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5643A -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5643A
CN115065643A CN202210854330.1A CN202210854330A CN115065643A CN 115065643 A CN115065643 A CN 115065643A CN 202210854330 A CN202210854330 A CN 202210854330A CN 115065643 A CN115065643 A CN 115065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loss
detection
detection time
congestion
network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43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65643B (zh
Inventor
李幸原
周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43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5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5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5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65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5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1Identifying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7Evaluation or update of window size, e.g. using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acknowledged [ACK]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和第二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网络状态信息包括预设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第二检测时刻晚于第一检测时刻,第二检测时刻基于第一检测时刻和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得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基于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确定;根据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根据多个统计信息,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该方法能够实现在浅队列网络链路上的有效检测拥塞。

Description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通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网络带宽资源有限,链路带宽不可预知,当发送端注入数据包的速率超过网络链路的可用带宽时,会发生网络拥塞,引起数据包延时和丢弃,影响传输质量,如果网络拥塞无法有效控制将最终导致网络瘫痪;反之,如果发送端注入数据包的速率较低,虽然可以避免网络拥塞,但同时会导致网络带宽利用率低,传输吞吐量低的问题。因此,需要有效的拥塞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基于延时的拥塞检测方法是根据数据包的到达时间延迟,确定网络拥塞状况。当延迟很小时,说明网络拥塞不严重;当延迟变大时,说明网络拥塞变严重。但是,该方法在链路中的数据包较少时,将难以确定网络拥塞状况。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基于延时的拥塞检测方法对浅队列链路无法进行有效的拥塞检测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和第二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预设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所述第二检测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得到,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基于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确定;
根据所述平均发送码率、所述接收码率和所述丢包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所述统计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到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状态变化情况;
根据所述多个统计信息,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平均发送码率、所述接收码率和所述丢包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平均发送码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发送码率变化量;根据所述接收码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接收码率变化量;以及根据所述丢包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丢包率变化量;
将所述发送码率变化量、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量和所述丢包率变化量,确定为所述多个统计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统计信息,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所述丢包变化阈值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和平均排队延时情况确定;
在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量小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和所述发送码率变化量,且所述丢包率变化量大于所述丢包变化阈值,且所述发送码率变化量与所述丢包变化阈值的差值大于1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
在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未发生拥塞。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丢包率;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确定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
获取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基于所述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对所述初始丢包变化阈值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丢包变化阈值。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将丢包变化阈值降低至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固有丢包率并且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码率;所述固有丢包率表示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非拥塞丢包的丢包率;
若降低所述丢包变化阈值和所述发送码率后,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则确定针对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出现误判,并修正所述拥塞检测结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通过下述方式确定:
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第三检测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且所述第三检测时刻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往返延时;
基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得到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
在所述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符合预设丢包率判定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状态信息还包括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所述飞行窗口表示统计窗口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从发送到被接收的时间,所述统计窗口的时长大于所述飞行窗口的时长;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
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包括:
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中,确定出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
基于所述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通过下述方式确定:
获取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最大取值;
按照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与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成负相关,且所述丢包率变化量与所述统计窗口成负相关的关系,基于所述最大取值、历史检测时刻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丢包率变化量,确定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和第二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预设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所述第二检测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得到,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基于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确定;
