下作为金属制的罩进行说明。
马达壳体11与金属罩12在其对置端面通过粘合剂、或者熔接或者固定螺栓一体地固定。马达壳体11的端面部与金属罩12形成收纳空间,特别是在金属罩12的内部形成有收纳电子控制部的收纳空间。
收纳于该收纳空间的电子控制部件包括生成必要的电源的电源电路部、具有由对电动马达部8的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的MOSFET或者IGBT等构成的功率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对该功率开关元件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部,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与电动马达的线圈输入端子经由母线电连接。它们被设为与图7所示的电子控制部基本上相同的构成。
电子控制部构成为冗余系统,成为若一方的控制部发生故障、则在另一方的控制系统中继续动作的构成。因此,连接器组装体13的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也成为与其对应的构成。
在金属罩12的开放端面的一侧,连接器组装体13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马达壳体11。连接器组装体13中具备从平面区域直立设置的冗余系统的电力供给用的外部端子形成部13B以及冗余系统的转矩传感器用的外部端子形成部13S。而且,收纳于金属罩12的电子控制部经由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电力供给用的外部端子形成部13B而从电源被供给电力,另外,经由转矩传感器用的外部端子形成部13S被供给来自转矩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在金属罩12的与马达壳体11的端面部相反外侧的平面部27形成有使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向外部露出的露出孔28,在该露出孔28形成有与连接器组装体13协作地进行密封的密封部19。该密封部19基本上为与图7所示的构成相同的构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形成该密封部19的环状密封槽的形成位置与图7不同,之后详细地对此进行说明。
图3示出了将电动动力转向装置6分解并从斜向观察的状态。在马达壳体11的内部嵌合有圆环状的铁制的侧面磁轭(未图示),在该侧面磁轭内收纳有电动马达(未图示)。电动马达的输出部14经由齿轮对齿条赋予转向辅助力。另外,电动马达的具体构造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马达壳体11由铝合金制成,作为将在电动马达产生的热量、在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产生的热量向外部大气释放的散热部件发挥功能。由电动马达与马达壳体11构成了电动马达部。
在电动马达部的输出部14的相反侧的马达壳体11的端面部15,邻接地安装有电子控制部9。电子控制部9包括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以及连接器组装体13。马达壳体11的端面部15与马达壳体11一体地形成,但除此之外也可以仅将端面部15分体形成并通过螺栓、焊接与马达壳体11一体化。
这里,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构成冗余系统,构成了主电子控制部与副电子控制部的双重系统。而且,虽然通常利用主电子控制部控制、驱动电动马达,但若主电子控制部产生异常、故障,则切换为副电子控制部而控制、驱动电动马达。
另外,与该冗余系统不同,也可以使主电子控制部与副电子控制部一起作为正规的电子控制部发挥功能,若一方的电子控制部产生异常、故障,则利用另一方的电子控制部以一半的能力控制、驱动电动马达。在该情况下,虽然电动马达的能力为一半,但能够确保电动动力转向功能。
电子控制部9如上所述,包括控制电路部18、电源电路部17、电力转换电路部16、连接器组装体13,朝向离开马达壳体11的端面部15侧的方向,按照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连接器组装体13的顺序配置。
控制电路部18生成对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开关元件进行驱动的控制信号,由微型计算机、周边电路等构成。另外,电源电路部17生成驱动控制电路部18的电源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电源,由电容器、线圈、开关元件等构成。另外,电力转换电路部16对流经电动马达的线圈的电力进行调整,包括构成三相的上下臂的开关元件等。
在控制电路部18与金属罩12之间设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连接器组装体13,连接于供给电源的车辆电池(电源),此外,以能够与检测方向盘的转动转矩的转矩传感器通信的方式连接。当然,该连接器组装体13与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连接。
在连接器组装体13的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参照图2)的周围形成有构成环状密封部的环状密封槽,环状密封槽形成为连续的凹部。在该凹部的内部填充、收纳液状密封剂,该液状密封剂在常温或者加热下固化,发挥粘合功能与密封功能。关于该密封槽的构成,之后进行叙述。
而且,长度较短的固定螺栓20将电源电路部17固定于马达壳体11的端面部15,长度较长的固定螺栓21将连接器组装体13与控制电路部18固定于马达壳体11的端面部15。另外,固定螺栓21拧入以直立设置于端面部15的方式形成的螺栓固定突部15P,将连接器组装体13与控制电路部18固定于马达壳体11。
金属罩12具备收纳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并将它们液密地密封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液状密封剂粘合、固定于马达壳体11的端面部15的外周面15S。
另外,在形成于金属罩12的侧周面部的一端侧的平面部27形成有使连接器组装体13的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向外部露出的露出孔28。该露出孔28通过冲孔加工在平面部27上穿孔而形成,在露出孔28的周缘部形成有向金属罩12的内侧弯折的环状突出缘部28P。该环状突出缘部28P设为与图7所示的环状突出缘部相同的构成。
而且,形成于该露出孔28的周缘部的环状突出缘部28P形成为与环状密封槽相同的形状,以便收纳于环状密封槽。因此,利用环状密封槽、液状密封剂以及环状突出缘部28P确保液密功能。
上述的液状密封剂一般来说是在常温下具有流动性的物质,通过涂敷于接合面,在规定时间之后干燥或者均匀化,形成弹性皮膜或者粘着性的被膜。因而,维持接合部的水密性,并且具备耐压功能。
另外,金属罩12由金属制成,因此也一并具备将通过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等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散热的功能。
接下来,基于图4具体地说明电子控制部9的构成。在图4中,马达壳体11包括形成为筒状的形态的侧周面部11A、将侧周面部11A的一端封堵的端面部15、及将侧周面部11A的另一端封堵的端面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壳体11是有底圆筒状,侧周面部11A与端面部15一体地形成。另外,端面部22具备盖的功能,在将电动马达收纳于侧周面部11A之后将侧周面部11A的另一端封堵。
在侧周面部11A的内部,嵌合有在铁芯卷绕有线圈的定子,埋设有永磁体的转子能够旋转地收纳于该定子的内部。在转子固定有旋转轴,一端成为输出部14,另一端成为用于检测旋转轴的旋转相位、转速的旋转检测部。
在位于与输出部14相反的一侧的端面部15的四角一体地直立设置有螺栓固定突部15P,在内部形成有螺纹孔。螺栓固定突部15P为了将控制电路部18的基板以及连接器组装体13固定而设置。
电源电路部17具备电容器、线圈等,它们载置于玻璃环氧基板。电源电路部17采用了双重系统,在玻璃环氧基板上分别对称地形成有由电容器、线圈等构成的电源电路。该玻璃环氧基板通过固定螺栓20(参照图3)固定于在端面部15形成的螺纹孔。
在电源电路部17的上部设置有控制电路部18。构成控制电路部18的微型计算机、周边电路载置于玻璃环氧基板。控制电路部18也采用了双重系统,分别对称地形成有由微型计算机、周边电路构成的控制电路。该玻璃环氧基板以由连接器组装体13夹住的形态利用固定螺栓21固定于设于螺栓固定突部15P的顶部的螺纹孔。
如图2所示,连接器组装体13的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从形成于金属罩12的开放端面的相反侧的平面部27的露出孔28向外部露出。即,在形成于金属罩12的侧周面部的一端侧的平面部27形成有使连接器组装体13的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向外部露出的露出孔28。
该露出孔28也如图2所示,通过冲孔加工在平面部27上穿孔而形成,露出孔28的周缘部形成有向金属罩12的内侧弯折的环状突出缘部(未图示)。另外,环状突出缘部的形状为与图7所示的方式基本上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具体的说明。
以包围连接器组装体13的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的方式,在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的周围形成有环状密封部23,在内部填充有公知的液状密封剂(未图示)。环状密封部23为了存储液状密封剂而形成为连续的槽状的凹部。在该凹部的内部填充、收纳液状密封剂,该液状密封剂在常温或者加热下固化,发挥粘合功能与密封功能。
环状密封部23形成于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所形成的平面区域24,由内侧壁面部25与外侧壁面部26以及形成于这些壁面部25、26之间的环状密封槽形成。关于该环状密封部23的更详细的构成,之后进行叙述。
而且,形成于金属罩12的露出孔28的周缘部的环状突出缘部为了收纳于环状密封槽而形成为与环状密封槽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并以进入环状密封槽的内部的形态收纳。因此,由环状密封槽、液状密封剂以及环状突出缘部确保液密功能。该构成与图7的构成相同。
接下来,更详细地说明环状密封部23的具体构成。首先,在图5中,连接器组装体13在外周附近的4处形成有平面状的固定螺栓配置区域29。而且,在该固定螺栓配置区域29形成有供固定螺栓21插通的贯通孔30A~30D,成为供固定螺栓21插通而拧入螺栓固定突部15P的构成。
而且,沿连接器组装体13的相邻的固定部、换言之是将相邻的固定螺栓21的贯通孔30A~30D连结的直线状的密封槽形成区域(图5中用单点划线显示)形成有构成环状密封部23的环状密封槽31(图5中施加斜线而表示)的直线部。
另外,该密封槽形成区域只要包含贯通孔30A~30D即可,将相邻的贯通孔30A~30D的中心连结的线段的内侧的宽度确定为比外侧的宽度长。该密封槽形成区域只是虚拟的区域。