统计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平均发送码率、所述接收码率和所述丢包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所述统计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到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状态变化情况;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多个统计信息,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统计单元,具体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平均发送码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发送码率变化量;根据所述接收码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接收码率变化量;以及根据所述丢包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丢包率变化量;将所述发送码率变化量、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量和所述丢包率变化量,确定为所述多个统计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具体被配置为执行获取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所述丢包变化阈值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和平均排队延时情况确定;在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量小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和所述发送码率变化量,且所述丢包率变化量大于所述丢包变化阈值,且所述发送码率变化量与所述丢包变化阈值的差值大于1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在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未发生拥塞。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阈值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获取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丢包率;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确定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获取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基于所述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对所述初始丢包变化阈值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丢包变化阈值。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误判校验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在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将丢包变化阈值降低至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固有丢包率并且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码率;所述固有丢包率表示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非拥塞丢包的丢包率;若降低所述丢包变化阈值和所述发送码率后,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则确定针对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出现误判,并修正所述拥塞检测结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误判校验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第三检测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且所述第三检测时刻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往返延时;基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得到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在所述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符合预设丢包率判定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状态信息还包括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所述飞行窗口表示统计窗口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从发送到被接收的时间,所述统计窗口的时长大于所述飞行窗口的时长;所述装置还包括队列深度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在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队列深度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中,确定出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基于所述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时长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获取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最大取值;按照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与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成负相关,且所述丢包率变化量与所述统计窗口成负相关的关系,基于所述最大取值、历史检测时刻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丢包率变化量,确定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指令,所述指令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该方法通过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下与拥塞丢包相关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进行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由于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等网络状态数据可以直接反映网络的拥塞情况,因此,无论网络链路深浅,都可以有效检测拥塞情况,从而克服了基于时延的拥塞检测方法无法在浅队列链路上进行有效拥塞检测的缺陷。并且,本方案基于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确定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使得所确定的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为合适的时长,从而使得通过拥塞丢包检测窗口所确定的进行拥塞检测的第二检测时刻的合适性,避免时长过长导致的严重超发情况或时长过短导致的误差较大,影响拥塞检测的精度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拥塞检测的技术原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拥塞检测算法的算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展示的数据、分析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发送端102通过网络向接收端104发送数据包,并且拥塞检测端106分别从发送端102获取数据包发送信息,从接收端104获取数据包接收信息,进而根据获取的数据包发送信息和数据包接收信息,确定发送端102到接收端104进行数据包数据的网络链路拥塞情况。其中,拥塞检测端106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
实际应用中,拥塞检测端106获取发送端102至接收端104之间的网络链路在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和第二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其中,网络状态信息包括预设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第二检测时刻晚于第一检测时刻,并且第一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的时间差表示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基于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确定;之后根据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其中,统计信息用于表征待检测网络链路从第一检测时刻到第二检测时刻的状态变化情况;根据多个统计信息,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拥塞检测端106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10中,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和第二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网络状态信息包括预设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第二检测时刻晚于第一检测时刻,第二检测时刻基于第一检测时刻和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确定,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基于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统计窗口内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确定。
其中,第一检测时刻为拥塞检测的参照时刻,表示在该时刻网络可能出现问题,需要开始进行观测对比。
其中,第二检测时刻表示判定网络链路是否拥塞的时刻。
其中,统计窗口表示检测时刻前的预设时间窗口,例如,统计窗口为第一检测时刻/第二检测时刻前1秒。
其中,平均发送码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发送数据包的数目。
其中,接收码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接收数据包的数目。
其中,丢包率表示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丢失数据包的数目占发送数据包数目的比率。
其中,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表示从网络可能出现问题的时刻到进行检测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即第一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其中,平均排队延时表示统计窗口内的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的均值。
可以理解的是,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的不同将影响拥塞检测算法的性能,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越大,则统计的网络状态信息的噪声越小,误判更少,但拥塞检测算法的响应速度低,可能造成严重超发(根据网络丢包率的增长提升发送速率);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越小,则拥塞检测算法的灵敏度更高,超发降低,但统计数据可能误差较大,影响判定精度。因此,本公开采用基于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动态确定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的方法,确定拥塞丢包检测窗口。
具体实现中,在确定拥塞检测的第一检测时刻后,根据第一检测时刻前的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动态确定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将第一检测时刻加上所确定出的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得到第二检测时刻。从发送端的数据包发送信息和接收端的数据包接收信息中,分别获取第一检测时刻前和第二检测时刻前预设统计窗口内的数据包发送信息和数据包接收信息,并计算得到第一检测时刻前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作为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以及第二检测时刻前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作为第二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