上述的环状密封槽31形成于图4所示的内侧壁面部25与外侧壁面部26之间。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连结相邻的贯通孔30A与贯通孔30B的中心的线段重叠的方式配置有直线状密封槽31A-B,沿着直线状密封槽31A-B的中心线与上述的线段被确定为在轴向上观察时重叠或者接近的位置关系。这里,轴向是指电动马达的旋转轴延伸的轴线方向。
另外,只要连接器组装体13的翘曲在允许的范围,则连结贯通孔30A与贯通孔30B的中心的线段与沿着直线状密封槽31A-B的中心线不一定必须重叠,只要直线状密封槽31A-B的径向的宽度的一部分与连结贯通孔30A与贯通孔30B的中心的线段重叠即可。
如此,通过在连结固定螺栓21所插通的相邻的贯通孔30A与贯通孔30B的直线状的密封槽形成区域配置直线状密封槽31A-B,能够利用固定螺栓21的紧固力控制住连接器组装体13的形成有直线状密封槽31A-B的区域的翘曲,能够矫正翘曲。
例如在直线状密封槽形成于上述的密封槽形成区域的内侧或者外侧的情况下,未形成有直线状密封槽的密封槽形成区域通过固定螺栓21的紧固力控制住翘曲,但固定螺栓21的紧固力不能充分地施加在其内侧或者外侧的直线状密封槽的区域,不能控制住翘曲,仍然产生了翘曲。
因此,连接器组装体的直线状密封槽与金属罩的环状突出缘部的位置关系不会成为设计上的意图的位置关系,产生发明应解决的课题的一栏中所说明的那种不良情况。另外,关于以下说明的其他直线状密封槽也相同。
与直线状密封槽31A-B相同,以与连结相邻的贯通孔30B与贯通孔30C的中心的线段重叠的方式配置有直线状密封槽31B-C,沿着直线状密封槽31B-C的中心线与上述的线段被决定为在轴向上观察时重叠或者接近的位置关系。在该直线状密封槽31B-C中,也能够通过固定螺栓21的紧固力控制住连接器组装体13的形成有直线状密封槽31B-C的区域的翘曲而矫正翘曲。
另外,以与连结相邻的贯通孔30C与贯通孔30D的中心的线段重叠的方式配置有直线状密封槽31C-D,沿着直线状密封槽31C-D的中心线与上述的线段被决定为在轴向观察时重叠或者接近的位置关系。在该直线状密封槽31C-D中,也能够通过固定螺栓21的紧固力控制住连接器组装体13的形成有直线状密封槽31C-D的区域的翘曲而矫正翘曲。
而且,以与连结相邻的贯通孔30D与贯通孔30A的中心的线段重叠的方式配置有直线状密封槽31D-A,沿着直线状密封槽31D-A的中心线与上述的线段被决定为在轴向观察时重叠或者接近的位置关系。在该直线状密封槽31D-A中,也能够通过固定螺栓21的紧固力控制住连接器组装体13的形成有直线状密封槽31D-A的区域的翘曲而矫正翘曲。
这些直线状密封槽31B-C、31C-D、31D-A也是只要连接器组装体13的翘曲在允许的范围,则连结相邻的贯通孔30A~30D的中心的线段与沿着直线状密封槽31B-C、31C-D、31D-A的中心线不一定必须重叠,只要连结直线状密封槽31B-C、31C-D、31D-A的径向的宽度的一部分与相邻的贯通孔30A~30D的中心的线段重叠即可。
如此,通过在连结供固定螺栓21插通相邻的贯通孔30A~30D的直线状的密封槽形成区域配置直线状密封槽31A-B、31B-C、31C-D、31D-A,能够利用固定螺栓21的紧固力控制住连接器组装体13的形成有直线状密封槽31A-B、31B-C、31C-D、31D-A的区域的翘曲而矫正翘曲。
而且,直线状密封槽31A-B与直线状密封槽31B-C之间、直线状密封槽31B-C与直线状密封槽31C-D之间、直线状密封槽31C-D与直线状密封槽31D-A之间以及直线状密封槽31D-A与直线状密封槽31A-B之间通过向内侧突出的曲线状、这里是圆弧状密封槽31E连结,形成整体封闭的环状密封槽31。
圆弧状密封槽31E形成于供固定螺栓21插通的固定螺栓配置区域29的区域,成为与固定螺栓21的头部的形状一致地向内侧突出的形状。另外,圆弧状密封槽31E形成于各自的直线状密封槽31A-B、31B-C、31C-D、31D-A的延长线交叉的附近。
另外,由于圆弧状密封槽31E形成于固定螺栓21的附近,因此即使在连接器组装体13产生翘曲,也能够通过固定螺栓21的紧固力矫正翘曲,这一点如上所述。
接下来,对构成环状密封槽31的内侧壁面部25与外侧壁面部26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
在图6中,以包围连接器组装体13的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的方式在外部端子形成部13B、13S的周围的平面区域24形成有由内侧壁面部25与外侧壁面部26形成的环状密封槽31。该环状密封槽31如上述的图5所示,包括直线状密封槽31A-B、31B-C、31C-D、31D-A和将这些直线状密封槽31A-B、31B-C、31C-D、31D-A之间连结的圆弧状密封槽31E。
而且,形成直线状密封槽31A-B、31B-C、31C-D、31D-A与圆弧状密封槽31E的外侧壁面部26连续而一体地形成于连接器组装体13,由此提高外侧壁面部26的强度。特别是,形成圆弧状密封槽31E的外侧圆弧壁面部32形成为圆弧形状,因此对于组装金属罩12而一体化时的载荷,能够确保强度。
另外,相对于内侧壁面部25的距环状密封槽31的底面的高度尺寸(Hin),将外侧壁面部26的距环状密封槽31的底面的高度尺寸(Hout)决定为更高,由此,抑制了多余的液状密封剂向安装基板的一侧漏出。而且,由于内侧壁面部25的距环状密封槽31的底面的高度尺寸(Hin)较低,因此多余的液状密封剂向连接器组装体13的平面区域24流出,在金属罩12的环状突出缘部28P(参照图7)与内侧壁面部25之间,液状密封剂成为隆起的形状。由此,在液状密封剂与金属罩12的环状突出缘部28P之间不形成边界面,能够减少盐水的流入引起的盐害。