在步骤S220中,根据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统计信息用于表征待检测网络链路从第一检测时刻到第二检测时刻的状态变化情况。
其中,统计信息可包括发送码率变化量、接收码率变化量和丢包率变化量。
具体实现中,可根据平均发送码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发送码率变化量;根据接收码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接收码率变化量;以及根据丢包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丢包率变化量,将发送码率变化量、接收码率变化量和丢包率变化量作为多个统计信息,进行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情况的检测。
在步骤S230中,根据多个统计信息,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
具体实现中,可预先设定拥塞判定条件,在得到多个统计信息后,将多个统计信息与预设的拥塞判定条件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
更具体地,拥塞判定条件可以为:若接收码率变化量小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和发送码率变化量,且丢包率变化量大于丢包变化阈值,且发送码率变化量与丢包变化阈值的差值大于1,则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若接收码率变化量大于或等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的情况下,则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未发生拥塞。
上述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中,先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和第二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其中,网络状态信息包括预设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根据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根据多个统计信息,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该方法通过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下与拥塞丢包相关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进行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由于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等网络状态数据可以直接反映网络的拥塞情况,因此,无论网络链路深浅,都可以有效检测拥塞情况,从而克服了基于时延的拥塞检测方法无法在浅队列链路上进行有效拥塞检测的缺陷。并且,本方案基于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确定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使得所确定的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为合适的时长,从而使得通过拥塞丢包检测窗口所确定的进行拥塞检测的第二检测时刻的合适性,避免时长过长导致的严重超发情况或时长过短导致的误差较大,影响拥塞检测的精度的问题。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步骤S220中,根据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在步骤S221中,根据平均发送码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发送码率变化量;根据接收码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接收码率变化量;以及根据丢包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丢包率变化量;
在步骤S222中,将发送码率变化量、接收码率变化量和丢包率变化量,确定为多个统计信息。
具体实现中,可通过计算第二检测时刻的平均发送码率与第一检测时刻的平均发送码率的比值,作为发送码率变化量;计算第二检测时刻的接收码率与第一检测时刻的接收码率的比值,作为接收码率变化量;计算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率与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之间的差值,作为丢包率变化量,将发送码率变化量、接收码率变化量和丢包率变化量,确定为第一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
例如,若用send·rate表示发送码率,用recv·rate表示接收码率,用lost·ratio表示丢包率,用t1表示第一检测时刻,用t2表示第二检测时刻,则发送码率变化量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11
接收码率变化量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12
丢包率变化量可表示为:lost·rationt2-lost·rationt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第二检测时刻与第一检测时刻之间的平均发送码率的变化量、发送码率的变化量和丢包率变化量,得到多个统计信息,通过多个统计信息进行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以提高拥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30中,根据多个统计信息,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231,获取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丢包变化阈值基于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确定;
步骤S232,在接收码率变化量小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和发送码率变化量,且丢包率变化量大于丢包变化阈值,且发送码率变化量与丢包变化阈值的差值大于1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
步骤S233,在接收码率变化量大于或等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未发生拥塞。
其中,丢包变化阈值表示基于丢包率变化情况确定网络拥塞情况的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丢包变化阈值设定的大小也会影响拥塞检测算法的性能,丢包变化阈值太大,则对拥塞丢包的判定准确度越高,但可能造成严重超发;丢包变化阈值过小则可能将非拥塞丢包波动误判为拥塞,但造成的超发会相对缓解。因此,本公开采用根据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和平均排队延时的情况动态确定丢包变化阈值的方式进行丢包变化阈值的确定。
具体实现中,在根据多个统计信息,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之前,先根据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和平均排队延时确定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然后将多个统计信息与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预设的接收码率值和发送码率变化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网络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情况。
更具体地,若接收码率变化量小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和发送码率变化量,且丢包率变化量大于丢包变化阈值,且发送码率变化量与丢包变化阈值的差值大于1,则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若接收码率变化量大于或等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则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未发生拥塞。
若用lost·ratio·incthrshold表示丢包变化阈值,用send·rate·flucthreshold表示发送码率变化阈值,用recv·rate·flucthreshold表示接收码率变化阈值,则判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条件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21
且lost·rationinc=lost·rationt2-lost·rationt1>lost·ration·incthreshold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22
判定待检测网络链路未发生拥塞的条件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23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和平均排队延时的情况动态确定丢包变化阈值,可以得到大小合适的丢包变化阈值,将拥塞丢包和非拥塞丢包区分开,从而在根据丢包变化阈值,以及预设的接收码率值和发送码率变化阈值对得到的第一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进行比对时,可以避免非拥塞丢包导致的拥塞误判,提高网络拥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31中,获取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231A,获取第一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丢包率;
步骤S231B,根据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确定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
步骤S231C,获取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基于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对初始丢包变化阈值进行修正,得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丢包变化阈值。
其中,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与第一检测时刻对应的丢包率成正相关关系,即第一检测时刻对应的丢包率越大,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越大;反之,第一检测时刻对应的丢包率减小,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也随之减小。
具体实现中,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lost·ration·incthreshold与第一检测时刻对应的丢包率lost·rationt1之间的关系可用下述关系式表示: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31
在获取第一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丢包率lost·ratiot1后,将该丢包率输入上述关系式,得到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平均排队延时出现增长趋势时,认为网络可能出现拥塞,此时可降低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以提高拥塞检测算法的敏感度,但为了提高拥塞判定精度,排除延时抖动造成的误判,需要引入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对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丢包变化阈值,作为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其中,平均排队延时出现增长趋势的判定条件可以为: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dly·inflight·avgqueue大于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dly·avgqueue与第一调节系数α的乘积,用关系式表示为:dly·inflight·avgqueue>dly·avgqueue*α。