另外,形成圆弧状密封槽31E的外侧圆弧壁面部32的高度尺寸(HoutE)被决定为比外侧壁面部26的距环状密封槽31的底面的高度尺寸(Hout)高,在组装有金属罩12时与金属罩12的平面部27的背面接触而进行金属罩12的定位。因此,外侧圆弧壁面部32能够形成圆弧状密封槽31E并且进行金属罩12的定位。如此,能够同时实现多个功能,有助于小型化。
而且,由于外侧圆弧壁面部32为圆弧状,因此能够充分抵抗来自金属罩12的按压力,因此定位部不会破损,能够进行准确的定位。
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构成为具有:具有外部端子形成部的连接器组装体;以外部端子形成部露出的状态收纳连接器组装体的罩;密封部,其具有密封罩与连接器组装体的密封槽;以及将连接器组装体固定于壳体的多个固定部,在将两个固定部以直线状连结的区域形成有密封槽。
据此,由于在连结两个固定部的直线状的区域形成密封槽,因此能够矫正由固定部形成密封部的区域的翘曲,确保连接器组装体的密封部与罩的环状突出缘部之间的良好的密封性能。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而是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构成。另外,可以将某一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例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在某一实施例的构成中添加其他实施例的构成。另外,对于各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可以进行其他构成的追加·删除·置换。

Claims (14)

1.一种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连接器组装体,其具有外部端子形成部;
罩,其以所述外部端子形成部露出的状态收纳所述连接器组装体;
密封部,其具有密封所述罩与所述连接器组装体的密封槽;以及
多个固定部,其将所述连接器组装体固定于壳体,
在将两个所述固定部以直线状连结的区域形成有所述密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的所述密封槽包括形成为直线状的直线部和与该直线部连续并变更所述密封槽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的曲线部,
所述固定部包括贯通所述连接器组装体的贯通孔和插通该贯通孔并与所述壳体结合的结合部件,
所述贯通孔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直线部中的所述密封槽的延长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一部分位于两个所述直线部的延长线交叉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槽由形成于所述连接器组装体的外侧壁面部与内侧壁面部形成,所述外侧壁面部的高度尺寸比所述内侧壁面部的高度尺寸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密封槽的形成所述曲线部的所述外侧壁面部形成有与所述罩接触的定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曲线部的所述外侧壁面部与所述直线部的所述外侧壁面部连续地形成,并且相比于所述直线部的所述外侧壁面部,高度尺寸形成得更高,并且在所述曲线部的附近形成有所述贯通孔。
7.一种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壳体,其收纳有驱动机械系统控制要素的电动马达;
电子控制部,其设于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与输出部相反的一侧的所述马达壳体的端面部;
连接器组装体,其具有环状密封部与贯通孔,所述环状密封部设于所述电子控制部的与所述马达壳体的所述端面部相反的一侧,形成于外部端子形成部的周围,由填充有液状密封剂的环状密封槽构成,所述贯通孔供用于固定于所述马达壳体的所述端面部的固定螺栓插通;以及
金属罩,其具有露出孔、平面部以及侧周面部,所述露出孔从外侧覆盖所述电子控制部,使所述外部端子形成部向外部露出,所述平面部具有形成于所述露出孔的周缘部且收纳于所述环状密封槽的环状突出缘部,所述侧周面部固定于所述马达壳体的所述端面部且形成开放端,
利用多个所述固定螺栓固定所述连接器组装体与所述马达壳体,并且将直线状密封槽形成于连结相邻的所述贯通孔的直线状的密封槽形成区域,该直线状密封槽形成以包围所述连接器组装体的所述外部端子形成部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连接器组装体的所述环状密封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密封槽是在形成于所述连接器组装体的平面区域的内侧壁面部与外侧壁面部之间形成的凹状的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与连结相邻的所述贯通孔的中心的线段重叠的方式形成有所述直线状密封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连结相邻的所述贯通孔的中心的线段与沿着所述直线状密封槽的中心线被决定为沿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延伸的轴线方向观察时重叠或者接近的位置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密封槽由形成于连结相邻的所述贯通孔的直线状的所述密封槽形成区域的所述直线状密封槽和将相邻的所述直线状密封槽连接的圆弧状密封槽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直线状密封槽与所述圆弧状密封槽的所述外侧壁面部的高度尺寸被决定为比所述内侧壁面部的高度尺寸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圆弧状密封槽的所述外侧壁面部的高度尺寸被决定为比形成所述直线状密封槽的所述外侧壁面部的高度尺寸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圆弧状密封槽的所述外侧壁面部的外侧形成有所述贯通孔。