更具体地,时延平滑抖动系数的获取过程为:获取相邻的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各自的采样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以及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的平均排队延时的差值;基于第一采样点的平均排队延时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差值,得到第二采样点的预测排队延时;获取第二采样点的采样窗口内最后一个数据包的排队延时与预测排队延时的误差值以及第一采样点的抖动修正系数,基于第一采样点的抖动修正系数和误差值,得到抖动修正系数。
若用s·dly·varquene-2表示时延平滑抖动系数,用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33
表示修正后的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则基于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对初始丢包变化阈值进行修正的关系式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32
s·dly·varquene-2=s·dly·varquene-1*γ+dly·varquene-2*(1-γ)
dly·varquene-2=dlyquene-s·dlyquene-2
s·dlyquene-2=s·dlyquene-1*β+dlyquene*(1-β)
其中,dlyquene可表示第2采样点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排队延时,s·dlyquene-i表示预测的第i采样点的平均排队延时,dly·gapquene表示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的排队延时的差值,β和γ表示两个调节系数,可分别记为第二调节系数和第三调节系数。
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确定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后,通过确定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基于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对初始丢包变化阈值进行修正,以排除时延抖动对丢包变化阈值的影响,避免拥塞误判,从而提高拥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步骤S232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之后,还包括:
步骤S2320,将丢包变化阈值降低至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固有丢包率并且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码率;固有丢包率表示待检测网络链路非拥塞丢包的丢包率;
步骤S2321,若降低丢包变化阈值和发送码率后,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则确定针对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出现误判,并修正拥塞检测结果。
具体实现中,当拥塞检测成立时,拥塞检测算法还将进行网络恢复处理,将丢包变化阈值降低至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固有丢包率并且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码率,若算法检测结果出现误判,则可能出现降低丢包变化阈值和发送码率后,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无变化的情况。此时将需要对误判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对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若算法检测结果正确,则当丢包率lost·ratio小于固有丢包率lost·ratiomin时,即lost·ratio<lost·ratiomin时,可确定网络拥塞已恢复。
进一步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第三检测时刻晚于第二检测时刻,且第三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往返延时;基于第二检测时刻和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得到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在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符合预设丢包率判定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
其中,第二检测时刻表示拥塞检测成立的时间点,第三检测时刻t3与第二检测时刻t2需满足以下关系式:t3>t2+rtt+2s,rtt为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往返延时。
其中,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可包括第二检测时刻到第三检测时刻的发送码率变化量、接收码率变化率、丢包率变化量以及发送码率与接收码率之间的比值等。
具体实现中,由于是在降低丢包变化阈值和发送码率后,判断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是否变化,因此还需获取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即获取第三检测时刻的丢包率、平均发送码率和接收码率,根据第二检测时刻和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得到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与预设丢包率判定条件进行比对,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变化情况。
更具体地,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的判定条件可表示为:
(1)t2时刻的丢包率-t3时刻的丢包率<t2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
(2)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51
并且,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52
(3)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53
当条件(1)和(2)成立或条件(1)和(3)成立时,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得到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根据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的变化情况,以便于根据丢包率的变化情况确定对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是否出现误判,从而可在出现误判时,及时进行修正。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状态信息还包括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40,在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获取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
步骤S250,根据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其中,飞行窗口表示统计窗口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从发送到被接收的时间。
其中,统计窗口的时长大于飞行窗口的时长。
具体实现中,在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还可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具体地,可从统计窗口和飞行窗口两个维度,分别获取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根据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进一步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250中,根据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包括:从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中,确定出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基于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具体实现中,由于数据包在网络链路中是依次进行发送的,因此可通过数据包的排队延时来确定链路的深度,进一步地由于是确定的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因此,可从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中,确定出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根据该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例如,若用dly·inflight·avgqueue表示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用dly·avgqueue表示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则链路最大队列深度dly·maxqueue可用关系式表示为:
dly·maxqueue=max{dly·inflight·avgqueue,dly·avgqueue}。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数据包的传输方式,通过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的获取,在确定网络拥塞时,还可进行链路最大队列深度的确定,通过所确定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为同时进行拥塞检测的其他算法提供参考,以及给生成数据包的流量控制算法的波动范围的确定提高参考。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获取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最大取值;按照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与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成负相关,且丢包率变化量与统计窗口成负相关的关系,基于最大取值、历史检测时刻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丢包率变化量,确定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
其中,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最大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具体实现中,由于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的不同将影响拥塞检测算法的性能,因此,需要根据丢包率变化量和平均排队延时确定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更具体地,可获取第一检测时刻前的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变化量、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以及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最大取值,将丢包率变化量、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以及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最大取值输入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确定关系式中,得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