CN202180012876.6A 2020-02-13 2021-02-05 电动驱动装置 Pending CN1150668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2090 2020-02-13
JP2020022090A JP7329464B2 (ja) 2020-02-13 2020-02-13 電動駆動装置
PCT/JP2021/004207 WO2021161904A1 (ja) 2020-02-13 2021-02-05 電動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6825A true CN115066825A (zh) 2022-09-16

Family

ID=77292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2876.6A Pending CN115066825A (zh) 2020-02-13 2021-02-05 电动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7913A1 (zh)
JP (1) JP7329464B2 (zh)
CN (1) CN115066825A (zh)
DE (1) DE112021001002T5 (zh)
WO (1) WO202116190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2109B2 (ja) * 2014-12-03 2018-03-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収容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駆動装置
JP6867245B2 (ja) * 2017-06-28 2021-04-28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863875B2 (ja) 2017-10-27 2021-04-21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041541B2 (ja) * 2018-02-14 2022-03-24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61904A1 (ja) 2021-08-19
JP7329464B2 (ja) 2023-08-18
JP2021129380A (ja) 2021-09-02
DE112021001002T5 (de) 2022-12-01
US20230067913A1 (en)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37888B1 (ko) 전동 구동 장치 및 전동 파워 스티어링 장치
JP6728110B2 (ja)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9983674B (zh)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JP6723201B2 (ja)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9003501A1 (ja)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9964392B (zh)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US10965181B2 (en) Electric drive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WO2019082522A1 (ja)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1052570B (zh)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KR20190032586A (ko) 전동 구동 장치 및 전동 파워 스티어링 장치
US20220009544A1 (en) Electrically-operated drive device and electrically-operated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11863045B2 (en) Electrically-operated drive device and electrically-operated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15066825A (zh) 电动驱动装置
JP2019134679A (ja) 電動駆動装置
CN111727545B (zh)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电动驱动装置
JP2019140837A (ja)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