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T的确定关系式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746612300000171
其中,Tmax表示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T的最大取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按照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与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成负相关,且丢包率变化量与统计窗口成负相关的关系,进行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的确定,使得所确定的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在减少超发的情况下,时长更长,以尽可能地减少噪声对拥塞检测结果的影响,减少误判概率。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和第二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网络状态信息包括预设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
步骤S320,根据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发送码率变化量、接收码率变化量和丢包率变化量;
步骤S330,获取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丢包变化阈值基于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和平均排队延时情况确定;
步骤S340A,在接收码率变化量小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和发送码率变化量,且丢包率变化量大于丢包变化阈值,且发送码率变化量与丢包变化阈值的差值大于1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
步骤S340B,在接收码率变化量大于或等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未发生拥塞;
步骤S350,在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将丢包变化阈值降低至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固有丢包率并且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码率;固有丢包率表示待检测网络链路非拥塞丢包的丢包率;
步骤S360,若降低丢包变化阈值和发送码率后,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则确定针对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出现误判,并修正拥塞检测结果;
步骤S370,在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获取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
步骤S380,从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中,确定出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
步骤S390,基于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拥塞检测方法,通过拥塞丢包相关的网络状态信息进行拥塞检测,能够实现在浅队列链路上有效检测拥塞,并且通过将固有丢包率设定为非拥塞丢包的丢包率,能有效区分拥塞丢包和非拥塞丢包,在链路存在一定的非拥塞丢包时能有效检测拥塞,并且能在网络发生拥塞时,有效获取链路的最大队列深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以下将结合附图的具体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4,为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网络链路拥塞检测的技术原理图,混合拥塞检测模型的工作流程为:
(1)根据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情况获取网络状态信息,网络状态信息包括: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平均排队延时和丢包率。
(2)结合其他拥塞检测模块的判定结果和上述网络状态信息判定网络的拥塞状态,并在判定网络发生拥塞时,确定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参考图5,为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拥塞检测算法的算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网络情况统计时,确定当前拥塞检测是否已判定网络处于拥塞状态。
(1)若当前拥塞检测已判定网络处于拥塞状态时,检查第二检测时刻t2和当前时刻的网络情况统计,确定拥塞是否解除。若确定拥塞未解除,则输出拥塞检测结果为拥塞;若确定拥塞已解除,则重置第一检测时刻t1和第二检测时刻t2的网络情况统计,和拥塞检测的拥塞判定和最大排队延时,并输出拥塞检测结果为不拥塞。其中,最大排队延时可表示链路进入拥塞时推测出的链路的最大缓存延时。
(2)若当前拥塞检测未判定网络处于拥塞状态,则确定表征网络可能出现问题的第一检测时刻是否存在。
(2a)若第一检测时刻t1存在,则检查第一检测时刻t1和当前时刻的网络情况统计,判定网络是否进入拥塞。若判定网络进入拥塞,则更新第二检测时刻t2的网络情况统计和最大排队延时,并输出拥塞检测结果为拥塞;若判定网络未进入拥塞,则输出拥塞检测结果为不拥塞。
(2b)若第一检测时刻t1不存在,则判定是否需要更新t1时刻的网络情况统计。若判定结果为需要,则更新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情况统计,并输出拥塞检测结果为不拥塞;若判定结果为不需要,则判断当前的丢包率是否较低。若丢包率较低,则重置t1时刻的网络情况统计,并输出拥塞检测结果为不拥塞;若丢包率不低,则输出拥塞检测结果为不拥塞。
其中,判定需要更新t1时刻的网络情况统计的依据是:lost·ratio>lost·ratiomin或者send·ratet2/send·ratet1>recv·ratet2/recv·ratet1>=recv·rate·flucthreshold
可以理解的是,t1时刻是一个拥塞检测的参照值,表示网络可能出现问题,需要开始观测对比,如果当前丢包低说明网络情况良好,不需要进入拥塞检测流程;反之则需要记录t1时刻的网络状态进行拥塞检测。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上述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可互相参见,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关之处参见其他方法实施例的说明即可。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的网络链路拥塞检测装置。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6,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610、统计单元620和检测单元630,其中,
获取单元610,被配置为执行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和第二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网络状态信息包括预设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第二检测时刻晚于第一检测时刻,第二检测时刻基于第一检测时刻和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得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基于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确定;
统计单元620,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统计信息用于表征待检测网络链路从第一检测时刻到第二检测时刻的状态变化情况;
检测单元630,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多个统计信息,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统计单元620,具体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平均发送码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发送码率变化量;根据接收码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接收码率变化量;以及根据丢包率,得到第一检测时刻和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丢包率变化量;将发送码率变化量、接收码率变化量和丢包率变化量,确定为多个统计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测单元630,具体被配置为执行获取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丢包变化阈值基于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和平均排队延时情况确定;在接收码率变化量小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和发送码率变化量,且丢包率变化量大于丢包变化阈值,且发送码率变化量与丢包变化阈值的差值大于1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在接收码率变化量大于或等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未发生拥塞。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阈值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获取第一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丢包率;根据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确定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获取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基于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对初始丢包变化阈值进行修正,得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丢包变化阈值。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误判校验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在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将丢包变化阈值降低至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固有丢包率并且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码率;固有丢包率表示待检测网络链路非拥塞丢包的丢包率;若降低丢包变化阈值和发送码率后,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则确定针对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出现误判,并修正拥塞检测结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误判校验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第三检测时刻晚于第二检测时刻,且第三检测时刻与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往返延时;基于第二检测时刻和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得到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在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符合预设丢包率判定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状态信息还包括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飞行窗口表示统计窗口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从发送到被接收的时间,统计窗口的时长大于飞行窗口的时长;装置还包括队列深度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在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获取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根据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队列深度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从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中,确定出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基于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时长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获取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最大取值;按照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与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成负相关,且丢包率变化量与统计窗口成负相关的关系,基于最大取值、历史检测时刻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丢包率变化量,确定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实现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的电子设备700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7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7,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702、存储器704、电源组件706、多媒体组件708、音频组件7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712、传感器组件714以及通信组件716。
处理组件702通常控制电子设备7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7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708和处理组件7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7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7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光盘或石墨烯存储器。
电源组件706为电子设备7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7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7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708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7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708包括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电子设备7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7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710包括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7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04或经由通信组件7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710还包括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712为处理组件7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7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7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714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7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电子设备7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700或电子设备700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7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设备7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7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7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716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7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7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运营商网络(如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7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7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704,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需要说明的,上述的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等根据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和第二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预设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所述第二检测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得到,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基于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确定;
根据所述平均发送码率、所述接收码率和所述丢包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所述统计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到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状态变化情况;
根据所述多个统计信息,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平均发送码率、所述接收码率和所述丢包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平均发送码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发送码率变化量;根据所述接收码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接收码率变化量;以及根据所述丢包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丢包率变化量;
将所述发送码率变化量、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量和所述丢包率变化量,确定为所述多个统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统计信息,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所述丢包变化阈值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和平均排队延时情况确定;
在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量小于接收码率变化阈值和所述发送码率变化量,且所述丢包率变化量大于所述丢包变化阈值,且所述发送码率变化量与所述丢包变化阈值的差值大于1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
在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接收码率变化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未发生拥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丢包变化阈值,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丢包率;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确定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初始丢包变化阈值;
获取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基于所述时延平滑抖动系数对所述初始丢包变化阈值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丢包变化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将丢包变化阈值降低至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固有丢包率并且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码率;所述固有丢包率表示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非拥塞丢包的丢包率;
若降低所述丢包变化阈值和所述发送码率后,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则确定针对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出现误判,并修正所述拥塞检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通过下述方式确定:
获取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第三检测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且所述第三检测时刻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往返延时;
基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三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得到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
在所述多个网络状态变化表征参数符合预设丢包率判定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丢包率保持不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状态信息还包括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所述飞行窗口表示统计窗口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从发送到被接收的时间,所述统计窗口的时长大于所述飞行窗口的时长;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发生拥塞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
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包括:
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飞行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对应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中,确定出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
基于所述数值最大的平均排队延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链路最大队列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通过下述方式确定:
获取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最大取值;
按照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与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成负相关,且所述丢包率变化量与所述统计窗口成负相关的关系,基于所述最大取值、历史检测时刻的统计窗口内的平均排队延时和丢包率变化量,确定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
10.一种网络链路拥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获取待检测网络链路在第一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和第二检测时刻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预设统计窗口内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码率、接收码率和丢包率,所述第二检测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所述第二检测时刻基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和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得到,所述拥塞丢包检测窗口的时长基于历史检测时刻的丢包率的增长情况和平均排队延时的增长情况确定;
统计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平均发送码率、所述接收码率和所述丢包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时刻与所述第二检测时刻之间的多个统计信息;所述统计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从所述第一检测时刻到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的状态变化情况;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多个统计信息,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链路的拥塞检测结果。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
CN202210854330.1A 2022-07-14 2022-07-14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65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4330.1A CN115065643B (zh) 2022-07-14 2022-07-14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4330.1A CN115065643B (zh) 2022-07-14 2022-07-14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5643A true CN115065643A (zh) 2022-09-16
CN115065643B CN115065643B (zh) 2024-03-26

Family

ID=83206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4330.1A Active CN115065643B (zh) 2022-07-14 2022-07-14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564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0675A (zh) * 2015-09-11 2015-11-2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视频通信的质量调节方法及系统
WO2017000719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队列时延的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71969A (zh) * 2016-03-07 2017-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91035A (zh) * 2019-10-17 2020-01-14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拥塞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441A (zh) * 2020-07-30 2020-11-13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18191A (zh) * 2020-09-18 2020-12-22 首都师范大学 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2646A (zh) * 2020-11-27 2021-03-12 清华大学 基于拥塞成因识别的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595830A (zh) * 2021-07-30 2021-11-02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丢包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0719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队列时延的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00675A (zh) * 2015-09-11 2015-11-2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视频通信的质量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7171969A (zh) * 2016-03-07 2017-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91035A (zh) * 2019-10-17 2020-01-14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拥塞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441A (zh) * 2020-07-30 2020-11-13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18191A (zh) * 2020-09-18 2020-12-22 首都师范大学 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2646A (zh) * 2020-11-27 2021-03-12 清华大学 基于拥塞成因识别的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595830A (zh) * 2021-07-30 2021-11-02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丢包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5643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453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11535A1 (zh) 网络延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11829B (zh) 视频预加载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27253A (zh) 一种目标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18548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network jitter,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698794B (zh)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61356B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00928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EP29860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video quality based on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31339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web address hijacking
US113884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bandwidth,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965517B (zh) 网络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33773B (zh) 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5002007B (zh) 网络延迟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65643B (zh)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400588A1 (en) Configuration adjustment methods, apparatuse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2012404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650571A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363426B (zh) 基于udt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86235B (zh) 网络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4016344A1 (zh) 接收参数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40252B (zh) 上报请求数量的统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16343A1 (zh) 接收参数调整方法、系统、装置、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06823A1 (zh) 多模态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多模态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5484357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